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改革是以系统技战术知识架构课程内容来培养大学生掌握1项运动技能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能力基础的。技战术知识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方法性和策略性知识。技战术知识既具有程序性知识的操作性特征,也具有陈述性知识的理论性特征。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示范动作做法和讲解动作要领来向学生传授操作性知识的,对动作做法或动作要领深层的技术原理、战术原理以及体能发展的原理等知识虽然有所涉及但不充分。本文将动作做法或动作要领深层的技术原理、战术原理以及体能发展的原理等知识概括为“运动原理性知识”。“运动原理性知识”是指与操作性知识密切相关的反映科学运动的规律性知识,具有非物质性、科学性、理论性和运动专指性特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对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检验,目的是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改善大学生的锻炼态度。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专项体育课程分科设置的缺陷、专项理论课与专项实践课分离的缺陷、高校体育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程是否存在知识干预广度和深度不够的看法以及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认为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有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必要性。在分析现有教学策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认为采用“认知发展”教学策略有助于将运动原理性知识融入到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为检验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有效性,以上海大学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为例进行实验。实验旨在确保不改变体育课程性质的前提下,验证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锻炼态度的影响。教学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体育知识对照组体育知识前后测成绩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而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从提高幅度来看,实验组前后测成绩之差与对照组前后测成绩之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因而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2)运动技能技术方面,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因而在技术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成绩,但在提高幅度方面与对照组没有区别。战术方面,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在提高幅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因而在战术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成绩,实验组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效果与对照组存在区别。(3)锻炼态度实验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行为意向维度的前测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因而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行为意向。实验组锻炼态度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维度的前测后测之差与对照组锻炼态度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维度的前测后测之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因而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对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与对照有区别。总之,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改善大学生的锻炼态度。研究建议如下:应进一步完善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应选择合适的专项体育课教学策略;应提高专项体育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应改善专项体育课教学的办学条件。

关键词:运动原理性知识;能量消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锻炼态度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运动原理性知识”的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健康教育研究的争论

2.2 “健康教育”思路的提出

2.3 “健康教育”思路的理论基础

2.4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争论

2.5 体育课程最值得教与学的内容

2.6 运动技能研究的文献回顾

2.7 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研究的文献回顾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构安排

4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必要性论证

4.1 体育知识教学现状的调查

4.2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缘起

4.3 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归属与划分

4.4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课例

5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可行性分析

5.1 教学策略分析

5.2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策略

5.3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策略的理论基础

5.4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案例

6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有效性检验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假设

6.3 实验方法

6.4 实验I结果

6.5 实验I结论

6.6 实验II结果

6.7 实验II结论

7 研究结论、创新、局限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收集手册

附录2 评分方法

学习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

上一篇: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论文提纲下一篇:虚拟社区调查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