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三政治活动课的教学探索

2022-09-19

1 引言

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 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变革, 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并于2001年秋季确定了38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之后逐年扩大, 到2005年全国基础教育初始年级全线进入。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初中至少要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 并强调在活动中学, 在活动中用, 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在教学中, 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中考改革的需要。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的初三政治《课程标准》加强了教学的实践环节, 教材中每一课都设计了若干活动内容, 每一节题都有活动要求。客观地讲,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习紧张, 课下可容支配的时间有限, 用于活动的时间过多是不现实的。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有效的活动, 解决《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习时间紧张之间的矛盾, 并且保证活动的实效性?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与实践的新课程, 这对政治教师来说, 面对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新课题。

2 初三政治活动课的教学特点

2.1 互动性

活动课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无论是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资料, 还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辩论, 或让学生写出相关的政治小论文, 在整个过程中, 都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互动, 生生之间的互动。

2.2 实践性

活动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活”起来, “动”起来, 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讨论、去活动, 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理解、认识,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3 创造性

活动课教学营造了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探讨氛围, 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得学生敢想敢说, 从而能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 畅所欲言。这样各种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许多创造性灵感就会不断地闪现。

3 初三政治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困境

3.1 初三学生的升学压力

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 活动课的存在难免会引起教师、家长的疑惑。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更多的课余时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或有先发展智力, 后培养能力的想法;也有个别教育工作者认为:活动是一种放任学生思想、不严肃的行为, 是在浪费教学资源, 对提高教学质量无多大作用。

3.2 活动课的编排结构不够完善

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结构编排首先是进行理论方面的阐述, 然后再呈现一些典型资料、史实或事例加以论证说明, 最后才安排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与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等方式不太相适应, 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 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 新课程理念下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根据活动课的特点, 以及目前初三政治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困境分析, 作为一名初三政治教学的实践者, 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际经验, 对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4.1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活动课

教师应该确立活动主题, 设计活动过程, 准备所需资料。教师在明确选题思路、统筹安排后, 实施中要提前对每一次活动精心准备, 必须准确地告诉学生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要求、完成时间等, 师生共同做到心中有数、毫不含糊。

例如:在我的教学中, 重点活动“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是这样布置的:

主题: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目的:通过实践活动, 使大家关注生活, 参与社会, 认清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正确认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方式:收集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归纳等。

要求:收集我国或我区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 但最好自己调查统计, 通过自制表格、绘制漫画或撰写论文的形式, 说明我国或我区人口特点、资源概况以及环境问题的表现, 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分组:每组5-6人, 自愿组合, 教师适当调节。

完成时间:三周

4.2 设计活动方案

对于重点专题活动, 师生还须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方案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成员组成和分工、活动的途径方法、搜集资料、调查访谈、分析归纳、研究讨论等、计划进程;各阶段的活动安排、预期成果的形式、写论文或调查报告、做模型、制课件、画图表等。活动方案由学生自行制定, 教师帮助指导。其他活动是否设计方案, 则视情况而定, 但活动的步骤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期效果等教师要提前有所设计和安排。

4.3 学生活动, 教师监控

有了前期的精心准备和详细的活动方案, 教师便可以放开手脚, 给学生充分的施展空间, 让他们分头实施既定的活动方案, 教师则随时向学生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整个活动过程要做到有步骤, 有指导, 有收获。

4.4 全班交流

因为初中生思想活跃、生性好动, 喜欢展示自我、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所以分组或分头活动结束后, 教师要利用“活动课”时间由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活动情况和成果, 全班交流, 互相分享劳动的果实, 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汇报交流时, 教师要鼓励创新, 让学生放开手脚, 大胆设想, 畅所欲言。另外, 全班交流对于“个性化选择”的活动更是不可或缺, 它可以弥补有的同学没参加某一活动的缺憾。这样, 每个同学只用了一次活动的时间, 却相当于参加了3-4个活动, 大大提高了活动效率。

4.5 总体评价活动

通过活动和总结, 指出各组学生在分析讨论活动主题的成功与不足, 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进行评论, 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和补充意见, 但切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如果学生中还有持不同见解者, 教师可以在课后与之作进一步的探讨。

5 结语

由于能够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 采取有效的策略设计活动课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过程, 我在初三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既完成了基本知识的传授, 又成功地开展了“活动课”教学。“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深化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摘要:政治活动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受人们观念影响、主客观条件限制, 开展活动课教学存在困难。针对活动课教学的特点及开展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应重视指导, 转变观念, 采取策略, 切实提高初三政治“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三政治,活动课,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2-3.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8.

[3] 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42-143.

上一篇:老年人胆石症与胆囊癌的关系概述下一篇:浅谈传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