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2022-04-19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出现了金融和经济危机,也产生了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从而引起教育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篇1:

“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

作者简介:葛守昆(1954-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摘 要:“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江苏发展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但机遇也有不少。能否化危为机,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注重经济转型,强化科技创新,强调绿色增长,注重城乡统筹,实现民生幸福。

关键词:“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形势;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年。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从有些地方对编制规划的要求看,存在着追求过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没有很好准确把握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走势与总体要求。主要是地方领导经济增长的压力大、要求高,在总体思路上,仍然是前些年“大干快上”的思维,希望有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定得相当高,GDP增速都在15%-20%左右;在资本积累没有很好完成的情况下,主要的措施仍然是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虽然也提到了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但力度不大。我认为,速度能快则快没有问题,招商引资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速度过高能否实现,都去招商引资实际上是招商抢资,能否如愿。为什么出现这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对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

一、“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发展的时代,国内外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江苏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面临的宏观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

1.世界经济运行模式面临深度调整

(1)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速时期。由价格虚高、资产泡沫、投机猖獗、生产过剩等引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波及到实体经济衰退的经济危机,必然有一个资产缩水、价格走低、失业增多、投机退潮、商品存货减少的过程,幻想在危机中高速增长、就业增加,不符合应对危机的规律性要求。危机从经历了萧条再到复苏是个缓慢的过程,决定了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恢复将充满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目前,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和争端增多、货币战愈演愈烈等,在一定意义上都与后危机缓慢复杂的复苏有关。同时,金融经济危机对原有经济和产业结构提出迫切的调整需求,全球经济格局、国际分工与贸易、投资的模式与格局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这也决定了全球经济不大可能沿袭前些年高的增长速度。

(2)世界各国将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对危机的反思,检讨过去的产业投资政策,出现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调整。同时,经历了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寻找新的增长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时代,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3)国际贸易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调整消费模式和贸易结构,改变进口依赖和消费信贷,注重储蓄和出口。外向度高的国家将更加注重开发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内需以弥补外需不足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调整取向。企业经营战略及模式也将随之调整,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更多地面向国内市场。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全球性的国际市场需求不会增长太快。

(4)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新兴市场间的国际投资与合作将明显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考虑到以前对国际经济的较大依赖,增长的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2.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面临重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面临的深度调整、增长速度放缓,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复杂,原有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发展模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调、贫富差距拉大、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深化体制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将面临重大转变。

(1)积极扩大内需,实现增长的双轮驱动

受国际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需求相对萎缩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趋缓,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因此,充分培育、增强经济内生可持续增长能力成为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在继续重视出口、投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扩大内需政策,通过鼓励国内消费需求、重点是居民消费需求,由过度依赖外需转变为内外需并重,由过度依靠投资转变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因应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我国将顺势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等手段,加快现有优势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型产业,抢占新时期产业发展制高点。

(3)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哥本哈根会议”为契机,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围绕绿色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产业政策扶持重点。资源品价格提升、资源开发补偿与生态环境项目投资等相关领域的政策将陆续出台,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4)扩大公共服务,增进民生幸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通过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劳动者报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扩大内需、优化内需结构、形成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机遇

综观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江苏实际,后危机期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1)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江苏积极发展内需型、消费类产品的生产。江苏利用外资的水平较高,外贸依存度大,反映了江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适应内需市场的变化,提高江苏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2)随着新时期绿色增长、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江苏新兴产业将呈现成倍发展的趋势。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环境保护遇到的问题多,发现的矛盾早,环保产业发展也比较快;加之前些年发展新兴产业起步早,速度快,基础好,有利于“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使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新兴产业有一个大发展。

(3)随着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深化,江苏经济发展将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尤其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江苏经济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发展。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程加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带加快形成,加之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迅速转型,将进一步培育和确立江苏经济新的特色与比较优势。

(4)江苏总体上面临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仍将在全国保持率先发展的基本态势。尽管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增长放慢,但江苏经济发展不缺一些热点和亮点,因而不影响江苏或部分地区抢抓“后危机”新机遇,打造“后危机”新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比如,江苏沿海地区可望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是江苏“十二五”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苏南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会有大的发展;其他地区得益于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可能从集聚与辐射中共同分享较快的经济增长。

三、“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江苏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关键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摆脱多年来主要依靠拼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低成本竞争谋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思维,切实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好中见快,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不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发展新兴产业、强调低碳环保、经济转型升级,都不宜也不可能保持太高的增长速度;在发展模式上,要由出口导向转向进口替代,重在满足内需和技术创新,由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重在由“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具体应该突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任务:

1.注重经济转型。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适应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效优先型经济发展的道路。重点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向高端的发展,扩大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加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专的步伐,鼓励中小成长型企业做专、做优、做特,脱颖而出为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大企业通过购并重组和企业上市,成为具有垄断竞争优势的旗舰型企业。同时,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机遇,增加内需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坚持依靠两个市场、抢占两个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强化科技创新。多年来,江苏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传统劳动力资源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必须走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道路,将劳动力资源大省变为劳动力资源强省。在创新强省战略中,必须突出人才强省,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方面创建良好的环境机制。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要加快和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增长作为未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整体经济结构。

3.强调绿色增长。随着小康和现代化的迈进,环境生态不仅是生产先进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消费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人类在解决温饱以后,良好的环境生态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否则,即使收入提高了,住房宽敞了,如果水不干净、空气不干净,食品和治安环境缺少安全感,大的环境不理想,小环境再好也是白搭,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满意度就要大打折扣。所以,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绿色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是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要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4.注重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平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配置资源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5.实现民生幸福。按照经济学的本原定义,民生幸福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是江苏“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必须大力扶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认真协调好劳资关系,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必须明确,社会保障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全体居民都是社会保障的对象,并且越是困难群体越要享受社会保障。要按照这个理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将是江苏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比较紧迫的任务,应主动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在江苏实现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进程中,让每一个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渭南文集:卷二十[Z].

[2]顾松年等.苏南模式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1-11.

[3]李雪根.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1987(2).

[4]李雪根.苏南模式正在创新中发展[J].苏州经济论坛,2006(5).

[5]黄文虎,王庆五等.新苏南模式: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全面小康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曹新平.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兼谈政府在地方发展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J].内部打印稿,2006-3-28.

责任编辑:彭安玉

作者:葛守昆

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篇2:

我国高等教育应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未来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出现了金融和经济危机,也产生了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从而引起教育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本文试图在评价《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同时,从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改革的时代特征出发,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育人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第三次工业革命;改革;启示

享誉全球的未来预测大师、著名经济学家、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以其《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轰动了全球。该书不仅明确地指出了全球面临的挑战,也为商界领袖、政府和公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把教育置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框架内,对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和理论。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创作背景

杰里米·里夫金是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的主席,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和畅销书作家。特别是在提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时候,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领域,里夫金绝对是当代社会变革时期首屈一指的领军式人物。在人类迎来一场划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大变革的时候,里夫金大胆地预言了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变革来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交汇,在接下来的年代,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传统、集中经营的方式将被第三次工业革命分散经营的方式取代。他提出,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对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里夫金在美国沃顿商学院担任资深讲师,在高级管理课程中讲授过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首席执行官和企业主管人员的脑海中,进而影响各国的决策层。其中从2000年起,欧盟开始积极推行大幅度减少碳足迹的政策,推动经济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里夫金同时参与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团体的活动,不断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2006年,他开始与欧洲议会的高级官员共同起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计划。2007年5月,欧洲议会发布一份正式书面声明,宣布把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长远的经济规划以及欧盟发展的路线图。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里夫金等人组织了一场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的80位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的会议,承诺建立一个第三次工业革命网络。2011年5月24日,里夫金参加了经合组织第50届部长级周年会议,在开幕式上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经济计划。

经过多方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里夫金终于在2012年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里夫金在书中指出,在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电信技术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化石燃料驱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了顶峰。当今的世界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声,化石燃料驱动的工业时代即将结束,而“历史上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预示着重大的经济转型时代的来临”[1]。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分散式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形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2]。目前,欧洲委员会的诸多机构及其成员国正在执行第三次工业革命路线图。“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3]里夫金在这本书中,阐释的观点新颖独特,充满真知灼见,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和扁平化权力的概念,有力地指导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在世界各地引起了轰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关于教育变革的观点

在里夫金看来,教育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重新思考在全球化世界里美国教育的使命”[4]。这是因为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来看:“美国乃至于世界的教育体系都是旧时代的遗物。课程安排不仅过时,而且脱离了当前的经济和环境危机。”[5]如果里夫金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反思中国教育的使命吗?!

(一)教育要培育具有生物圈同理意识的人

2006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造成了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公众纷纷指责金融机构的欺诈、贪婪和自私,并以占领华尔街等极端行为表达不满。有学者指出,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教育者,因为“教育者不是关注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能在金融体系中参与真实竞争的人” [6],而是将学术上固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全脱离现实,任何个人在商业活动中都可以毫不顾忌道德操守问题,使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人们越来越贪婪。

里夫金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培养出满足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如果要让学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存和获取工作,就必须让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课程安排也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等方面”[7]。但是,里夫金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传统实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重新塑造人的世界观,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只改变学生学习的技能,而不改变他们的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就会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实用主义心态去开展经济活动”[8]。而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物圈的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自然的工具价值将逐步转变为自然的真实价值,自然不再是人类征服和奴役的对象,而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要摒弃以碳排放为特征的旧能源体系,将分散式的清洁能源生产和智能化的通讯技术网络相结合,打造一个零排放的能源新体系,从而保护地球,维护生态的多样性,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树立生物圈的同理意识,里夫金认为应将生物圈变成我们学习的环境,通过恢复城市自然面貌,给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培养自然情绪,使学生理解人类与其他动物进化关系以及养成生物圈的意识。他说:“如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生物圈意识,那么每一个城市环境都需要植入生物圈中,在这里,学生可以参与并学习到他们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对地球的责任,并重新组织他们的生活”。 [9]

里夫金的人类与生态圈的观点最终可以归结为,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未来服务社会的各项专业技能,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生物圈同理意识,使学生具有尊重和服务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意识,能够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维护我们仅存的生物圈和人类社会,迎接未来的合作时代。

(二)课堂教学实施分散式合作模式

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于拥有新型建筑的每个家庭都可以自主生产、使用新型的再生能源或新能源,并通过智能的互联网实现能源的共享。这种能源的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里夫金在书中以“渐去渐远的亚当·斯密”为题,重新定义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财富,他批判了“经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始终的谬误之处在于对财富本质的根本性误解”[10]。他们只关注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忽视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代价,认为财产的私有和财富的交换是产生经济行为和产生财富的最有效手段,通过看不见的手控制市场,产生了新型的、二元对立的社会现实。基于财富的私有性导致了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被孤立在一个个单独的单元中,并被告知与同学交换信息是一种欺骗行为,会受到处罚。学生根据客观的标准被分为“三六九”等,以成绩为基础升级变成传统的高分优秀学生。

里夫金指出,传统的“公共教育体系自现代市场经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现有教育体系也需要进一步修正”[11]。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通信模式和新能源带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对人性驱动的解释——对社会性的需要和集体性的寻求”[12]。每个人的财富通过共同努力得到共同的增长,利己主义将被利益共享所取代。新兴经济的本质是分散式生产、合作型共享,这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利用的分散与合作关系成为未来之势。目前,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网络课程,各种授课精品项目正在网上受到热捧,数以亿计的教学视频在互联网上供学习者免费学习。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建立学习讨论群,每个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马上挂到群中,并会很快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不断有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知识不断的分散产生和共享,大大深化学习的内容,从而产生了很多创新思想。

分散式合作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室与社区间的传统障碍,在现实的教室或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生都可以开展分散式学习和合作式研究。当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实时地加入同一个学术任务和课堂项目时,他们交换看法,互相提问与解答,一起合作完成虚拟课堂的任务,学习就成为一种延伸至全球的横向体验。[13]

(三)未来的学习方式将是扁平式

在传统的大型、集中的学校里,学生所学到的就是永不挑战老师的权威。但里夫金指出,正因为分散式的学习方式使学习的重心从个人转移到了相互依赖的团体上,学习不再是存在于权威人物和每个学生之间孤立的经历。因此,传统的从上而下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被扁平化的教育模式所替代。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自我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学生摆脱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走向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14]。老师不再是教学主导者,而是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带着个性愉快成长,享受学习,享受学校和享受教育。

扁平式学习将促使整个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分散式学习与合作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直接对话交流,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答疑的场所。里夫金称这种教学方式为“反转式教学法”,目前已经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美国的可汗学院是这方面的先行者。2012年5月2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宣布筹资6000万美元,成立一个新的网络教育平台。用可汗学院那种方式,把它的课程重新包装,整合两校最好的师资,采取课后阅读、自动试题和维基讨论等新的网络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在家里上课,到学校去做作业,老师在校给学生辅导答疑。“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全球优质课程的共享,一门课可能会有很多老师讲授。”[15]这就给了学生选择老师的权利,无形的竞争将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网络化的课程学习和反转式教学法的变化,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在网上学习,每个学生进度不同,老师可以因人而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水平不同的学生可以学得快点或慢点。

三、中国的高等教育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文版)》序言中提出“中国如何引领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16],提醒我们要在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和体制创新方面做好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准备。但不管哪方面的创新,关键都在于人,而培养人是教育应担之责,特别是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类科技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场所。教育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7]是一脉相承的。目前教育最大的现代化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互联网发展的现实;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我们树立生物圈意识,将全人类和全球作为一个共同体来看待,这也是教育面向世界的目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人类的未来就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幸福发展,这就是我们即将迎接的未来。因此,中国教育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三个面向”。为此,我们必须审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根据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要求,做出我们的改革。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应试教育体制僵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育信息化刚刚起步等问题将会成为中国教育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障碍。为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改革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育人能力,从而保证我们国家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一)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智能互联网相结合的一次绿色环保工业革命,高等教育要为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课程安排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18],及时把最新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传授给学生。但是,教育不仅仅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效的劳动者,而是要求他们成为保护生物圈的主体。为此,我们高等教育必须从追求“分数”转变到“育人”的培养上,培养人的亲自然情结,使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善待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分散生产和能源共享的生产方式,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富观,自觉参与社会资源的建设和分享,追求人自身存在的真实价值。第三次工业革命还要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从“书本学”到“网络学”,充分运用云计算、云教育、大数据、大资源等互联网的交互平台,采用书本学与网络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远程学习。[19]

(二)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构建“政府引领、学校自主、社会参与”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逐步扩大并完善高考招生体制,改变现在一年一考的模式,并赋予高校相应的自主招生权和办学自由权。根据分散式合作学习和扁平式教学的特点,允许学校采取开放式的教学与学位管理制度,学生入学后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学校以学分形式管理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允许学生在学期间外出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转换专业,甚至转换学校。一般不限制学习年限,只要修满相应专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和获得学位。要实施教育的多样化,每所高校应办出特色,有相应的竞争力,普通高校与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要错位发展,形成互补促进关系,应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20]

(三)改革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

高等学校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里夫金指出“学校成为企业的一个缩影”[21],这是因为学校标准化培养目标、内容、程序和校舍就像工厂一样进行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只不过高校的对象是“一批批鲜活的学生”。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高校要将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责更加统一起来。在教学方面,要面对日益兴起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在线教育、视频课堂等教学新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交互平台下的分散合作学习形式探索,注重个性化、游戏化学习,打破现有的班级授课制的批量生产组织形式。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传授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向“以知识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22]转变,大力推行如导学式教学、互动式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同时,学校的教学资源还需要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利用互联网提供给校内外的学习者进行学习,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服务社会的职责。在科研方面要加快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的创新性研究。社会服务必须着重突出“产学研”的实现,迅速将新的技术推广使用,并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降低碳排放,不断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四)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育人能力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从“传授者”到“导学者”转变。[23]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导师而不仅仅是教师,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教师要不断掌握互联网技术和教育信息技术,主动开发制作各种教学视频并发至网络供学生学习,积极参与网络互动与答疑。第三,教师也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实践性教学、个性化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亲自然意识,积极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圈观念。

作者:潘国雄

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篇3:

新经济政策的内涵及意义

摘要:新经济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学上所起的作用就是节省信息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信息技术革命一共有三次。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为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促进传统产业更有效率地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 政策 内容 意义

现阶段我国应大力发展传统经济。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源泉。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新兴产业也发展很快,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体制上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每年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一两个百分点,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满足于2%—3%的增长速度,而是要增长得更快,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统产业的更快增长,仍将是我国较高增长率的主要源泉。

1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1921年后,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渡过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从1918年春到1920年底,连续三年的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革命战争,苏维埃政权面临被颠覆的危险。苏俄面对内忧外患,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之1920年的欠收,饲料缺乏,牲畜死亡,经济的萧条导致广大工人农民生活异常艰苦。从1920年底到1921年初,苏俄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工人的不满情绪也在滋长,工农联盟面临分裂。针对当时的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战略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面对的一个艰难课题。列宁深刻的认识到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低,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家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力所不及的事情。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度必须采取迁回的方式。列宁和俄共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对苏俄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和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

2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2.1 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置余粮。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所征收的粮食少得多,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刺激了播种面积的扩大。粮食税的实施,肯定了小农这种经济形式,并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小农独立经营,从而最终实现了工人与农民的巩同联盟。

2.2 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采取租让制、小业主合作制、租借制和国家组织代购代销几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同时,列宁在国营经济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比如要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

2.3 在流通方面,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3 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3.1 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俄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2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这是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一个重大启迪。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正是基于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在对国情的认识上,我国走了曲折的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国情都没有认识清楚,以致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其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清晰。十三大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十五大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表明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我国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基于这种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3 巩固的工农联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工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保障农民利益,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基础也是工农联盟。城乡和谐发展,工农共同富裕,是巩固政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更进一步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3.4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就在于这一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这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因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苏维埃政权同人民群众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使得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利益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到其创造性的发挥。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深化,我国原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利益阶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此外,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差距拉大的趋势,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等,所有这些,必然会使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趋于复杂和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陈秀文

上一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论文下一篇:光缆工程数字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