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作文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探究 ——以贞丰县为例

摘要: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将面临从写话到写作文的转变。这一转变让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很难适应这么大难度的跨越,再加上农村民族杂居地区生活作文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方面存在一定的原因,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文教学存在功利化的心理趋势,教师忽略学生亲近生活,不重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在习作任务中无从着手,不知道写什么成为学生写习作的首要难题。如何发挥民族杂居地区的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让当地小学作文教学以生活作文理念为指导,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是论文的研究的目的。论文遵循新课标理念并结小学生的特点,在农村民族杂居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从我国民族发展分布来看,民族杂居地区小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相对汉族和城镇地区来说较为落后,这主要是因为民族杂居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使得教学的难度加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教学。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及教育”和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等等为理论依据,引导习作教学关注学生生活,重视身边的生活资源。希望通过生活作文教学,为他们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因此,论文以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较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深入研究了当地小学习作写作时的兴趣,态度和材料内容的选择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都存在自己的问题。因此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问题的解决,就从问题产生的原因着手,再结合民族杂居的特殊性,从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和乡土资源的角度,提出了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可操作性的对策,最后结合相关案例展开深入的分析。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活作为生活作文教学素材的源泉,以这样的文化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加深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这也是顺应新课标的价值追求,由此,以民族杂居地区文化资源来开展小学生活作文教学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探究。

关键词:农村;民族杂居地区;生活作文;教学策略

学科专业: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述

2.1.1 “生活教学”内涵

2.1.2 生活作文教学

2.1.3 生活即教育

2.1.4 乡土资源

2.2 理论依据

2.2.1 生活作文理念

2.2.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

2.2.3 小砂丘的“生活作文”理论

2.3 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4 生活教育理念下生活作文教学的特征

3 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基本情况

3.1.1 学生混用多种语言

3.1.2 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

3.2 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对象

3.2.3 调查内容

3.3 农村民族杂居地区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3.3.1 学生自身不够关注乡村生活

3.3.2 学生写作目的不关注生活

3.3.3 学生汉语水平差异显著

3.3.4 教师未充分认识生活作文的价值

3.3.5 教师未领会课标生活理念

3.3.6 教师实践生活作文教学有难度

3.4 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习作缺少真情实感

3.4.2 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3.4.3 学生对乡土生活缺乏观察

3.4.4 母语影响书面表达

3.4.5 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3.4.6 读书渠道匮乏

4 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对策

4.1 观察教学生活化

4.1.1 引导学生观察乡村生活

4.1.2 善于创设生活化场景

4.1.3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4.2 阅读内容生活化

4.2.1 从地方民族文化书籍中获取

4.2.2 从民族山歌集中获取

4.3 多民族文化在生活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4.3.1 多民族文化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4.3.2 社会对多民族文化的支持认可

4.4 口语交际内容生活化

4.4.1 口语交际提高汉语表达

4.4.2 口语交际获取写作素材

5 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5.1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案例及分析

5.2 积累农村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写作素材的案例分析

5.3 生活作文教学在农村民族杂居地区教学效果分析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项目成本控制建筑工程论文提纲下一篇:人际沟通艺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