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

2022-08-18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对新时

期党建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时代背景

(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二)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约占世界1/4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矛盾。据统计,1997年-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比

1、90年代中后期的2.5比1,扩大到2003年的3.2比1。“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5,贫富悬殊拉大。

1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2003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各种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政府的各种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意识等殛待提高。

(三)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速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把握时代特点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认识与改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一个政党只有根据历史的变化与时代的特点,制定与确立自身的发展观,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2 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标准

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用人观和政策观的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谋发展、干发展。考核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与行为标准。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觉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的本领,做到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明确对党员提出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党性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原则与要求。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时代意义

班级:XXX

名:XXX

号:XXX

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和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就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成果而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欲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内涵和及其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对此问题形成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内涵 、时代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1.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

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1.2、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2.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1.3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

2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1)人本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人民群众谋发展。这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也部分回答了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个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

2)全面发展。就是要形成并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拓展了发展的内涵,即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任务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协调发展。就是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保持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的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这就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册建筑相协调,

3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特别是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主要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目的是实现人类福利连续不断地增加或保持。这体现了发展的代际关系原则(即每一代人的发展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和谐发展。就是要注重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核心问题是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一个和谐的创业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6)和平发展。就是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创造和平发展环境。要坚持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建设性,实现互利共赢,并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还包括文明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等。它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

4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用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的认识。

3、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把握时代特点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认识与改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一个政党只有根据历史的变化与时代的特点,制定与确立自身的发展观,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

5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转移加快,我们有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3)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标准 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用人观和政策观的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谋发展、干发展。考核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

6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与行为标准。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觉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的本领,做到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明确对党员提出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党性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原则与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

【3】赵继伦:《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诉求》,《理论前沿》,2008年第2期。

【4】王丽薇:《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及时代价值》,《管理科学》2008

7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期末论文

年第1期。

8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

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如何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最终在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从而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正如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温家宝总理提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我个人认为温总理高度概括了我国当前的矛盾和任务:一个是生产力的不发达,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另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要极大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在当前我国的国情和面向21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我们即要反对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悲观失望,也要反对自满自负,而是要树立一个打持久战、努力不懈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观点。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遇到的社会经济问题非常复杂非常多,概括有: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工业化、城镇化要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要加速调整;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统筹兼顾难度越来越大、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更多落实、思想和道德建设需要采取更多有效办法。

总之,从我国国情和当前改革发展新阶段新时期,我们面临巨大的机遇和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是对我们的党执政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实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提高我们的党驾驭全局、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矛盾的能力,这就需要科学发展的方法来处理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实践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前指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建国初期他预见性提出“ 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他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奋斗不已。他不仅反复阐明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而且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同时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根据当时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拨开迷雾,找准航向,以大气磅礴的胆识和勇气,站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土地上,重新规划了中国未来的宏伟蓝图,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作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创造性地解决了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瑰宝。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的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社会发展是“软”道理,经济增长是赚钱的,而社会发展是花钱的,不挣钱哪有钱花?但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在环境、资源上的破坏,要花多少钱才能恢复。如果一个政府,只关注体现政绩的GDP增长,而把社会发展的难题留给下一任,很难保证这些难题不在某一天积累成危机而突然暴发。2003年非典病毒的肆力,我们的党在抗击中始终思考“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2003年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7月,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作出完整表述。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就这样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理论就应运而生。

三、科学发展观是借鉴和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社会各种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发展的本质、动力、主题、条件、模式、价值、战略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观念,关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成果。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出访了50多个国家,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用广阔的世界眼光更加注意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他们实践的经验,从那里得到很多启发,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共同实践,再吸收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指导增加许多新鲜的东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认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方面。2007年9月6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向全世界尊严宣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同一天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强调“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时,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物价上涨压力增加,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两位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宣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的许多国家的认同和赞赏。

总之,新世纪中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加以解决,从建国以来对发展理论的认识过程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和延伸,科学发展观是吸收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战略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搞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四篇:微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发展研究

目 录

言............................................................................................................................ 1

一、微时代背景及其对师生关系发展的影响............................................................ 1

(一)微时代背景介绍................................................................................................ 1

(二)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

二、微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二)原因分析............................................................................................................ 3

三、微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3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并树立新型师生观念............................................. 3

(二)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4

(三)学校组织教师广泛开展高质量的个性化教学......................................... 5

(四)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 5

(五)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互相尊重和互相包容谅解..................................... 6

四、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1 微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已成为当前沟通的一种有力工具。在这样的微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关系发展虽存在很多问题,但微时代也为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提供了许多机遇,微博、微信更展现了其在师生关系发展中的巨大优势。本文在分析微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微时代;师生关系;发展

前 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达5亿,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而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互联网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无形中对传统的教学开展和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微时代背景对师生关系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该如何利用微时代的机遇,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微时代背景及其对师生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微时代背景介绍

2009年8月份,新浪推出微博服务,网易、搜狐、腾讯先后推出各自的微博服务。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服务。如此,以微博、微信为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为代表的“微时代”诞生了。微时代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甚至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伴随着以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变化。

(二)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变得

1 非常普遍,粗略统计手机在中学生中的使用率超过80%,高中生更高,大学生已达100%,很多学生已成为“智能手机控”、“PAD控”,APP(手机应用)。而微博这一网络传播的新方式因其发布消息的及时性、很强的互动性,吸引着各年龄段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微时代下,即时通信应用、微博、微信等已成为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这给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师生关系就是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这种关系体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人际关系。一方面,传统教育工作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来传授知识。教师收集合适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宣传,从而达到灌输知识、转变学生思维的目的。这种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老师掌握主导权,然而微博的出现使得这种情况发生转变,微博自身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失去可供选择性,学生获得信息的速度超过老师掌握的范围,传统的教学已经跟不上形势,逼迫教师的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杂志等“微软件”的兴起,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微时代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生越来越需要个性化教育。

二、微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微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发展面临存在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多从理论思辨或实证调查的角度进行了探究和阐述。总体上看,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育阶段,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好的或是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概况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主旋律,老师也能普遍平等地对待、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敢于向教师的权威挑战是新现象,然而师生间交往频率不高,关系不密切是师生关系的老问题。。学生认为老师忙,均尽量少打扰老师。平日见面老师就像医生问诊病人,解答完问题即匆匆告别,很少有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第二,传统的教师支配型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但师生间交往不够密切,生活或学习中,师生间难免存在各种隔阂、矛盾、冲突甚至对立,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不能正确评价教师教学。一些学生对老师采取“软抵抗”,见到老师总是躲着,有时课堂上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却没有任何表情。师生关系很生疏,有时一学期下来,学生都不会与任课老师说一句话。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喜欢“讨价还价”,交作业的日期也往往遭到集体抗议,一拖再拖,老师也习惯了妥协。另外,作为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而不愿受到批评,但是每个人在学校生活中都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这也往往成为

2 师生间产生隔阂的重要原因。

第三,师生间情感疏远而淡漠,呈现出机械化、冷漠化、利益化和世俗化的特点,部分教师道德情感弱化,学生自律性和自觉性下降,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如有媒体说当今的师生关系就是“没有关系”,意指互不关心、互不“买账”。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毕业之后就人走茶凉、杳无音讯,逢年过节也不会对老师进行常规的问候,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情感不够密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师生关系的重视度不够。首先是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体意识还不够强,终身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在教学中彻底贯通。其次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和宽容,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的教师缺乏敬岗爱业的精神,对工作不负责任;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再次是不注重自身的人格力量,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缺乏教育心理知识,不注重师生间心理沟通。

2.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往往滞后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经济生活福利分配不公、用人制度不完善及激励制度不健全影响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多元化,然而学校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不够及时到位,使得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育手段更新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呆板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力和生机。特别是地区偏远或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的地区,学校教学管理尤显落后。

3.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社会文化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使得教师社会角色含义日趋单一,现有教学模式影响了师生关系的紧密发展。二是市场经济意识直接介入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导致道德关系弱化和行为倾向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生关系也不例外。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存在师生关系人际关系趋向经济化,很多学校的师生经济交往所占比重渐增。家长为了孩子的入团、入党、评优、获奖或是改成绩记录等,不惜重金请老师帮忙,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甚至主动请客送礼,作为增进师生感情的砝码。这些都导致师生关系的扭曲,给纯洁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样的关系存在不但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还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三、微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并树立新型师生观念

如前文所说,在微时代,师生关系、教师角色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定位与

3 思考。教师要及时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教会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更要教会学生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要引导学生会学,所谓:授之于鱼,不与授之于渔。也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变教为导师,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教师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对价值的认知能力方面应该起主导作用。微时代背景下的先进教育技术手段能更便捷的开展差异化教学,从而更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弥补部分学生的情感缺失。

(二)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即时通讯工具平台所具有的自由发言、交流及时、互动性强的优势,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首先,学校应利用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优势,注册官方账号,组建专门的微博、微信管理运营团队,负责相关栏目的工作,保证微博、微信的即时信息发布、更新,及时回复在师生沟通交流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营造师生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形成良好的信息互通分享以及发布审查机制,确保微博的更新和活跃度,做好舆论引导。借用微博、微信的平台优势,搭建起交互式学生工作信息平台,方便学生了解学校学生工作动态,并对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学生疑惑,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校级、学院、班级、个人等多种形式的微博,统一标识系统,形成层级丰富、落点众多的微博圈,润物无声地发挥新闻宣传的整体效应。其次,及时更新信息,增加微博及微信的关注度。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发布与学生相关的各种信息,如班级通知、活动通知、实习信息、校园内外新闻等。每天更新5-6条信息,激发学生对微博的兴趣和关注度。其次,发布除了单调的文字信息外,增加一些图片、视频等内容,这样不仅让信息更加的立体化,也更容易吸引人。此外,构建校、师、班、生立体化微博群。教师的个人微博、微信应更多体现个人魅力,真诚的表达个人的性格、喜好更易得到学生的共鸣,缩短心理距离。用成长的眼光对待学生的观点,丰富思想教育内涵、跨越教育的时空限制,充分与学生进行无保留的“交心”,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学工人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更新了知识结构,避免思维方式的僵化,在学生上汲取营养,为他们的创新、勇气鼓掌喝彩。尝试开展“微班级”等比赛,鼓励学生积极的建立个人的微博世界,形成班级对外展现的窗口,促进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交流,教师通过学生微博、微信的更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

4 利用微博、微信,通过与学生互相关注,就能同时可以借助微博、微信这一便捷的平台,将个人感悟、心得体会、生活故事、为人处事等及时记录下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思考,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学校组织教师广泛开展高质量的个性化教学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课堂教学、“微课”等形式来推广个性化教学。“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主要包括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等类型,时长一般为5至10分钟。相比传统课堂,更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非常符合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快,学习时间地点不限等特点,尤其适合当下的高等教育教学开展。同时,短时间内人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更符合学习规律。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教学要开拓教学发展空间,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同时,还应注意个性化教学的质量。一方面,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层次性,问题的多样化,学科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

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过程中最直接、最深厚和最长久的力量。身正则德高,其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令不从。要求学生做个好学生,教师首先必须做个好教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道德的自觉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弘

5 扬师德、为人师表、行为师范,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楷模,以崇高的内在人格魅力塑造学生;教师应大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知识视野,以深厚渊博的专业知识底蕴和技能打动和影响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者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五)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互相尊重和互相包容谅解

相互尊重、包容谅解是一个人良好道德风貌的体现,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教师只有关爱自己的学生,不轻视、慢待或侮辱自己的学生,才能在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使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但在每一次矛盾和冲突中,教师若能以高度的觉悟、深沉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来对待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错和缺陷,则会提高教师的威信,反过来又会成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同样,学生也应学会去尊重教师,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即使教师存在缺陷和不足,也不能任意诋毁或侮辱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教师,学会采用温和、委婉的方式与教师沟通。只要师生间能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师生关系定会变得更加和谐。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即时通讯(如微博、微信等)的广泛应用对教学工作及师生关系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用最适当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总体来说,通过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树立新型师生观念,利用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师生间要学会相互尊重和包容谅解等多种途径来构建微时代背景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田刚.学校服务:论教育的微观基础[M]. 长沙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朱宝荣.应用心理学教程[M].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文君.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实现师生共同发展[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46-147. [5] 韦耀阳. 师生关系发展的三重境界[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2:70-71. [6] 董玉瑛,陈景文,刘长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塑造和谐师生关系[J]. 未来与发展,2011,08:88-92.

6 [7] 晓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8,06:240-241. [8] 李孟辉,熊春林. 构建民主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41-42. [9] 范文明. 调适与发展:和谐师生关系之科学内涵及特点的全面考察[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42-144. [10] 汪江胜. 影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67-169. [11] 徐广静. 浅析“微时代”到来的利与弊[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10-111. [12] 刘静.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2012,23:220-221.

7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摘要:时代主题的转换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也就是其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关键字:和平与发展、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科学体系、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这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首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直接推动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外开放方针的贯彻。国际政治格局的主流由对抗转向缓和,世界由准备战争转向争取持久和平,东西方国家由相互封闭转向相互开放,不同意识形态由相互排斥转为相互渗透、相互抗争,世界整体联系加强。新的条件,新的实践,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其次,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引起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为我国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为促进改革图强、加速发展的重要外因。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引发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又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另外,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遭遇的挫折,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进一步促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许多深层次问题重新认识和思考。总之,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敏锐把握是他创立“特色理论”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也就是其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的错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的发展。邓小平领导党从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推向前进。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就前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基本框架。就后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应。20世纪

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特点,中国社会到底处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那个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认定等。这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回答,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在上面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

一、党的建设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体系。

为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邓小平理论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网址:

http://edu.qq.com

http://zhidao.baidu.com

- 2 -

上一篇:客运标志牌变更登记下一篇:开学第一天感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