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分析论文

2022-04-25

摘要: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在其基础上尽可能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进行相关专业的科研。基于机械专业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对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很有必要,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分析论文 篇1:

浅探新课改下的机械课程教学

【摘 要】传统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类,但它们偏重理论且与机械基础注重实践以及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不符。就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 机械基础 教学方法 研究 切入点

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科目的机械基础,以往的课程是分为四门来学习的。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这四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过强,且涉及面广,需要的学时多,其特点是偏重学术,却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不够,不能满足高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的区别

1 学习方式上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相比,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标准所欠缺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2 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传统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老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

3 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课程标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就不可能记得牢,经常是到了下课,学的东西又还给了老师。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1 传统课程标准的弊病催生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由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耗时多,且学术性、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不适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机械基础成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比较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的受众不明确,老师也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三、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的切入点

1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以前,机械基础的课程设计之所以强调理论教学,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学得好是一张卷子,学得不好也是一张卷子。学生学习机械基础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质量可想而知。新课程让机械基础这个实践性强且实用性佳的学科回归了本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继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2 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以实践教学为主

之前的机械基础内容难、繁、偏、1日,老师教起来费神,学生听起来头疼。这还不说,由于师生都以书本为唯一的获知来源,使得书上的一些理论缺乏现实参考,有的学生,老师已讲得声嘶力竭,他还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 注重扮演角色性质的变化

如果把机械基础比作是一部电影剧本,里面有很多台词,以往是老师作为演员,按剧本里的台词把要说的话给念白出来,学生只要当观众,进行附和就行了。但是新课程则要求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换过来,变为学生当演员,让老师来当观众,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演技进行评判。特别是在实验课或是校外实践时,更是要以学生为主角,以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

四、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妨将以往涉及面广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械零部件三大模块。对于基础部分以理论讲述为主,课时不宜过多。而其他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则课时均分;以实践为主的,适当增加实验课。这样一来,主题就得到了突出,老师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达到了学习目的。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强调的是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适应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务实且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入课堂,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得机械基础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赵红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分析论文 篇2:

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分析

摘 要: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在其基础上尽可能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进行相关专业的科研。基于机械专业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对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很有必要,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对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来说,机械基础性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适当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实施方案

首先,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乐于学习。再次,让学生学会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示范等,多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课外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为他们实践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第一,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观念,以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独立开设以基本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为基点的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第二,依附于国家工科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以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结合为支撑,探索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第三,以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基础设计理论为依托,实现从“灌输型”到“创新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第四,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实验化的教学,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网络化管理和对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的辅助性作用。

二、构建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职业技术学校对培养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人才的需要,在明确其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一是基础层次的實验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层次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机器。这个过程可以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加强学生对机械的感知能力,从而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如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实验室和机械陈列室,让学生了解机械的组合、构成以及设计原理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会对机械设计产生兴趣,从而在实践感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这种实践教学环节是面向机械工程类的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另外,在产品制造工程训练课程中要改革教学思路,按照重新安排训练内容、对现代制造技术重点训练、提高综合训练能力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构建集技能、能力、素养为一体的综合训练课程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需要。

二是提高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实验课程与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程。这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面向全校工程机械类的学生,以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基础,让他们掌握机械技术制造知识和技能,以便于运用到以后的实践生活中。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可以单独设科,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设定相应的学时。针对学校中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中要设计基础性实验、探索创新以及综合设计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和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程在学时安排上同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一样,根据学校的人才计划和教学目标来设定相应的学时。其中机械基础性实验课程包括综合设计以及研究性实验、机械制造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有关的基础性内容。

三是综合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这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三方面:工程的综合实践课程、创新研究活动与课外科技活动设计。综合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把实践活动的教学与机械基础实验实践的科学研究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发科研项目,参加科学实践活动,通过创新研究、课外科技设计等活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科研实践创新的有利环境,引领学生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

总的来说,机械基础性实践教学对机械专业教学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以培养“研究开发型”“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实践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兵,车林仙,易建,王艳戎.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2]胡宜鸣,孟淑华,王丹虹.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 2003(1).

[3]徐立华,杨桂娟. 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模具工业,2013(2).

作者:周占红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分析论文 篇3: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安徽六安技师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0)

[摘 要] 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机械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师要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共同提升。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必须采用有效的发展对策。具体探讨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现状;发展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中职学校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水平,促进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要优化机械基础的课程设计。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课堂的实效性,在此背景下,推动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和家长存在认识误区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和家长存在认识误区。中职学校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目标,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识相对固定,致使学生和家长对中职学校的教学出现了认识误区。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中职学校的最主要职能就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只要学生进入学校,就能汲取专业化的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就业优势。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和家长更多偏向的是中职学校的就业价值,而忽视了中职学校的基本教育职能。由于学生和家长存在认识误区,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缺乏内部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知识理论性很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许多学生没有对机械基础课程给予相应的重视,阻碍了自身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学校教师的课堂设计欠佳

在当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学校教师课堂设计欠佳的问题。教学设计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优化机械基础的课堂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采取科学方法,优化课堂设计。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以主观想法为设计依据,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难度,致使课堂教学“雷声大,雨点小”,影响了课堂的实效性。我国的教学体制虽然处在改革之中,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被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这些教师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有大量的绘图任务,这些绘图任务细节较多,难度较大,许多学生都半途而废,导致绘图失败。很多教师认为,机械基础教材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需加入实践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实现抽象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相互转换,出现了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三)机械基础的教学实践不足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机械基础教学实践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机械基础的教学实践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项:(1)衔接的问题。学生刚刚进入中职学校,会经历一个短暂的衔接期。在衔接期内,学生需要从过去的学习环境中转入新的教育环境中。中职学校和普通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进入中职校园以前,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而进入中职学校之后,需要学习专业化的实践技能。许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转型期的特点,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2)教学管理的问题。中职学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有一些学生甚至处于叛逆期,因此课堂管理的难度非常大。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组织纪律,对课堂效率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3)合作的问题。机械基础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和生生之间的合作。许多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不足,缺乏团队意识,阻碍了机械基础教学水平的提升。(4)评价的问题。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仍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致使学生无法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

二、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带领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发展,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认识误区。机械基础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掌握机械基础的专业技能,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为日后就业提供便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加深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教师要在课堂上深化机械基础的理论本质。

1.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机械基础的实践教学。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实践,理论就会变成形式化的产物,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对教材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汽车机械基础》中的液压原理为例,教师在讲解液压原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教师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液压理论的讲解,在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播放液压原理的Flash动画,或者是汽车液压原理的小视频,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液压理论的认识。

2.教师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教材的提炼。机械基础教材中有大量的理论内容,但并不是每个内容都要进行详细讲解。要想掌握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师必须融会贯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人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以交通运输行业的中职学生为例,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组织一堂实践课,亲自带领中职学生进入车间,满足中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在事前和汽车厂取得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进入汽车维修厂,让学生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有一定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提问,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说出“你真棒”“非常好”等赞美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授课完毕之后,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较差,教师要进行二次讲解。

(二)解决教学设计实践的问题

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发展,教師应该解决教学设计实践的问题。上文已述,在机械基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1.教师应该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比如,教师应该在作业中考查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点的理解。一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但是如果这些学生的作业完成水准较高,教师应该对作业进行评优。一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好,但是如果这些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较差,教师应该给出“差”的成绩。

2.教师应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需要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师可以把活跃的学生、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分到一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按照小组来打分。以绘制汽车零件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绘制零件图,A学生负责绘形、B学生负责着色等,以此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应该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之下,许多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参考指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课堂效率和水平的有效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优化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把学生的听课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的表现力、作业完成的情况、平时的测验成绩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生的听课效果较好、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的表现能力较强,平时的测验成绩也比较高,那么即便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较低,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奖励。

4.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机械基础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机械基础课堂的吸引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走进“车间”,体验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在课程导入之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问,让学生进行快速抢答,哪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较多,正确率较高,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奖品。教师还可以采用师生身份互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模拟教师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点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教师应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象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实现理论知识的具象化。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寻找有效对策,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善铭.学生视野下的中职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现状、成因及改进的对策:以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1).

[2]陈伟江.中职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3]张英梅.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校《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6,26(9).

[4]王新明.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J].新经济,2013(29).

[5]高鑫.浅谈“绪论”在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与设计思路[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4.

作者:吴戴燕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论文下一篇:船舶电子电气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