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义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生命失落的心理现状,从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入手,尝试性地解答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之惑,并指出,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突出生命意义教育,以唤醒生命之爱,引领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使其充分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最终实现各自的生命意义。

第一篇:教育意义论文范文

美术教育对儿童的人格教育意义

内容摘要:儿童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其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育充分融合了现实美和艺术美,以感染、影响和教育儿童,使他们具有感受、欣赏、评价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儿童而言,不论是情感、道德还是智力、身心发展都处于初始阶段,需要通过教育进行规范的引导,美术教育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围绕美术教育对儿童人格构建的教育意义展开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 儿童教育 人格构建 意义

一.前言

儿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让儿童形成美感,感受艺术的本质的,其还承担着升华人格、完善道德的重要任务,将道德规范、智力教育与个性化、形象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启发儿童艺术感官的同时注入知识与道德,对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倡导素质教育,本文将探讨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健全儿童人格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情趣,从而具备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与美育密不可分,并为美育服务,在艺术教育中穿插美育在我国古代就有体现。《论语》中有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诗、礼、乐是教化人们、提高人们修养的三种载体和手段,必须很好地利用起来。人们不仅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还要通过艺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我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认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论,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工”,可见美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美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艺术教育为其服务,艺术与美育的完美融合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育和德育水准,接受教育的熏陶,提高人的的审美趣味,从而树立高尚的审美感念,最终达到形成高尚人格的目的。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美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的人没有情感和活力,更不具备创造力。他还认为美术教育的意义就是让人们摆脱世俗,从功利性的眼光中解脱出来,高尚其志,净化其欲。

三.人格教育的意义

关于“人格”一词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但究其根源还是与人性的深层问题密不可分。就现代教育对儿童的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说,人格一般被视为个性化的道德表现,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境界,这种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人生意义的确定。在儿童教育中穿插对儿童人格的培养,就是要儿童通过美术教育,接受艺术的熏陶,在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促进儿童人格心理全面和谐地发展。蔡元培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演说中提到“所谓健全人格,即德育、知(智)育、体育,美育”。可见,美育在健全儿童人格中的重要意义。

四.美术教育儿童人格教育的意义

人格是儿童早期培养的主要方面,其影响着儿童今后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指向,是在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每个儿童的天性、天赋以及启发方向都不尽相同,具有自身最原始的独特的个性。而美术教育重视对儿童各项感觉、感官的培养,从艺术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的角度出发,强调挖掘儿童人格中的“真、善、美”,尽可能地体现儿童的本能與个性。

(一)美术教育与健全儿童人格的关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往往强调对儿童知识技能掌握、思维能力、创造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审美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区别与其他学科教育,但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人的知识、技能接受程度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儿童在对艺术的鉴赏和实践中充分调动情感和心绪,激发无限想象和幻想。美术教育还能够通过构建形象思维以激发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更加全面、直接、迅速地感悟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提高儿童的生活认知水平。再者。儿童在艺术鉴赏和实践中投入自身情感,根据不同个性明确个体情感选择。比如,在引导儿童进行生活中职业的绘画时就充分体现了儿童对职业的个人偏好,有些孩子崇敬老师就会创作老师课堂授课的样子;有些孩子崇拜军人就会创作军人驻守边疆的样子;有些孩子崇拜医生就会创作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样子等。儿童通过对艺术的感悟,感知生活品质道德,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二)美术教育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美术教育对儿童人格的教育意义体现在美术教育能够让儿童在对美的感知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引发其思考,刺激其想象力,激活其创造力,发掘儿童的无限潜力。美术教育来源于生活,是以艺术美的形式体现着现实美,儿童对美术的初步认知关系着将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活,健全的人格培养促进儿童成为一个具有十足创造力的人,能够感悟生活,运用艺术美体现现实美。

(三)美术教育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

美术教育对儿童人格的教育意义还体现在美术教育通过为儿童创造视觉符号情景,并加以多种颜色渲染,培养儿童的视觉思维,促进儿童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美术教育为儿童提供多种教学活动、活泼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美术学习创作中。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与生活相衔接的儿童美术教学,令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感悟,使得儿童的潜能和思维得以体现,变得更加智慧,富有爱心,在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有助于增进其人格健全及和谐成长。

(四)美术教育能够升华儿童的精神境界

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精神境界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美术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陶冶人们的情感,净化人们的思想,完善人们的品格,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美术教育也可以被定义为“情感”教育,让儿童投入自身情感、感知艺术、提高审美能力,使得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五.美术教育中促进儿童人格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到科学与人文、感性与理性、真与善的高度统一。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充分发挥美育对儿童人格的教育意义是当下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景,熏陶儿童人格

美术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儿童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感受艺术中的知识文化内涵,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活动的参与度,儿童在情景中投入满腔热情,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并不断地增强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以实物或图片为主展示教学情景。

有时候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儿童无法感知艺术的文化内涵,此时应用相关实物或图片就能很好地反应某一特定情景和特定背景,让儿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让学生感受西方艺术的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和中国经典美术作品的图片展示,让学生通过中西方美术文化的比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西方文化。

2.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

美术教育是一门特殊的教育形式,将美术教育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贴近生活,有利于开拓儿童的艺术视野,并增强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在切身体会的过程中增强道德观念,健全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开展游戏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和游戏表演创设教学情景。这样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多样的艺术感官。

(二)注重儿童心理评价,健全儿童人格

美术教育对人格的培养是全面的、整体的,儿童美术创作的评价也对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影响。美术评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还体现了儿童的美术心理发展,如果在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表面的主观性评价,过分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缺乏正确的评价,就会使得儿童人格过早地开始内在分化并侧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失去美育对儿童人格的教育意义。

美术教学评价主要分为认知和表达两个方面,即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其中,美术创作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创作影响评价的好坏,评价影响创作过程中儿童对其人格的自我完善。评价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从表达、知识、技能和概念等多方面出发进行考量,健全儿童人格。

(三)创设美术活动,自我实现儿童人格

活动是儿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充分调动儿童的运动神经和知觉,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情感的感悟和抒发也有了更好的方式。美术活动凸显儿童人格的整体性和创造性,展示儿童的创造本能和无限的生命力。美术活动为儿童鉴赏艺术、思考艺术和创作艺术提供了开放、自由、宽松、民主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感悟,进一步自我实现人格,促进人格的健全發展。

六.结语

美术教育是儿童在接受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健全儿童人格、培养儿童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儿童在艺术鉴赏和实践中感知美、追求美和创造美,有利于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发展,受益无穷。美术教育可塑性和动手操作性较强,通常以非语言的物质造型调动儿童情感和心绪,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对儿童观察力、记忆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梦玲.学前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24.

[2]崔贺.学前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培养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130-131.

[3]罗珍.儿童美术教育中创新型人格培养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1):1-16.

[4]舒琳.学前美术教育中儿童人格的培养[J].北方经贸,2013(06):210.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谭晓璐

第二篇:生命意义教育论

摘 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生命失落的心理现状,从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入手,尝试性地解答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之惑,并指出,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突出生命意义教育,以唤醒生命之爱,引领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使其充分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最终实现各自的生命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生命意义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2-12-17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1SK3110)。

作者简介:刘颖洁(1982-),女,湖南长沙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生命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日益加剧,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面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伦理观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发生了极其微妙但又十分深刻的变化,内在表现为困惑、迷茫、焦虑、不安或恐慌等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消沉、冷漠、空虚亦或是伤害自我、伤害他人等轻视生命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轻视、漠视和浪费生命的现象,是与现时代的社会特点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代大学对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部分大学在生命意义教育的研究探索上仍是空白,没有及时地、经常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由此才导致了大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出现生命意识缺失、找不到人生坐标的情境,“困惑于生命的失落与无常,惶惶然不知如何安顿身心”[1]。

在国外,生命意义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很多西方国家兴起了,大都通过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等三大途径,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尊重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生命意义教育起步比较晚,而且开展得不系统、欠深入和细致。令人欣慰的是,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提出“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的理念,当下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很多有识之士也多方呼吁把生命意义教育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有效推广和加强生命意义教育并加大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比重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生命意义:人一生的不懈追求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的真谛,都能珍惜生命,都能参透生命的意义。

在西方的生命哲学中,人格的完整、独立与自由是个体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不断进行反思,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尼采曾说过,人如果知道了为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面对任何生活。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则认为,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努力探究生命意义的原始驱动力,因此人的本性是追求生命意义的。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生命观认为,唯有人的生命的存在是真实的,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现实生活中人的本真生命的关注和呵护。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宝贵的;活着,好好地活着并感受之,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2]。

纵观中国古代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以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最为典型也最具代表性。他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生命意义在于道德、精神、灵魂的陶冶与升华。比如,儒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乐天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也就是说,只有“知命”,人的生命才可以挺立起来,人的生命才会充实,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才有价值,才能获得永恒。而道家则认为生命比名誉、利益、权力等更真实、更可贵和有价值,他们提倡“知足”,人不能因实现生活中的虚名而牺牲了自然本真的生命。佛家的生命思想则是让人放下生命之外的一切物欲,以平常心去超越现实的矛盾,寻找生命的本真,实现心灵的自由。

由此可见,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它既可以是抽象的生命意义,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生使命或天职,它既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活着,更要求我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作为大学生来讲,在思考与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首先要看到的是,生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它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亦是一种社会存在,同时,更是一种价值存在。它要求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迸发激情,追求理想,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我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这就是人对生命价值的探寻,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生命价值是人生所有价值的基础,也是体现人的价值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如何去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愈发多元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思维活跃但心智却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们在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大都陷入了短期或长期的彷徨、困惑与迷茫之中,找不到人生坐标,不仅谈不上实现其社会价值,连如何去实现自我价值都无法正确定位。因此,在推行生命意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全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确认知和充分实现生命意义的前提和保证。

二、心理健康:认知生命意义的前提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业、毕业、就业是摆在所有大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面对所有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冲击和压力,他们的心理活动十分活跃,心理问题比较易发也比较多发,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育从业者应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生命意义,使年轻的大学生能勇敢面对问题、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大胆追求和主动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

第一,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随着市场化元素侵入大学校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变得庸俗浮躁,学习没动力,生活无趣味,表现为沉迷网络、考试作弊、大肆消费、无所事事等。教育者要科学引导大学生作好人生规划,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把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其把握人生方向,找准人生定位。因为,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这是一个人能否正确认知生命意义的基础。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与人生价值观紧密相关的,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看法及行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是新时代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只有培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人们才能不被矛盾所困扰,不为挫折而忧虑,才能热爱学习、积极作为,才能实现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第三,要帮助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也是衡量健康心理的维度之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即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这种自我意识的偏差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才能扬长避短、自我完善,才能不断去追求新的目标,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幸福感和存在意义。

第四,要纠正大学生的非理性观念。比如,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冲击下,持“考个好大学、读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平时学不学无所谓,考试之前加个班就行”、“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为就业弄块敲门砖”等观念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再比如,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愈发多元,大学生的功利心空前增涨,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存在拜金主义倾向,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等。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从分析自己的心理需求入手,帮助大学生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要求与自我成长进步及心理需求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物质利益的诱惑,自觉摒弃一些非理性的观念,积极树立理性的有意义的理想和追求。

另外,有的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道德灌输与道德践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也有的学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大学生达到“五个学会”,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等等。百家之言的出发点可能不同,但落脚点应该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塑造优秀的品质,养成健康的心理,从而顺利完成学业,为未来生命之旅提供坚强的心理支撑。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要对每个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层次性、非同一性的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众口难调之难,教育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也很难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此,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主动培养健康心理。比如,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且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宠辱不惊;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乐于奉献、以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荣的良好作风,使个人价值从为他人的服务中得到体现和肯定。

三、生命意义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航标

生命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生命的成长不仅包括自然生命的成长,同时也包括精神生命的成长。精神生命成长是生命成长的核心,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方向和动力,也是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生命意义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其内容不仅涉及到生老病死、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且还包括生命与健康、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安全的关系问题。推广生命意义教育是一种觉醒、一种进步,是从单一注重知识到更加注重生命的必然选择。积极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主动从生命视角来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的终极价值,促使他们最终能够自觉地热爱生命,自发地实践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第一,要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近年来,大学生不珍惜生命、践踏生命的自杀或他杀案件有多发趋势。从主观上说,这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心智不健全、心理不健康造成的;从客观上讲,这些问题的发生又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比如说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大、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但作为“培养全面的人”的大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校园是他们以专门形式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能否进一步健全的主要场所。而现实是,学校只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养成教育;只重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成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被放到突出的位置,生命意义教育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在“教”与“学”的光影交错中,教学成了一个纯而又纯的教和学,教师只是“扬声器”、“传话筒”,大学生也只是“录音机”、“知识的容器”和“教育者的代言人”,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倾向。往往等到相关问题暴露出来,或是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教育者才扼腕感叹,才呼吁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因此,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正确引导并深化他们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启发学生的自我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压力,使其能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不能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专业课来教授,更重要的是要将其纳入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去,将课堂教学、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真正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视生命存在,使其能够积极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二,要让大学生们回归生活本真,体验真实生活。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子在我国各个领域无处不在,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为了那“美好的明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本应拥有的青春、活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早已消逝不在,只留下了那一个个在书山题海中作战的佝偻身影。愈来愈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我国教育的这一特点,开始提倡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只有生活世界才是万事万物的发祥地。郭元祥教授在其《生活与教育》中写到:“生活是人在自然与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3]。因此,教育只有回归到他(受教育者)所在之处的“生活世界”中去,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对他的生存和发展有价值和意义。而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学生注重对本真生活的全身心体验,因为只有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人才能有丰富的生命情感,才能真正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才能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一位著名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与认识因素相比,情感体验主宰着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自由;而体验使人的情感世界日趋丰富,走向成熟。因为体验不仅是‘忍受痛苦的能力’,而且也是‘心理上战胜情境的能力’”[4]。所以,我们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不仅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问题为基本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生活情感,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使生命得以健康成长,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的最高追求。

第三,要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人是否能积极、主动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是生命的主体,即个体是否能得到尊重。只有当个体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生命的自身力量、内在活力,生命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才有可能得以发挥。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以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育模式、统一的教育方式等为特征,缺乏个性化培养,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关注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要从尊重生命主体开始,相信人的生命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相信人的生命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是一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注重的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创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一个与个体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5]。“创造的本质内涵是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而这种内在的创造力开始只是一种潜在的生命力量,这种潜能只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能动因素,这种能动因素要获得现实的生命力量,必须依靠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6]。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就要从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创造潜力出发,从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生命的潜在冲动,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创设教育环境和条件,提供良好的教育情境,使人内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实现生命的优化与超越。

第四,要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总是在满足自然生命需求的基础上,进而不断追求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生命的。精神生命是人的意识行为,是以抽象的形式赋予生命理性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是社会生命的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多方面的、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理、思想、情感、性格、习惯、理想和追求。所以,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忽视人的生命及其生活的社会性,看不到社会存在、社会生命对人的自然和精神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就很难理解人的“命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规定性[8]。可见,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社会生命成长是受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影响的,人也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9]。

总之,生命意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生命意识,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生命的和谐、充实与完满。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并坚定不移地推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突出生命意义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建立在正确的生命观的基础之上,使其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并不断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信念,最终使自身成长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遭遇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38.

[2]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31.

[3] 郭元祥.生命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

[4] 刘惊铎.道德体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3.

[5] 张天宝.试论主体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08):14.

[6] 吴安春.德性教师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7.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8]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75.

[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5.

On Life Meaning Education

LIU Ying-jie

Key words: lif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significauce of life

(责任编辑 黄建新)

作者:刘颖洁

第三篇: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摘要:本文阐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涵义及内容,探讨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宣传方向。在分析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意义中,首先指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而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提出,是符合时代特征,顺应了发展需要的,并在治国方略的宣传上,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因而提出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理念,研究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国民贯彻治国方略的素质;有利于创造贯彻落实治国方略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加强党对贯彻落實治国方略的领导。

关键词:法治教育;德治教育;内涵;意义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形势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任务也有所区别。当前治国方略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对人们进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宣传教育。为此我们提出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理论,而本文着重对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一、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

(一)法治教育的涵义及内容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针对依法治国方略所开展的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了对依法治国的思想、原则、制度、执行过程的多方面教育。通过“法治思想”的教育应让人们认识什么是法治、人治、德治的思想,并理顺关系。而进行“法治原则”的教育应包含:法律至上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依法办事原则、司法独立原则的教育。“法治制度”的教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制、其他法律制度的教育。在进行“法治执行过程”的教育中,要注意宣传法律至上、反对特权、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的内容。

针对法治教育的内容,我们应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宣传。一是加强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法治教育让大家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治理者,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不能未经人民授权或超越人民授权范围去行使国家权力;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治理,都必须是依法治理。二是强调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管理活动中权威性的宣传教育。在国家治理中,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避免滑向人治。三是进行党的领导的宣传教育。我们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人民制定和遵守宪法和法律。通过法治的宣传教育,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法治教育希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依法治国”方略进行宣传,教育人们用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以保障人们的公共利益,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

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是有区别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句话。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他们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法制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来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种活动。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主要是教育人们“知法”、“懂法”、“守法”,强调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地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而法治教育强调的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包括了对公民法治的思想、法治的原则、法治的制度、法治执行过程的多方面教育。在上面对法治教育内涵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法治制度”的教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制、其他法律制度的教育。由此可见,法制教育也被包含在法治教育的内容里了,法治教育是对法制教育的发展。

(二)德治教育的涵义及内容

德治教育是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德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德治意识,引导公民德治行为的一种活动。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德治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德治思想的教育;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的教育;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的教育。

德治教育的宣传方向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德治教育要重视加强正确道德导向的引导,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尤其要注意在体制、政策和立法上的宣传教育充分体现正确的道德追求。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m在中观层面上,进行德治教育要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恋爱家庭生活是现代人的三大生活领域,这三大生活领域的道德状况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习惯。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发展。在微观层面上,要注重个体道德素质的塑造,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自己管好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并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治理。在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塑造中,特别要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形象的教育。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国家的安定团结是很难实现的。德治教育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宣传,希望通过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促使全民族齐心协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德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所谓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善恶标准,依靠内在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反映,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道德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入到人们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的活动。道德教育包括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范和范畴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等内容。所以德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教育重视的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范畴的教育,而德治教育除了强调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把道德上升

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来加以宣传教育,教育的结果希望不仅仅是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注意道德约束下的行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的目的;还能够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使全民族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建设我们的国家。所以,我认为德治教育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更宽泛的概念,是对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法治教育、德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

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治国”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性,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人民的“治国”能力,包括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政治的理论水平,所以治国离不开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对治国主体一人民的全面教育,即不仅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治国方略的发展和完善,使我们尤其要重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有力工具,在全社会加以宣传和贯彻。

1.教育有助于人们认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不仅内容丰富、意蕴深刻,而且意义重大而深远。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才能让人们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是平衡利益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繁荣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全民族团结一致、报效国家的重要环节。

2.教育有助于人们认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目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略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用法律和道德去引导、控制和規范人们的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使国家、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目标是宏观的整体性目标,但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使作为微观单位的个人能够充分认识它,并通过个人自觉的行为来实现它。所以。从目标到实践的过程中,教育是关键。

3.教育有助于形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舆论控制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单位、家庭等组织形式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等大众传媒展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方略的宣传教育,保证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我们要利用一切大众传媒、一切文化场所、一切精神产品,宣传治国理念、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决不给歪理邪说、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4.教育有助于人们参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践。治理国家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而实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迫切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了解、支持并积极地参与进来。只有通过教育让人们充分认识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人们才能发自内心地要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自觉地参与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实践中来。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的思想政治观点及其教育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变化。正如恩格斯所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教育的发展,对于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来说,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它推动着社会变革和进步,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渗透着教育的结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而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提出,是符合时代特征,顺应了发展需要的,并在治国方略的宣传上,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引导功能。

(二)研究法治教育、德治教育及两者关系是贯彻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

提出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理念,研究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在全社会实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略。我们研究法治教育、德治教育及其关系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贯彻、实施治国方略,充分发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方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略,就是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1.有利于培养国民贯彻治国方略的素质。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繁荣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希望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的宣传教育,影响人们的意识状态和外部行为,从而对人的整体素质和人格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会成为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支撑点”和“润滑剂”,在全社会形成反对迷信愚昧、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气氛,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通过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党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中的“治”,不仅仅是治理的含义,还包含了以德兴国和依法兴国的内容。我们利用各种大众传媒、文化场所、精神产品,宣传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和文化垃圾提供传播渠道。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自觉要求法治与德治的社会风尚。

2.有利于创造贯彻落实治国方略的良好环境。当社会在变革时,其利益关系也在急剧的变化。我们通过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可最大限度地将各种利益矛盾调整到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避免利益矛盾的激化,并逐渐缓和以致最终化解那些尖锐对立、影响社会稳定的利益矛盾。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在调解矛盾时所走的路径不同,效果也有差别。德治教育强调主观上的自我调解,双方能够以理解、宽容、同情、忍让的态度对待利益冲突。调节的效果往往会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社会更和谐。法治教育强调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虽然通过德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觉悟与通过法治教育宣传用法律手段解决利益纠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用思想觉悟来取代正当权益的实现。应当通过法治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利益纠纷的能力。所以,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从两个方面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公平与秩序,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能够在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环境中向前发展,这种环境有利于将法治和德治的思想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理顺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经济面临的各种问题。

3.有利于加强党对贯彻落实治国方略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关键在党,首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全党的表率,共产党员要成为全社会的表率。而德治教育和法治教育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在新旧体制转换中有大量漏洞存在,这就会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入以可乘之机,腐败现象就会在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在社会一部分人中滋长起来。因此,开展反腐斗争,严肃党纪和政纪,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首先是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能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各种腐朽思想的传染;又能正确认识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地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同时要善于把党的意志通过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的方式加以贯彻实施,使党的主张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加强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是从严治党的强有力的措施,而从严治党又是领导人民群众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关键。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出现许多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在不断深入的体制转型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我们提出的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的理论也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王双群 余仰涛

上一篇:企业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校园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