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2024-04-12

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共14篇)

篇1: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姓 名

专 业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导 师

+++++大学研究生处制

年 月 日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贴照片处)
籍贯   民族   政治面貌  
培养方式   学历   健康状况  
外语水平   计算机水平   普通话水平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求职意向  
本人简历        
在校获奖及社会工作实践  
科研情况                      
自我评价                   本人签名:                
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综合评定及 推荐意见             学院分管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签名):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本人承诺   本人承诺此表所填情况属实,本人提供的成绩单及相关附件材料属实。若出现虚假或违背事实,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自己承担。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篇2: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感谢曾经任教的各位老师,毫无保留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愉悦和知识的力量。老师的辛勤耕耘和谆谆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借此论文答辩之际,要表示我最忠诚和崇高的感谢和敬意。

最特别要感谢的就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怀明老师。从论文的选题、结构、成文、到反复的修改完善,都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并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王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负责任的态度和真诚坦荡的处世之道,让我敬仰佩服。在此特别向我的导师王怀明老师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和最美好的祝福。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t钢铁集团的朋友给予了我相当大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在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该集团的政治部、集团办公室、不锈钢公司无私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在一些相关问题上,不厌其烦的接受我的咨询,并与我多次深入的探讨,正是他们提供的帮助,这篇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要送上我最衷心的感谢。

也要感谢与我三年同窗的同学,以及在求学期间,他们曾为我提供的帮助,才能让我不断地进步前行。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三年之间深厚的同学情谊。

最后,要感谢我的先生,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他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能让我心无旁骛的专心写作。有了先生的支持,我才能艰难中不断前行。

另外,对本文写作中所参考和引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著作、文献的作者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因为才疏学浅,以及掌握查询资料的不足,在论文的写作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让我能够不断完善进步。

篇3:试论硕士研究生毕业合理流向问题

一、关于毕业研究生的流向

近几年, 我国对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变了过去的统包统配的分配体制, 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中介, 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直接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 使培养研究生与社会需求日趋紧密地联系起来, 既促进了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培养工作, 又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用人的要求。

但近几年, 在“特区热”、“沿海热”的冲击下, 内地大批人才涌向“特区”及东南沿海地区, 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据了解, 这种现象不是某一学校的特有现象, 而是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分配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生的知识层次相对较高, 专业特点较明显, 是国家急需的科技骨干。照此下去, 高知识结构劳动力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 将出现地区、行业布局上的不合理流向问题, 使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知识结构人才匮缺, 将使内地的重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高等教育以及基层单位因人才匮缺而缺乏发展后劲, 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给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带来影响。

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1.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研究生毕业流向不平衡的客观基础原因。特别是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比较快, 内地与之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在吸引人才上势必在积极性、政策、渠道等方面形成差距, 致使近几年来, 毕业生流向一般都过分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较少, 就连这些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 也千方百计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着眼, 形成这种局面就构成了不合理的流动。

2.新的分配制度和办法尚需完善, 全国人才市场发育不均衡,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人才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在计划管理制度上, 缺乏有力的宏观调配手段;在政策方面, 吸引知识分子在中西部地区, 在基层单位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政策不系统、影响小, 落实工作跟不上。致使毕业研究生忧心忡忡, 使合理流向受到制约。

3.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尚需加强。过去, 毕业研究生择业比较注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单位的知名度, 考虑较多的是用人单位的工作条件、成才环境, 以及专业是否对口, 能否发挥专业特长等。近年来, 社会上盛行的“全民经商”的风气和“无商不富”的现象对在校研究生, 特别是对毕业班同学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至在毕业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向“钱”看的现象。一些研究生注重眼前利益, 注重工作的物质条件, 不愿到艰苦但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因此, 去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的研究生就日趋减少, 这也是形成毕业研究生不合理流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业研究生分配合理流向问题, 实质上是一个科学合理输送人才、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对此, 我们不仅要分析其原因, 还要就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关于促使毕业研究生流向逐步合理的对策

1.强化国家培养和分配研究生的宏观调控职能

(1) 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宏观调控。

在加强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基础上, 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及其规律对高知识结构劳动力的需求进行分地区、分专业的预测, 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做好按需招生, 按需培养, 实现毕业研究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对毕业研究生的分配, 要做到总体平衡和布局上的均衡协调。

对出现的严重不平衡和不均衡问题, 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如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毕业生的流向, 使重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高校师资配备得到加强。培养单位要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 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之后, 其余毕业研究生均可纳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内进行分配。切实做到国家调控能够保重点, 保总体合理。

2.制定和完善促进全理流向的政策

(1) 通过完善加强计划调控手段, 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范围内, 可在国家计划部分内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以及国防建设、高科技、重点建设项目, 以及基础学科、基础教育、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等方面专业的需求, 充分考虑少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定向培养, 以确定合理的服务范围, 为合理的流向打下基础。这部分仍要基本实行统招统分。还可相对加大计划外部分, 开通自费招生, 这部分人由用人单位和研究生自己承担学费, 毕业后亦可实行有偿分配, 可侧重于应用类、技术类等适应性较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商品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对委培生的培养专业范围应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而定, 但基本应以工科、应用性、技术性专业为主。这样适当分工、互相协作, 既能保证国家的需要、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又能满足当前社会市场急需, 保证用人单位有专业后备力量, 其结构比较完整合理。同时对研究生可以产生激励机制, 增强竞争意识, 转变择业取向, 以求培养出更多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制定与完善鼓励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如国家任务招生计划的毕业生, 原则上由国家负责安排分配, 实行“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落实毕业生分配方案;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研究生按合同分配;自筹经费者 (包括自费生) “自主择业”。国家教委直属院校的研究生面向全国分配;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 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分配;地方所属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生由地方自行分配。对来自边远地区的研究生分配要贯彻统筹安排, 合理使用, 加强重点, 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 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以及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方针和原则。

3.加强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研究生应端正其思想态度, 到艰苦的地方去挑重担, 锻炼自己, 走上成才之路, 使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到祖国中西部地区, 到基层去,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西部地区、为基层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 通过加强国家必要的调控力度, 制定完善的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基层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 下功夫做好毕业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等, 毕业研究生合理流向问题肯定会逐步得到解决, 毕业研究生定将在四化建设的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几年, 我国对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变了过去的统包统配的分配体制, 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中介, 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直接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 使培养研究生与社会需求日趋紧密地联系起来, 既促进了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培养工作, 又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用人的要求。

篇4: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关键词】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习动力

【Abstract】Research of education master learning motAbstract: T quality training of free-normal education candidates of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if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gent of teach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improve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guarantees the premise and is the key of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his paper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education master learning motivation problem of Free Normal Graduates,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Free Normal Graduates; free-normal education candidates of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一、背景

從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自2012年起,国家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从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实行的重大举措,关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教育问题的根基和关键。只有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免费师范毕业生(以下简称“学生”)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习动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在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够端正,动力不足的现象。本文以西南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为例,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和举措,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调查结果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12级、2013级和2014级三个年级772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根据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问卷设计包括: 政策解读、理论课程学习、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学生疑惑比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政策解读方面

(1)《实施办法》指出“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符合要求到底是什么标准?是不是说工作一年后就可以来攻读教育硕士?

(2)“任教合格”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算是任教合格?考核方式又是什么?

(3)“双导师制”学业导师怎么样指导学生?具体的指导方案是什么?实践导师怎么样指导学生?具体的指导方案是什么?

(4)“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实际表现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成绩考查的重要内容”,考核采取什么方式?由谁来实施?具体标准时什么?

(5)学生的具体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是否一致?怎么样体现基于实践?

2.理论课程学习方面

(1)课程学习为了什么?课程学好和学坏的区别何在?60分与100分有什么不同?

(2)课程学习中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与本科课程学习内容的有什么不同?

(3)同是教育硕士,同一学院不同专业的教育硕士区别在哪里?比如计算机专业教育硕士和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有什么不同?

(4)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通过课程,得到学分吗?

(5)理论课程学习的内怎么样与实践结合起来?

3.实践能力方面

(1)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和提升?

(2)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标准是什么?

(3)导师在实践能力方面是如何进行指导的?

4.专业发展方面

(1)取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后对以后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

(2)教育硕士学位是否能得到各个中小学的认可?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3)是否可以考博?是否可以出国,十年内出国深造算不算违约?

(4)如果读博士可否读专业性的博士?是否必须读教育博士?

三、调研情况分析

1.政策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实施办法》中提到“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各个学校就很难把握,没有考试的选拔,只是使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他们只要拿钱就可以读,学习机会来的太容易就会不珍惜,所以很多同学根本就不去上课学习;当前的政策一再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考核,学生认为我天天都在上课,学校领导和学生对我的评价还不错,实践能力的考核肯定没有问题,实践能力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如果不严格,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就目前政策而言,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出国深造,很多学生认为我也不教外语学了也没用,所以对外语的学习动力也会下降。

2.理论课程引导的力度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攻读教育硕士采用在职学习的方式,大部分的课程必须采取网络课程的方式开设。网络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是各专业学科带头人或者全国知名教师,课程资源很丰富,但是课程建设方式有待改进,现在的网络课程主要是资源的堆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哪些内容,从而造成很多学生认为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完成了,就算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还有很多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本科阶段都有开设,在硕士学习阶段又在开设,甚至任课教师都是一样的,很多学生感觉本科都学过了,现在又要学。任课教师,没有提供有力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形成课程学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错误观念。

3.导师指导工作有待加强

学生在攻读教育硕士时,学校确实为其提供了“双导师”。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没有按照要求如实展开,还是让学生感觉处在没人管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学生要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谁。理论导师一般就是审核下开通报告,帮学生修改下毕业论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指导。在为学生分配实践导师时,虽然本着就近原则,但实践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是甚少,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在问,实践导师是指导什么的。当然,学生能主动联系导师最好,对于那些没有主动联系导师的学生,导师应该主动联系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导师管理指导,加强导师的指导工作。

4.考核制度和标准有待完善

考核,即考试,考定核查。学习效果的评定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要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要有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目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不够具体,学生在学起来也比较迷茫。现在的学生,认为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能考60分,拿到该课程的学分就可以了,考的再多也没有意义。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策和建议

1.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从学生攻读教育硕士的选拔的考核开始都要有合理、具体科学的考核制度,使学生感觉多得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是有难度的,必须经过努力才可以达到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并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不能仅仅通过几个作业,就给予通过。实践能力的考核,更应该具体严格,考核在平時的课堂,比如形成专家组到学生所在的课堂进行听课或者在毕业答辩时加一讲课环节,同时应该加上学生所在教班级同学以及家长对其的评价和所在学校领导的评价。最后实践能力的考核必须具体,深入和全面,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2.构建合理的网络课程模式

现在的网络课程主要采用的是精品课程的方式,主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展示,对于现在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并不适用。网络课程应该向慕课和微课方向转变,大的框架可以采用慕课方式,加强教学团队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小的单元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是完成作业。

3.制定高效的导师管理制度

为学生安排了“双导师”,同时要对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分别制定具体详细的指导方案和工作。并与他们的工作量联系起来,比如,一个学习要对学生集中开几次会,并指导完成一篇论文或者一节精品课程,只有他们的指导任务完成,才算完成工作量。只有导师的积极性上来了,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加强培养方案的建设

各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详细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清了解到自己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对国家相关政策不清楚地方,进行详细说明,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总之,现在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习动力不够,随着相应制度的完善和资源的建设,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会逐渐被调动起来。才能保证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保证我们教师队伍得到很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EB/OL] (2007-05-09). http://www.gov.cn/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2]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EB/OL] (2010-05-21). http://www.gov.cn/zwgk/2010-05/27/content_1614565.htm

[3]百度百科. http://www.baidu.com/s?word=kaohe&tn=sitehao123&ie=utf-8

[4]崔世莹.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 2009,(10).

篇5:硕士研究生导师信

推荐人工作单位: xxxx大学xxxxx学院

推荐人职务:xxxxx院长、xxxxx教学指导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xx省青年学会副会长

篇6: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自我评价

我在政治上、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进入XX大学后,通过参加业余党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树立了坚定的主义信念,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党。经过党组织1年预备期的考察,如期转为正式党员。我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模范的党员,在学习、工作、思想上起带头作用,特别是在政治上起先锋模范作用。自入党以来,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护党的纲领,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的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党员的良好形象。我被评为XX大学优秀党员,我觉得这是党组织对我工作的承认,同时也是对我的鞭策,促使我不断完善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参加了XX大学研究生干部学校的培训,通过学习和讨论《邓小平文选》、听取各种讲座以及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不但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并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研究生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学生我从不放松学习,在第一年,我修完了导师指定的各门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达到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成绩优秀。另外我还参加了教学实习,带本专业本科生的遗传毒理学实验课,以及协助本科班的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后来进入实验室工作,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准备实验材料、摸索实验方法到完成实验设计都投入了大量的劳动。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并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

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余,我还热心社会工作,积极为同学服务。上研究生后我主动承担起临时班长的职务,在新生入学的一系列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老生”的优势,热情周到地为同学服务。尽管学业和科研任务繁重,但为了配合院学生工作组老师做好学生工作,我服从组织安排,在团学联中担任学生工作助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我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坚决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并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篇7:硕士研究生毕业感言

大家上午好!我是经济学院级金融系硕士研究生张之,能够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的喜悦我感到万分荣幸。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南开大学,向悉心教导我们的各位师长,向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向关心帮助我们的各位朋友、同学们,表达最衷心的祝福和最诚挚的感谢!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又是一年凤凰花开,又到了离别的季节。还记得八年前,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南开人。那一天,我还是一个沉浸在欢乐里的孩子,充满好奇的期待着大学时光;也是从那一天起,沉浑雄壮的校歌常常回荡在耳边,“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也深深的铭刻在了心里。

求学路上我们探索真知,实践途中我们体味民生。新开湖畔,闻晨钟而开卷,目朝露而评说;马蹄湖旁,临碧水而信步,赏莲荷而赋诗;大中路上,剪呢喃而燕归,逐白鹭而欢歌;总理像前,听暮鼓而抒怀,抚雕栏而思远。我们成长着、成熟着,经历着挫折磨难、品尝着胜利喜悦。在困难中慢慢成长,在成功中默默感恩。在这里,我们经历了人格的历练与学术的提升,在这里,我们担当起南开的光荣与历史的重任!

今天,我们即将毕业了,也真的要说出那句我们最不想说出的话,再见,南开。

篇8: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文化部部长蔡武发表重要讲话。蔡武代表文化部对此次毕业的博士、硕士、访问学者、课程班及书法研究班学员表示祝贺,对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各位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蔡武对近几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快速发展给予了肯定,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现在已经成为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为一体的学术重镇。同时,蔡武还期望同学们能够深刻体会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与人民同甘苦、与社会共命运,真正了解社会的需要、人民的愿望,以切实的行动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致辞。王文章首先向即将毕业的全体同学表示祝贺,向参加此次典礼的蔡武部长、诸位嘉宾和导师表示感谢。随后,王文章对近几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中国艺术研究院现已成为国内首家艺术学领域学科专业最齐全、招生门类最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学府。他重申新的发展阶段的发展思路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已形成的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发展格局的推动下,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艺术展览、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被不断推出,国际化学术交流不断加强,这些都为研究生院的教学育人提供了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广阔的国际化视野。研究生院要不断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建立起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品格。最后,王文章寄语即将毕业的同学能够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道,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取得更大成绩。

篇9:国内首位香港扬琴硕士毕业

在当晚的音乐会上,赖应斌演奏了多首风格迥异的扬琴作品,由扬琴和弦乐合作的《潘诺哈尔玛舞曲》和《钦巴龙查尔达什》两首都出自匈牙利作曲家之手,具有浓郁的东欧风格。两首现代作品分别是刘月宁和龚晓婷合作的《亭月竹》以及谭盾创作的《双阙》,而两首传统作品则是《连环扣》和《平湖秋月》。赖应斌的演奏挥洒自如,台风沉稳大气,颇富感染力,表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更丰富的表现能力。

下半场两首扬琴协奏曲分别是由桂习礼编曲、张翰书编配的《凤凰于飞》和作曲家房晓敏的《莲花山素描》,由张列指挥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担任协奏。这两首作品气势宏大,如果说上半场赖应斌带给观众的是扬琴纤巧灵动的一面,那么下半场的则充分展现了扬琴恢宏大气的一面。

赖应斌在香港自幼接受中西方教育,曾蝉联三届香港校际音乐节比赛扬琴专业的冠军和“雨果中乐独奏奖”的总冠军。2001年,赖应斌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刘月宁教授,专攻扬琴演奏艺术。200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全面历练其演奏技艺与音乐修为。从本科到研究生的七年学习期间,赖应斌在国内外举办了多场不同主题的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广泛赞誉。

音乐会后赖应斌表示:“今天的音乐会更多的是一种感恩,有幸跟随刘月宁老师学习七年,感觉收获颇多。刘老师对我既有提携之恩,又有知遇之情。从刘老师身上所看得、听得、习得的一切,已经远远不是‘扬琴’二字所能涵括。”对于即将踏上音乐之旅的学生,刘月宁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作为阿斌的老师和朋友,祝福他在即将返港扬起人生新风帆的同时,永远心存真善和感激,恪守信念,继续前行,用他来自心灵的音乐,传播更多的美好”。

篇10: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一:

思想上要求上进,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回顾两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研一阶段顺利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钻研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不懈地汲取知识。同时不放过任何动手实践的机会,具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在平时生活中,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本人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马上要离开校园踏入真正社会大学了,我见将继续秉承“团结、献身、求是、创新” 的校训,踏踏实实,戒骄戒躁,任劳任怨,为祖国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我评价二:

本人作为研究生在复旦大学数学所攻读计算数学专业近三年,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科研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篇11:硕士研究生毕业致谢范例

从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的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我已经站到了自己梦寐以求 的平台上,此时 的我充满激情、梦想、抱负和无尽 的志向。三年 的岁月,在求知、求学、积累、历练中如斯逝去,这段岁月让我逐渐褪去了本科刚出校门 的稚气和冲动,多了几分成熟与冷静,依然不变 的是同样 的激情和梦想。它是我人生 的一个重要 的缓冲和积累 的过程,使我 的心灵得到了锤炼,学业也得到了升华,让我可以充满自信,身怀所学,以不减 的激情投入到人生新 的阶段,将这宝贵 的三年带给我 的财富转化为生活 的动力。

在写这篇论文 的一年中,身心也经历了巨大 的考验。开始为选题困惑,后来又为文章结构所累,再就是对论文所要解决 的社会问题提出合理 的参考性观点时又遇到了思路 的瓶颈,同时在这个过程了发现了自己知识沉淀 的不足,和对理论及文字 的驾驭力 的欠缺。不过对最终论文还是成型,深感欣慰,这其中也 的确投入了自己 的心血和付出。只是自己所有 的知识素养只能支撑自己写出这种水平和高度,希望在今后 的不断努力 的过程中,能有更大 的提高和更深 的见解来使自己 的观点得以完善。

我满怀一颗感恩 的心面对身边所有 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和家人。不知道“感谢”二字是否可以表达心底那份最深 的情意。感谢我 的导师白凤峥教授,一个才华横溢 的学者,一个宽厚仁慈 的长辈,一个可以谈心 的朋友,我从您身上学到 的东西虽九牛一毛,但足够我受益终身。在我 的论文 的每一次 的修改过程中,白老师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并为我指点迷津,才使得我在面对各种问题 的时候得以豁然开朗。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白老师 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汲取和学习作为对老师 的回报。

同时感谢马培生教授、赵俊康教授、赵怡副教授以及段永惠副教授对我 的教育和培养,是他们严谨求实 的态度,踏踏实实 的精神使我没有虚度这三年 的光阴,获得了人生重要 的财富。

感谢我 的社会保障研究生班 的全体同学,这个集体团结友爱,志向高远,我能成为这个大家庭中 的一员感到非常 的荣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兄弟姐妹,才使我在求学 的路上感到充满力量。感谢我 的室友陈赟、范玉兰、潘霞,在像家一样温暖 的宿舍里,我们彼此关爱,同喜同悲,一同渡过了生命中重要 的时光,希望未来 的日子里大家都能幸福!

感谢我 的妈妈,一直那样爱我,呵护我,理解我,在家庭最困难 的情况下,毅然坚定 的支持我去读硕士,这就意味着她自己选择了更加艰难 的生活;在爸爸刚离开我们 的那段最痛苦 的日子里,她依旧为了我选择了坚强,才使我能顺利 的完成这三年 的学业。“羊跪乳,鸦反哺”,现在我要毕业了,我要成为妈妈 的依靠,让她放心,安心,开心 的度过每一天!

感谢我 的爸爸,虽然他在一年前离开了我,但是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在我 的生命里,他总是那样不善表达 的爱着我,默默 的支持我,给了我一个幸福 的家和快乐 的生活。但是现在,女儿即将毕业,开始新 的生活了,可是爸爸却再也看不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怎样撕心裂肺 的悸痛。我会很努力很努力,不会让您失望!

感谢我 的爱人—马孙亮,是你给了我支持和力量,让我如此幸福 的面对新 的人生!

最后,想对自己说,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结束是又一个新 的生活 的开始,在今后 的岁月里,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努力,不断成就自己 的梦想和更加精彩 的人生!

篇12: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评价鉴定

思想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能认真执行学校、实验室的决议;尊敬导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一名学生干部,我始终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进步,先后担任了几位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兴趣为三维模型的简化与网络传输。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所选的研究生课程中,成绩全部为优良;在国际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独立负责一个模块,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工作方面。我曾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会副主席、实验室政治协理员。在担任副主席期间,组织了多场晚会、联谊会、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成功策划了首届“学术科技节”活动、组织了本室的学术之星评比,推荐、协助钟艳飞博士参加校级选举并荣获“十大学术之星”称号。我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作为政治协理员,积极的配合分管党务工作的老师、指导和协调各班党支书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它方面。研究生的确应该视学术为生命,但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我组织和参与了实验室的系列体育赛事,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坚持听一些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名家讲座,提高自身的修养。业余时间爱好摄影,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拍摄工作并负责实验室重大活动的摄影任务;在摄影专业杂志发表文章一篇。

曾记否,初入大学的我们,稚嫩欲动的心怀揣着美好的憧憬与理想,每个人都为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奋斗拼搏,在大学的课堂里汲取无限的知识,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学到为人的品格,在各类活动中感悟处事的精神。而今,即将踏上工作的征途,不禁感慨,大学的磨练与学习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熠熠生辉的,因为所有的这些都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所有的这些都改变了甚至培育了一个人,所有的这些都将在潜移默化中继续影响着你,直到永远。

大学的大课堂里,我学会了怎样用一颗热情真挚的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如何用辛勤的双手、苦涩的汗水去耕耘属于自己天空。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按着校训的轨迹,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为了明天,为了理想。努力用诚挚、感动的心规范自身。思想上的积极、乐观、上进,指导着行动的方向。

为人与处事,相辅相成,为人的品质决定了处事的风格,处事的风格又影响了为人的品质。真诚、热情、友好……,与同学的相处中慢慢感悟着,待人的真善美同时感化了自己的心底,将杂念渐渐地洗涤。处事的积极、诚信、严谨、笃实,又在另一方面感悟了自身,让我学会如何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地走下去,毕竟终究还是社会的人而非学校的人。

大学生活是令人终生难忘了,试想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七年?经历了许多,磨砺了许多,积累了许多。结识了好友,明辨了是非,认清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待老来回忆时,仍然会会心一笑的。

篇13: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体裁分析主要是研究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它有助于更深层面地剖析语言特征。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体裁分析主要有三个流派:新修辞学派的体裁分析、澳大利亚学派的体裁分析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体裁分析。其中,ESP体裁分析主要是分析学术英语语篇的写作情况,因此常被用来分析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语篇结构特征及交际功能,旨在给非英语本土研究者提供一种结构性的语体特征,使他们能更好的阅读和撰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作为一类学术语篇,对其进行体裁分析已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兴趣。

普遍来说,硕士研究生有十多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并大部分已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理应可以正确无误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从他们的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来看,还存在很多缺陷,很难写出有效、规范、符合标准的英文摘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在本论文中,笔者将采用ESP体裁分析的研究理论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分析。

一、学术论文体裁分析的现状分析

硕士毕业论文能够反映作者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程度和水平,能反映作者是否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并帮助作者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中,英文摘要不仅是论文的缩影,更是科研成果走向国际的通行证,是独立于学术论文存在的二次检索文献,与论文一样,属于同一类语篇结构且具有特定的交流对象和交流目的。因此,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逐渐加强了对摘要的体裁分析。Graetz(1985)通过研究87篇论文归纳了论文摘要的结构为Problem-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四个语步;Salvager-Meyer(1990)总结概括了77篇医学英文摘要得出的摘要结构为Statement-Purpose-Corpus/Methods-Results-Conclusion-Recommendation六个部分;Bhatia在1993年提出了IMRD模型,即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模型。从事摘要体裁分析的学者很多,如Hyland、Martin、文秋芳、秦秀白等。在众多研究当中,巴希尔(Bhatia)在1993年提出的IMRD模型最受欢迎。他在《体裁分析:专业领域的语言应用》一书中强调学术论文摘要应包括四个语步,即介绍语步、方法语步、结果语步和讨论语步。并有不少研究学者基于巴希尔提出的IMRD模型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摘要进行了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的研究。但是,针对学位论文摘要进行体裁分析研究的较少。我国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也有其特定的要求并广泛被人接受,从GB7713-87[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得知,该要求与巴希尔提出的IMRD模型非常相似。

Hyon(1996)提出,ESP体裁分析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特殊语篇的结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特殊语篇的语言特征研究,如时态、语态以及人称代词的用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ESP体裁分析理论,对30篇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英文摘要语料进行宏观结构分析及微观语言特点分析。就宏观结构而言,笔者基于巴希尔提出的IMRD模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国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此模型,找出结构上的不足。就微观语言特征而言,主要是从时态、语态和人称代词的用法着手找出摘要中的不足。Cooley and Lewkowicz(2003)提出,如果学者把摘要看成是论文本身的一个缩影的话,在撰写摘要时要用一般现在时,而如果学者把摘要看成是研究过程的一个缩影的话,在撰写时要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已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这三种时态是论文摘要中出现最多的时态,所以作者试图验证本数据库中的论文摘要是否符合这一规律。就语态而言,采用主动还是被动语态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因为摘要很精简,不要随便混用语态。薛欢(2008)和夏德敏(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英美本土学生在撰写论文摘要时主要采用了主动语态,而笔者则考察中国学生撰写论文摘要时时态的应用情况。就人称代词而言,GB6447-86要求在摘要中应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笔者依此要求对语料进行研究,检查摘要是否符合该要求。

二、语料库构建

(一)初始语料库构建

为了保证此次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从300多篇发表在万方电子资源数据库上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中有规律的选出了30篇论文中的英文摘要,以期待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概括,进一步认识我国研究生在摘要写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二)预料标注

笔者根据IMRD模型,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编码,用数字01~30来代表每一篇摘要。首先,运用wordsmith软件对所有语料进行关键词检索,例如I语步中的关键词有:“purpose”、“aim”、“background...”,M语步中的关键词有“method”、“way...”,R语步中的关键词有“result”、“indicate”、“show”、“find...”,D语步中的关键词有“discuss”、“suggest”、“implication...”。然后,笔者再自己一篇篇阅读,查漏补缺。

三、研究结果

因为数据资料不是很多,笔者在wordsmith软件的帮助下,逐一阅读并且做好每一个语步的记录,分别用I、M、R、D表示。在标记过程中,如果一个句子中包含了两个语步的话,就标记最明显的那个语步,如果分不清哪个语步最明显就标记成两个不同的语步。

摘要的宏观结构特征如下:I和M语步出现频率是最高的;50%的摘要给出了R语步;42%的摘要给出了D语步。所有的学生都有呈现I语步,但是只有极少几篇摘要指出了前面研究的缺陷。大部分学生花了大量的笔墨在介绍背景及研究意义上。其实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找出前人研究的缺陷,然后弥补缺陷发现新的问题。所以即便I语步出现频率较高,但仍然需要掌握写作技巧。Martin(2003)指出作者在M语步中应简单的介绍相关的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等。此语步在摘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学生们用到了以下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评论法、问卷调查及对比研究等。这说明学生们在写摘要的时候知道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至关重要,阐明研究相关数据及研究方法能使论文更有说服力。R语步能够告知读者该研究得出的具体结果。据笔者统计,只有50%的摘要中体现了结果语步。其原因是学生们喜欢在摘要中阐述论文的大纲,所以具体的研究结果大多都省略了。其实此语步很好表达,写的时候可用上一系列关键词:如表明、体现、找出、结果为……等。D语步一般涉及作者对此次研究结果的一些想法及建议等。30篇摘要中只有13篇大概涉及到了此语步,这表明学生得出研究结果后,忽略了对结果的进一步总结。该结果表明学生在撰写摘要时在宏观结构方面有待提高。

笔者在分析摘要宏观结构的同时,对语篇的语言特征研究也有标记,如时态、语态以及人称代词的用法。笔者想考察摘要中的时态是否与Cooley and Lewkowics(2003)提出来的一致。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都可以出现在摘要里,但是在英语本土人写的文章中,主动语态出现的频率较高,笔者想找出是否符合这一规律并找出人称代词的用法是否符合GB6447-86的要求。

时态通常被当作一个重要的语言特征来进行研究。英语中一共有16种时态,但是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下三种时态常出现在摘要中: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但是在本研究中还出现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具体结果如下:一般现在时在摘要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就时态而来,该数据库的30篇论文摘要基本符合Cooley and Lewkowics提出来的观点。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写摘要的时候,时态的运用有些混乱,笔者建议在写摘要时尽量使用简单的时态来实现自己摘要的交际功能。笔者认为,摘要中用一般现在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摘要是整篇论文的一个缩影,用一般现在时的话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研究的时效性得到了体现。

语态的运用通常被当作另外一个重要的语言特征来进行研究。薛欢(2008)和夏德敏(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均可出现在摘要中,但是在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中用主动语态居多,在方法语步中,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在本文中,笔者想调查一下,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中国学生在写摘要时是否也遵循这一规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主动语态占绝大多数,这一研究结果与薛欢和夏德敏的研究结果相当,但是方法语步中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较低,这与他们的研究结果有点不同。主动语态的盛行是因为能更好的实现其交际功能,如介绍语步、主动语态能使读者更信服作者提出的研究缺陷并且能够体现研究的本质意义。在方法语步中,作者想表明该研究或实验的客观性,通常用非人称主语,所以这样一来被动语态占主流,但从该研究来看,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写摘要时没有遵循这条规律。总的来说,我们在写文章时最好遵循以下原则:在介绍、结果和讨论语步中尽量用主动语态,而在方法语步中,为了体现研究的客观性最好用被动语态。

就人称代词而来,GB6447-86有明文规定,不要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述方法。而在我们的语料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用的是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如作者、本文、本研究等,所以这得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在撰写文摘时一定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摘编写规则。

四、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宏观结构还是从微观语言特征而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英文论文摘要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原因可能是很多高校并未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学生只是在模仿中撰写论文。希望本研究可让读者注意到论文英语摘要的具体宏观结构及微观语言要求,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摘要写作,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笔者建议在当今如此激烈的学术竞争下,高校应该开设论文写作这一门课程,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根据ESP体裁分析理论指导学生按规范写作。另外,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该要注意学习英美文化及总结归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的数据库不够大,选择的专业有限。此研究只能算是通向研究顶峰阶梯中的一级,还需要其他学者添砖加瓦。

摘要:毕业论文是体现读研期间所做研究的载体,它对每一名硕士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作为研究报告的一个缩影,摘要是交流精髓内容的桥梁,也是呈现研究的最简单且最便捷的方法。运用ESP体裁分析理论,基于Bhatia提出来的IMRD模型以及GB 7713-87,采取数据库研究方法对30篇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摘要进行了体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的摘要遵循了4语步模型,时态、语态的使用基本符合写作要求。基于宏观结构缺陷,探讨其原因,希望能引起广大学生的重视。

篇14: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信

“点”是书法中的基本笔画。孙过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只有点画精妙,字才能写的规范。因此,“点”喻义规范和基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扎实的基础、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是能够在书艺之路继续发展、进取的前提。“点”是延伸,是方向,喻义发展和传承。书法学习的道路漫漫而修远,内心坚定,才能让梦想得到实现,才华得到彰显。

2016年6月28日~2016年7月1日,“《点》李钊硕士毕业书法汇报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李钊的个人作品30余幅,书体有小楷、行书、隶书等,形式有手卷、册页、扇面、条屏。

在李钊身上,始终能感受到一个青年书法家的灵动之气。自幼酷爱习书,初以颜楷入门,尤其喜欢小楷,小楷初学灵飞经,后上追钟繇、王羲之,又涉赵孟、王崇、文徵明之长。行书取法米芾、圣教序,隶书取法秦汉,以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为主。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师从虞晓勇先生。他是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七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80榜样”全国80年代优秀书家提名展,“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暨高等书法教育成果展,作品被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陆维钊书画院等机构收藏。

上一篇:太过自信作文下一篇:高中数学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4人教版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