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过渡探讨

2022-09-11

大学生正经历着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走向初步试验承诺期, 亦即开始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步入职业人生的准备。美国的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1) 成长阶段 (从出生到14岁) ; (2) 探索阶段 (15~24岁) ; (3) 确立阶段 (24~44岁) ; (4) 维持阶段 (45~60岁) ; (5) 下降阶段 (60岁以后) 。而探索阶段又分为3个时期: (1) 尝试期 (15~17岁) ; (2) 过度期 (18~21岁) ; (3) 初步试验承诺期 (22~24岁) , 本阶段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规划着未来的职业生涯并实践着。依据这一结论, 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思考职业生涯的规划, 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自我, 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1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过渡阶段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建立期的转换阶段, 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通过探索, 发现自己及工作的认定, 包括一连串透过工作或工作世界所提供的资料及刺激, 结合对个人需要、兴趣、价值观、工作角色及能力的澄清, 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建立更明确的导向。人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适应四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 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做出职业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 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 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学校应该指导学生从入学之日起,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在学校进行不间断地完善和补充, 进而使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适应。萨帕职业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中的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为前职业生涯, 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及下降阶段为后职业生涯。前职业生涯的两个阶段几乎没有经历职业的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处于超现实的职业期望状态, 预测什么样的职业更适合自己。因此, 职业生涯过渡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能会陷入一些误区。

2 职业生涯过渡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2.1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时发现不喜欢所学专业, 但又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希望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找不到成就事业的专业方向。因此有很多学生会问:“我到底喜欢什么?”“我能做好什么?”这些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在入学前的自我探索不够, 高中生在槽懂时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 上大学选专业也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

2.2 生涯发展目标相互冲突

有些大学生的专业兴趣不在被录取的专业上, 而是喜欢其它专业。作为学生应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才能够取得毕业资格, 而兴趣与爱好指引该生很多精力放在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学习上, 处于这种状态之下的大学生会感到无从抉择, 无所适从, 甚至出现招生分数很高专业的学生因不喜欢该专业而要求退学的现象。

2.3 生涯发展短期目标不明确

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生不能分清主次, 盲目模仿。

2.4 职业生涯知识和抉择能力缺乏

有些学生在进行具体的生涯抉择时的迷茫和犹豫。

2.5 职业生涯规划中执行力差, 控制力弱, 不能很好管理时间, 做事不能分清主次与优先顺序

2.6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职业价值观不合理

听说某个行业赚钱多, 感觉某个公司待遇好, 就随大流去选择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个老板, 干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适合的工作, 当然也就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更不会从中获得快乐了。其结果就是一次次跳槽, 一次次被解雇。

3 职业生涯过渡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实际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确立目标、职业生涯策略、职业生涯评估5个方面的内容。而处于职业生涯过渡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是在进行职业生涯探索, 明确发展方向, 完成职业准备。

第一、自我认知。经历了中小学的成长阶段, 大学生虽然已确立自我的概念, 但对自我所具有的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首先, 了解自己的能力的优势与弱势, 从而谋划选择优势能力倾向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的主观条件, 包括体力、智力、知识、技能、人际交往;但某方面的能力优势最终会影响是否能更适合从事某一类型的职业。例如:人际交往能力强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职业更得心应手, 而高智商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出更好的成绩。其次, 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个性是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 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行为倾向等, 能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职业成就方向、创造力、心理健康状态, 扬长避短制定适合性格发展的、与兴趣相吻合的、不违背价值观的职业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个体能找到与其个性类型重合的职业, 使个人最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感。

第三、确立目标。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立志, 或许是中学志向的延续, 或许是中学志向的校正,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广学, 立志是激发大学生走向未来自我发展之路的牵引力。远大的志向能激发潜能, 坚定努力的方向。

大学职业生涯过渡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观念, 一种树立信念确立目标的观念, 信念产生动力, 目标牵引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长期动态的过程, 每个职业生涯阶段的规划都经历修正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 为下一个职业生涯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职业生涯过渡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方法, 一种思考未来职业选择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方法。认识自身的能力和个性“能做什么”, 了解职业的前景“应该做什么”, 确立职业目标“想干什么”, 指引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 以达到知、行、意的统一, 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过渡阶段特点, 论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过渡期可能存在的种种误区, 希望他们从职业生涯过渡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入手, 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自我, 职业认知, 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生涯,过渡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凌霄, 赵金秀.开展职业锚的认定, 构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

[2] 赵颂平, 张荣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3) .

[3] 冯羽.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5) .

[4] 汤跃跃, 张毓雄.关注大学生职业教育设计适宜的职业生涯[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8) .

[5] 赵素云, 赵志川.准确定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关键[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5) .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学生问题行为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