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的教学设计

2023-01-18

第一篇:六一儿童节的教学设计

儿童街舞的教学体会

以下为个人课堂教学随笔,仅供家长和学员交流学习,不足之处,请圈内全国各地的同行好友给予指导。

1.Hiphop的基本律动(down&up),也就是膝关节的松弛比较难解决,同时是节奏感更重要,因为hiphop的很多动作基本都是由下肢律动和步伐演绎出来的,所以下肢体关节的松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不可忽视。

2.整个身体的最简单的协调组合训练。

3.加强手臂和腹背肌肉群力量的训练。

4.在全身各部位热身训练时,注重小肌肉群的活动和感觉训练。

5.倒立等特殊动作训练,可增强儿童空间识别能力和舞台方向感。

6.多喂法儿,克服孩子的恐怖心理,如图。

7.代表性动作的演绎,派生,即举一反三和即兴创意。

8.家长思想误区:只注重课堂所学动作的数量,不重视毎个训练动作的实际意义,从而导致街舞不像街舞,甚至跳成为老年广场舞的感觉,不能全面体现出孩子的自信、激情、时尚和舞台表演效果。

9.因为街舞是一种即兴性很强的舞种,毎阶段课堂所授内容多为组合形式。

学员及家长应多重视毎个动作组合的积累,以便达到舞台表演前的有效编排和良好的舞台效果。

第二篇:寻找儿童诗的密码教学设计

寻找儿童诗的密码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材简析

本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儿童诗作为诗歌的一部分,它饱含童趣,充满想象,富有韵律等特点更适合于儿童品味、赏析和创作。儿童诗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以,这节课从儿童诗的内容入手,引导孩子发现诗歌的特点,去感受想象的快乐,感受诗歌创作的快乐。

学习目标

1.学会欣赏儿童诗,发现儿童诗的特点。

2.发现儿童诗的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学写儿童诗。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

1.0和3赛跑,谁跑得快?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白理由。

2.师引导:从形状上看,0和3赛跑结果不同。那么,从不同的地方进行赛跑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观点不同引发辩论的课堂场景。

【设计意图:课前交流用“0和3赛跑,谁跑的快?”导入,启发学生想象,发散了学生思维,自然而然的导入了此次教学的内容,为接下来写儿童诗做铺垫。】

一、欣赏童诗,发现童诗特点

1.播放儿歌《种太阳》

师:孩子们,你看,刚才的争论,让我们的课堂气氛有些紧张,没关系,下面咱们听首歌放松一下。会唱的一起唱。(课件播放儿歌《种太阳》)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个就够了 会结出许多的太阳 一个送给南极 一个送给北冰洋 一个挂在冬天 一个挂在晚上

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 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师:孩子们,喜欢这首歌么? 生:喜欢

师: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放到了大屏幕上,其实呀,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儿童诗呢!【说完再板书:儿童诗】

2. 师生互动交流:你发现儿童诗的特点了吗? (1)抓住一个“种”字体会儿童诗充满童趣的特点。 自己读一读。

师:通过读,你发现儿童诗的特点了吗? 生:很有童趣

师:那趣在哪里?(读读句子)

生: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播种一个就够了,会结出许多的太阳 。

师:是呀,太阳都能种,可真够有趣的!看来,富有童趣是儿童诗很显著的特点。(板书:童趣)

(2)结合儿童诗中的相关句子,发现儿童诗充满想象的特点。如:

一个送给南极 ,一个送给北冰洋,一个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

自己读一读。 师:还有吗?

生:小作者想象力很丰富。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一个送给南极,一个送给北冰洋,一个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 师:真好!还有哪些想象丰富的句子?

生1: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或者生2: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

师:看来呀,充满想象也是儿童诗的特点。(板书:想象)

(3)发现儿童诗中“望、阳,洋,亮”等字,发现儿童诗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的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发现。大家看,(加红“望、阳,洋,亮”)读读红色的字,有什么发现吗?

生:读起来很押韵,让人觉得朗朗上口

师:真好,你是个会读诗的孩子,发现了儿童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板书:韵律】 (4)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儿童诗的特点:充满想象 饱含童趣 富有韵律

一首《种太阳》让我们发现了儿童诗的特点,他们是——【师指板书】充满想象,饱含童趣,富有韵律。

二、多感齐动,发现表达方法。

要想真正走近儿童诗,仅仅会读会赏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是能走进字里行间,去寻找儿童诗的表达密码就更好了。【补充板书:寻找 的密码】 生齐读课题《寻找儿童诗的密码》。

1.读儿童诗《风》,发现表达密码——拟人。 出示儿童诗《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1)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回答交流:风很活泼,很爱玩,很调皮。

(2)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发现表现手法——拟人(板书:拟人)

(3)引导学生想象:风,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想想看,风还会在哪?做什么?【找四个同学说】

生: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多好玩儿呀 生:在花园里,和花朵一起跳舞

生:在水面上,吹起一层层浪花。吹泡泡玩——真有趣

生:在天空中,和小鸟一起唱歌,和白云捉迷藏,和太阳公公聊天

师:你们看,大胆的想象一下子打开了同学们的思维。用上拟人的表达方法,我们看到了一位爱玩、会玩的风。和老师合作着来读一读,去感受这种快乐吧!(在树上——,在草原上——,在院子里——,课件加红)借机体会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来说句子。

2再读儿童诗《风》,发现表达密码——比喻。

风,你像一个敬业的理发师,把树上凋零的树叶给剪掉; 风,你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把行人的帽子给抢走; 风,你又像一只发怒的猛虎,掀起海啸,淹没人类的家园; 风,为什么你没有了往日的笑容,每天都在生气, 是因为,我们吗?

出示儿童诗《风》

(1)又读了这首儿童诗,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风?

生交流,师点红课件中的“像理发师、像小孩、像猛虎”,直接明了的发现“比喻”的表现手法。(板书:比喻)

(2)师总结:同样是写风的儿童诗,用上不同的表现方法,就会有不一样的表达效果!那,咱们再来体会着读读吧,这一次咱们开火车读——(再读《风》)

3. 读儿童诗《交通警察》,发现表达密码——夸张。

(1)同学们,生活中的一切,只要你会观察,爱想象,就会流淌成一首首生动有趣的儿童诗。我们来看,他,认识吗?【出示:交通警察图片】

生:交通警察。

(2)生活中,你们眼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样的? 生交流。

(3)小作者眼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儿童诗《交通警察》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师引导学生抓住“力气大”这个词语,发现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对,夸张也是儿童诗创作的一把金钥匙【板书:夸张】 4.总结表达方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破解了儿童诗的密码,找到了儿童诗创作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拟人 比喻 夸张(指课件)

其实呀,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几种方法以外,还有很多,像——(点击课件)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会慢慢了解到„„出示:排比、假设、对话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儿童诗中,无论是能播种的太阳,会玩飞镖的风,还是力气大的交通警察,小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表达方法让这一首首儿童诗充满童趣,富有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三首儿童诗的赏读,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自由】放胆类比、发现、联想,发现儿童诗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由物及物逐步发展到赋予物以活泼的生气,整个课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学生心里与语言发展的链条。】

三、和谐互动,自由表达

1.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学习想象的方法。

提醒:还记得课前“0和3赛跑”的问题吗? 咱们就以它为话题,用上这节课我们学过的方法,继续发挥你们的想象,把它变成一首有趣的儿童诗。好吗?那怎么写呢?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层层推进,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准备。(以“0和3赛跑”为例)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继续想象创作 师生交流,总结想象表达方法

第一层:把数字想象成人

大家看,0和3赛跑,当我们把这两个数字想象成人的时候,我们的儿童诗创作就开始了第一层想象(课件出示:第一步一个箭头,指向想象成“人”„„)。

第二层:想象比赛地点

还得接着往下想,既然是赛跑,他们会在哪儿比赛呢?老师觉得可能在草地上。你呢?

第三层:想象比赛画面

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画面,你看到的画面里有什么? 生:我看到了0挺着肚子,3掐着腰——两位主人公不能少 生:有太阳——太阳公公微微笑 生:有小鸟

生:有花儿——花儿点头笑 生:有观众 生:有彩旗

哎呀,老师仿佛看到了那热闹的比赛场景呢!同学们,你现在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一试身手啦?拿起你的笔,开始创作吧!

【设计意图:从“0和3赛跑”开始,又回到“0和3赛跑”,只不过,第一次赛跑是训练了孩子的想象,经过多首儿童诗的学习,发现儿童诗特点之后,引导孩子再回到“0和3赛跑”。 指导学生学会一层层的展开想象,使想象有了方法性的指导,更使想象有了画面感,借助想象到的画面进行儿童诗的创作。】

四、自主创作,拓展创新

1.学生配乐进行儿童诗创作。

【师巡视,指导精品1到2篇,以备展示】 2.学生展示儿童诗,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作品一:自己读,别人评价

谁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这首儿童诗写的怎样?(侧重表现手法)

看来,你真的学会了这种表达方法!这样的表达让这首小诗显得更加灵动了! 作品二:生读。

这首诗中,你觉得哪儿写的好?生评。 3.作品创作及交流的拓展指导:课下继续创作,形成“0和3系列儿童诗”。 看来呀,咱们班的同学都有小诗人的潜质。老师建议我们把这些儿童诗集结成册。看,老师已经给你们设计好了封面,0和3的系列儿童诗

(一)。

拓展延伸: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想象和创作的欲望还要继续。想一想 “0”和“3”除了比赛跑步,还会比什么?(比赛跳舞、唱歌、比美、比大小„„ ) 生想象回答,师点评表扬

4.课堂总结: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的运用这些方法,就会创作出充满想象,饱含情趣的儿童诗。【完善板书:画出翅膀的图案】

(完善板书,画成翅膀形状。)

老师期待0和3的系列儿童诗会在咱们班诞生!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五、板书设计

寻找儿童诗的密码

想象 拟人

童趣 比喻

韵律 夸张

第三篇:《小说叙述中的儿童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借助儿童视角,多角度品析作品主题,深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回忆性导入,引入叙述视角概念,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从视角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

主题一

1、若瑟夫视角中的菲利普夫妇是如何对待于勒的?

(由此主问题体悟文本,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主题

二、

2、若瑟夫视角中的菲利普夫妇的日常生活片段解读。

(由此主问题,体悟出菲利普夫妇所代表的小人物生活的困苦,理解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冷漠的原因,从而解读出作者借若瑟夫所传达的对于小人物的同情与悲悯)

主题三

3、若瑟夫视角中的于勒是什么样的? (由此主问题体悟出小若瑟夫以及成人若瑟夫对于于勒对于穷苦之人的同情、可怜,从而解读出作者借若瑟夫所传达出的对于人性的期待与信心)

4、总结:借助若瑟夫视角对于主题的解读有: 人情的冷漠

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与无奈 对于小人物的同情与悲悯 对人性的期待与信心

三、 迁移应用。借助对视角的学习与理解,解读《孔乙己》中以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好处。 问题设置:

1、《孔乙己》中还可以用谁来作为讲故事的人? 讲出的故事是否一样?

(由此问题比较得出,由小伙计作为叙述人,能够更加真实、客观而又完整的展现孔乙己的悲剧,突出作品主题。)

2、小伙计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是怎样的?

(由此问题,品味文本,体悟出孩子也在渐渐被周围冷漠的环境同化。国人的麻木与冷漠,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不仅停留在这代人的身上,也在祸及下一代人。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主题,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 小结。

五、 作业。

从视角的角度重新读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作者用小弗朗士作为叙述者的好处。

第四篇: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规范之路

原文地址: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规范之路作者:钢琴家长互助学堂

在尚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钢琴课堂教学中,对出现在一些孩子身上的错误弹奏综合症,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疗法或许可奏效一时,但更多时候可能是“按下了葫芦浮起来瓢”,不解决问题。根治的途径就是规范.

一、规范意识是必要的课前准备

从事业余钢琴教学的老师在接收新学生时都要结识一个新的家长,倾听家长陈述学琴的动机及孩子的各种状况,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据笔者对“学琴动机”的调查统计,以提高素质为目的、不求进度与程度的约占50%以上。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个趋势。然而,这种“提高素质”的动机,会被某些家长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甚至是“消费享受式”的学习,这种“潜意识”很快地“传染”给准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孩子。于是,抱着一种游戏、娱乐的“休闲”心态进人钢琴课堂,很自然地一动手便毛病百出,因为心早于手已“病”得不轻,“手上的病”只不过是“心病”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我们不谈孩子能达到多高水准的钢琴程度,就算是提高素质的初衷亦难实现,甚至可能会因此养成孩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的作风。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固定一个家长陪孩子上课,作好课堂笔记,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要让孩子对家长有既爱又“惧”的心里。

4.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

5.生活中家长需尽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美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6.家长要注意自己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由于家长知识层次不同,但若努力按以下要求去做,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避免出现初学课堂中的“疑难综合症”。

二、课堂教学氛围需要亲切,要求规范

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研讨的焦点之一,是要求教师以亲切的教态,启发式的教法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为此,寻求儿童生活中“通俗化”的事物与钢琴技术、音乐表现的共通特征也正成为许多教师思考的重点。与此相悖的是“填鸭式”的教法与“强权式”的辅导陪练,它有害于孩子音乐灵感的开启乃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然而,要强调的是,亲切、和蔼应是由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及自身的道德、知识素养等诸因素的综合而形成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对孩子来讲是至高无上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琴积极性,甚至使孩子觉得:能够感悟、完成教师的课堂要求是最大的幸福。因此,我们不能把亲切、和蔼理解成对孩子毫无原则的姑息迁就,不能因为“培养兴趣”而把钢琴课变成“游戏娱乐课”,既是上课,就一定要讲规范,要严谨,哪怕最简单的一个动作细节也不放过,若一旦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以后很难再想完美。“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仅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家长与孩子讲的,因此钢琴启蒙教学的课堂应是以规范严谨的要求为前提去营造亲切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内容:应包含独立规范的音乐素质训练

学琴孩子的家长其内心的憧憬是美好的。有的家长由于“年轻时非常爱好音乐,但那时没这个条件„„”或“碌碌无为一辈了,希望孩子不重蹈覆辙„„”,也有“别人都说我孩子手大,是学琴的料„„”或“我的孩子两岁时就能跟着录音机唱流行歌曲”„„实际上,大部分孩子音乐天赋并不高,甚至很多孩子连起码的音准、节奏感都没有,如果此时教师大谈、特谈“放松”、“柔美”、“音色如何如何”似有操之过急之嫌,我们很有必要从钢琴课堂中抽出哪怕是三五分钟的时间专门训练孩子的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项。训练的规范应从“原始”的音乐基础知识开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尽可能直接与音乐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建立的最简捷、有效的方法便是“歌唱”,通过“歌唱”理解乐理基础知识,理解“歌唱”既可以是柔美、温柔、委婉的,也可以是辉煌、果断的„„事实上,孩子完全能够通过音乐素质的训练而具备的“歌唱”能力,并在音乐表现与掌握技巧上产生积极影响。常见一些孩子学琴五六年,通过八级考试了,还可能把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搞混,更有通过十级的孩子不知道大小调是怎么回事。可见,音乐素质训练应从启蒙抓起,即便到了较高层次仍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给予孩子们丰富的音乐财富而不是单纯地造就毫无乐感的“机器手”。

四、定期观摩:阶段性学习汇报的规范形式

定期组织汇报、观摩活动,既给孩子舞台实践机会,又可以让家长进行广泛交流,让孩子享受“苦尽甘来”的舞台表现中的“辉煌”,这对于提高孩子学习兴趣,规范从琴房练习走向舞台表演过程的认识均有重大意义。组织观摩的准备工作要非常细致,从曲目顺序的编排、打印到场地选择与环境布置,以至“评分细则”,“大奖赛”式的现场观摩等等,一切都要井然有序。汇报观摩结束后不仅要有教师总结,还要有家长间的交流。用孩子们的演奏来证明孩子的音乐素质和演奏水平的提高,其获得的是一种踏实、进取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总之,我们对儿童钢琴启蒙阶段的规范要求,不能强调“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钢琴学习之初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为人,也为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这止是我们钢琴启蒙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第五篇: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李曦曦

儿童美术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孩子们创作的儿童画体现他们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他们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素养。由于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洁无瑕,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形成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培养儿童学习美术的几点体会,不需要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下面谈谈从儿童美术教学中归纳几点教学的技艺。

一、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内动力,要学好知识,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的兴趣。课堂上我通过讲有故事、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向往美、追求美、享受美。兴趣激发出来后,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一种愿学、乐学、好学的风气油然而生。美术课上,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或是进行创作,有了兴趣才有专心至志。如在上《一条深海里的怪鱼》一课,先让孩子观察,在课件里展示各式各样鱼,有见过的,没见过的,美丽的,丑陋的,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感觉,渐渐会产生对各种鱼类外感到有趣,从而进一步了解鱼的总体特征后,启发孩子想象,造型,想出“怪”在哪里,和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鼓励造型重点在装饰方面,提示线和形排列时的疏密变化。孩子的作品出来后造型独特,有创意。如陈小丹画了一条大头鱼,鱼的身体呈不规则

1 形状,鱼身用线做花纹装饰。麦定钧画了两条鱼,一条夸张了鱼的嘴和牙,身上长满了刺,还有象贝壳一样的尾,另一条小头大身体,长满花边一样的鳍,两条鱼身上都寄居了许多小动物。

二、坚持不懈的手头训练。

要孩子们学好美术,必须强化他们的基本功训练。美术造型的基础是线条和色彩。先要练习线条,线条有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之分,而且还能表现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如简炼豪放的墨线如同书法一样流畅,表现了画家的气质。在上《由家到学校》一课时,教学中先让每个孩子尽量描述由家到学校的所见景物,引发回忆具体的设施和情节;不要求表现真实空间关系,允许多种形式的空间模式;创作中鼓励孩子做详尽具体的细节表现,使画面丰富,具有生活气息。如麦颖怡表现自己上学的路,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了各幢楼通向学校的道路。

练习色彩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色彩有原色、间色、环境色之分。在进行具体配色时,还要遵循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原则。其色彩本身了传递某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作画者的内在性格,如红色:活泼、跳跃、有冲动感。在讲清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反复练习。水粉的特性可以自由调色,孩子们学习水粉的过程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支配色彩,画出自我。在上《我的妈妈》一课时,鼓励孩子们用色彩对妈妈的感受表现出来。孩子的妈妈既然是五彩缤纷的,有的用黄色现妈妈的脸,妈妈有点累;有的用红色表现妈妈的脸,因为妈妈生气了;有的用绿色表现妈妈的脸,是因为妈妈喜欢绿色。孩子们的思

2 维活跃,对色彩是有感情的。色彩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感悟到色彩的真谛,享受运用色彩的快乐,从而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三、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儿童画体现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儿童的情感。在儿童画的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以单纯的思路表达内心的世界;更要从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中挖掘丰富的创造空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鉴赏多实践,如带领他们参观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讲解大师的作品、听音乐等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并陶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也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如上《一只鞋的想象》一课,每个人通过观察鞋的各个角度后,说说象什么?如象船、大山、飞机……启以构思,联想它像另外的什么,把它画出来,现时可以根据新的形态加上生活内容,创造一幅画。孩子们的心就开始放飞了,飞出心中的想象。如有个孩子把鞋画成了一架空中飞行的飞机,云彩、小鸟和它一块飞翔等等。另个孩子把鞋子画成了大嘴巴;有孩子画成了高山、公园……

四、将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等等的社会民主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竞争气氛给每一位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展览评比、美术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参与和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竞争意识。在第二课堂的美术兴趣班中,有件这样的小事:一次画作评比

3 活动中,让每个小画家作为评委,相互评选出得票最多的作品为金奖。,如个同学的水粉作品,他画了亲身经历的游玩活动,学校举办的“斗鸡”比赛,画面运用紫色调,突出两人竞赛中的主角,效果很好。所有孩子都投了此画一票,可是有叫李可的孩子没投,于是我就问世他:“你认为这幅作品得怎么样?”“……很好……,我也喜欢”他支支吾吾的说着,奇怪了,认为很好的画那为何不投一票呢,于是我就想找出原因,原来是学样在举行“斗鸡”比赛时,很想参加的他没被班主任选上去参赛,他心里对此比赛耿耿于怀。找到原因了,我得去开导他,让他知道在现实竞赛中应以和谐自由、平等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觉悟。从这件事上让我看到在教育中要尊重孩子,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

五、注重培养个人的全面修养。

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把个人的全面修养放在首位,使学生练意志、练毅力、练技巧、练人格。如在教学中就有件这样的事情,李家豪是个热爱画画的孩子,他的画色彩运用大胆,对比强烈,画面效果不错,正是如此他以为自己了不起,有时会看不起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孩子必须给他正面的教育,及时让他走上思想的正轨,做到一个艺术家必备的个人修养。

以上几点是我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自然的感受中领悟知识,在领悟中创出新思路,才能达到最佳的兴趣激发与更高的拓展,还让他们在自

4 主的参与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在形成技能的同时,体验成功的欢悦,树立更高的目标。

上一篇:履行主体责任总结报告下一篇:两学一做发言稿提纲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