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工作情况

2022-08-23

第一篇:企业信息化工作情况

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我省的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服务乡镇企业这一宗旨,以建设省级门户网站为重点,以构建省、市、县和部分重点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为突破口,以建立乡镇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步伐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持续推进的整体思路,逐年加

大投入力度,强化措施引导,初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覆盖省、市、县、重点企业的四级信息网络。省局网站网页浏览率世界排名在9万位左右,较好地发挥了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各

界的好评,2005年11月份省人大代表视察时,对我局网站建设给予了较高评价。现将我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全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发展思路,统筹建设规划。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建网之初就提出了“全局办网、全系统办网、全社会办网”的总体思路和“标准规范、技术先进、面向实用、安全可靠、分步实施”的网络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以省级网站为龙头、以市级网站为支撑、县级通过终端与省、市连接”的**省民营经济网络体系建设方案,对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从2001年建立省局办公局域网,2002年建成“**乡镇企业网”,到2003年起实施三年发展规划,推进省级网站逐年改造提升和市县信息网络化建设,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体系。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制定了**

省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已被**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全省“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积极筹措资金,连续加大投入。络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近几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多方争取信息网络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的保证了信息网络建设的资金需求。我们将信息网络建设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之一,省级专项资金每年切出一块用于信息网络建设,并要求各市、县财政予以配套支持,充分调动了市、县局争取当地财政配套资金投入网络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的合力。“十五”期间仅省局就筹措了1000余万元资金用于信息网络建设。从2001年信息化建设起步,通过财政支持和省局自筹投入100万元,完成了省局办公局域网建设,建立了第一个乡镇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到2002年制订了

全省民营经济管理部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规划,从2002年至2004年每年均筹措200万元资金投入到信息网络建设;2005年又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了300万元信息网络建设经费,直接支持11个设区市局局域网和民营经济网站建设,并为50个县(市、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到2005年底,有10个市建立了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信息网络。2006年又筹措200万元,为110多个(市、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到目前,全省所有的县级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均配齐了专用微机,全省乡镇企业系统网络初具规模,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三)打造门户网站,完善服务平台。为强化对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信息服务,我局于2002年建成了全省民营经济门户网站——[找文章到-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民营经济网(**乡镇企业网),打造了**中小企业窗

口形象,对各市、县网络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网站设计栏目180多个,包括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企业之窗、供求信息、统计信息、产品展示、融资担保、企业信用、服务体系、项目库、人才库、专家库、企业信息化、产品分类等,信息容量较丰富,服务功能较强。2005年又对网站进行了改造提升,在原网站的基础上,添置了硬件设备,拓展了服务平台,增大了信息流量,提高了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非营利机构公益服务和中介机构商业化服务为一体的,满足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基本需求的全方位服务网络。目前的**民营经济网作为服务全省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已有网络会员8000余个,日更新信息上百条,日点击量6万余次,每年为国家部委网站提供信息近5000多条,在“中国**”网上发布信息千余条,为企业开辟了人才招聘、供求信息、产品展示、信息化培训等内容,日渐成为

受企业欢迎的网站,在我省近百个省直网站中居于前列。

(四)发挥网络功能,开展多元服务。我局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利用省局网站每年为乡镇企业发布近万条,主要提供供求信息、科研成果,推介企业产品、招商引资、开展网上人才供求和法律咨询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大中专毕业生网上百日人才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吸纳人才近万人。同时,依托民营经济系统信息网络在省局和12全文查看

第二篇:2014福建企业类初级会计继续教育-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 课后练习

判断题:

1、用户操作日志就是系统日志。

B、错

2、会计信息系统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

A、对

3、对企业而言,《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代替了20世纪90年代会计信息化方面的4个规范文件。

A、对

4、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资料可以有条件无纸化,企业外部获取的会计资料不能无纸化。

B、错

5、会计软件中可以只提供外国或少数民族文字界面。

B、错

2、会计软件中的科目编码应采用数字,通过首位数区分科目所属会计要素类别。

A、对

3、对于符合无纸化要求的企业,监督部门仍可要求企业提供全套纸面材料。

B、错

4、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对于会计软件和服务,软件供应商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责任义务同等。

A、对

5、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中体现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再强制规定。

A、对

1、会计软件可以提供反记账功能。

B、错

4、对于因供应商原因造成客户会计资料泄露、毁损的,客户可要求供应商承担赔偿责任,以客户是否支付服务费为前提。

B、错

4、会计软件可以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

B、错

2、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企业和代理记账机构的责任义务不同。

B、错

3、《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规范会计软件和服务的目的是提高会计软件和服务的质量。

B、错

5、会计软件中应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划分一级科目类别。

A、对

1、在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监督方面,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职责相同。

A、对

2、企业外购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二章的要求,但企业定制的会计软件则不必完全符合。

B、错

5、会计软件可以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

B、错

1、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使用会计软件的情况下,用户不再支付服务费时,该用户也应能通过账户登录服务并导出全部会计资料。

A、对

单选题:

1、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

2、对会计软件的监督,地方财政部门不具有( )。

正确答案:C

3、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专门机构或者岗位参与会计信息系统前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可以不关注()。

正确答案:D

4、会计软件可以不具备的功能包括()。

正确答案:D

5、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B

1、企业选择会计软件配备方式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B

对于大型企业、企业集团会计信息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C

、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可以不掌握()。

正确答案:D

3、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正确答案:D

5、关于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

4、对于业务直接驱动记账,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

2、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C

4、下列不属于会计软件的是()。

正确答案:D

5、关于会计软件供应商的服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

2、对用户操作日志的要求不包括()。

正确答案:A

2、用户操作日志中可以不记录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衔接过渡,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

2、《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的制定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

3、财政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监督,主要包括( )。

正确答案:ABC

4、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三个阶段是( )。

正确答案:ABD

5、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会计软件可能具有以下哪些功能?(正确答案:ABCD

1、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

正确答案:ABCD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正确答案:AC

5、《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的规范对象包括( )。

正确答案:ACD

1、XBRL的作用在于( )。

正确答案:ABCD

)。

第三篇:如何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系统、严谨的管理科学,是人类历经千载的智慧结晶。特别是近些年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发展,而档案工作信息化是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全面收集、整合、开发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如何创建一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因企制宜,制定标准的档案管理规范体系,切实推动企业档案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发展。

信息化的今天,企业办公自动化后,出现了无纸办公,每个岗位都能形成电子文档,这就要求各个管理岗位,明确对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归档应负的责任,通过培训让大家懂得文书处理和归档的一整套程序,了解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归档的关系,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区别处理。

新归存的的公文档案和技术文件图档都为电子文档,只有少部分为实物档案。旧的文档绝大部分为实物档案,应采用将常用的纸质档案资料进行电子化,以适应网络化的服务。

2、并存互补。

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在现阶段的环境条件下,纸质档案还有一定实用性和优点,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 1

可以采用两种介质并存以互补。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3、有主有次。

在档案利用上以电子文档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方式,向无纸化模式靠拢。备份必须以纸质、电子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以确保万无一失。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严把电子档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由于电子介质的更新、硬件设备的更新,对重要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方式的转换,以免造成信息的丢失,如一些磁带、软盘存储方式已很少应用,就需要把重要信息转换为现常用的存储方式,以提供利用。

二、 提高档案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档案信息化发展

显而易见,技术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生命,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档案信息建设与应用势必形同空话。

首先,企业应该为档案信息化系统,配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硬件设备并添置相应的配套设备,以防止日常工作中的电磁干扰、辐射等影响,从系统的设备源头上减少信息化系统的自然毁损概率;

其次,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探索实践出适合本公司使用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该软件应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管理融汇贯通,从而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档案利用的广泛性则表现在企业内部联网后,各部门间对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而且在现行文件阅览服务的同时又增加了在线服务。

再次、以网络技术为主的档案数字化已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鉴定、整理、利用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体化,则是电子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体现;网络化以内部局域网为主,隔绝外网。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网络技术水平,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档案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安全。而档案管理部门则要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信息的利用和保密等问题,通过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解决。防泄密措施宜采用技术上的物理隔离和行政上的保密制度双管齐下。

首先,档案信息化的良好建设与最终落实都需要靠档案管理人员来执行,所以可以说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档案

人员的警惕性,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为失误所造成的信息丢失,减少商业黑客对档案信息系统的威胁。

其次,必须采用技术上的物理隔离。企业的经营、财务、技术等等的档案资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被严格划分为不同的保密等级,只能在指定的有限的范围内利用,不容许外泄。进行密级界定。

一是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并以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安全技术检验过滤,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二是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对已经有了的防范措施,如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系统、网络安全检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要开展综合利用;

当然,这还不够,企业还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保密制度,奖惩明确,建立从上到下的保密机构组织,并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宣贯,以提高全员的保密意识。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全面严谨的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全方位地参与支持企业决策和各级信息服务,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第四篇:南海市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汇报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因

我们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作为一定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反映,两者是能够 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信息化只有依托于工业化,才能奠定坚实的发 展基础;工业化只有借助于信息化,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信息化依托工业化。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是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 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建设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 开放初期抓机遇、打基础阶段,形成了以“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层次(经济成 份)一齐上”为特征的多层次、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前期 抓改革、促发展阶段,形成了以规模型、混合型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迅猛 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时期,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形成了纺织、 陶瓷、铝型材、家电、皮革等在国内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大行业。“八五”期间, 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6%,财政收入年均递增43.4%,居民储蓄存 款余额年均递增34.5%,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后期抓科 技、促飞跃阶段,市委、市政府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以信息化、全 球化、社会化、法制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环境经济和知识经济, 我市经济整体素质和实力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 经济的过渡,从而探索出一条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相融、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的 经济发展新模式。我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正是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有 了工业化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企业信息化就有了现实的物质依托。

2、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我市的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 产力对传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信息化解决了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新的 经济增长动力问题。因此,对于总量巨大的我市传统产业来讲,信息化无疑是推 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素质提高的根本途径。

二、我市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抓认识,树立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认识指导实践,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是先导,是关键。我们认为,通 过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整合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我市经济资源和社会 资源,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南海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跨越。确立这一新的发展 思路,关键是要抓认识的统一,而抓认识统一,关键是抓领导认识的统一。从书 记、市长到镇长再到企业管理干部,一级抓一级,全市各级领导对推进信息化建 设的认识达到了高度统一。与此同时,我们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推广典型、 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从而形 成了全民共识。

(二)抓领导,确立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核心。

推进信息化建设,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发挥好这种作用,关 键是要加强领导,做好规划、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我们在1996年就成立 了全市性信息化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南海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市 长亲自抓,政府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和各镇(区)党政“一把手”都亲自抓本 单位、本地区的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从上到下、协调运作的组织领导体系。

(三)抓体制,完善信息化建设的配套机制。

推进信息化建设,体制和机制问题至关重要。南海信息化建设形成了“政府 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为此,我们确立了几个重要机制。一 是企业的动力机制。信息化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因此,必须确立 企业在信息化中的主体地位和市场的利益驱动原则,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推动企业 提高效益和开拓市场的内在动力,并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二是政府的引导机 制。它主要表现在政府对政务网服务功能的强化,对各类公益性网络的扶持以及 对基础性、行业性网络的引导性投入或补贴上。三是人才的吸纳机制。确立人才 和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摒弃狭隘的地域观念,突破传统的体制障碍,以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动力,提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四是多元化的投资机 制。它是指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吸引外资、民间资本以及各类风险基金、创业 基金投资信息化建设。五是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它是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完善各 种监督制约机制,提高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企业以此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堵 塞漏洞。

(四)抓应用,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重点。

评价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关键是看它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信 息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推广应用。所以,我市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两手 抓”:抓培训,促应用;抓应用,促发展。在南海,现在,从城市到乡村,从机 关到企业,从学校到家庭,正广泛开展全民培训和教育,形成了学习和推广应用 信息网络技术的良好社会氛围。西樵民乐村委会有两名会计,年龄不小,文化不 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培训,很快学会了计算机应用操作,算盘换成了键盘, 现在还能够进行电脑“盲打”,成为农民学电脑的典型。我市信息化建设所取得 的成绩,在一定意义上,就体现在这种“全民培训,广泛应用”的实践活动中。

(五)抓引进,建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

我市推进信息化建设,没有人才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坚实 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灵活的机制与制度。所以,我们采用“拿来主义” 的方针,“筑巢引凤”,“借鸡生蛋”,广泛引进国内外信息技术和人才,促进 技术与资金、服务与市场的最佳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望公司的信 息产业园、新太集团的软件园、东大阿尔派的“中小企业腾龙计划”、清华的远 程教育南海分站、南京大学的广东研究院、哈工大的家电控制研究中心、华中科 大的模具研发制造中心、华南师大的南海学院等的成功引进,奠定了我市信息化 建设的强大技术后盾。开放市场、利益驱动是我市实现“技术外来化、服务本地 化”的根本原因所在。通过大力抓引进,推动了我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软件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我市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一)信息化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全市 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农业方面。信息化促进了集约型农业、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 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金农信息网为农业客户提供了网 上信息和交易平台,实现了物理市场与虚拟市场的有效结合,建网半年多来,已 发展会员3000多家,挂单额近50亿元,实现交易近10亿元。广东环球水 产市场的水产信息网现已拥有800多个会员,可以进行BtoB(企业之间)、 BtoC(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网上交易,去年交易额已超过10个亿。由此可 见,传统农业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拓展农业的市场潜力,降低交

易成本,提高竞争力。

--工业方面。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 现产业信息化;二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实现信息产业化。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方面,主要表现为:⑴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开发研制新产品。如 西樵轻纺城的纺织制版中心利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技术、官窑镇的 华泰精密机械厂利用CAD、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技术开发新产品, 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⑵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 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如华星光电实业有限公司是全国著名的节能灯生 产企业,在引入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后,全面提升了公司供应链管 理、财务以及生产成本控制水平,企业应收帐款下降了40%,库存周转期缩短 了30%,订单交货期平均缩短了20%以上,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⑶传统行业和一些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流整合传统物流,有效地 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西樵区的“南方纺织网”为企业提供了全方 位信息服务和网上交易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西樵纺织布料市场的档次,有效地拓 展了市场空间,巩固了西樵作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交易基地之一的地位, 被国家信息产业部领导誉为“不落幕的市场”。亚洲铝厂的“环球金属网”是目 前我国较早致力于全球金属行业期现货交易的BtoB电子商务网站,它依托于 大沥区这一全国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和集散基地(约占全国产量40%),实现了 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的有效融合,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此外,南庄镇的陶瓷网、 盐步区的内衣网、金沙镇的“华南五金交易中心”网站等都有效地提高了当地行 业的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⑷成立行业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制开发,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 改造和科技创新,为“专业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如西樵区的广东纺织面料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广东省唯一依托传统行业与市场建立起的省级工程技术

开发中心,它在原有制版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对原料、纺织和染整等各个生 产环节的研究开发,从整体上提升了纺织行业的产业素质。⑸传统家电企业积极 寻求同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等所属软件开发企业或机构合作, 开发嵌入式软件系统,发展信息家电和智能化家电,提高家电产品的科技含量和 附加值,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方面,主要是加快作为广东省四大软件园之一的狮山信 息产业基地建设,把它培育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集信息技术研究开发、IT 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吸纳与培养于一体的高起点、高标准信息产业园区。目前, 园区网络、研发、评测、培训、信息服务等八大中心正加快建设,功能日益完善, 为实施“创业园”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望公司、新太集团、东大阿尔 派、香港华懋集团等30多家著名企业以及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内重点院校都先后与我市建立了合作关系。 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潜力日渐显现,据统计,目前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接近90 亿元,预计“十五”期末,信息产业产值(包括制造业、软件业及服务业)将超 过300亿元。

--第三产业方面。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第三产业的素质。 主要表现为:(1)推动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市场的电子商务化,促 进有形市场(实物市场)与无形市场(网上市场)的结合,突破经营上的时空限 制,最大限度提高市场的辐射能力。如大沥区摩托车数码港是一个集摩托车展示、

检测、维修、储运、销售、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新型市场,300多个 铺位都设有宽带网络信息接口,可以开展网上交易,有效地提高了大沥整个摩托 车行业的市场份额。(2)外贸企业积极拓展网上招投标和网上洽谈业务,极大 地拓宽了业务范围,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捷通公司的电子商务网,为生产出口商 与国外采购商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目前已拥有本地和外地 会员900多家,促进了网上外贸的发展。(3)信息化有效地提升了我市房地 产业、旅游业等的产业素质,为传统型第三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如金都酒店开 展网上订房业务,极大地提高了酒店的知名度和入住率。桂城区怡翠花园引入智 能化物业管理系统,成为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样板,被国家建设部选定为全国首 家“智能化住宅小区示范工程”。

四、我市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

我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创新精神对于推动一 项事业来讲非常重要。因为观念创新,我们确立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新发展观;因为体制创新,我们探索出了一整套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 好机制和制度模式;因为科技创新,我们找到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信息产 业的有效途径。

(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勇于改革的发展过程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的动力机制。必须确立企业信 息化真正成为推动企业提高效益和开拓市场的内在动力,并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 为。搞信息化建设符合现代生产管理的新模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推 动“新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经济的束缚。

第五篇:广东省企业信息化情况调查报告

一、概况

信息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不同层面上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变革。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为了了解广东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情况,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我省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和产品升级,广东省信息中心、广东省信息协会于今年5月开展了广东省企业信息化问题调查活动。这次被调查的企业共有335家,范围覆盖到广州、珠海、佛山、顺德、东莞、江门、韶关、湛江和汕头等15个地区;涉及电子通信业、食品、纺织、化工和医药器材等33个不同行业。其中,国有经济类企业占38.21%;集体经济类企业占24.18%;其经济(指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类126家,占37.61%。按不同规模划分,调查对象包括大型企业84家,占25.07%;中型企业占38.51%;小型企业占36.42%。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专业人员、设备装备和信息工程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企业认为,提高效率和强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是资金不足,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并参与。大部分企业都很重视与Internet的联接,主要作用是为了获取信息,但不注重Internet域名注册;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信息,并认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对于目前是否适宜在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行信息化问题,则多数认为为期太早

二、广东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 广东省企业拥有计算机专业人员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广东企业中拥有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企业占68.36%,仍然有31.64%的企业还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计算机专业人员4.54人。企业普遍反映专业人才缺乏,并且很难留住。从企业规模分析看,大型企业拥有计算机专业人员情况较中、小型企业略好,平均值达8.67人/家;国有经济类企业比集体经济类企业和其它经济类企业情况也较佳;电子与通信设备业、食品业情况远比传统的纺织、家具、造纸业好得多。

2. 广东省企业拥有计算机装备情况

调查企业中有78.80%的企业拥有微机,平均值为24.51台/家;23.88%的企业拥有工作站,平均值为3.63台/家;拥有小型机企业为17.31%,平均值为0.58台/家;企业计算机入网率平均值为18.12%。调查表明,广东省计算机装备还是以微机为主,网络设备装备还不普及,企业对网络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仍处于起步阶段。

3. 广东省企业建立信息工程情况

从调查分析看,目前广东省企业已建立的信息工程包括MIS,有31.64%的企业已建立;CAD系统应用,29.55%;Internet应用,占23.88%;Intranet应用,有21.49%;CAM应用,只有16.12%;MRPⅡ和CIMS的建设情况更差,只占3.88%和1.49%。可见,广东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情况总体状况一般,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型企业在信息工程特别是MIS、CAD、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方面比中小型企业情况较好。在问及企业准备建立信息工程情况时,有37.01%的企业计划建MIS;28.66%的企业计划建立Intranet;22.09%的企业计划推广Internet应用;21.79%和15.82%的企业准备投入CAD系统应用和CAM应用;其他如CIMS和MRPⅡ工程计划建立的比例仍然较低。在计

划建立信息工程的时间安排上它,有29.55%的企业计划二年内建;19.70%的企业计划在一年内建;但仍有32.80%的企业对建立信息工程未有计划。要全面推进信息工程建设,在企业推广信息化还需一段时间。

三、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及难点

1. 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一般

调查显示,有52.24%的企业认为本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一般;认为不理想的有21.79%;认为效果非常好的只有9.55%。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方面,第一位是提高效率;第二位是强化管理;第三位是开发信息资源;对于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普遍认为不明显。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集中反映在资金问题上

调查显示,企业集中反映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问题上,其次才是人才技术和信息化意识。其它如技术、标准规范、政策法规、经验等也有一定影响。在调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体会上,许多企业都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缺乏是推行信息化的最大困难。

四、对信息化的认识情况分析

1.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分析表明,目前,企业对信息化应包括那些方面的回答,排序为:第一位为市场营销信息化;第二位为行政管理信息化,第三位为生产过程信息化,最后才是产品设计信息。

2.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排在第一位的是提高效率;第二位是开发信息资源;第三是扩大销售;第四是提高竞争力;第五是强化管理;第

六、七位为节约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3.企业信息化成功的保障

调查显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保障排第一位的是领导的重视与参与;其次才是先进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充足的资金和人才队伍。在访问中,我们也了解到,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调查是否在大中型企业中设立CIO(信息主管)时,大部分企业都认为非常必要。

4.经营管理现代化是生产型企业信息化的关键

被调查企业认为生产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的排序为:1.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3.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可见,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是生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五、应用Internet的情况分析

1. 联接Internet情况较好

调查显示,广东企业有51.04%已与Internet联接;有15.82%的企业计划于近期联网;从联网情况看,大型企业比中小型企业的情况要好些。

2. 注册Internet域名的比例较低

在对企业是否拥有Internet域名的调查中,与联网情况相差甚远,只有14.63%的企业拥有Internet域名;可见,广东企业还未重视国际域名的注册,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在对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拥有Internet域名所需时间的分析中可看到,44.78%的企业认为要在5年以内;20.9%的企业认为要在10年以内。

3. Internet对企业发展最大作用是获取信息

对于Internet作用的调查中,广东企业的排序为:第一位是获取信息;第二位是宣传本企业产品(服务);第三位是树立企业形象;第四位是电子贸易;第五位是客户咨询。Internet在提供信息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Internet在电子贸易和树立企业形象方面的作用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应用。

4. 企业最希望从外部获得市场方面的信息

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获取信息需求很强烈,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很大,有58.81%的企业认为最希望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其次才是政策法规和科技信息。

六、对大中型企业推行

信息化建设的看法

在被调查到是否赞同"我国大中型企业还没有达到大规模推广MIS或CIMS或Internet的水平"这一观点时,赞同的占57.31%,赞同此观点的理由主要是:1.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型企业仍未走出困境,经营状况不理想,资金较缺乏;2.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而且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3.企业规范化管理跟不上时代要求;4.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不赞同此观点的企业,则多从未来发展需要和企业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来论述进行企业大规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对于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是否有必要设立CIO(信息主管)的调查中,73.13%的企业认为非常必要。

七、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企业信息化是全球信息化发展和企业自身进行两个根本转变;适应市场竞争和进入国际市场的迫切需要,所调查企业都体会到这一重要性。企业还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不少建议,主要可概括为:

(1) 希望能加强信息监管和防伪,规范企业信息化市场;

(2) 重视人才培养,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信息行业交流会;

(3) 国家与政府应加大扶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促进优势企业紧跟时代的步伐,推动民族工业的新增长点的培养;

(4) 国家网络通信线路带宽、费用尽快完善;

(5) 多开发通用性或移植性较强的软件;

(6) 希望能建立一支推广队伍,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逐步建立信息系统,并建立信息咨询站;

(7) 丰富网上资源,开发实用性较强、分类更细的有效信息资源;

(8) 信息协会应广泛推广本地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

上一篇:求职信邮件主题分析下一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