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人用人工作制度

2022-11-19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干部选人用人工作制度》,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干部选人用人工作制度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提升干部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是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升干部工作水平做了一些调研思 考。

当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但在实践中发现,当前选人用人渠道仍然不够宽畅,主要表现在:党政干部来源面仍不够宽,组织视野受到限制;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创新做法范围小、层次低;聘任干部、破格提拔干部开放化程度不高;提名、推荐等环节上还存在民意“失真”现象;村两委主要干部、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考任渠道不够宽畅等等。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能下”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建立起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还有许多矛盾需要探索和突破。有些职位被少数能力一般化的干部占据,形成了选拔任用干部与能上能下之间矛盾,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因受职数等影响没能及时提拔,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部分“旧制陈规”的束缚。一方面,人员性质的硬性规定阻碍了人才沟通,使得条块之间、政企之间、镇村之间人才流通不畅。另一方面,某些旧制度、老办法正成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重要阻碍。比如,在乡镇党政正职选举过程中等额提名的惯例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选举实践的深入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存在“管用脱节”的现象。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之间以及条块干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资源共享、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造成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现象。干部选拔任用与后备干部管理之间存在考用脱节、备用脱节情况。后备干部的侧重点偏向于年轻干部和非党干部、妇女干部等方面,忽视了在更大范围内分层次、分类别建立专项后备干部队伍,影响了后备干部的培育、选拔和使用。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对策及建议

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需要从观念、体制、机制、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既要改进现有的选人用人方式,更要积极探索实践,开辟新的途径。

服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加鲜明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通过不断规范提名方式,建立完善提名制度,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努力扩大民意民权,创新民主推荐测评方式,推行临时推荐测评、同步推荐测评、多轮推荐测评等办法,提高推荐测评公平度和准确度。坚持做到考准察实,提高组织考察水平,对考察工作实行全方位公开,切实消除神秘感,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严格选任程序,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把关,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性和严肃性。

完善竞争性选拔,打通各类人才交流渠道。民主、公开、择优原则要求我们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断改进和完善竞争性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努力在竞争性选拔中打破部门、系统、体制限制,不断拓宽组织视野。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选人用人原则,跳出政府部门选经济类人才、党务部门选党务干部的思维定势,更多地从经济部门中物色党务干部,从党务部门中物色经济人才,从基层中选任机关干部;加强条块之间的干部交流;扩大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间特别是党政干部与其他系统干部之间的交流。尽可能拓宽不同类别干部之间的中转通道,推行和不断完善交流、试用、聘用、定职、挂职、公推直选等方式,积极畅通交流渠道。积极探索选拔(选聘)优秀村干部制度,以公开选聘等形式单独聘任一批优秀村两委干部,个别特别优秀的可破格选拔到乡(镇)副职领导岗位。大胆聘请非公有制人才、科技人才和区域外人才,进一步拓宽职位聘任渠道,争取更多的区域外和体制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党政系统。丰富和改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组织形式,借鉴现代管理学和人才测评的科学方法,根据职位需要,按照考用一致的原则设计考试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竞选办法和评判标准,改变目前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统一试卷、统一模式”的现象。在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完善竞争机制。

采取差异化策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采取班子成员差异化配置、不同类型干部差异化培养策略,不断提升干部素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差异化选配,增强班子合力。按照资历相异、性格气质相容、能力互补、心理品质共处的标准选配党政正职,按需配强副职,使他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好最佳搭配效益。通过差异化对待,加强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培育。避免用一般性的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来判断和衡量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不定期考察、重点保护”的差异化策略。对政法类干部、专业技术干部、经济类干部、非领导职务干部、社区干部等,有差异地制订人才标准、单列管理和培养选拔,实行单列的干部考察和民主推荐,单独建立后备干部库。

重视源头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干部培养链。努力“走出去”。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尽力“推上去”。选派德才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坚决“放下去”。选派干部到信访岗位、拆迁一线或赴外招商,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急难险重岗位实训。坚持“零起点”。对新录用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实行“师徒制”培养,开展“一对一”帮带,在中心工作和多岗位轮训中促进快适应、早成熟。要深入贯彻落实“注重基层”的理念。制定出台能够有效引导干部在基层实践成才的政策,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要控制基层机关公务员招考力度,在人员编制、准入门槛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上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基层锻炼力度,为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循环提供制度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培养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党委组织部门作为党政干部培养链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党政干部培养链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把培养链建设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划有机衔接,着眼今后一段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科学确定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锻炼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的规模、政策和措施。要注重上下衔接,加强与人事部门的协调,加大对党政干部培养链建设工作的统筹力度,形成整体工作合力,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在拓宽干部培养链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求实创新,形成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坚持统筹协调、宏观调配,引导建设活泼的干部工作氛围和活跃的后备干部队伍,形成优秀干部有机会上、有位置上、有能力就能上的选拔机制。坚持统筹后备干部选育,保持队伍活力。对后备干部实行滚动式管理,坚持一年更新调整一次,从年龄、专业、阅历、能力上不断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建立以选拔考察、定期考察、重点工作考察为内容的常态化考察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优秀后备干部。不断优化后备干部配置,避免“排队上位”现象。探索建立后备干部分类管理机制,加强后备干部在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系统内外交叉配置。对优秀后备干部,要越出部门、系统的范围,实行一人多向配置。积极让优秀干部在“试用”中显身手。大胆为年轻干部安排试用平台,有效缩短试用期,提高试用频率和试用效益,使试用干部制度真正成为识别干部的“试金石”。有效畅通“上”与“下”之间渠道,严格执行任期制规定,打通干部“能下”渠道,建立完善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改变目前把非领导职务作为干部提拔台阶的情况,探索建立把不称职、一般化或力不从心的领导干部“下”到非领导职务岗位的工作机制。● 卢 林

第二篇:文章标题:加强干部选任工作监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加强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任前监督、程序监督、检查监督,认真执行干部工作纪律,有效地保证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质量,为干部制度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也反映出我们在干部监督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难;二是事前主动监督难;三是监督措施落实难;四是监督工作形成合力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的处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实际,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监督

第一,要增强监督意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主动参与监督,不仅有利于提高监督实效,而且可以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自觉服从监督的意识。党政“一把手”要克服特权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三是监督地位平等的意识。在党内,在全社会,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摆正这种位置,才能自觉地接受监督,才能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和贯彻力度。《条例》是我们党规范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一部重要法规,也是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经验总结。领导干部学习《条例》,就是要增强《条例》意识、程序意识、法律意识,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带头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讲正气,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第三,要研究落实《处理规定》的具体措施。《处理规定》已经对领导干部在干部工作中的种种违纪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提出了处理和处分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条款执行起来仍然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干部违纪行为的隐蔽性。比如,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封官许愿、跑风露气的等等,正是对这些漏洞较多、知情者少、难以发现的问题,更需要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制约措施,使隐蔽问题公开化、透明化,以便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

第四,要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有关具体制度。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规范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行为、提高选人用人准确性的重要保证。要针对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关制度,并把这些制度作为必经程序固定下来.在集体研究决定干部任免时,要经过充分讨论后,实行一人一票制进行表决,也可以探索无记名投票表决制,防止“个人说了算”和“跟风跑”。

第五,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上级监督不到,下级监督不了,同级不愿意监督的问题。一要加强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下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必须对下级党委贯彻执行《条例》和《处理规定》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带有倾向性的苗头和问题,要及时通报。二要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对那些违背党的原则选拔作任用干部的班子成员,要敢于批评教育,严肃处理。三要积极引导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必须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保证群众的意见能够及时传递到组织部门;必须正确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宣传,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强化监督。

二、进一步加强全程监督,特别是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重点环节的监督

必须抓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点环节,加大监督机构的参与力度,对重要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选拔任用实行全程监督。(1)在干部考察环节,要把好“标准关”。一看政治表现。包括文革、**期间的政治态度和表现行为;二看任职条件。包括干部学历、年龄、任职年限、工作实绩等方面是否合格,有无弄虚作假现象;三看民意反映。包括民主选举、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的情况以及有无贿荐、贿选、搞非法组织等活动;四看成现实表现。包括在重大事件中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以及执纪执法机构提供的干部问题的查实情况,等等。(2)在干部酝酿环节,要把好“提名关”。干审机构要通过受理群众申诉、检举、查阅领导成员的酝酿记录等途径,监督领导干部有无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跑风露气、营私舞弊等违纪行为,监督拟提拔对象有无贿荐、贿选、跑官要官、买官、骗官等违纪现象;监督干部考察机构有无歪曲事实真相、知情不报等问题。(3)在讨论决定环节,要把好“审批关”。主要监督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一旦发现以书记办公会或圈阅等形式决定干部任免,个别领导成员之间搞私下交易等违纪行为,领导班子成员和组织部门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汇报。(4)在干部任用前,要把好“公开关”。根据干部监督工作的实际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需要,建议继续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即:

第三篇:街道干部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两年来,街道在区委区管委的正确领导和区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能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等法律、规章制度选人用人。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X空港组通〔〕6 号)文件精神,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全面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街道机关核定编制 23 个,其中行政编制 20 个,工勤编制 3个,实有机关公务人员 17 人,工勤人员 3 人。201X 年以来街道通过考察任命方式选人用人 3 人,其中 201X 年 4 月考察任命干部 2 人,分别为工会主席 1 人和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1 人;201X年 12 月考察任命干部 1 人,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二、主要做法 (一)认真学习条例。街道党工委通过召开学习会积极学习《党政领导干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和本市选人用人相关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通过对条例的深入学习,街道党工委领导用人选人标准更加明确,党员干部和各组织部门开展人事工作心中更有准则。

(二)严格执行程序。一是严格标准。即严格坚持干部任职资格条件,严格把握选人用人标准。真正把政治素质强、敬业精

神强、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任用到岗位上来。201X 年,针对街道中层干部严重不足的现状,街道党工委以“高标准,严要求”的用人选人原则选拔任用了 3 名优秀年轻干部。二是发扬民主。严格通过讨论提名、推荐、考察、谈话、任用等程序,每个环节都提前预告或公示,没有临时动议情况。街道选拔任用的 3 名干部均有 3 个月以上任现职时间,属于正常提拔,有完备的考察材料,都通过民主推荐考察环节,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均有会议记录和测评统计结果,201X 年组织了三场民主推荐会议,共计参加投票推荐 60 人次,参加口头推荐 48 人次,得票率达到 100%;参加民主测评 48 人次,同意提拔率 100%。在任职评价中陈妙庄同志得到优秀 13 票,称职 1 票,弃权 2 票;林泽婷同志得到优秀 13 票,称职 1 票,弃权 2 票;林俊波同志得到优秀 12 票,称职 4 票,弃权 0 票。三是完备手续。街道在干部人事任免工作中,能做到各项操作程序规范、记录齐全、手续完备、资料完整,整个干部人事档案完备。

(三)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和落实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函询制度。二是受理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申诉,制止、纠正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三是街道纪检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办公室自觉接受监督,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四是党工委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水

平,避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街道干部的选拔任用均经过党工委讨论决定,并通过公告栏和网络等平台进行 7 天公示,确认没有反映问题后予以提拔任用。

三、存在问题 201X 年 1 月至 201X 年 12 月街道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均能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圆满完成,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于相关法规规定的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档案归档有待进一步整理;三是人员梯次不合理,中层公务员人数不足有待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管委的要求,按照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努力做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人才素质建设,为空港区的干部人才储备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有许多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需要破解。比如,干部考实考准难,规范干部提名方式难,干部管理监督难;如何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与建立科学制度机制的有机统一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要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大幅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在用人导向上提高公信度。我们将大力选拔那些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力选拔那些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大力选拔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大力选拔那些善于攻坚克难、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能够打开局面的干部。我们将每两年表彰和重用一批优秀县、乡党委书记;每年重奖一批科学发展成效突出的市、县领导班子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挑选一批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机关工作;每年公开选拔一批领导干部。通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全省上下形成一心一意推动科学发展、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在提名方式上提高公信度。提名环节是干部选任的首要环节。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核心是要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近年来,四川省普遍实行两次推荐、个人陈述的“两推一述”方法确定提名人选,使干部提名方式更加科学规范。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干部提名原则:一是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二是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程序,人选不是多数群众赞成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三是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注重征求服务对象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同时,继续探索完善提名方式,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要坚持“两推一述”,探索“非职位定向差额推荐”,组织推荐要探索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提名推荐,个人推荐要强化署名推荐、规范个别谈话推荐,真正做到“谁推荐,谁负责”。

三、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考准考实上提高公信度。干部考核评价,重在完善考评标准,改进考评方法。在中组部指导下,我们已经制定了市(州)、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并采取“线性分析”、“差额考察”、“民意调查”等方法严格考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评质量。下一步,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力从3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干部考评体系。一是完善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重在体现科学发展、“四位一体”建设和民生、生态、人文、公益等考核指标,务求简便实用;二是研究制定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党政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三是创新和优化考评办法,探索建立科学的民意采集和分析机制,规范考评参与范围和考评实施程序,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四、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任用环节上提高公信度。把好干部任用决策关口,关键在于扩大民主,有效制衡,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下一步,

我们考虑:一是适应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新的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地方党委酝酿讨论和任用干部的具体办法;二是把干部选拔任用情况作为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全委会对常委会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评议;三是把干部任用票决制由地方党委扩大到部门、高校党委(党组),全委会票决重要干部范围由正职扩大到重要部门的副职;四是逐步扩大干部任用人选差额上会、差额票决。同时,重视社会评价,建立选人用人公信度定期测报制度,有效防范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努力使干部选任工作让人民满意,使选任的干部让人民满意。

第五篇:加强干部选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江川县星云湖管理局局长韩振华

(2010年7月27日)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加强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任前监督、程序监督、检查监督,认真执行干部工作纪律,有效地保证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质量,为干部制度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反映出我们在干部监督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难;二是事前主动监督难;三是监督措施落实难;四是监督工作形成合力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的处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一、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监督

(一)要增强监督意识。一是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主动参与监督,不仅有利于提高监督实效,而且可以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自觉服从监督的意识。党政“一把手”要克服特权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三是监督地位平等的意识。在党内,在全社会,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摆正这种位置,才能自觉地接受监督, - 1 -

才能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的学习和贯彻力度。《条例》是我们党规范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

一部重要法规,也是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选拔干部

工作的经验总结。领导干部学习《条例》,就是要增强《条例》

意识、程序意识、法律意识,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带头讲党

性、讲原则、讲纪律、讲正气,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三)要研究落实《处理规定》的具体措施。《处理规定》

已经对领导干部在干部工作中的种种违纪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

并提出了处理和处分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条款执行起来

仍然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干部违纪行为的隐蔽性。

比如,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封官许愿、跑风露气的等等,正是对

这些漏洞较多、知情者少、难以发现的问题,更需要研究制定出

相应的制约措施,使隐蔽问题公开化、透明化,以便从源头上堵

住不正之风。

(四)要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有关具体制度。坚

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规范领导干部

选人用人行为、提高选人用人准确性的重要保证。要针对现实问

题,进一步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关制度,并把这些制度作为

必经程序固定下来.在集体研究决定干部任免时,要经过充分讨

论后,实行一人一票制进行表决,也可以探索无记名投票表决制,

防止“个人说了算”和“跟风跑”,杜绝“一言堂”现象。

(五)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上级监督不到,下级监督不

了,同级不愿意监督”的问题。一要加强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下

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必须对下级党委贯彻执行

《条例》和《处理规定》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带有倾向性

的苗头和问题,要及时通报。二要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制度,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对那些违背党的原则选拔作任用干部

的班子成员,要敢于批评教育,严肃处理。三要积极引导群众监

督和舆论监督。必须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保证群众的意见

能够及时传递到组织部门;必须正确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有组

织、有领导地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宣传,弘扬正气,反对歪风,

强化监督。

二、进一步加强全程监督,特别是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重点

环节的监督

必须抓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点环节,加大监督机构的参

与力度,对重要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选拔任用实行全程监督。⒈在干部考察环节,要把好“标准关”。一看政治表现。包括文

革、**期间的政治态度和表现行为。二看任职条件。包括干部

学历、年龄、任职年限、工作实绩等方面是否合格,有无弄虚作

假现象。三看民意反映。包括民主选举、民主推荐、民主测评、

民意测验的情况以及有无贿荐、贿选、搞非法组织等活动。四看

成现实表现。包括在重大事件中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以及执纪执

法机构提供的干部问题的查实情况,等等。⒉在干部酝酿环节,

要把好“提名关”。干审机构要通过受理群众申诉、检举、查阅

领导成员的酝酿记录等途径,监督领导干部有无任人唯亲、封官

许愿、跑风露气、营私舞弊等违纪行为,监督拟提拔对象有无贿

荐、贿选、跑官要官、买官、骗官等违纪现象;监督干部考察机

构有无歪曲事实真相、知情不报等问题。⒊在讨论决定环节,要把好“审批关”。主要监督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一旦发现以书记办公会或圈阅等形式决定干部任免,个别领导成员之间搞私下交易等违纪行为,领导班子成员和组织部门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汇报。⒋在干部任用前,要把好“公开关”。根据干部监督工作的实际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需要,建议继续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即:在干部正式任命之前,对干部拟任职务在一定时机如组织进行考察前、一定范围内公开,以便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强制性要从根本上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干部监督制度建设特别重要。制度更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科学性,是实行有效监督的根本保证。当前,一方面要抓好现有制度的落实,在严格执行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抓好新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干部监督制度与《条例》和《处理规定》相配套,向系统化、法制化的方向迈进。一是要结合干部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制度。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为主线,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度,包括监督工作原则、内容、方法、程序、网络及纪律处分等内容,使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法必严,使违法者警醒畏惧、无计可施。二是要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监督工作责任制。按《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督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实行分级负责、一级管一级的办法,使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组织部门及其干审机构既明确自己在干部监督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又要明确失职、渎职行为

将要受到的惩罚。三是要建立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有关制度,使之规范化。主要建立群众举报热线电话制度、义务监督员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定期分析通报制度、舆论宣传审查制度及社会监督奖惩制度等。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经过调查核实和组织处理,通过组织部门审查,可以公开的要在新闻媒介上公开暴光。四是要强化组织措施,严格执行制度。各级党委要不断增强法规意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要强化措施,敢动真格,对违反《条例》规定提拔任用干部的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宣布任命无效,绝不能搞下不为例;对违反条例的人,要及时追究责任,作出严肃处理,使那些在干部任用上搞不正之风的人,不敢妄动,不能得逞,使违纪违法者得不偿失,以敬效尤。

四、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健康有序地发展

首先,要继续深入学习和宣传落实《条例》,形成贯彻执行《条例》的良好氛围。贯彻执行《条例》,加强干部工作监督,不仅仅是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组织部门的事情,而且也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要继续深入学习《条例》,深刻领会《条例》精神,熟知《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党校、行政学校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新闻部门要主动学习和了解《条例》,认真分析研究问题,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使《条例》深入人心,使广大群众了解党的干部政策,做到监督有理有据。

其次,要充分发挥民主,不断增强群众的监督意识。人民群

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有权监督干部工作。要使群众明确选准用好干部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教育干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而形成一种群众自觉监督领导干部和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氛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强化群众参与意识,对群众检举、控告的有关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并把审查结果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正确引导群众监督的方向,一方面扩大干部监督工作的民主程度,提高群众监督水平,另一方面坚决反对捕风捉影、造谣中伤干部等行为。最后,要充分发挥干审机构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各种监督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组织部门的干审机构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监督,这是党内监督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干部监督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确立干审机构在整个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党委组织部门的干审机构对同级党委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应当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下级党委选拔任用工作要加强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同级党委选拔任用工作加强任前监督,一是要坚持认真填写《干部任前监督表》。二是干部监督机构的负责人要参加讨论研究干部的有关会议。只有这样,才能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干审机构要加强与纪检、监察等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通过健全制度、疏通渠道,主动联络,相互沟通,进一步做好干部违纪违法信息综合交流工作。组织部门的干部考察任免机构要与干审机构密切联系,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干部监督工作,为形成“大监督”的工作格局,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质量,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出更大的努力。

上一篇:干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干部作风整顿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