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论文

2022-04-1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发展普惠金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论文 篇1:

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跑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石嘴山市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撑起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石嘴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以“优政策、建机制、搭平台、促改革、拓渠道”为抓手,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打通服务民营经济的“血脉”,跑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优化政策引导支持,让金融机构“跑”起来。制定《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推动方案》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各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截至2021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75%。用足用活货币政策工具,争取再贷款、再贴现和常备借贷便利限额,将再贴现支持对象由过去的小微企业放宽至所有民营企业。建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年度考核机制,结合石嘴山市重点产业发展部署,把支持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信贷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通过表彰、推荐重点优质项目、增加财政性存款、总结经验推广等方式给予鼓励。建立全面服务企业的“金融服务顾问”和帮助银行更好开展信贷决策的“产业发展顾问”的“双顾问”工作制度,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突破口,为民营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产品对服务、服务对诉求的金融专业服务,提升银企对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让金融服务“实”起来。一是建立金融工作局、人行、银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服务联动机制,定期研判金融运行形势、风险监测和全市民营融资服务落实情况,安排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重点任务。面对民营企业的金融风险隐患,形成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良好局面。压实债权人委员会职责,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不起诉、不下调贷款分类,避免形成“踩踏”,给其“喘息”时间,恢复“造血能力”,确保风险平稳化解。二是建立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建成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名录库,动态更新,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金融机构实施分级分类帮扶奠定基础;积极组织举办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特色产业推介会、政银企对接会等融资活动,202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企业新增发放贷款、承兑、贴现等各类贷款111.3亿元。三是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企业精准帮扶模式,开展“金融+”融资需求调研活动,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定期走访调查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截至上半年,金融机构支持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2倍。四是加强信用信息共享,石嘴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线上发布金融产品、信贷政策等,依托信用数据赋能,实现银行与民营企业实时在线精准对接促进融资意向达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搭建融资服务平台,让财政金融“联”起来。积极创新“政银担”产品,整合全市5支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建立“石时担”担保基金,采取多元化产品服务模式,施行政银担风险损失分担机制,资金放大达到3.6倍,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2020年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区)全覆盖,注册资本较上年同期增长20.3%,担保实力进一步壮大。发挥国有资本金融服务功能,整合国有资产组建2家投融资平台公司,通过投融资平台公司已累计对各类民营企业资金支持近10亿元。组建国资助贷机构,由国有企业出资发起成立2家助贷中心,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过桥资金239笔13.9亿元。力推贷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在确权颁证、抵押物评估和不良贷款处置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建立“政银保”风险缓释机制,截至上半年,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3万笔12.8亿元。形成了在全国叫得响的“平罗模式”,荣获宁夏金融服务创新二等奖,“农房”抵押贷款在中期评估中名列全国第六名。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让金融市场“活”起来。2021年石嘴山市成功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资格,将5000万元试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和风险补偿金,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坚持把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振市场信心、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之举,石嘴山市在2020年宁夏各地市营商环境测评中,获得信贷单项指标位列第二。截至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6.8万户。不断丰富全市金融业态,建成西北第一个科技金融众创空间,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小贷、大数据服务、融资担保、产业基金等金融业态集群发展的态势。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首发全区第一单“复工复产”专项可转债,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减费让利1103.4万元,新发放信用贷款48.9亿元,对市场主体融资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5%。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模式。给予民营企业最快速的金融支持,推出“小微快贷”“云税贷”“善融贷”等17款线上线下融资产品,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推动企业多元融资,让融资渠道“宽”起来。鼓励企业利用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开展直接融资,累计实现各类企业直接融资96亿元,企业股权银行质押融资35亿元。强化上市培育,对启动在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程序的企业予以分阶段奖励,最高奖励1500万元,激发石嘴山市企业冲刺上市的积极性;筛选20余家企业作为上市“后备军”重点培育,形成企业上市阶梯式布局。积极引智借力,分类别分阶段举办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债发行实务培训讲座,积极邀请业界专家和有丰富资本市场服务经验的律师、会计师等为重点培育企业进行多对一辅导,为重点企业“会诊把脉”“传经送宝”。主动上门推介,组织重点培育企業赴深圳、上海、杭州举办石嘴山市企业、产业、项目专场路演等活动,积极向全国资本推介优质企业和项目,邀请区外资本赴石嘴山市考察投资,为企业直接融资“铺好路子”。强化制度保障,为企业上市破题解忧,健全上市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建立上市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清单化管理制度,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借力资本市场融资扫清障碍。G

责任编辑:何青芳

作者:石嘴山市金融工作局

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论文 篇2:

金融改革推动“三农”资产活水长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发展普惠金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拓宽涉农资金来源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是整个金融改革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

“农村金融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市场产品,还带有准公共性质,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府因素,如何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农村金融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说,此次《意见》出台,就是要搞好两个结合,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相结合,二是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增长相结合。

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建立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是《意见》的一大亮点。“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还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说,未来将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以及支持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在拓宽涉农资金来源方面,《意见》要求对符合“三农”金融服务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优化支农再贷款投放机制,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三农”的金融债。开展涉农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资金。

“为支持涉农资金投放,未来将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提高存贷比。”姜丽明指出。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创新资金供应方式,不但要创新服务模式,慎重稳妥地开展“三权”抵押业务,同时要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严禁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费用,切实让利农民。

具体而言,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意见》鼓励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农户信贷模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加快微贷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创新和推广专营机构、信贷工厂等服务模式。鼓励开展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

“《意见》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摆到了突出位置。”姜丽明说,《意见》要求不断优化网点布局,推动偏远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加快推广农村微贷技术,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同时,明确加大对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五大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优惠政策护航金融支农

“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仅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更要发挥好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部副主任邢桂君说,《意见》将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发挥各方面政策的合力,同时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贷款、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以及农民合作社贷款情况,并据此制定金融政策和差别化监管措施。

在财税政策上,支持政策包括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制度,扩大试点范围,确保奖励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优化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户的新需求;要落实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持续扩大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要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

“未来会对涉农贷款占比高的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实行弹性存贷比,优先支持开展“三农”金融产品创新。”邢桂君说,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包括设在县域的农信社等农合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合机构包括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

作者:欧阳洁

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论文 篇3:

主题论坛达成共识:以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6月27日,以“金融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承办的首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主题论坛在广州举行。陈云贤副省长出席并致欢迎辞,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唐双宁,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本刊专家、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出席并作专题演讲。贵州、广西、海南等省区政府代表团以及中央驻粤金融监管机构、广东省省直有关单位、各地市政府、金融工作部门以及省内金融机构、科研院校代表等共500人参加了论坛。

陈云贤副省长在致欢迎辞时指出,广东已经进入新一轮转型期,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2007年以来,广东围绕以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发挥金融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引擎发动作用;深化和拓展金融功能,发挥对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的服务促进作用。广东省将紧紧围绕实体经济,把推动金融创新作为推动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机遇,大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力争在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取得新突破。

唐双宁董事长作了题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背景下的广东金融”的精彩专题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产生的根源,研判了下一步发展趋势,并对广东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广东金融创新应该着眼于“三性”进行,一是地理位置的外向性:特别是在毗邻港澳、东南亚方面做足文章。二是经济模式的多样性:广东经济有大有中有小,有国有民有外资,为金融创新多样性提供了基础。三是改革开放的先发性。在当前中西部正在做货币金融文章的时候,广东要做足资本金融的文章,让直接融资比重在全国大幅领先。

夏斌参事介绍了国家金融改革政策及未来的改革方向,并对广东金融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是本轮宏观调控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要支持小贷公司发展,“要拿出‘干货’来大力支持小贷公司发展,尽快把小贷公司明确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由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统一监管;取消融资率不能低于公司注册资本50%的限制,提高小贷公司经营的杠杆率,给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对于在温州试点中取得进展的经验,尽快在全国推广”。

陆磊院长作了题为“着眼于未来十年的结构性革命”的专题演讲,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重大结构性变迁及下一轮金融改革的方向,并提出了广东金融改革创新方向的建议。他提出,对当前及未来广东金融体系建设的规划布局上,首先要考虑到国有金融占比过高,应该以民营金融发展为主线;其次应该从非银行、准资本市场入手,结合正在经历的贸易顺差收缩和资本输出,抓住货币和资本的国际化机遇,汇聚智力和人才,确保融资收益和社区满足度。“广东的金融改革应该首先从粤港金融市场融合寻找突破口,从双币种信贷到汇率形成机制自发性改革,以及从债券市场到股票市场的全方位融合”。

广东将于2020年建成现代金融体系

6月27日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全面建设金融强省提出了总思路和总目标。

总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立足点,以市场化改革创新为推动力,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生命线,完善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进一步提高金融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支柱产业的地位,显著增强金融对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惠民生的支撑推动作用,有效提高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综合服务水平,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实力,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与保障。

总目标——

到2015年,金融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8%和15%以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能适应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新建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直接融资比例提高到30%以上;金融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达到4%和3000元,社会建设、民生保障、中小微型企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粤港澳金融合作更加紧密,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形成全国领先的金融政策、法治和信用环境。

到2020年,主要金融发展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粤港澳紧密联系、集聚辐射力较强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区域,建成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建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开放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持续发展高度国际化、信息化、安全高效的金融发展优良环境。

上一篇:农业气象农业推广论文下一篇:工程设计机械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