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

2022-06-15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

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三册63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并直观感受它们的特征,能从实物中识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口语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教具,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纸盒、茶叶盒、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复习

这节课老师分给大家一些玩具,是想和同学们一起玩,玩的时候你认真看、认真想,还会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呢!教师这儿有些卡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吗?(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二、 体验探索、交流新知

1、 自然过渡

师:看一看桌面上的玩具,上面有没有你认识的图形?指给同学看。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拿长方体教具)在玩具中找到这种形状?

2、 初步长方体

师:像这种物体形状,我们叫它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

师:找找还有没有长方体,放在自己身边。(有认不准的先放在一边)

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看,介绍它的名称。

注意学生口形正确,手势规范,并要求学生指出来。 师:摸一摸长方体有什么感觉?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发现“平平的”面。

师:“平平的”是长方体的面。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指导小组活动,互相看一看,说一说。 师:谁来汇报? 生:长方体有6个面。

师:(以学生的方向观察)这样观察的时候,我们通常说,这是长方体的前面,这就是它的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看着自己的长方体说一说。

师:谁来指给同学看(调转长方体方向)老师要考验一下。

生边指边说。

师:长方体的这些面是什么形的呢?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的发现指给同学看。

指导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发现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有的同学发现长方体

上有正方形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若没有发现,继续启发。 师:是不是所有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呢,再仔细找找看。 生:有的是正方形

师:你看得真仔细,指一指这上面有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

小结:看来,有的长方体6个面全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

师:(拿长方体教具)看长方体的上面,下面大小怎样,还有哪两个面大小一样,小组内讨论。

生:前面后面大小一样,左面右面大小一样。

师:长方体的对面看起来大小一样,真的一样吗?怎样验证一下呢?

生:用剪刀剪下来,再重合比较。

师:这个办法好不好?真聪明,为了让同学们看起来更清楚,教师给这个长方体做了一件衣服,再给它做个记号(前、后、左、右、上、下)谁来剪? 学生操作验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好的办法,现在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想想长方体的样子

师:你想像的长方体是这个样子吗?(贴图) 师: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

生:桌面、桌腿、课本、文具盒、字典、衣橱……

3、 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拿不正方体教具)它是不是长方体呢?为什么? 生:它的面是正方体,没有长方形。 师:这种形状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生:正方体

接着板书课题、正方体 师:找找桌面上的正文体

学生找出正方体放在身边,注意看学生找的是否准确。 生:小组交流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大小怎样?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汇报 生: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都一样。

师:同学们发现正方体的每个面大小一样,下课以后也可以验证一下。

师:想一想你见过的正方体。 生:魔方、色子、妈妈缝的沙包…… 师:(出示图)它是什么形状(贴图)

(把课题补充完整: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它们在课本63页,打开课本看一看,你还有没有疑问?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完成P63做一做:连线题集体订正)

三、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学得这么快!我们现在轻松一下,做游戏。第一个游戏:看口形找一找。(长方体、正方体)

第二个游戏:摸一摸,猜一猜。(先请同学帮忙演示:拿一个长方体,闭上眼睛摸一摸,说:长方体。然后将给学生做)

四、 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是

? 生:长方体、正方体。

五、 作业:

师:下课以后,看到长方体、正方体就指给同学看。

第二篇:大班数学 认识长方体 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数学 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活动目的:

1、 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 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 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 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7的组成(数学)

活动目标

1、 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 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 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文档仅供参考

第三篇: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参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探究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2)通过摸一摸,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平面特征,丰富对长方体、正方体表象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学习作好准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的直观,让学生亲历长方体、正方体形体特征的探究,并通过亲手分解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获取对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表面积问题积累丰富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发现几何形体的奥秘,感悟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感受“空间”的深广与内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探究,借助于实物的直观和摸一摸认一认,剪一剪,展一展的操作实践,进而获得对二者形体特征的全面认识是教学的重点。

2.难点

探究长方体的面的特点和棱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师备各种含长、正方体在内的几何体和长、正方体纸盒,长方体正方体的学具

2.生每人自备长方体(两种各一个)和正方体纸盒及学具 3.课件。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看,看看老师带来的第一组图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面图形,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第二组图形,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立体图形。

师:在几何王国中,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我们以前初步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讲进一步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这两个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初步认识面、棱、顶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吗?

生:牙膏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生:饼干盒是长方体,骰子是正方体。

师:刚刚同学们说到了盒子,就请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盒子。来,伸出手,跟着老师摸一摸。 生跟着老师摸 师:你们知道我们摸的部分叫长方体正方体的什么吗? 生:面

师:(板书“面”)除了面,你们发现它们还有什么?(手指) 生:线(边)

师:长方形正方形中叫“边”,而在长方体正方体中叫“棱”,两个面相交的线叫“棱”(边指边说)上面这个面和前面这个面相交的线叫“棱”,跟着老师边摸边读。“棱、棱” 师:长方体正方体中的“棱”多吗? 生:多

师:那就自己摸摸长方体正方体中的其他的“棱”,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摸对了没有 生摸

师:除了“面、棱”,长方体正方体上还有什么? 生:有角

师:对,两两相交成角的三条棱相交于这一点,这个点叫做“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跟着老师边指边读“顶点、顶点”

三、进一步探究面、棱、顶点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有面、棱、顶点,如果还想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你会提出关于面、棱、顶点的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生:每个面的形状,面与面的大小关系? 生:棱与棱的长度关系? (师边听学生讲边板书)

师:嗯,有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真是了不起。

师(指着说):刚刚有的同学想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征,那么我们就从面的探究开始,请看大屏幕,长方体正方体各有几个面?这些面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呢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请看小组合作要求: 出示要求

师:这个要求实际上写出了探究面的步骤,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操作,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学案,一张学案上有2页,背面还有1页,我们现在只完成学案第一页探究一的表格,清楚了吗?好,现在小组开始讨论。 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好了,讨论结束,请坐端,哪个小组愿意分享长方体的面的特征的讨论结果。(请一个小组代表上台)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有不同意见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开始你的汇报

组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每两个相对的面都相同,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组2:不同意,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请你把你的学案和盒子都拿上来,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师操作解释)

师:嗯,你们小组的观察力真强,把这种特殊的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也观测出来了

师总结: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组2: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你能数数长方体的6个面吗?怎么数不容易出错? 组2:上下、左右、前后一组一组数的 师板书:数一数

师:除了这种数法,还可以怎么数 生补充

师小结:只要按照一定顺序数都行 板书:顺序

组2: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你们小组用什么方法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组2:用直尺量 板书:量一量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量出几条边的长度 生解释

师小结:用直尺分别量出相对两个面的长和宽,两条长一样长,两条宽一样长,这两个图形就“完全相同”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生:把一个面画在纸上,然后找到与它相对的面,把它相对的面和画的图形比一比,结果完全重合。 板书:画一画

师:孩子,你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意,老师为你点“赞”

师总结方法: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方法,老师也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相对两个面的大小关系,请看 播放PPT 师:我们用这几种方法都验证了一个结论: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重合

师:正方体的面呢?请继续介绍

组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完全相同,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都同意

组3: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

师小结:谢谢你的精彩表现,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老师了,谢谢你的分享。 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二)棱的特征的探究

师:刚才有的同学还想了解棱的条数,棱与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棱的特点,这次我们用这两个学具进行探究。 师: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大胆的猜测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哪几条棱一样长? 生回答

师:这是你对长方体棱的特点的猜想,正方体的哪些棱一样长? 生回答

师: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验证,我们可以用刚刚探究面的这些方法,还可以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明白吗? 生:明白

师:请各小组拿出学案,翻到背面第二页,完成探究二棱的探究这个表格,现在小组开始讨论。 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讨论结束,请坐好,各个小组把学具放好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长方体的棱的讨论结果。

组1: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两条棱相等,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一样长,12条棱按长度分为3组。 师:分成哪三组? 生回答

师:你们同意这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吗? 生:同意

组2: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生:请你数一数长方体的12条棱

组2:相对的4条棱为一组,一组一组地数,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用什么方法验证相对的4条棱相等 组2:量一量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拆下来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

师: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地判断几条棱的长度关系,你真厉害,找到这个好方法

组2: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分成哪三组 组2回答

师:你们是按什么分的 组2:长度

师:12条棱按长度分成3组,这个发现真了不起,大家听懂了吗?正方体的棱呢?请继续介绍

组3: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都相等,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生都同意

师:我们快速地看一看对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研究成果,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对长方体的棱的特点是否已经掌握了。 PPT出示题目 师:看来一点都难不到大家,棱的探究到此结束,有的同学还想了解顶点的个数,我们就自己数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长方体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

师:请大家把目光聚在老师手上的这个长方体上,从这一个顶点出发的棱有几条? 生:3条 师:哪三条 生上台指

师:这3条棱在长方体中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是什么吗?请翻开数学课本第38页,自学例1中的认一认 生自学

师:哪个同学来说说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 生回答

师:你能说说它们哪条是长,哪条是宽,哪条是高吗? 生不知道

师引导:这两条在长方体的哪一面 生:下面

师:下面是个长方形,还记得在长方形中我们如何定义它的长和宽的吗? 生回答

师:对,我们一般把水平面上较长的一边叫长,水平面上较短的一边叫宽,立着的这条叫高(加动作),听明白了吗? 师:从这条棱出发的3条棱的长宽高分别是哪条? 生回答

师:同学们再观察,长方体中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4)三四十二,总共12条,4条长分为一组,4条宽分为一组,4条高分为一组,公三组。所以长方体中按长度分可以分成三组,和我们之前探究的结论是一样的。现在你们会指长方体的长宽高了吗?请指出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PPT出示题目 生指

师:看来大家对老师刚刚讲的关于长方体的长宽高已经掌握了,那么现在再思考一个问题:长方体中长宽高发生什么变化时,长方体会变成一个正方体呢? 生大胆说 大屏幕展示

总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在总结中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六、拓展延伸

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吗?大屏幕出示

师:由于时间关系,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面:几个面,形状,大小关系

棱:几条棱,长度关系

顶点:几个顶点

数一数(顺序) 方法:

量一量

画一画

比一比

第四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初步会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能根据现实情境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探究长发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表面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机、多媒体课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相对的面的(

)相等;

(2)正方体有(

)个面,它们都是(

),正方体各面的(

)相等;

(3)这是一个(

),它的长(

)厘米,宽(

),高(

)厘米,它的棱长之合是(

)厘米; (4)这是一个(

),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 二.新课教学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学生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生讨论。(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1)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和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和宽,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师:我们再从立体图形上看一看。(用多媒体课件或抽拉投影片演示,图像要验证相对的面相等,展示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

师:想一想,长方体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归纳后板书: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 (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出示例1 问:做这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需要多少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3)找出用不同方法解答的两个同学板演,之后讨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练一练

练习教材24页“做一做”(利用投影订正)

4、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1)师:看看自己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能说出如何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生: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师:如何用棱长来表示它的面积? 生:棱长×棱长×6 (2)试解下面的问题: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

5、讨论: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该如何计算?

师:在一些实际问题中,不是求长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审题时要注意分清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和。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教材25页第3题。

2、计算教材25页第4题。

3、口答。判断正误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长、宽、高。(

) (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求它的表面积列示是4×2×6( ) (3)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小。(

)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如何计算?

2、作业:教材26页8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3、表面积公式的应用

例1(0.7×0.5+0.7×0.4+0.5×0.4 )×2 =(0.35+0.28+0.2)×2 =0.83×2 =1.66(平方米) 答:至少要用1.66平方米的纸板。 例2 6.5×6.5×6253.5

=42.25×6 =0.83×2 (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墨水盒至少要用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第五篇:《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学生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各图: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下面各图:

提问:这些物体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立体图形中,有一种叫作长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1)]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面图形,观察、辨认实物,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分类,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二)1.实物感知,形成表象。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谁愿意到前面来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给大家找出来。 师:除了讲桌上的这些物体,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各种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师:(指讲桌上的物体)为什么说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呢?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2.面的认识。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大家知道,长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边说边把长方体展开)。你们看,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1)学生很容易说出:长方体是由面围成的。(板书:面) 师:(用手摸长方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看,这就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摸一摸长方体纸盒的面。 (2)学生摸完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感觉?

师:现在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3)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6个) 师:(结合手中的教具介绍)根据长方体面的位置,我们分别把它们叫作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认真观察这6个面,你发现了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面称为一组相对的面。找一找,长方体一共有几组相对的面?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在教师的长方体上指一指是哪三组) 师:现在,你们拿起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进一步观察,看一看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4)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5)让学生分组测量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师:由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可以知道,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怎么样? (启发学生说出: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师: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来验证一下。 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面的特点。 3.棱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继续观察,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学生可能说有一条边) (1)课件演示:屏幕上先分别闪动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再闪动两个面相交的边。 (2)教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作棱。(板书:棱)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 (3)指名回答数的结果。(板书:12条)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清楚地观察长方体的棱,请同学们看屏幕,看一看棱的框架。 (4)课件演示:隐去长方体的6个面,出现由12条棱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并将此框架旋转一周。 师:注意观察屏幕上这4条红色的棱(课件演示:将左右方向的4条棱从左往右逐渐变成红色)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说出:这4条棱互相平行) 师:我们把这样的4条棱称为一组相对的棱。从框架中很容易看出长方体一共有三组相对的棱。

(5)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另外两组相对的棱分别变成绿色和蓝色。 师:现在你们量一量长方体每条棱的长度,看一看,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学生通过测量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6)课件演示:分别抽象出三组相对的棱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谁能把长方体棱的特点完整地总结一下?

4.顶点的认识。 师:同学们接着观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是什么? (1)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板书:顶点)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8个)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3)课件演示:依次隐去6个面,再分组闪动12条棱,最后一次闪动8个顶点。 5.师生共同归纳整理长方体的特点。

(1)组织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独立填写教材11页表格的长方体部分内容。

(2)汇报填写情况,并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 1.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

师:如果把我们刚才认识的长方体画下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画长方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体纸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说一说最多能同时看到它的几个面。 (学生观察后发现:最多能同时看到它的三个面)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长方体纸盒放在课桌的左上角进一步观察,你看到了哪三个面?哪三个面看不到?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纸盒放在左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纸盒如果画下来就是这样的。(课件演示)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初步感知。(课件演示:逐渐去掉长方体的棱,直到只剩下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为止) 师:只看这三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是什么形状的吗?

(2)呈现概念。 师:你能给这三条棱起个名字吗?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3)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 把长方体摆正,让学生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 (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作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作高) (4)小组合作将长方体纸盒横放、侧放,指出它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引导学生把学具变换放法,突出图形的变式,在变式中理解,让学生真正理解长、宽、高的含义。 (三)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1.课件展示:放映动画,把长方体中较长的棱缩短,使长、宽、高相等,把长方体转变成正方体。 讨论: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的长方体相比有什么变化? 归纳: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作正方体。

2.引导探究: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来的正方体纸盒,用探究长方体特点的方法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3.归纳总结。 师:谁能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11页表格的正方体部分内容) 4.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1)引导学生对照表格按照顶点、面、棱的顺序,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师: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画,把正方体的特点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迁移学习方法,较好地达到学习目标。通过表格完整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 ⊙巩固应用,实践创新

1、判断。 (1)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

(3)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4)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 2.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2)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 3.制作一个如下图所示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

4.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哪些了解?

2.结合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小组内的表现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布置作业 教材12页

1、

2、3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1)

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认识》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这一部分掌握得好与坏关系到将来学习立方体几何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接触过立方体图形,研究过立方体图形。我们两个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头脑反应迟缓,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决定让学生结合实物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上课时我先从复习平面图形入手,再出示长方体物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多长方体,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长方体”为一名词,顺利进入了新课。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再问“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三个要素。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表格,通过看、数、量、议、想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础,从顶点的特点引出了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在学生头脑中真正形成空间观念,在以后的长方体面表面积计算中灵活想象每一个面的位置的正确计算时,还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上一篇:求职面试自荐书范文下一篇:起重机租赁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