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大专毕业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计算机大专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为了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数字统计中解脱出来,高效的完成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提高就业率和服务质量。系统开发从需求分析设计到最终系统完成并成功运行,运用了软件开发相关技术理论。

第一篇:计算机大专毕业论文

针对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教育策略分析

【摘 要】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教育也成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能力在招聘中成了人才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大专院校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在众多大专院校中,计算机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因此,本文分析了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专院校 计算机教育 教育策略

一、前言

现代计算机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需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投入到工作以后能够应用学习到的计算机技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现代计算机教育策略,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计算机这门课程是一门较为专业的课程,是现代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技能,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以充实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

二、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计算机人才结构为橄榄型分布,缺少高级和初级型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大专院校应该重视的问题。当前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中更重视理论教学,却忽视了实践教学,而计算机学习又必须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实践是验证理论的有效手段,应用则是最终目标。实际教育中,由于大多数计算机教育都由理论教学组成,导致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课程枯燥无趣;加上计算机理论知识较为深奥,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计算机知识储备。而且由于计算机实践课程较少,学生缺少动手练习实践的机会,更加无法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巧,无法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影响了计算机教育效果,而培养出的学生更加无法符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很难跟得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也难以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要,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后就会发现与实践技术不符,相对滞后。加上计算机教育有限,内容繁杂,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很多教学内容讲解并不细致,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学习任务较重,无法全面吸收消化学习到的知识,同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也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而且大多数大专院校的计算机设备也不完善,部分损坏的计算机由于经费等原因没有得到及时修整,导致计算机课堂中一部分学生无机可用的现象发生。

三、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策略

1.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大专院校中计算机教育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学校就免不了采用大课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时间就变得相当少,很多时候教师甚至很难完全认识课堂上的全部学生。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计算机教育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他们对课堂的意见并进行改善。由于大专院校中不少学生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来上学,对课程学习不尽心,对于大课形式的计算机教育更觉得无关紧要。因此教师必须讲解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这门技术是未来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需要想办法改进教学手段,比如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加入生动形象的例子等,使得计算机课堂变得更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案例教学法。由于计算机教育必须结合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所以课堂中大多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多多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师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加上教师系统的分析总结,使学生能够对案例问题得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要求来改进案例,满足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合来讲,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更要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自身的应用水平。计算机教学内容也要精心设计,改进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芝兰.浅谈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2(06):340-342.

[2]王磊,王静.论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青春岁月,2011(08):106-108.

[3]张莉.新时期加强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09):61-63.

作者:张舒

第二篇: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为了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数字统计中解脱出来,高效的完成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提高就业率和服务质量。系统开发从需求分析设计到最终系统完成并成功运行,运用了软件开发相关技术理论。系统建立了良好的平台架构,减少了各模块间的耦合性,着重解决了面向招聘单位、毕业生以及各级管理员部署该系统时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深入研究了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协调技术。

关键词:就业;UML建模;B/S模式;.NET框架

大专院校的招生就业处主要负责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毕业生就业数据以及就业信息统计的采集管理,数据量非常大,程序繁琐。因此,就业管理工作存在信息交流不够畅通,政策发布不够及时,数据处理效率较低,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需要。该文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达到对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中各类信息数据的搜集、处理、统计、报送、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拓宽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途径,另一方面实现信息化技术在学院就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无疑提供了这一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该系统结合已有学院就业网站的特点,突出了实用的模块,更加实用、方便,提高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服务质量。

现在大专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面对当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今年有68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大专院校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均面临在夹缝中生存的严峻考验。就业处也面临在就业数据处理、毕业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测评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续写学院品牌特色。大专院校的招生就业处都在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首先出台文件制度、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就业帮扶、职业评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和生源地人社局,提前做好就业工作部署安排,及时处理学生就业信息数据,做好就业前指导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其次,创新现有就业工作常规模式,升级就业网站系统,充分考虑用人单位招聘需求,通过网络技术获取应聘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并且实现对录用学生的信息筛选、联系、管理。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招聘岗位,还能最大限度简化单位到校选录毕业生的繁琐程序和接待工作。因此,招就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了对繁杂就业信息数据的处理工作。实现了大专院校就业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增强了为学生、招聘单位服务的能力,这也是大专院校信息化校园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系统使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分析了招生就业处就业管理工作的需求,就业管理系统既要在物理层面上具有分散性,采用Web访问模式,又要在逻辑上具有集中的特点,能利用已有资源独立工作。本系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现对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既能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又能体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无疑提供了这一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推出了适合本国的就业管理政策和措施,部署了相关信息系统。2002年6月俄罗斯教育部门颁布了《关于在教育部下属高职院校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安置和就业信息系统的法令》,由此开发了支持青年专家就业的信息分配系统由文献[1]可知,经过几年的发展,俄罗斯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已经设立了支持青年专家就业的信息分配系统,毕业生的就业都比较顺利。在日本,政府对就业问题格外重视,在《文部省设置法》和《劳动省设置法》中专门规定了文部省在就业方面的职责,实现全国统一的就业制度。西方国家有着优良的教育体制,所以在就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很有特色,作用也很明显,像欧美的就业率比较高,高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就业信息网,在就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其他如法国、德国、印度等各国也都有自己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颁布了促进就业的法律政策如《就业促进法》、《平等就业法》、《反歧视就业法》等,也规定了毕业生就业的责任,这些制度和措施对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目前国内关于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还缺乏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规范,各个高校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就业信息网,没有统一的标准依据,因此各自为政,适应性不强。尽管2002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条例,作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行业标准。但是,该条例缺乏就业网站各本体的设计的标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许多数据信息量大的部门都使用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经费紧缺,理论不完备,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理论指导问题,而且各个部门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更新速度慢,使得整体信息化使用程度不高。有些高校只有招生就业宣传网,在就业工作使用方面作用很小,即使有了专门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的更新和使用上效率不高,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这就出现了信息传递缓慢、组织乏力、信息采集不及时等问题,因此本系统的开发除了解决这些问题之外,也将研究系统的使用状况,以促进高校正确使用信息化技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2 相关技术理论概述

2.1基于Web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分析

本系统的开发主要会涉及的技术有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图1)、ASP.Net技术、数据库技术、UML建模技术等。建立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平台,ASP3.0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以Windows XP为主,选择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方便管理和使用。客户端只要支持Windows系统,IE5.0以上即可,扩大使用的范围。

2.1.1 ASP技术

ASP(Active Server Page)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活动服务器网页工具,可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操作简单、轻松,是目前网站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ASP是一项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通过回应用户端的需要来建立动态网页或web使用程序。ASP网页中允许包括HTML标示、普通文档、脚本操作命令以及COM组件等。ASP技术应用非常灵活,既可以在页面中设计交互信息,又可以创建以HTML页面作为客户界面的web程序。因此,ASP有如下特点:

1)展现动态页面技术,实现与客户交互的目的;

2)ASP代码和HTML代码可以出现在同一个文件中,方便修改和调试;

3)ASP程序产生的内容可以用HTML格式或XML格式传送到客户端,保持了良好的兼容性,支持各种浏览器;

4)ASP通过一些内置对象可以从web浏览器中获取用户请求,并以脚本的形式对这些请求进行处理并响应,然后把结果反馈给用户;

5)ActiveX控件具有很强的功能,可以完成如存取数据库等各种各样的交互任务;

6)ASP代码在服务器上运行,只是将结果传送给用户,因此程序保密性很高,防止一些机密算法被窃取。

2.1.2 JSP技术

JSP(Java Server Pages)技术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1.0标准是1999年9月公布的,同年12月又推出了1.1规范,目前较新的是JSP1.2规范和JSP2.0规范。JSP技术推出后,受到众多大公司的支持,纷纷开发使用JSP技术的服务器,如IBM、Oracle、Bea公司等,由此迅速推动JSP成为商业应用的服务器端标准技术。

JSP工作原理是通过Java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事件。同时网页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服务端资源。JSP技术分开处理网页逻辑、网页设计和网页显示,加上可重用的组件技术,使得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快捷、安全。JSP与JavaServlet一样,Web服务器在收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首先在服务器端执行相应代码,然后将执行结果连同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一起返回给客户,对客户端的软硬件配置要求很低,只要有浏览器就即可。Java程序段可以实现动态网页的功能,进行诸如存取数据库、重定向网页等操作。而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的配合。

JSP具备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多平台支持、强大的可伸缩性、多样化的开发工具支持、服务器端组件支持且安全可靠等特点,是Web应用程序开发的首先技术工具。

2.1.3 数据库访问技术

数据库访问技术日新月异,也日趋成熟,目前有ODBC、DAO、RDO、OLE DB、ADO、RDS和ADO.NET。本系统开发使用Sqlserver数据库,因此主要介绍Sqlserver数据库的访问技术。

ODBC技术为访问各种SQL 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接口,通过这一接口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共同的代码访问不同的 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ODBC的结构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应用程序接口、驱动器管理器、数据库驱动器和数据源。

OLE DB仍然以ODBC为基础,并提供更高级数据访问接口的组件。OLE DB由三个组件构成:数据使用者、数据提供程序及数据服务组件,可以说是一个针对 SQL 数据源和非SQL数据源进行操作的 API。

ADO.NET是一组面向对象类库,是一种与多种数据源进行交互的.NET技术,数据源既可以是数据库,也可以是文本文件、Excel表格或者XML文件。ADO.NET包含五个对象:SqlConnection对象、SqlDataReader对象、SqlDataSet对象、SqlDataAdapter对象和SqlData Command对象。在ASP.NET中连接数据库的就是ADO.NET。

2.2 基于面向对象和UML建模的需求分析

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和UML建模,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如下:系统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分院管理员, 那么系统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有四项。首先学生用户可以登录、查询、浏览信息,查看、修改毕业生生源基础信息;其次用人单位用户能够管理本单位基本信息以及发布公司简介、招聘简章,可检索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然后二级管理员(如分院管理员)可以对毕业生生源基础信息修改、添加、维护和审核,生成数据表;最后一级系统管理员可以实现对所有用户功能权限的设置和最终审核,对系统及数据库的整体维护。

本系统中一级管理员的需求是审核用人单位资质、发布、修改招聘信息、删除、更新招聘信息。功能需求是生成就业数据库、各类就业报表、生成毕业生生源基础信息校对表、生成毕业生派遣审批表、生成招聘单位用工信息表等。审核招聘单位资质、添加、删除、更新招聘信息;审核毕业生资质、添加、删除、更新学生基础信息、汇总、整理、上报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更新校园公告。

毕业生的需求是个人账号、毕业生生源地基础信息、求职简历和就业协议书,搜索招聘信息、查看用工信息、投递简历、填写就业协议书、查看单位回复录用情况、处理招聘单位录用情况。系统实现毕业生在就业网站填写生源地基础信息如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生源地、身份证号、学历、专业、主修外语、学制、培养方式;实现毕业生在网站制作个人求职简历,发布求职意向、实习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

招聘单位的需求是单位帐号、企业资质和招聘信息。角色功能是管理用人单位个人资料、管理招聘信息、搜索学生求职信息、查看学生就业信息、处理投递学生简历、选录毕业生。

2.3 基于B/S模式的系统总体与详细设计

采用B/S模式是考虑它的诸多优点,总体设计分基础数据设置模块、两级管理员管理模块、招聘单位信息管理模块、毕业生信息管理模块、综合查询系统模块。系统的功能由四类用户 (毕业生、招聘单位、学院就业处管理人员、分院就业管理人员)组成,各自能相对独立地使用系统。角色有五个分别是毕业生、招聘单位、学院就业管理员、分院就业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如图2所示。

2.4 基于软件可移植性的系统实现与测试

测试是对软件整体功能和性能的总体评估,是软件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伴有阶段性测试,使软件隐藏的错误尽可能在早期发现并纠正,通过设计测试用例,分别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可用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保证系统顺利部署使用。

考虑到系统的可移植性以及用户使用的特点,本系统采用了多种软件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主要测试系统能否满足功能要求,用户输入能否被正确地接收并输出正确结果,以及能否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文件)的完整性等。该方法侧重于软件的外部特性,而忽略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单元测试考查模块功能,用于详细设计。集成测试考查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回归测试防止之前的测试不准而进行的重复测试。验收测试看软件最后能否满足需求,跟当初软件设计的要求是否一致。

3 结论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探索、测试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使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结合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分析了招生就业处就业管理工作的需求,学院就业管理系统既要在物理层面上具有分散性,采用Web访问模式,又要在逻辑上具有集中的特点,能利用已有资源独立工作。本系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现对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既能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又能体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无疑提供了这一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该系统结合学院已有就业网的特点,突出了本校实用的模块,更加实用、方便,提高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维佳.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分析[J].科技信息:高校讲坛,2011(7):125.

[2] 李景怡.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完善[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2):102-103.

[3] 刘广明.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朱义清,韩尚峰.香港大学生就业工作对内地高校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5] 吴冰,段锦云.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文献综述:传统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理论研讨,2010(22):138-140.

[6] 荆德刚.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8):38-43.

[7] 金哲.高校大学生诚信就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

[8] 肖甦.浅谈俄罗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2007 (7): 69-70.

[9] 任青云.日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日本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分析[C].Beijing: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0:254.

[10] 王占仁,董超.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运行机制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39(261):75-79.

[11] 刘亚彬,朱亚莉.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2010(5): 82-85.

[12] 赵燕燕.ASP技术在Web数据库开发中的使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

[13] 回健永.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开发[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25(5):68-70.

[14] 邹治,陈万明.关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的探讨[J].高教探索:教师与学生,2010(2):117-122.

作者:王海军

第三篇: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大专院校教育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教学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所以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使大专院校学生能够尽早的适应社会环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专院校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优化措施,旨在为我国大专院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专院校;计算机能力;存在问题;培养措施

· TP3-4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并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计算机能力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大专院校的学生在将来社会中的竞争势必要面对与本科以上院校学生抗衡的局面。所以为了更好在社会中生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其中计算机技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竞争要素。但是现在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市场的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社会市场环境的脱节

现阶段很多大专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盲目性,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使得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市场就业发展的整体方向不相适应。尤其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环境是以技术导向性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形式。各院校必须与相关企业保持高度的联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从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计算机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层面,学生没有在社会企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计算机教学与实际应用不一致

大专院校的学生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本身就处于弱势,但是很多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依然没有较高的自我技能发展意识。其次,大专院校的教师普遍认为大专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技术操作引导,所以计算机教学的知识技能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但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要具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最后,就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依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没有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复合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是否在动教学实践中得到巩固,更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要考虑到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展,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情况,还要进行对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一个科學性评估,保证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过程能够以专业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助作用。其次,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加强对计算机技术技能的重视,促使其认识到在社会市场环境中,计算机技术水平对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二)改革教学的方式

大专生在高中阶段的时候,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所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但是也有很多学生是在进入大专院校才真正开始接触计算机知识技能。所以院校要针对入校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不同采取分层式教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在同水平学习环境中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计算机知识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自信。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大专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大专院校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所以大专院校应该积极争取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初步了解社会就业环境,并且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有效的应用到实习实践中,不但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最重要的意义是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就业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形成一种院企人才输出的机制,例如,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在院校实习生中发现具有高水平技术能力的学生,可以与其签订合同,在该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可以为社会企业提供人才保障,还能有效的提高大专院校的就业率。

(四)改革考核的方式

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所以在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上机操作能力,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也应该从传统的理论笔试方式向理论与上机操作结合的方式转变。并且笔试的内容的要与实际上机操作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保证在学生能够学会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能力。在计算机考核中要将教师、学生和计算机构建成相互促进和依存的整体,有效的提高大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使大专院校学生能够尽早的适应社会环境。大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方式,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改革考核的方式,促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市场环境中计算机技术水平对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有效的提高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吉中云.大专院校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探究[J].华章,2013(28)

[2]张然.浅谈大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養[J].信息通信,2013(08)

[3]吉中云.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与要求实践探究[J].消费电子,2013(10)

[4]赵广智.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作者:阎晓

上一篇:业务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