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服务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2-09-10

1 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是必然趋势

1.1 区域人才服务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辅相成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全球不断涌现, 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现在, 国内至少存在9大经济区, 覆盖几乎整个中国。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为例, 其土地面积仅占我国的1.61%, 但生产总值却已占到全国GDP总量的40%, 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当前, 各地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为了避免自身被边缘化的风险, 积极融入到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归根到底取决于区域内人才的状况。由于各区域在人才的结构、数量、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 在区域间优势互补的过程中, 必然要求区域经济共同体内各成员单位摒弃“门户”意识和“本位”意识, 从更广的角度、更大的范围来开发、配置所需要的人才资源。面对一体化的形势, 如果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人才资源不可能实现合理配置, 必然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用人单位管理成本的增加, 最终会影响到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弱化人才竞争力。因此, 在区域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有无合作以及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事关我国区域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能够协调发展。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艰巨性, 将会更多地表现在对区域人才开发能否进行富有成效的整合上。开展区域性人才合作, 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2 我国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区域人才服务合作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都有过区域内跨省市的联席会组织。西北五省区的人才中心联席会活动每年都在进行, 并很有成效。1992年,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10城市人才中心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 为适应城市人才中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发起成立了“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人才中心主任联席会”, 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至今已有20多个大中城市参与并开展合作。1994年, 长江流域7省2市30多个城市建立了“长江流域人才资源开发联席会议”制度, 开展人才服务合作。这些都为我国区域人才服务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宝贵经验。

2003年4月, 上海、浙江、江苏三省率先签署人才开发一体化协议。2004年6月, 东北三省在吉林长春签署东北三省人才市场一体化合作协议;7月, 泛珠三角九省区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签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6月, 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签署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协议》, 随后就人事代理、人才网络、人才招聘等具体业务统一了规则、理顺了操作程序。2008年6月, 福建9地市和毗邻的浙江温州、江西上饶、抚州、广东汕头、梅州等14个地市在福州签署协议, 成立海峡西岸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联盟。2008年11月, 由天津、大连、青岛、呼和浩特、秦皇岛等6个城市发起, 环渤海区域37个城市人才服务机构参与的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成立。

多年来, 省际间的合作此起彼伏, 各个省内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机制也相继建立。如山东半岛城市群人才联盟、湖南长 (沙) 、株 (洲) 、 (湘) 潭人才开发一体化, 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已有五大区域30个省区市签署了人才区域开发协议。

2 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难点

2.1 观念转化是最大难点

人才服务合作目前存在不少难点, 但从总体上看, 最大的难点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化。从地区封锁到资源共享, 从“设卡”防止人才流失到鼓励人才流动, 是一场革命性的转变, 它给人带来的观念冲击、思想震荡十分强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才流动呈现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近年来, 尽管各地签署了不少人才合作协议, 但一些人对合作仍心存疑虑。不少人担心, 实行人才服务区域合作, 会让“共赢”变成“独赢”, 出现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的格局。这样的担忧, 是现实的, 但也有碍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开展。

2.2 跨区域合作协调困难

发展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另一大难点在于协调困难。区域人才服务合作能够推动各合作主体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在现实中, 合作松散型较多, 紧密型较少;一般性的交流较多, 实质内容的合作较少。目前, 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深化还面临很多障碍。这些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本身存在的矛盾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人才服务合作。二是统筹规划难。在经济发展布局上缺乏合理分工,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功能定位欠准确。三是沟通不到位。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 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充分、不及时。这些问题造成了人才服务合作协调的困难。而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涉及包括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在内的多元利益主体, 各利益主体均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缺乏深入探讨如何在合作中实现本地区、本机构利益的方法、途径, 造成合作流于形式, 而本地区的自身利益也难以最大化。

3 如何搞好区域间的人才服务合作

3.1 扎实推进, 把文本变成行动

近年来各省市人才服务合作协议签了不少, 合作运营上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可以说奠定了良好开端。但有的合作雷声大雨点小, 签字仪式轰轰烈烈, 缺少具体深入的合作行动。如何让人才服务合作产生实效, 真正形成一个人才政策协调、人才信息互通、人才服务互补、人才资格互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机构共赢的氛围, 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人才合作的空间巨大, 可做的事情很多。协议只是个“课程表”, 合作则要按照安排, 认真“上好每节课”, 步步为“赢”。

3.2 因时、因地、因需制宜, 实事求是开展合作

做好人才服务区域合作, 要“因时、因地、因需”制宜。

因时制宜, 合作项目先易后难。区域性人才合作, 并不是参与的机构层次越高越好, 而是应该让直接经营或管理具体业务的人才机构参与, 这样才能责权分明, 利益明确, 不致因为层次多造成权责不清, 互相推诿而阻滞各项工作的开展。区域性的人才服务合作应遵循“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原则, 先从易于合作的项目做起, 再逐步拓展各项相关合作。因地制宜, 配合各地经济发展战略。人才服务业本身没有区域性的限制, 但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地产业调整等各项宏观调控政策, 否则就将成为不切实际的表面文章。因需制宜, 合作的规模要适度。区域人才合作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而是适应需求就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可能一样, 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人才余缺上存在的互补性是合作的基础。

3.3 注重行业标准统一, 减小对接难度

从2007年开始, 我国着手建立人才服务行业发展政策和标准体系, 组建全国人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对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是一个好消息。制定行业标准是国际通行的惯例, 行业标准的统一有助于把人才服务业纳入行业规范管理, 有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人才服务的差异性。有了服务标准的约束各个地区人才服务合作的对接将会变得快捷、通畅, 消除很多障碍。在人才服务标准化方面北京市已走在前面, 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3.4 加速自身发展, 夯实合作基础

当代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 合作也是基于实力的合作。要实现合作, 必须苦炼内功, 夯实合作基础。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摸索与完善, 我们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已经对市场人才需求、市场运作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初步建立起一套市场经营管理的模式, 各项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 许多公益性社会服务项目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但是, 在看到自身优势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是制约我们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夯实合作的基础, 我们还要在制度创新、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核心业务打造、服务领域拓展等方面继续努力。

3.5 完善协调机制, 推进合作深化

加强多边的沟通协调, 建立有效互动的协调体系, 是推进人才服务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开展区域人才开发合作, 必须建立一个集联动性和有效性为一体的协调体系, 以及时沟通各方、统筹规划。通过有一定权威的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合作各方的立场, 加强人才工作信息交流, 协商处理共同事务, 保证各方在合作框架内的行动统一;通过不定期举行的非正式会议及时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的事务, 这些都是开展好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有效协调措施。

区域人才服务合作领域广阔, 内容丰富, 潜力巨大。只要我们把人才服务合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 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 遵循平等自愿、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 就一定能够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丰富合作内容, 创新合作形式, 以人才服务合作为基础, 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摘要: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今天,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区域合作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定区域总体实力和整体影响力的主要竞争。因此, 搞好人才服务合作就成为激发区域活力、支撑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出发, 提出加强和改善区域人才服务合作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服务,合作,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萧鸣政, 韩溪.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才政策回顾与分析[J].中国人才.

[2] 邓鸿勋, 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M].中国发展出版社.

[3] 王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4] 黄永生.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为何外流[J].决策咨询.

[5] 傅刚.进一步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思考[M].中国人事报.

上一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四川理工学院营盘校区景观设计下一篇:高职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媒体艺术素养现状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