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诚信缺失成为目前我国社会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即使是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也很严重,并且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种不和谐现象。本文针对大学生暴露出的诚信问题结合实际现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出有效对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

[摘 要] 主要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问题,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原则,提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生;诚信体系;构建

大学生诚信教育符合时代需要,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和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直接关系祖国兴衰和成败。要使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实施,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在家庭层面,注重家庭教养,塑造思想品德,规范个人行为,父母亲自示范,设置奖罚机制。家庭是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注重孩子学习和心理健康,培养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优秀正确的个人习惯和道德情操。在学校层面,注重学校教育,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行为,老师言传身教,设置评价监督机制。学校,是个人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老师作为良师益友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抓素质教育,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老师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加强老师培训,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关键措施。在社会层面,注重社会风气,积极宣传正面、优秀和典型人物,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是个人施展技能和才华的舞台,是个人生活和发展主要平台,完善监督机制,净化社会环境,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教学体系

诚信是立人之本,学校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关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应确立正确的诚信教育理念来指导学生的诚信教育行为,充实诚信教育内容。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应有区别。起初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应对环境变化,诚信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适应大学生活方式。之后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做事、真诚待人,坚守诺言,建立诚信互助的交际圈,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

改进诚信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媒介和纽带,诚信教育方法是诚信教育的一个重点,它决定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轻松公正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引,培养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管理。强化课程管理,更新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热点,让学生对诚信理论充分理解,联系实践环节,结合学习中的热点、难点开展教学。提高师资队伍科学管理,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诚信修养,教师言传身教,必须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使学生信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样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大大提高现场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也具备更大的吸引力,教学效果也更为突出。

(二)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保障体系

净化高校诚信教育环境。积极宣传典型事迹,加强组织领导,为诚信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的诚信环境。

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力度。突出诚信教育地位,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融入诚信教育,设置标准和标杆,用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结合时代背景和当前实际,加强诚信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是立足社会的重要法则和品质。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对大学生诚信行为进行科学和系统的评价,必须注重公平公开,所有数据记录都是面向全校大学生公布,不能有隐瞒和徇私舞弊行为,让全体学生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和运行都要了解,这样学生才会理解和支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必须注重信息化,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高校都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高校管理系统,实现诚信档案电子化和信息化,高校可以对每一个大学生诚信情况做一个记录,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电脑和手机登录查询,高校定期对记录进行更新和公布。

建立大学生诚信奖惩制度。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仅是定期公布学生诚信表现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记录,问责和惩罚不诚信行为。高校要培养学生判断诚信的是非能力,哪些行为是诚信的,哪些行为是不诚信的,什么行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会受到什么表扬和奖励,增强学生对诚信行为的认可,鼓励他们坚持诚信行为,批评和惩罚不诚信行为,警示学生不诚信行为必然遭到处罚,严格约束自己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国俊,肖艳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大庆社會科学,2013(3).

[2]张颖香.基于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作者:金志刚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篇2: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摘要:诚信缺失成为目前我国社会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即使是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也很严重,并且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种不和谐现象。本文针对大学生暴露出的诚信问题结合实际现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出有效对策。一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二是树立诚信教育的大教育观;三是注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四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五是加强大学生诚信自律教育;六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等,以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诚实守信被视为传统美德,诚信也被看成是每个人都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良好运转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

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领域对诚信问题高度重视,2001年,“明礼诚信”被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写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号召以人民作为主体,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公民整体素质;2006 年,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强调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并之后反复提出,加强社会、家庭、个人的道德建设,推进政府及司法的公信建设,加大惩戒力度,改造社会诚信氛围;2015年,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强社会的诚信建设,健全组织与个人的信用记录,完善奖惩机制,让公民做到自觉遵法守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进入转型期,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诸如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欺骗欺诈等不良现象屡屡出现。诚信缺失成为目前我国社会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即使是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也很严重,并且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种不和谐现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是重要的传递者和实践者,地位至关重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他们积极向上,明礼诚信、团结合作。但是随着多元文化和社会各种消极现象的影响,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诚信缺失现象。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论文造假、撒谎欺骗、散布谣言、评优竞选拉票送礼、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伪造获奖证书和成绩证明、就业协议无故毁约等现象。本文针对大学生暴露出的诚信问题结合实际现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出有效对策。

一、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首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2]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营造守信者光荣受尊敬、失信者可耻受批判的舆论氛围,积极促进诚信道德建设;三是要“整合家庭、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在诚信教育方面的优势,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还要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各种形式表现的诚信品德,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使人们增加诚实守信的意识,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树立诚信教育的大教育观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不仅应从道德认知上教给学生诚信,而且应帮助学生以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当前形势全方位育人,使诚信教育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的气息。

1、更新道德观念,丰富教学内容。过去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一些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重塑富有时代精神的、全新的道德观念。“要在学生中提倡新型的社会主义利义观,既要强调道义,又要重视功利,既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又坚决反对见利忘义、惟利是图。”[4]同时,将“诚信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诚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改革教育方法。大学生诚信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不能就诚信教育论诚信教育。因此在日常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学校要不断拓宽诚信教育的内涵,把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基础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5]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覆盖作用,拓宽诚信教育的渠道,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诚信教育内容要贴进大学生生活,教育工作者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和诚信实践活动,使诚信教育与其它教育环节同步进行。

3、重视师德建设。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面貌和业务素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影响。学校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为人处事等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大学生诚信道德实践的指导者和示范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且对自己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道德形象感染受教育者。

三、注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性的特点,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这一宝贵资源,建立学生、家长、学校信息互联网,动员和引导家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利用好这一资源,首先,家长要对诚信教育有一個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诚信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其次,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配合学校、社会对子女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使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心灵成长环境。

四、加强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必须要把诚信教育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把耐心细致的诚信教育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做到照章办事、依法办事,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使诚信教育工作收到更加有效的效果。因此,诚信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诚信承诺制度。常言道“一诺值千金”,大学生的诚信诺言就是把讲诚信的宣言外化,向学校及师生表达自己遵守诚信的意愿。目前,不少学校都采取了诚信宣誓的形式,将自己要履行的法定义务及承诺昭示于众,自觉接受社会、学校的监督。现在一些大学在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其它重要的考试前,都要求考生签订考试不作弊承诺书。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诚信氛围,喚醒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建立信用评价制度。信用评价可以帮助大学生把抽象的诚信概念具体化,坚定诚信信念,增强诚信情感和诚信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有效地控制、指导自己的行为。学者陈岩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诚信评价体系可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和就业诚信评价。同时把诚信基础分为100分,均分为四个部分,下设子项目。在诚信基础分值上,可以加分也可以减分。”[6]在这样的框架之下,把诚信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及各院(系)定期对学生的操行进行考查评价。诚信等级学期达到A级的学生才有资格参评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诚信等级一学年达到B级以上的方有资格评入党积极分子,竞选班级干部等;诚信等级为D级的学生,学校可不向用人单位推荐,班级等级为D的学生超过一定比例,取消该班级在学校的评优资格。在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专门渠道如在校园网中开辟专门网站,公示学生诚信等级情况,在就业网中优先将诚信等级为A级的学生向用人单位推荐等。建立信用评价制度虽然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但对于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将不无裨益。这种信用评价制度的建立把诚信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时时想到诚信,事事做到诚信。这种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信用评价制度对失信者是一种压力,对其他学生则是生动的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切身实际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3、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个人诚信档案会直观真实的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素质、政治学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个信用记录,它虽然只是薄薄的几张纸,但它不是简单的优劣评语,而是采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量信息后的一种动态反映,它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通过诚信档案将学生纳入社会诚信体系,也会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和诚信氛围的形成。

4、加强法规教育,完善校规校纪建设。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在思想活跃程度、行为自主性等方面比以往较强,但在自我约束意识和法律观念方面有所消弱。这要求学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法规教育。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大学生树立信用至上的价值观、公正平等的法律意识和信守规则的法治理念,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自觉意识。”[7]在此基础上,高校要根据现实需要完善校规校纪,以规范化的制度引导和管理学生,在校规校纪的完善过程中将诚信原则贯彻始终,通过发挥校规校纪的作用规范学生的诚实守信行为。学校工作管理部门还要采取切实措施,按校规校纪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对不诚信行为进行制裁,对诚信行为加大奖励力度,形成“守信获益、失信受惩”的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

五、努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教育

在诚信教育中,学校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又要注重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因此,高校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信任,努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社团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协助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诚信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诚信的价值和意义,将诚信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他们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通过诚信自律教育,将诚信培养成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做到诚信教育由他律到自律的真正转化。

六、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违反诚信道德原则的同学往往存在因心理不成熟而具有人格二重性的现象:一方面他想遵守诚信原则,以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另一方面,当受到利益驱使或受到不正确的事例示范影响时,又会不自觉地做出有违诚信原则的行为.”[8]这主要体现了大学生诚信意志不稳定的心理。对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及时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从众、怀疑、侥幸、不平衡和不愿吃亏等不良心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有效地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证明,诚信是社会文明的规范、社会前进的杠杆、社会发展的基石。诚信既是道德品质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高校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真正地将诚信意识和自身行为相结合,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J].党史纵横.2014(03).

[2]张延俊.高校道德建设必须加强诚信教育[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3),第25页

[3]邢连清.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对策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第18页

[4]李小豹.缺失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5),第32页

[5]江卫平,蒋莉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3),第55页

[6]陈岩.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06(2),第67页

[7]胡军.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内涵、动因及其途径[J].伦理学研究,2005(3),第81页

[8]洪跃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第86页

作者:赵娟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篇3:

儒家诚信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摘 要:儒家诚信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当代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对儒家诚信思想的传承产生着影响,为了更好地践行诚信思想,我们应该营造社会诚信至上的良好环境,树立高校诚信教育的主导地位,培养家庭诚信的土壤,从而提高青年学生诚信行为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儒家诚信思想;诚信教育;大学生;对策

当代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要素,关乎国家安邦立民,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关乎个人安身立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德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思想相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倡导的诚信观,其在践行和实施中更加具体、更为深刻,不仅对个人的修身、交友有重大影响,对社会发展也影响深远。

诚信是个人修身的基本准则。在传统文化中,“信”有两个含义,即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以车为喻,阐明人一旦失信,就如同大车缺少,小车缺少,寸步难行。《礼记》中以:“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阐明诚实待人,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荀子则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宋代周敦颐更将诚看成“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人的道德修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应该以诚信为基本准则约束自己,时刻反躬自省。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孔子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作为自己的择友标准。告诫我们交友要有所选择,应选仁德之人相处,以免受不良影响。孟子将诚信看做做人的根本,主张人要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获得信任,必须以诚待人待物,以诚处事,才能“获于上”“信于友”“悦亲”“诚身”。故,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

诚信是开展社会活动的关键因素。孔子用“信则民任焉”(《论语.尧曰》)来阐述讲究信用对于为政者的重要性。荀子用“古者禹汤本义勿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荀子.王霸》)阐明诚信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孟子阐述了诚信对于市场运转的重要性。一个产品的产、供、销链条的连接和延续,靠的就是诚信,任何一方缺失诚信,这个过程都无法进行。由此可见,诚信对社会稳定发展极其重要。

二、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及现存问题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表现健康、积极。大学生在校接受高等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群体,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诚信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影响下,传统诚信观念受到冲击,大多数人心中的诚信概念变得模糊,为利所驱,社会出现诚信危机。受此社会现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其诚信思想缺失严重,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在学习中的有: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未尽到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不能诚信考试;在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部分學生为得到无息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就业时,为了较好的工作,伪造学生干部履历、造假相关执业证书等。这些失信行为都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下,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年学生诚信行为践行的积极性。大学期间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合法权利,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腐败现象的不断曝光,社会上出现的传统道德迷失、企业诈骗、个人见利忘义等现象也在影响着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形成。

2.高校的诚信教育力度不强,教育形式太过单一化,学生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尽管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公共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发挥了作用,但学校缺乏对诚信活动的实践,没有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使得学生的认知与实践存在一定距离,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3.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此外自身在生活中的失信行为也容易使孩子陷入认知误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典故,就阐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4.自身道德修养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过于追求名与利,不为他人着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过于现实化,对于诚信思想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践行诚信思想积极性不高。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分析

中华传统美德是新时代树新风、育新人的重要指引,儒家诚信思想作为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其他诸多教育家都强调了环境在德育中的重要性,他们主张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求我们要结合时代需求重新梳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营造社会诚信至上的良好环境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诚信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政府需要提升自身诚信度,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在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提升社会公信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来正面引导,同时利用媒体将社会上诚信缺失的现象曝光以警戒人们。此外,我们需要通过强化法制建设、完善制度来约束人们。制度的约束往往比道德的约束更有效。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诚信思想的传承营造良好氛围。

(二)发挥高校诚信教育的主导地位

《大学》开篇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君子”、“士”要通过实践。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学内容、校园环境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起主导作用。实践是认识源泉和推进认识发展的动力,诚信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只有融入实践中,让人们从实践中体会领悟,才能更好感悟。首先,高校应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的氛围。一个有诚信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诚信思想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开展主题实践教育,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结合,从历史的角度展开,丰富和完善诚信思想教育,让学生寻根溯源,从先贤哲人身上去感悟其诚信品德,从而培养自身诚信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阵地两种资源,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同时,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以及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地接触社会,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此外,高校还应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和诚信制度的建设与管理,这不仅能监督大学生诚信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能督促管理学生更好地践行诚信思想。

(三)注重家庭诚信土壤的培养培育

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深刻的影响。正所谓“教之以诚,代之以信”,父母应努力给子女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失信行为,父母应正确教育引导。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既是港湾又是沃土,应当以诚信的家庭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形成。北宋朱熹认为:“致知有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儒家思想强调在社会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践行传统诚信思想推动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青年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应结合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继承儒家诚信思想,把“我知道”转化成“我要做”,从而提高自身诚信思想意识,努力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践行诚信思想,提高自身素养,必将给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无限的正能量。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以及学生的自我提升,使诚信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诚信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付茂玲.大学生践行诚信价值观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7):147-150.

[2]  李阳.大学生践行诚信价值准则的现实境遇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34-38.

[3]  殷黎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8):77-80.

[4]  石秀杰.先秦儒家诚信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2,(7):60-61.

[5]  吳晨.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涵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46-49.

作者:郝艳

上一篇:有线电视中数字电视论文下一篇:ERP系统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