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超越”观念及其意义

2023-01-26

孔子不谈死, 但不怕死, 他把生命看成一个有始善终的自然过程。到了70岁以后, 生涯发展进入了一个审美化生存状态:超越化阶段。所谓超越化, 就是超越身体, 越过自然生命的限度, 让心灵自由飞翔的一种生活状态。如果说, 孔子的“职位观”、“名誉观”是对少数人而言, 那么, 他的超越感是一种普适性观念。中国人的“红白喜事”, 正是源于孔子对死亡的超越观念而在历史中形成的一种中国文化模式。

一、什么是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超越”

(一) 乐天知命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 故不忧。”孔子曰“仁者不忧”。显然, 孔子的仁者不忧就是因为乐天知命。这里的知命, 不是宿命论, 而是知道生死是命。“命”, 定也:死亡现象是一个生命发展的自然过程, 人是不可能逃避死亡的。据统计, 仅《论语》中直接提到“死”字就有32次之多。可见, 孔子不喜欢谈论死亡, 但是, 他从不回蔽死亡。

孔子认为, 人生现象是从三十岁节点为圆心, 以10年为半径, 划的四个同心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从三十岁开始, 10年十年磨一剑, 圆圈越变越大, 但是身体的能量越变越小, 这种运动是生命力效应的表现。70岁以后, 人要顺其自然地退出人事工作生活, 进入生涯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审美化生存的超越阶段。乐天知命是对生命的信仰, 是一种对生命的超越, 是一种人生的审美境界。

人生同宇宙万物一样, 都是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 不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 死亡, 正是人的生命力演进的终点。

孔子的生命发展观到后来的今天得到了科学的支持:

人生摆脱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在孤立系统内, 系统的熵总保持不变;对不可逆过程, 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 更无秩序的状态演变。《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写道:

我们的朋友一个个衰老死亡。我们坐在火堆旁, 看着火苗慢慢燃尽, 只留下灰白色的灰烬。我们历经沧桑变迁, 而这个经历就是熵定律的展开。这就是不可逆转的能量耗散过程。

在热力学定律面前, 所有的生命力能量, 最终都成为沉寂。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二) 超越“身体”

孔子作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 他无法回蔽帮助学生解决死亡恐惧问题。在《列子》中就有记载:

子贡倦于学, 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 如也, 宰如也, 坟如也, 鬲如也, 则知所息矣。”

当人们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和残酷性时, 死亡便成为经验世界的一种便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如何消解这一恐惧, 便成为任何一种人生观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孔子用“超越”来解决这一问题。

孔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超越生命论的主要论述。。

孔子的弟子问仁义礼三达德与生命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孔子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有人认为孔子学说算不上哲学, 理由是孔子学说没有涉及所谓“超越性”的问题, 这是似是而非的。孔子的人生观是以生命力效应为依据, 以生涯审美为导向, 实现人生善始善终的过程:热爱生命, 超越死亡。

(三) “咏而归去”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 一天, 孔子早晨起床后, 在门前散步, 唱起了《临终歌》:

泰山将要倒了!

屋梁将要倒了!

圣人将要死了!

子贡听见孔子唱歌了, 想道:“难道夫子的寿命将要完结了?”果不其然, 七天之后孔子就与世长辞了。

孔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视死如归的超越者的飘逸形象, 这是他对学生的“最后一棵”。王国维先生说, 孔子的教育, 始于美育, 终于美育, 的确如此。

二、人如何达到生涯发展中的“超越”

(一) 身退“气应”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退, 甲骨文, 从止从山, 即人遇山而返, 意为返回, 归去。“退”是一种自然现象:如退潮, 海水在涨潮以后逐渐下降;如退磁, 磁体失去或减弱磁性;如退化, 生物体的一部分器官变小, 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退”是人的行为:如退耕, 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他用;如退路, 退却的道路;如退让, 让步, 在压力、坚决要求或恳请下让步、屈服。

所以, 退是一个宇宙规律, 知“进退”是大自然的智慧;知“进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孔子的“身退”, 指退出工作, 就是今天的退休。

休业后, 生命力效应表现为“气应”:气息相应。气应, 就是人体有着完善的调节机构, 能够感知环境因素的变化, 并随环境因素的变化, 相应地改变人体各种生理功能, 并使其相互配合以适应环境因素的的变化。生命之理, 以阴阳二气, 长养百骸, 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 成为人的身体。生命躲在身体之内, “卷之则退藏于身, 放之则弥六合”。

“人由气生”, 在经历了生命力的持续运动, 71岁以后通过“土蒸为气”, 回到生命的原点-----气。

(二) 居游风水

随心所欲在生活方式上表现为游。“游”是指一种精神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形式比较自由的活动方式, 有游玩、舒展、放纵、休闲、从容不迫等意思。逍遥居游是孔子开创的随心所欲的养老方式。

后来, 陶渊明写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实际上, 陶渊明是对孔子超越性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畅想。

在哪里居游呢?孔子熟悉《易经》, 我们猜想, 应该是所谓“风水宝地”。-----按照风水理论设计建造的理想居住地, 是供退隐江湖、虚静养身的地方, 它能够关照人的本真, 心灵可以自由遨游。今天, 退休以后的理想的居游地, 人们往往选择所谓山水园林, 与孔子的想法一脉相承。

(三) 贵在随行

“随”, 主要含义有:一是跟着, 如“随波逐流”、“随行就市”;二是顺从, 任凭, 如“随遇而安”;三是顺便, 如“随手关门”。所以, “随”的行为背后必然是一个非功利的人生态度。所以, 随行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 随遇而安, 处在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 自由自在、洒脱、无拘无束的一种精神状态。

(四) 超越=随行+休业+气应

随行的特点是“信”, 信仰生命, 按生物节律、自然节奏进行生理、心理调节。“随行者”, 作为审美对象, 以“随遇而安”的形象进入社会视野, 成为人格审美中“美”的审美类型, 体现为“优美”。

三、孔子生涯发展教育“超越”观念的意义

(一) 历史意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 老死是人的寿终是自然现象。

东汉·刘熙《释名·释丧制第二十七》云:“老死曰寿终。寿, 久也。终, 尽也。生已久远, 气终尽也。”汉代以后中国人的死亡观, 无不深深打上孔子生命信仰的烙印。曹操的死亡观, “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曹操《对酒歌》) 可以看作是孔子生命信仰的白描。

(二) 文化意义

孔子的超越观念奠定了中国文化中的“红白喜事”文化模式。

据《现代汉语词典》介绍, “男女结婚是喜事, 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 统称红白喜事。有时也说红白事, 泛指婚丧。”梁漱溟先生对“文化”有一个非常简明的定义, “文化是生活的样法”, 所以, “红白喜事”的生活样法, 正是中国文化的活生生的文化模式。

(三) 现实意义

强化超越感, 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避免“死亡恐怖症”;夯实超越感, 厚养薄葬。据央视报道:殡葬业的利润率远远高于房地产业, 最高的可以有1000%~2000%, 是真正的“暴利冠军”。树立孔子的超越观念, 厚养薄葬, 利国利民。

摘要:在孔子的生涯发展教育中, 将70--岁设定为“超越”生涯发展阶段, 特点是生活要按生物生命节律, 随遇而安。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 他不认为人要工作至死亡, 到了晚年, 退出工作, 超越身体, 飘逸居游, 达到善终。随心所欲, 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 自由自在、洒脱、无拘无束的一种精神状态:不过度、不强求、顺应环境。没有随心所欲的休业生活态度, 就没有生命的超越感。“随心所欲”作为孔子开创的人生“超越”美学的核心概念, 通过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 积淀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美学观念。

关键词:孔子,生涯发展教育,超越感,意义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教学浅谈下一篇:互动式教学法研究——以西藏班汉语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