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机械基础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机械专业课程中,机械基础教学属于重要部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有直接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加强对新教学方式的探究,以符合现代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教学经验,分析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教学对策。

第一篇:机械基础论文范文

非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非机械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中有关机械的内容或有关专业机械设备的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在分析了非机械专业中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背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直观性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以致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TH122-4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随着机械化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除机械制造部门外,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冶金、采矿、轻纺、食品等诸多生产部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会经常接触各种类型的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这要求他们必须对机械的基础知识,如机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零件的受力和失效形式、设备的选购、正确使用和维护及故障分析等具有一定的了解。

機械化生产对国民经济进步和社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1]。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改造和技术升级,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设计各种高质量、先进的成套设备来装备新兴的生产部门,促进经济的多元化;研究、设计高度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实现空间探索、海底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自身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非机械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机械类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工程学科非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国内许多高校中具有工程性质的非机械专业都开设有本门课程,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与工程、自动化工程、航空宇航工程等。本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学习本门课程要用到物理、数学、力学、机械制图和工程材料以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尤其是理论力学课程的知识。但并不是这些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由于非机械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机械类专业有所不同,因此本门课程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是教学目的,本课程不是研究某种具体的机械,而是着重研究一般机械的共性问题,即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机械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为从事工艺、运行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其次是教学内容,非机械专业与机械类专业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要求不同,非机械专业注重对内容的一般了解,因此削减了大量的公式推导与证明等内容,添加了部分工程实际的案例。但是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并无明显差别,都包含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如结构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常用机构及其传动设计,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通用零部件设计,如机械连接、机械传动和轴系零件等。最后是教学过程,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简单引入机械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在讲授机械设计的工艺性要求时需要简单介绍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以便于学生理解工艺性的含义。然而,由于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注意到非机械专业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的异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区别对待,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理解教學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感觉枯燥、抽象,进而厌学甚至弃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非机械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多门先修课程为基础的[2],而由于种种原因,非机械专业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某一门或某几门先修课程,这给本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非机械专业注重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一般了解,是为了学习专门机械奠定基础,而并不注重设计机器,因此教学内容应删减难度较大的公式推导和定理证明等,而是直接给出实用性的公式或定理,重点讲授它们的工程应用及使用方法。如在校核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时用到赫兹公式,它属于弹性力学的知识,在讲授时直接给出赫兹公式的具体形式,讲明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重点讲述该公式在校核计算零件的接触强度,如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而不必要介绍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强制讲授,则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且占用宝贵的课时,教学效果差。

2.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必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工程需求引出教学内容,如以汽车后桥差速器为例讲授差动轮系的分解运动,由于汽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器,而大部分学生对汽车转弯过程中机构的运动原理并不了解,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之外,当他们看到汽车时,仍能主动回忆起所学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过程多引入工程案例或日常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在讲授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时,以家庭常用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为例进行讲解。

3.与知识背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许多名词和符号是机械类专业中学习过的,对于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导致他们对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不清楚,觉得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不大,因而厌学甚至弃学。若能将该课程与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航空航天类学校的学生,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与航空航天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入航空航天应用案例,如在讲授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时,以航空发动机用齿轮为例进行讲解,由于航空发动机用齿轮的特殊工作环境及应力状态,设计时应选取合适的材料、加工精度,并注意校核强度等参数。

4.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直观性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所研究的对象多为运动的机构和机械,而多媒体能够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编排,使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形象化、趣味化,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本门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由于信息量增大,教学速度加快,易导致学生的思路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解进度,学生没有思考时间,不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于非机械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践经验和空间想象力,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变静为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使用动画演示机构的运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在黑板上对输出构件进行受力分析,使学生将力与运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

5.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内容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实践教学包括多种形式,首先是实验教学,这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实验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动手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齿轮参数测定实验和减速器拆装实验,使学生产生对齿轮及轮系、轴类零件等的直观认识,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具体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其次是参观实习,带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参观,现场讲解所看到的机构、零件等,扩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课堂知識的印象。最后是创新比赛,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本文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由于本课程内容多,涉及先修课程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攀成,穆玺清.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4:129-130.

[2]黄小龙,杨洋,刘相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112-114.

[3]田君,韩立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100-104.

作者简介:

赵国龙(1987-),男,工学博士,山东济南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细加工技术。

作者:赵国龙

第二篇: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之浅探

[摘 要] 在机械专业课程中,机械基础教学属于重要部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有直接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加强对新教学方式的探究,以符合现代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教学经验,分析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教学对策。

[关 键 词]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教师需在机械工程训练、机械工程涉及以及机械工程实验的基础上对教学体系加以完善,不仅教会学生关于机械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水平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标准,切实符合社会需求。

一、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从当前情况看,大部分中專院校开展的机械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也没有彻底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转变出来,只是照本宣读,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无法主动进行思考,动手实践也成为一纸空谈,学生也无法更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机械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这两方面原因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首要因素,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如缺乏了这种引导便会徒劳无功,教学也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学生的学习观念存在问题,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自身不重视实践练习。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教师要想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脱离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过于呆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可归纳为两方面:(1)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足,没有重视互动教学;(2)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思路,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需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机械设备以及实践场地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经有很多中专院校进行了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但是缺乏现代化机械实践设备,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受阻,教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受到影响,因此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掌握和操作质量不高[1]。另外,学校缺乏健全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大中专院校忽视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发展失衡,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专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三、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次接触机械基础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较为陌生,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首先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知识时,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与双曲柄机构的制作。虽然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却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实践促使其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各类模型展示出来。教师从双摇杆机构模型中随机抽选两个进行演示:其中一个跟随机架的变换,既可变成曲柄摇杆机构,又可变成双曲柄机构;而另外一个对机架进行变换却仍为双摇杆机构。这样一来便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两个都是双摇杆机构,为什么一个可以变换,而另一个却不可以?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先为学生讲解曲柄存在的条件,并利用教具作进一步演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并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对模型的构件进行测量,计算相关数据,探讨模型变化是否与所得结论相符。

(二)注重理论中蕴含的实践趣味,让学生举一反三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机械教学更为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有意识地突出实践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艺术源于生活,学习也是一种艺术,与生活有密切关系[2]。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并总结理论,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身边事物,形成良好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知道机械是构成生活的一部分,能够利用机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机械基础学习产生兴趣。对此,教师可采用举例教学法,也就是运用生活实例开展教学。比如,在教学“金属材料”相关知识时,首先进行举例,联系到我们平时用的门锁大多是由铜制作,不锈钢盆的原材料是钢材,继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逐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对机械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完成不同材料强度、性能、可塑性等特点的探究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三)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深入了解,知晓相关要求,在教学时达到“精讲多练、引导自学、分析探讨”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探索新知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3]。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机械的构造进行精讲,对课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步骤和细节都做到全面、细致的讲解,当然只对一个典型例子进行重点讲解,其余的例子则由学生举一反三,也可通过小组或者个体完成作业。此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可一味追求教学进度,需关注教学方式的合理性,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现象的发生,确保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同时,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有效分析、探讨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利用具有较强概念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其课后思考解答,在下次课程开始前,抽取学生上台讲解演示。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也能够开拓全体学生的学习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设置疑问,建立良好的开端

教学开端直接影响后续教学质量。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产生,才能有兴趣开始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发展性教学模式中将质疑分成以下几类:质疑自学、质疑归纳和质疑探讨等环节[4]。通过质疑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与个体间、群体与群体间的互动交流。仍然以“金属材料性能”讲解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疑问:哪种材料是机械重要部位必备的材料?何种情况下必须保证高强度系数?哪种情况对可塑性有哪些要求等。在進行碳素钢相关研究时,便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向学生提问日常生活的家电中需安装哪种螺丝,对机械零件有哪些要求等。通过有效问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调动其学习的兴致。

(五)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丰富教学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课堂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简化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对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不光具有以上特点,还能使学生观看到具有较高难度技术的焊接方法,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操作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电弧焊有充分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焊接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优化措施[5]。对有些课本知识如果光凭口述讲解将会枯燥无味,学生兴致不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难点也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应注重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应用,提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丰富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六)注重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建立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的管理与投资。首先,设定一批全新理念的、经典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足够的重视,并提升实践教学的标准化程度。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人力、物力资源,使机械实验室设备更加先进,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物质基础。最后,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使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而要想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还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规范的操作制度作为保障,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有规可循,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有关键性影响。因此,还应注重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抓紧建设“实习指导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6],定期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也可与大中型企业取得联系,让教师实地观摩学习,掌握当今企业生产技术与观念,并融入教学。

综上所述,当前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还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教师应认清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在新时期下急需为社会培养实践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放到课堂主体位置,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引导,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晖.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之浅探[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8):14.

[2]王冠周,王琼凤.浅探微课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05-206.

[3]杨代春.浅谈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J].科学咨询,2017(53):106-107.

[4]杨桂华.浅谈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09.

[5]陈伟忠.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J].科技视界,2016(11):171.

[6]郭静娥,蒋琼宏.机械基础专业课教学方法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5.

编辑 冯永霞

作者:杨慧丽

第三篇: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以后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让中职学生真正掌握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的中职学生多为传统教育的失败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及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整体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内心深层求学欲望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中考失败者,对传统教育抵触情绪较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平時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创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吃透教材,联系实践,以生活中常见实例引入,建立学生的自信。二是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演示,使枯燥抽象的机械原理变得直观生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采用实物或自制模型教学,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增加直观性,可以让学生眼、脑、手配合,看、动、想结合,让学生加深理解,印象深刻。

例如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就可以制作几个模型让学生都亲手转一转。这样,学生对共线、极位夹角、急回特性、死点位置这些概念就一目了然,而且理解透彻,比老师纯粹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四是中职学生一般对学习缺乏信心,学习积极性差,因此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及时表扬,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教师角色,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属于被动的学习和接受,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角色,变主体为主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都动起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尝试过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设计问题,创设课堂任务

教师可以针对所授章节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作为贯穿课堂的任务,并可以配合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2.采用项目教学法

教师选择一个包括本章节知识的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巡回指导。通过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检查、自评互评、教师归纳总结五个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今天我是小老师”的活动

选择几位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做小老师,这样不仅可以使这些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并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其他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小老师”纠错。

三、实践教学

该课程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在学习过程中多安排实训练习,既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对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例如学习了齿轮传动及轮系之后,可以安排减速器的拆装实训。中职学生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

在实训之前首先要摸清每位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组,把学习积极性高、基础知识掌握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起到组织和带动其他学生的作用,避免差别太大导致有的学生失去兴趣,促使每个小组的实训任务都能顺利完成。

整个实训过程包括任务准备、任务实施、学生反馈自评、教师点评四个过程。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引导,引导学生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了解减速器的功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齿轮结构以及齿轮啮合传动的认识。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让学生适应将来的职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所学章节重点内容变成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最后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这种引导式的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和其他机械类专业课及实践操作联系都十分紧密。因此只有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衡水技师学院)

作者:李超

上一篇:公共交通论文范文下一篇:当代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