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2022-06-24

第一篇: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论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

摘要:现在城市交通问题突出,随着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道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尤其是在城市,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致使交通拥堵不堪,不光是南京,相信全国绝大多数大城市都已经产生不同程度拥堵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及规划部门都在努力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但是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持久战,不可能因为一个交通方案就能立竿见影,暂时的交通管制仅能止近渴不能解远需,所以城市交通问题解决是个漫长的系统的全面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行人;分析;措施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房屋密集、人口集中、商场林立,市中心区的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上,行人众多、川流不息,步行交通方式是交通系统中最古老而又不可缺少的交通方式,许多短距离交通都依赖步行。据统计,在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中,步行交通占很大的比重,约为40——60%,而与行人违章有关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0%以上。大中城市道路上行人交通量普遍较大,而且面广分散,在不少道路上往往人、车混行,这也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与发达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的最大不同之处。因此在我国,解决城市道路交通中行人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行人交通安全的内在原因

2.1 行人违法穿行行车道

在行人引发的交通事故原因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行人违法穿行行车道。虽然因这种违法行为引发的死亡事故比例不高,在全国为5.35%左右,但是违法穿行行车道造成事故后,行人的死伤非常惨重,而且违法穿行行车道对交通秩序也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使通行效率降低。行人违法穿行行车道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简称交通违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交通违法行为。从行人自身情况分析,有许多不良的主观原因和心理原因。

2.2 不良交通行为习惯

如果有心在街头观察便不难发现,交通违法的行人几乎触目皆是。据笔者调查,在没有交通警察的路口,行人交通安全违法率高达60%-90%以上。体现最多的是行人过街不走过街设施和人行横道线,不遵守信号灯的规定。即便在许多实施了“城市畅通工程”创建工作的城市,情况也不乐观。笔者在这些城市的主要交叉路口实地测试,有的交通违法率也达到了30-40%左右。其实,在其他地方,到底多少行人有交通违法行为,可能谁也说不清。

如此多的人,如此习惯的交通违法,究其原因,大多受一些不良心态的影响。一是盲目从众心态,认为别人都这样走,自己也可以这样走,跟在别人后面违法脸不红、心不跳;二是认为交通违法不是违法,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三是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主要是受警察的约束,只要警察没看见就可以不遵守;四是警察纠正行人交通安全违法是故意找茬。在这些不良心态的作用下,行人在进行交通活动时,大多我行我素,甚至有些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士也如此。在街头可以经常见到很多成年人牵着儿童的手,或者抱着小孩,非常自然的违法横穿行车道。这样一代影响一代,男女老少都如此,形成习以为常的交通“陋习”。2.3 危险感知局限性的影响

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主要是在横穿行车道时造成的。据资料分析,横穿行车道时造成的行人死亡事故占行人死亡事故的90%以上。横穿行车道时造成的行人死亡事故,除了驾驶人的原因外,很多情况下都与行人对横穿行车道的危险感知局限性有关。

人们对危险的感知通常与心理因素、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程度有关。行人横穿行车道时,其危险性非常大,不过究竟大到什么程度,许多人在心理上感受不明显。通常情况下,人对高度的敏感程度比较高,对速度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当人站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悬崖峭壁边上或者高楼的楼顶边缘时,一般人都会觉得天旋腿软,产生一种恐惧感,急忙后退。但是当行人横过道路时,由于没有高度,加之人们对车辆速度不敏感,大多数人却没有这种感觉。其实,两者的危险是等价的。行人在机动车道上通过,有如在悬崖峭壁上过独木桥,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行人与机动车相撞时,就像人从高高的峭壁上或高楼上掉下来,伤害自然十分惨重。

2.4 交通管理执法“软弱”

对行人交通违法,交警一般实行劝阻教育,对严重违法者,目前可能实施的最重处罚也仅仅是50元以下的罚款。但教育和罚款往往引起违法者的抵触甚至谩骂,警示效果甚微,交警普遍感到无奈。有位值勤交警说,他每上一个班,起码要劝阻100次以上的行人交通违法。最让他头疼的是,交通违法行人大多对自

己的行为不以为然。通常交警处理一起机动车交通违法,5分钟可以解决问题,但纠正一起行人交通违法,讲解劝说,20分钟不能了事。一位交警说,他因纠正一位老人交通违法行为而被其追骂了近两个小时。如此软弱的执法,缺乏权威性,对行人交通违法抵制作用微乎其微,使交警有一种执法不是,不执法也不是的无奈之感。因此在行人交通秩序管理上往往是运动来了管一阵,运动一过又撒手不管,一冷一热,形成不良循环。交通管理措施就像药物一样,在行人体内似乎形成了“耐药性”,对行人违法的痼疾失去了“治疗”作用。

3行人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

3.1 加强交通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勿庸置疑,要改变交通“陋习”和消除危险感知局限性,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方面,管理部门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据笔者了解,宣传内容大多停留在普通说教上,效果不佳。宣传教育大多只告诉行人如何行走,对为什么要这样走却涉及很少。其实行人应当怎样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如何行走,为什么要这样行走,既有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方面的哲理,也有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规律。后者在宣传教育中往往被忽视,所以宣传教育难以深入人心。

交通“陋习”通常与“无知”挂钩。在交通活动中,行人总以“弱者”自居,不按规定横穿行车道,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其实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交通中的“弱者”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向交通“强者”转化。这其中包含许多自然科学道理。因此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应当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增加自然科学知识成分,使人们不仅知道怎样参与交通活动,而且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为此在做宣传教育工作时,要制作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科普节目,使人们在观看中明白一些自然科学道路,强化宣传效果。

3.2改善行人交通安全设施

规范行人横穿行车道的行为,应当以引导为主。管理部门要注意多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指示标志,引导行人从过街设施或人行横道处横路。在道路护栏缺口处必须设立过街设施指示标志,明确提醒和告知行人不能从护栏缺口处横穿道路。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第一的原则,这是简明易懂的安全公理,在一切经济建设活动中,在一切思想政治及组织工作中,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

实践证明,在目前行人过街设施匮乏、人的安全意识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在道路中心设置隔离护栏,是遏制交通事故的最佳措施之一。但是应当注意,护栏设置后会给行人横路造成不便,应当注意根据具体交通情况设置必要的行人

过街设施或人行横道标线。

3.3 加大行人和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力度

众所周知,在行人交通管理中存在诸多困难,工作量非常大,因此目前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几乎处于放任状态。这对营造交通文化氛围,规范行人交通行为,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性十分不利。行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是一股歪风。在对这类歪风治理的初期,根据管理经验,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必须采取强硬管理措施,其中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力量整顿行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该罚款时坚决处以罚款,对拒绝、阻碍执行公务的甚至可以采取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

行人交通秩序管理除了交通警察管理以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综合进行。例如与社区管理、机关单位管理、学校管理相结合,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甚至可以向机关单位、学校通报交通违法情况,请机关单位、学校对交通违法者进行批评教育。湖南省常德市政府对机关单位、学校作出硬性规定,要求每人每年必须抽出一天时间上街维护交通秩序,劝导交通违法的行人。这样做,可以使群众教育群众,自我提高,也可以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对管理行人交通秩序十分有效。

由于机动车是造成行人死亡事故的主要方面,因此在规范行人交通秩序的同时,同样要规范机动车行车秩序,其中主要是根据安全和畅通要求,严格限制机动车的行车速度,严格执行机动车避让行人的相关法律规定。这种管理往往需要辅以驾驶人职业道路教育和安全科普知识教育才能奏效。管理部门可以制定规定,请驾驶人抽时间上街维护行人交通秩序,让其亲自感受行人横路的难处,使之换位思考和看待行人交通问题,提高控制行车速度、主动避让横路行人的自觉性。

结论

我国城市行人交通量很大,交通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从主观上分析,行人的不良交通习惯、对危险感知的局限性,是影响行人交通安全的自身原因;从客观上分析,交通管理执法的“软弱”、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以及行人交通设施的不完善,是影响行人交通安全的外在原因。改善城市道路交通中行人交通问题的主要措施有:营造交通安全文化氛围,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以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基本素质。加强交通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完善行人交通安全标志设施,采用工程手段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加大行人和机动车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

参 考 文 献

1.刘守国 等·交通事故的分析与防治·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陈永德 等·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及预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唐琤琤 等·道路交通安全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段里仁 ·道路交通事故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5.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第二篇:城市交通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肖珍(作者)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城市交通是判断一个国家城市化率的高与低的重要判断依据。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需要,是轨道交通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热点,但解决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的需要却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大热点。

此次回家,通过四处旅游,让我对城市交通安全情况有了一个更为清晰地认知。城市交通为发展城市经济建设,经济服务,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我所在的县城成立不过二十几年,然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

一、 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几十年风雨,几十年巨变。回眸建国六十四年,我国城市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交通安全形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遏制,为广大人们群众的安全、舒适的出行提供了重大保障,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不可磨灭的动力,为其出行提供了便利。 (一) 城市交通线四通八达,覆盖面广

我国铁路及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四纵、三横、三网和关内 外三线为骨架,联接着众多的支线、铺主线、专用线,可通达全国的省市区的铁路网。其中四纵是指:京广线、京九线、京泸线、北同蒲

1

—太焦—焦柳线;三横是指:京秦—京包—包兰、陇海—兰新线、泸杭—浙赣—湘溱—贵昆线:三网是指:东北铁路网、西南铁路网、台湾铁路网。这些铁路四通八达,织就成了一张大网,牢不可破。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今天我们的出行方便。

在我国,而今的公路网比铁路网更为方便、便捷。公路运输是一种投资少、运量少、耗能多、速度快、运费高、灵活性强、门到门的运输方式,用作短途运输和铁路、水运的运输方式。在我国总共共有12条国道主干线。

这些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公路网,经过我国的所有省市区,每条线上的交通枢纽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上,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几十年的苍桑巨变、风雨交替,我们用一笔一划绘就了中国的公路网、铁路网,创造了中国长度、中国速度的不朽传奇。而今,这些紧凑的网线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承载的中国的80%的人流运输,传送着中国将近30%的货流运输。 (二) 车辆安全性能有重大突波

从原始时期的牛马车、汽油车、柴油车,再到而今的天然汽车, 车子的性能日趋完善,其安全性能指数也日臻完美。譬如:许多车在遇到紧急撞车时,会迅速地弹出一个充满氮气的气囊,从而保护了车主的生命安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车辆的安全性能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出行往往开始选择车辆安全性能优良的车辆去出行。 (三) 硬件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2

上个世纪,交通工具少,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也不完善,比如: 公共汽车站、火车汽车站的候车室凌乱不堪,人流拥挤,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而今,车站的建设日益加紧进行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全国各个地方进一步加强对车站的基础建设力度。我所在的县城就是一个特列:县政府从财政里抽出一部分资金,加上政府想方设法拓展建设资金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入,以及政府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硬件设施建设的方法,使得我县的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例如:公共汽车站、汽车站的候车室建设更加完善,火车站还增加了自动取票机等等。 (四) 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众所周知,现在的我们深陷于信息暴涨的的时代中,每天大量的电磁波围绕在我们身边,因而,借助电磁波、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无线通信及网络等新科技,可以轻松地实现车辆安全驾驶。现在这些技术都用于车辆的安全管理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的调度、安全控制、自动定位报站等功能,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例如:根据安装了GPS全区定位系统的车辆,可以随时地观察到车辆所在的具体位置;可以通过监控器观察车上的人员情况;可以通过传感器感应上车人员是否已经安全无误地上车,以防止出现事故。 (五) 交通安全驾驶和乘坐的教育、宣传力度不断加深

现在随着新闻媒体的日益发展,新闻媒介对交通安全宣传的力度不断加深,使得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一些宣传交通安全的宣传广告、宣传标语等等。比

3

如:安全驾车,人人有责等等诸如此类。

二、 存在问题和分析

(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流流向城市,城市的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车辆,使得原本就比较拥挤的车道更加拥挤,尤其是每天到下班的高峰期时,路上的车辆交流密织,因而交通较平时混乱了很多。由于,在许多大城市里,寸土贵如金,在如今大量建设建筑房屋时,并没有多少土地用作建设公路、火车轨、飞机场等等。 (二)

应急处置能力偏低

现在,在许多城市里,交通安全一旦遭遇突发事件的影响,人员疏散和救援就相对困难,倘若处置不当将会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造成重大的影响,其应急处置能力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在的县城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因此,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减少突发事件不良影响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许多城市面对突发事件的表现来看,对应急事件处置相对单一,作业时间相对松散,作业机制不完善,人员不能快速聚集等等问题。 (三)

超载问题比较严重

在许多城市里,比如说我在的县城,由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及水平限制,许多车辆出现超载的现象。这些超载的驾驶员往往是为谋取更多的利润,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便不顾乘客的安全、车辆的限载人数,盲目地往车里面装人。事实上,在许多的交通事故中,以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超载,超速而发生的。因此,超载问题成为交通事故

4

发生的缘由之一。

(四)

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与发达国相比,我国的城市交通手段相对落后,运行监控设备少、科技含量少,缺乏交通组织、控制和交通渠化,通时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型、高技术型人才。正因为如此,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低。而且,车道和车上出现脏、乱的现象,在路上随处可见一些影响车辆行驶的障碍物。部分驾驶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职业素养偏低等等因素使得整个城市的交通安全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三、 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对策

(一)

完善城市交通基础建设实施

交通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交通就是经济的桥梁。然而,交通在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探索。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路线,更好地符合我国城市发展和交通安全建设的战略思想,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完善交通基础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二)

加大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我国这样一灾害频繁的大国,救灾法律体系和应急预案系统的建立健全仍需要大力完善,要建立长效的交通应急处置系统。交通安全涉及多个部门,因而需要多个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三)

加大高科技在交通方面的运

要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建立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线路运行显

5

示系统,以信息化为手段,提供车辆信息发布、车辆运营调度、应急救援、运营管理的效率。积极实施交通智能化战略,以信息化与城市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交通决策科学化、智能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最大化。

几十年的风雨,几十年的巨变,城市交通安全建设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和祖国经济的腾飞快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立足现在,我们勇气十足;回眸过去,我们深感欣慰。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便捷、舒适、经济的城市交通安全环境。我们每人每一分的努力,如同滴水成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么,美好的交通安全环境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6

第三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

1、课题的来源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交通压力日趋增加,一些特大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矛盾非常突出。发展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武汉、大连、长春十个城市已经开通运营的线路总长达770公里。加上正在建设的沈阳、成都、杭州、西安、苏州共十五个城市在建线路总长达到1100公里。同时,还有青岛、宁波、郑州、厦门、东莞、昆明、长沙、乌鲁木齐、南宁、济南、兰州、太原、福州、厦门、合肥、无锡、贵阳、烟台、石家庄等城市正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按目前每年开工建设100~120公里线路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2000~2500公里规模。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北京市在2009年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以后,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30公里,2010年达到300公里,2015年将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总长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上海轨道交通目前开通运营的线路总长230公里。在建线路总长193公里,到2010年将实现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为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广州目前运营线路总长116公里,在建129公里,2010年将达到182公里。

但是,由于我国地铁发展历史较短,工程经验不足,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如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不高;有经验的勘察设计施工力量不足;早期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地铁系统建设标准较低,系统配置不完善,设备老化;车辆、通信信号、控制等系统,以及盾构等设施设备是从不同国家引进,没有统一的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物防和技防设施不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亟待提高。因此,结合苏州轨道交通工程,选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控制要点”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2、目的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建立和完善苏州轨道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评价体系和系统的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建立安全评价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对不同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救援机制。

3、意义

本项目立足于预防和控制苏州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强化应对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技术,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与安全监控、安全性评估、预警与应急控制技术、紧急救护技术和装备等方面系统地开展科技攻关和创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和综合快速救护体系,提高轨道交通建设相关领域的安全技术水平。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撰写本文。

(二)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

1、国外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2004年以来,安全、费用与风险已成为国际隧协每年年会的主题。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美国、欧洲正在积极开展,欧共体行政院于1992年,意大利政府于1996年由总统签字发布了相应的指令。有些国家已编写出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法规。 ——国际隧协2004 年发布了风险管理的指导方法;

——英国隧协和保险业协会于2003 年9 月联合发布了《英国隧道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联合规范》;

——国际隧道工程保险集团 (ITIG)于2006 年1 月发布了《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实践规程》。

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主要由各个岩土工程咨询公司进行。

——意大利GeoDATA公司针对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推出了名为GDMS(Geodata Master System)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台湾亚新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IDEAL-监测资料处理系统。 在国际上,安全风险管理的以下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风险管理正成为大型项目发展中的一个例行程序; ——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日趋结合;

——为风险管理制定强制性的法规,特别是针对施工安全的法规。

2、国内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建设部、公安部、安全监管局等9部委于2003年下半年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方政府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如:2004年3月27日,北京市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的规定》;2004年6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2009年3月20号 北京市市政府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02年9月1日发布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2006年3月17日批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技术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等。 2005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分析研讨会,推动了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研究的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在近两年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地铁建设方面,新建地铁项目大都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总体上,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已经得到了实质性进展,但远远没有达到“风险管理化解地下工程建设之痛”的程度。其特点: (1)发展不平衡;

(2)主要开展的是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局限于定性分析或者未定量分析; (3)对风险预警和控制方法没有深入研究,仅实现监测功能,而不能“控”,没有整合成统一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4)缺乏坚实的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和符合工程实际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的风险阈值数据库系统。

二、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一)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

目前,全国各地轨道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都在陆续上马,根据国家大铁路的规划方针,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都在紧张施工中。这么多轨道项目的同步实施,造成了轨道工程建设所必须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的技术力量不够,尤其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直接导致了各单位投入到各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设备等力量不足,因此,全国轨道工程重特大事故频发。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更高,本文主要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找到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从而总结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必须从地质勘察、设计抓起,配合以合理、先进的施工技术;

2、建立起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综合管理网络,制定严谨的日常管理制度;

3、将安全管理与工期、质量、投资三者进行同步管理,在标价报价、施工变更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管理需要;

4、对于施工监测、应急抢险预案制定及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要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根据苏州轨道工程具有现场环境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长、对环境影响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对施工开挖扰动效应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并给出必要的工程措施。建立的安全评价技术可指导在建工程安全保障,解决盾构穿越民房和控制重要建筑物沉降的技术问题。指导未来苏州地区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地处粉细砂地层透水、自稳性差,易造成大面积的地表沉降,危及地面建筑物和临近地下构筑物的安全。对富水软弱粉细砂地层中盾构施工综合配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解决一号线的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难题。

盾构进出洞及联络通道的的加固是隧道施工的关键性,为保证盾构进出洞施工的安全,须对区间隧道工作井端头、联络通道周边土体进行加固,以提高土体强度、降低土层的渗透性。研究冻结技术在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应用的适应性,盾构端头井进出洞加固形式及安全性分析。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各类突发性事故建立统一的监控、预警和指挥系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人员流动量大,人员组成复杂,在设备更新困难和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研究制定应急技术措施和预案。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和对应措施,建立城市轨道系统防灾快速反应系统,详细量化预案反应时间,总结国外经验,将得到最佳对应方案储存起来,形成一定的操作规程。

(二)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1、收集国内外相关的信息;

2、选择相关的参考资料(相关书籍,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管理文件;到相关的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调研;

3、以苏州轨道交通工程为依托,深入工程管理过程,通过观察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了解管理细节;

4、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类、分析,理清思路,提出施工安全控制采取的具体措施。

三、课题研究进展计划

2009年1月—2009年04月底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

2009年04月—2009年05月在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 2009年05月底修改论文,论文定稿。

2009年05月底—2009年06月初打印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 2009年06月02日—2009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作者:李世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2008-2-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现状与安全能力建设》(作者:秦国栋 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主任;苗彦英 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程的设计导则》(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于松伟2005-5-16)

苏州轨道业主的安全管理文件

中铁七局TS-3管理文件(苏州轨道交通I-TS-03标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应急预案、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土方开挖工程、起重吊装工程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管理安全评价管理实务》(王洪德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

《建筑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顾慰慈主编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和案例分析》(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开放式城市公园道路景观安全性设计

1、道路规格设计。

城市公园的道路一般人群较为密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其规格,使得人员能够顺利的疏散,因此设计人员不必拘泥于各种规定中管理园林道路宽度的死板规定数据,如宽度在0.6~0.9m之间的小路,仅仅能够容纳一个人通过,其设置的位置或者引导区域,会在密集游客的踩踏之下,逐渐扩展,应该很据开放式公园的实际情况,将游步道扩展至1.2m左右,可以容纳两个人通过,如果步道长度较大,并将其中适当位置的空间扩大,设置休息点,使得游客能够更加舒适的进行各类游园活动。

2、道路系统设计。

在公园道路系统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其连通性合计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导向性简单避免园路出现较为复杂迷宫的格局,需要其取向简单,且位置清晰。各个道路的拐弯处、不同道路的家差点或者终点,需要设置叫诶标志性的物体,包括植物、路牌、景观装饰物等,使之方向性较为强烈,辨识度高;②道路曲折幽深有度园内的道路的曲折性及幽深度适当,避免出现安全死角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空间;③应急行车路线设置园内需要设置经济车行路线,一点出现意外情况能够保障交通的便捷,如救护车、消防车等,节约行车时间,提高安全保障。

3、安全标示的设置。 温馨的安全标示设施能够让游人对于公园的各项要素、安全事务的了解及空间认知度更加深入。安全标示设施不仅是各项游园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之一,出现意外情况时,也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正确有效的疏散群众。因此开放式公园应结合公园的基本情况,在各个位置设置安全标语及温馨提示,包括公园各道路交叉口、花坛、草坪等。如果公园中有较深的湖,河流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应在周边设置引导及提示标识等,约束游客的行为,引导其安全文明的进行游园活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第五篇:道路运输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为推进我县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安监发【2012】175号),省交通厅(青交安【2013】505号),省交通厅(青交安委【2014】6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海南州交通局(南交【2014】48号,贵德县水陆运输管理(贵运管字【2014】029号)文的通知要求,我司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公司工作的重要程度上,现将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如下:

企业的基本情况

贵德县丰昌公交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经贵德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2012年3月28日,是目前我县从事城乡公交客运的唯一一家具有公益性服务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32万元,固定资产725万元,现有管理人员6名,员工65名,登记注册营运的各类型公交车49辆(其中2013年10月新增20辆大型天然气公交车),经上级交通部门批准开通营运的公交线路9条,公交营运总里程达240公里,辐射全县7个乡镇80余个行政村约7万余人口,日平均接送乘客约1.5万次,年接送乘客约550余万人次,成为贵德县城市公交客运的骨干企业。在我县客运市场发挥公司化经营优势和领导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有了长足的发展。被贵德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民营企业”“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贵德县交通局授予“先进集体”、贵德县工商管理局连续五年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海南州工商管理局,州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满意单位”、青海省工商管理局、省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繁荣县域经济、维护交通安全,规范城区交通秩序,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共同发展和文明进步。

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情况

公司根据《海南州交通局关于切实推进全州交通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达标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标准化体系,积极进行了初始评审、策划、自评、培训等各个阶段的准备工作,聘请专业老师,为企业自评员开展评审工作,进行为期10天的辅导和培训,使公司自评员掌握了基本技能、方法和步骤,为下一步的评审工作创造了条件。在评审工作的准备阶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为主线,以强化安全生产“双基”为重点,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形成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具体开展过程如下:

(—)、加强机构建设,确保责任明确到位。2014年4月成立了以总经理刘丰德为组长的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配与实施方案等。

(二)、强化教育培训,确保履职能力到位。2014年3月中旬公司主要领导和安技部成员参加了省运管局组织的《全省道路运输及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员培训》,6月上旬聘请专业老师,对自评员进行全员培训,以提高公司员工对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理解。

(三)、对照达标内容,全面开展现状调查和能力评估,对企业进行自评。2013年6月—7月对公司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包括组织结构、责任体系、安全投入、设施设备、作业管理、职业健康、安全文化等,对公司的队伍建设、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救援能力等进行了全面评估。

(四)、建立健全制度、确保行为规范到位。拟定在2013年6月—10月完成标准化文件的策划与制定。

1、拟定标准化体系文件框架。

2、制度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

3、确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4、完善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和责任体系。

5、识别适用的安全与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

6、修订、健全相关文件。

7、增加、补充和修订相关文件。

(五)、防控安全风险,确保隐患整改到位。2014年11月进行试运行与再自评,对自评员进行再培训,开展自评并对其中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严格隐患排查,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上述所例各项为我公司目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形成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我司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各类生产事故,力争企业全面达标。

贵德县丰昌公交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8月8日

上一篇: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下一篇:崇尚科学远离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