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浅谈

2022-12-09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浅谈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本文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善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来,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一)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经过高考,师生们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我们之所以在学习中反对“死记硬背”,就是要突出知识的智力因素,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过硬本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二)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高考试题并不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化提高而得到的。发散思维虽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重要设想,但其成果必须严格验证。发散思维富于创造性,能够提供大量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单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要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偏视任何一面都是不可取的。

四、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

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①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②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③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⑤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⑥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⑦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让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这对学生来说作业是学生认识上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

第二篇:高中论文 浅谈创新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新课改中的应用

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高中语文论文 浅谈创新地理教学设计在地

理新课改中的应用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设计其实质在于科学、灵活、实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实际,正确协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具之间的动态联系,设计实施师生活动的最佳途径与程序,从而全面完成地理教学的多项职能,以实现最佳组合。

就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而言,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各家教学理论之精华,逐步建立、健全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况,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实践证明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一、快乐学习

建立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必要基础。 1.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第一,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学生。因而,—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应该鄙弃。

第二,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在朋友的基础上,彼此进一步发展成为知己;并努力创造最高境界,争做学生思想言行的楷模。

第三,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知识增长、能力培养、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等方面加强指导并以身作则,使他们都得到健康发展。

2、 实施激励机制创造兴奋点

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其内在动机,但外部激励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激活、引发和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①教学内容设置尽可能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

②帮助学生增加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学习遇到障碍,而且经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克服不了时,教师应予以提示或者诱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会成为学生继续前进的加油站。

二、发创新起点之问

“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新教育的今天,质疑好问已是每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源泉。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问题”何来?常用的办法有:

第—,从矛盾中引发问题。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 一位产妇在过日界线前后降生的双胞胎,出现妹妹大于姐姐的奇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在诱导中随机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1

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然后再对照“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看看有什么不同。抓住学生迷惑不解,而又急于求知的时机,随即产生问题的情境,引出“地球上风的偏向”产生的原因。

第三,因果关联大胆质疑。例如: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为80度,地球的热带、温带与寒带的分布范围会有什么变化?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我国科考队员一般选择在冬至日前后考察南极洲是什么原因?

三、扬地图教学之长

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图像完整表述。

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我们认为:

第一,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力求教学内容图象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作法有:

①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利用电教手段制作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动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化繁图为简图。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图形。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 ②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象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 ④创设寓意图。利用“苦难的母亲”、“地球出汗了”、“小鸟的哀鸣”、“鱼儿变瘦了”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四、驾自主学习之舟

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大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笔者认为主要地理活动方式包括:

1、地理游戏活动。如地理谜语、图上旅游、政区拼图、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故事会等。

2、地理实践活动。如等高线制作、区域规划、筹建小小气象站、举办地理板报等。

3、社会调查活动。如环境状况调查、资源调查、家乡人口调查、工农业生产布局调查等。

4、地理体验活动。包括直接体验。如郊游、参观、访问、野外考察。间接体验。如观看录像、电影、欣赏地理专题报道等。

5、合作学习活动。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更多的是不便按照上述活动来设计。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差异等条件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方法是:第一步,布置学习内容,提出若干问题。第二步,切实落实好课前预习、自学工作。并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行家、拜师求教。第三步,分组讨论梳理知识,相互解答教师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展竞赛、评出优胜小组。第四步,教师进行简要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一是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二是进—步突出重点,三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五、走因材施教之路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由于自身哲学观、心理学基础以及方法论的不同,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设计模式。

目前,影响较大的课程设计有三种,一是学科中心模式,二是学生中心模式,三是问题中心模式。我国传统教材是典型的学科中心模式的产物。义务教育的中学地理新教材力图吸收三 2

种模式的优点,将“教材”变为“学材”。虽然可读性增强了,但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减弱了。针对这一特征,课堂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第二阶段,采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立、扩展与优化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理清学科教学内容体系。这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驾驭的策略。

笔者认为:从教学形式来说,就是要科学地把握地理概念的教学,发掘教学内容的丰富思想内容,形象生动地讲解地理原理,灵活运用多种地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发挥教师的语言功能,在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上痛下功夫。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地理教材涉及到自然、人文、区域三大部分,教育对象又处动态变化之中,如何因材施教、卓有成效是关键之所在。具体而论,教者必须精心备课、灵活处理好教材。

一、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新鲜感及探索性。自然地理课除了要精讲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之外,还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谜,介绍一些地理名家与日新月异的地理科学。例如:厄尔尼诺现象、灭绝恐龙的杀手、魏格拉的传说、现代遥感技术。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制作专题资料卡,从而更广泛地了解地理事物发展的最新信息。

二、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时代感及责任感。许多人文地理内容一方面反映现代化建设成果,另一方面也揭示现代文明背后的危机。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等。因此,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解决危机的对策,并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让学生突破常规,大胆联想,独立思考,提出自己别出心裁的见解,另外,人文地理内容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既是一个资源总量大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小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整体性及差异性。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运用综合法,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种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同时重视区域差异的把握。如学习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时,就可以从整体性与差异性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对比学习、强化记忆。

诚然,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将奉行继承、创新、发展的宗旨,竭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第三篇:高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但鉴赏力是一种非经教育而不能具备的特殊能力,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必须通过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鉴赏课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评论老师,有些老师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却教不好学生,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怎样将自己所知传授给学生并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我一直在探求。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感受。

一、任何教学,都要将完整统一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向学生加以传授,美术鉴赏教学也不例外。比如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鉴赏教学,“具有不同文化意识、美学观念和审美风貌的中西艺术,当作用于欣赏者时,便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应。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既能与东方画家的审美意念共鸣,又能理解西方画家的情感与艺术语汇,以此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

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又如何比较呢?教材中也给了一些提示,如同样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首先从表现内容上找出差异,前者于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两者作品产生年代虽有先后之分,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端庄与安详。只是前者内涵着闲适与自得的心态,后者则表现得优雅而神秘。其次要主要引导学生花精力对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簪花仕女图》是典型的中国画长卷,在高46厘米,宽180厘米的画面中,展示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情节段落,刻画的六位妇女或呼应、或独立、或聚、或散;散点结构的画面没有背景衬托,只画了两条狗、一只白鹤、一棵花树,作为点缀,并以此建立人物间的情节关联和画面结构。《蒙娜丽莎》则是典型的西方油画肖像,在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幅中,截取主人公胸像,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那“神秘的微笑”以及那双富有青春气息的手的刻画。画面背景也是西方式的一丝不苟,明暗光影、空气远近,表现性的环境衬托,在再现的可视可感上,体现了典型的西方审美追求。常言到不比不知道,对于东西方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这下就了然了。所谓鉴赏我认为一定要有别于以前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感受,体验与识别方面狠下工夫,给学生提供多看和多比较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四: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教学也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我校的艺术展室有很多和学生历届书画展、艺术节的作品,新生入学我们带领他们参观,并对学生们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此外,美术展览馆不仅有很多名人字画,灵壁奇石,还有很多书画艺术展,带领学生去开阔眼界,拓宽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努力去挖掘在我们身边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吧!

五: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节课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要么如痴如醉,要么昏昏欲睡,下课以后,结果都是啥也不会,(美术课又不考试,我们干吗费脑子记呀,主科还记不完呢!----学生如是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出一大群忠实懒惰的听众,却无法使孩子们成为有艺术头脑,能独立进行艺术思维的人。因此我认为老师可以“懒”一些,给学生一些课题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集体备课,最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来上课,老师呢,当学生当助教都可以,让学生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体验鉴赏文本,收集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带来的成功与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主学习,先行学习,合作学习应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了。

教无定法,一个教师如果每次上课都是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那只能说明你是个确实懒惰的教师,学生一定会对你产生审美疲劳,好的教师,应当总是能给学生惊喜,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的快乐,那么每一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老师就要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第四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作者:李美云单位:濮阳范县一中电话:13525649390邮编:457500类别:论文类

摘要: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新课标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新课标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善于自主探究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为此,只有创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中国民间美术》一课可以和学生们共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然后自由组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将提问权下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同时,学生的提问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教师融合在学生中,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二、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力的系统,是一个以学生的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流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尽管高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但在情感方面却相当封闭,他们没有象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胆怯、爱面子。再加上长期养成了一种不愿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把课本的内容列成许多问答题或选择题,让学生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发言方式,旨在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此外,为了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可以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是带着微笑认真听他们的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及时表扬

鼓励。即使学生的论点有欠缺,也避重就轻地加以总结。许多的事例说明: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时刻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

三、丰富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

直观教学是美术鉴赏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利用多媒体教学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鉴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脱离课本那些有限的图文资料,为学生开拓一个更广大的艺术鉴赏世界。

在上《古建筑的保护》时,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让学生欣赏圆明园全景及局部图画;接着让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当影片中出现了圆明园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时,同学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圆明园的遗址上,带着深深的思索结束了这节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注重实践,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比如说上完《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之后,可以准备了一节设计制作课,请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理想中的家园”。大家在前一节课上欣赏完国外传统与现代的建筑之后早就跃跃欲试。老师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展示自己设计理念的舞台,学生们当然格外卖力,在小组中制作出了一个个别致的模型,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整合其他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古代中国山水画家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可见诗歌与绘画这二种艺术真称得上水乳交融了。把诗歌引入美术课堂,依据学生的丰富想象,把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去领略诗情画意,增强审美感受。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山水画的意境时,直接引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充分体会线之美。利用大自然曲线和直线组合的美景,让学生在提高对线的认识基础上想象,并画成一幅诗意画,体会线在自然美与艺术中的作用,从而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诗画结合,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意境和审美享受,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涵养。

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标强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评价学生作品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入手,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不能用统一的尺度来要求学生,要体现美术的基本特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品,心情应该是非常兴奋的,也迫切地想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等,来评析学生的作品。在评价中,我们应强调过程性,关注个性的差异。当然,赞美、鼓励是主要的手段,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及时给予学生积

极向上的评价。

身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育资源,思考教学中的得失。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丰富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对学生多元评价,促进其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使美术鉴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有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现代形势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学生对结论的记忆,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对有效教学我进行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现对此结合实践简要论述如下:

一、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操纵着课堂教学的一切,而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教师的作用就是把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不用思考,只需将这些经教师整理后的知识进行记忆便可以了。知识只是在教师与学生间进行单向的传递,这样的课堂将学生限制在了条条框框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日益滋长,甚至会产生对教师的对抗情绪,任凭教师的教学技术有多高超,课堂有多精彩,换来的只是学生对学习的冷漠,没有对数学学习的激情哪里能取得高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呢?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使我们的传统教学为之一亮,新课程改革愈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倡要将课堂与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作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的讲台走向学生,由课堂的操练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主体学习意识,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再现数学家们发现真理的过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的挖掘,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有激情、有兴趣,学有成效;教师教学更轻松,教学更高效。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将学生带入了概念与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设置一些问题或针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第一步,科学分组。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以三至四人为宜。这样的分组便于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真正面向全体,全程参与。第二步,选择问题。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不管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在学习中学生出现有争议的问题,都要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探讨价值,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只有选准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而不会流于形式。第三步,展开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一致协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学生要收集信息,学会倾听他人表述,在经过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最后圆满地解决问题。第四步,学习评价。教师也要深入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评价,评价要多角度、全方位,要兼顾差生,要真正做到评价面向全体,避免奖励只属于优生。只有在研究好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组织、有效指导,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激起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求知,掌握技能,增强团结意识,学会合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以图文声像来表达内容、传递信息,使得内容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利于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有趣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可以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静态地描述,不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而采用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概念与定理的形成过程动态立体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得到大量的感官认识,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教学函数的图像时,如果采用传统教学只能是在黑板上画出静止的图形,然后再代入不同的,代入一次,改变一次图像,但是代入的数值有限,而且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像也可能不准确,这给学生理解与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图像的改变形象立体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系数的改变时图像的变化。如此动态的显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系数与函数图像间的关系,突破了教学难点,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理解更透彻。由于对此内容有了本质上的认识,以后再遇到此类的题便可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不变来应万变,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此外多媒体是提前预设的,大大节约了板书时间,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的推导过程与大量习题的解题过程,为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它永远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代替不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讨论,在运用多媒体时要穿插使用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如板书、教师的讲解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要避免由传统教学的“人灌”演变成现代教学的“电灌”,这样才能让多媒体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关于重阳节慰问信范例下一篇: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