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2-10-05

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谈到学校心理教育时曾经指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教育, 不断发现各种不良现象的根源, 及时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以使学生精神饱满, 自觉主动、愉快地完成学业,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 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的看法:

1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促其健康发展

1.1 自卑

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1) 过低估价自己; (2) 缺乏自信心; (3) 挫折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认识自己的长处; (2) 进行自励, 找出一点点哪怕微小的进步; (3) 积极进取, 屡败屡战。

1.2 偏激

主要表现为: (1) 会自觉不自觉违反纪律、喜欢造谣中伤别人; (2) 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 又过于片面等。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克服: (1) 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 (2) 处理好人际关系。

1.3 缺乏关爱

在家庭或学校经常会听到或看到类似“笨蛋”“缺乏教养”“野孩子”“饭桶”等侮辱孩子人格和歧视青少年的现象。这无疑会挫伤孩子的心灵, 扼杀他们的个性甚至会令受害者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心理, 最终形成不良的人格。心灵沟通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亲和力的重要前提。因此, 教师必须树立平等的育人观, 通过诚挚地与学生沟通, 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 让学生易于接受, 乐于接受;定期进行家访, 了解学生心理动向, 尤其做好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面对现实, 懂得为别人着想。

2 学校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课,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以各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 进入初中的学生, 通常会有一段反抗期, 不管事情是大是小都要自己做主。对于这种现象, 教师首先要坦然接受这件事, 充分认识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有了成人感。主动找他们谈心, 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 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一位同学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心理话:“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差, 教师和同学都瞧不起我, 教师从来不提问我, 也不检查我作业, 班主任甚至把我这个小个子调到最后一排, 我觉得上学实在没劲。”我当即问他:“人们为什么瞧不起你, 班主任为什么把你调到最后一排?”他回答说:“还不是看我学习不好嘛。”我问:“你比别人差吗?”他没有做声, 我接着说:“你自己瞧不起自己, 怎么让别人瞧得起你呢?是英雄是好汉, 成绩面前比比看。”我趁热打铁, 列举了爱迪生、华罗庚等人的事例, 消除了他的自卑心理, 并激励他:“世上只有最后一排, 并没有永远坐在最后的一排的人。”从此他树立了自信心, 在考试中的成绩直线上升。

在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环境下, “优胜劣汰”的升学压力造成学生身心不能均衡发展;一些独生子女过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家庭生活, 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造成人际关系危机, 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了对金钱和情爱的关注, 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恰恰在这些方面是缺陷。因此我建议中小学应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向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或方法, 心理教育课我们可借助幻灯、录像等手段制造情境, 使学生受教育于其中, 从而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另外也可以结合各科教学, 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教育, 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使学生情绪饱满地进行学习。

3 强化社会宣传功能, 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保护政策。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 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父母平时要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杜绝精神虐待于家中;作为学校必须坚持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问题, 坚决杜绝歧视甚至侮辱任何学生的行为;政府要加大取缔黑网吧和整治网络环境的力度, 提倡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经受住外界的诱惑, 还青少年一个干净、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总之,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无论从生理心理还是对学习知识的认识上, 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情绪不稳定, 感情容易冲动, 出现逆反心理甚至过激行为, 因此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 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阶段错综复杂的问题,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树立科学的育人观,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心理, 因势利导, 促其健康发展, 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取得成效。

摘要:学校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环境, 我们现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在关注学生各方面技能发展的通知, 更应该把现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学生心里教育关系着孩子以后人生道路的轨迹。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转化,责任

上一篇:网络综合布线之系统配置设计下一篇:浅谈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