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消费防范论文

2022-07-03

电子商务消费防范论文 篇1:

我国消费者与消费者间电子商务体系现状与风险防范

摘要:网络购物得以发展,归功于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的安全购物环境。但平台的运营商只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无法履行政府职责,网络中的诚信问题、商品的合法性等都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引入第三方对电子商务平台及电子商务零售商进行监管势在必行。

关键词: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第三方监管

网上购物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电子商务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并被寄予厚望。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以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 To Consumer)为代表的网上交易发展迅猛。2008年,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淘宝网”的商品销售额已经达到999.6亿元,注册用户人均消费超过千元,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推动经济贸易方面,淘宝网都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商家是否有诚信、商品是否合格,购买者根本无法从网络中做出判断。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仅限于图片和文字以及对卖家询问时的解答。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驱动必然会引发电子商务的信任危机。

一、C2C模式交易的风险性

C2C是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但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购物的风险。信息可分为私有信息与共同知识两种类型,而两种信息所占比例则存在动态关系。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无论企业还是客户,他们之间的交易都是基于传统的交易渠道。如,零售模式,该模式具有交易周期长、交易成本高等特点。而基于以往对电子商务应用的评价主要围绕其交易的跨地域性、周期短、交易成本低等特点,许多学者总是将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风险归结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或监管不力等因素,但却忽略了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必然性。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C2C交易的双方都属于契约关系,委托人通过网络不可能证实代理人的真实身份或意图,至少委托人需要花一定的成本去证实代理人的行为。如果证实代理人的成本较高,那么代理人将会受到严格的监督,只要其违背契约,委托人会很容易识破其意图。然而,电子商务交易通常被认为是低成本交易,由于其交易成本低,通过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因此,电子商务交易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如果委托人监视代理人的成本有所提高,那么代理人的行为会按照契约所规定的执行,但这违背了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监督成本会直接提高商品的交易价格。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与传统交易模式是没有差异的。当委托人为了降低电子商务交易成本而放松对委托人的监管,虽然降低了交易价格,但却直接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因为代理人违背契约的成本会低于其违背契约所获得的收益,这就形成了“道德风险”。因此,可以认为,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个人或企业的私有信息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已超过共同知识所占信息比例,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其交易风险必然增加。

二、C2C电子商务平台信用体系现状

为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信心,C2C网站平台要求卖家通过身份认证才能出售商品,从而增加卖家的责任。同时,C2C网站平台设置消费者对卖家的信用评价等级证明卖家及其商品的可靠性。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实行消费者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指消费者在交易完成后评价卖家提供服务的质量的等级。信用级别与交易量成正相关关系,信用级别越高,表示这个C2C电子零售商的信誉度越高,是值得信赖的商家,消费者可放心购买这个商家销售的物品。信用评价具有反应商家诚信程度、商品品质、服务态度等功能。二是进行身份认证。个人身份认证是为了避免欺诈行为。如,淘宝网对没有通过支付宝认证(支付宝个人认证包括身份认证和银行卡提现认证两部分)的注册用户不允许其在淘宝网出售商品。虽然现有C2C平台也提供了相应的信用监督措施,但由于其片面性和缺乏可操作性,收效甚微,其具体情况表现在:

(一)信用评级虚假

如果C2C网络平台上的信用评价存在虚假成分,那么商家的信誉完全可能误导买家。由于双方都能认识到信用评价的重要性,就有部分急功近利、甚至别有用心的商家利用C2C平台的信用评级。表现为信用虚假、信用注水、信用扭曲。C2C平台出现了虚假信用等级,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个人的购买效用,最重要的是虚假信用会直接影响整个C2C平台的交易,即出现“逆向选择”。如果C2C交易平台只要有一个卖家出现虚假信息,其最终均衡结果必然是信誉良好的卖家将不能够在C2C平台上继续存在,而剩下的卖家必然全部具有虚假信用,这就是虚假信用卖家驱逐良好信用卖家。

(二)身份证明约束微弱

身份认证对卖家,特别是不法卖家的约束效力非常微弱。如果注册者假冒他人身份证认证和假冒他人开户银行卡,那么,C2C平台也会通过实名认证的,因为那个被假冒的人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身份认证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即使网络卖家涉假,平台能够给予的惩罚只有审查或封店,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货的出现。因为该卖家可以马上另外换个身份继续开店。可以说,C2C平台现有的惩罚对于涉假卖家收益而言,其额度远小于后者,涉假卖家仍然具备继续卖假的动力。

(三)法规、赔偿不易操作,维权成本高

我国现在主要依靠以下几部法律对C2C电子商务进行规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经营者必须提供真实的信息适用于C2C电子商务;还有《产品质量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但是对C2C电子商务违法行为的概念较模糊,对C2C中有关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未能给予明确的规定,造成消费者对法律的盲目。网络特性是C2C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处于不利地位的根源。网络的虚拟性、技术性、无纸化等,使保护消费者权益变得困难。即使有人举报甚至报案要求维权,也因难于取证以及难于找到嫌疑人而最终不了了之。网络购物遭受的损失很多还不够立案。据腾讯科技“网络诈骗”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即便是遭遇了诈骗,选择举报的网友只占26.87%。60.89%网友表示自己对所遇到的网络诈骗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

三、交易风险防范机制设计

如果要求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管,那么无疑会增加电子商务交易成本,这也有违电子商务存在的初衷,故市场必须引入委托人、代理人之外的第三方对交易进行监管。如果第三方监督机构由社会来提供,那么该机构肯定就是社会公共品。但如果是社会公共品就一定会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没有私人愿意提供这种社会公共品,第三方监督机构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并且政府必须制定出相关的工商行政处罚条例,由于民间处罚的成本过低,没有增加卖家的违法成本,其结果必然不会理想。政府处罚必须与民间监督相结合。政府处罚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卖家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轻易违法。民间监督机制的完善在于参照银行信贷机制,建立电子商务交易黑名单,如果卖家违反交易程序,一旦被发现,一定将其列入黑名单,使其不能继续在任何地方重新进行交易。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评价体系中应引进交易金额等作为评价的权数,修正小额交易冲信用的现象;建立投诉机制,对网购者反映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网店进行查询和监管,不应列为交易纠纷,而要视为经营者有违法行为转交当地工商部门核实后进行处罚。

(二)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

恰当的合法监管机构仍以国家权力机关为宜,如工商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2008年北京市率先试行网店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就是对C2C管理的一个尝试。只要执行程序规范下来,C2C电子商务零售商也没有过于烦琐的负担,就有利于网购环境的优化。针对网上开店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重点应放在审核C2C卖家经营的合法性上。工商管理部门对经营户的经营固定场所、经营范围的认定、商品品种、产品的合法性等等进行审核,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随访抽查,凡不合格者取消营业执照。由于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的目的还宜将管理放第一,税收放第二,收税日期延后,甚至几年内针对C2C卖家税收可以实行减免政策。

(三)直接监管网络经营者

通过网络经营者去管理每个C2C卖家,要求平台审核每个卖家的营业执照才能签订相关的“入网协议”,将营业执照和身份认证一起列入卖家开店的必备先行条件,不允许平台放水。

电子商务C2C良好的购物环境,不仅是C2C平台运营商的职责,也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作为网络购物者也要有维权意识和安全信用意识。电子商务在不断丰富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足,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发展为市场的主流。

责任编辑:晓轩

作者:王志芬

电子商务消费防范论文 篇2:

浅析网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摘 要: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也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电商制度不规范、法律不完善、商家商业道德水准参差不齐、消费者防范保护意识较弱等原因,使得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面临诸多侵权问题,本文重点对网购中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权益进行探讨,对提高卖家准入门槛、发挥平台作用、消费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健全和完善网购相关法律等四大方面提出符合当前实际的合理化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消费者;网购;权益;对策

“双十一”的宣传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们也逐渐躁动起来。淘宝网的界面漂亮,操作简单便捷,在其带领下,电商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短短十几年间,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淘宝也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网购颠覆了我们的购物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出家门就可以买到心仪的产品,点点手指就可以在家收包裹。然而,在全民网购的大环境下,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于是乎,形形式式的网购陷阱,也让我们防不胜防。

一、网购的发展与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谈起网购,最先想到的便是马云。马云可以说是中国电商发展第一人。从阿里巴巴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实践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1999年电子商务处于萌芽的阶段,B2B和B2C、C2C都已经在中国出现。这是,马云和一群人用50万元在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

2003年5月10日,马云正式在浙江省杭州市创立淘宝网。淘宝作为新兴的电商产业,做出了“三年免费”的承诺,同时在淘宝上允许买卖双方直接发布所有联系方式。淘宝网基于诚信为本的原则,从零做起,使得它得以超越了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易趣,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确立了自己在国内的交易平台市场的领先位置,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发展奇迹,成为真正的网上个人交易最佳网络平台。

短短数十年内,电商的发展掀起全国热潮。全民上网购买商品,人人争当淘宝店家。尤其是大型的“双十一”等活动的开展,更是吸引了全民的眼光。淘宝准入门槛较低,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最早出现电子商务的美国,国内电商缺少真实性,售后服务不到位,这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乱象。

1.网购实物与图片相差甚远

人们在网购时,仅仅只是看图片而做出选择,这时卖家便容易利用网络虚拟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描述商品时不依据事实,修改商品的图片或夸大商品的功能,隐瞒和欺骗消费者,使得实物与消费者想象中的在颜色、大小和外形等方面都是可能发生偏差的,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2.网购假货多

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在网上买高档化妆品、手表、电脑、名品服饰等,因为网上有代购、免税、折扣,比实体店要便宜的多。可是实际到货时,却发现打着折扣价格的商品实质上是假货,有些卖家更是标着相距很大的低价,卖着翻版,许多“原单”也不是原单,没有商标的商品也并不是因为剪标。2016年,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网售的11种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共抽查了535家企业生产的571批次产品,涉及11类产品。11类产品抽查批次数见下图:

经检验,有439家企业生产的472批次产品合格,合格率为82.7%;检出9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3%。由此可见我国的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十分严重。

3.网购退换货难

网购的商品退货流程繁杂,卖家服务态度参差,快递收费高,再加上某些自身原因,许多消费者选择放弃退货。尤其是一些价格很便宜的商品,很多买家会因为快递费需自行承担,而选择不退货。另外,许多代购店再三强调代购产品无法退款,即使你申请了退款,也会被客服劝说放弃。然而代购产品往往是消费者最想退款的,这类产品价格高,由于未经试穿,服装往往不合身,卖家的态度让消费者无从退款。还有许多在网上销售的品牌,不包含售后服务的,再卖出之后就不再承担责任。

4.网购侵犯个人隐私

网购的过程需要消费者准确真实地填写个人信息,这使得商家掌握了大量的消费者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不少商家在收到消费者对商品的差评后,直接利用获得的信息联系消费者更改差评,如果未改,则以各种手段骚扰消费者;更有甚者,将消费者的信息作为商业的利润来源进行贩卖。

5.网购快递暴力运输

暴力运输快递物品,会造成货物的损毁。消费者在收货时,大多数情况是先收货再验货,因此快递公司容易以已签字为由来规避自己的应当承担责任,纠纷由此而生。同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快递都是代收的,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发生。

二、造成网购各种问题的原因

1.卖家追求利益至上,不诚信

卖家追求利益,为了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店里购买商品,不惜在图片上做诸多修饰,导致图片与实物严重不符。更有甚者,盗用其他店里的图片蒙混过关,而其形状、颜色、质量等根本与图片不符。同时,卖家善于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在网页上大吹特吹自己的产品性价比高,出售质量低廉的产品,欺瞒消费者。

2.违法成本低,市场监管不够

与传统零售业不同,电子商务过程中违法成本过低,使得电商平台深受假货困扰。维持良好资质和品牌的约束力对于网购平台上的商家而言并不强,因为入驻电商平台的更多是中小型贸易公司和个人店主,售假对大型电商平台名誉会造成很大损失,但对那些些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卖家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很多店家利用各种渠道拿到“资质”后开始营业,以掺假等手段售假,甚至被查出来后换个名称继续营业。

3.消费者乐于首选“信誉度高”的卖家

消费者买东西时,通常会选择那些信誉度高的卖家,认为好评多,就是产品质量好。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信誉好的卖家都是假象。这种假象的原因可能是找专业制造好评的人刷出来,也可能是将原来的一个低价好评产品,换成高价的其他产品的链接,来蒙蔽消费者。如果细看刷信誉店铺,其评价基本上都是同一时间同一账号给出,且大多是匿名,显而易见这些并非真实的消费者购买该商品后作出的评价。

4.维权意识不高

在网上买东西和在实体店买东西,消费者的心态不一样。在网上买东西发生纠纷,较少数消费者认为网购纠纷中自己权利能得到保护。因为即便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都普遍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强的省事心理,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网购就是为了省事,况且维权如此复杂,本身价值不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想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网络购物纠纷频发。

三、网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1.提高卖家准入门槛

现阶段的电商平台中,商家只需要凭借简单的身份信息就可以申请经营网店,因此卖家准入门槛很低。买家获取卖家的有效身份信息十分有限,很难通过平台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在维权路上十分被动。若实行网上开店注册的实名制,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其权利遭受侵害时,能成功找到解决途径。因此,实行网上开店注册的实名制,可以从源头上维护买家的权益。同时也要加强对卖家的管理和教育,改变卖家的唯利是图的思想,做到诚信经营。

2.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完善评价机制

目前,很少有网络购物平台网站实行清理商家的措施。淘宝、天猫、微信代购等各种购物APP平台上,卖家数量虽然大,但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各大购物平台应当针对根据自身平台特点进行定期的清理不合格卖家,保证卖家质量。

近来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针对网店的刷钻行为,该行为极大程度地损害消费者利益,严重地破坏市场秩序。各平台需要完善网店信誉评价系统,做到“三公”,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应当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清楚法律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在购买商品前了解商品属性,购买后保存购买凭证。

积极维权,遇到问题拨打消协电话,也可以通过媒体曝光,恰当的运用法律手段和社交媒体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4.健全和完善网络购物相关法律

可通过制定专门规范网络购物的法律,明确规定违反此规范的法律后果,规范网络市场的健康运转。对于不诚信商家可以建立退出机制,加大惩罚力度,使商家在法律规定内买卖货物。同时要建立信息保护制度,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安全。不良商家在消费者做出差评后,有些会通过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打电话、发短信骚扰买家,直至改回好评,甚至对买家信息进行变卖,使买家遭受困扰。同时应当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隐私。

该制度不但适用于网购平台及卖家,同时也应包括物流公司,对恶习泄露消费者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追求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博群.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研究.调研世界,2015.

[2]胡慧,芳方璐,莹张震.大学生网购纠纷及对策研究.法治与社会,2015(1).

[3]任怡.论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2015(10).

作者简介:沈漪阳(1999.08- ),女,汉族,浙江省桐庐中学

作者:沈漪阳

电子商务消费防范论文 篇3:

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防范对策分析

摘要: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了商品交易电子化、通信业务数字化的充分便利;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给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防范对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利用网络的自由、资源的共享、服务的拓宽使电子商务信息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运行,切实的防范一切可能攻击网络的不良因素,成为当前网络电子商务全面开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防范对策

Web-based E-commerce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ntermeasures

Yan Zhengxue

(Anyang Normal College,Anyang455000,China)

一、前言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基于网络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广泛的优势传输各类商业信息,从而简化商品交易中需要实地看货、现场验货、当场付款的机械化操作流程,使电子交易更加便捷、快速,能充分的适应当今人们生活步伐加快、消费渠道拓宽的发展趋势,实现了整个商务活动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及一体化。当然,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电子商务的兴起在为人们丰富多样消费需求提供了广阔便利空间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利用网络的漏洞、黑客软件窃取客户的资料;恶意盗用消费者的账户和密码盗取他人财物;发布虚拟的交易信息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种种的劣迹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电子商务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严重的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电子商务中大量的客户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推广销售流、客户反馈信息流都是依靠网络平台进行频繁交换的,且交换的信息、购买的记录随意查询、清晰可见,这给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保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者网络平台搭建的不完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商家對信息安全的不重视、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意识也是导致电子商务活动频繁受到恶意攻击的根源。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有在扩大商品宣传、特色广泛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同时,加强信息安全防范、针对电子商务交流广泛、信息频繁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全程的监控才能为电子商务活动营造安全有序的开展空间,使其在无所不能的网络中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分阶段实施对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安全的全程监控与防范

(一)信息交流的防范

信息交流的阶段包括商家对产品信息的加工、录入及网上的发布,是将实物通过网上的推介与展示转变为电子宣传的重要途径,一旦商品特别是新产品发布到网上,将得到全体受众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中加强对产品信息发布之前的加工与录入,按规定程序实施对产品信息的保密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产品投放初期就加强管理能有效的避免信息失窃、杜绝仿冒品、经营权侵犯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产品信息录入过程中我们应实施专人专项的管理,通过设置管理权限、密码访问等措施使犯罪行为无机可乘。

(二)合同签订的防范

电子商务活动中合同签订的工作也是通过网络传输来完成的,是对于购买意向的各项指标规范,包括产品种类、规格、价格、数量、交易时间、送货方式、付款方式、送货地址、客户信息及联系方式等,通过电子合同的签订能有效的约束商家的供货行为,因此确保合同的细则清晰与条款准确是十分必要的。倘若在合同的电子传输中泄露了签订信息,将会给企业在发展中的合理竞争、购买者的个人隐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使不法分子扰乱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及网络传输阶段我们应确保各项信息的保密,使企业与购买者双方享受应有的信息安全保障。

(三)商品交换与结算阶段的防范

商品交换与结算阶段是最易受到恶意攻击与钻空子的阶段,因此在该阶段实施安全的防范措施、利用开发严谨、设计周密的软件进行防控是十分必要的。如淘宝网、易趣网等运用的支付宝软件就是一种很好的防范发布虚假消息诱骗消费者的手段。同时在该阶段,销售企业还应在商品销售环节、配送环节、银行网上付款环节寻求更多的法律援助与支持,引入一定的保险机制,加大对网络安全信息防范技术的投入,引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为商品的交换与结算阶段营造坚实的安全壁垒,使之坚固的无懈可击。

三、加强全面技术防范,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提供安全的保障

(一)传输数据的防范与虚构身份的欺骗控制

电子商务数据的对外传输过程中极易由于操作人员的管理不当造成信息丢失、次序排列混乱、冗余信息过多而占用网络资源现象的发生。因此为了防止非法操作、非法拦截现象的发生我们要严格操作管理程序,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加密、口令核实,引进必要的网络监控体系检测网站受攻击的可能性,遇到非法攻击立即采用相应的防控措施拦截,以保证交易文件、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同时,针对时下流行的虚拟身份入侵欺骗,我们可通过身份双重确认的相关技术加以防范。即使犯罪分子利用非法的手段窃取到了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我们还可通过二次确认的方式拦截掉一部分欺诈行为,使冒充他人消费、骗取经济收益的犯罪率降到最低。

(二)防止黑客攻击及网络病毒传输

网络中的bug、漏洞是黑空攻击的主要对象,他们运用特定的程序窃取网络的后门,并最终进入到整个系统的中心窃取企业情报及信息,篡改网站数据、对网络硬件及软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甚至使服务中断、网络架构瘫痪。由上所述不难看出黑客攻击对企业网络造成的破坏是严重的,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网络运营体系,定期的打补丁、进行必要的程序更新,才能使整个电子商务活动的网络服务在有序、健康的环境中高速运转。同时,防范网络病毒也是防止黑客入侵的又一有效途径。我们应通过定期的病毒库升级、查杀病毒软件更新来防范一些新兴诞生的病毒类型,使企业庞大的网络服务系统坚不可摧。

(三)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器的监控与完善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器是整个企业网络系统得以正常运转与服务的核心,其中集成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信息与重要的软件防控系统,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器的监控与完善,采用数据库阵列、双机热备、系统监控等方式对企业服务器形成全面的保护,防止服务器接受非法用户请求及非法链接,一旦发现多次的非法操作就对该用户进行关闭及永远禁止其登陆。

四、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技术防范

首先在技术防范策略的应用上我们应采取基于编码技术的二次加密防范,通过验证的手段确保数据访问、保存、接收及传输的保密安全,同时在传输过程中采取加密路径、加密传输、加密接收等方式实现接收数据终端方接收权限。再者,按照预先设定的访问规则进行防火墙的安装,从而给外界信息和程序的访问提供特有的通道和认证系统,对于符合既定规则的便允许其进入,否则便将其拒之门外,该方式对进出数据的合理筛选、防范攻击具有重要的安全作用。接下来,对于访问用户的身份验证也是确保其合法访问身份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采用数字证书认证的方式,使每一台访问机器与一个固定的钥匙绑定,失去了证书就无法进行系统的访问与后续的操作。这种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方式能有效的控制资金结算的合理流向,使交易的各个环节及时准确。另外,对于常规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我们也应极度重视,可通过采用安全交换机、数据定期备份、实时更换代理网关的方式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的通过系统还原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五、结语

总之,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加强基础建设、系统安全防范的同时,我们还应从管理上加大对安全技术的投入,从操作规范上养成良好的操作与管理习惯,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才能最终使电子商务活动在日常的规范管理中防患于未然、及时排除故障,以强有力的服务态势实现电子商务的全面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肖建傲.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J].软件导刊,2009,8

作者:严正学

上一篇:一带一路对外贸易论文下一篇:农业情报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