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现有的互联网有限的地址空间将被耗尽,拟通过IPv6互联网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改善网络服务质量,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城市建设现状与关键技术,阐述了建设需要及当前信息化应用效果,提出了未来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信产业结构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信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篇1:

3种消费结构系数之比较

[摘 要] 在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有3种系数经常被用到:恩格尔系数、萨氏恩格尔系数和“新恩格尔系数”(信息消费系数)。这3种系数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点,在消费结构研究中共同发挥作用。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萨氏恩格尔系数;信息消费系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08 . 023

在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有3种经常被用到的指标,分别是恩格尔系数、萨氏恩格尔系数和“新恩格尔系数”(信息消费系数)。这3种系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在消费结构研究中,这3种系数都是用结构相对数的形式,从价值上研究生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一、 恩格尔系数(Engle’sCoefficient)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rnst Engel)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一个规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間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的“公认”指标已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二、 萨氏恩格尔系数(Engle’sCoefficient of Paul A. Samuelson)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其《经济学》一书中,对恩格尔定律作了深入的论证,提出了与恩格尔系数不同的“新恩格尔系数”----萨氏恩格尔系数。

萨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支出×100%。

式中,全部支出=消费支出+储蓄。

萨氏恩格尔系数与恩氏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萨氏恩格尔系数=恩氏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率。

萨氏恩格尔系数与恩氏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很类似,都是通过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来研究消费结构,两个公式的分子一样,都是食品支出,但分母有差别。恩氏恩格尔系数的分母是消费支出,而萨氏恩格尔系数的分母是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萨氏恩格尔系数把储蓄纳入分母中,目的是提醒人们在研究消费时,注意储蓄对消费的影响[1]。从系数值来看,萨氏恩格尔系数与恩氏恩格尔系数的数值有共同的特点,在对于系数值的判定上,都是数值越小,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越高,而数值越大,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越低。当消费率等于100%,即所有收入全部都用于消费时,萨氏恩格尔系数与恩氏恩格尔系数的数值相等;当消费率小于100%,即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时,萨氏恩格尔系数小于恩氏恩格尔系数的数值。

我国有部分学者认同萨氏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梁子灵(1998)等认为萨氏恩格尔系数能更简明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李华宇(1999)认为储蓄是由国民手中可支配收入形成的,居民手中储蓄的增加也代表了其财富的增加,也显示了其富裕程度的增加,同时必将引起其消费结构的变化,因而应将其计入分母项。

萨氏恩格尔系数与恩氏恩格尔系数都揭示的是居民食品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定量关系,都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但两者反映的角度有所不同。恩氏恩格尔系数着重研究食品支出与消费支出的关系,反映的是在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规律;萨氏恩格尔系数着重研究食品支出与总收入的关系,对比的基础是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反映的是消费结构的比例关系以及变化的规律性,强调储蓄对消费的影响。

三、“新恩格尔系数”(信息消费系数,Information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以及因特网的广泛使用,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将成为继农业社会的土地、工业社会的资本之后,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资源。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消费自然也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2]。

对于信息消费的统计自然成为统计要反映的新内容。要对信息消费进行统计,首先要明确信息消费的概念。不同学者对于信息消费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一般认为,信息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信息消费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从消费经济学来看,信息消费是人们通过对信息的利用来满足工作、生活等需要的行为。狭义的信息消费就是消费者在信息市场上购买信息的活动和对信息使用价值的享用。

信息消费系数是信息消费统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指标是由信息化指数法发展演变而来的。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信息化指数模型,这一方法问世以后,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也备受各国的青睐。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4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既可以从时间序列角度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差别。

信息消费系数是由程岩(1993)建议明确界定的[1]。信息消费系数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信息类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计算公式是:

信息消费系数=信息类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全部支出×100%。

信息消费系数展现了研究信息社会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一个新维度[3]。信息消费系数同恩格尔系数作用类似,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信息系数指标可以反映国民的信息化程度,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国民的消费水平。

因为信息消费系数与恩格尔系数有相似的计算公式,所以也被称为“新恩格尔系数”。但两者在系数值所表达的含义上刚好相反。恩格尔系数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状况。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在人们的消费支出中,用于衣、食、住的支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属于信息消费的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支出则用于满足更高级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信息消费系数值越高,说明信息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越大,通常相應收入及生活水平越高,也表明社会信息消费水平越高。

在家庭消费支出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重心向食品以外,乃至物质消费以外的方向发展。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与信息类有关的消费比重上升。所以,只有当经济发展使得人的自然需要得到初步满足之后,信息等高层次需求才会产生,并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并使得信息类消费得到逐步快速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消费系数的增长可以反映信息消费水平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而反映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信息消费系数和居民收入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信息消费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除居民收入外,国家福利和政策、电信价格、消费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等诸多因素都对信息消费系数的高低有影响。从理论上来说,信息消费系数相对是越高越好。在价格、市场竞争、福利政策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每个国家和地区信息消费系数的高低,从信息消费的角度反映了其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统计分析表明,信息消费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两者都反映消费结构,但有所不同。食品消费是低层次消费需求,而信息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信息消费系数反映了信息化发展水平;恩格尔系数反映了人民的富裕程度,进而反映了工业化水平[4]。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这3种系数是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居民的消费结构状况,它们各有侧重点,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在消费结构研究中共同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燕武. 消费经济学——基于经济计量学视角[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9-111.

[2]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8-200.

[3] 杨京英,吴钢华,闾海琪.信息消费系数初探[J]. 数据,2006(7):13-15.

[4] 吴钢华,杨京英,闾海琪.信息消费系数及其测算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46(2):69-71.

作者:肖婷婷

电信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篇2:

下一代互联网城市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

不断提高,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现有的互联网有限的地址空间将被耗尽,拟通过IPv6互联网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改善网络服务质量,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城市建设现状与关键技术,阐述了建设需要及当前信息化应用效果,提出了未来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目标。

关键词:下一代互联网 IPv6 三网融合

1 概述

互联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现有的互联网有限的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互联网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地址,从而可以利用最大传输单元,获得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提高转发效率及整体吞吐量,改善网络服务质量。

2 城市互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按照国家工作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应本着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原则,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发挥投资对稳定增长的拉动作用;以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和招商引资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以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为重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1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产业的需要

电信运营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融合产业,以FTTH(光纤到户)方式覆盖家庭互联网,通过ONT(光网络终端)设备作为用户家庭内的网络中心,将固定电话、宽带、电视承载在同一个光网络之上,可以实现电信网、计算机网及广播电视网的融合统一。通过此网络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室内信号优化、智能家电控制等其他功能。以LTE方式覆盖的移动互联网,通过基于数据流量的手机应用、视频及游戏类业务向用户提供个性化通信及娱乐服务。

根据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推动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国协办函〔2013〕1号),电信运营企业,应进一步拓展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推进有线传输网络的光网覆盖,采用FTTH/B的接入方式覆盖全部新建驻地网小区,速率达到100M。继续对现有ADSL小区采用FTTH/B接入方式进行改造,最高速率达20M以上。

2.2 完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搭建

政府部门应采取多节点构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并以此为中心分别汇接政务对外所有部门,涉及财税、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工商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网络及应用都将逐步纳入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之中,同时开放多种终端接入。近年来,已建成电子政务网的政府已开展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等多个应用系统,并在政务内网上逐步推广协同办公、公务员邮箱及辅助领导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系统的使用范围。

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公开网站、行风政风热线网等面向广大市民政务信息平台的运行,有效的提升市民掌握国家政策、法规的惠民措施的手段。药品监察系统建设将医药经营企业纳入了实时视频监管范畴。水情监测和抗洪防汛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有效地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电子政务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公务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高。

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的下一代互联网工程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工程,部署范围主要包括:建设驻地网接入交换机,以提供相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的驻地网IPv6接入服务;建设提供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条件和应用示范环境;IPv6视频监控/监测网络的应用示范;驻地网接入技术试验,进行IPv4/IPv6双栈网络的平滑迁移的研究。全面部署4G-LTE网络的建设,4G-LTE灵活支持1.4,3,5,10,15,20MHz带宽;最高速率达到100Mbits/s,满足移动客户端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在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上逐步支持IPv6协议,依据网络改造整体部署,在城域网新建数据设备以及系统建设上按照支持IPv6协议要求进行建设,针对原有部分不支持的设备,在短时间内进行IPv6改造,以便支持下一代的更深层应用。

3 目前互联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内容及应用的匮乏

IPv6实现商用化才能体现出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从IPv4向IPv6网络部署上的迁移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业务和应用的迁移,才能真正让用户使用IPv6,体验到在IPv6时代的美好。目前IPv6并未找到突破性的关键应用,大部分的网站、应用等内容提供商没有意识到IPv6的重要性,除了少数内容提供商有明确的启用IPv6的计划外,大多数的内容提供商都不支持IPv6,使得IPv6应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由于我国对IPv6的宣传很少,导致公众对其的认知度很低,没有机会体会到IPv6应用的优势。

3.2 终端支持较弱

要实现IPv6的规模商用,必然离不开终端的支持。目前我国的IPv6终端和软件在产业链中发展的最为薄弱。移动终端对于IPv6支持情况不甚理想,现网2G终端还有很多不支持IPv6,3G商用终端支持IPv6的能力参差不齐。终端的支持不力,将会从根本上延误IPv6的商用进程。同时,在业务和应用不足的情况下,整个网络升级IPv6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3.3 技术的挑战

从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转向IPv6的重要要求,IPv4与IPv6的互通和过渡技术是当前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IPv4和IPv6协议本身不兼容,在过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技术问题。此外,虽然IPv6在安全性、移动性和服务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过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这些方面。正如同以前在大规模部署和使用了IPv4后,才发现IPv4存在很多问题,IPv6大规模部署和使用也即将引出许多未可预料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实现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将是一个系统过程,从网络到业务再到用户,都需要逐步迁移。而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做到使现有IPv4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原有业务,同时在此基础上访问基于IPv6的新业务,还要做到直接使用IPv6的用户可以很好地访问在IPv4网络上的业务,实现IPv4用户和IPv6用户的互联互通。

4 结束语

下一代互联网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而信息化的建设反过来又促进了下一代互联网城市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目前形式而言,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在我国有着十分必要的发展作用,需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才能保证我国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云勇,刘韵洁,张智江.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J].2004.

[2]林闯,雷蕾.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7,30(5):693-711.

[3]胡光华.下一代因特网[J].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2(1):32-33.

[4]吴建平,吴茜,徐恪.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计算机学报,2008,31(9):1536-1548.

[5]吴建平,李星,刘莹.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兴通讯技术,2011(02).

[6]于溯.下一代互联网广域网用户接入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9(10):65-68.

[7]韦乐平.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电信网技术,2011,12.

[8]项力,吴学智,王斌.基于云计算的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J].通信技术,2012,45(6):107-109.

作者简介:单超颖(1986-),女,2012年3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助教。

作者:单超颖 等

电信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篇3: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银行卡市场研究

摘 要: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和网络外部性的不断显现,双边市场理论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理论之一。双边市场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电信、中介机构、网络购物平台等众多市场特征。银行卡市场能够符合双边市场定义的特征,是较为典型的双边市场。通过梳理双边市场理论研究成果,同时确定银行卡市场的范围,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银行卡市场进行分析,重点对银行卡市场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银行卡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边市场;银行卡市场;定价策略

21世纪初,随着一些新型市场的兴起和对网络外部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双边市场理论逐步得到认可。双边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除传统的电信、超市、中介机构(俱乐部、房地产)、电视报纸杂志等市场外,很多新兴市场都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例如网络购物平台、黄页、电脑软件、操作系统、网络购物、银行卡等。银行卡市场被学者认定为典型的双边市场,随着银行卡支付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支付方式,银行卡产业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断增加。因此,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银行卡产业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双边市场理论研究

(一)双边市场的定义

对于双边市场,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较为公认的是Rocket和Tirole(2004)从平台定价结构的角度做出的定义:“考虑一个平台,对买者和卖者的每个交互作用分别收取aB和aS。如果在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量V仅仅取决于总价格水平a= aB+ aS,即对总价格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配是不敏感的,则双方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市场是单边的。对比而言如果V随着aS而变化,而a保持不变,则说这个市场是双边的。”

通过这个定义表明作为一个双边市场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双边市场存在一个具有中介作用的平台,它把两个市场参与方联系在一起。

2.平台具有向两个市场参与方定价的权利,也就是收取费用的权利。

3.平台上的交易量与平台的定价结构有关,即不同的定价结构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交易量。

双边市场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有两个不同的消费者群:例如互联网上交易平台的买方和卖方。

2.两个消费者群之间有外部性:例如提供刷卡消费服务的商家越多,消费者就越愿意使用银行卡,反之亦然。

3.存在一个中介平台,能够将两个消费者群之间的外部性内部化:由于比较高的交易成本或无法交易等问题,消费者依靠自己来内部化其外部性的困难往往比较大。

(二)国内外双边市场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对双边市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双边市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鸡蛋相生问题”。Rochet,J.C.and J.Tirole(2003)认为市场的网络外部性由市场的参与双反表现出来,双方在平台上的相互作用产生双方的最终利润;双边市场中平台的所有者必须面对“鸡蛋相生问题”,并且尽力地“将市场参与双方拉到平台上”。Kaiser和Wright (2005)认为,双边市场具有拥有两组不同用户,且每组都希望在同一平台上交易。Holland (2007)从平台的角度给出了双边市场的两个特征:(1)所有的这些平台通过促使两组消费者达到相互作用或者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提高价值;(2)平台各边需求的非独立性,即是平台一边的销售量同另一边销售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国内学者对双边市场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双边市场理论的各个细分领域。在对双边市场的特征进行研究时,程贵孙、陈宏民和孙武军(2006)重点强调了双边市场具有交叉网络型和相互依赖性的特征。杨冬梅(2006)在分析传统的单边市场与双边市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双边市场与单边市场的平台企业的竞争行为是有差异的。对于双边市场的市场结构研究,程贵孙和陈宏民(2006)指出,中介型平台企业的竞争程度较高,而网络型特征的平台企业占有较高的甚至全部的市场份额。

二、银行卡市场研究

(一)银行卡产业

银行卡产业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塑料卡片为卡基,通过以银行、银行卡清算组织、第三方专业化的服务机构、银行卡受理商户组成的企业群体,为持卡人提供电子支付和消费信贷的服务。银行卡产业的参与和收益方分别由持卡人(消费者)、发卡银行、银行卡特约受理商户、收单机构以及银行卡组织组成。目前国际上存在的银行卡组织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前者的银行卡组织集发卡人和收单人于一体,如美国的大莱卡、运通卡、发现卡以及日本的JCB卡等,后者的发卡业务与收单业务由银行卡组织中的成员机构(银行)独立承担,如维萨卡(VISA)、万事达卡(MasterCard)以及中国银联(UnionPay)等,近年来第三方收单服务机构的兴起为银行卡产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和服务格局。

(二)银行卡市场

银行卡市场与银行卡产业是不同的概念范畴,银行卡产业正如上文讲到的包含所有围绕银行卡而服务的企业和组织。银行卡市场则是发卡行发行银行卡后持卡人用银行卡进行交易、消费、转账、结算及其他业务所形成的市场。因此,两者的根本区别仍在于产业和市场在概念上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前者所涵盖的范围要比后者要大。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我们更关注的是银行卡市场中通过银行卡组织而持卡人与商户之间得以进行交易的过程以及从而衍生出来的相关市场问题。

(三)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银行发行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卡以来,银行卡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居民刷卡消费理念的提升,银行卡支付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个人支付方式,银行卡业务更是发展迅速。

银行卡的年发卡量大幅增长,受理市场不断扩大,银行卡的渗透率日益加深,银行卡的产业链已经延伸到经济的各个领域,银行卡业务的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展。《2013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范围累计发行银行卡数量达42.14亿张,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数量为3.11张。银行卡跨各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763.47万户,联网POS机具1 063.21万台,ATM52.0万台。通过中国银联跨行交易系统转接的交易笔数为151.4亿笔,交易金额32.3万亿元。

银行卡支付的应用领域从宾馆酒店、零售商业等传统商户逐步扩大到批发、保险、物流和生产企业等各行各业。持卡人不仅可以在ATM、POS等使用银行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各类新兴渠道实现缴费、预订、还款、转账等多种支付。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范围更广、领域更多、渠道更丰富的银行卡受理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三、从双边市场理论出发对银行卡市场的研究

(一)银行卡市场符合双边市场理论

双边市场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市场中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用户,他们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另一个是两类用户之间存在间接网络外部性,也就是平台一边用户的效用会随着平台另一边的用户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到平台中交易,需要尽量内部化用户之间的网络外部性以获得最大利润。银行卡市场符合双边市场理论,是典型双边市场。在银行卡市场中,中介机构或平台就是银行卡组织,两个用户分别指消费者和商户,如果没有商户愿意接受银行卡,消费者当然也就没有兴趣持有它,反之亦然。

(二)双边市场理论指导下银行卡市场的定价策略

维持一个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合理的市场定价策略。在单边市场中,价格一般与产品的成本和需求密切相关,产品的价格即是在单位成本以一定比例加价(竞争激烈,加价幅度就小,反之则高)。而在双边市场中,由于不同客户群体之间存在的反作用效应,因此产品定价要复杂得多。具体到银行卡市场的定价,支付卡交易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商户,而持卡人付费很少甚至不用付费,同时还能享受免息期以及消费积分等优惠。这是基于对于商户来说,受理银行卡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也应该付出更多的成本,对持卡人不收费或少收费,正是基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只有越来越多的持卡人,才能为商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反之,商户的利益受损。因此目前银行卡市场普遍接受商户付费的原则。

但是,具体到商户承担多少的费用问题,则需要双方博弈,合理定价的过程,交易服务费高,商户成本过高,则会出现商户不愿受理银行卡的现象,而出现更多的商户不愿受理银行卡,则持卡人没有方便快捷的刷卡体验,持卡人则不愿持有银行卡,这会造成恶性循环,使整个银行卡市场交易双方的数量下降,最终会使整个市场衰败,直至消失。目前,中国银行卡交易服务收费采用了国家定价,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定价标准,这对推动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易服务收费不同,造成商户竞相采用不合规的方式套用相对较低服务收费的行业标准,既造成了发卡方和银行卡组织的利益受损,同时也造成了合法经营商户的不公平,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既使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混乱,同时也造成国家信息统计失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造成干扰。因此,建议采用市场定价,由市场按发展规律进行调整,以促进银行卡市场达到利益平衡,是银行卡产业参与各方均能收益,使银行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贵孙,陈宏民,孙武军.双边市场视角下的平台企业行为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9):55-60.

[2] 杨冬梅.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策略性行为的新视角[J].企业战略管理,2006,(9):40-48.

[3] 潘小军.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差异化和定价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3.

[4] 帅旭,陈宏民.网络外部性与市场竞争: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竞争的网络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2003,(4):45-80.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段好勇

上一篇:金融监管体制分析论文下一篇:货币市场发展基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