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成果,而信息化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好的应用。现阶段,在高等教育中一般都会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在近年来的教育工作使用计算机的频率不断增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现状为基础,从高校学生视角、教育教学视角等出发,探究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特点为研究基础,深刻剖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更多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

本研究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旨在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更好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4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单调

在日常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忽略了使用一些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活动,就使得学生们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知识接收状态,而不能以灵活的方式接受老师们所传授的相应理论知识,从而也就使学生们缺乏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1],长此以往,学生们会极大厌恶对计算机相应知识的学习,进而也就在整体上使得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1.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知识更新不及时

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十分迅速的,这一特性导致计算机无论在软件或者是硬件配置上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在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仍旧采用着很老旧的教学设备以及老旧的教学材料,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并早已和时代脱轨。在日常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授课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的不断变化,导致内容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课程内容的稳定性与计算机科学发展间的矛盾。

1.3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应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但是在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模式的安排上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计算机课程不能和其他课程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以及过渡,尤其是在理论课程上,这种断层现象尤为明显,如果一直放任下去,就会因为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安排,使得学生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相应理论知识,进而导致学生在总体上对计算机相应知识无法进行系统把控,导致学生出现掌握的知识较片面、知识点不集中、无法实现自主创新等问题。

1.4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

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出现了两种明显的错误倾向:(1)部分院校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2)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偏重实践教学而忽略了对理论教学的把控[2]。其实,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技术,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是计算机技术同其他课程之间的最大区别。因此,无论离开了实践经验,还是离开了理论基础,都不能很好地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拓展。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只有在不断提升理论课程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合理地增设实验课程,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

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2.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停探索

众所周知,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那将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育的总体水平,因此,教师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打牢基础,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进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学习理念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理念有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以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指导方向,实现自身价值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计算机相应知识的更新速度与日俱增,若想掌握一种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对相应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基础,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做到与时俱进、不停探索,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2.2  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间的连贯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当前我国许多的高职院校更倚重实际操作,而对于一些理论课程则适当进行了剔除,这种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程,在安排课程内容上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准则,具体准则如下:

(1)整体性原则,即以社会为向导,在遵循大纲准则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每一門课程的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安排,使每门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2)迁移性原则,即教师们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学科之间的影响关系、科学设置性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特点,从而合理、科学地应用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使课堂之间形成正向迁移,并防止其形成负向迁移。(3)遵循生理适宜性原理,在一套系统的理论课程当中,课程的安排顺序、内容等必须从根本上遵循相应的生理规律—符合学生们的发展以及性格特点,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认识科学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3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方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则只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这种思想是很片面的。若想提升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

(1)深化教学内容,教师们要不断提升对相关知识的涉及面,不断吸纳更多的知识,才能对计算机技术有一个系统的掌握[3]。(2)多观点并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适当向学生讲述新、旧计算机技术,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技术。(3)丰富教学方式,为了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4  推进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加强教师们的专业素质,提升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各大高职院校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科教兴国”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计算机教师下企实践,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帮助教师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夯实理论基础,在充实自身的过程中,达到服务社会的伟大目标。在实际的下企实践过程中,教师们要注重同企业同事之间进行交流,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时进行工作汇报,积极参加企业举办的各项能力提升活动,充分了解计算机技术岗位的职责和实际工作内容,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当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与此同时,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教师下企实践的效率,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各大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实习规划制度,制定严格的考核体制,确保每位下企实践教师的根本利益,从而在保障教师下企实践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提升教师们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水平。

2.5  加强实践力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地位是同等重要,也是互相支持、相互依存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们一直在不停地传授或学习理论知识、探讨实践技巧,并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反过来又通过相应的实践来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教师们需要站在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通过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强化理论知识。只有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学生们才能够夯实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创新积极性,拥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也是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一大区别。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熟练程度,并在提升学生们专业技法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们能够具备相对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永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農村经济与科技,2019(4):259-260.

[2]陈锦.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9):275-276.

[3]李图江,徐晓东.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7):61-6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mpute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iao Jun

(Global Institut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uzhou 215163, China)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作者:缪峻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2:

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摘  要: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成果,而信息化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好的应用。现阶段,在高等教育中一般都会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在近年来的教育工作使用计算机的频率不断增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高校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提高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本文就针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分析高校计算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并探讨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路径

1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所在,其既是信息技术朝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延伸,也是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重点,通过多维视角阐述计算机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来有效的开展在计算机应用下的教学工作。介于此,我国各高职院校必须要明确当前教育工作中对于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具体需求,建立起互联网思维,使得学生和教师们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相关内容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当前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发展需求,本文就以此为核心来展开探讨。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需求

2.1辅助性和综合性

可以说,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专业知识体系与计算机知识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来使得学生们更加融会贯通,所以计算机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很强的教学辅助性。可以说,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领域都与计算机有着非常深的联系,在实际产业发展中也必须要借助计算机来满足发展需求,比如说电子商务专业、会计专业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要使用计算机技术。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 高职院校将就计算机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培养出将专业能力与计算机能力结合的综合能力体系,掌握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方法,这也就是计算机教育的综合性的需求。

2.2延展性

在对于传统专业来说,特别是对计算机依赖性不强的专业中,学科知识一般都是由教学在课堂或者实践教学中传授,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很难去感知这些知识点的具体使用环境,存在体验感不足的情况。就比如说电子商务专业中,学生虽然能够了解到大致的商务流程以及商务规范,但是对于相关系统的操作、商务运作的需求、双方价值的探索等还缺乏认识,而计算机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学习规律,通过对相应软件的学习可以更好的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创新。所以从上述角度来说,计算机的教学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具有延展性的重要特点,这是后续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需求。

2.3多维度性

信息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来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并以计算机为主要的平台来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可以快速的打破信息的桎梏,對于学科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维度。而对于学生来说,以往学生一般都是通过书本或者是课堂来作为学习载体,但是这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如果不借助其他的读物就很难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另外,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可以较好的将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以微课、慕课、APP等平台来扩宽学生的学习路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建立起更加多维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可以有更多的路径和资源来进行学习。

3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问题

实际上在高等教育中很难界定信息化的具体标准,因为大多数院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中都没有脱离以计算机主机为主要核心的教学模式,而现阶段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高职院校必须要考虑新的教学载体,也就是对于手机、IPAD等终端的教学。而以往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只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的辅助工作进行使用,但是现阶段智能终端的发展则意味着计算机教学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辅助功能,更多的是综合教学,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实践性难度更高,高职院校大多都没有做好引导性工作。其次,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理解计算机教学的内涵,特别是对于现阶段云计算、微平台、社交媒介等技术的发展中,信息化已经呈现出了多个专业学科以及产业领域的重要工具所在,而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

4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4.1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更新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中虽然将实践工作作为首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因为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对信息化的认识,特别是对信息化教育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标准的认知。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对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改革效果,还是需要高职院校能够以教学的质量为根本,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起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实践性,比如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和分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去自学计算机知识,掌握相应的自学能力与学科知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对微课、慕课等教学平台的使用,将知识点的教学以小型视频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起学习框架,这有利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4.2加强实践能力的教学

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一般都以辅助性教学为主要核心来开展,所以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注重教学进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大多也都是参照具体标准来设计,没有根据实际的专业需求来开展。但是现阶段,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教学的具体学时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较快,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到与时俱进,将更多的新型知识转移到课堂之中,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新的技术。介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虚拟课堂架构实践平台的构建来提高教学效果,尽量保证教学内容从空间到时间的有效转化,构建起更加高校的虚拟课堂。当然,虚拟课堂的构建并不意味着其单纯只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其本质上还是要与学生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使得教师可以更好的理解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后续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4.3外网迁移融合实践评价

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教学质量,还需要建立起评价反馈机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而所谓外网迁移融合实践评价机制,其本质上就是通过网络平台的点击量、下载量等来获取大众对于学生作品的认可度。比如说,在PPT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自行设计的PPT课件上传到相应的网络平台中,并观察学生所设计的PPT课件在一段时间内的下载次数,其下载次数越高也就意味着其作品在网络群体中的认可度也越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将网络终端的评价迁移到课堂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实例。通过与计算机的结合,学生们将更好的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内容与专业知识对接起来,形成互动的关系,学生们将在最大的限度上提高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化资源的对接效果,进而有效的改进后续的学习对策,深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关于信息化时代下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和对策,在阐述了关于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育中的具体需求以及具体问题之后提出了几点开展对策。可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各高职院校能够认识到信息化时代的具体发展需求,改进和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欣.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实践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7):47-49.

[2]王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信息通信,2018(08):288-289.

[3]宋菲菲.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通讯世界,2016(20):226-227.

[4]杨姝.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1):14-15.

作者:朱慧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3: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路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科技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全球的各个领域,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全民的计算机教育。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校园都在开设计算机的课程学习,具有明显职业特色的我国高职院校更是如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要立足学生的实践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为出发点,文本主要就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路问题展开浅要的分析,希望有助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路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简述

从1980年我国的第一所职业大学诞生到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时俱进,计算机教育课程的开设就是高职教育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做出的努力。就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二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两者的教育目的和就业方向有明显区别的,前者要深入学习计算机科技,探究计算机革新的手段和方法;后者更重视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能。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就业,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重视计算机的实践性。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除了计算机专业的认识外,计算机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技能,它已逐渐成为学生以后处理学习和工作问题的辅助工具。高职教育“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它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专业技能,因此,将计算机教育引入到高职教育的环节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就业。尽管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会严重阻碍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对计算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学生的教学环节中,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师都以学生的专业课为根本。学生的专业课占用了学生课程的绝大部分,而反观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却是一缩再缩。这往往导致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过于肤浅,不能满足以后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不仅如此,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也与高职院校的开设目的相背离。一方面,高职院校没有区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过于强调理论性研究。因为大多数学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这些理论学生很难听懂,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上机操作的时间过少,使得学生学到的操作技能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理论性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对计算机的学习学生愿意学习计算机相关的操作,因为这与他们的就业是直接相关的。而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每隔一段时间计算机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会更新,这就对计算机教师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师要时刻更新思路,要时刻去学习才能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前沿科技,这样才能保证教给学生的知识更具时代性。纵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不但他们计算机相关的技能不足,而且对所教授的计算机课程敷衍了事,导致学生根本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计算机对高职院校来说更重视计算机的相关实际操作,然而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科目的教学方式——讲授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方法传授,而缺乏现场的演示环节。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性和对于计算机的热情泯灭了。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策略

(一)优化学生课程配置,实现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一定要和本科教育相区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会失去高职院校的特色,最后出现“四不像”的尴尬境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它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论性,而应该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性。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本来就薄弱,重视理论知识的课程设置不适应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必须依照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安排计算机课程。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要适当的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时间,时间是良好教学的保证;第二,要增加计算机实验课和操作课在计算机课程中的比例,以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最后一点,高职院校才采用多样的学生考核标准,除了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外,计算机操作技能也应纳入考核的评价体系。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水平不高的问题,单靠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是不现实的,这不但会造成一些教师面临失业的风险,还会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因此,对计算机教师的再教育是关键。第一,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可以计算机专家讲座的形式来给教师补充专业的技能知识;第二,成立專门的计算机教学组,教师在教学组中探讨教学经验,传递教学方法,共同推进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发展;第三,实行教师审查机制,学校有关的部门要定期的考察计算机教学效果将其与教师的工资待遇相挂钩,以此来给教师提供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的动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之一,而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例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实践环境,在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上机、实训课程的质量。

四、结语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供了相关的策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柴巧叶.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推进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7,(8).

[2]石莉萍.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5).

[3]翟悦,牛文颖.关于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作者简介:

李响(1979.05~),男,湖北武汉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

作者:李响

上一篇: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旅游产业化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