原型设计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原型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万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建筑从最初的集体无意识模拟崇拜仪式形态逐渐定格为华夏建筑特有的凝固形态,成为稳定性和连贯性的文化视觉符号。在无文字的文化大传统时代建筑延续和承载经典之前的神话思维,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小传统时代建筑阐释和说明了国家社稷和民野乡俗的历史谱系,构建人的行为与建筑结构样态装饰之间的延伸。

第一篇:原型设计论文范文

人体体型对裙装原型结构设计的影响

摘要:裙装是覆盖人体腰部及以下部分的服装,合理的裙装结构设计既能展现静态造型的合体美观,又能满足穿着者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以裙装原型为例,基于人体工学理论,对人体在动静态时体态特征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从裙装原型的腰围、臀围、裙摆的功能性设计和省道位置的科学化设计等方面,对裙装原型的基本构造理论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体型特征 裙装原型 结构设计

裙装原型的裙身呈现自然垂落的H型,结构简洁。以裙装原型为基础,可变化出多种款式的裙装设计。从整体形态分析,裙装原型由腰臀间近似圆台体的复曲面与臀围以下圆筒状态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腰臀间复曲面的结构处理会直接影响裙子着装后的合体状态和穿着舒适度。分析腰臀间的人体体型特征,理解裙装所需的必要放松量与日常活动运动量的加放原则、以及腰臀围度差产生的省道处理方法成为裙装原型纸样设计合体性的关键所在。

一、人体体型特征对围度的影响

(一)下半身外包围与人体的关系

在进行裙装原型制作时,裙身的尺寸往往是以人体臀围作为一个参考标准进行加放处理。但裙身所需最大围度长并不能简单的视为人体臀围净尺寸。观察人体体型会发现,侧面(图1-左)的腹部前突和后臀突为前面和后面最突出的位置;体侧(图1-右)最突出位置也因人而异,在人体体型测量统计获取的数据中发现,体侧突出位并未落在臀围线上,73%被测者的体侧最突出点是落在臀围线下方的侧胯突位。

图1 人体轮廓

将一片布包裹住人体下半身使之形成直筒形态时,面料与下半身各个方向的突出点为接触点。此时裙身所需的围度尺寸是将腹部前突位、后臀突、侧胯突等各方向最突出点的水平断面图重合,沿各水平断面的外缘所形成的整体下半身外包围线,就是裙装制作时所需的最大围度,称为下半身外包围。下半身外包围的尺寸比人体臀围大2-3cm左右。在人体测量时,可以借助塑质薄板贴着在体表的腹部前突位及侧胯突位进行精准计测。

(二)人体腰围线的位置

人体腰围线的位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体直立状态下的腰线位置,既正面观察腰部时,标记出腰部右侧最凹处,经由该处的水平腰线。此位置上的腰围线适合作为上下身连衣款式的腰线,如连衣裙、西服、大衣等。另一种情况是在日常穿着裙装或裤装过程中,腰带所在的最舒适最稳定的位置。这类腰线适用于以腰部为主要支点的服装,如裙装与裤装。水平腰线与着装状态腰线的位置存在个体差异,通常着装状态腰线会略低于水平腰线,倾斜角度也是因人而异。在立体裁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人体体型特征,再进行腰线位置的确定。

(三)人体运动对裙装松量的影响

在进行裙装的结构设计时,腰围与臀围的松量处理不容忽视。合理的加放各围度的松量,可以使裙型更加合体美观,同时,人体在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时也不影响其美感及舒适度。在对人体跪坐(直立、90度前屈)、椅坐(直立、90度前屈)、站立(直立、90度前屈)的身体状态测量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动作可引起腰部和臀部的体表发生不同程度的伸展。这些尺寸的增加量则作为人体在日常生活所需必要活动量的参考值。人体在身体跪坐90°前屈状态下,腰围的平均增加量为2.7cm,腰部作为裙装的主要支撑点,加入过大的松量会导致裙装腰位下移,或产生过多的浮褶而影响美观性与舒适性,因此腰围的适当松量最大取2cm;臀围在身体跪坐90°前屈状态下平均增加4cm,作为裙装原型,臀围的适当松量一般设定为4cm。随着裙装的款式变化以及裙装与人体间空隙量需求,臀围量做适当调节。

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动作外,还要考虑到人体步行时便于行走的裙摆尺寸与裙长的比例关系。除去裙装设计中的开衩、褶皱处理以及弹性面料对着装状态的影响,单纯考虑日常生活中方便行走的裙摆必要尺寸,根据常用裙长款式,对膝盖上10cm处、膝盖位、小腿最大围位和脚踝位进行测量位置的设定。测试者按日常步行的布幅行走,步行时用皮尺计测各测量部位的两腿外围尺寸,以两腿间无束缚感的最小必要值为标准。计测结果显示裙摆与裙长的尺寸增长值成正比,裙长越长所需的裙摆尺寸越大。

二、人体体型特征与省道的关系

根据款式设计的需要,可以对腰臀尺寸差进行收省、抽褶以及其他处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完美地展示人体腰臀间的曲线状态。在多种多样的处理方法中,收省成为塑造腰臀造型最基本的操作方法,也是进行裙装造型拓展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裙装基本型的立体裁剪操作时,腰臀间的造型适体度如何,往往取决于省道的位置、省量与省长。后两者可以通过对人体实际腰臀尺寸差的测量获得,各部位省量的分配系数与省长也有既定的比例关系。相比之下,省位的处理对裙子造型表现和结构合理性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正确的省位是根据人体的骨骼与皮下肌肉及脂肪组织构成的曲面形态变化进行合理定位,分析腰臀部的体型曲率变化可以避免裙子产生不自然的浮褶,从而提高整体裙装造型合体度,以及着装舒适度。处理省道时,不论是从结构合理性还是准确灵活性,立体裁剪都尽显优势。特别在处理个体差异方面,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人体腰臀间曲面状态进行省道的处理,相对于平面作图中应用既定的公式确定省道更显正确直观。

从省道处理操作中观察发现,完全不考虑人体体型特征或是机械性的按比例来确定省道位置的方式:比如省位过于靠近中心线或侧缝线;或多个省平均排列而显得省道位置分散;省道的长度与弧度状态等没有按照人体体型形态而收放的操作,都会影响裙装的整体效果和穿着舒适度。例如,人体腹部的形态就会直接影响前片裙装省道的状态,人体小腹扁平的体型,前腹省较短,或与前腰省等长;当人体的腹部较为突出时,前腹省略长于前腰省。

图2为比较理想的省道状态,前后片各两个省有存在的不同意义:前腹省可以处理腹部的突出曲面,根据腹部突出程度不同,前腹省的长度发生变化;前腰省的省尖朝向髂骨隆起位,可将前侧面包裹合体;后臀省的省尖朝向臀高点,正确的处理后臀省可使裙型保持完美的臀形状态;后腰省可处理后腰部的侧突位;

三、 不同人体体型的结构处理方法

在进行裙装纸样设计时,人体的下半身体型中的腰围、臀围、腰臀厚度、前腹部、后臀高等体型特征对省位的状态的设计直接相关,为了更准确的进行立体裁剪实践,以及更快捷地将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到纸样设计中,有必要对人体下半身体型进行研究。

图3的1号模特为较匀称的体型,小腹微突。从侧面状态可看出腰部厚度的中心点与臀部厚度的中心点两点所产生腰臀厚度较小。此类体型的腰省省量分布较均匀;2号模特腹部较为突出,前片腰省的省量及省长需按腹突量调节;3号模特腰部前倾的同时,臀部也向后突出,以保持体态平衡。侧面的腰臀厚度中心点未落在一条垂线上,产生较大的腰臀厚度差。在进行纸样设计中,注意调整腰省省量比例来实现裙装的适体效果;4号模特着装状态腰线并不是完全呈现水平状态。从侧面观察会发现腰线呈现后中心位置下落状态,下落量因人为异(1-1.5cm)。如果在制作裙装时不注意下落量的调整,会导致裙身出现前撅或后腰位出现多余堆褶等不良效果;5号模特呈现反身体的体型特征,人体中心体轴向后倾,胸部挺出,臀向后突出,腰后部曲线明显,身侧面的腰臀厚度中心点形成明显斜度,注意臀围尺寸为净体臀围加入3-4cm的活动量,同时还要加入腹突量(2-3cm)。后腰省的省量比例也需适度加大;正面观察6号模特的体型,HL向下10cm的大腿部宽度明显大于臀宽。热衷运动的女性多呈现此类腿部特征。在进行裙装纸样设计时,要考虑到腿部突出量的加放,增大外包围尺寸,以避免裙子围度不足而产生的不自然斜褶。

四、结语

文中以裙装原型为例,基于人体工学理论,对人体在动态和静态时体态特征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从裙装原型的腰围、臀围、裙摆的功能性设计和省道位置的科学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把握裙装原型的结构变化规律。同时,人体体型特征与原型结构设计中的数据变化及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裙装款式,文中各结构要素的分析为不同款式的裙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日)三吉满智子.服装造型学理论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82-313.

[2]张文斌.服装工艺学(结构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43-58.

[3]Kamal K,Samuel T.Anthropometric Data of Elderly People in Australia[J].Applied Ergonomics,2000(31):329-332

[4]匡才远,吴琴,刘蕴,王梓峣.青年女性裙装原型细分化研究[J].轻工科技,2015(1):81-83.

[5]王小红.谈裙装结构设计之功能性设计的要点[J].广西轻工业,2010(12);129-131

[6]Pechoux B L,Ghosh T K.Standard Anthropometry and Fitting Te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Women Knitting Textile[J].The Textile Institute,2002(5):1-60.

[7] 刘若琳. 裙装结构变化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14(11):43-44.

[8]朱晔,杨婕,王红歌.裙原型结构解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6):58-60.

[9] 刘锋.基于人体的裙装原型结构探析[J].纺织导报,2008(6):121-122.

作者:刘丹

第二篇:华夏建筑原型与伦理转换的设计可能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万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建筑从最初的集体无意识模拟崇拜仪式形态逐渐定格为华夏建筑特有的凝固形态,成为稳定性和连贯性的文化视觉符号。在无文字的文化大传统时代建筑延续和承载经典之前的神话思维,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小传统时代建筑阐释和说明了国家社稷和民野乡俗的历史谱系,构建人的行为与建筑结构样态装饰之间的延伸。目的透过对建筑神话、建筑仪式中神秘力量的原型研究,方法追溯隐喻在传统建筑中普遍性社会伦理的文化思想,探索建筑仪式与建筑空间中的神话变形与社会伦理置换内核,结论将传统建筑的智慧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建设中,從而为在全世界宣传和彰扬中国文化的价值提供研究体系、数据和理论实践依据。

关键词:建筑原型 伦理隐喻 神话基因 活态创新

引言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坎坷遭遇使得建筑设计的原型及精神几乎被遮蔽在西方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的光环中。而在当代,一直没有出现足够的证据全盘否认华夏文明的价值,在“新秀”物质享乐中也派生不出拒绝传统精神的理由。这似乎说明一个道理,在传统与未来之间存在着能够重新恢复和扩张民族精神的东西,足够代表华夏文化精神与伦理的样态建筑如同一部活态古史,以空间知觉记录人类的存在。来自学者的社会性设计诊断正在有效激活原型基因,来自国家的高度正在重赋传统文化的生机。建筑提供整体社会的活动空间,城市的文明组合在建筑环境中,各种器物民俗仪态都经由建筑空间而转化为存在。在建筑形态中导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也是能够收获更多精神语义的。

一、神话原型经建筑而延伸的伦理隐喻

(一)建筑对文化大传统思维的记录。中国传统建筑是支撑和影响华夏精神信仰的重要视觉形态。建筑记录文化大传统前代的宇宙观念,连贯着地理历史和空间图景,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完好保存着史前文化大传统的神话基因,神话代表某种意义上的寻根溯源,沿着神话探索华夏文明的创造历程意味着能够找到文明存续的精神依据。建筑以实际的空间形态,影响人类的美学和伦理思维,在提供空间居住功能的同时,必然激发集体无意识的“创造”思维。早期人类对一切未知物都以“仪礼化”解决,神话是对现实的超越和敬畏,因此建筑从_开始必然和人的神话思维相联系。马克思说,“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拉法格说,“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言,也不是无谓想象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的和自发的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它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了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

无文字记载的文化大传统时代,物质空间记录着人类的信仰与精神,而有文字记载的小传统文化时代,物质空间经儒道释而转化发展为意识层面中的伦理精神。当人们透过考古新出土的黄泉空间,比对文献和口传记载,更可以感知华夏的社会性伦理始终伴随着建筑形态而存在,建筑既保存了文化大传统前代的集体无意识思维,又潜意识地不断升华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信仰,建筑恰是集体无意识对一个民族文化与建筑延续的深层次文化影响,可以说中国的伦理都直觉阐释在建筑的形态之中。正如哈维兰所言,“文化不是可观察的行为,而是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人们用它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

(二)重述建筑文化原型的传播价值。今天我们如何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述和再造?再造的价值在于“对既定环境的潜在意义进行重塑”,传统正在随时代变化而产生新的生机,基因和原型内蕴在新的审美中,一成不变的传统意味着思维的僵化。任意捏造的新文化只能令人失去重塑传统文化的信心。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包容外来文化的时尚,有必要清醒地推敲以下线索:城市文化原型的整理和重现,代表国家城市形象的文化建筑、官式建筑必须构建“样态的恢复”、历史街区“保护的创新”分类“信息仓库”;传递商业文化信息的建筑有适当性的“选择”,但前提是避免过度超越,适当情况下在装饰和局部实施对传统形态的借鉴和复制;村落文化原型,这是重要的神话基因携带者,村落又称“乡土建筑”其不同在于“现世活态”,它的建成环境拥有内在信仰表征和乡俗载体,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有必要根据村落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乡俗基因,选择性复原为乡村公共性活态建筑聚落,作为乡俗文化经济体而存在,同时构建乡俗生活新公社,提供具备乡俗定位的类同模式化现代居住功能。华夏在万年前就选择了定居生活,因为建筑内在结构的“规范”和稳定的社会影响,潜移默化相互制约促进意义的延递。正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小说中的建筑描述,乡俗不仅有神话,而且有宗族规范,其建筑作为身体的物质性延伸同时也延伸了乡俗精神,存在的意义等同于伦理传播。建筑文化原型样态在任何空间和时代都是社会伦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保存活态建筑基因与植入现代生活语境的共同营造,将是当代中国建筑的智慧选择。

二、建筑的礼制精神及其伦理传播的困境

(一)华夏建筑的伦理层次。众所周知,华夏建筑是土生土长,发自底里而冠绝世界,如伊东忠太所称道的中国艺术价值有着“一种伟大之气魄和不可端倪之技能”。毫无疑问华夏建筑的伟大来自文化大传统时代就渗透在建筑中的象征类比能力,人类同世界上众多生命相似,“王权”领地意识自始至终影响着人类,建筑的体量和生存不可缺少性使建筑天然地具备可以感知触摸的敬畏。而中国对建筑的象征解读更加强调,“在传统的中国观念上,除了将整个建筑形制本身看作是‘礼制’的内容之一外,同时另外也产生了一系列由‘礼’的要求而来的‘礼制建筑”’。由此《周礼》每章均以“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作为开篇,尽管对于《周礼》文献的真实性存疑,但表明后世汉朝借助周代的口传之礼,在整个国家推崇“礼仪”文化,围绕礼仪而服务的“造物”、“建筑”、“服装”等被严谨分类。西方国家大多通过塑造主宰天地万物的主神构成信仰依赖,而中国是通过祭祀天地表达生存敬畏和感恩。建筑象征神的尊严产生至诚的仪式,因此礼制建筑的思维在中国关系着“替天行道”,建筑通过对宇宙空间的原型摹塑,开启空间作为营国方略和地位等级的标准。传至后世,中轴布局、堂院围合都紧密透辟“主次分明、井然秩序”的精神暗示,在整体社会中都自觉形成将建筑的祭祀祖先、天地与教化民众联系在一起。然而现代社会,重要的国家社稷建筑呈现什么形式?各式山寨美国国会,或者泛滥的罗马柱式建筑。

(二)当代建筑传播语境中伦理样态的缺失。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留下的建筑样态仍然发挥着对他者文化的消融作用。而事实上,中国建筑和西式建筑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共通处,都是框架结构,都有山墙仪式。正如李允稣所言“现代建筑包含着很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容,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原则,只不过是较为难于直接察觉而已。”在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大片的租界建筑保存相对完好,这是一种建筑的财富,但如果张扬西方建筑的装饰性外衣压缩民族建筑的装饰意境,也就影响着中国建筑的文化追求。这或许是造成千城同质的基因,今天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市场”的追求,要从殖民影响严重的城市中重铸传统建筑需要社会各界的“践良知”。从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公共性建筑着手,高铁站、机场、影剧院、规划館都可以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播点,政府机关、法院、公安等产生威仪、秩序的官式建筑,也同样能够成为社会性礼仪的公共媒介,透过建筑激发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是潜移默化的社会伦理教化,是大众传播媒介意义的普世伦理。

然而当代的建筑困境是设计样态(形式美)问题,我们正在失去“养育一方人”的环境,正在失去环境所衍生的社会精神。或者说,整体社会正在营造新的精神,一种抛离传统基因的新精神,如果精神对环境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透过建筑形态设计表达隐喻的文化精神是当代必须思考的,旧的样态与新的材料结合而出的形式问题,为了迎合材料而抛弃传统形式,或为了旧的形式一定隔绝新的材料都是不可取的。今天的材料已经不是夯土、木作等生态材料,今天的工匠也失去了“师徒传承”模式的社会基础,工匠正在老去,年轻的工匠却不知在何方?活态的“肌体”建筑需要工匠和工匠的建造精神,可以引入他者建筑文化中的理论和成果,推动中国的建筑学科和建筑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形态和材料结构的选择和应用上,必须有层次地保留传统建筑的精神语言。

三、建筑文化原型与活态传承实践的困境

(一)创始文化中隐喻的原型精神。在中国“开天辟地”类的神话中,可以感知先民的创造精神。起源类神话“女娲补天”中同样描述对天地江河等人类生存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推原神话的原型思想,可以窥见“神话还原了人类生活的种种发明、器物乃至技术风俗的来龙去脉都进行了着意的追寻”。神话是早期各民族“口耳相传”间以夸张凸显本民族的“英雄”经验而获得其他民族的追随或者信服,神话在口传过程中同样存在错简、讹误和省夺,但神话又裹扎着历史真实成为“存在的连续”,“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譬喻的‘存在连续’就是中国思想的本体观”。因此神话是中国古代沟通天地人神的文明表征,人类创造自己的环境,将自身从纯粹的原始状态中隔离出来,以表达对自然世界的掌握程度。

(二)良善原型展现的文化记忆及其社会动力。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大多有着各种经提炼过的社会性、历史性神话,代表这些城市的文明认知情况,甚至是对自然生态世界的熟悉。荆楚武汉的“九头鸟”神话、杭州的西湖传说、西安的大雁传说等,这些传说的丰富寓意及内涵是社会民众的精神动力源头,一种以象征方式表示偶像存在的无形力量,剥离它们超越的外衣、提炼历史精神的文化外核,便可能获得城市史的发展过程,而积极探索他们的现代性造物转化,实现在公共建筑物中的新的现实再现,其影响足以永远成就一个城市的自豪。“相对于物质外在的城市化,精神的内在的城市化显然艰难得多。”(如图1)所示为武汉高铁站的“钢铁九头鸟”,概括性以建筑传播荆楚神话。九头鸟展现的鲲鹏之像本意就是积极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了传统建筑“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良善样态。

在不同的地方这种结构又融合各自的历史神话而展现为形态上的变化,江南地区养蚕织丝,蚕头显然具有多元内涵,吉祥、神性的蚕头改写了江南的山墙仪态。中国书法中隶书的蚕头燕尾形式,中国人和大雁与燕子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大雁南飞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就有着“鸿雁传书”的愿望。燕子衔泥筑巢符合中国人的定居家庭、爱情圆满的追求,对动物的夸张变形描述也就成为神话,对动物的喜好也就表达在各种造物以及造物衍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筑、头饰、家具都可以见到这些受人喜爱的动物化身。只不过因为工匠技术及环境而使得形态变幻丰富,江南的风火墙形似马头又叫“马头墙”,主要用途是遮蔽风雨;闽南的形似锅耳又叫“镬耳墙”,主要功能是以金克南方的火(如图2)。传统中国的建筑设计样态中人们总是能够找到上千种“善意”,而这种善意不仅吻合人们通俗化的伦理意识,同样也是一种透过美传播精神的物质载体。无论这些建筑处在什么地理空间,社会性的伦理样态都是共通。

当代中国的现代建筑已经失去社会性的空间层次依托,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外还有商业资本、设计施工和文化的自信的问题,而工匠传承及其材料制度和建筑样态同等重要。文化原型潜隐在传世的建筑样态中,推倒旧的建筑很容易,但在痛惜失去文化记忆的同时如何重构传统建筑的文化新样态,是个富有挑战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四、设计实践的再生出路

(一)传统村落文化原型挖掘之可能。不仅城市中拥有神话原型,更多的原型文化是盛放在乡村,村落的建筑样态,就是神话传说的载体。支撑传统村落最重要的文化是乡俗:仪式化乡俗和仪式化建筑,可谓乡村的聚落灵魂。村落在延续中见证了村民共有的信仰和秩序体系,老旧祠堂、古树和名人故居都是乡村聚落的活态生命,是村民日常的生活记忆和村庄的格局。《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史记.五帝本纪》“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然而众多的乡村正在老去、正在空心化、正在留守化,如何激活重置?如何挖掘乡村的文化原型体系?在一片“豪华民宿”、仿古建造、西方小镇的热潮中,因地制宜重建民俗神话信息库,通过文学、影视和设计多维度转化神话口传。

(二)原型提炼与再生的当代实践。由文化原型而探索传承再生,设计实践仍然是最好的解决指导,(如图3)所示的“曙安栈”设计实践位于E海崇明区东安乡,崇明滩头自古为鸟类的栖息中转地,村落中流传着各种神话传说,设计中捕捉这些神话内蕴的意识形态,从中提炼出民俗原型的视觉形态。(如图4、5)所示抓住“蚕头燕尾”的山墙形态,前后折叠延伸、重构,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乡村共同体”,在装饰语言中成为一种仪式化存在,在结构形态中成功转译民俗神话。

(如图6),村落不仅有生态,更有民俗系统,要激活村落中的人性乡俗伦理,需要构建建筑功能上的现代化,建筑样态上的民俗化。在构美构新的“聚”空间中,创造民俗特色产业,活态传承产业加工,营造“善”食、“良”造。友善对待老屋的再利用,开放老屋迎接新居民。传统村落是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社会聚落相对稳定地自然选择族群,他们长久遗存的根源在于共同的文化原型和信仰。这样一种重塑的村落样态打破了乡村建筑对城市建筑的简单模仿,以善意的设计表达对村落历史文化的尊重,以伦理的追求导引当代村落的精神美学。当这样的建筑多了相信村落的空巢化现象不再出现,甚至有可能实现乡村再生,引发回归乡村的人潮。城市需要发展,村落也需要延续,如果为了追求与发达国家的同步,而肆掠破坏几经波折而存留的宝贵样态,那么只能任由城市同质、村落变得既不城市也不村落,失掉文化基因。

结语

当下对于中国文明尽管有各种话语并存,但是文明的表述和重现依赖层累地深挖隐藏在“传统”中本真神话原型的意义,它不应被禁锢或者喧嚣在“开发”中或停滞在过去的时间里,历史的传承在于形成对当代多元选择中的驾驭和冲破局限。神话隐喻的仪式性行为,本质上是当代社会性伦理的创造,是对日常凡俗生存状态的良知导引。

作者:熊承霞 王泽家 章丹音

第三篇:产品设计创新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虚拟原型技术

Monica Bordegoni等编

产品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处理过程,通过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把产品显现人们面前。它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没有任何一件产品不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来实现的。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各项工作。如今,主要包括交互技术、图形变换技术、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技术在内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已在建筑设计、电子和电气、科学研究、机械设计 、软件开发、机器人、服装业、出版业、工厂自动化、土木建筑、地质、计算机艺术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书是对产品设计、创新方法、工具的发展成就和研究领域的一个概述,对涵盖了各种涉及到产品开发和创新研究课题的许多不同领域里专家的贡献做了展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知识管理、产品定制、拓扑优化、产品的虚拟化、制度创新、虚拟人、设计、工程和快速原型是本书重点研究领域。本书亦对工业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共分9章:1.产品设计数字化工具的演变;2.从计算机辅助(详细)设计到自动拓扑和形状生成;3.产品开发中实现知识共享的方法和工具;4.机械设计自动化和工程知识管理演变;5.工业设计的造型特征;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角色演变:一个航空结构设计实例;7.产品虚拟化:一个新产品概念设计评价的有效方法;8.产品开发过程的数字化人体模型;9.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物理对象的快速构建。

本书写给学术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对了解新的方法论和技术怎么使产品开发过程更有效感兴趣的产品开发学科的专业人士。

本书第一编者Monica Bordegoni自2004年12月开始在米兰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任教授,她任教工业设计系的工业产品虚拟建模和虚拟样机技术课程以及工业工程学院的虚拟样机课程。本书第二编者Caterina Rizzi自2001年11月在贝加莫大学工程学院任教授,她任教工程学院的技术作图、虚拟样机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和工具课程。

孙培培,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上一篇:制作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视广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