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系统科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

第一篇:系统科学论文范文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科学建构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构是一个超前设计、不断添砖加瓦、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个产品、每项服务都应该镶嵌其中,并独立地标志着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所达到的水平和层次。

随着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企业文化咨询的重心正在由理念识别系统和形象识别系统向行为识别系统转移。结合自己多年来咨询的经验与思考,本文谈谈对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构的粗浅认识。

一、企业行为识别的简要梳理

1.正本清源说概念

什么是行为?什么是企业行为?什么是企业行为识别?通俗来讲,行为就是做什么、如何做,是能被行为对象所直观感受到的行动表现。企业行为与个体行为不同,它是以企业组织为主体,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建立_整套行为规范,以示自身与同类企业的区别,这就是企业行为识别。近年来,企业界较为普遍地接受了企业识别系统(CIS)的概念,在企业文化咨询与企业实务上,分别从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形象识别系统(VI)三个模块进行操作,已经形成了通用的理论与方法。

2.条分缕析理脉络

在企业文化咨询实战中,操作难度最大的模块当属“行为识别”。有些企业感觉到理念识别系统与形象识别系统相对容易建构,但是在理念与形象识别系统建构完成后,仍然感觉到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皮毛阶段,对如何落实在行为上感到较为困惑,随之产生了行业识别系统建构的现实需求。

为了操作的方便,我们先把企业行为区分为“对内识别”与“对外识别”两大类。对外识别主要包括与外部市场相关的一系列企业行为,如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社会公益、公共关系等。对内识别主要包括与内部管理相关的战略决策、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内部协作等行为。总之,企业行为无所不包,一举一动都是行为,具有广泛的覆盖性。

3.举一反三明形式

通过对众多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的研究(虽然这些企业不一定都意识到这些已经是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目前常见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简明扼要的《员工行为规范》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通常是分层分类的若干抽象规定,偏重于行为理念。二是以《员工手册》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所包含的内容为所有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行为要求。一般以员工为主体,按照企业介绍、入职引导、工作需知、相关制度规定为线索进行编排,独立成册。三是以《制度汇编》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把企业除技术以外的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四是以企业自编的《三字经》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将制度规定的内容编成三字经的形式,使员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五是以“三大管理体系”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从质量、安全、环境三个分系统进行行为规定。六是以5S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着重从现场管理进行行为识别系统建构。七是以精细化管理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八是以执行力为代表的行为识别系统。总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物,每个企业都已经有意无意地正在建构自身的行为识别系统,只不过还没有明确地冠以“识别”二字。导人“识别”这一概念,意义在于使行为系统建构更加理性、自觉与系统。

企业在建构行为识别系统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另立一套名目、另设一套班子,而是应科学评估自身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选择最容易突破的部分和环节,稳扎稳打地改善行为识别系统。

二、为何要系统建构行为识别系统

企业为何要系统建构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是行为识别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承担以下角色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1.市场竞争的利器

行动是看得见的竞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直接的竞争武器仍然是产品与服务,而产品与服务来自于企业人的行为。行为是服务与产品的源头,这与我经常讲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产品与服务的源头并不矛盾,企业文化是终极源头,行为是直接源头。

市场看不见企业的理念,但能看见企业行为,顾客不一定相信企业的宣传,但相信企业的行为。在市场竞争手段日益升级的前提下,重新审视企业行为体系,重塑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途径与目的地,也是持续引领发展或不断超越自我的必由之路。通过企业行为的改善、员工素质的提升,来提升服务与产品,无疑是抓住了竞争制胜的根本。

2.彰显品牌的法宝

行动是最具信服力的广告。在虚假的企业文化日益泛滥、企业诚信日渐缺失的大环境下,行为是企业文化的试金石,是企业品牌的保证金。企业行为识别体系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在企业行为上的落实,又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在行为的印证。行为践行理念,行为树立并支撑形象。行为使价值管理落到实处,行为使品牌形象更加丰满靓丽。企业的品牌宣传与行为识别系统一旦在客户心中建立起正相关的联想,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就会不断提升。这也是我经常提到的文化管理如何发挥作用的机制。

3.完善管理的手段

管理的持续改进本质上就是行为识别系统的不断完善。要把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构纳入到企业管理的范畴,通过行为识别系统的建构,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提升,提高运行效率、改善服务与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三、行为识别系统的总体特征

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为识别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先进性

一个具有高度识别性的行为系统,必须是一套代表着行业领先水平的管理体系和行为体系。由于领先性往往表现为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在行为识别系统建构过程中,许多企业对行为识别系统的“独特性”期望比较明确。然而,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独特,独特在什么地方。明确了“先进性”这—首要特征,就抓住了行为识别体系建设的关键。搞清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市场导向,精心设计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就可以成功建构领先的行为识别系统。

有些企业,只知道行为识别要“创新”,以为“创新”才是行为识别系统的第一特征,殊不知“创新”只是手段,“先进”才是目的。因此,行为识别系统的建构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真正的“领先”特色。

2.规范性

一个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必须是一套描述准确、标准量化的行为规范。因此,行为规范不应当太过地概括笼统,必须有详细的要求与相应的考核办法。目前,许多企业主动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建设,不必在此之外再建一套。

通过这套系统,一个职能全面、职责清晰、制度科学、流程顺畅、人岗匹配、运行高效的企业现代管理平台就可以不断完善起来。因此,不断完善制度与流程,落实制度与流程,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构的支撑结构。

3.系统性

一个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必须是一套包括企业全体成员、所有职能、全部业务的完整系统。有些企业比较重视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员工的行为规范,忽视了其它人员的行为的规范性,导致了内外部行为的脱节。有些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行为规范性要求很高,但对总部的要求却相对滞后,导致了两极分化。有些企业,只对基层员工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对高层要求过于宽松。这些现象都是行为识别系统建构中应当极力避免的。此外,各部分的行为识别之间还应具有很好的衔接性和协同性,以相互支持配合,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系统性。

四、行为识别系统建构的操作路径与方法

同样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却有不同的层次之分。要想高品位、高层次、高标准建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1.常态化

常态化是将行为识别系统的建构当做最基本的常规工作来要求。按照常态化的要求去做,可以达成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时一个样、对内对外一个样。常态化的核心是“坚持下去,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养成习惯,就形成了如同与生俱来天赋秉性,使对手望尘莫及,使客户忠诚无比。只有这种能力,才是不可模仿的核心壳争力。

常态化还表现在企业内外一致,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用常态化的标准来要求企业行为,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在社会诚信、产品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风险,增加企业安全发展的能力。

2.职业化

用一句经典的话来表述,职业化就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建构要与员工的职业化培育同步进行,这也是“以员工为本”建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真谛。在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构过程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化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必不可少。职业生涯设计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职业化培训促进员工更快地适应现代商业文明特别是商业伦理的要求、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秩序,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则有助于员工掌握应有的从业技术与技能,使员工具备更强的生产与服务本领。一群既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员工汇聚在一起,自然会形成该企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行动力,也必然形成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3.动态化

动态化是指行为识别系统的建构应当处在不断完善当中,即“学无止境”,“行无止境”。如果是标杆企业,就应当有永当第一的霸气。如果是追赶型企业,则应当拉高座标、找准标杆,不断超越。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不足与差距,完善制度与流程,利用已有的基础,扬长避短,并做好与行为识别系统升级相匹配的相关环境、设备、广告等方面的配套改善,使行为识别系统更容易为市场与客户所感受到。

总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构是一个超前设计、不断添砖加瓦、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个产品、每项服务都应该镶嵌其中,并独立地标志着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所达到的水平和层次。用心的企业,不但会把独立的局部做好,同时还要把各局部整合在一起,放大效应,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体系,使本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卓尔不群。

作者:邢小兰

第二篇:从系统科学原理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摘 要] 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生 态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 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作者简介] 张伟成,广东省河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经济学;(广东 河源 517000)

肖连斌,农行江西省分行经济师,律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律与合规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農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 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 generalsystem 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PI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監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助性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發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5]普里戈金.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杨承恩]

作者:张伟成 肖连斌

第三篇:系统科学辅助广告业和谐发展

撰稿 雷 莉 马谋超

广告业界有一个乐观估计认为,到2020年,中国的广告费将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即使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大陆的广告费也将与日本的现有水平持平。但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产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目前国内广告业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整体水平低;广告主、广告公司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由于各主体着眼于短期利益,行业处于无序竞争当中。针对这些问题,众多的广告从业人员以及广告研究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立场与角度的不同,有争论而没有结论。

自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这为我们解决广告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采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对目前广告业的运作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深入挖掘不和谐现象的内在原因,并从系统运行的角度,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广告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系统方法要求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广告行业,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人们习惯把广告市场细分成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体和受众。前三者合称为广告市场主体(简称为“主体”),是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受众则被视为广告市场的客体(简称为“客体”)。主客体两个要素(元素)构成了广告市场完整的子系统,存在于整体社会经济系统之中,依存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广告业主体系统的构成

经过前期的发展,目前我国广告市场名义上主要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三个元素构成。广告公司作为一个专业性的中介机构,接受广告主的委托,为广告主提供营销策划、广告创意与制作、媒介策划等专业服务,并根据需要,向广告媒体购买媒体资源,用于广告和营销信息的发布。广告公司通过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和广告代理费,维持正常的运作并获利。而广告主将广告业务外包,不仅可以享受高质量、专业化的广告服务,并且节省了与媒体接触的成本。同时,媒体通过广告公司,在拥有更多客源的同时,也节省了与众多的广告主沟通的时间、费用与精力成本。这是图一方框内现代广告代理制下广告主体系统的运作模式,系统中的3个元素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保证系统运作的效率。

但实际上,如图一所示,除了广告代理制下的元素构成外,我国广告业目前还存在其它类型的实体元素。主要有广告主自设的广告部门、广告媒介代理公司和媒体自办的广告公司。这些实体改变了广告代理制下的系统运作模式。例如,广告主自己成立广告部门,承担起营销策划的功能,并直接向媒体进行媒介购买;一些媒体自办广告公司,承接广告业务,进行媒介售卖。具有媒介代理职能的广告公司销售媒体的广告资源,由媒体支付佣金,或赚取媒体广告资源的批零差价。而后两种实体类型,并未获政策许可。随着这些职能机构的加入,原来处于系统核心地位的广告公司两头受挤压,面临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

广告业系统运作现状

我国从1993年开始全面推行代理制,目的在于借鉴西方广告运营经验,建立一个公开、公正而且具有竞争性的广告市场。在采用代理制的初期,系统的三要素: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比较规范地遵循系统运作的准则(代理制),产生了良好的互动。然而,发展到今天,随着原有系统被打破,新的系统规则尚未建立,广告市场陷入了无序竞争的漩涡之中。具体的表现是:

问题一:广告主摆脱广告公司直接与媒体沟通,或者媒体主动与广告主直接接触,其用意都在于减少中间广告(代理)公司这一块的花费。2002年调查数据显示,来自广告主直接购买媒体产生的广告收入占29.5%,其中,电视媒体的这一比例高达39.7%。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来自媒体主动与广告主直接接触的广告投放量,占到媒体总广告额56.4%。而广告公司的代理佣金从行业规定的15%,一降再降,5%,3%,甚至出现了零代理,由此造成了广告公司代理的利润率急剧下滑。大型综合代理公司在同等低价佣金下,利润损失更为严重。

问题二:受“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驱使,媒体一方面下设了广告公司或媒体销售公司,借助其媒介资源优势,在价格上和发布时间安排上,使广大的广告公司难以跟它抗衡;另一方面,其服务范围的拓展,也挤压到广告公司的业务空间。

广告公司在两面夹击之下,竞争力进一步被削弱,甚至导致生存危机。

代理制的执行混乱,反映的是系统的运作机制失效。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低级市场操作手段——回扣,是交易中弱势一方向强势一方进行贿赂的方式,长期以来在中国广告业中的盛行,更使得中国广告业的局面复杂化。

这些问题早已引起了广告界和广告学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诸多的看法。问题的焦点似乎集中于系统运行机制——广告代理制的合理性上。一些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由媒体直接接触客户,代理客户的创意及策划工作,可以有更高的利润,且运作良好,不必要实施广告代理制。企业也倾向于自己策划广告而只把技术性的执行交给代理公司。包括广告公司,为了争夺客户而进行恶性竞争,竞相压价,把代理费压下来,最终导致代理制与15%的代理费名存实亡。

不同的观点代表的是不同利益集团的立场。是否代理制真的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我们必须看到,当初,广告代理制是中国政府在借鉴西方广告运营经验和成熟广告市场运营基础上,为适应日益增长和复杂化的中国广告市场而采取的政策。这个在欧美广告市场普遍采用的广告运作机制,被认为是广告市场规范化和正规化的标志。因此,即使在我国市场上,广告代理制仿佛已经被行业自发地抛弃,大部分学者仍然认为代理制本身并没有出现问题,是由于执行不严格,才产生市场的混乱,“代理制会依旧走下去,而且还会坚持下去”。

采用系统科学观理解广告业无序竞争

如果采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广告业目前存在的无序竞争,对该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依据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要素在系统中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子系统等衡律指出,一个系统的整体状态或功能的好坏,决定于组成这个系统的各子系统的状态和功能的好坏。也就是说,一个系统在进化、发展中,各个子系统在全过程中要保持等衡,不可失调。这样,系统才能呈现出最佳状态。

目前广告主体市场呈现的无序与混乱,实际上是这个产业系统中的要素,

并非处于等衡、和谐状态的体现。主要的原因在于由15%的代理费制所引发的各个利益主体的逐利行为。短期内,可能个别利益主体获得了局部效益,但从长远看,整体利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系统的效益无法达到最优。这是系统科学发展观给我们的有益提示。上表比较了代理制下和无序竞争中,广告主体系统各要素的成本与效益产出。

从上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无序竞争实际上是广告主和媒介两个主体要素对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的结果。

在一个经济社会的大系统中,判断广告业这个子系统是否达到了系统最优,必须考虑该子系统是否实现了其功能。广告业的功能是架设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通过广告业主体系统三要素相互的合作,生产出优质的广告与营销传播,吸引广告市场的客体——消费者的注意,并说服其购买。在功能实现的过程中,还要求有最低的能耗。

有了这个标准,广告代理制与目前的无序竞争两种运作机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无序竞争状态下,虽然系统中两个要素的有形利益都在增加,但却损害了系统的最终利益,导致广告传播活动的效率低下,并增加了系统要素间的沟通成本、管理成本等能耗。长期的影响是广告主由于投入并没有产生有效产出,从而缩减广告投入,最终影响到产业的活力。因此,广告代理制相对来说是一种更优秀的运作机制。

然而,以上的分析基于一个前提,即系统中的各主体要素都能胜任自己在系统中的角色。目前业界对国内广告公司的一个诟病就是很多广告公司并不能胜任专业服务的角色。广告主认为自己比广告公司更了解产业情况和消费者,而媒介抵制广告代理制的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代理公司的专业服务不专业。如果广告公司确实丧失了自己在系统中赖以生存的根本,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系统目前的无序状态很可能是系统自我调节的一个阶段。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广告业和谐发展

在一个稳定的、有效率的系统中,各要素都具有其相应的功能,并遵循一定的规则运行。就像交响乐的演奏,每个乐手都有自己负责的乐章,在指挥的协调之下,承担起自己的演奏角色。任何一个乐手对自身角色的偏离,都会对整个演奏产生致命的影响。

广告业主体系统目前就象一个没有合作好的交响乐团,广告主和媒介都想演奏广告公司的乐章,而乐队指挥——政府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之道,结果一片嘈杂。

目前的解决之道,首先在于系统中三个主体要素对自身功能的明确,对运行机制的认同,并且愿意以系统的最优化作为自己个体的目标,而放弃对短期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其次,也寄希望于政府出台相关的法规、法则,以及相应的监管程序,对行业进行引导。

通过我们的分析,广告代理制确实具有其优势。但目前大部分国内广告公司还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专业服务的功能,而一些强势媒体又由于拥有稀缺资源,而具有垄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15%的代理费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确实值得商榷。有人提出媒介广告公司的出现是广告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必然。确实,在内外部环境出现失衡后,进行自发的调节是系统具有的功能,但是,借助于外力,调整的时间可以缩短,调整过程中的内耗可以降至最低。

责任编辑 李思韬

上一篇:新闻评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思想品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