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层学习型组织

2022-08-16

第一篇:建立基层学习型组织

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的

探 索 与 思 考

中共襄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刘仲初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我们襄樊市着眼于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推行了以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新农村建设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动因

襄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没有农村的科学发展,就没有全市的科学发展,而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改进方式、丰富内容,着力研究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也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

1、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基层党组织地位和功能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够优化。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村新兴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农村青壮年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频繁流动,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形势,以村为基本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方式日益显得简单、落后,不利于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不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二是基层组织的体制建设不够理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不高,在开展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村“两委”班子不能和谐共处、相互扯皮拆台、相互对立的问题。三是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老、素质偏低、能力偏弱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党员干部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群众意见大。

2、农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影响和制约了村级组织作用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决定着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据统计,全市截至2008年底,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只有903个,占37%,其中5至10万元的189个村,占7.74%;10万元以上的村81个,占3.31%。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在推进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上,只能是有心无力,长此以往导致农村干部既无心又无力,出现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沉重的债务包袱使农村基层组织负重难行,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显得尤为迫切。

3、建立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具体实践还不够,需要不断探索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以民主选举为突破的农村

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但总体来看还处在较低水平上,不尊重甚至剥夺村民民主权利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有的村委会选举工作不按法定程序办事,没有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有的重大问题的决定没有经过村民充分讨论;有的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影响农民经营自主权、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的民主意识在逐步增强,但民主素质普遍不高,不会行使民主权利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有的甚至认为“和村里对着干”就是在行使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一项重大任务。这种状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建立村级民主运行的新机制。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联动机制不够完善,与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不相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到2005年中央又确定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关系大政方针,指明了农村发展的基本路径。但是,怎样实现统筹发展,怎样促进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促,怎样优化配置和整合使用各种资源,还缺少具体的抓手和载体,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

针对这些问题,市委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一方面深入查找问题的原因,找准症结;另一方面组织专班对保康县尧治河村、谷城县堰河村、樊城区施营社区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深入剖析,找出了先进村存在的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有一个“能人”领头雁;二是有一个精简高效的组织构架,村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行了“一肩挑”;三是有比较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四是有一套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推行重大事务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工作机制;五是有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在总结提炼基层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创新体制和机制,提出了建立“三三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的工作思路。并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初步形成了“三三制”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今年5月,市委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试行意见》,要求全市各地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行“三三制”。

二、主要做法

1、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构架。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企业董事长”。我们在实践中也体会到,推行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有利于形成精减高效的组织构架,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村级组织的经济功能,凝聚农村发展合力,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我们着重在三个方面推进“三位一体”:

一是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龙头,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市委出台专门意见,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书记选任、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在去年村“两委”换届时,全面实行村级党组织“两推一选”,在172个村推行了“一票制”直选,并先后从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59人。扎实组织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广泛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年初向乡镇党委、向全村党员群众做出目标承诺,年终述职后由乡镇党委考评、群众民主评议”的“双诺双评”活动。认真落实农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政策,继续执行市财政对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发放1200元生活补贴制度。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优化。

二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完善基层治理结构。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的意见》,采取村+村、村+产业、村+社区、村+机关、村+企业、村+协会等多种形式,依托农村产业链、合作经济组织等建立各种类型的党组织1951个。在此基础上,积极动员村党组织书记竞选村主任,动员是党员的村主任竞选村党组织书记,

使村“两委”主职“一肩挑”的达到1463人,占60.9%,并通过法定程序,使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达到4776人,占44.9%。

三是抓住农村集体经济这个关键,大力实施“兴村计划”。充分整合市直部门资源,加强对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依托农村现有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市委、市政府对村办企业在用地、项目规划、银行信贷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按比例或全部返还。市财政和市管党费连续两年累计投入260万元,建立襄樊市“党内帮扶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业发展。目前,全市农村已兴建各类经济组织1450个,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以此为契机,在有经济实体的村,注重把“两委”班子成员推选为经济组织负责人,使全市村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实现“三位一体”的村达到1579个,占67.3%,其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村达到361个。

2、坚持适应形势,扩大民主,逐步完善“三会治事”的运行机制。打造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平台,保障党员和村民的民主权利,是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客观要求。通过完善“三会治事”机制,进一步规范运行程序,既做到加强党的领导,又充分体现村民当家作主;既防止过度民主,议而不决,又防止家长式领导,独断专行,充分保障基层党员群众在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调动他们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良性互动的干群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

一是明确界定“三会”的职责范围。村党组织会议议事,实施决策的组织权,对村级重大村务进行讨论研究,提出主导性意见,确保要事能议、要事必议,使村级党组织由过去包揽一切转到把方向、管大事上来。村民(代表)会议定事,实施决策的表决权,对党组织会议提交的决策事项,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确保议而能决,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村民委员会理事,实施决策的执行权,负责组织落实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具体事项,确保决而能行。

二是不断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在建立基本议事决策架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各项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成立村民监事会,对决策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全面推行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建立了农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加大民主评议村干部力度。深化“说事”制度,建立了通畅的群众诉求和意愿表达机制。

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通过采取党校培训、组织民主法制宣讲团、党员群众大会、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充分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通运行农村远程教育网站,使农村党员、群众受教覆盖率达到96%。

3、坚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加快建立“三联共建”的保障体系。实行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既符合中央提出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战略部署,又符合省委关于“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是深入开展“城乡互联共建”活动。上半年,组织971个市县两级机关、416家企业、917个乡镇机关和部门与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2304个。为强化城市党组织的帮带责任,市、县两级“城乡互联共建”工作队队长,是党员的全部兼任了所驻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截至目前,全市结对共建单位共募集村级建设资金6168.4多万元,通过以商招商等办法,帮助村级组织引进规模工业企业45家、农业发展项目1161个。

二是鼓励企业和农村结对发展。大力开展“民企联新村”活动,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与农村

结对发展、合作开发。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投资过亿元的13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奥星粮油、万宝粮油、金华麦面、襄大农牧、梅园米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稳步增长。鼓励企业投资或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兴建农业产业基地和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双向受益,互利共赢。目前,有120多家企业与村签订了联手发展协议。

三是不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市委下发了《关于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和载体,丰富了“三级联创”活动内涵,提高了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是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重点从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全市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53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4个、各类流动党员服务站35个,网络流动党员4580名。健全了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深入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活动,通过互动互补互促,实现城乡共创共享共荣。

三、初步成效

推行“三三制”模式在我市的实践证明,它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成功探索。

1、农村基层组织架构更加精简高效,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实行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突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消除了各自为政、推诿拆台等现象,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同时,精简了干部职数,大大减少了办公经费及其他非生产性支出。不少党员群众积极反映,搞“三位一体”就是好,现在村“两委”之间争权力、搞内耗的现象没有了,村干部们把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到发展上来,农村的发展更有希望了。

2、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新增集体经济组织308个,村集体经济新增总量达到9086万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村级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得到增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了保障,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一些村还能够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农村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明显增强。据了解,全市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热情高涨,农村党员发展总量与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增长。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通过实施“三会治事”,充分尊重农村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监督的合法权益,从而拓宽了村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及时化解了农村工作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进入民主决策程序得到有效解决,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村级组织共召开党组织议事会、村“两委”班子商议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23665次,研究决定村级重大事项4252件。

4、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群众增收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三三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发展热情,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今年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协会230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快速提高,村容村貌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据统计部门统计,全市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366元,同比增长19.2%。

四、几点启示

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的实践,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

第一,要坚持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与时俱进,常抓不懈。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创造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加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加

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在以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实践证明,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在组织构架上,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效整合农村党建资源和发展资源;在民主运行机制上,能够积极推进村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效促进农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增强村级组织的整体合力;实行“三联共建”,则体现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机结合,体现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农业保障工业,有利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第二,要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因地制宜,丰富途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始终把推进农村科学发展放在首位,有效整合城乡各类资源,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到农村的改革发展中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和实力。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力度,强化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走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之路。要坚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选准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第三,要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实行依法治国、民主执政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民在经济上致富奔小康,而且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从政治上保证农民真正当家作主。当前解决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关键在于依法明确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既要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主心骨作用,也要注重依法依规办事,积极支持村民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他各类组织依法依规、独立大胆地行使职权,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扩大民主,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通过基层党内民主引领和带动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在管理党内事务和村级事务上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凝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二篇: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工作实施方案

XX县XX镇XX村关于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XX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引发〈关于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突破充实加强年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XX基组办[2012]XX号文件的要求,为了加强和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结合XX村实际情况,特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拓宽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认真解决少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任务

村级党组织一定要站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和

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机遇,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切实解决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排查、整顿、督导等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努力,使XXX村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得到加强,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核心作用得到发挥,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为实现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夯实基础。使村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使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得到巩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使XX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全面启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组织召开动员会。

第二阶段:围绕主题、开展工作。此阶段是整个“建设年”活动的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村“两委”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2、通过推进“双培双

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能力;

3、积极规范村两委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建章立制。认真总结“建设年”活动,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考评办法,完善奖惩机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成果,推广经验,努力建立农村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重点工作

(一)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1、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村委会班子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创业型”、“服务型”、“民主型”的村级领导班子。开展“双联系、双促进”活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要分别联系一个贫困户、一个农民经纪人。村“两委”成员要联系一个村民组、一个党小组、一个党员示范户,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形成“连成一 推行“一推两考”制度。

2、围绕服务农民,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三强”(奉献精神强、公道正派理念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要求,

切实加强村班子建设,重点是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大力倡导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创办发展项目,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雁”和“领跑人”。

3、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于发挥党员专长”的原则,及时调整、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探索依托产业链、协会、基地和企业,设置专业党组织,把专业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工作开展方式与产业发展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着力解决农村党组织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新变化不适应的问题,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

(二)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

1、紧紧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有利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吸收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2、大力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要集中时间,统一内容,对村级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培训,发挥

好远程教育快捷、直观的优势,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努力增强培训效果,使农村党员干部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3、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改进党员管理办法,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要教育鼓励党员奉献在外、心系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真正做到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三)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1、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规范干部施政行为。明确党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党组织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党组织决策程序和办法,重大决策的过程,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等内容。规范党务公开程序。统一党务公开的形式和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做到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做到党务公开与村务政务公开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村级党委切实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和检查评比制度,建立群众评议制度,把党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XX村党组织对党建活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及时通报情况,明确党建活动责任,进一步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使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根据县、乡镇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研究制定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党建工作的主题、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

(三)强化督查,精心指导。驻村工作队负责对党建活动中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做好对好经验、好做法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社会影响力。

XX县XX镇XX村驻村工作队

2012年XX月XX日

第三篇:高新区召开建立基层妇女组织工作促进

座谈会

2月15日上午,高新区建立基层妇女组织工作促进座谈会在二楼会议室召开,高新区20家入区企业人员参加会议。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茂健,党工委委员、工会主席刘增钢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首先传达了《关于在高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的通知》,高新区妇工委决定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妇女工作。入区企业天能科技、罗克佳华、山西合创自动化、中绿环保等企业代表就开展此项工作谈了本企业的想法和做法。

刘增钢在讲话中说,妇女占半边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以探索灵活多样的妇女组织建设新模式、新路子,形成适应非公经济组织特点、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王茂健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明确认识、高度重视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的重要性,希望各企业能采取灵活方式,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方针及“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要求,在期限内完成此项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女职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篇: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会治事”的运行机制

王传雄

建立“三会治事”的民主运行机制,党组织实施决策的组织权,确保要事能议、要事必议,使村级党组织由过去的包揽一切转到把方向、管大事上来,从而把握决策的主动权;村民(代表)会议实施决策的表决权,确保议而能决,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能够充分体现村民的共同意愿;村委会负责实施决策的执行权,确保决而能行,从而实现了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

选好配强村级组织一把手。要注重加大村干部选拔制度的改革创新,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并在部分条件成熟的村推行一票制直选,使一大批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带领群众致富、作风民主、群众信得过的农村优秀人才走上党组织书记岗位。

完善三会高效协调运转机制。坚持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目标,在各村建立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的基本议事决策构架,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大会、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此外,还要注意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坚持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各村还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监事会,对决策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完善“三会治事”机制,既做到加强党的领导,又充分体现村民当家作主;既防止过度民主,议而不决,又防止家长式领导,独断专行。

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通过采取党校培训、组织民主法制宣讲团、党员群众大会、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农村民主治理、依法办事和科学发展水平。要充分借助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开通运行农村远程教育网站,使农村党员、群众受教育覆盖率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供销社

第五篇:建立学习型组织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在我国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以2004年2月全总等十部委下发“创争活动”文件为标志,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由民间自发行动上升为政府推动。随之以后,涌现出了许多有关学习型企业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等口号此起彼伏。学习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这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本来是一件好事,反映了我们跟踪世界管理潮流的可贵进取精神。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解的泛化、庸俗化、片面化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去认真领会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本质,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了一种赶时髦的形式主义。

中国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但到底学习组织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及如何创建,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积极探索。本文依据笔者对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研习和在学习型组织建设咨询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几点思考,供正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参考。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防止“四种倾向”

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西方普遍沿用了一百多年以泰勒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主导的传统的管理理论,强调职能分工,条块分割,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管理方式,强调“金字塔”式的等级权力控制型的组织结构。虽然在工业经济前期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愈来愈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竞争取胜的需要,愈来愈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寻找一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了。 其他许多管理固定模式被组织有终点只管企业发展专门(专业)型告诉型管理方法的变革学习型组织管理自己创建自发组织无终点也管家庭、个人发展开放容纳型学习型心灵的变革学习型组织传统的层级组织横向组织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写道: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这就是作者对“学习型组织”含义的描述。

“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事实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这种真正的学习。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才能让大家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当前中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有热情也有误区,有写企业和个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员工开展学习活动,或对员工进行培训,把“学习型组织”错误地理解成了“组织型学习”,更有甚者,有的企业领导者把“学习型组织建设”当成个人的“政绩”进行“炒作”,均脱离了“学习型组织”本身的宗旨和目标。

创建“学习型组织”绝不是照搬照抄,一定需要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紧密结合,要防止四种倾向:

一是速效化:把学习型组织当成速效感冒丸,一学就灵,药到病除。有的企业搞了三个月,就想治好企业所有的毛病。把学习型组织创建当成类似于ISO9000一类的贯标。像电灯开关,说开就开,说关就关。搞了几天不见效果,立刻收兵束之高阁,或再搞其他花样。

二是运动化。把学习型组织创建搞成一场运动,雷声大,雨点小,水过地皮不湿。几年之内全国冒出了上百个“学习型城市”、几千个“学习型社区”、几十万个“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被泛化甚至庸俗化,把学习型组织当成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到底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为什么搞,如何搞,并没有搞清楚,急于贴标签。

三是表面化: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人人学习、全员培训。发几本书,搞几次讲座,贴几个标语,喊几句口号。结果是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职工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任何组织都在抓学习,路边店也在抓学习。整天抓学习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吗?

四是概念化:把学习型组织当成灵丹妙药,拿来就治企业百病;什么心智模式、蝴蝶效应,概念满天飞,搞的云山雾罩;有个企业上至董事长下到班组长,人手一本《第五项修炼》,对外宣称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了。

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要终身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而且要开放自我,与人沟通,最终达到从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到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我们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型组织,并且能结合行业特点,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应当是因地制宜,再好的种子也必须找到适宜的土壤。从当前中国成功的实践来看,都是从企业的问题点切入的。以结果为导向,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任何工具和方法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圣吉模型”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不在于描述组织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而是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学习型组织。他说:“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建立愿景并能够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才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

(1)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娴熟。

自我超越首先是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的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其次是在不断学习中,客观地观察现实,了解目前的真实情况。真正整体对于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植基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对于学习型组织来讲,要设计出鼓励组织内的成员不断成长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个人来讲,要理清对我们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起点,让我们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活。

(2) 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新世界。

“心智模式”即存在于人们大脑的许多设想、信念或图象、印象。这种“心智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心中,它源于对过去事物的认识过程,但又参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人的心智模式影响着你看世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时可能直接决定你的成功与否。

怎样才能改善心智模式呢?第一,把镜子转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图象,使这些图象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第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以开发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3) 建立共同的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衷心的共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了实现大家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而主动地认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共同愿景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它有三个层次:个人愿景、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的领导艺术是从建立个人愿景出发而确立共同愿景。

(4) 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团队学习是指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在团体中,进行的讨论和深度会谈,可以让每个成员的想法开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比个人深入的见解,从而克服有碍学习的自我防卫。

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因而,团队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5) 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

系统思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它引导人们,从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背后的结构,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作者刻意将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放在其他四项修炼之上,这是因为系统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理论与实务。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并不断的提醒我们: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效力。

“系统思考”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它的潜力。“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开放的方式,反思我们认知方面的缺点失误。“团体学习”是发挥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的总和的技术。“自我超越”则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围影响的一面镜子;缺少自我超越的修炼,人们将陷入“压力——反应”式被动困境。

改善心智模式和团体学习这两项修炼是基础;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是向上张力;第五项修炼是核心,好比是火箭的发动机。如果将五项修炼比作等待发射的火箭的话,火箭没有稳固的基础是不能发射的,火箭没有发动机的发动产生推力是升不了天的。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三个抓好”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务求实效。笔者结合国内优秀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和案例,总结出来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三个抓好”,确保创建成效和达到预期目标。

抓好学习观念转变:提高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解和认识

抓好“学习”观念转变,重新界定学习的概念,明确学习的定位,真正将学习融入工作实际。在学习型组织里,“学习”的特定含义为:一是学习与工作不可分离,既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把工作学习化;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将学习工作化。二是习大于学。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不断地进行演练,才能将各种原理、知识、企业价值观、行为规范、岗位要求转变成为共同愿景、岗位能力和自觉行动。三是在强调个人学习的基础上,更强调团体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和所有层次上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彼此连接,实现信息反馈、交流与共享,为组织、个人带来新的创造能力。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还承担着组织的改革与创新任务,是创新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中,要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团队学习” 、“创新性学习”理念。

通过组织学习,把个人发展、公司发展和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把学习的新知识和获取的信息应用于企业变革和创新,迅速不断提高企业的业绩,以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这是现代企业的根本所在。无数事实表明: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有效率。

上一篇:吉林建筑大学理论课下一篇:教科研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