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怎样走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2022-09-11

一、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及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世界各国开始对本国的教育系统作重大改变, 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即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 仅靠传统的学科和原有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行。于是, project--based learning或project learning, (我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 , 应运而生。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比较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这种课程源于美国, 自20世纪80年代杜威提倡“新教育”以来, 美国中小学始终比较强调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推出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学校教育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突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他国家也在这方面表达了相同的认识。

目前, 研究性学习正日益受到重视,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 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 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 学会学习,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目前传统的学习方式, 强调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设计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 它的最终目的是会用目的语进行思想交流, 怎样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英语的课堂教学呢?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个切入点。“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思想的交流和语言的输出。

1、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的提问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活动和语言的表达空间, 它期待有一定质量的、开放式的回答。如在8年级4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课,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目前我们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种类的情况和自己熟悉的人去上学、上班或某地方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名称并列成表格, 然后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T:Do you know how someone goes to workschool or somewhere? (groups work) .

S1: (Show the table to the students by projector) My father goes to work by car.My mother goes to the market by bike and I go to school by bus.

接着, 我呈现一幅某市区的交通地图, 然后提出问题:

T:Suppose you're a stranger here.How can you get to somewhere? (pairs work)

S1: (stranger)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Dong fang Hotel?

S2: (Point to the map.) It's not far.You can get there on foot.Go straight and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hen you can see it.

S1:Thank you very much.

S2:You're welcome.

T:Well-done!

这种开放式的提问鼓励了学生主动尝试运用目的语进行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激励了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提高了语言的输出, 从而达到语言实践课的目的。如果我把以上的问题设计成这样:

T: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S1:Yes.No.

或拿着学生的表格提问:

T:Does your father go to work by bike?

S2:No, he doesn't.Yes, he does.

这种提问引导的回答十分简短, 学生参与交际的量就会相对减少, 其运用目的语的动机也相应减弱, 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参阅式提问。

参阅式提问是指没有确定答案的提问, 是更高认知水平的提问, 它有益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 总结规律的能力。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多以直接描述的方法呈现, 且同一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 这种编排虽体现了循序渐进、高复现率中加深印象的教学方法, 但接触时对学生的不求甚解便可的要求无疑加重了学生的机械记忆的负担, 从而减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语法是有规律性的东西, 采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初步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 在这一过程中再发现、再创造,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尽可能多地从启发诱导入手, 设计一个个有梯度、有意图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出语法知识。学生归纳正确, 给予肯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归纳不正确时, 分析原因, 指明正确的用法, 让学生在“原来如此”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此语法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归纳之后, 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操练, 以期收到触类旁通和巩固的效果。

以学习比较级为例,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我先通过实物比较 (三个球, 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 三本大小不一的书) 、和学生问答, 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This is a basketball.This is a football.Which is bigger, the basketball or the football?

S1:The basketball is bigger (than the football.)

……

T:Right.So the table tennis ball is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T:What about the basketball?It's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2) 布置任务, 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3) 学生操练, 做Homework。替代性的机械操练和有图片提示的练习。

(4) 让学生回顾形容词三种形式的用法和区别, 举出例句, 形成知识网络;并考虑用相应的记忆策略把这些知识点简化记忆, 最后比比哪组的方法是最好的活动。

(5) 出几道练习题。

(6) 让学生先联想生活中哪些时候会用比较级、最高级, 并让学生根据其用法, 编对话或说一段话进行free talk。每位组员须向组长汇报, 组长向组员汇报。挑组中最好的在班内汇报。2编谜语Eg:“She is sitting in the first line in our class.She is very tall and nice.She is taller than王某, but is shorter than李某。She is thinner than陆某, but she isn't the thinnest one in her line.Who is she?”

在学生归纳分析过程中, 教师适当讲评、补充。这一过程始终让学生处主导地位, 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在语法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应始终用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步步进入语言规律的认识, 提供的素材应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富有趣味性。

3、信息反馈。

这里的信息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评价。教师的反馈是学生了解自己目的语表达或其他语言行为表现的主要途径, 也是学生修补语言, 提高目的语水平的有效资源。反馈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积极反馈通常是指肯定的评价或表扬, 或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性的点评。消极反馈指对学生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回答立即加以纠正甚至批评学生的回答。实践证明, 积极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励学生主动、积极进行学习探究。反之, 消极的反馈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 多用鼓励性语言。如回答正确, 给予积极肯定:G o o dW e l ldoneExcellentThank you!等。如不正确, 也应加以鼓励:"No, it's not the right answer, but it's also very important.Thank you.""Try your best, it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Your answer is not right, but 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高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品质的一些活动建议

英语研究性学习在于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 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 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 让师生共同投入, 彼此协商、互相交流,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英语研究性学习课的形式多种多样, 然而上好英语研究性学习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条件, 有针对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综合Party:学生分组, 设计课文相关内容问题, 组织抢答赛.通过这样的抢答赛, 同学们不仅可以复习课文里的句型和单词, 同时也练习了听力, 提高了口语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

“你说我做” (say, listen and do) :每个组选出两个同学, 由一个人说出英语句子或一段话, 另一位同学按照所听到内容表演动作。这个活动要求学生说英语要清楚、准确, 做动作的同学首先要听懂句子理解题意, 才能表演好动作, 否则就会出笑话。比如:一个同学说:“Please act a man who is having a meal” (请演示一个正在吃饭的人) , 另一个同学首先要听懂这个句子。在句子中包含了一个含有进行时态的定语从句, “who is having a meal”还有一个动词“have”这里当“吃”的意思。通过这样的练习, 同学们可以复习所学过的定语从句和时态的用法以及某些动词的特殊法。再比如:一个同学说:“please draw a picture of a machine which can fly” (请在黑板上画一个能飞的机器) , 另一个同学马上就能想到“plane” (飞机) 这个词, 因为它对定语从句“which can fly”已经理解掌握, 并能听懂理解对方的意思。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知识, 同时在听说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大家都能从这样的英语研究性学习课中学到了好多有用的知识。

“新闻发布会” (Press conference) :同学们按宿舍分为几个小组, 先在小组里让同学们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训练, 做好准备, 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以该组“发言人”的身份, 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在小组准备活动时, 同学们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挖掘课文内容, 同时也要准备回答别的组可能要提出的一些问题, 各组积极准备, 你问我答。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 每个同学都能在英语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比单独老师问, 同学答的形式好得多, 增加了同学们锻炼的机会。另外, 同学们发挥各自的长处提出问题, 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组织语言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 同学们选出一位代表本组在班上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下面的同学们只能对非本组的发言人提出问题。最后, 我们根据同学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评比, 评出最佳代表。

总之,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 情境中的问题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又需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 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动机,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髓所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本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教师应多尝试创设问题情境, 以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的思维;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多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 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中锻炼思维, 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学生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养成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将研究性学习的“特质魅力”引入课堂, 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课堂教学充满探究的乐趣。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刺激学生的发现欲, 从而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 充分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彻研究性教学的思想,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中学生怎样去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其实,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问题情境,信息反馈,活动

上一篇: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下一篇: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