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的言语观

2022-09-12

众所周知, 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节, 无论是行为礼节还是言语礼节。使用日语的外国人与日本人交流后, 有时会觉得非常烦琐, 不过久而久之反倒习惯了这种言语习惯, 感觉有了这些礼节反而多了几分亲切, 少了几分冷漠。日本人称这种言语习惯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日本素有“第三经济大国”, “樱花之国”, “造舱王国”, “贸易之国”, “钢铁王国”等美称, 日本与中国一水之隔, 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的历史源远流长, 日本人的许多风俗习惯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历史, 那么与日本人交往, 必须理解日本人的言语习惯, 才能准确无误地向日本人传递或接收信息, 与日本人良好的沟通。

那么, 日本人的言语习惯有哪些特征呢?

1 委婉的表达方式

日本人虽然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 但是他们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 通常会考虑到对方的想法与心情, 采取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 比如说他们很少用[私はこう考える」 (我是这么认为的) 「私の意见はこうだ」 (我的意见就是这样) 等等句子, 而是用「こうな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是这样吧) 等等委婉的表达方式。日本人倾向于用委婉的表达方式, 给对方考虑与判断的余地, 并从对方的反馈信息, 再来说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等等表达习惯。研究日本人言语习惯的研究者通常评价说, “日本人的言语行为体现出日本人没有主体性。”话说回来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与日本人喜欢在对话中, 频繁的使用[あいづち] (随声附和) 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あのう, ここは駐車禁止なんですけど…」 (这里虽然禁止停车……、但是…) 等, 日本人不直接与明确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意见, 想看看对方的态度或考虑到对方的心情, 所以话说到一半, 点到即止。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日本人口中说出「…じゃないんでしょうか」 (不是…吗) 「…といえなくもないが…」 (不能说…也没有…) 等话语。

2 日语的定型化表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日语表达中, 通常有一些非常礼貌的定型化的表达。比如寒暄语。当然这些定型化表达体现出日本人重形式, 重礼貌等特点。

比如说这一类型的寒暄语有:おはよう (ございます) (早上好) , こんにちは (你好) , 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 おやすみなさい (晚安) , さようなら (再见) , 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す) (谢谢) ,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不客气) , すみません (对不起) , 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先告辞了) , どちらへ (要去哪儿) , いただきます (我吃了) , ごちそうさま (吃饱了) , 行ってきます (我走了) , 行っていらっしゃい (走好) , お帰りなさい (你回来了) , お邪魔します (打搅了) 等等。这些寒暄语都带有一定的内容, 但目的不在于传达字面含义, 它只是作为一种格式化了的用于交际的润滑油而被广泛使用的,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上这些定型化表达, 懂日语的人一般都会使用。但是有些句子, 日本人非常爱用, 但是母语非日语的人未必就擅长使用。比如说:“先日はどうも…” (前些日子实在是……) 类、日本人在接受了别人的款待或照顾后, 待下次再见面时, 一定会说一句“先日はどうも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谢谢前些日子的款待) , “先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前些日子实在是太谢谢了) 等以示谢意.对于我们来说, 当时表示谢谢后, 就可能忘记去提起之前的事。可是日本人只要受到恩惠, 就会一直铭记于心。下次见面的时候, 一定要表示感谢。对日本人来说, 重要的并非是表达感谢, 而是要保持彼此关系的连续性, 这是双方良好的关系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说, 日本人的定型化表达与其说重视互相之间的亲昵, 不如说更重视礼貌, 重视礼貌的目的与其说日本人重视感恩不如说日本人爱用道谢表达来润滑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系。

3 自谦的表达习惯

日本人在说话中, 往往会习惯性的自谦, 甚至贬低自己。比如说日本人在送人礼物时总会说一句“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 (一点小意思) , 请人在自己家里吃饭时说“何もありませんが” (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 ,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女儿时说“ふつつかな娘ですが” (是个不懂事的女儿) , 被邀请在众人面前发言时说“私などこのような晴れがましい席でお话させていただく资格はないのですが” (我其实没有资格在这么盛大的场合讲话) , 用英语作演讲时说“私のまずい英语をご勘弁ください” (我的英语讲得不好) 等等, 这些开场白不胜枚举。虽然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 但是日本人近乎频繁地使用一些为了表示谦虚, 不惜贬低自己以及家人的言语。对于没有这种习惯的国家, 中国相对来说好点;对于欧美这些国家来说, 难以理解, 甚至会有点抵触的心理。那么, 日本人送人礼物时为什么总要先说一句“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呢, 那是因为本人收到别人礼物时感到很为难, 为此送人礼物时也很注意, 会添一句“一点小意思”想表明“因为是一点小意思, 所以你不必还礼”。这只是日本人最怕被人认为是“恩知らず” (忘恩负义的人) , 所以很怕接受别人的恩惠, 正因为最怕接受别人的恩惠, 所以也不想让别人有一种接受了自己恩惠似的感觉。在这点上, 咱们中华民族也有着同样的美德, 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只不过日本人把这种美德变成了一种习惯。而对于一些贬低自己及其家人的言语习惯, 正如利奇指出的那样, 在日本文化中, 给谦虚原则以较大的价值。这就是说, 日本人本着以最大限度向对方表达谦虚之意, 来抬高对方。事实上, 欧美国家的人, 如果不理解这种言语习惯的, 会对此产生厌恶, 反感, 抵触的心理。“私のまずい英语をご勘弁ください”, 对日本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发言前的客套话,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思, 但在欧美人看来, 这种客套, 这种谦虚反而成了“滑稽”, “厌恶”, 有显而易见的“意图”。此例正说明了语言是文化载体这一观点, 要想真正掌握一种语言, 就必须同时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运用此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或减少彼此间的误会。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日本人的言语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开场白, 它看似一种形式上的客套, 事实上, 在它的背后还是反映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比如重礼节、重形式、爱感恩、爱谦虚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本文从委婉的表达方式, 日语的定型化表达, 自谦的表达习惯三个特征对日语的言语习惯表达进行了一些论述, 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等作了一些分析.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日本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他们在言语上有着以上显著的特征, 这些言语习惯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而这些起着润滑剂作用的寒暄语背后, 又反映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语言的特征。

摘要:与日本人交往, 必须理解日本人的言语习惯, 才能准确无误地向日本人传递或接收信息, 与日本人良好的沟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本人的言语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开场白, 它看似一种形式上的客套, 事实上, 在它的背后还是反映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日本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他们在言语上有着以上显著的特征, 这些言语习惯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而这些起着润滑剂作用的寒暄语背后, 又反映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语言的特征。

关键词:日语言语习惯,表达方式,寒暄语,思维方式

上一篇:从词汇组块角度谈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下一篇:先锋中的一朵奇葩——论格非小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