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

2023-04-28

第一篇:用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

要严格选人用人标准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因此,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与重点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开展案例教学、课题研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县乡两级党校着重开展政治理论、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在农广校开展学历教育,在职业学校和各类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知理论、熟政策、懂科技、善管理的能力。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个别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淡薄,出现了"官越做越大、与群众隔膜越来越深,车越来越好、见群众越来越少"的可怕情况。要坚持对干部从严管理,必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先进性、行为上的表率性。把好干部入口,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二要严格选人用人制度。岗位要交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权力要规范。明确干部职权范围、权力行使标准、权力运作程序,用规章制度和法制规范,约束干部的权力行为,防止权力腐败。建立干部交流轮岗尤其是重要岗位的轮换制度,有效地制约权力的滥用。建立完善干部考核和奖惩制度,严格考核原则,规范考评方法,健全考评责任,严格结果运用,对优秀者重用,对有潜力者培养,对落后者鞭策。 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六条原则和选拔任用条件,严格考察酝酿制度、讨论决定程序和依法推荐、提名、民主协商制度,保证用人的公正、公开、公平,提高用人公信度。三是严格选人用人责任。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重点落实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切实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增强干部日常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周密性、可行性,彰显制度的规范、制衡作用。围绕对干部从严管理,要突出以下要求。离任要审计。将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执行权及廉政建设情况作为审计的重点,增强任期责任意识、廉政意识。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决重用那些重实干、肯奉献、形象好、政绩突出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的混日子的人,做到不让扎实苦干的人吃亏,不让老实创业的人吃亏,不让坚持原则的人吃亏,不让清正廉洁的人吃亏

第二篇: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 提高干部选人用人公信度

——石阡县开展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的实践与探索

河坝场乡组织委员 雷晓鹏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这不仅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做好整个干部人事工作指明了方向。7月26日—27日,结合我乡工作实际,通过个别采访、交心谈心、征求意见等不同形式,对全乡股级以上干部、村两委负责人、离退休干部代表、驻村干部代表开展调研,就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干部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践与探索

(一)‚公推票决‛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任免决策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乡科级领导职位实行公开推荐,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公推票决‛制选拔任用干部,是在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框架内,综合吸收了当前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对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一种探索。一是实现了提名的民主化,解决了少数人初始提名的弊端。‚公推票决‛制,把干部选拔任用人选提名权交给了广大干部职工,让干部选拔任用从提名阶段开始就臵于阳光之下,公开透明,使更多的人获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更多的人来当‚伯乐‛,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最充分地收集大多数人了解掌握的信息,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从源头上把好选人关,避免用人失察失误,增强了干部选拔机制的客观性、公正性,把群众公认、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了干部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公推票决‛过程中,要旗臶鲜明地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选人用人标准,向全社会展现了重视真才实学、尊重民意的选人用人标准,树立了重能力、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公推票决‛制的实施,给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进一步倡导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和‚老黄牛‛精神,增强了干部的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使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公推票决‛过程中,要经过组织推荐、民主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广泛推荐,使符合条件的干部人人都有推荐和被推荐的权利,扩大推荐范围,为选好人用准人拓宽了视野、增添了空间,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四是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效避免干部‚带病提拔‛。采用‚公推票决‛的办法选人用人,干部拟任人选须经过组织推荐、群众打分、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的层层严格把关,最后才递交上级组织部门研究票决,较好地堵住封官许愿的口子,杜绝找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等不良风气,有效避免干部‚带病提拔‛和‚突击提拔‛,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用原则,创新公正、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的管理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村‚两委‛班子成员,扎实抓好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2013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按照“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民主测评、党员直选、公开承诺”六个环节推选产生村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改变过去党委提名,党员选举,党内分工的做法。通过推行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和‚海选‛工作,村干部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源头”上加强了村干队伍建设,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有利于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群众广泛参与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推荐选举,众多的民心,广泛的民意更能把德才兼备、致富能力强、个人威信高、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群众推选进村级领导班子,提高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同时,通过实施“两选联动”,达到了村党组织委员选举与村委会选举的协调一致,相互统一,便于实现“两委”交叉任职和书记主任“一肩挑”,有效地解决了村级“两委”两张皮问题,增进团结,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二是有利于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通过“公推直选”有效地导入了村民选举制度机制,扩大了党内民主,使广大群众对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提名、推荐拥有发言权,为党组织提供了一个自下而上取得群众信任资源的渠道,增强村干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从而巩固和维护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河坝场乡坪中村原支书刘榜安通过“公推直选”再一次当选支书后说:‚通过‘公推直选’了解到群众对我非常信任,使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今后的工作干劲更足了。‛三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由于村级“两委”班子由党员群众推选产生,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按照竞选时的承诺和任期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具体措施,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各行各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如普兴村安康当选村支书后激动地表示:‚我决不辜负党员群众的厚望,力争在三年任职时间内,做完我该做的工作,与中国梦一道实现普兴村的‚梦谣‛。四是有利于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走好群众路线。“公推直选”出来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来自于群众,植根于群众,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宗旨观念更加牢固,能够自觉地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主动改进工作作风,尊重农民,爱护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使党组织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河坝场乡金岩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通过“公推直选”产生后,立即兑现竞选时的承诺,组织修建好了通村硬化公路建设,动员群众发展烤烟基地250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村风文明,村民团结的浓厚氛围,倍受群众拥护。

二、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主要问题

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问题,主要还是干部选拔任用‚不公、不信、度不够‛的问题。所谓‚不公‛,就是选人用人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不信‛,就是群众不信任、干部没信心、党委政府没信誉;‚度不够‛,就是信息公开程度不够、选拔政策了解程度不够、干部群众参与程度不够、社会各界认可程度不够。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人用人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广大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信息公开需求是全方位的,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干部群众对于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需求既有职位空缺情况,又有初始提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考核情况,还有干部实绩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干部工作的封闭性、神秘性仍然存在,从调研情况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公开的范围不广。许多党员和群众对拟任干部的基本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运行情况及政策要求缺乏了解,掌握的信息少,存在‚有限人知情,知情内容有限‛的情况。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多。一次干部选拔任用的完整过程历经多个环节,其中公开的往往不多,很多时候仅仅限于初步考察人选、重点考察对象和任前公示三个环节,但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是谈推、票推结果的现场公示、确定初步人选、重点考察对象的要求与依据,是得票多者或是需要具备其他什么条件才能作为重点考察对象、组织的酝酿和决策等环节基本上是封闭的,影响了干部群众对组织考察干部的公信度。三是公开的渠道单一。干部工作经常公开、定期公开的制度还没有有效建立,除了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方式,普通群众了解干部工作的渠道不多。

(二)选人用人机制不够健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干部工作制度,但是制度还不够完善,缺少配套措施,不能做到以制度的完整性来保证选人的科学性。如初始提名由谁提名、在什么范围提名、如何落实提名责任等要求不明确;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示制、票决制的范围和方式亟待改进;选举制度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存在尊重选举人意志不够的问题;由于缺乏岗位职责规范和任期目标,对不同类型干部实绩的考核没有明确标准,是否称职、胜任,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导致干部正常退出缺乏评定标准,使许多相形见绌的干部甚至是群众公认度不高、反映较差的干部因缺乏手段难以调整下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缺乏科学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缺乏制度保证;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虽有要求,但执行宽严不一等等。选人用人制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不配套,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的地方或部门,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仍然掌握在‚个别人‛手里,将考察对象的条件设臵限制,实现考察人选的‚对号入座‛,其他选任过程就是把‚个别人‛的意见程序化、合法化,严重影响了干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民主推荐,就是按‚个别人‛的引导选出‚意中人‛;所谓考察,就是按‚个别人‛的意愿用票决的方式推出‚内定人‛;在一些地方或单位主要领导搞‚一言堂‛,首先提出某某同志如何优秀,值得锻炼,其他成员风大随风、风大随雨的自保心理严重,导致‚民意失灵‛。加之,干部退出机制和纠错机制不健全,导致出口不畅通、能上不能下,纠错不及时、拨乱不到位,从而了降低了公信度。

(三)选人用人程序不够规范。程序是实现民主和监督的必要载体,是规范用人行为的基本依据。没有严密的程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就失去了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但在实践中,不按程序行事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图省事,对一些必要程序没有执行到位,甚至不执行,造成程序缺位;有的颠倒程序,转移群众视线,造成程序错位;有的搞个人内定,协调在前,过程在后,造成程序越位。长期以来,由于过于强调干部工作的保密性,使干部工作陷入了神秘化的误区,不少群众对干部工作缺乏了解,甚至造成误解。在选拔形式上,由于有限竞争、公开选拔没有形成常态化。而常规形式选拔干部中群众‚知情权‛往往落实不够,导致干部工作信息不对称,影响群众参与热情;有的即使采取民主方式,质量也不高。在民主推荐环节,有的虽然邀请了一定层次的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但由于对被推荐和测评对象、推荐职位缺乏深入了解,造成随意投票和盲目投票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不公开、不透明、考察结果不适度反馈,被群众视为假民主。以上种种程序上不规范和民主质量不高的现象,影响人们对选人用人的客观评价。

(四)选人用人监督不够到位。原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把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入分析这种现象,根本问题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监督不够到位。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科学机制尚未健全。有一些制度过于原则化和笼统化,缺乏操作性;有的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提出正面要求的多,具体实施细则少,奖惩措施跟不上。二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主要环节的监督尚未取得预期成效。比如,民主推荐缺乏有效的监督,按主要领导的意志办事的问题时有发生。考察考核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监督难以到位。特别是初始提名,更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三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难以追究。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很难区分,责任主体究竟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对不履行责任应给予什么处理等,没有明确具体的依据。

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着力探索解决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性问题和干部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大力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努力在选人用人上实现组织认定和群众认可的统一,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和对被选拔任用干部的公认程度。 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规范初始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用决策等环节的工作,积极推行‚公推票决‛、‚公推直选‛、‚公开竞争‛等选人用人制度,公道正派地选人,选公道正派的人,不断增强干部选拔工作的公信度。

二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重点,拓宽组织工作与社会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加大对选人用人工作原则、政策和程序的宣传力度,推进选人用人的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落实好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对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三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逐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精心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将政绩考核的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工作中去,与干部谈话、激励、诫勉、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等制度相衔接,真正建立起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在干部政绩考核时,尤其是对单位‚一把手‛应规定任期目标,被考察的对象必须向上级党组织作出承诺,任期目标要按进行细化,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一把手‛,在次年年初前给予降职至原级别,打破领导干部上任混日子图名谋利和能上不能下的消极怠慢思想,形成凭政绩用干部、有为才有位的良好氛围。 四要进一步抓好干部监督工作。防止和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切实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办事,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抵住说情风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弘扬正气,严肃干部工作纪律,从而有效地防止干部选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五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考察、决策责任制,严格实行‚谁推荐、谁签字;谁考察、谁把关;谁决策、谁负责;谁任用,谁承担‛的原则,对推荐失准、考察失误、把关失严,造成用人失误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考察任用的干部在三年内出现与考察时的能力不符等不适应现任职务的领导干部要及时启动责任追究倒查问责制度,除对任用的干部免职外,对考察的人员上报上级纪检部门查处,形成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高压‛态势,努力营造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良好氛围,真正选出品行好、作风正、有能力、干成事,且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厚望的优秀领导干部,为祖国富强民主和人民群众谋福祉,实现中国梦做好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

第三篇: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这一要求,体现了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根本原则,丰富和深化了党的干部路线,凸显了干部工作的政治定位,具有鲜明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为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全党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只有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最根本的标准,才能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必须鲜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准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政治关是第一关,是硬约束、硬要求、硬杠杠。首关不过,其他方面再优秀也过不了关。识别干部、评价干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都要用政治过硬这个标准,用“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以及“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比一比、量一量,真正使政治过硬的优秀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切实把那些与党离心离德的“两面派”“两面人”挡在门外,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

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关键是要抓住干部考察考核这一选准用好干部的基础和关键,切实把干部的政治表现考准考实。政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灵魂深处的东西,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内在性、隐蔽性,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并不容易。因此,要改进完善考察工作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确保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只有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通过与干部谈心谈话,走进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听取多方面意见特别是知情人意见等各种方式,把“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多方印证、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特别是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表现,才能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

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必须压实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这是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要求和体现,是端正用人导向、纠正“四唯”偏向、防止“带病提拔”的重要保证。党组织要严格履行程序、规范操作,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严把政治关口,政治上不过硬、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的,坚决不能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尊重了解情况的少数人的意见,把党组织的领导与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结合好,大力选用坚定信仰、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干部,大力选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大力选用从严从实、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干部,真正把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政治清明,首在吏治清明。只有严明用人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思想上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才难有可乘之机。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制度,对政治审核走过场、搞形式、挂空挡,导致干部“带病提拔”的进行倒查,既严肃查处当事人,又严肃追究责任人,坚决维护选人用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四篇:运用德行考察标准 竖起选人用人标杆

运用德行考察标准

竖起选人用人标杆

凤冈县在干部考察推荐中着眼于德行考察标准,建立了重点突出、标准细化、措施具体的干部德行考察评价体系,为提高干部选任的科学性和公信度竖起了标杆。

一是考察标准体现“量体裁衣”。干部德行考察评价标准针对干部的个性差异、素质能力、性格特征和一贯表现,设计了15个大项指标和34个小项指标,内容涵盖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五个方面。并对干部日常中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法制观念、团队精神、生活情趣等12个定性指标进行逆向测查。通过正反“双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评价,使干部德行考察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整体可操作性和个体针对性,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奠定了基础。

二是考察方式突出“双轮驱动”。对干部德行考察采取日常量化考察和专项定性考察两种方式进行。日常考察由本单位考核领导小组结合年度考核,通过测评问卷、座谈走访、交心谈心等方式考察了解干部的德行情况,建立干部德行档案,实行动态记录管理。专项考察由县委组织

部结合干部考察工作,通过民主测评、反向测评、个别谈话、意见征求、综合分析等方式进行。通过从重大事件中考察干部的政治品德、从日常工作中考察职业道德、从社会行为中考察社会公德、从家庭生活中考察家庭美德、从日常表现中考察个人品德等多种途径,使干部德行考察评价的隐性特征显性化、抽象方式具体化,为科学选拔人才、合理搭配班子提供了依据。

三是结果运用彰显“公信于民”。明确干部德行考察结果的运用范围,将其作为各类评先选优、后备干部推荐、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在日常考察中,对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差”、“差”的干部,各单位考核领导小组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在专项考察中,民主测评“五德”表现“好”、“较好”的优先提名推荐,“较差”的则不予提名。在逆向测评中,干部德行12项反向指标中有3项或以上表现不良,在干部推荐中不予提名。通过突出德行考察结果运用,将考察评价权利交给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为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增加了说服力。

第五篇:树立选人用人的考德标准(推荐)

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树立选人用人的考德标准

侯志阳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8日13 版)

总书记2014年5月10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为今后各级党组织树立选人用人的考德标准指明了方向。

改进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方法察德,建立以德为重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当前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仍存在以GDP论英雄的导向,导致部分干部急功近利,仍然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种考核导向不利于选人用人考德标准的建立。为此,总书记提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当前应该把德作为各级党员干部绩效考核的重点,建立党员干部职务晋升的“失德一票否决制”。在考察干部的德时,要贯穿全面、历史、辩证的原则,既要注重在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个人进退留转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又要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现,以小节观其大德;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既要看其表更要察其里,既要知其始更要识其变,把干部德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因此,我们要建立多元、动态、科学、公正的考核机制,采取上级领导鉴定与群众评议、同事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采用定期考核、晋升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的途径, 1

采用工作、家庭、生活综合考察的方式,重用那些品行好、口碑好、勇于为民办实事、埋头苦干的廉洁干部。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识德,建立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选人用人体系。选人用人是一个从人才队伍里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合适的过程。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广阔的选人用人胸怀,五湖四海,选贤与能,不拘泥于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等,只要是贤人皆可用。其次,选人用人要广开渠道,坚持民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探索多种提名方式,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正确分析与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结果,既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又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以分选人。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差额选拔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坚持考试的科学合理导向,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还要打破干部部门化,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最后,特别关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基层和生产一线,特别关注环境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长期默默奉献的岗位,特别关注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不走门子的老实人正派人,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实施选人用人的奖惩机制律德,为树立选人用人考德标准提供监督保障。一是实施选人用人的奖惩机制,尤其要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增强选人用人单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那些认真履行选人用人职责、选对人选好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那些玩忽职守、选错人的组织和个人视情形给予惩罚。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坚决不放过,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决不姑

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各级组织部门必须坚守公道正派原则,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三是规范选人用人权力运作方式和程序。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决策质量,提高运用民主集中制决策的能力,增强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监督质量,健全完善任前听取群众反映、任后考察和纠错机制,形成党委内部监督、纪委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制约机制。

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为树立选人用人考德标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德,于内是一种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于外是一种礼。德的养成需要个人长期的自我修养、自我反思、自我塑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党员干部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都可能成为德者。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谈到,加强学习和投身实践是提高共产党员修养的重要方法。树立选 人用人的考德标准,一是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尤其要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党的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艰苦奋斗、拒腐防变、永葆先进性。二是要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提高修养与品德,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感悟、锻炼、成长。通过教育与实践,引导广大干部达到“慎独”的境界。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员工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下一篇: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