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以J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诚信历来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也是个体优良品质的体现,在个人成长、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不仅代表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繁荣。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受到国内外思潮及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表现已不容乐观。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的诚信认识是到位的、积极的、主流的,但是部分学生中仍出现诚信缺失现象,比如人际交往、学术研究、信用还贷、学业考试、就业信息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而且逐渐呈现蔓延趋势,这显然有悖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所以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种社会力量必须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学生树立高尚的诚信观念、形成正确的诚信认知,并付诸于积极的诚信行为。本文以J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及诚信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诚信及诚信教育的含义、内容、作用及中西方诚信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以J职业技术学院的诚信问卷调查为主线,揭示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指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以及诚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实践、教育绩效的信息反馈等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不足,同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探讨。第三部分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足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原则及现实意义;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及措施,积极探索能够保证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可创新点

第一章 诚信与诚信教育

一、诚信与诚信教育的基本含义

(一)诚信

(二)诚信教育

(三)诚信教育的内涵分析

二、诚信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意义

(一)诚信教育的形式

(二)诚信教育的内容

(三)诚信教育的意义

三、诚信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教育的理论

(二)西方诚信教育的理论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调查

(一)对J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问卷及个人访谈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当代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诚信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

(二)诚信教育制度及评价体系的不健全

(三)诚信教育方法及教育环境的不足

(四)诚信教育实践环节的落后欠缺

三、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是诚信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学校因素是诚信问题的主要层面

(三)家庭因素是诚信问题的现实根基

(四)自身因素是诚信问题的关键指标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原则以及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一)理念诚信教育

(二)法制诚信教育

(三)学术诚信教育

(四)行为诚信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二)思想教育与管理体制相结合原则

(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

(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六)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前提

(七)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四章 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一)完善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环境

(二)健全学校层面,提供规范教育

(三)加强家庭层面,合理正面渗透

(四)强化个人层面,全面正确引导

二、加强大学诚信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开展道德讲堂,树立模范意识

(二)加强诚信教育,树立道德观念

(三)建立诚信档案,做好诚信记录

(四)完善诚信规范,建立评价体系

(五)构建网络管理,提供查询平台

(六)健全管理系统,制约失信行为

(七)形成社会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论文提纲下一篇:学生学习音乐艺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