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为个人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也为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当前初中计算机教育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了。从教学内容、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上等都有着多种不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1:

第4部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按】苏州市平江区的广大教师是实践“计算机教学要从娃娃抓起”的先行者。课题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实践的开拓精神,不仅使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且熏陶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笔可贵的无形资产。

《计算机辅助各科教学》是江苏省“九五”立项课题,苏州市平江区教育局局长温菊英任课题组负责人。平江区1988年以一台中华学习机起家,首先在平江区实验小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明显,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0年区实验小学建设了25台中华学习机联网的计算机房,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开设计算机课程,编制了“人机对话”软件,从演示型走向演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不仅系统地开发辅助数学教学的软件,而且将研究领域从辅助数学教学扩展到辅助英语、历史、自然等学科教苏州市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专辑

为了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苏州市教委发文,要求全市每所学校派出1-2名骨干教师接受多媒体教半培训。从1996年暑佃开始.市教科所连续举办了5期培训班。目前,已有一支数百人的骨干队伍参与多媒体教学的开发研究。全省首届多媒体课件评出优秀等级奖209个,苏州市占了近一半。

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投身于多媒体教学研究,是这一课题研究的最大特点。苏州市目前己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多媒体教学研究实验窒,除了初中物理和小学数学外,还开发出了包括中小学英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自然、化学,高中物理、数学等各门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此外还有幼儿教育和聋哑教育的课件。从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到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在开发多媒体课件上集体研究、奋力开拓,乐此不疲。有的教师为了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甚至一个晚上只睡一二个小时,有的教师通宵达旦地干,住进医院挂盐水还牵挂着课件。不少校长和教师部成了多媒体的“发烧友”。以开发多媒体课件为契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事业心、奉献精神和潜在的创造力都进发出来。

这一研究的又一特点是学生参与制作、开发和研宄。学生能否从事多媒体课件开发也是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初中生仅学了半天,就用不到半天的时间制成了船闸工作示意动画。教学相长,这位学生把上课时教师不易讲清、学生不易理解的东西,通过二维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苏州市聋哑学校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设计出来的彩色图案和画出的彩色动画令人拍案叫绝。聋哑学生无论是多媒体制作水平,还是设计图案或动画的艺术水平都丝毫不逊于正常学生。研究表明,学生制作多媒体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提高了学习兴趣;二是学会了制作多媒体的本领;三是为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用武之地;四是教学相长,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制作出适用于教学的课件。

现以“大气压强”这堂课为例,剖析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一位仅有4年教龄的青年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一堂课内就轻松自如地卜完了原来需萼两课时的内容.仅从时间上说就提高了一倍效率;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运用的灵活性,经对比测试证明效果超过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倍以上。把质量和效益综合计算,与传统手段相比效益至少提高了三倍。一般来说,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两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至到16匹,并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乐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们带入现场实验情境,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听课的老师都说,这会使学生终生难忘。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运用大气压强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及离心式抽水机,不少教师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作考试要求,往往略去不讲,即使讲,也只能在挂图上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抽水机工作的动态过程,而多媒体却方便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一个低压区,下边大气压强将阀门冲开,使整个圆桶内形成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是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视学生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更难讲,但是运用多媒体模拟工作过程以后,便圆满地达到了原定教学目标,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按】苏州市平江区的广大教师是实践“计算机教学要从娃娃抓起”的先行者。课题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实践的开拓精神,不仅使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且熏陶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笔可贵的无形资产。

《计算机辅助各科教学》是江苏省“九五”立项课题,苏州市平江区教育局局长温菊英任课题组负责人。平江区1988年以一台中华学习机起家,首先在平江区实验小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明显,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0年区实验小学建设了25台中华学习机联网的计算机房,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开设计算机课程,编制了“人机对话”软件,从演示型走向演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不仅系统地开发辅助数学教学的软件,而且将研究领域从辅助数学教学扩展到辅助英语、历史、自然等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声誉也随之提高,充分显示了现代技术的优越件。1993年反宴验小学承相的苏州市“,\L丙”课颜((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研究》,中期成果评审时,专家们的评价是:平江区实验小学在计算機辅助数学教学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课题组提出的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师的研究结论,代表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方向。同年,该校被国家教委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命名为全国首家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

为了推广区实验小学的科研成果,平江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把全区建设成为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区设想,区教育局确立了(《计算机辅助各科教学》的课题,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全区成立了由专家、领导、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的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和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分设子课题开展研究,这些子课题先后列入苏州市教育科研项目。同时,抓好队伍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辅导区、学校三个层次,学校行政、计算机学科教师、非计算机学科教师三种类型的计算机培训网络,47名校长、书记,561名教师通过各种培训,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技术。干部教师全员参与率达到85%,上机学生数12328人,普及率达到93%。目前,全区已开发各学科教学软件200多个。各校相继形成了特色:敬文中心小学积极探索低年级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开发了《怎样写汉字》的软件,使学生识字涑唐加快6.7%.学习溃烹率降低5.3%。巩固窭槔高8.9%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基础,激发了学习兴趣。平江区实验小学通过计算机辅助数学、語文、自然、历史等各科教学,提高了学生看图识图作图的能力,理解透彻,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课业负担减轻,反馈速度加快。齐门小学通过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在字词句篇章上下工夫,不仅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而且学生文思畅通,表达完整,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许多学生仅用40分钟就能完成千字左右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文章。1995年学校根据实践经验撰写的((提高质量、减轻负担——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论文代表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信息学会召开的第六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交流发表,获得一致好评,引起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兴趣和重视。

目前,课题组已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全区共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出版了专著,接待外地考察人员3万多人次,许多示范课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随着实践的深入,课题组正着力创设计算机教育的大环境,提高计算机辅助各科教学水平,引入计算机管理,发展信息化教育。探索有中国特色的

教育改革之路

[按]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包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它植根于时间的土壤,用充满真切体验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加以表述,对于广大教师更具有普遍的可接收性.付诸实践的有效性和隽永的人格感染力。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可以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贡献有价值的理论资料,能够直接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苏州市景范中学曾经是一所薄弱初中,该校怀着对素质教育的强烈责任感,以“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为培养跨世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课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一所连续两届荣获“江苏省模范中学”称号的学校,为((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主要由苏州市叶圣陶研究会承担和组织实施,1991年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立项课题,1996年又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和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苏州广大教师对叶圣陶教育思想怀有深厚的感情,群众性的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在苏州已历时十多年,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在80年代,以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为内容,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某些具体论述的阐发,对个别教学方法的实践。在此期间,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国性的“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研讨会”,

第二阶段在“八五”期间。1991年全国叶圣陶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在苏州召开,经过多年筹各的苏州市叶圣陶研究会也同时成立,并开始组织实施江苏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立项课题《叶圣陶与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研究。此项课题旨在对叶圣陶关于基础教育的一系列思想建树及实践经验进行综合研究,并组织一批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推广性实验。课题涉及到叶圣陶关于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和目的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核心思想、课程教材论、考试改革论、师德修养论等方面,在实际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三阶段自“八五”后期到“九五”开始以来。设计、申报的《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宄》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和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这项课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声誉也随之提高,充分显示了现代技术的优越件。1993年区试验小学承担的苏州市“八五”课题《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研究》,中期成果评审时,专家们的评价是:平江区实验小学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课题组提出的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师的研究结论,代表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方向。同年,该校被国家教委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命名为全国首家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

为了推广区实验小学的科研成果,平江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把全区建设成为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区设想,区教育局确立了(《计算机辅助各科教学》的课题,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全区成立了由专家、领导、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的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和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分设子课题开展研究,这些子课题先后列入苏州市教育科研项目。同时,抓好队伍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辅导区、学校三个层次,学校行政、计算机学科教师、非计算机学科教师三种类型的计算机培训网络,47名校长、书记,561名教师通过各种培训,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技术。干部教师全员参与率达到85%,上机学生数12328人,普及率达到93%。目前,全区已开发各学科教学软件200多个。各校相继形成了特色:敬文中心小学积极探索低年级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开发了《怎样写汉字》的软件,使学生识字速度加快6.7%.学习遗忘率降低5.3%。巩固率提高8.9%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基础,激发了学习兴趣。平江区实验小学通过计算机辅助数学、语文、自然、历史等各科教学,提高了学生看图识图作图的能力,理解透彻,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课业负担减轻,反馈速度加快。齐门小学通过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在字词句篇章上下工夫,不仅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而且学生文思畅通,表达完整,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许多学生仅用40分钟就能完成千字左右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文章。1995年学校根据实践经验撰写的《提高质量、减轻负担——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论文代表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信息学会召开的第六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交流发表,获得一致好评,引起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兴趣和重视。

目前,课题组已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全区共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出版了专著,接待外地考察人员3万多人次,许多示范课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随着实践的深入,课题组正着力创设计算机教育的大环境,提高计算机辅助各科教学水平,引入计算机管理,发展信息化教育。

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2:

浅析初中计算机教育之教学方法

摘要: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为个人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也为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当前初中计算机教育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了。从教学内容、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上等都有着多种不足。所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观念需要得到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的特征。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快速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大专院校与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此日新月异的变化终使人们清醒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不能驾驭并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能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进行高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初中计算机老师已成为初中计算机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开展者,其教学方法通常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使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得到增强就必须首先提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其创新性,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引导性作用。

關键词:教学方法;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

在初中阶段开展计算机课的主旨在于树立并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经对初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查找信息、传输、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养成初中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将计算机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常规手段。以此作为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不惜一切地进行探索初中计算机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具有莫大的裨益,也可增加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和几乎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1]。

一、关注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而学习的兴趣则为学生基于自己学习的需要而流露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1]。其在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初中学生在开始接触计算机课时常怀着好奇与兴奋的心情,但随着所学习计算机内容的深入,部分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部分内容则枯燥无味且难度大,这必然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

根据我国现代计算机教育教学理论要求:老师应从计算机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辅助者和促进者,应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能动性的主体,并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对计算机教育的兴趣。辅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1]。通过玩打字游戏对掌握键盘指法进行逐步熟练。如此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下课了也不愿意走,产生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可以让学生自己客串老师

初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计算机水平上差异较大,这也使当前许多学校在开展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特别多。老师可让已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负责给掌握较慢的学生当“老师”。这既克服了学生与老师层次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协作精神。而且“老师”可以采用“轮流制”。这就会使得谁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好谁就是“老师”,并以此充分启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用计算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可使得学生在教其他同学的同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技能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让他带领同学共同完成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使他们在完成教学目标中获得全新的教学任务和新的目标,并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让学生当“老师”的办法可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好初中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但也有缺点,此种教学经常存在难在整体性上掌控知识结构[3]。所以,下达任务时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操作过程中把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提供和指导解决难点的必要支持。最后完成任务并共同进行小结,经过小结可将任务中涉及的知识和概念加以归纳和系统化,并得到提高。

三、激励学生学以致用与主动创新

激励并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去进行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前提是感兴趣的健康的学习内容),也可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任务和实验,亦可运用在其身边生活中等。在教学中还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比赛,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宣传和组织的计算机技能大赛。使他们通过比赛而不断进步,并更好和更灵活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还同时获得更多的其他学科知识。

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用朋友式的教学方法和朋友式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引

通过在教学中查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得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减少学生走弯路的过程,并使其少碰钉子。可通过学习某个知识点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如此则有助于在计算机教学中突破难点,并能使学生比较轻易地掌握教学的重点。老师可通过让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和实践,并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得学生可积极将学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机地进行联合,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学得轻松,并且也容易掌握,从而真正做到了轻松和高效。教师必须具备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广大教师的真诚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让老师自己成为学生的大众朋友。要用爱心去滋润,用朋友的身份去指引,使得让学生感到你是和他父母一样为真正关心他的人。不论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老师都要注意以情育情和以情动人[4]。

综上所述,尽最大努力去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不但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工作,还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断地共同努力,并不断创造出艺术和智慧相联合的高超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云峰.浅谈初中计算机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z1).

[2]黄国维.互动培养模式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界,2012,(22).

[3]梁米林.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1,(20).

[4]吉红兰.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培养[J].考试周刊,2011,(51).

作者:贾 娟

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3:

浅析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动者社会不断前进,同时也使得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关系有了质的飞跃。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传播体系不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鞭策,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计算机为主的教学方式上,每一年都会有着不同的变化。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以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教学方式切入点,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所提问题给予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学 问题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迅速腾飞的同时,也积极在教育方面进行了极大的改革。高职大专院校的发展是社会用工荒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何通过现有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高职教学,也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以专业计算机知识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职院校作为成人教育的一个中坚力量,在提升计算机教学方式上,需要不断推进,以从整体上提升社会发展的速度。从这一方面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不断夯实计算机专业知识,以此来满足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需求,也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突破,并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成为近年来高职院校最大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理论性知识过多。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基础性解释、名词概念过多,与之相配套的就是课程讲述要比实操更多。这样的现状在中国的高职院校并不少见,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式改革上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知识过多,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计算机科学成为学生上课最为头疼的问题。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应用时代,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势必会导致舍本求源的态势。

(二)计算机未来教育欠缺。现代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快,在计算机商业化应用中,不断有新的软件,新的程序取代传统的人机对话状态。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发展将是更趋向于智能化,实用化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上,突出体现计算机原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产生了学习的计算机与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计算机有着天壤之别。不管是从软件的更新上还是在程序开发版本上,高职院校教师机的配备都远远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

(三)授课体系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高职院校计算机授课从计算机课程开设以来,一直在遭受质疑。有人说以实践为基础的授课方式,会让学生更加了解计算机,继而才能去对计算机感兴趣;同样的,有人也坚持认为只有了解了计算机的原理,在接触到计算机时才会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发展并没有在这样的两个观念中摇摆不定,而是采用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把计算机当成一门学问,来进行定义和研究。嫣然,计算机开发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授课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

三、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特有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力从教学方式的改变开始,最终呈现出教学适应社会的突破。具体看来:

(一)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课程。按照当前计算机配置的发展规律,每隔两到三年,计算机硬软硬件就会整体升级。所以在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计上,不断更新和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同步性。为此,教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最新的软件以及最新的程序,通过实际的操作,将新型的“计算机技术”授与同学,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有新鲜感,并且对计算机科学也保持着痴迷的热情。

(二)突出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技术,同样也是一门工程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上,高职院校应该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像教授学生一门新的技艺一样,手把手的让他们来体验其中的乐趣。所以,计算机的教学方式,更应该是上文所提到的,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提升对计算机本身的结构的了解,进而去研究计算机,并将学到的只是用在改变社会的实践中。

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所以要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只重视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计算机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无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与学生互动式学习尝试。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学应该是结合计算机本身的特征来进行教学,也唯独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得计算机教育高效化。在高职院校中,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学生群体特征,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有互动式学习的尝试。毕竟,计算机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人是专家,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同样可以成为某一块小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与学生互动,并引导学生向更深的计算机科学进驻的朋友、亦或是导师。

(四)推行计算机考核创新。从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状况来看,即便是从教学模式到课程更新的转变,依然不能完全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本身的趣味化和科技感上。那么在计算机课程最终的考核上,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计算机教育的各个层级出发,可以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通过计算机实践考核,不仅能让学生更关注在计算机实操应用中,而且还能够使其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核心。当然,考核方式可以是单机考核也可以是联网互动考核,运用的方式越多,越能在考核中体现出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该更加结合实际,单纯的理论教育明显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潮流。所以,高职院校要想计算机技术通过培养的学生,更好的服务与社会,关注到学生在计算机实践的发展才是根本途径。本文通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问题,简单描述了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的创新突破,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上增砖添瓦。

作者:宋菲菲

上一篇:变电设备与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财务创新下网络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