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探讨

2022-10-21

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程整合为一门新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简称“基础”课) 。该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由教育部于2006年秋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行。课程开设伊始,虽然国家统编了教材,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但从教学活动来看,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就如何进行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基础”课教学。

1 正确认识课程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从名称上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合并,但从思想内涵上来看,却并非两门课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提高大学生人生修养”这一主题统率下的一次课程的深刻变革与全面整合。

通过分析新教材的课程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解决的就是“大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做人”的问题,最终指向就是提高大学生的人生修养。新课程从学生们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实际状况和认识规律出发,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层次成功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顺利嫁接,实现了原有两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的融合,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修养这一主题统率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两个角度,致力于全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深刻理解了课程改革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才能避免教师因为原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或“法律基础”课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厚此薄彼,割裂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统一性的尴尬局面,实现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整体统一。

2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理念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当今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形成了人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效率与效益理念等新的价值导向。毋庸置疑, “基础”课也应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 但在课程开设之初, 由于对课程缺乏宏观把握, 同时受本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影响, 笔者曾将注意力放在其“教育功能”上, 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以教材为中心的“本本主义”, 言编者所言, 讲课本所讲, 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结果是尽管老师很卖力地讲, 但由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因而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扭转这种状况,笔者抛弃了“本本主义”的错误做法,吸收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全面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笔者逐步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需求的是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恰恰是满足学生需求的过程。教师的备课、授课、课后的师生交流等活动都要以谋求学生的最大收益为目标。这样,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环节的组织等方面,笔者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师生都成为知识的求索者,平等地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尊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仅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

3 多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效果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

3.1 把握基点,选择教学内容

学生的思想、兴趣和需要走到哪里,学校的育人工作就要跟到哪里,这是对教学方向的指引。教育部统编的新教材是“基础”课教学的指导性材料,但这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分析统编教材内容、把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点,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重大事件为要素,将课本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构建了在若干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块,取得了较好效果。如“诚信”教育。“诚信”既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也是提高法律素养的应有之意。在教学上,教师要基于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具有密切联系这一点,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构建“诚信与做人”这样的小模块,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法律赋予的义务。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法律诚信是法定的义务,但也需要道德支撑,而诚信不能从道德层面来建设的话,就只能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从这样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就会改变目前学生仅注重从道德角度考虑诚信,诚信意识不强的现状。并且,这一教学模块既抓住了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符合解决学生问题的需求,又体现了道德和法律两种行为准则的联系和区别,非常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块,使得课程不仅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也很有吸引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很受学生欢迎。

3.2 结合课程特点,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讨论法和案例法是“基础”课教学中可以结合讲授法采用的两种有效方法。讨论法是围绕特定议题,由师生共同探讨,大家在实际交流中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一方法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讨论教学法的实施必须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准备。教师需要事先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实际需要,设定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讨论,这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关键。当然,为了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还要考虑诸如讨论的形式、场景的布置、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是否需要引导讨论的进行、如何引导等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讨论之前有必要事先了解讨论的议题,准备发言材料,甚至可能会有部分同学需要进行场景布置、讨论主持的工作。师生共同努力,讨论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由课堂中的受动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又改变了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很受学生欢迎。选择案例教学法,用案例去阐释理论,不仅能让同学们感知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因为案例具体生动而使得学生产生更强的感性体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因此,案例法教学法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当然,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有较高的要求,选择时应本着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选取具有时代特征、蕴涵事物本质联系、反映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主要矛盾及热点问题的社会现象。比如,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教师选用如北大王选等当代英雄的鲜活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有较强说服力。

3.3 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许多学校已经开设网络教学平台,我校也于2007年春设立。网络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以教师上传和指定的学习材料为依托,结合教师的课堂讲授,成为学生学习课程的一种新模式。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即时性、局部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而备受瞩目。“基础”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中,讨论区是一块非常宝贵的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计划,设定相关话题,让学生讨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讨论区发新帖,创建新话题。对讨论区的有效利用,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更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3.4 改进考试、测评办法

教学改革与测评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最后环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应当建立长期化、多样化的考核制度。

第一,考核长期化。“基础课”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学习课程之后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提升状况。《辞源》语:“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可见提高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鉴于此,对“基础”课的有效考核也应当长期化。建议“基础课”教师不要在结课后急于定成绩,要建立一种长效考核机制,统观学生在校四年的状况,最后给出一个综合评价,作为这门课的最后成绩。这当然要结合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

第二,考核多样化。一方面,“基础”课考核要注重学生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修养提升。因此,考核应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并且大幅增加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平时考核的方式很多,如可由考核人员设定若干情境,考察学生在其中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来源;也可以明确告知学生,由其自创活动,并记录活动,并向老师提交活动相关的资料,印证其修养的提升,促使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还可以把学生的自评报告、相互鉴定等作为平时成绩的来源之一。当然,由于考核的长期化,必须建立对学生的日常考察档案,随时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讨论情况、搜集到的学生课下表现资料、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平时作业等整理、归档,作为成绩依据以及教学督导检查的资料,以保证成绩的公正。这种经常性的考察行为,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课程的关注,避免以前“平时无所谓,考前突击背”的状况。另一方面,卷面考试成绩也应当是学生成绩的重要来源。但考试题型要灵活,要侧重运用能够体现学生能力的题型,引导学生变“记忆式”学习为“理解式”学习,变“应考型”学习为“应用型”学习。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 由教育部于2006年秋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中全面开设。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课程建设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笔者认为, 正确认识课程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教育理念转变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而具体则要从把握基点, 选择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 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测评办法等方面着手, 努力搞好课程建设。

关键词:课程建设,出发点,理念,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军.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9) :43~44.

[2] 韩晓庆, 浦玉忠.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7 (2) :111~115.

[3] 祖嘉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刍议[J].北京教育 (高教) , 2006 (10) :8~11.

上一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下一篇:浅谈中小学校园的安全管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