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024-04-25

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用8篇)

篇1: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协议规定,成员国都要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条款,在有关金融服务方面也都要按照市场准入原则开放金融市场;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给予金融服务业等同于国内同业者的待遇,按照透明度原则公布有关国内金融服务法规,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取消歧视性的限制。对发展中国家,按照逐步自由化的原则,给予自由化的过渡期。外国银行都是国际性大银行,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先进的技术手段。而我们的经营,服务技术都落后于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方向、经营、服务、技术诸方面的创新尤为重要,如何准备好将来与狼共舞,在利用外资银行为我们引进资金的同时,要抓紧时间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的应用技术,跟上世界银行前进的步伐,早日学会同外资银行竞争的本领。



(一)关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问题

1、关于经营风险的内控机制问题。因为银行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大风险的行业。诸如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在这些风险中有些仅靠商业银行是很难预防和控制的,有些则是通过内部严格控制可以预防、减少、甚至根本杜绝的。为了防止风险,必须学习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机制,靠制度去约束行员行为。

2、关于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过去是银行员工由国家统一招收调配,现在由银行自己招聘。因此,首先应明确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员工利益寓于银行效益之中,银行效益要靠职工去创造。其次,要明确银行的内部分配应是“多劳多得、按绩取酬”,在激励机制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荣誉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注重智力资本的报酬,鼓励员工去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3、关于业务拓展空间问题。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代发工资,代收代缴费用,如:水、电、电话、有线电视、房租等,代售机票、车票、公交月票,代卖养老保险金、开办养老储蓄等,提供保管箱业务,代理外汇,提供信用证及担保等业务,银行应图谋通过国际化走出一条混合经营的路子。

4、关于改革服务手段,银行服务电子化问题。信用卡、ATM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些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应用,没有中央政策限制,但需要投入,需要人才,谁重视,谁就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应寻找跨越式的捷径,少走弯路,抢到领先的行列。

5、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政府首先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转变,政府与银行也要重新建立新型的关系。把过去行政命令式的强求银行贷款,这些“看的见的手”缩回,还权与银行,留下充足的空间给金融企业,让银行按照国际惯例,市场运行规律,寻求最大的效益,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只有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能达到银行既增效增规模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

 金融作为政府调控经济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的血液,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中心地位也日益突出,得到政府部门、企业的广泛认识,金融创新发展,必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务拓展,必然提高经营效益双赢,因此,做为山区的金融业,应从以下6个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工作。

1、拓展金融筹资功能。周宁作为一个山区县份,资金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性大,所以金融要以入世为契机,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信贷来源,大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运用多种形式的融资工具,加大融资总量,保证多种信贷资金的需要。

2、櫪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櫩

“靠山吃山”念好山经是山区县发展经济的特点,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好茶叶、花菇、魔芋、毛竹、药材、花卉、马铃薯、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九大基地,壮大基地规模,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扶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几个有规模、有带动力、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而金融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自己广泛的客户群,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积极支持资源工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xx县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47.22万千瓦,各种矿产资源品位高,贮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市场。金融部门应积极抢占这些优势,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

篇2: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既定的重大战略。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实际开展服务创新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中部崛起”的实现作出贡献,是金融部门应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近些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人手,提出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金融服务创新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金融法规和行业政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审时度势,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在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了政府和的好评。

(一)工行运用开放式思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周口市县属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区域经济处于低谷,有些地方借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信用环境一度恶化,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银行与地方发展双双受阻。面对严峻形势,工行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服务创新,从塑造新型的银政关系人手,采取严格科学的措施,促进银政双赢。工行以郸城县为突破口,经过努力与郸城县政府于1998年9月18日签订了《工行周口分行与郸城县政府友好互惠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认真维护银行债权,为银行经营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工行在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基础上优先支持郸城县符合信贷进入条件的企业。自“协议”签订以来,郸城县政府严格履行承诺,积极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体系,在维护银行债权、转化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动真格、做实事;工行也认真履行承诺,1999~2000年先后投入1300万元支持金丹乳酸实业有限公司“康复工程”取得成功。郸城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引来了农、中、建行信贷支持,2000年以来,四家银行向郸城信贷投入的额度一直位于全市8县的前列,尤其是近两年在信贷门槛提高的情况下,工行、建行加大了向郸城的信贷投入力度,信贷增加额度位于除川汇区外9县市的第一位。银行的大力支持,大大促进了郸城经济的发展,使郸城县由一个小县发展成为工业强县,县工业产值增幅连续7年居全市前列,成为周口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新星。

(二)坚定不移地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城市化加快发展

2001年周口撤地改市,政府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为落实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工行在交通建设项目支持方面第一个“吃螃蟹”,充分运用信贷政策,采用临时周转贷款、项目贷款等形式,大力支持漯周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03年以来先后累计支持贷款15.6亿元,使其按时建成通车。同时期,工行加大市政建设的投入力度,承揽并支持了污水处理、铁路改造、西气东输等项目;建设银行于2005年投入6500万元支持市人民改造,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城市化建设。

(三)工行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支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0~2003年协调帮助财鑫集团先后重组了处于停产状态的麦芽厂、液糖厂、中药厂、化肥厂、热电厂,同时为企业设计融资方案,解决企业因重组兼并而增加的资金需求。通过重组兼并,不仅搞活工行不良资产4739万元,而且财鑫集团3年迈出三大步,资产从2000年不足5000万元发展到2003年的46675万元,产值和利税都有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以后,工行主要在综合服务上下工夫,向客户提供现金管理、网上银行、票据、银行卡等一揽子业务帮助企业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收益,促进了财鑫集团的快速发展。截至2005年财鑫集团资产规模达到70632万元,实现产值108047万元,以4122万元的纳税额据2005周口企业纳税排行榜第一位。

(四)农行率先建立“金融超市”,网点服务功能得到空前的提高

2001年,周口农行把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负债业务整合集中到一个营业网点,率先在川汇区建立了周口市第一家“金融超市”,随后又把“金融超市”推广到各县市,引发了营业网点混业经营的革命。同时,“金融超市”推行了开放式、一站式、分区式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打破了银行网点传统的柜台服务模式,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传统的沟通方式,使客户在同一地点便可办理个人金融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负债业务,并且能够得到优质、安全、高效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得到了大家普遍认可。目前,工行、建行也在加紧多功能网点的建设,两家银行都推出了具有专业经营特色的“房贷中心”,正在积极筹办推出类似于农行“金融超市”的“财富管理中心”。

(五)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新业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一是充分发挥全行整体优势,加强信用卡发卡工作。四家银行成立了信用卡营销领导小组,将信用卡业务纳入支行行长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全行营销信用卡。其中工行在2004年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机构,积极开展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整体营销活动,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科技资源和产品功能的强大优势,积极推广银行服务。四家银行采取多种措施,着重推广了个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企业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上贵宾室;网上代理业务等,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跑马圈地”,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周口市政府部分职能部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已经成为电子银行客户。

三是大力发展国际业务,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去,增加企业出口创汇水平。

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路

观察分析近些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每一项成功的服务创新,就能给广大客户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实惠,特别是一些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服务创新,则会使一个地区的经济发生根本性的好转。因此,要实现“中部崛起”,要使地方经济有所作为,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的中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就应该有明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约束,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方向为指引,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这样金融服务创新才可能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金融服务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依据金融法规和政策,按照行业信贷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金融服务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在当地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支持下,在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的指导和参与下,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要求,认真分析市场发展变化,把握市场需求,积极整合银行优势资源,分区域分层次分客户的进行金融服务自主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和银行效益的同步提高。

2.金融服务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创新定位为微观金融创新,不涉及宏观金融制度的创新。地方金融创新更多的放在技术细节完善、流程的改造、服务模式转变和完善方面,这样,创新更容易得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支持,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是金融创新应严格限制在上级行授权范围内。金融创新要在上级行指导和参与下,充分运用授权,整合现有行内资源,集中精力突破创新点。

三是金融创新要具有前瞻性。金融创新不仅要符合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全局工作有指导作用,而且便于操作,有普遍推广价值。

四是金融创新要分区域、分层次、分客户进行。分区域就是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推广不同的金融服务模式。分层次就是认真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定做与其相适应的服务模式。分客户就是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以及高端个人客户,根据其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五是金融服务创新要制度先行,确保服务创新不发生偏差。任何一项服务创新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把创新风险控制到最低,否则创新就可能带来与其目的相背离的结果。由于只注重服务创新而不讲风险控制,这在金融发展上已经有太多的教训。

(二)当前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

1.建立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认识支持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个体和私营经济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银行拓宽信贷投入渠道,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改善经营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民营经济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在发育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县域差异,必须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不能搞“一刀切”。

一是针对民营企业需求多样化和服务便捷化的特点,根据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信用环境和支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确定一定额度信贷审批权转授至支行;需上级行审批的,简化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

二是制定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办法。依据上级行的有关信贷政策,结合当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支持中小和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工作章程”,规范工作程序,促进业务发展。信贷工作章程中要明确中小企业支持标准。

三是明确重点支持对象,重点支持产品科技含量高且是“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企业;从事近农产业加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企业;与银行重点支持的大企业有上游产品或下游产品供应关系的企业。

2.积极发展个人资产业务,拉动地方经济增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启动国内市场政策的实施,居民的储蓄倾向弱化,消费、投资倾向及理财观念增强,个人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这就需要银行紧跟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个人资产业务。

一是整合客户信息,做好客户信息细分工作。要以客户为中心,对跨系统、跨部门、跨产品的个人客户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银行内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早动手,对现有系统进行分析,共同研究制定个人客户信息整合的业务需求,在全行管理信息系统中先期启动个人客户信息关系管理模块,实现客户信息资源共享,为管理层策划和前台营销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加大精品网点建设力度。继续加强网点装修改造力度,从实际出发,搞好规划布局,把精品网点建成服务VIP客户的主渠道。在拓展优质客户的同时,必须保证大众客户的服务质量,积极自助业务,引导标准确化业务分流,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明确近期创新工作重点。在个人信贷业务方面,重点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深入挖掘高端个人客户需求,加强产品交叉销售,挖掘业务潜能。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合理引导个人客户资金流,推进本外币理财产品销售;大力推进以汇款、灵通卡服务为代表的结算类中间业务,稳步提升包括结算服务收入、灵通卡年费等重要的基础性业务收入规模。

四是加快个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一方面确保客户经理队伍在数量上能满足为所有有价值客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在质量上严格标准,选拔优秀的业务人员充实到客户经理岗位,确保客户经理队伍精干、高效。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责、权利对等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客户经理队伍。

3.加强银信合作,共同促进区域发展。信用社是县级机构的主力军,垄断着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挥着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受科技落后、汇路不通、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国有银行要利用产品和科技资源优势,多方位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银行和结算优势,为信用社开办代理签发银行汇票、代理票汇结算业务、代理支付结算等业务,解决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的问题,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二是积极向农村信用社推广现金管理业务,减少其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营运效率。

三是为农信社开办票据贴现等低风险融资业务,弥补其支持地方经济资金不足。

4.推广信贷新品种,加大支持地方经济的力度。

一是瞄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寻求上级行支持,加快有条件承诺函的办理速度。

二是对已经成熟的建设项目,灵活运用项目储备贷款和流资搭桥贷款及时跟进。

三是对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进一步推广长期贷款分期偿还、整贷零还、循环贷款等新品种,大力推介非回购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委托贷款等新业务,支持发展壮大。

四是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5.加强对客户知识服务,实现从“融资”到“融智”的功能性转变。面对客户不断增强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加的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需求,应及时推出知识服务。

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银行的业务,尤其是新兴业务,增强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同度。

二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银行要利用人才、信息、科技资源等优势为企业计划投资的项目提供评估测算等“融智”服务,制定投资理财方案,帮助企业地把握投资机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客户与国外贸易增多,但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现状,为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三、实施服务创新战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要培育创新文化

实践证明,不断创新服务,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金融创新研究和创新工作的推广力度,提高支持地方经济和自身发展的能力。

一是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通过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员工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创新责任意识,更加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全行发展的原动力和经营转型的着力点。

二是要加大创新投入,保证自主创新资金需要。

三是要加强创新研发机构建设。

四是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五是要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

六是研究制定在或任期考核体系中设置金融服务创新特别奖励的政策,以引导和激励自主创新。

(二)地方必须构建诚信体系为金融服务创新保驾护航

篇3: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概述

1.立足当地经济发展, 积极与企业落实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了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 实现高职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普遍做法。经过多年的努力,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技能岗位需求, 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作为自己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同时,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 能及时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发现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 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2.通过校企共建生产实训中心, 逐步形成“校中厂”或“厂中校”。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 真正实现“融专业、入产业”, 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深度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 使学校拥有了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 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广泛开展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技能、合作生产、产品研发、发明创造、工艺改进等活动, 促进多形式、多层次校企合作的开展, 对学生提高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积极实施“2+1”顶岗实习模式, 为学生就业扩宽渠道。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让学生以“企业人”的身份参与真实的职业场景, 进行实际的职业操作, 实现教学与学生就业的无缝衔接, 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多年来, 各大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虽然也存在学生管理困难、经费紧缺、合作企业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吻合等问题, 但从总体上来说, 对提高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就业还是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联手企业, 积极实施专业技能竞赛工程。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各大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竞赛, 通常也会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教赛结合, 逐渐形成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岗位就业的创新教学模式, 以此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 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 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还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按照目前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还处于浅层次合作, 仅限于学校根据市场调查按企业所需确定专业方向, 并在相应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与学校的老师共同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 还未能形成真正能深度合作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2.“校企合作”中校企需求不同步, 企业热情不高。长期以来, 开展“校企合作”都是“一头冷一头热”, 学校开展合作的意愿很强烈, 经常积极主动向地方企业乃至扩展到周边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但是, 从企业方面来说, 由于参与“校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往往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 动力明显不足。

3.高职院校自身科研能力较弱, 无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虽然现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 在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大部分教师除了具备教师系列的职称外都拥有某一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但是, 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 所以在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以及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

4.校企合作缺乏互动交流信息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能及时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一般来说是学校需要落实实习基地、签订共同培养协议、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事宜时才会与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联络, 而企业只有在需要招聘员工时才会来到学校的就业部门进行洽谈。除此之外, 企业与学校之间联系并不多。由于缺乏高效的互动沟通交流的校企合作平台, 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就会非常困难, 企业校企文化融合及优势资源互补也很难实现。

三、立足地区经济发展,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1.积极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 让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深入。各大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并积极寻找相关企业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 依托院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 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 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 充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 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目前, 广东省政府为了应对该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出现的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和学校招生难、培养难的问题, 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创新并推行广东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教学制度, 使技工教育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技能人才。近年来, 已经向企业输送了100万名技能人才, 大力促进了广东省人力资源的优化提升和有效配置。

2.“工学交替”合作模式, 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交替学习中完成学业。工学交替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工学交替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高职院校要积极牵手地方知名企业, 探索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 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 掌握综合操作技能, 从而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顶岗实训交替进行中完成学业。现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 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食品类专业先后联手广州市长隆集团、广达香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圣安娜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绿茵阁西餐厅等30多家当地知名企业实施“旺入淡出, 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 即根据食品行业生产周期变化的额规律, 编排教学计划, 在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校内实训, 在食品生产旺季如中秋节、广交会、春节等, 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

3.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能力。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产业的天然联系, 使它们之间具有一种资源结构与功能设计的同质性与互补性, 这种同质性与互补性也成为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坚实基础,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 其取得的成果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更贴近, 实用性强, 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 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 立足当地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为教师开展校企科技合作提供机遇, 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 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 努力实现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如, 江苏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江苏联发集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中的行业创新团队或技术工程中心, 联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形成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共性技术一流的研发基地, 集聚和培养一批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及高端技能型人才, 取得一批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

4.“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彻底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 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 (订单) , 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 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 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和实际岗位需要安排、组织和实施教学计划;对于学生来说,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 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相应的就业岗位, 有效地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用人时出现的适应期长、所学非所用等弊端, 极大地提高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这是一种能够很好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篇4: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源泉

(一)服务品质是现代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业在实质上是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行业,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也是其创造价值的基本途径,金融业的竞争一般体现在规模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三个方面,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规模竞争和价格竞争机制缺乏可持续性,很容易落入粗放经营或价格战的误区,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而服务竞争则体现了金融业发展的内在本质,金融服务品质的优劣、服务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是金融业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 二)“十二五”期间金融改革形势使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面临更加严峻挑战。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欧债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境外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金融市场将呈现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竞争白热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业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赢得主动、取得优势。

(三)服务实体经济对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期待。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互利共赢,金融业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而实体经济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和冲击,这已为美国次贷危机和当前欧债危机的发生发展所证明。金融业只有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才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在操作层面则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如何优化信贷结构,如何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聚集等一系列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这无不对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提出了更多期待和要求。

(四)瞄准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有助于推动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不仅是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金融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中,着眼满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和渠道结构,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努力构建起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改革道路已成为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

二、突出重点,充分把握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为推动力,打造服务实生体经济的交通枢纽。要围绕配合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工程,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沟通和资金配合,通过银团贷款、委托贷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展个性化项目金融服务,确保在建续建项目、铁路公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打牢经济发展基础。

(二)以支持“三农”发展为着力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找准定位,以强化支持“三农”职能为着力点,以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为目标,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出贡献。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超对接、专业市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积极探索对县域粮食龙头企业、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延伸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生产保险业务,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项目,积极扶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完善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突破口,践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积极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突破口,践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要对小微企业贷款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保证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贷款额度;二是完善服务管理平台,围绕区域核心企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等小微企业集聚度高的客戶群体,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部纳入目标客户库;实施项目管理,围绕“串串、结块、挖转、帮扶”四个环节,积极服务好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加强省、市、县三级行联动,重点推动县域小企业发展。

(四)以支持“节能减排”为切入点,夯实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要以支持“节能减排”为切入点,支持发展以设计、建设、运营为核心的节能环保工程,支持各地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支持钢铁、有色、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支持煤炭资源整合与清洁利用,支持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通过“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不牺牲生态和环境的发展原则,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紧跟形势,充分拓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的主要形式和基本路径

(一)开展信息化服务。近年来,商业银行发展的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可视电话银行和个人财务管理业务发展很快,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自动化、网络化等自助化趋势明显。在加强物理网点建设同时,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加信息化服务模式,探索“营业支行+电子银行+客户经理”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开展顾问式服务。要在原有网点运作模式基础上,探索顾问式销售的经营模式,将被动的等客户上门办理业务转化为主动上门为客户服务,通过客户识别系统以及与客户的互动交流中,捕捉到客户的潜在的业务需求,及时将本单位的特色产品或适合客户的产品推荐给适合的客户,为其理财出谋划策,从而提高为客户服务效率。

(三)開展多样化服务。对客户而言,一家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强与不强,服务水平高与不高,主要看这家银行能不能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提供多样化和可供客户选择的金融产品。要在政策许可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拥有更加丰富的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

(四)开展精细化服务。在经营业务时,要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及对金融利润的贡献度的甄别,分别开发和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入了分层服务观念。在加强对一般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特别对中高端优质客户开发和提供了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务措施和内容,充分体现银行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四、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金融青年在金融业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一)提高服务意识。作为金融业青年,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客户的高度满意,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努力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顾客、感染顾客,衷心为客户着想,积极为顾客排忧解难,以个人良好口碑的打造金融机构服务品牌,进而赢得客户、提高工作绩效。

(二)提高学习意识。要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能力素质,努力以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既要熟练掌握现有的产品和业务,也要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和关注业内最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备客户咨询和业务拓展的需要。

(三)提高创新意识。首先要在思想上创新,要多学习、多了解国家金融政策方针,使自己的认识和思路与各级党委和领导保持一致。其次要在工作中创新,及时总结和学习借鉴他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学习、总结中提高自己。三是在业务上求新,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业务、新产品,以适应未来金融发展的需要。

篇5: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地方经济发展

清远市工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引领,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出发点,立足工商职能,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发挥地方资源后发优势,高质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优势。一是壮大旅游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该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方特色,引进外商投资力量,理顺产权关系,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历史遗漏问题,扩大经营规模,对该市具有发展潜力的多个旅游景点进行再开发的升级改造,成功促成了广东森波拉度假山庄等20多家旅游企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并成功建立起口碑良好的旅游品牌。二是引导传统型龙头企业重新走强。重点培育广东豪美铝业等37家上规模的传统型龙头企业,引导其不断开拓创新管理及经营模式,逐步摆脱过往的粗放式经营状况,成长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新型产业。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农业龙头企业。利用本土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引进、培育外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并鼓励其与国内外大型农业集团、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

二、以“拓宽渠道、共同发展、自主创新”3+组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拓宽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方面,积极与中行、工行、农行开通验资“E线通”,努力搭建银企、银政合作平台,为新兴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动产抵押登记、商标专用权抵押贷款和股权处置等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共同发展,实现共赢。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网上服务大厅及QQ信息群,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对接工作,鼓励企业之间加强技术交流,以置换本地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实现优势互补或共同合作。同时,立足职能,积极联系、鼓励有实力的省内、市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投资,并落户清远。三是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每年及时修订商标发展计划,对其中具有潜力的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并优先扶持高新技术、优势传统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的商标注册和保护,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支持本市优质外资企业率先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将商标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一是完善网上登记服务。完善“网上受理、网上注册、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申(投)诉”等网络服务功能,为办事企业构建便捷、高效的电子服务平台。同时,网上登记服务与一网式审批制度直接挂钩,进一步实时监督网上登记服务的发展情况。二是延伸工商登记服务职能。通过电话查询、开通Q群服务、网络共享空间等延伸服

务措施,将传统的注册登记窗口延伸到电信、网络上,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打破了传统办事大厅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减少办事企业来返的次数,节约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联动审批。对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试行联动审批,审批事项由涉及部门同步受理,同时假定本部门涉及事项的前置条件全部成立,在承诺时限内先行办理本部门事项,待所有前置条件补充完备后,集中批准,统一送达,办理时限最长的单个审批环节时限作为整个事项最终办理时限。

四,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1,简化办照程序,提供优质服务。积极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简化办照程序,设立“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办照专办窗口”,为帮扶对象提供指导及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的咨询服务,为其办照提供优质服务。2,试行登记管理“零收费”政策。受理符合优惠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时,免收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费用,如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二年内免交登记费并按规定减免其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3,大力支持发展社区服务业,不断拓展再就业空间。鼓励、引导帮扶对象在社区兴办快餐、茶馆等餐饮业;兴办服装、花卉、图书报刊等零售业;兴办理发、日用品修理、家政服务、婚姻介绍等居民服务业。对其他便民利民的新兴行业,要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再就业的原则,大力予以支持。2010年至今,全市帮扶对象为505人,其中免受登记

篇6: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吉林省梨树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畜牧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做出了用工业化思维优先谋划畜牧业发展,坚决打好畜牧业发展三年攻坚战,做大做强牧业经济的战略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从而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 者:任国伟 沈宏 作者单位:任国伟(吉林省梨树县石岭镇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梨树,136500)

沈宏(吉林省梨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梨树,136500)

篇7: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当地企业培养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高技能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就必须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本文从地方经济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出发,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概述

1.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积极与企业落实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了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实现高职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普遍做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技能岗位需求,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作为自己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能及时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2.通过校企共建生产实训中心,逐步形成“校中厂”或“厂中校”。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融专业、入产业”,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深度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拥有了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技能、合作生产、产品研发、发明创造、工艺改进等活动,促进多形式、多层次校企合作的开展,对学生提高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积极实施“2+1”顶岗实习模式,为学生就业扩宽渠道。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以“企业人”的身份参与真实的职业场景,进行实际的职业操作,实现教学与学生就业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多年来,各大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也存在学生管理困难、经费紧缺、合作企业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吻合等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对提高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就业还是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联手企业,积极实施专业技能竞赛工程。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各大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竞赛,通常也会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逐渐形成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岗位就业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还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按照目前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还处于浅层次合作,仅限于学校根据市场调查按企业所需确定专业方向,并在相应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与学校的老师共同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还未能形成真正能深度合作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2.“校企合作”中校企需求不同步,企业热情不高。长期以来,开展“校企合作”都是“一头冷一头热”,学校开展合作的意愿很强烈,经常积极主动向地方企业乃至扩展到周边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但是,从企业方面来说,由于参与“校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往往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动力明显不足。

3.高职院校自身科研能力较弱,无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虽然现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教师除了具备教师系列的职称外都拥有某一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但是,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所以在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以及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

4.校企合作缺乏互动交流信息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能及时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一般来说是学校需要落实实习基地、签订共同培养协议、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事宜时才会与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联络,而企业只有在需要招聘员工时才会来到学校的就业部门进行洽谈。除此之外,企业与学校之间联系并不多。由于缺乏高效的互动沟通交流的校企合作平台,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就会非常困难,企业校企文化融合及优势资源互补也很难实现。

三、立足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1.积极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让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深入。各大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并积极寻找相关企业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院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目前,广东省政府为了应对该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出现的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和学校招生难、培养难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并推行广东技工教育“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教学制度,使技工教育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技能人才。近年来,已经向企业输送了100万名技能人才,大力促进了广东省人力资源的优化提升和有效配置。

2.“工学交替”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交替学习中完成学业。工学交替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工学交替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高职院校要积极牵手地方知名企业,探索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从而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顶岗实训交替进行中完成学业。现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食品类专业先后联手广州市长隆集团、广达香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圣安娜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绿茵阁西餐厅等30多家当地知名企业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根据食品行业生产周期变化的额规律,编排教学计划,在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校内实训,在食品生产旺季如中秋节、广交会、春节等,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

3.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服务社会能力。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产业的天然联系,使它们之间具有一种资源结构与功能设计的同质性与互补性,这种同质性与互补性也成为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坚实基础,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其取得的成果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更贴近,实用性强,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校企科技合作提供机遇,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努力实现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如,江苏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江苏联发集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中的行业创新团队或技术工程中心,联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形成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共性技术一流的研发基地,集聚和培养一批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及高端技能型人才,取得一批有显示度的创新成果。

4.“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彻底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和实际岗位需要安排、组织和实施教学计划;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相应的就业岗位,有效地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用人时出现的适应期长、所学非所用等弊端,极大地提高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这是一种能够很好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壮大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顺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基金号:201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101)]

篇8: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地方经济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 是国际竞争相当激烈的时代, 而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知识经济的焦点。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特别是在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过程当中,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 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与战略合作, 从而使创新平台的科研活动与生产实际相联系, 切实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1.1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人类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 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 不仅仅表现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 而且体现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有先进的科研设备, 浓厚的学术氛围, 是学校重要的优势资源。

将创新平台的科研成果渗透到课堂的教学当中, 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个高校的学生会议, 可以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 增长各高校学生的知识,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积极参与到创新体制的改革中, 有利于探索适合各创新平台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最大限度地对学生开放, 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科研实践当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2 提升科学研究的实力

高校依托自身的科研优势和学科特色, 利用其教师、学生和实验室设备等资源, 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背景, 促进教学与科研项目的完美结合, 通过进行原创性的研究项目, 带动创新平台的科研发展, 提升高校整体的科研实力。

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 学校以“立足优势, 注重应用, 结合需求, 强化转化”作为科研工作的原则, 充分利用创新平台的科研优势, 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与转让, 近年来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累计承担省部和国家级的科研项目600多项, 其中有大约25%的科研项目后续获得了国家级的项目资助经费, 获专利授权62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60%。

1.3 密切产学研紧密结合

产学研作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天然地将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以企业为技术的需求方, 以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为技术的供给方, 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基本功能的重要途径。

太原科技大学为进一步拓展对外合作的渠道, 以科技创新平台的科研活动为基础、以市场发展为导向, 企业技术需求为对象, 密切产学研各方面的联系, 开展技术发现、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活动, 对外签订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进程,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由学校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完成的十五辊组合式矫直机、大型空间七杆机构滚切剪机等成果广泛应用于太钢等多家钢铁企业, 形成了学校自身的技术优势。

1.4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靠理论知识的输出, 而且要及时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太原科技大学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定研发方向, 通过承担地方和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 积极开展大型冶金成套装备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及再创新, 切实为合作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从而加快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学校自身的创新能力, 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 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合作企业带来了数亿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2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2.1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高校要从自身现有的实际出发,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 集中人力和物力建设已有的重点学科, 使其在学术水平、实验室硬件设备、科研立项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首先, 选拔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 而且要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 科学立项。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 着眼于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进行科研立项, 确定重点学科发展方向。最后, 建立适应高水平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 使得科技创新平台的科学研究有良好的环境。

2.2 积极与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

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 (Bill Gates) 大学未毕业就着手创办微软公司, 当时人们的注意力还在发展硬件上, 他就开始研究开发软件。他的成功不仅归功于不懈的努力, 关键在于当时他与IBM、苹果等大型公司的合作。科研院所、企业是高新技术的生长点, 高校要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 建立多变科技协作机制, 结合市场前景, 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与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 比如与企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学生的实践基地等, 有计划地将企业的技术难题纳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科研课题中,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使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科技创新源于市场又服务于市场, 从而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达成一致, 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赢。

3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哲学启示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是对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层次的认识。用哲学的观点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活动和机理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解, 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灵活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科学合理地解决实际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难题。理论需要在实践的检验和发展中才能得到完善, 将哲学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渗透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也是对哲学思想的补充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要遵循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以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建儒.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2]李润珍.探索复杂性的启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3]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0.

[4]徐顽强, 刘毅.中国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赵伟.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状况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 2010.

[6]梁华, 唐秋凤.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广西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3 (2) :27-30.

[7]刘高岑.科技创新的过程论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 (6) :91-95.

[8]苗文燕.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 (5) :47-48.

上一篇:绿色环保知识竞答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岛上书店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