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本科论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网络营销本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网络营销》本身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但是通过教学和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篇:网络营销本科论文

本科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大学本科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应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本文着重研究了市场营销专业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应用型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本科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每一项具体实践活动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难以有唯一的或最优的答案,或者说只有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它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而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为配合高等教育实施“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是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与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有必要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专业应用技能,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以适应社会快速变动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而,对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创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有待改革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没有很好的互动交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便一些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效果也并不理想。因為大多数案例属于经验介绍类或技巧集锦类,且大多数发生在欧美企业和欧美市场,由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不仅给学习和应用案例带来困难,而且所学经验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企业。僵化的课程教学方法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妨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更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二)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照搬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而应该灵活机动,活学活用。而现实的实际情况是,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只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实践实验和教学探讨,使得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严重的脱节,造成学生只学理论不学实践的后果,严重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

(三)教材建设比较落后

在教学中,对教材和辅导书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目前来看,我国的许多市场营销教材以及辅导书大多数仍然处于对西方营销思想和理论的消化阶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营销教材比较少。而且教材中的多数案例还是关于国外著名企业的案例。即使有一些国内企业的案例,也都是比较陈旧的案例,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要在中国内地的一些中小企业里去工作的,他们在课堂上几乎难以听到在中小企业里开展营销工作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存在不足

从我国许多高校来看,大多通过一张试卷来定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的缺点比较明显。试卷的内容多集中在概念理解、内容阐述、特点讲解上,难以全面覆盖市场营销的内容。由于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闭卷考试很难考核出一个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实践应用能力。许多学生能够考高分的主要原因就是考前死记硬背,这些都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本科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体,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市场营销实践经验。教师在做好课堂知识讲授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派出一部分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积累管理经验和案例,提高教师的市场营销能力。同时,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教授、企业界人士或政府官员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介绍市场营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领域、中国企业的营销现状、实用营销手段和技巧、国家的经济政策等等,这些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非常有帮助。

(二)参与式教学

把班级学生分组,一组由老师和几个班委组成,作为评委组,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点评和计分;剩下分组,每组成员各自自拟一个公司名称,草拟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应包含公司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最后由评委组给出每组表现的分数,各组的分数不仅影响期末时间成绩分,而且排名靠后的小组,需要给班级同学表演一次节目并背诵公司法重要知识点。

(三)教学内容需要任务化

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是市场营销教育的核心。其中专业能力的训练,更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转向,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教学。授课教师必须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删选,精心且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这个过程需要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将教、学、做合为一体,以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为核心,使现有教学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具体而言,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据未来工作岗位的真正需要,将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然后再细分为若干个任务及子任务,最终细化为若干可执行的具体工作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是讲授某个任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法律规定、引导学生寻找解决任务的路径,学生则在授课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整个任务的操作过程,最后由教师作出评价。

(四)考核方式的变化

设置加分项目两项。第一,增加期中测试,并以面试的形式,设置2个学时来进行市场营销条文的应用,由老师设置场景,学生来回答,作为考核的一个加分项;第二,增加课堂小作业,每节课前由学生来回顾上节课内容,并进行总结阐述,回答不正确者,下节课需表现一个小娱乐节目,不然会扣平时分;回答正确者会给予加分。

作者:翁玲玲

第二篇: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网络营销》本身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但是通过教学和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结合《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財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探索《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以提升《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据《指导意见》的基本思想和发展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此后,学术界也展开了对应用型本科及其转型的研究和探讨。

李淑婧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是集中体现在地方性、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2]。卜森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从事的专业生产和专业实践,并能转化为社会生产效益的技术或专业人才[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底蕴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4]。

综合《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和以上学者对应用型本科的定义,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指的是其培养模式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或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姚岚[5],王晓宇[6],佟琳琳[7],,赵兴国、段如婷、潘玉君[8],沈定军[9]等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对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尤其是应用型的一些课程的实训研究比较少。

网络营销的本质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去实现企业的价值,这就要求学生再掌握一定营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去领会和掌握网络营销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网络营销》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但是,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和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虽然《网络营销》课程设有实训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理念对《网络营销》课程的影响,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中《网络营销》的内容仍然以传统在实训室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实训,并没有以市场的真实需求作为实训导向,脱离了现实的需求。

基于市场的需求和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在转变的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向也从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向专业化的平台的实践实训转变。

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网络营销》实践实训方面进行探讨,以求该课程的实训更有实际价值,对该专业的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发展速度非常快,新的网络营销方法层出不群,如何能够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和反应,这些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新出现的新方法,新思维,并且能够全面地根据企业环境和产品的相关属性去做营销策划,因此,知识学习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基本的改革方向。

(二)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网络营销比较注重操作方法和技巧。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能够应用新的营销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信息的发布、顾客的互动和网上的调研,就必须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是实现网络品牌、销售促进及网上销售等网络营销效果。要达到这些营销效果,就必须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尤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为契机,进行学习和提升,即符合学校的定位目标,也和《网络营销》本身的实践性相吻合。

(四)开拓学生的散发式思维能力

市场本身是不断变化的,《网络营销》就是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营销方案,并且能够借助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去进行借势营销,因此,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所以通过实践学习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散发式的思维和捕捉信息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本校学生的座谈访问,结合最近五年本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传统的网络营销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营销》课程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比例设置不合理

《网络营销》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课程而言是一门新型的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它产生于实践,并且是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其天生就带有实践的特征。但是,从课程教学设置的实践比例来看,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没有达到30%以上[10]理论教学所占比例比较大,另一方面实践教学部分只是简单的进行案例分析和策划,大多数的实践内容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并不符合企业岗位实际的应用,这就造成学生所学非所用。而企业所要招聘的专业网络营销人才必须是有高水平的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显然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和企业的需求是断层的,影响企业对该专业的学生的评价,最终的结果就是该专业的学生就业不好,并且最终影响了该专业的良性发展。

(二)缺乏《网络营销》课程实训平台

在《网络营销》实训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在教室进行实训,或者没有实训平台或者运用实训室的模拟软件进行教学,这些实训模式并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网络营销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训课程只是一种形式,而此专业的岗位需求的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實践经验的人才,显然,这种需求和学生所学内容是脱节的,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有实践性的专业实践能力弱,和企业的需求没有对接,造成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三)老师本身缺乏对网络营销的实战经验

《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很多老师随着专业的转型自学成才,有些老师虽然是该专业,但是也没有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实践,这些也导致《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训课程质量不高。

(四)缺乏对《网络营销》课程的最新的动态前言的了解的渠道

尽管网络营销在网络上处处存在着,但这只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普遍方式之一,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具体的获取相关知识的平台,没有专业的渠道获取相关的资料,对《网络营销》的了解是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的。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进建议

(一)结合《指导意见》,根据课程性质,合理的安排《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课时的比例

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训课时比例安排,在既定的时间内既能准确的掌握理论,又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是学习好《网络营销》课程的基本前提。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突出应用型的特点,以培养实践性的技能为目标,因此,《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应加大教学投入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实践教学考核分量,从理论到实践,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11]。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与网络营销核心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首先,以网络营销的核心为目标,以市场中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将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需求与课程的实训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的真实任务带入学习中,在教学中融入企业的实战演练,拓宽了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实现了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与市场的需求专业能力相对接。

其次,通过与网络营销核心能力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的。《网络营销》课程首先要明确需要学生掌握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又应该以何种方式实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与国内一些优秀的实践平台合作,集学生网络营销核心能力的训练、评测、学习、实践、考核、鉴定为一体。可以选择像网络营销能力秀、C实习平台等比较成功的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平台合作,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有所提升,还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

(三) 定期对老师进行实训培训

通过对《网络营销》的代课老师定期的提供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及时的掌握与网络营销有关的最新动态,有助于相关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了课程本身的应用性,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更好的吸引学生去学习《网络营销》课程。

(四)建立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网站,更新教学资源

建立《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一些《市场营销》课程其他教程的教学资料和网站,让学生多维度的去学习,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设置一些本专业最新动态的板块,学生可以随时的了解该领域内最新的动态,以便于及时的学习。在网站建立后要及时的更新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最新的学习园地。

四、结论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将企业的需求引入到课程的实训内容,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任务进行学习内容的设置,使得学生的实践学习更有目标和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该专业的老师来说,通过专业实训内容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显示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不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落实了《指导意见》的精神,实施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也体现了实践性、应用型的特点。

参考文献:

[1]、[10]http://www.gov.cn/xinwen/2015-11/16/content_5013165.htm三部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16 15:16来源:教育部网站.

[2]李淑婧.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2002(6):24-26.

[3]、[11]卜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197(5):3-5.

[4]陈雪丽.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知识经济,2020:151-156.

[5]姚岚,王晓宇.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讨[J].黑河学院学,2018,(11):89-90.

[6]王晓宇.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黑河学院学,2019,(4):131-132.

[7]佟琳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理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8]赵兴国,段如婷,潘玉君.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转型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17,(5):53-58.

[9]沈定军.转型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14-19.

作者简介:

毛雪艳(1982-),女,回族,甘肃张家川人,天水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

徐憬憬(1980-),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

2019 年度天水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19年天水师范学院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天水师范学院 商学院 毛雪艳 徐憬憬

作者:毛雪艳 徐憬憬

第三篇:地方本科院校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营销综合能力的探索

摘 要: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如何提升学生网络营销专业能力,如何利用所在地资源、网络资源等外部资源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教学改革

课 题:洛阳师范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它又属于综合性学科,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营销学、社会学、企业管理、心理学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就成了网络营销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现有的网络营销教材虽然已经进行了调整,但依然存在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脱节,不能适时、有效地与实践结合的问题。相关的教材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需要等到相关的理论全部介绍完,再开展相关的实践,那么整个教学的时间安排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最后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相关的选题项目,或是出现理论策略与工具方法无法衔接和对应的问题。

二是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作为客体接受为主要模式。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通常以达到传授既定知识量为目标,去安排每节课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而不是依据学生主观上想寻求和积累哪些知识。学生仍然体会不到教与学的互动,感受不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与收获,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

三是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的尝试虽然从未停止,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教学案例通常是总结后的结论性案例,对于具体细节涉及不够深入,对学生的启发不大。而现在实践教学多引入虚拟的实践教学系统,所涉及的商业环境并不是真实的,导致有很多实践环节还是实现不了,与真实的商业运作及管理还有很大差异,这样学生应对真实问题和环境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此外,无论是案例还是实训系统,都无法与理论策略和工具方法做到无缝对接,更无法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所用进行效果评测和检验,更与企业的真实需求相差甚远。

四是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没有基于这种差异去有区别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经常出现一个班级的学生普遍依赖现有的B2C、C2C平台的现象,一个班级全体出动在C2C平台上开店。这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锻炼是极为不利的,更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渐行渐远。

二、教学对象分析

1.思维特点

笔者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生源全部为理科生源,其中60%以上为省内生源。理科生源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他们接触新知识和思考问题更加理性,非常重视逻辑上的连贯性,喜欢并善于刨根问底,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其次,他们对知识体系的预期更加具化,期望所学都能有规律可循、有据可依。再次,他们对学习效果的预期更具体,期望能用一定的效果、指标或数据来衡量学习所获。以上这些特点也导致他们在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重推理轻总结,重逻辑轻想象,重结果轻过程。

2.知识结构特点

笔者学校网络营销课程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学生经过大一一年的生活和学习,已经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和节奏,在知识结构上也有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相关课程作为支撑,这为他们接下来要接触的网络营销实践部分打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学生们的营销学理论基础还不够系统和全面,营销学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学习的主动性还不是很强,仍然习惯于期望课堂出成效,更加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三、外部资源引入背景下用—学—教—评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1.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1)教学模式简介。用—学—教—评模式是通过一个真实项目的开展过程,让学生主观上形成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动力的教学模式。教师适时地因需施教,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立即应用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评测自己所学所用的实际效果。

(2)项目描述。对笔者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随堂调研发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迷茫从众型、考研深造型、自主创业型、应聘常规型。笔者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并走访学校所处地区的相关企业后发现,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行业、企业涉足电子商务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使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主要需要以下这几类人才: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企业网站优化与推广、网络广告、网络客服、网络促销、市场调研、网络广告等。于是笔者把教学所用的项目分为三类。第一类,充分利用便捷而廉价的网络资源,如通过网上开店等方式进行的网络营销实践活动;第二类,用制定创业项目前期营销策略方案的方式进行的网络营销实践活动;第三类,用制订网络营销推广及解决方案的方式进行的网络营销的实践活动。

(3)阶段任务描述。每个项目都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的分组准备阶段、中期的计划实施阶段和后期的效果验收评测交流阶段,三个阶段通过一个至少贯穿整个教学研究周期的项目联系起来。项目的80%以上要进入真实的运作阶段,其中准备实施三个阶段即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前期阶段,主要是学生情况调研、项目简介和分类,学生分组、分工,小组市场调研确定项目类型和题目。中期阶段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项目制订计划和实施。后期阶段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验收、评测以及进行学期末考核评价。

2.教学模式的构建

(1)基于项目阶段任务重组课程理论教学体系。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网络营销发展现状,设计“项目阶段模块化弹性理论教学体系”。其中,项目阶段模块化是将基础前导4P理论、4C网络营销理论与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网络营销常用工具和方法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分模块地与项目的三大阶段相结合。前期阶段对应的知识模块主要是市场调研、营销观念,中期阶段对应的是营销策略、营销工具和方法、营销推广等,后期阶段对应的是营销效果评测与营销策略的调整。学生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完成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也更加主动地完成了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相关的技能也在真实情境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所谓的弹性理论教学体系,是指教学的时间安排更灵活,由原来的课内72学时调整为课内54学时、课外18学时,课内理论36学时与课内实践18学时相结合分配给前期和中期的自主学习、交流学习,课外实践分配给前期的市场调研、后期的效果评测。

(2)基于项目阶段任务,引入多种外部资源的实践活动。笔者学校基于充分调研分析得出网络营销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考虑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条件设置实践教学体系。

将差异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组建项目小组。学生按照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根据互补的原则自愿组成5~8人的项目小组,并通过竞聘进行分工。各个小组根据各自的优势选择项目的类别,基本原则是每种类型项目数量趋于均衡。

该次试点教学班级共有学生40人,分为8组。选择网上开店的有3组,他们利用免费的C2C平台开设了三家网店,分别主营服装、洛阳特色小吃、洛阳周边土特产。学生完成了平台的对比和选择、网上商店营销策略策划、网店的建设与装潢、网店推广、调整完善、结果评估等工作。其中,洛阳特色小吃店最高单月成交量达到万元左右。

选择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学生有2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商业环境和机会,为学生争取真实的企业项目。这2组学生主要完成了营销方案的制订、企业市场调研、企业网站优化和推广等工作。

选择自主创业项目的学生有2组,分别是校园宿舍小超市项目组和校园周边情侣咖啡店项目组。学生主要完成了项目的前期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营销方案的制订、项目的选择、项目供应商的选取等工作。

(3)依托项目重构课程考核机制。应改变以往“以知识积累考试为主体”的机制,形成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包括三部分,平时成绩(20%)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策划方案数学(30%)主要考查方案的书写是否规范、工作量、分析数据是否充分等;项目实施(50%)主要考查项目选题的可操作性、新颖性、营销策略、实践意义、收益成效等。评比采取小组互评打分为主、教师评价引导为辅的方式。

四、研究与应用价值

通过对课程理论教学体系的整合改革,使学生对网络营销的理论体系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各种资源引入实践教学,给学生创造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和深造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多种形式的监督和评测体系的设置,既监督了学生的学习,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达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金龙.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成人教育,2011(1).

[2]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建昌.网络营销——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王卫红.营销策划教学创新技能与策略探讨[J]. 嘉应学院学报,20l0(1).

[5]徐瑞朝.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4).

[6]柳媛.高职《网络营销》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市场,2011(10).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车久菊

上一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建筑设计方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