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药物热的诊断与探讨(附28例分析)

2022-09-10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 出院时诊断为药物热者31例, 资料完整者28例, 诊断依据: (1) 应用抗菌药物后, 体温一度下降, 继续用药体温再次上升, 找不到其它病因; (2) 原有感染性发热者, 在应用抗菌药物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 有的可追溯到有同样用药发热史; (3) 发热或体温较前增高不能用原有的感染来解释, 且无继发感染的证据, 患者虽有高热, 但一般状况良好; (4) 对非感染性疾病患者, 原有疾病症状正在改善或原无发热而用药后出现发热。有上述任一项者伴有或不伴皮疹、关节痛、嗜酸细胞增高等其它过敏反应症状, 但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或消退。

1.2 一般资料

患者28例, 男性11例, 女性17例, 男女比为1∶1.55。年龄最大为71岁, 最小为26岁, 平均39岁。

1.3 分析项目

原发病、引起发热的药物及其与发热的关系 (用药后发热时间、热型、最高体温、伴随的症状如关节痛、皮疹等、停药后体温降低及恢复情况) 、实验室检查结果。

2 结果

2.1 原发病

感染性疾病18例:上呼吸道 (病毒性) 感染5例, 败血症、肺部感染、结核病各2例, 咽峡炎并急性淋巴结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丹毒、急性扁桃体炎、慢性骨髓炎、膈下脓肿、泌尿系感染各1例。

非感染性疾病10例:风湿性疾病4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粒细胞减少症、炎症性肠病、外伤、胃癌、蛛网膜下腔出血各1例。

2.2 致热药物

在28例 (39例次) 中, 致热的药物共17种 (5例同时或先后对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产生药物热) , 致热的药物分别为:青霉素类:青霉素 (6例次) 、氨苄西林 (7例次) 、羟氨苄西林 (2例次) 、羧苄西林 (1例次) 、派拉西林 (2例次) ;头孢霉素类:头孢霉素Ⅴ (2例次) 、头孢霉素Ⅵ (1例次) 、头孢噻肟钠 (4例次) 、头孢三嗪 (1例次) ;其它:链霉素 (2例次) 、庆大霉素 (1例次) ;利福平 (3例次) 、环丙沙星 (2例次) ;复方新诺明 (1例次) 、丙基硫氧嘧啶 (2例次) 、尼莫地平 (1例次) 、强的松 (1例次) 。

2.3 临床表现

发热与用药的关系:原有发热用药后发热更高者15例;原有发热经用药体温正常后再发热者4例;原无发热而用药后发热者9例。在后13例中, 在用药后第1天发热者2例, 2~7d7例, 8~14d2例, 另2例分别为22d, 28d。大多数病例在停药后48h内体温均可迅速降低, 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当日11例、次日10例、余均在7d内恢复正常, 平均退热时间 (3.2±2.4) d。

热型:弛张热24例, 稽留热2例, 低热2例。最高体温多≥39℃, 其中39~40℃18例, 40.1~41℃5例, 42℃1例。

药物热的分类。单纯型:16例 (57.1%) , 仅表现为发热而无其它症状, 体温高峰达40.5℃,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心率增高不明显, 停药后多在1~3d降至正常。混合型:12例 (42.9%) , 除发热外还伴有畏寒和/或寒战8例, 头痛10例, 关节痛8例, 皮疹10例 (红色斑丘疹7例、猩红热样皮疹2例、剥脱性皮炎1例) , 肝肾功能损害者4例。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7d。

2.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多者12例 (最高达20.1×109/L) , 降低者2例;28例中有1 5 例检查嗜酸细胞计数, 其中5例>0.3×109/L;肝功能异常者14例:尿蛋白150~300mg/L6例、>5000mg/L1例;血沉20~50mm/h7例、>50mm/h11例。3讨论

药物热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是临床较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 Lohr等[2]报道在发热原因待查中约1%~2%是由药物引起, 秦树林等[3]对110例不明热 (FUO) 患者进行分析, 其中诊断为药物热1.8%;本院近9年中现在可查到的病例仅31例, 有多种原因致使发病率远低于实际发病率。药物热的诊断不易, 特别是不伴皮疹、关节痛等其它过敏症状者尤为困难, 常致误诊为原发感染未被控制, 从而加大用药剂量、联合用药、长疗程使用多种抗菌药物, 既干扰正确诊断, 又延误病情, 致患者发热更高或/和发生其它过敏症状, 如不能及时诊断和停用致热药物, 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个别患者甚至将危及生命, 故临床医师对药物热应该熟悉、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药物热的诊断尚缺乏特异性标准, 目前多根据用药史、临床表现、停用或替代可疑致热药物、激发试验等综合判断。停用或替代可疑致热药物后体温可逐渐下降, 并多于1~2d内体温降至正常, 7d内均恢复正常, 可考虑诊断为药物热;对于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出现可疑药物热的患者, 也可每2~3天停用1种药物的方法, 但最好首先停用最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 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与停药的关系;若停用疑似致热药物后, 体温降至正常, 应考虑药物热的诊断, 否则应考虑有其它发热性疾病存在。若停用疑似致热药物后体温更高, 则可排除药物热。

本组药物热患者的临床特点:19例原有发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有15例患者在用药后体温不降反而增高, 但中毒症状并无加重;另有4例患者在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又开始逐日升高, 达39~40℃;余9例原无发热者, 多在用药后7~14d内体温升高, 其中有4例既往曾使用过该药者则在用药后2~6h内出现发热;以上28例在临床上找不到引起发热或发热加重的确切病因, 停药后所有患者的体温在 (3.2±2.4) d内降至或接近正常, 根据药物热的诊断标准, 则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性。本组发热以单纯型为多 (16/28, 占57.1%) , 而伴有其它过敏症状者仅42.9% (12/28) 。热型以弛张热居多 (24例) ;除发热或并有过敏症状外, 患者多一般情况良好, 无明显中毒症状;在实验室等辅助检查中, 均不支持感染或其它发热疾病, 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加。

关于激发试验, 该试验本身可引起超高热, 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 现在一般不宜采用[4]。但激发试验的原理我们仍应牢记, 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其原理可帮助其诊断, 如对于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出现可疑药物热的患者, 可停用全部药物, 待体温正常后, 再使用对治疗有重要作用的药物, 在严密监视下, 分别试用, 对有的患者再次使用某类药物后, 发热更高时, 应考虑其药物热之可能。

本组患者中有5例是以发热原因待查入院, 入院后诊断为病毒感染及药物热, 经停用抗菌药后, 次日体温则恢复正常。提示在临床上要遵循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减少与避免药物热的发生。

摘要:药物热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1], 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本文对我院从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资料完整的28例药物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药物和发热的关系, 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

关键词:药物热,诊断,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 Lipsky BA, Hirchmann JV.Drug fever[J].JAMA, 1981, 245 (8) :851.

[2] Lohr LA.Prolonged fever of childhood origin[J].Clin Pediatr, 1977, 16 (9) :768.

[3] 秦树林, 刘晓清, 王爱霞, 等.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10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1998, 37 (9) :605.

[4]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张婴元综合)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综合报道[J].中华内科杂, 1997, 36 (1) :62.

上一篇:浅谈高校教学秘书的必备素质与能力下一篇:浅议高职院校院系管理体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