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2-11-05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动医13培养方案】贵州大学2013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贵州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模板

贵州大学2013本科人才 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掌握动物疾病诊疗技术及其防控措施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兽医行政管理、动物生产、动物药业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兽医卫生监督与管理以及相关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动物医学技术人才。

*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动物疾病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及治疗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及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3.具备从事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综合防制及动物检疫的技能。 4.了解动物医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5.熟悉国内外动物医学发展方向、兽医防疫检疫、动物生产、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备较强的调查与决策、组织与管理等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集成创新及文字表达的基本能力。

* 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 农学(09)。

2.学科类: 动物医学类(0904)。

* 核心课程

家畜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外科学、家畜内科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 家畜生理学。 研究型课程:

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中兽医学。 讨论型课程:

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

* 计划学制: 4年最低毕业学分167+6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6(9.5) 学分

1) 思想政治类15(4)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30010101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3001010102中国近代史纲要230010101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0010101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3(1)300101010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2(2)3001010106贵州省情13001020102形势与政策1

2) 军事体育类6(5)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3302110001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2(1)3002010311体育11(1)3002010312体育21(1)3002010313体育31(1)3002010314体育41(1)

3) 外语类 (非英语专业)12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0502010201大学英语130502010222大学英语230502010223大学英语33学期 全年 春夏 春夏 秋冬 暑期 暑期 暑期 学期 秋冬 秋冬 春夏 秋冬 春夏 学期 秋冬 春夏 秋冬

0502010204大学英语43春夏

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大学德语、大学俄语等系列课程。 4) 计算机类(非计算机、信息专业)3(1.5)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TC80610901大学计算机基础3(1.5)全年 TC80620816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3(1.5)全年以上两门课程,学生可选择一门修读,也可选择修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2) 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3.5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0905031230细胞分子生物学3.5(0.5)秋冬 0905031235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3(0.5)秋冬 0701010617大学物理23春夏 0905041236动物遗传学3(0.5)春夏 0905031215畜牧学4(0.5)秋冬 0905031210动物保护与福利2春夏 学院各专业相同或更高学分的计算机类课程。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学生可申请免修该模块的学分。 5) 通识拓展课程10学分

本专业学生在下面几类课程中修读规定的学分:

1) 历史与文化类课程(2学分);2) 社会与经济类课程(2学分); 3)自然科学类课程(2学分);4) 沟通与交流类课程(2学分); 5)艺术教育类课程(2学分);

所选课程名称及学分数详见学校通识拓展课程选课模块。学生至少应在沟通与交流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中选择1个学分。

各专业还可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其它的修读要求。

2、学科大类课程45.5学分

1) 必修课程32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0701010607高等数学4-12.5秋冬 0701010608高等数学4-22.5春夏 0811010401大学化学2-13.5秋冬 0811010403大学化学实验2-12(2)秋冬 0811010402大学化学2-23春夏 0811010404大学化学实验2-21(1)春夏 0905031113动物解剖学3(1)春夏 0905031114动物组织胚胎学3.5(1)秋冬 0704031143动物生物化学4(1)春夏 0905031115动物生理学4(1)秋冬 0905041325兽医微生物学3(1)秋冬

0905031237植物学3.5(0.5)0905031238动物学2(0.5)0905031214专业外语

23、专业课程57.5学分 1) 必修课程17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0905041306兽医病理学4(1)0905041307兽医药理学4(1)0905041309兽医临床诊断学4(1)0905041326兽医免疫学2(0.5)002304130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3 (1)

2) 选修课程最低选修20.5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0905041445兽医传染病学3.5(1)0905041444动物寄生虫病学3.5(1)0905041446家畜内科学3.5(1)0905041419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4(1)0905041524家畜产科学3(1)0905041418中兽医学4(1) 0905041488家畜环境卫生学2(0.5)0905041423动物检疫学3(0.5)0905041425兽医法规20905041448兽医公共卫生学3(0.5)

3) 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

学分学分春夏 秋冬 春夏 学期 春夏 春夏 春夏 春夏 秋冬 学期 秋冬 秋冬 春夏 春夏 秋冬 春夏 春夏 秋冬 春夏 秋冬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0905051601认识实习2(2)暑期 0905051602社会实践2(2)暑期 0905051603专业考察2(2)暑期 0023051604专业技能实习4(4)暑期

4) 毕业论文(设计)10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RK30011198形势与政策实践1暑期 300310900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0.5暑期 3003109002大学生就业指导0.5暑期

2)选修+4学分

学生可通过参加下面几类实践项目获得要求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0905051606毕业实习4(4)春夏 0905051607毕业论文6(6)春夏

4、个性课程最低选修15学分

A.建议本专业学生在以下选修课程中选修: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0905041421禽病学2(0.5)春夏 0905041533兽医流行病学2(0.5)秋冬 0905041527经济动物疾病学2(0.5)春夏 0905041534小动物外科学2(0.5)秋冬 0905041532兽医生物制品学2(0.5)秋冬 0905041537新药研制2(0.5)秋冬 0905041526人兽共患病学2(0.5)秋冬 0905041528中草药制剂2(0.5)秋冬 0023041515宠物饲养与玩赏2春夏 0905041530兽药残留检测2(0.5)春夏 0905041529动物病毒学2(0.5)秋冬

B.本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和兴趣选修其它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

5、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3学分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期 0023041601新生课程研讨1(0.5)暑期 0023041602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1(0.5)暑期 0023041605动物医学实践技能竞赛1(0.5)暑期

6、第二课堂+6学分 1)必修+2学分

RK23081301RK23071301RK23051301RK23041301RK23061301

素质拓展2(2)社会实践2(2)科研训练2(2)学科竞赛2(2)创新实践2(2)暑期 暑期 暑期 暑期 暑期

第二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学

1

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四、课程体系设臵

(一)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 1.自然辩证法 18 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3.英 语 144 12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 (二)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1.检验与临床 30 2 2.临床实验室管理 30 2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 外国语言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5.临床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6.临床输血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四)公共选修课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1.科研方法 15 1 公共卫生学系 2.文献检索 15 1 图书馆 3.医学行为学 15 1 心理学系

(五)自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今日临床检验学》、《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临床微生物手册》(美国第七版)。

五、培养要求

(一)临床专业理论与诊疗技能训练(一年半) 1.核心课程、专业英语学习及要求(半年)

临床检验诊断学核心课程及专业英语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核心课程考试合格可获得2学分,专业外语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2.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及要求(一年)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研究生通过培训,掌握本专业各种检测项目的基本实验诊断原理、方法与技巧,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解释等;了解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3

培训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及相关科室小范围内轮转,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其进行定性考核,并填写转科考核表,考核合格者方可出科继续轮转。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应注重文献检索、搜集资料、数据处理、方法学评价、循证检验医学等临床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轮转全部结束最终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及撰写论文阶段。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

轮转专业包括临床检验学基础、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选择参加专业查房和巡诊的科室为内科、儿科、传染科、急诊科、普外科等。必要时可结合与检验项目有关的科室参加查房。三年共要求参加查房至少20次,参加科室巡诊4次。 临床检验实验室(2个月) 要求掌握:

1.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

2.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查,各项血液分析参数的应用及结果解释;自动血球计数仪校准、操作、保养和维护,血细胞直方图分析,临检血细胞分析的质控与作图,方法学评价。

3.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的变化;疟原虫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4

4.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5.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泌尿系疾病的尿液检查特点及鉴别诊断、尿妊娠试验。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乳糜尿检查,本周氏蛋白检查,Addis计数,含铁血黄素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自动尿液分析仪校准、结果分析、操作与保养,尿液自动分析仪应用及尿液质控、临床应用评价。

7.大便外观描述及显微镜检查,消化道疾病的粪便特点及鉴别诊断,大便潜血试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脑脊髓液外观、颜色、透明度、蛋白、糖、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液的鉴别诊断,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9.浆膜腔积液外观、颜色、比重、蛋白检查及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10.临床检验的国内外进展。 临床血液学实验室(2个月) 要求掌握:

1.骨髓涂片、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MICM分型理论及临床应用以及国内外血液学方法的新进展。

5

2.止血与血栓的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粘附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凝血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2个月) 要求掌握:

1.各种生化标本(血、尿、脑脊髓液、体腔液)的采取,保存与处理。

2.各种生化试剂配制(称量、pH校正、配制、保存)。 3.自动生化仪的操作、保养。

4.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

5.所有生化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7.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9.生化质控图绘制X、SD、CV计算,生化室内及室间质评指标、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 临床免疫实验室(1.5个月)

6

要求掌握:

1.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效价测定的方法;酶免实验、荧光免疫实验、凝集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

2.全自动酶标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 3.速率散射比浊测定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 4.免疫电泳技术。

5.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 HBsAb、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和戊肝病毒抗体测定。

6.甲胎蛋白(AFP)、梅毒血清学检测(RPR.TPHA)。

7.血清肥达氏反应、外裴氏反应、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试验、囊虫抗体E1A法测定、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检测。弓型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CMV及EBV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8.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

9.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0.5个月) 要求掌握:

1.PCR的理论及基因扩增仪的应用。

2.HBV-DNA,HCV-RNA,HPV-DNA等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个月) 要求掌握:

7

1.各类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2.各种标本的采集、培养及检验程序(血、脑脊液、痰、尿、便、胆汁、脓汁、胸腹水、分泌物)。

3.各类细菌检查的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 4.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

5.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6.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体液抗生素浓度与杀菌水平。

7.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与评价、各种染色方法。 8.各种培养基制备。 9.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0.血培养仪、CO2培养箱及厌氧培养的操作。 11.细菌鉴定仪的使用。 输血科(2个月,其中血站1个月) 要求掌握:

1.临床输血检验的工作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 2.临床常规输血检验,抗人球蛋白介质和酶介质配血。 3.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4.红细胞血型的发生及相关理论。

5.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及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6.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8

7.献血员的健康筛查、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

8.采血技术和血液保存。

(二)考核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要求,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转科总平均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不能申请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具有两年检验科工作经历的人员,经考核合格,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可缩短半年。

(三)培养方向专门研修(一年) 1.专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及要求

专门课程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专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2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临床教学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参与临床教学工作时间累计不能少于三个月,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研究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可获得1学分。

六、导师职责与指导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具体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小组一般由3—5人(含导师)组成,成员应为研究生培养所需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主管技师。指导小组由教研室和导师共同研究提出成员名

9

单。

七、科研训练

研究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或临床检验诊断方法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该病例报告应与应用医学检验方法进行实验诊断或评价有关。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八、毕业考核

(一)考核内容:

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理论、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按二级学科命题,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扎实、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二)考核标准:

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三)考核方式:

由本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成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5-7名具有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3-5名)组成。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可获得4学分,考核在第六学期开始前完成。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延期毕业。

九、学位论文

10

课程考试不及格,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及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并延期毕业。

(一)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

(二)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三)学位论文应体现出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1

第三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08310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专门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医学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二、 招生对象

有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三、 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学制为3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

四、 学科介绍

本专业设有两个研究方向:

1. 生物医学电子学

研究课题有:(1)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2)生命活动的非线性现象(混沌与分形等)及其非线性模型的研究。(3)生物功能反馈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其中包括自主神经功能、脑功能和肛直肠肌功能等)。(4)心外(内)膜mapping对心脏外科手术评价系统的研究。(5)基于神经网络的生物医学信息的分析及其研究。(6)调强放疗优化与手术导航的研究及脑功能核磁共振信息分析处理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7)生物识别研究(主要研究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核心技术)。

2. 医学仪器及图像处理

主要研究内容有:(1)医学图像如CT、B超及MRI图像的处理、图像的压缩和检索。(2)远程医学诊断系统。(3)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生物医学仪器的开发。(4)放射物理。

五、 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

英语(4学分)

B类:

电子信息前沿(2学分)

(以上必修)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3学分)

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3学分)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学分)

(以上3门选修2门)

C类:

电子学进展(3学分)

生物医学电子学(4学分)

医学成像原理与技术(3学分)

近代电子学(4学分)

D类:

医学信号处理(3学分)

医学物理(3学分)

网络通信(3学分)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4学分)

DSP与微控制器(4学分)

模式识别(3学分)

六、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并在导师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二学期末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

学分要求:一般为32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包括本科课程3-4门约6-8学分)。其中A类为8学分;B类:3门为8学分,C类2-3门共6-8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在D类课程中,原则上要求理工科硕士生跨二级或一级学科选读的硕士课程不少于3-4学分。

七、 考核方式

1、 A类、B类、C类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由有关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工作。

2、 D类课程可采取笔试与写专题综述报告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

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性课程必须完成实验,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 硕士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

已修课程、论文进展情况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提出终止培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建议。

八、 论文和答辩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应和导师的科研任务结合,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按照《南京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细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

九、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期刊如下: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Brain research

Neuroscience research

Circulation Research

American heart Journal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Circul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Acoustics Society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Ultrasonics

Acustica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edical physics

Biophysical Journal

Biological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 Frequency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Journal of Biological System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中国科学中华胸心血管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外科杂志声学学报

声学技术应用声学

中国物理快报生理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科学通报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第四篇: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0-2-

1浏览量:

598次

一、培养目标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内科学(100201) 心血管病 血液病 呼吸系病 消化系病 内分泌与代谢病 肾病 传染病

2、 外科学(100210) 普通外科 骨外科 泌尿外科 胸心外科 神经外科 烧伤整形外科

3、 肿瘤学(100214) 肿瘤外科 肿瘤放化疗 妇科肿瘤

4、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与诊断 临床病毒学检验与诊断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诊断 遗传性疾病的检验与诊断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5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年,第二阶段三年。

临床研究生采取“分阶段连续培养,阶段考核筛选,择优者进入第二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生完成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内容(学位课程学习、二级学科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后,在第二学年上学期中期进行阶段考核,考核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第二阶段直接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核成绩合格,但未能升入第二阶段者,完成第一阶段的全部培养内容并达到要求,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中止学习。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 第一阶段;时间二年

课程学习分散在双休日和晚上学习,第一学年内完成。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不少于26学分,学位课程16学分。

⑴公共必修课 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英语(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 4学分 (2)学科通开课

临床流行病学 2学分 循证医学 2学分 (3)研究方向必修课

临床药理学 2学分 急诊医学 3学分 (4)专业必修课

专业课 2学分

病案讨论(不少于5次) 10学分

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研究方向必修课由研究生院、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统一组织授课并考试,上课采取双休日和晚上时间进行,第一学年内完成。专业课、专题讲座与病案讨论由各临床学院和学科主任负责在第一学年内在临床工作中完成。阶段考核(中期考核)前须提交学生的考核成绩。专业课、专业外语以导师辅导学生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二学期末参加学院组织的统一考试。

五、学位论文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在本阶段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同时,进行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具体要求是:在临床科研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研究生应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⑴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

⑵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⑶学位论文表明研究生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解决本学科临床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为主。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临床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是否做得充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最迟在第二学期末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第二阶段的第二学期内完成。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提出论文选题报告,在教研室内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方案等,开题时,应回答开题评议小组对本题的各种质疑,开题通过后应将开题评议小组意见加以修改与补充。开题未通过者,应重新设计开题。

论文工作进展报告:研究生应根据本人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按阶段在教研室或科室的学术会议上报告课题工作进展情况,参加会议者应对其论文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以及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完整性、科学性、先进性等进行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保证能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一、第一阶段临床能力训练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临床能力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内科学专业必须轮转:心内、消化、呼吸;外科学专业必须轮转:普外、骨外、脑外;其他学科轮转完本学科各科室后还需到相关的一个学科轮转不少于3个月。研究生在二级学科各专业轮转训练中,完成5份完整的病人诊治病历资料(含入院病历、诊断及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轮转科室各1份,本专业2份)。通过本阶段的临床能力训练,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学会门、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接待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

研究生应根据本规定,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卫生部、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制定出个人临床培训计划,完成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管理病床5-8张。

二、第二阶段临床能力训练

本阶段为三级学科的专科临床能力训练,主要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完成专科病房高年住院医师工作,如承担专科院内会诊,带教实习医师晚查房等,安排一定的门诊、急诊工作,担任总住院医师助理或相当的医疗和行政管理工作半年以上。通过专科培训,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博士研究生应根据本规定,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卫生部、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制定出个人培训计划,应分别完成专科病房高年住院医师工作、总住院医师工作以及本专科的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等。管理病床5-8张。

已获科研型(学术型)医学硕士学位者,应根据个人临床工作情况,补足第一阶段二级学科轮转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余时间按第二阶段临床能力训练的要求进行。

七、培养方式

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指导为主,根据研究生临床培训计划成立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导师的统一安排下,分别负责各自临床专科的临床能力培养和考核任务。高年主治医师可参加指导小组并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工作。

本培养方案从2004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第五篇:XX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 科 学 (100201)

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32学分)

(一)学位课程(22学分)

1、公共学位课(6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学时/1学分

自然辩证法 18学时/1学分 英语

72学时/4学分

2、学位基础课(9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分子生物学 36学时/2学分 临床流行病学 54学时/3学分 卫生统计学

72学时/4学分

3、学位专业课(7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临床药理学 36学时/2学分 临床免疫学 36学时/2学分 内科学

54学时/3学分

(二)限制性选修课(2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

36学时/2学分

(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8学分) 相关学科

(一)轮训 2学分 相关学科

(二)轮训 2学分 本学科轮训 3学分 专业英语 1学分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二、临床实践

1、时间安排

1~18月,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并完成三个专科的轮转(每个学科轮转4月,含指导教师所在的科室)。19~-32月,定在一个专科学习,期间可经专业导师小组安排轮转相关科室(2~4月),并有所侧重地加以培养,期间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33-36月,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2、临床能力训练要求

1)掌握普通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内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做到全面准确询问病史,认真仔细体格检查,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写,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3)熟悉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比较熟练地掌握内科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压术、电除颤、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抗休克。 7)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护、给氧等。 8)掌握常用的内科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包括吸氧、心电图检查、腰穿、骨髓穿刺、胸膜腔和腹膜腔穿刺等。

9)熟练掌握常见心电图、X线平片,了解B超、CT检查适应证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0)了解各种内窥镜的检查技术,如:胃镜、结肠镜、纤支镜的检查指征及临床意义。 11)掌握各种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

3、临床实践的管理

内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内科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轮转期间,以直接管病房病人为主,分管5~8床,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具体指导,按各专科要求,完成要求掌握的病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每位研究生轮转期间应同时填写医疗工作记录本,并由指导医师签字。

三、各方向培养要求:

A方案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B方案为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一)心血管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常见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常见心脏病急诊如心脏骤停和阿斯综合症、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

要求了解: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和分类。上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处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洋地黄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要求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力衰竭的现代概念和处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型和处理,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12导联心电图操作,识别心电图中伪差与假象,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左右心室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起搏心律、各种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常见心脏病X线图片的诊断。常见心脏病的心超征象的诊断。

要求了解: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常用的无创性心脏检查技术,如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电图等。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

(4)操作考核

12导联心电图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合并症等),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的种类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熟练进行食道调搏20例以上

4、掌握心包穿刺术,心脏电复律术。协助临时人工起搏5例以上,积极参加心衰、心梗等危重病人抢救20例以上。

5、独立诊断各种异常心电图200份以上,能初步诊断异常起声心动图30例以上。

6、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7、参加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二)血液病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脾机能亢进,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要求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上述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溶血性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止血和凝血机理,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实验室诊断(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及治疗;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药物治疗和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

要求了解: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和判断。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骨髓穿刺术及活检的技术和适应证、禁忌证。

要求了解: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操作考核选项:骨髓穿刺术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知训、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急性白血病MIC分型及意义,BMT和PBSCT的适应证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积极参加出血性疾病、急性溶血等危重病人的抢救10例以上,熟练掌握贫血与出血的一般实验检查,熟练进行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10例以上,骨髓活检10例以上,能独立诊断各种骨髓涂片50例以上。

4、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5、参加专科总住院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三)呼吸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咯血、呼吸衰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要求了解: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及临床使用。

要求了解:上述要求了解病种的有关知识。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动脉采血,结核菌素试验,吸痰、胸片X线阅片、抽胸水、雾化吸入给药方法。

要求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与支气管肺泡灌洗、肺活检、胸部CT。

4、考核内容 胸腔穿刺术。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抗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和临床应用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10例以上,掌握肺功能操作和应用30例以上,熟练阅读各种X线胸片、胸部CT片各50例以上。

4、积极参加呼衰、气胸、哮喘、大咯血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共计5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6、参加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四)消化内科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反流性食道炎、食道癌、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结肠癌、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及并发症、肝脓肿、原发性肝癌。

要求了解:胃肠道淋巴瘤、腹腔结核、慢性腹泻。

2、理论认识

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生化及功能(消化、吸收、内分泌、免疫);消化系统主要症状及体征,如黄疸、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要求掌握临床病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要求了解:肠结核与克隆氏病的鉴别诊断,腹水的鉴别诊断(门脉性与非门脉性,良恶性),慢性腹泻分类、病理生理及鉴别诊断,腹痛、腹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腹腔穿刺术、胃肠减压、三腔管的使用和适应证、禁忌证。

要求了解:胃镜、ERCP、肝穿刺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阅片。

4、操作考核选项:腹膜穿刺术,三腔管使用。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等,如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胃肠动力与胃肠疾病。

2、具备科学的思维办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证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熟练插三腔管5例次以上,熟练胃镜检查50例以上。

4、积极参加抢救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及急腹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五)内分泌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各型甲状腺炎。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甲亢的病因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表现;糖尿病分型、病因、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则;食物热卡计算及实施要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及抢救。

要求了解: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放免法测定激素的原理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的原理、定义及意义。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测定标本留取要求。 要求了解:放免法激素测定操作过程。

4、操作考核选项:糖尿病食物热卡计算。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的知识、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等,如免疫学指标对Gvaves病和糖尿病诊断分型有预后的意义,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熟悉掌握放免检查各种生化检查在内分泌中的应用各10份以上。熟练掌握各种腺体功能测定20份以上。

4、积极参加抢救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六)肾病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症、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多囊肾)、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

要求了解:肾小管疾病、间质性肾炎、肾脏移植。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抗凝剂应用;急慢性肾盂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非透析疗法;血液透析法的适应证。

要求了解: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的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治原则。肾脏移植的抗排异治疗。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各种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包括改良莫氏试验。 要求了解:肾脏穿刺检查,置腹膜透析管。

4、操作考核选项:改良莫氏试验。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知识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肾脏病的实验诊断、影像诊断的临床意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协助完成肾活检10例以上,参加血液透治疗10例以上,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协助进行腹膜透析5例以上。

4、积极参加抢救肾衰等危重病人5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七)传染病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伤寒,肝炎后肝硬化及其常见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肝肾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

要求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艾滋病、猩红热。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知识,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伤寒、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特异治疗,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选择。

要求了解:艾滋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胸腔穿刺术及腹腔穿刺术。 要求了解:肝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

4、操作考核选项:胸腔穿刺术或腹腔穿刺术。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知识、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人工肝支持疗法,免疫功能检测在传染病中的应用等。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基本达到专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熟练掌握传染病专科各种特异性血液学检测方法。

4、熟练掌握肝穿5例以上,及时参加抢救高热、流行性出血热及重症肝炎、肝昏迷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7、在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和感染病科各临床轮转4个月。

(八)风湿科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要求了解: 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

2、理论认识

要求掌握:本系统常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和用药原则。结缔组织的解剖、生理、生化及功能,风湿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关节痛、皮疹等常见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自身抗体如ANA、抗ENA、类风湿因子、HLA-B

27、抗磷脂抗体、ANCA等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要求了解: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斯蒂尔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骨关节影像诊断方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肌肉与关节的检查方法;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要求了解:唇腺活检的方法和意义,适应证、禁忌证;肌电图对肌炎诊断意义;风湿病相关X线检查的阅片。

4、操作考核选项:关节穿刺术;关节的体格检查。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等,如生物制剂治疗风湿病、疾病活动/缓解的精确评价、最新诊断标准的使用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办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证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熟练关节穿刺术(50例以上),能完成唇腺活检术。

4、积极参加抢救高热、重症狼疮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业临床工作。

上一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记录下一篇:党务知识应知应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