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附32例)临床分析

2023-03-08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中较常见, 近年来已成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此病可并发肺外多系统的损害, 主要累及消化、心血管、泌尿及神经系统等[1]。目前在小儿肺炎中,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e) 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本文仅就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 我院收治的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32例, 其中男20例, 女12例。年龄6个月~3岁20例 (62.5%) , 3~10岁8例 (25%) , 10~14岁4例 (12.5%) 。病程平均为7~60d。

1.2 临床表现

本组32例中28例 (87.5%) 为急性起病, 发病至就诊平均为6d。以咳嗽、喘息起病, 很快出现发热, 体温38~41℃, 热型不规则, 持续3~15d;另4例 (12.5%) 发病较缓慢, 发病至就诊平均为10d。其中12例 (37.5%) 出现呼吸困难, 8例 (25%) 肺部听到干湿性音 (均为2岁以下患儿) , 12例 (37.5%) 肺部有实变体征 (均为3岁以上患儿) 。

1.3 诊断要点

(1) 持续剧烈咳嗽, 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 (2) 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 血沉多增快, Coombs试验阳性。 (3) 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 (4) 血清冷凝集素 (属Ig M型) 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 最性率50%~75%, 病情越重阳性率越高。 (5) 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等均有诊断价值。

1.4 并发症及肺外表现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损害2例, 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等。心肌受损:5例, 均为3岁以下患儿, 出现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房性及室性早博等, 心肌酶学显示CK、CK-MB、LDH增高。出现消化系统症状7例:表现为现呕吐、腹泻;肝脾肿大3例, ALT升高1例。血液系统异常表现3例:贫血1例, 血小板减少2例。泌尿系统表现3例:蛋白尿2例, 颗粒管型1例。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10例:荨麻疹2例, 麻疹样皮疹1例, 溃疡性口腔炎2例,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关节肌肉受累2例。32例中2个脏器受损者10例, 3个脏器受损者16例, 3个脏器以上受损者6例。

1.5 实验室检查

32例血清特异性MPIg M抗体均阳性。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冷凝集实验22例阳性, 血沉增快22例。

1.6 胸部X线检查

32例均进行胸部摄片, 显示单侧或双侧间质性肺炎者8例, 均为3岁以下婴幼儿, 其余24例均显示单侧或双侧大叶性肺炎。合并胸积液2例, 气胸1例。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吸氧、降温、镇静、强心、平喘、镇咳、降颅压等综合治疗, 病原学未确定前给氨卞西林舒巴坦或头孢曲松钠等治疗。待病原学确定后用阿奇霉素治疗, 疗程2~5周。同时用甲基强的松龙 (5~10mg/kg)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400mg/Kg·d) -1, 连用3d。

3 治疗结果

一般用药2~6d热退, 咳嗽缓解, 心脏症状4~10d消失, 心肌酶学2周后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4~7d改善, 肝功能2周后正常, 皮肤损害4~5d消失, 尿检1周后正常, 胃肠道症状消失较慢, 可能因大环内酯类本身的副反应所致, 部分患儿持续时间长达2周。1例气胸转外科, 1例由多脏器功能衰竭10h后死亡。本组32例, 治愈30例, 死亡1例, 治疗有效率为93.8%。

4 讨论

4.1 临床特点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起病较缓慢, 中毒症状、缺氧及呼吸困难不明显, 而且肺部体征较少, 而本组32例重症患儿则表现为起病急、症状重、病程长、肺外症状多, 尤其婴幼儿 (占62.5%) , 而且年龄越小, 呼吸系统症状、体征越明显, 肺外系统受损越多、越重。年长儿多表现顽固性咳嗽而肺部体征不明显, 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系统受损, 且病程长。

4.2 诊疗体会

目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临床出现下列表现:起病急、发热、剧咳、喘息、呼吸困难;肺外多系统受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X线显示严重的间质性肺炎 (婴幼儿多) , 或大叶肺实变 (年长儿多) 及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病程长, 单纯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医生应考虑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 从而尽早做出诊断。抗菌素首选阿奇霉素, 应足剂量、足疗程 (2~6周) , 部分肺部炎症吸收缓慢者可采取序贯疗法 (用药3d, 停药3d) 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3]。

5 小结

综上所述,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于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共同所致。因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诸药合用疗效较单用大环内酯类疗效显著, 临床上可以尝试。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儿32例, 1例因气胸转入外科, 1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治愈30例, 有效治愈率为93.8%。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诸药合用疗效较单用大环内酯类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体会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 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171-1172.

[2]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04-1205.

[3] 杨俊英, 宫希涛.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03, 33 (8) :20-22.

上一篇: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善用多媒体实现英语课堂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