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管理论文

2022-05-1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城市环境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是广州市政府部门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的一个部门。

第一篇:城市环境管理论文

城市管理监察视角下的全周期城市管理实践

摘要:全周期城市管理需要多部门全方位地联合起来,共同加入到城市管理活动中。城市管理监察部门作为住建部的下属单位,是维护城市日常秩序的重要机构,在全周期城市管理中必然处于关键的位置。本文以东北T市为例,在分析国内城市管理监察普遍状况的基础上,按照全周期城市管理的理念,提出了党建引领、交流学习、创新模式、吸纳人才等路径,总结出一套具有地区特色的城市管理方案,以期对未来的部门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全周期城市管理 科学化发展 精细化发展 协同化发展

一、全周期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

1.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的内涵

“全周期管理”的概念来自于管理学,是指将设计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保养维护过程与回收处理过程一体化的产业制造技术。全周期管理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理念,它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视为一个整体,从而对产品的特点与个性化设计有了更为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全周期城市管理的概念与产品的全周期管理理念相仿,全周期城市管理指的是城市的治理理念,包含了从城市设计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要树立这种全周期的管理意识,持续不断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以便更好地应对城市治理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2.建立全周期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城市的科学化发展

建立城市的全周期管理有助于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城市作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不仅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需要科学设计,城市治理、城市综合执法也同样需要科学的方式来指导进行。全周期城市管理,将城市规划、设计、治理综合为一个过程中去解决,有利于从源头去预防城市问题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积极作用,对于已有城市问题,也有利于在后续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予以避免,尊重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实现科学建城、科学治理、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 1 ]

(2)有助于城市的精细化发展

建立城市的全周期管理有助于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也在日益增强,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居民要求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问题。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要么“一刀切”,要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不同需求。但在全周期的城市治理理念下,城市建设、发展与人民需要密切相连,将个性化设置贯穿了城市设计与治理的全过程[ 2 ],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导向,以尽力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为核心理念去建设城市、治理城市。

(3)有助于城市的综合化发展

城市的建设与治理工作,既包括科学的设计与发展,又要涉及到城市内部多元主体之间的治理工作。建立城市的全周期管理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集中的城市管理体系,将城市管理的不同方面视为一个整体,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将城市住建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以及政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摒弃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局面,避免出现城市治理过程中责任不明晰,落实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结合起来,在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中考虑到城市治理及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城市整体治理水平,有助于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综合全面 发展。

二、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在参与到全周期城市管理中时所面临的困境

自全周期城市管理提出以來,迅速得到了全国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作为城市治理最基础的环节,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在实行全周期管理制度的建设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与挑战。

1.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

(1)规章制度细节处理不到位,管理过程不够标准

促进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是全周期城市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部分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存在着生搬硬套先进城市管理制度的情况,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中存在着强制居民遵守规章制度的现象,忽视了本地区的居民生活文化习惯。

(2)技术支持不到位,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与智能终端不能实现有效联动

这种情况在三、四线城市的城市治理工作中极为常见,不同单位的信息平台由多家不同的外包公司负责,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管理,已搜集的信息不能立刻反馈并应用到城市治理活动中,导致在日常工作总是存在着滞后的 情况。

2.科学化管理水平不高

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在参与到全周期城市管理时,普遍存在着科学化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在制度上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在法规上也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导致了不仅管理监察部门在日常维护城市秩序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无规可依,无序可守的窘境,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也经常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有时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3.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与其他部门没能协调一致

全周期城市管理不能依靠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单独的力量去完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一些地区负责城市治理的机构领导缺乏“全周期管理”的意识,导致下属单位之间缺乏主动互相合作的意识,工作时各自为政,很少相互过问,比如最常见的“僵尸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城市管理监察部门的不断努力,也需要交管和市政部门的通力配合,只有摒除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隔阂与障碍,才能对一些城市“顽疾”从问题根源进行解决,实现精细化管理,协同化治理。

三、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在T市全周期城市管理中的实践

T市曾经作为连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过去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大量城市问题的堆积,新时代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T市的城市管理部门坚持贯彻和落实国家的城市治理理念,积极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新途径,结合现有基础,针对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助力实现全周期城市管理。

1.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全周期城市管理工作的落实

坚持党建引领有助于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发挥出我国的制度优势,党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从而使各个部门协调行动,使整个城市治理过程能够按照“全周期管理模式”的需要,进行统一的布局和整体规划。“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面对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责任划定不明的现状,T市由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党委牵头,尝试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将各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警支队等多部门联合起来,统一进行城市管理工作,旨在整合公共力量,联合行动,确实保证有效的城市管理。同时尝试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联席会议,旨在统一安排部署联合行动相关事宜,通报、交流近期执法工作,协调处理联合执法中的争议,并研究解决联合行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开展学习交流,增强全周期管理意识

T市城市监察部门根据已有的学习材料和上级的传达文件,组织各中队骨干进行了城市管理理论培训,系统地学习了城市全周期管理理论。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全周期管理意识,重视阶段性管理和过程性管理,强调城市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城市管理监察部门长时间、全方位、全过程的积极参与,任何实际问题的产生都有其产生过程和周期,不能简单地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治理,要切实考虑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合理的对策,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城市的全周期管理。

3.紧跟时代步伐,精细管理模式

第一,T市城市监察部门坚持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基本原则,聚焦环境、交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将社区与城市各管理部门结合起来全面综合整治,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政府组团式服务”的新模式。以社区为中介整合各方资源,将网格管理职责细分给每一个具体部门,分类解决处理问题,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处理城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照细致管理、科学管理、协同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第二,推进“互联网+城市管理”的建设工作,实现了城市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融合,T市城市监察部门搭建了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与各个相关网站实现了互联互通,城市居民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直接与相关部门进行在线沟通,实现了人民与基层各部门之间信息的高效传递,确保了沟通的时效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灵活性。

第三,T市城市管理监察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使得城市管理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居民的个性化需要。同时,设置了辖区居民反馈机制,将居民的评价与相关责任中队的年终评定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保证管理工作切实是在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

4.改变群众观念,普及“共建”的城市治理理念

城市的高效管理,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T市城市管理监察部门一直在大力宣传共建的城市治理理念,并组织开展经常性活动,来鼓励T市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来,一方面积极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监察部门制定的各项规定更好地符合群众意愿,一方面能让市民真正理解城市管理工作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促进市民意识由被管理者向管理者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5.吸纳优秀人才,提高城市治理的综合能力

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缺乏具备管理和城市建设知识的复合人才,各部门之间缺乏擅长大数据分析、信息综合与分享的专业人才,而导致各部门之间消息闭塞,信息流通不畅。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T市城市管理监察部门正在不断改进人员组成结构,招聘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逐步填补人才空缺,同时加快提升自身的信息数据综合处理能力,让城市管理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以便实现全周期城市综合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建设。

(责任编辑:刘占行)

參考文献:

[1]黄建.引领与承载:全周期管理视域下的城市治理现代化[J].学术界,2020(09):37-49.

[2]蓝志勇.以全周期管理重塑城市治理体制机制[N].辽宁日报,2020(09).

作者:张春阳

第二篇:城市管理使城市更加美好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是广州市政府部门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的一个部门。组建两年多来,广州城市管理工作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紧紧围绕“环境卫生面貌大变”和“城更美”目标,以“创卫”、“创文”、“迎亚运”为重要抓手,大力改善城市环境秩序,注重提供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城市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勇敢面对新挑战新考验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促进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有力支撑。广州市城管委组建以后,紧紧围绕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个总目标、“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一个核心任务、“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两个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部署,在实现这一总体战略部署的着力点和关键——抓住机遇,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转型升级中认真谋划和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实现“生活因城市而更加美好、城市管理使城市更加美好”。

近年来,广州市城管委通过全面分析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态势以及城市转型给城市管理提出的新挑战,勇敢面对三大考验。

一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广州城市人口多,面积大,动态因素多,城管任务越来越繁重。“十二五”期间,广州城市人口在1500万基数上持续增长,尤其是流动人口增长迅猛;建设用地需求约为135.91平方公里,可供应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占整个规划期新增规模的75%。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环境秩序造成巨大压力。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乱摆卖、交通混乱、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等问题的任务更加繁重。路网容量严重不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将面临更大挑战;城市生活垃圾增量攀升,“垃圾围城”危局依然严峻。公共设施建设等各项用地需求将面临巨大压力,查控“两违”形势更加严峻。

二是社会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多层次多元化,城管面对复杂情况,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建设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已经和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将更加错综复杂,社会问题易发多发,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及公共安全。

三是城市地位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广州市城市功能逐步实现向金融、商贸、信息、文化、教育、科技、交通、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对城市管理在城市容貌、景观标准及交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构建古今相融、多元一体的城市先进文化,塑造广州城市精神,推动广州城市精神文明大发展。城市管理事业要为塑造广州最核心、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形象服务,要为文化旅游打造成广州的支柱产业服务,为此,要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去,使其相得益彰,形成广州特色。

二、面对新挑战和新考验,不断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一)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根本转变的要求,广州城管率先提出“大城管、细服务”理念,2011年又提出“管好城市为人民,文明服务促和谐”理念,明确“统筹、规范、精细、为民”新要求。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成效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体现了当前社会管理“促和谐”的最终目标。另外,注重整合和统筹城市管理要素,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相结合,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管理信访法律咨询服务站,促进城市管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

(二)创新管理体制,凝聚社会合力

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统筹和社会、市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广州各级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城市管理公众互动平台,开展“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大讨论及“全民城管”创建评选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开设城市管理专栏,宣传城市管理政策法规、重要工作进展,组建城市管理志愿服务队等举措,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及市民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并注重建立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多元投资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照多元化、多渠道思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社会参与新格局,现已建立了26.7万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使城市管理单纯由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和市民广泛参与转变。

(三)创新管理方式,注重科学精细

城市管理要依靠精细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流程设计,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管理科目和过程的精细化,注重依靠科技提升管理水平。如制订实施环卫保洁、垃圾处理、爱卫消杀等操作规范和工作原则,对作业方式、作业时限、作业标准、安全措施、监管标准、应急机制等提出量化指标。制订《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明确分类标准、分类标识、分类方法等。按照“一店一牌、六个统一、四个不准”原则,分类分批更新改造和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实施《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划定严禁乱摆卖区域的通告》(第2号)及《广州市2011年度整治和规范流动商贩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严禁区,设立临时疏导区,由制止逐步向有序管理转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广州大学在华南地区合作建成首个现代城市管理研究基地,推动城市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及垃圾综合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和标准的研究,积极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填埋气收集利用、渗滤液处理及无害化处理水平低的垃圾填埋场治理与生态恢复、填埋场封场后再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力度等。

(四)创新技术手段,整合共享资源

信息化为城市管理提供技术基础,也为改进管理方式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平台。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多级联动、高效协同。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调度系统、“12319”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综合巡检系统等15个系统40多个功能模块,初步形成“五横二纵”的电子政务基础框架,建立起以机房、政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为支撑,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以市民电子邮局、社会保障(市民)卡、安全认证中心为应用推进和保障手段的公共平台。建立智能交通、数字规划、数字国土、环卫环保等城市管理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开通广州城市视频专网,实现全市视频资源大联网,整合公安、城市管理、交通等10多个部门及市、区、街三级应用单位352个,联网摄像头3.3万个,综合应用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应急处置、水利三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建设数量、联网规模、管理规范、综合成效等方面均在全国前列,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能。

(五)创新协同管理,促进工作落实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必须破解“条块分割”和行业分管难题,实现市、区、街多级联动和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如制订实施《关于强化查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违法建设认定及查控责任主体、工作分工及要求等,城管执法、国土房管、水务、交通、林业和园林等部门是查控违法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规划、发展改革、经贸、公安、环境保护、建设、农业、文化广电、卫生、城市管理、工商、出租屋管理、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有线电视等部门是协助查控违法建设的协作责任部门,各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查控违法建设工作。由市城管办牵头,城市管理、建设、环境保护、交通、水务、林业和园林、卫生、食品药品等14个部门对各区、县级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逐步形成条块结合、高效运作的城市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城市管理等部门加强对保洁服务公司履行环卫作业合同及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监督,促进环卫保洁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建立“以奖代罚”机制,通过奖惩结合督促各区、县级市加强城市管理。通过各部门协同配合、有效联动,管理协调能力、执法效能大幅提升。

三、破解城市管理领域深层次问题,为城市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广州市城市管理领域目前也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其表现主要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高;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智慧广州建设要求还有距离;“垃圾围城”危机迫在眉睫;违法建设查控形势严峻;流动商贩管理亟需加强;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市城管委决心采取各种配套措施,突破这些瓶颈制约,为城市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城市永恒的主题,可以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效率更优化,也可以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更优化。结合广州市实际,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是以规划为先导。借鉴香港、青岛经验,科学编制城市管理各专项规划,并将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及后续维护全过程,做到城市管理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二是以标准为前提。编制城市管理系列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各行业和专业部门特点进行细化。科学划分管理空间,细分管理区域,量化城市管理对象,通过精确掌握管理的对象、内容、状态、位置、属性等,实现城市管理内容的具体化、标准化、数字化。三是以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亲民工程,推行市民监督机制,畅通服务便民渠道,切实为民服务。四是以执法为保障。加快城市管理及相关领域立法进程,完善执法服务网络运行体系。强化日常管控与运行机制。建设城管数字化执法系统,提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

(二)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借鉴上海、成都市经验,按照“顶层设计、统筹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工作要求,在“智慧广州”的框架下,以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综合效能为核心,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库和应用平台体系,对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全领域实现主动发现、全过程监管落实。

(三)坚决打赢垃圾处理攻坚战

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保障民生的重要公益性事业,必须处理好垃圾问题,打赢垃圾处理攻坚战,逐步实现“增能力、调结构、保减量、促循环”工作目标。进一步理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体制;创新思路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革收运方式,优化分类收运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填埋量负增长。

(四)重拳出击查控违法建设

违法建设是城市毒瘤。广州要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必须解决违法建设顽疾,保障城市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主要抓好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协同合力,提升公共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五)综合协同治理流动商贩

城市管理执法与流动商贩的矛盾与冲突由来已久,涉及因素十分复杂,必须加以解决。结合广州城市运行情况,借鉴新加坡、香港规范化治理流动商贩经验,完善法规,强化服务,严格监督,逐步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基层响应、商贩服气、媒体支持的流动商贩管理机制,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管理是系统性、动态性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工作运转高效、有序顺畅,必须科学合理配置部门职责,推动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绩效。

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借鉴深圳、济南市经验,按照“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整合资源、精简高效、理顺职能、权责一致”原则,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协调,建立主体明晰、职能明确、分工科学、协作有力、权责统一的城市管理运行体制。进一步整合工作机构和资源,科学合理配置部门职能,避免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及推诿扯皮,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等等。

二是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建立共同巡查、联合执法、案件移交、资料共享、互为见证等城市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建立政府督导、部门督察、舆论监督、社会投诉的立体监督机制,完善舆论监督体系。

今后五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广州城管决心进一步以城市转型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规划优先、突出生态、建管并重、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体制,以科技为支撑,以精细为核心,推动城市管理向“做优、做细、做靓”转型升级,促进管理、执法、服务有机融合,保障城市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作,提升群众幸福感,推动城市更美丽、环境更有序、服务更到位、运行更安全。

(本文根据广州城管委有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黄荔)

作者:池朝兴

第三篇: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

摘 要: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城市规划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本文立足于天津市的城市发展现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属性、特点以及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任务、内容、属性;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天津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既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暴露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职能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协调能力和手段、权威性不强等问题,使规划难以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需求;政府的特殊地位又使规划管理者具有很大的权力,容易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政府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一、天津市区域背景

天津市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它位于华北平原,是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市域面积11917.3平方公里,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内容,天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京津冀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福射带动作用。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其完整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并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2009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从此,天津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经济发展迈入高速时代。

天津有12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3个市辖县,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它包含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河北区六个区。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分别定位为"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环绕市区的环城区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和宝抵区。副省级区是滨海新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人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市辖县包括宁河县、静海县和蓟县。

天津市总体规划提出,中心城区实施"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城市规划理念并确定在中心城区建立市级中心商务区。中心城区"一主两副"的内容为:小白楼地区作为城市主中心,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作为城市副中心。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楼、南站商务区,和平路、滨江道、南京路、天津金融城部分等组成。天津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南口路,西至红旗北路,南至南运河,北至普济河道。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也是海河下游开发改造的重要地区。

二、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规划制度建设尚待加强

制度建设缓慢。天津市现行的城市规划制度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发展和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需要,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制度中,没有任何整体的实质性的改革,处于低层面被动适应(实质上已不适应)状态。

2、城市规划存在缺乏长期性问题

随着天津市城市发展速度的增快,规划部门已经做到了"一控规两导则"全覆盖,但是由于是在同一时期,统一标准编制的规划,难免会导致城市中所有地区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成果深度等过于相似,而限制了很多特殊地区的地域特色,导致规划不能因地制宜的反映出地区特色。同时,在高强度的编制任务下,由于编制周期较短,设计单位往往会出现"重经验、轻研究"以及"重形态、轻经济"的现象,只是规划无法真正的做到科学发展。

3、高层次规划研究历程时间较长

按照天津市现行的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编制体系,由于各专业部门在规划编制时与规划部门不协调以及城市政府的规划意图和区政府不协调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总体规划编制周期过长,难以适应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同时由于规划内容过于全面,以致于不能把精力集中于研究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4、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尚需理清

实施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事,它需要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交通运输、防灾减灾,以及工业企业、商贸金融等各方面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统筹协调,步调一致才能完成。由于我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存在有关部门不能以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和大局为重,强调部门利益,其结果使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5、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

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规划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与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的,不能脱离群众,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因此,公众参与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是整个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规划工作中不应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公众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公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政府为民执政,为民谋福利,为民服务,就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因此,公众参与是规划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和责任。但是由于我市规划管理与公民的联系渠道比较窄,公众参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规划信息向社会披露不够,致使公众参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20世纪后50年,我国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治走向法治、创建---严重挫折---恢复完善、由弱到强的过程,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天津市城市规划近几年通过不断改革,规划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天津市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天津市规划管理在面对难得机遇的同时,应总结过去的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厘清改革的方向,以"一肩担尽千古任"的气魄,大胆进行规划管理制度创新,以满足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天津城市规划管理改革作为一项行政改革,依然存在着许多难点和障碍。因此,新型城市规划管理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应当本着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推进天津城市规划管理走向完善,这也是本论文的中心指导思想。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天津的城市规划管理走上规范、效率和法治的道路,使天津的城市建设不再为拆建浪费买单,不会为城市景观扼腕长叹,不给未来建筑留下遗憾。

最后,由于城市规划涉及面广,专业性比较强,再加上相关内容复杂,某些可供查阅的资料有限,故决定了该论文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笔者仍积极进行尝试性探索,目的在于为天津城市规划管理进行诊断,找到一条规划管理改革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而为天津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一点努力和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荣,许洁.政府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官远发.对上海市城市规划新政的思考[J].规划师,2004,(9).

作者简介:赵鑫(1984.8-),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2008级环境科学同等学历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

作者:赵鑫

上一篇:专科商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