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服务模式创新工作

2023-05-08

第一篇:医院服务模式创新工作

夯实基础 优质服务 创新模式 推动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强化责任争一流 优质服务创氛围

——永安市上坪乡人口与计生工作经验总结

几年来,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计生局的指导下,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计生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注重教育引导,强化利益导向,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攻坚克难,整体推进,全乡计生工作呈现良好的局面,从2003年开始连续七年荣获永安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08年三明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其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如下:

一、主要做法

1、责任落实促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一是责任到岗。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工作部署、检查督促、奖惩逗硬“三落实”。

二是任务到人。党政一把手坚持每月听取一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每月向各村、各企业通报计生工作,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人口计生工作,乡党委政府同时明确要求,各村一把手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抓中心工作不能挤计划生育,抓日常工作不能忘计划生育,抓业务工作不能丢计划生育。各村一把手把计生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确保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不减。

三是目标到村。年初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书,以真督实查为动力,认真落实“六位一体”计生考核目标责任制,即挂村领导、包村干部、计生专干、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计生助理捆绑考核,使其荣辱与共。同时,把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纳入各村班子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一项必审内容,严格落实一票否决。

2、人性化服务促计生工作深入民心。

一是思想教育为主。注重全民教育,积极开展“三进”活动,每年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计生教育四次以上,内容包括生殖保健、优生优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等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与孩子相互交流父母的关爱的行为,促进农村孩子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设立计生图书角,为农民工提供计生政策、维权知识等宣传材料。通过城乡联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教育无肓点。

二是利益导向为主。始终把利益导向作为提高计生服务的重点,出台包括“资金、技术、信息、就业、用地、用材、股份分红”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联合村、龙共村给二女结扎户多分一份山,铜盘村、大进村给二女结扎户每户每年免费100度电,乡政府给每户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800元,各村也结合自身实际给予二女结扎户不低于300元的奖励。民政办优先将“计生三户”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全乡享受低保77户,其中计生户21户(二女结扎4户)。制定“春雷计划”,资助特困女生20户其中二女结扎户10户。农林部门在毛竹高效经营方面给予计生三户以更多的优惠,先后有200多户的计生户从科学育竹中受益。

三是健康服务为主。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服务重点,针对《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婚检率下降,新生儿缺陷不断发生的现象,我乡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免费婚检,组织开展以“尊重生命,自觉婚检”为主题的免费婚检宣传活动,经过努力,婚检率逐年提高,新生儿患病每年减少20%,大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3、创新方法促计生工作成效突出。

一是创新协会带富模式。推出了“公司+基地+协会+计生户”的新时期计生工作新模式,以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和大进、联合村两个毛 2

竹高效经营示范基地为计生基地,采取“科技培训示范、重点扶持帮助”的形式,给二女扎户按每公里竹山便道2500元予以补助,计生户建设竹山蓄水池每口补助500元,现全乡有1360计生户参加竹山高效经营,高效经营面积达2万亩。建立了“能人+计生户”的互帮互助生产模式,充分利用“理事会—会员—会员联系户”的协会组织网络,以笋竹科技示范户、理事成员为中心,由会员联系十到二十户的计生户,向计生户传授笋竹高效经营的技术,以此带动更多的计生户勤劳致富奔小康,促进计生户增收。为将“幸福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建立了“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计生“三结合“生产基地,从2004年起完成幸福工程无息贷款7万元,小额贴息贷款28.2万元。龙共村杨家寨运用“基地+能人+二女户”的方式集中运作这项惠民贷款进行经营,建起了一片500多亩的礼品桃计生“三结合”生产基地,每年每户增加收入可达2—3万元,现已有13户计生户、3户二女户建起了新户。

二是创新城乡联动模式。2008年在燕东忠义居委会成立了“上坪乡燕东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心”,上坪乡成为忠义社区的区建理事单位,上坪乡居住燕东辖区的育龄人群和社区居民一样,实行“四同”管理,即同管理、同服务、同优惠、同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乡街计生医技人员,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计生工作,两年来共同完成“双查”1500多人次,双查率达到98%;协助落实放环20例;结扎9例;发放宣传单1500多份,入户宣传300多次,群众知晓率为95%。在流出人群集中地选聘有责任心、素质高的育妇作为流出人口生信息联系员,明确她的工作职责、联系内容及联系方式。每个月给予流动人口信息联系员一定的经济报酬,保证计生日常工作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管理。

三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麻岭工业园区建立企业“生育关怀基地”,设立生育关怀、清感互动、爱心联系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 3

征求意见表,实现一人一卡一表的个案管理与服务模式。计生部门每月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一次计划生育知识宣传教育,生产技术培训,及时做好爱心联系卡和征求意见表信息采集;每年

1、

5、9三个月,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查环查孕、妇科病检查、儿童体检、法律法规知识咨询等服务,现场为外地已婚育龄妇女办理节育证明等手续,每半年组织一次计划生育志愿者对计生困难家庭、女孩特困户走访慰问活动。并加强与园区10多家企业联系,已为返乡计生户提供280多个就业信息,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与流动人口管理的良性互动。

4、健全机制促计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健全激励机制。成立乡计生工作项目组,把计生工作纳入各村新农村建设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工作滑坡的村及包村干部、村主干取消评先评优的资格,在年终考核奖中降低一个档次。及时兑现上计生责任奖,扣罚计生责任奖,极大增强了干部抓计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计生工作大家齐上阵的氛围。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将计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了报酬、奖励、补贴的兑现以及软、硬件设施配置等计生经费的落实。每半年对各村计生经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村计生人员报酬落实到位。将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派到计生部门挂职锻炼,激发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健全队伍机制。对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进行竞聘上岗,通过群众测评、入户走访,业务综合考试等方式,把文化程度低,业务能力差,工作热情不高,群众反响大,不胜任计生工作的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再通过群众测评、村干部推荐、集中考试、乡政府考核等公平竞争的方式把文化程度高、事业心强、有威信、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热爱计生事业的优秀妇女吸收到计生队伍中来,充实了计生队伍,极大地发挥了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在新时期计生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全 4

乡的计生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取得成效

1、群众生育观念普遍提高。全乡已婚育龄群众都能自动落实一项长效节育措施,计划外怀孕妇女也能主动到计生服务部门自觉落实了相应的避孕措施,二女户有132户,占总户数11%,一女放弃生育2户;22个一孩家庭主动放弃生育二孩的权力,自愿落实了长效节育措施,有35户农户自愿到计生部门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人口性别比七年平均达到100:106,人口自然增长率达6‰。

2、人口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实现由坐堂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单纯查放环结扎向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多元化服务转变、单一落实节育措施的被动服务向以生殖健康为重点的需求服务转变。全乡妇女参加“三查一治”的人数每年提高5%,妇科病发生率每年下降8% ,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

3、计生致富能力较大提高。七年来共投入计生扶助资金200多万元,支助80多户计生户脱贫致富,把128户计生户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形成“协会+基地+计生户”的带富模式,创建礼品桃种植示范基地,带动20多户计生户年增收1万多元。建立了“计生致富带头人+基地+计生户”的帮扶机制,把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建成计生致富带动平台,带动全乡1300多户计生户实施毛竹高效经营,使计生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到6988元。

4、依法行政能力很大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计生工作“热在县乡,冷在村组”的被动局面,全乡多年以来没有搞过一次大规模的计生突击活动,没有搞过一次培训班。对生育证办理、流动人口管理、优先优惠政策落实、政策帮扶、社会抚养费征收和使用、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村干部及子女执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情况100%公开,未出现一起计生恶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50%以上的行政村连续七年符合政策生育率, 5

群众计生满意率达99 %。

5、联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上进行无缝对接,设立企业计生协会,搭建工业园区“生育关怀基地”服务平台。与流出人口较多的城区居委会合作,异地设入服务站,为计生对象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使流动人口管理无盲区。健全村企计生协会互动机制,每年企业协会及时向村协会公布用工信息,村协会经常向企业选送实用人才,实现村企共赢、共促发展。市、乡、村共同开展关心计生户活动,每年为计生困难户提供生产资金5万元以上,共资助109个计生家庭孩子完成小学、初中学业。

三、几点体会

1、健全利益导向机制是计生工作的助推器。农村群众生育需求,主要是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除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外,要想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必须从解决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由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向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解决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养老为主转变,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切实在政治上获得荣誉,经济上得到实惠,生活上获得保障。近几年来,我乡不断强化利益导向,从最初对计生对象简单的奖励,到现在对计生对象给予在生产发展上资金、技术、信息等的扶持,从新农合、子女上学等方面对计生对象给予优惠。

2、夯实工作基础是计生工作的主要措施。狠抓“双查双补”工作,确保已婚育龄群众不漏管、不漏查,以此促“四术”及时到位,有效杜绝了计划外生育。及时办理《生育证》,严格实行育妇跟踪管理和死婴申报制度。与未婚青年签订《婚育责任书》,杜绝暗婚暗育现象发生。

3、增进干群关系是计生工作的基础。每年利用妇女节、春节等节日,深入各村与广大妇女群众共同开展活动。关心关爱困难家庭的孩子,多年坚持逢墟日给上坪小学寄宿学生添加二两肉的营养餐。建立计生干 6

部与困难计生家庭孩子结对帮扶机制,每年走访结对孩子两次以上,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进一步拉进计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消除群众对计生工作的误解。

4、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是计生工作的有效手段。在选举产生村两委干部和聘用农村六大员及村主干考任国家干部中,坚持把计生工作作为硬杠杆,实行一票否决制,促进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绷紧计生这根弦,责无旁贷支持计生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计生工作。

5、全面深化“三结合”工作是计生工作的长效方法。充分发挥11个计生协会作用,通过采取四大措施,切实为计生“三户”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四大举措”即挂:乡村干部分别挂钩计生重点扶持户,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分别在资金、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靠:依靠本村的经济实体为计生“三户”解决就业问题,为计生“三户”解决就业问题;联: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协作,制定计生“三户”帮扶优惠措施,并落实到户;带:积极推龙共村计生“三结合”典型村的典型经验,在点上深化,从面上铺开,促进整体提高。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始终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加强源头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城乡联动机制,确保计生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

一、强化孕前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做到以法治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优质服务促有效管理。推出“三心”、“四送”、“五个一”、“八到家”的计生服务举措。即:组织乡村干部职工每月深入村、农户开展2次以上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心换心”交谈;定期组织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人员,为育龄妇女“送扶贫温暖,送温馨服务,送健康检查,送惠农政策”;对计生服务对象提供“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送上、一片真诚服务、一 7

句好话相送”的亲情服务;建立“生育政策宣传、婚姻知识传播、生育保健服务、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孕产术后随访、贫困家庭扶助、避孕药具发放和办证合同签定到家”的八到家工作模式。服务方式的改进,群众能及时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一要加强市内流动人口的管理,扩大城乡联动范围,进一步做好“上坪—燕东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扩大与新桥洋居委会的联动,实现了资源共享,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二要加强企业流动人口管理。依托工业园区“生育关怀基地”的平台,加大对外流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每周一上门服务,做到管理上一人不漏、服务上人人享受,切实做到“三心服务”。生活上贴心。对流动育龄妇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对家庭遇到突发性灾难、家庭成员患大病、孩子无法就近入学、需要办理紧急临时救助等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商,做到及时靠上去做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生产上热心。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外来人员就业难题,并定期访视,跟踪问效。利用中介服务公司,定期发布辖区用工信息,主动为找不到工作的妇女协调家政、服务业和制造业工作岗位,及时为她们解决工作问题。生育上知心。充分利用计生教育资源,开办流动人口计生政策培训班、生殖健康讲座等,以“流动人口之家”为阵地,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答疑解惑。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开辟绿色通道,方便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

三、强化重点现象控制。加强假离婚现象跟踪管理,乡村两级定人定时进行跟踪,每月见面一次,坚决遏制“假离婚、真超生”现象的发生。

第二篇:创新服务模式 优化政务环境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是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全国第一家由政府机构开办的淘宝店,“青岛车管淘帮办”近日走红网络。网友力挺青岛车管所的服务创新,也表达了对政府机构提供更亲民便捷、高质高效服务的期待。

更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务环境需要整合政务服务资源。结合地方实际成立专门的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下设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心等,实行分级分层管理;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对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构成“核心层”;对进驻中心的窗口人员,实行政务中心与主管部门(区政府)双重管理,日常管理和考核以中心为主,形成“紧密层”;对管理中心等分中心则实行服务标识、服务规范、电子监察、督查考核“四统一”,联成“管理层”。这样的管理方式既可以精减服务人员数量,又可以责任到人,为认真服务群众打好基础。

更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务环境需要创新政务服务科技手段。推进网上审批、网上交易、网络问政、网上监察“四网”融合,完善“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全程监督”的网上审批功能,构建12345政府热线与网络问政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网上监察与法制监督一体化。这种充分运用电子科技手段,固化相关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以更大程度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更好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务环境需要创新政务服务监督机制。对窗口单位服务效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察。强化监督考核,实行办事客商群众即时电子评价,纪委监察驻场人员随机电话回访,监督员常态化明查暗访,并纳入部门软环境考核、依法行政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范围。实施“行政审批一门通、便民服务一站通、公共资源交易一场通、服务热线一号通、行政权力网上阳光运行一网通”五通工程,确保所有行政权力在阳光下操作,在规范中运行,在监察中完善。

冯署平老师认为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向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是党的服务宗旨。通过“窗口服务、网上办理、热线沟通”拓展政务服务和政务信息公开是当前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个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在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创新政务服务科技手段和创新政务服务监督机制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真正实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三篇: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行政效能(范文)

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行政效能 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

黄桥镇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做到内容规范、形式创新、重点突出,有效巩固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成果,真正体现了依法行政、优质行政、廉洁行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月下旬,省公开办将对我市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进行验收,我镇将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和省市工作的要求,认真做好回头看和查漏补缺工作,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确保一次性通过省验收。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按要求透明运行政务服务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是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前期工作中,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成立了

1 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镇纪委牵头负责。同时,做到“三个建立一个提高”:建立权力网运行平台,将各项行政权力、外部流程图、服务表单等均录入行政权力库;建立电子监察平台,对政务服务网上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察。截止目前,我镇已在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的事项超过1000件;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各项规章制度,从政府自身做起,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公开,做到应公开的全部公开,确保公开内容客观、全面、及时。到目前,网上公开的政务信息已达48条;提高操作人员业务能力,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来镇开展专题培训班,对镇、村系统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让大家都能熟练操作应用系统平台。

二、工作上突出重点,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

我镇以“强镇扩权”为契机,高标准建设的便民服务中心将于本月底投入使用。为确保中心高效运转,我镇将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机构定编定岗,人员落实到位。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按照32个编制岗位配备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多能,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是优化办公条件,设施配套到位。按照“整洁有序、舒适美观”的要求,对“中心”办事大厅进行设计布置,优化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同时,按需配置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

三是提升服务功能,权力承接到位。要求新组建的镇“两办六局一中心”,积极与市各主管部门做好下放权力的无缝对接,

2 充分做好下放行政权力的承接工作,做到所有审批权、行政许可权的项目全部进驻“中心”,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进驻“中心”。

四是规范办事程序,优质服务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确保“中心”规范、高效运转。

三、措施上强化督查,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镇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将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需整改的问题实行全程监督,对不能及时整改到位的将实行问责。全面实施电子监察,将实行传统的事后监督向实时、动态监察转变,将政务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功能,进行全程动态监察,确保在网上不行使没有经过审核确认的行政权力,不行使没有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行政权力,对权力不上网运行或网下办理、网上登记等现象,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我镇将认真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措施落实,将此项工作抓细抓实,确保顺利通过省公开办的检查验收。

3

第四篇:无忧保—简化经办流程 创新服务模式

近年来, 为方便广大群众参保、就医和报销, 江西省万安县在医保领域推进 “互联网+”, 紧抓医保信息网络建设,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简化业务经办流程, 提供优质、 高效、 便捷的医保服务,获得群众 “点赞”。

手续更简便 看病更方便

“现在得病住院不用再跑医保局办手续了。真方便!”8月22日, 正在万安县中医院住院的曾大爷说。

曾大爷所说的 “方便”, 是万安县简化医保就医审批手续的结果。 过去,该县参保人员住院, 须先持 《城镇参保人员住院登记表》 到县医保局办理登记备案。 今年7月上旬, 该县医保局向全县各定点医院印发了 《关于核对住院病人信息的通知》, 简化了医保住院审批手续。 参保人员只需在就诊医院由经治医师填写 《住院病人身份核对表》, 到医院医保科审核后, 就可直接办理住院手续。

在简化审批手续的同时, 万安县医保局与各定点医院实现了计算机联网。 参保患者入院当天, 定点医院利用网络上传住院治疗及用药等信息,医保监管人员可随时通过网络监督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医保监管人员还不定期到定点医院抽查核对, 有效防止了冒名顶替住院和骗保行为的发生。

就医可刷卡 费用即时报

“如今, 我们就医报账方便多了。我去南昌市的医院住院, 出院时一刷医保卡, 就能报销医疗费。 不像前几年, 要先垫付费用, 背一大包发票凭证回万安再报销。”8月18日, 万安县退休人员张大叔因患淋巴瘤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5天。 这是他享受到便捷医保报销服务后的肺腑之言。

前些年, 医疗费报销是万安县参保患者的一个 “老大难”。 当时, 该县城镇医保报销采用的是手工结算, 工作效率低。 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报销存在着跑腿、 垫资以及发票等报销凭证保管难等问题, 异地就医报销更是难上加难。

自2007年开始, 万安县逐步推进医保信息网络建设, 推动就医即时结算。 目前, 该县已实现吉安市内跨县无障碍医保 “漫游”, 并与南昌、 赣州两市部分定点医院开通了就医刷卡即时结算。 前往南昌和赣州住院就医的参保患者, 只要在本县医保经办机构办理转诊转院审批手续, 在出院时凭其出具的异地就医卡, 就可以在赣州市人民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及省城10多家医院即时结算医疗费用, 真正实现了 “出院结算、 即时报销”, 极大地方便了城镇职工和居民就医。

网上办业务 群众少跑路

“我这段时间特别忙, 想到医保局为员工办理医保业务都抽不出身来,是万安县医保微信平台帮了我的大忙,让我通过手机就能办理业务。” 日前,江西省弘辉电子有限公司医保经办员黄钢说。

为方便群众网上办理医疗、 工伤和生育保险业务, 提高经办效率, 万安县医保局推行三险网络经办模式,设计开发了互联网平台和智能手机客户端, 变窗口经办服务为信息化、 电子化、 智能化服务。 群众只要扫一扫二维码, 就可进入万安县医疗保险微信平台。 该平台设有医保政策、 办事指南、 医保简介三大栏目, 让群众了解医疗、 工伤和生育保险相关政策及工作动态, 掌握参保缴费、 费用报销、转移接续、 帐户查询等信息及经办流程。 此外, 参保单位的业务经办员还可通过 “医保简介” 中的 “专业网站”进入 “万安县医疗保险网”, 下载表格并填写相关资料信息, 网上申报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增减变动等信息。

万安县还构建起覆盖全县各乡镇劳保所和社区的医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 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办业务。 居民凭身份证、 户口本等资料, 可在户籍所在地的各乡镇劳保所或社区就近及时办理医保业务, 实现少跑腿、 快办事。

第五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与模式创新

2013-3-

5摘 要:分析和总结我国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障碍,介绍四种国内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模式的创新经验,提出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小微企业发展状况选择融资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2011年6月,我国将中小企业细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行业,依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明确了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小微企业是中国实体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群体,但金融支持的缺位严重桎梏着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细分中小企业类型,为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让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我国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建设

(一)小微企业信贷扶持政策

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9条金融财税政策,被称为“国九条”,其主要内容是重点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拓宽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对小微企业贷款细化差异化监管政策,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2012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努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

尽管我国对小微企业标准的认定仅有一年,但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蓝海战略”,开始关注和建设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金融部门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持续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年报,截至2011年末全国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大型企业贷款高7.1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分别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14.2和12.5个百分点。

从实践中看,传统个人商户贷款和小企业贷款仍然是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主要对象,部分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创新金融工具,如工行推出的小企业循环借款,在合同规定的额度和有效期内,客户通过网银自助进行循环借款和还款。邮政储蓄银行引入了德国复兴开发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结合国内经济、信用环境现状,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小微贷款经营模式。包头商业银行对微小企业“重信用轻担保、重经营轻抵押、以现金流为核心”的风险识别判断技术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赞誉和认同。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和招商银行的“生意贷”等信贷产品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政府部门还积极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创新,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运用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债务融资工具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与困境

尽管近年来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微企业毕竟是企业群体中的最弱势群体,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

(一)金融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我国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其中大型企业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在90%以上,而小型企业则不足20%,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更是不到5%。近80%的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融资渠道不畅的格局,9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问题。

以河南商丘市为例,截至2011年12月末,辖内各项贷款588.2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61.75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量的27.5%,较2010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贷款余额59.90亿元,占全市企业贷款总量的17.8%;小型企业贷款余额101.85亿元,占全市企业贷款总量的30.2%。近年来,商丘市中小企业贷款呈现小幅增加态势,2010年增加3.19亿元,增幅仅为2.2%,是各项贷款增速的六分之一;2011年增加13.18亿元,增幅为8.9%,中小企业贷款增量虽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分析

近些年来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创业意愿强烈,但普遍存在融资难度大、融资渠道单

一、政策扶持效果欠佳、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小微企业融资能力不足。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稳定性差、信用度较低的特点,其资金需求又受到额度小、时效性强、担保能力弱、用途监控难等的制约,致使小微企业长期处于融资弱势地位。

二是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缺位。长期以来,由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高、成本高、效率低,加上信贷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营销还存在诸多盲点,如缺乏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与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不足等。

三是小微企业增信难度较大。目前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政策中,通过建立政策性担保、组建“信用共同体”、开展产业链融资等方式增强小微企业信用能力,但在实践中由于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担保物及担保方式匮乏,以及客户信息采集较难等,增信效果不明显,在现有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下难以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四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小微企业由于信用等级、高风险等原因,其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据调查,目前地方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左右,加上担保、公证等相关费用,综合融资成本高达12%—14%。此外,小微企业融资往往还被要求过多的附加条件,如存入保证金、预扣利息等,造成实际融资成本比大型企业要高出一倍至数倍。

三、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探索

尽管小微企业在融资中存在较多的困难,但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也随之加强,各地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探索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模式,以求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发展和

信贷增长的双赢。

(一)联保贷款模式

小微型企业依据一定的规则组成信用共同体,由银行对信用共同体内的成员进行统一授信、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一种融资新模式。根据“自愿联合、依约还款、风险共担”的原则,当联保体内任意一家企业无法归还贷款时,其他企业应替欠债企业偿还本息。这种模式能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增加了银行客户存量,实现了社会、银行以及企业的多赢。能有效解决单个小微企业受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和担保抵押物不足等因素影响,很难满足金融机构信贷要求的问题。中国民生银行近两年来推出的以自然人联合担保为主的“商贷通”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中的领头羊,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二)信贷工厂模式

“信贷工厂”是由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首创、致力于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的一种业务模式,其核心是对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批处理金融服务。与传统的小企业贷款管理相比,信贷工厂摒弃了以产品、办理效率、客户发展为主的分散经营管理模式,将机构设立、人员配置、目标客户、融资产品、风险控制、市场销售等方面合理整合,打造成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全新模式。目前已经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等银行已开始采用这一模式。

(三)无抵押小额贷款

渣打银行推出的无抵押小额贷款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客户推出的一种贷款创新产品,其特点是无需抵押,申请流程简易,审批速度极快,提供一站式融资方案,并与国际银行建立信用合作关系。目前在渣打银行已经将这一贷款业务的额度提高至100万元。在放贷时间上,渣打银行采用了标准流程运作的方式,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从申请到获得贷款一般只需要10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

(四)微型网商贷款模式

近几年来,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网络商户群体迅速成长,2011年底全国网购规模达到7735亿元,成为我国商业领域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网商群体的崛起极大改善了网络购物的环境并拓宽了就业渠道,但与之相伴的周转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困扰着网商群体的发展。网商贷款“易融通”业务通过现代化网络手段,从前期的贷款申请到银行评估再到贷款发放,全部在网上一站式完成,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和归还的全部过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特别适应小型及微型企业信贷“短、频、快”的特点。目前开展小微网商贷款业务的主要有工商银行的“网贷通”、“易融通”,建设银行的“敦煌e保通”和“金银岛e单通”,中国银行的“一达通”等。

以上四种融资模式,虽然运作方式和管理体制有所不同,但都是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特点而设计的信贷创新,其共同的特点是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批量管理,充分利用企业的行业或产业链上的共性,建立信用增强和信用约束机制,有效地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效率,降低信用风险。

四、构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创新机制

前文总结归纳了国内几个较为成熟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但在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既要依托区域经济特点和小微企业发展现状,选择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又要在多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

创新,为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小微融资服务的缺位。

对此,一是商业银行要在内部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有所创新,组织小微企业信贷部门,吸收借鉴先进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模式,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授信制度,逐步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二是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门槛,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真正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为民间资金流向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合法的渠道。

(二)选择适宜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模式

商业银行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模式。从国内现状看,完全依赖技术、数据和金融工程来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我国的数据积累和信用环境还不具备条件。对此,商业银行可以运用“技术”初选客户,运用“关系”甄选客户,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如针对小微企业财务不健全的现状,探索利用小微企业的“三品三表”(即人品、产品、抵押品,电表、水表、纳税或海关申报表)建立贷款风险模式,从而简化信贷流程,提高信贷效率。

(三)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与风险分担体系

由于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信贷风险仍是制约其融资的主要障碍,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与风险分担体系:

一是政府部门要建立小微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小微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贴息扶持。

二是加快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建设,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信贷风险要由担保机构、贷款银行和借款企业分担风险,充分调动贷款银行、担保机构和借贷企业三方的积极性。

三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与保险的有机结合,实现风险向专业保险公司的分散。

上一篇:业余党校结业考试试卷下一篇:医院党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