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执法理念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创新执法理念范文

创新理念科学执法

全心全意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局公平交易工作始终把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作为我局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进一步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积极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维护商标持有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特别是2010年以来,全局通过创新理念,科学执法,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7件,案值达67.86万元,罚没款收入13.847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早规划,早推动,每年年初我局就打击商标侵权工作制定出实施方案,并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于领导得力,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合理,形成了机关上下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保证了我局打击商标行动的有序、有效、有力推进。狠抓新型案件查办工作,加大对商标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由局领导亲自抓进度,每月由办公室汇总执法办案数据,对照市工商局量化考核的要求计算出完成比例,如我局把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作为工作重点,则认真统计出商标侵权案件办案数据及完成比例,分析出工作中的优势与缺撼,并上报给局长审阅。局长根据办案实绩对股室作总体评价,高位推动打击商标侵权工作,提高了相关股室责任人的执法办案积极性。

二是借鉴成功执法经验。定期开展案件讨论学习会,将市局和其他兄弟县局的办案经验向执法人员详细讲解,仔细剖析各类案件的发生、发展与查办方法,特别是新型案件的查办方法。同时,要求每位办案人员将自己经手的每宗案件的查办心得记录下来,总结出优点和不足,务求提高查处

案件的效率和质量。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多种形式的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工作经验、开阔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视野,更好地提升我局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去年,我局还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批次组织人员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外出参观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到外地学习,并对外地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我局将继续组织此类外出学习活动。

三是强化业务知识学习。要求每位执法人员制订学习进度表,熟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条文,由股长和法制员共同筛选和梳理出关于商标查处适用率较高的法律条文,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更新学习活动,通过讨论、翻查案例和运用,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同时,组织专门的商标、商品甄别和初步鉴定学习会,每位参加人员都提出一至两个常用且简单的识别方法供大家交流学习,既加强了沟通,丰富了知识,又增强了办案队伍的凝聚力。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技能,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切实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年初,我局结合队伍素质现状和工作业务需要,制定了《黎川县工商局2011年度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制订了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与县局集中辅导学习相结合、机动学习和固定学习相结合”学习制度,要求个人进行每月一法学习,每周一下午全局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主持学习的部门必须事先准备教案,将学习内容分为机动学习部分和固定学习部分,并要求每位参与学习的人员做好学习笔记。同时积极推行按需培训、岗位锻炼、以考促学的培训形式,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以案说法、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为检查学习效果,我局还规定,每半年要举办一个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对考

试不合格人员要进行通报,并补考一次,补考仍不过关的,暂停执法资格,且取消当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深入挖掘违法案源。针对经检股查办案件类型单

一、创新性不强的实际,我局开拓视野,从多方面挖掘新案源。比如将群众投诉进行分类,研究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全县设立的维权115个站点,115名消费维权监督员,充分发挥“一会两站”和12315维权网络和消费维权监督员的作用,一年来共接到各类投诉案件47件,有关商标侵权案件5起;分析辖区内可能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黑点,集中力量进行排查,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现状,我局把检查重点放在城乡结合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互动机制及工作联动机制,从共享信息中筛选出违法经营户名单。自去年11年全国打击商标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开展以后,我县成立了专项行动部门联系会议办公室,我局充分利用此次契机,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他们提供案件线索查处了2起此类案件。

五是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我局要求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市局统一下发的商标识别资料,平均每周组织执法人员12人次对辖区商标侵权行为进行排查。同时,结合市局阶段性的工作重点,针对仿冒“四特”、“茅台”、“五粮液”酒、阿迪达斯标志、“红牛”饮料等商标专用权进行专项清查,对苗头性问题作警告、责令改正等处理,对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危及市场经营秩序的商标侵权行为,坚决依法从严处罚。如:去年,我公平交易局共查处5起服装“傍名牌”案件,罚款共计2.4万元,查获假冒侵权“四特酒”案3起,罚款共计4.3万元,查获假冒“四特酒”110多箱。今年,查获假冒“五粮液”、“茅台”案件一起,罚款2.6万元,“阿迪达斯”案件

1起,罚款0.9万元。通过查处假冒伪劣行为,有效的维护了知名企业的利益,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二篇:创新办案理念 提升执法效能

创新办案理念

提升执法效能

纽约市工商局

今年以来,我们纽约市工商局坚持“两个第一”,落实“五个更加”,深入实施“三项行动”,以机构改革和实施新“三定”为契机,立足工商职能,优化办案机制,形成办案合力,努力实现执法办案的新突破。截止目前,我局查处各类案件1365件,执法办案收入148.9万元,占办案目标的71.26%。

一、落实“三个结合”,立足监管强办案

一是办案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我局按照新的“三定”方案,着力加强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配备,基层工商所内设“一室一队一站”,其中市场监管执法队的人数不少于全所人员的70%,实行执法办案与日常巡查一体化的日常工作运行模式。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监管执法人员的辖区管理责任,使日常巡查成为市场监管的主要手段和案件线索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局查处的一般案件,85%以上的案件线索通过市场巡查获得;查处的简易案件,全部在市场巡查中发现、办结。

二是办案与企业年检、个体户验照相结合。上半年是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集中开展年检验照工作的法定时间。我局结合年检验照工作,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

1 管,明确市场主体检验和监管执法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对象,另一方面通过对涉及前置许可、企业出资等行为的重点审查,加大对无照经营行为、违反登记行为、“两虚一逃”行为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截止5月底,我局注册分局通过年检验照,办理各类案件32件,罚没金额 11.8万元。

三是办案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围绕民生保障、名优保护、公平促进三大主题和食品、农资、建材等重要商品,通过积极推进打假保春耕、食品安全整治和“两打”行动等专项整治,把办案工作推向深入。强化商品质量监测手段,为办案提供技术支撑,制定食品、商品质量监测工作方案,按照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3个品种的要求,坚持食品快速检测制度,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对流通环节重点商品抽样检测集中查处一批大案,凸显整治效果。今年元至5月,我局共开展食品快速检测920个批次,实施农资、食品、建材等重要商品质量抽样检测151个批次,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案件74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3件。同时,狠抓申投诉案件转办,我局元至5月份受理消费申投诉215件,从中转化案件95件,罚没金额21.43万元。

二、完善“三个机制”,给力基层促办案

一是建立办案激励机制。实行大案奖励,对查办万元以上案件的主办人,直接给予罚没款5%的办案奖励。实行新案激励,对查办新领域案件的单位,给予年终考评单项奖励加

2 分。实行办案鼓励,通过推荐孝感市局“办案能手”、评选我局优秀办案人员和办案先进单位,提高执法办案人员和办案单位的积极性。今年5月下旬,我局还组织系统优秀办案人员及办案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积累经验。通过丰富各类办案奖励措施,激励各单位和办案人员办大案、办新领域案件。我局城北工商所按照办新案的思路,成立新领域案件研发小组,对照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对电动工具、验光配镜、化妆品、服装等行业进行全面清查,查办新领域案件32件。

二是建立联合办案协作机制。以经检大队为龙头,以基层中队为中坚,以各办案机构为主体,根据案件性质、所涉区域、管辖权限等因素,推动各办案机构开展上下联动、横向联动、指导联动、检测联动等“五个联动”,对查处阻力较大的案件实行交叉查办,提高重大疑难案件查办能力。今年4月,我局雷公工商所在辖区发现,中石化纽约分公司所属加油站未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经检大队迅即根据公用企业办案权限,介入调查取证,目前已下达处罚决定10万元。对各类协作办理的案件,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实行罚款分成。今年以来,我局经检大队向基层中队移交案件9件,各办案单位联合办案17件,系统各办案机构出现联动办案的新局面,增强执法办案合力,提高了执法效能,促进了执法人员共同提高办案能力和水

3 平。

三是建立案情通报共享机制。采取会议通报、工作例会、执法简报等形式,通报全市系统案件办理名次,编发系统执法办案动态,形成比学赶超的执法办案氛围。同时,通过介绍典型案件、开展个案评析指导、探索类型案件办理规律等办法,使全系统比照查处同类案件,形成一个案带出一批案、一个办带出一片办的生动局面,提高整体办案成效。今年3月,我局经检大队通过网上搜索,从四川省达县红盾网受到启示,查处一起销售不符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的摩托车违法案件后,通过案情通报和传授办案要点,指导伏水、雷公、巡店等3个基层单位在辖区开展摩托车销售排查,一举查处此类案件7起。今年以来,我局各办案单位通过案情通报、同类比对的办法,共查办各类案件16件,执法办案收入9万余元,使3个基层工商所在商品质量、产品标准、淘汰商品等方面实现了办案新突破。

三、推动“三个强化”,拓展职能助办案

一是强化与企业联合打假。主动与国内知名企业联系沟通,提高执法人员识假辨假能力,对重大制假售假案件,联合辖区相关基层单位,借助知名企业的专业鉴定资源,查处假冒仿冒驰名著名商标案件,扩大“两打”行动效果。同时,与山东荷泽、湖北黄冈等地建立商品质量抽样检测联系工作机制、商品质量动态反馈机制和定向跟踪监测机制,掌握当

4 前商品质量违法动态,锁定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和重点品牌,采取统一抽检、分类查处的办法,交由辖区工商所立案查处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行为,提高了商品质量监管水平。今年“两打”行动以来,我局通过与国内知名企业联手,获取假冒线索,开展质量鉴定,查获假冒茅台、五粮液白酒价值5000余元,并在城区一居民小区捣毁假酒勾兑窝点1个,查获假冒“枝江大曲”、“白云边”等白酒价值1万余元。

二是强化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强与公安、法院、质监、卫生等职能部门沟通,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机制,健全案件信息通报与移交制度,拓宽办案信息渠道。今年4月,通过我市公安经侦部门移交线索,我局办理一起假冒“金龙鱼”食用油案件,查获假冒色拉油311箱1244桶,依法对销售商处罚款5万余元。同时,以我市人大组织的广告法执法检查行动为契机,牵头带领广播电视、药监、卫生等部门,搭建广告联合执法平台,聚集相关部门职能资源,对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等群众反映较多的虚假违法广告进行集中整治,查获广告案件11起,结案7件,罚没5万余元。我局城南工商所在广播电视部门的配合下,对我市前进大药房大量发布虚假违法电视广告行为罚款1万元。今年以来,我局通过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度会议、沟通协作、案件移交等工作机制,查处案件13件,执法办案收入11万余元。

三是强化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联系。严格实施大案审批备

5 案制,对重大案件,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机构汇报备案,争取上级重视支持和业务指导,请示解决办案疑点,提高案件办理率和正确率。在此基础上,对跨区域案件,通过网上查、QQ聊、去函告等办法,加强与兄弟工商部门沟通,在大案协查、证据调取等方面加强协作,增强办案交流,学习办案技巧,提高新领域、新类型案件发现能力和查办能力。今年3月,我局烟店工商所在辖区发现,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擅自在其产品包装袋上印刷注册商标标记。因其为当地政府引进企业,案件调查取证困难较大,我局积极向孝感市局公平交易分局汇报,争取支持,因违法印刷厂商涉及孝昌,我们还及时将案情向孝昌县局通报,同时在纽约、孝昌两地全面取证,查明其已销售水泥包装袋10万余条,案值160余万元,为办理此案获取了重要证据。今年以来,我局经检大队共向省局报备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案件24件。

二0一一年六月

第三篇:树立现代执法理念 推动公安执法观念的创新辅导讲稿

公安部多次强调公安机关要坚持执法为民、立警为公,要从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入手,使广大民警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进一步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使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民警的头脑中,体现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转变执法理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是当前和今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现代执法理念的概念

什么是现代执法理念?现代执法理念包涵了“现代”和“执法理念”两个概念,“现代”相对于“传统”,是一个带有时代烙印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执法理念即执法的指导思想,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法行为的思维、意识。因此,现代执法理念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法治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刑法修改前的有罪推定原则,在当时在历史条件下,成为刑事执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惩处犯罪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和尊重人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有罪推定逐渐被淘汰,被无罪推定原则所替代。但有罪推定原则至今仍然支配着一些执法人员的思维。针对当前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重打击轻保护”、“重权力轻监督”、“重办案轻保护”、“重公权轻私权”等问题提出的“管理与服务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权力与监督并重”、“破案与办案并重”、“公权与私权并重”等观念就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的现代执法理念。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执法理念是指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等为重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执法思维、意识。现代执法理念还包括公开公平处理、保障公民知情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疑罪从无等以保障人权为基本理念的执法观念。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树立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提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为重点的执法理念。

二、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执法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十六大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把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显示了党对民主法制建设空前的重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国家平等保护处于不同所有制下的财产,禁止任何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损毁。不论哪种所有制下的财产,都是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再比如,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保障公民正当刑事诉讼权利的问题特别值得人们关注。人身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一切权利与自由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人身权利与自由得不到保障,其他权利就差不多是空的。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若拘泥于传统观念、习惯做法,凭感觉、经验办事,随意执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就很可能会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产生现实损害。因此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尽快转变执法观念,真正在思想和感情上确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实现执法观念的革新。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律和道义上的需要。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每一个人都是司法的作用者,都有权要求在司法程序中受到一定的尊重,不允许自身的权利被随意剥夺和侵犯。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是人民警察区别于其他国家警察的最根本一点。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做到执法为民。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执法工作的实际要求。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对党负责、让人民满意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捍卫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公众的福利。囿于传统对于公安机关任务认识上的偏差,民警往往重视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的任务。公安机关执法时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不尊重,也是公众对公安机关不信任的根源之一。如果警察在人民心中树立尊重、维护和保护人权的形象,公众的信任就会加强,警察就会被群众看作自己当中的一分子,社会的合作就会得到促进,警察就能更密切地联系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更好地履行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发展。

三、传统的执法观念是造成公安机关执法形象不佳、执法权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

(一)人权意识淡薄。人权作为权利的最一般形式,是人们在平等基础上所必须享有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基本权利,包括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应有权利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基于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而产生出来的权利需求,是社会成员所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法定权利是指公民所享有的被法律所确认并以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权利。人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往往表现为公民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实有权利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实际享有的权利。在这三种人权形态中,应有权利是人权的最高境界,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而法律规范就是

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指出:人权是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权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为消灭贫穷落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实现享有充分人权的崇高理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矢志不渝的奋斗,使中国的人权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二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下来,从而实现了人权的法律化。82年到99年,国家又对宪法进行了四次大的修改,逐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人权的内涵;1998年10月5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现正等待全国人大批准加入后生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的主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人权理论的研究和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的人权状况在不断改善、发展、完善,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我国公民人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在宪法中。八二宪法(《修正案四》)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等权;二是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现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监督权;三是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权、文化活动自由权、通信自由和秘密权;四是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权;五是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生存权、受教育权;六是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包括提起申诉、控告权、国家赔偿及补偿请求权。随着我国批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规定的一些权利也将成为我国公民的法定权利。公约从序言到27条规定了公民的14项权利,即所有人民拥有自决权;任何一个被侵犯了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或自由的人,能得到有效的补救;男子和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严格限制使用死刑;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人人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任何被逮捕的人,在被逮捕时应被告知逮捕他的理由,并应被迅速告知对他提出的任何指控。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庭提出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释放;任何遭受非法逮捕或拘禁的受害者,有得到赔偿的权利等等。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律与公约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但仍存在一些差异,如无罪推定原则、不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即沉默权)等规定。如果从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容看,我国人民享有的法定权利比公约规定的更为广泛。但公约对各项公民权利作出了具体而详尽地规定,尤其是对刑事执法中涉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问题,规定得更为系统、明确和具体,对于世界各国的人权活动和执法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也将对我国的执法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现代执法活动的首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现代执法理念的核心内容,一切的程序、证据和诉讼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维护人权展开的。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这种情势变化,在执法活动中牢固树立人权意识,切实转变陈旧落后的执法观念和做法,确立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基本理念。

(二)进一步增强程序意识,以程序保公平,以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快了立法的进程,20多年来,我国制定了40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现行有效的法律已经有200多件。国务院和地方人大也制定了一大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改变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的无法可依的局面,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刑法及有关行政、治安管理法规等实体法不可能将违法犯罪的内涵和外延规定的天衣无缝,使得人们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量罚是否适当等问题上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而且根据人类现有的理性、认知水平和诉讼本身的限制,诉讼中的事实可能会最大限度地接近案件的事实真相,但永远不可能等同、一致,事实真相是无法完全获得的,导致了实体公正的实现必然是有限度的。因此,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程序公正是我们现实、理性和必然的选择。当前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规范执法活动,说到底就是要规范执法程序,以程序来规范和提高执法质量。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要进一步增强程序意识,牢固树立以程序公正来保障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来促进执法公平,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现代执法理念。

(三)正确认识证据的证明标准,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执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把法律事实等同于客观事实,把三大诉讼证明标准相互混淆的情况。因此,要强化民警的证据意识,首要的是要解决什么是正确的证据意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三大诉讼法对认定案件事实的统一标准,什么是事实清楚,证据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确实充分?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理论界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和主张。我们认为:

1、这里的案件事实是指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长期以来,客观真实说一直支配着我国的执法活动,认为诉讼中证明的任务是确定案件的客观真实,认定的事实必须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但是案件事实是已经发生并不可能再重现的客观事件,这种客观事件无法以科学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想得到绝对真实的案件事实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况且,客观真实仅仅只是执法的其中一个价值,还要考虑效率、成本与公正等问题。执法人员只能在一定的期间内,通过收集、运用证据,按照

第四篇:树立现代执法理念推动公安执法观念的创新辅导材料

公安部多次强调公安机关要坚持执法为民、立警为公,要从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入手,使广大民警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进一步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使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民警的头脑中,体现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转变执法理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是当前和今后公安

工作和队伍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现代执法理念的概念

什么是现代执法理念?现代执法理念包涵了“现代”和“执法理念”两个概念,“现代”相对于“传统”,是一个带有时代烙印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执法理念即执法的指导思想,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法行为的思维、意识。因此,现代执法理念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法治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刑法修改前的有罪推定原则,在当时在历史条件下,成为刑事执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惩处犯罪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和尊重人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有罪推定逐渐被淘汰,被无罪推定原则所替代。但有罪推定原则至今仍然支配着一些执法人员的思维。针对当前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重打击轻保护”、“重权力轻监督”、“重办案轻保护”、“重公权轻私权”等问题提出的“管理与服务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权力与监督并重”、“破案与办案并重”、“公权与私权并重”等观念就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的现代执法理念。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现代执法理念是指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等为重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执法思维、意识。现代执法理念还包括公开公平处理、保障公民知情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疑罪从无等以保障人权为基本理念的执法观念。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树立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提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为重点的执法理念。

二、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执法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十六大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把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显示了党对民主法制建设空前的重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国家平等保护处于不同所有制下的财产,禁止任何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损毁。不论哪种所有制下的财产,都是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再比如,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保障公民正当刑事诉讼权利的问题特别值得人们关注。人身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一切权利与自由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人身权利与自由得不到保障,其他权利就差不多是空的。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若拘泥于传统观念、习惯做法,凭感觉、经验办事,随意执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就很可能会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产生现实损害。因此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尽快转变执法观念,真正在思想和感情上确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实现执法观念的革新。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律和道义上的需要。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每一个人都是司法的作用者,都有权要求在司法程序中受到一定的尊重,不允许自身的权利被随意剥夺和侵犯。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是人民警察区别于其他国家警察的最根本一点。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做到执法为民。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执法工作的实际要求。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对党负责、让人民满意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捍卫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公众的福利。囿于传统对于公安机关任务认识上的偏差,民警往往重视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的任务。公安机关执法时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不尊重,也是公众对公安机关不信任的根源之一。如果警察在人民心中树立尊重、维护和保护人权的形象,公众的信任就会加强,警察就会被群众看作自己当中的一分子,社会的合作就会得到促进,警察就能更密切地联系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更好地履行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发展。

三、传统的执法观念是造成公安机关执法形象不佳、执法权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

(一)人权意识淡薄。人权作为权利的最一般形式,是人们在平等基础上所必须享有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基本权利,包括应有权利、法定权利

第五篇:执法为民理念

如何从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入手

构建新时期的警民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期待、新要求,集中体现在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如何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构建新时期的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具有全局性意义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公安机关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作为改进工作、履职尽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促进和谐、惠及百姓上。

一、坚持“执法为民”,必须以转变民警执法思想观念为主线。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是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前提条件,是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必须首先解决好的问题。公安队伍的问题大都发生在执法环节上,群众意见最大的也是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和滥用职权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树立起“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因此,公安机关要认真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紧紧围绕“为谁从警、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进行一次执法思想观念的革命。一是要牢固确立依法行政意识。依法治国要求执法者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在政府的职能上,强化“法律至上,权力有限”的意识,从无限权力政府向有限权力政府转变,切断行政权的无处不在,限制行政权的无事不管,转化行政权的无所不能;在法治理念上,必须从以法治民、以法治事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转变。因此,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牢固确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的现代法制理念,防止警察滥用公权。二是要牢固确立人权保障意识。要正确处理好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既要积极防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又要严格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要坚决克服“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等错误的思想倾向,谨慎使用行政、刑事强制措施,严禁出现超期羁押、刑讯逼供以及其它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现象。要正确处理好执法、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从“我为治安管人民”转变到“我为人民管治安”上来,做到对法律负责与让人民满意的有机统一。三是要牢固确立程序合法意识。法律对利益和行为的调整是在程序中实现的,法治社会的法治原则要求人们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获得个案处理的实体合法结果,任何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和主张,即使符合实体法的规定,也将被否决。因此,必须突出程序合法原则,坚决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思想,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程序执法,以程序的合法来保证结果的公正。

二、坚持“执法为民”,必须以注重宣传教育为前提。舆论导向在警民关系良性互动的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公安机关要加大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正面宣传,让群众更多地了解、理解和支持人民警察的工作,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注重法制宣传。向社会宣传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一个有利于严格执法的舆论环境。二是注重办事制度宣传。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公安机关的办事制度,如办理户籍、治安管理许可证等证照的程序、费用等等,提高工作透明度,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制度环境。三是注重舆论宣传。应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借助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在“执法为民”上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公安队伍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四是注重舆论引导。在危机到来时及时启动危机预案,及时与媒体沟通,引导媒体客观报道、澄清事实。让新闻发言人积极引导舆论,向社会公众公布事情真相。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化解危机,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坚持“执法为民”,必须以加强队伍建设做保证。群众对警察的态度来源于警察的行为信息,警察规范的执法行为和热情的服务意识会带给群众满意感,从而上升为支持警察的行为。所以,抓好队伍建设是密切警民关系的保证。一是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民警整体素质。按照“四统一五规范”的要求,以“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为目标,狠抓《内务条令》和“五条禁令”的贯彻落实。通过努力,切实解决“稀拉松”、“脏乱差”问题,树立公安队伍良好职业风范,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全面实施“三个必训”制度,建立健全大练兵长效机制,继续推行和完善民警体能训练等级化管理制度,深入组织开展大练兵活动,努力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二是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当前,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公证廉洁执法,有效地遏制住那些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公安队伍中执法问题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主要根源,虽是少数,但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消除。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提倡忠于职守,勤政为民,坚持从我做起,不讲空话,多办实事,用行动为民服务,以实绩改善警民关系。三是合理配置警力,减轻基层负担。要积极缓解警力不足矛盾,合理配置警力。自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以来,很多公安机关推出了“机关民警下基层”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各级公安机关要努力探索缓解警力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减少警力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警力的优化配置。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警力投入到基层,可以有更多的民警接触到群众,对做好公安工作,密切警民关系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要为基层减负,避免多头下达文件、布置任务,减少一些流于形式的考核验收。四是慎用警力,惜用警力。当前社会治安情况复杂,政府中的一些职能机构开展工作时往往希望让公安民警参与。比如当因征地、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党委、政府在一时无法解决时,就会让人民警察来维持秩序或是进行疏导工作,若措施采取不当,就很容易在把公安机关置于群众的对立面,使人民群众产生反感的情绪,对公安工作产生误解。因此,对于非公安民警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诸如计划生育、征地、拆迁强制执行等,公安机关一定要慎用警力、惜用警力,采取措施要合理。

四、坚持“执法为民”,必须抓住提高执法水平这个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才能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创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和高效廉洁的警务环境。 一是要转变执法观念。要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已不适应新时期公安执法要求的传统观念和执法方式,坚决防止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的执法行为发生,真正做到态度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爱护群众。 二是要规范执法行为。既要查摆整改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更要从治本的角度抓好规范执法工作。通过完善的监督制约考核机制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三是要转变警务理念。公安机关要把握好整治与和谐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文关怀的警务活动,去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因此,我们在执法活动中,应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能因执法而扰民,不能因执法而侵犯群众的利益、伤害群众的感情。四是要提高警务效率。群众看民警,主要看实绩。警务效率低下,如打击犯罪不力、治安管理混乱等,是群众疏远民警的重要原因。因此,公安机关要大力改善公安机关的装备和设施条件,为提高警务活动的效率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要改革警察体制和警务运作,尽量减少内部的磨擦和损耗;要加快与社会治安密切相关的刑事侦查、治安管理等专门工作的改革步伐,强化打击力度,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只有通过高效率的警务工作,才能赢得社会的肯定和群众的尊敬。

五、坚持“执法为民”,必须以培养警民感情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用真心换真情。公安工作也是这样,只有用心倾听群众呼声,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才能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改善警民关系。一要了解百姓需求,突出供给重点。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深入群众,多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知道什么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什么是群众最为痛恨的。要认真分析公众的需求状况,脚踏实地,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突出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重点地分步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警方的需求。如针对夜盗案件居高不下,群众对治安状况表示不满的情况,公安机关要想通过对作案人员、时空分析,积极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努力抑制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等侵财型犯罪。二要改进工作方法,带着感情做好服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贯彻群众路线、改善警民关系的核心。现在,一些同志习惯于坐机关、听汇报、看材料,而不习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所以,我们必须解决好认识问题和感情问题,带着感情去做好服务工作。要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履行公安民警的职责和对群众服务的承诺,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在最困难、最需要获得帮助的时侯,能及时得到公安民警最热情的帮助。只有这样,警民关系才会越来越和谐。三要强化公关意识,切实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积极树立公关意识,寻找警民双向沟通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弘扬公安队伍的主旋律,自觉维护公安机关形象。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去强化服务,使群众进一步认识警察职责,了解警察任务,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公安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把密切警民关系,作为形象建设的根本来抓,努力做到: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熟悉我;积极深入群众,让群众理解我;切实保护群众,让群众拥护我;热情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我。

上一篇:财务会计练习范文下一篇:创业课的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