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地方对义务教育段的课堂教学改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进行改革,是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课是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的重要的锻炼课程,通过综合实践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习得有关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方式。本文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 生活化教学策略; 优化; 评价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助力学生增加个体知识经验

综合实践课是根据学生的个体感性认识为学生提供知识经验直接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综合实践课通常会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开展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综合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综合实践课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适应社会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当中互相协作,养成团结积极等良好的精神品质。综合实践过程中的学生在开展探索活动的时候,不止是独立探索,同时也要与其他多个同学进行合作,形成学习团体,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培养自身团结品质的过程。

2.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能

综合实践课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也没有有关的知识材料可以作为参考借鉴,在传统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和家长进行密切指导,学生具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展示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社会实践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挖掘探索能力,分析处理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时的应对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内容也变得越加丰富,能够在越发广阔的学习空间当中,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展现和发展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成长经验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化经验,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条件和心理特点的课程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加深对于生活中各种日常事物本质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己对于外界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课生活化能够有效的丰富教学活动内容形式,能够进一步增进对于现代小学教育方式的改进,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真实情感,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养,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

1.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认识世界、思考世界、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主要以感性思维模式进行直观的认识,知识教学综合实践课堂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具备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良好作用。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属于发展较为初级的阶段,对于社会生活经历较少,生活经验也较少,并不能够理解在大人思维当中易于理解的事物,对于深刻的内容难以进行充分的认识,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才能从多方面认识事物。小学生的个性活泼好动,充满对于外界探索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更加喜爱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具有与传统教学课程不同的生动活泼魅力,传统教学课程对学生的行动和思想具有较大程度的束缚,学生主要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为学生讲解已经被证实的知识理论学习内容,在数十年内都不会进行变动,学生在学习时往往缺乏长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对于学习内容也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发展,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注意开展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创造不断地提升水平,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教育理念主张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广阔的延伸自己的学习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在课外、家庭和社会真实情境当中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课堂生活化的时候,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索心理,在实践应用新型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途径,在网络当中构建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网络教学,学生可以在网络当中了解真实的实践案例。这一次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将全班同学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需要進行合作探究主题实践活动,应用多种收集途径搜集有关实践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借助目前学生所具备的地理优势和特点,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居住城市的特色和风采,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索、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居住城市的具体全面认识,再通过让学生去收集有关城市当中存在的各种历史遗迹,激发起学生的热爱情感,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验有关自己居住城市的人文历史背景,形成对于城市生活和居住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小组开展探索考察的过程当中,学生之间会出现大量的互动和分享,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2.注重结合生活多元化形态教育

小学综合实践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需要以学生感到熟悉并且了解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对学生实现多方面的全面教育。在综合实践课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多地依托实践课程所采取的自主学习模式,尽量减少对于课堂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说明,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思维,在学校和社会当中的各个领域进行实践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感受到更多课本上不能学到和理解的知识。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为了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需要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和实践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感知获得情感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情感认知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尽量减少传统教学课堂当中过于重视学生知识教学而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

因此在综合化实践课程当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情感能力,以学生丰富的情感去感知活动意义,理解活动主题,以学生对于活动的能力兴趣激励学生获得良好情感反馈。比如小学生普遍缺乏理财意识,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金钱的观念也不正确。教师可以开展一期实践活动,以零花钱的合理使用作为主题,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对自己周边同学和家长的钱财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花钱情况,学生家长的花钱情况,通过调查不同人群的花钱状况、收入状况等等,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积累有关零花钱合理使用的正确认识。在探索钱财的来源和使用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以认识到零花钱来源的艰辛,更深刻的体会到父母长辈的努力,学会感恩,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更加合理的分配零花钱。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知识,体验到与传统教学课堂不同的学习乐趣,丰富学生对于事物认识的深度,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时间的快乐。

3.创新实践生活内容方式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是否理想取决于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有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实践课程活动,但是由于活动内容单一乏味,超出小学生认知理解的范畴,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取向,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用实践课程的方式展现出來,提高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全面化,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结合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贴近的生活化实践教学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可以采用社会作为主要实践活动的场所,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群体环境,通过让小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和思维上的发展。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的生活状况,通过了解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制定适合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学生日常了解和熟悉的社会生活作为原型,贯彻培养学生实现创新能力的信念,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过程当中,深入直观的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将原本片面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便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理解。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现代通讯工具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通过网络资料查询、图书馆查询、父母协作等等方式,对有关通讯工具的发展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当中需要坚持通讯工具产生的原因、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现有的通讯工具种类、未来通讯工具发展的方向设想等目标进行探究。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挖掘、整理和分析意识,帮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实现生活实践教学的目标。学生可以首先观察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使用的通讯工具,最为典型的就是手机和电脑,了解这类型通讯工具所具有的外观、模样、品牌、型号、公司等等。之后,需要向其他的同学介绍有关不同通讯工具品牌和型号的知识,根据自己对于未来通讯工具的设想,发挥创造力和实践力,创造出自己所认为的未来通讯工具,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和介绍。对于通讯工具发展的调查研究汇报和新新未来通讯工具的展示,将会成为一个评比环节,教师会对每一个学生调查的成果进行评分,给予最优秀的前三名学生进行奖励,同时激励实践调查结果并不理想的学生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挖掘相关的实践知识,激发学生对于再次开展实践调查的兴趣。

4.推动生活实践主体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课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存在的刻板教学模式缺陷,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特殊的实践生活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学习学校教学所不能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经验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长以此来服务和提升技能水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于自我潜能的探索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越发明确的规划。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为了制造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内容,需要以学生的生活情景作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探索,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学生才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主体,因此需要采取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发挥主动作用,因此需要注重让学生展示自我。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提到语文课堂,田忌赛马的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讲解相关的课堂内容,课堂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内容、课文的意义、课文对于学生的启示等等,田忌赛马主要讲述个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在与别国进行的赛马比赛当中赢得了胜利的故事,具有启迪小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面对问题时冷静思考,找到解决思路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田忌赛马故事启示,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一场体育比赛,不同的小组需要合理的安排比赛的人员,通过三次比赛确定最终的胜利者。学生在安排比赛初赛人员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调查小组人员的身体状况、跑步水平,让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并且学会针对个人所具备的优缺点和别人所具备的优缺点合理的进行安排。学生在进行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当中,会体会到故事主人公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将故事主人公带来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到学习生活当中,更好的体会到文章的意义,以实践的方式深刻记忆文章内涵。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课是对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锻炼的重要渠道,由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知识的理解认知能力不同,各人的生长发育特点也不同,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课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活动主题,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培养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影响个人的一生。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小学生真正理解和记忆有关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本文采取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从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注重结合生活多元化形态教育、创新实践生活内容方式、推动生活实践主体探究四个方面优化和改进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议,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冯妍.试论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3):547

[2]武焕忠.试论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3):310

[3]益西桑姆.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对策简析[J]速读(下旬),2020,(5):196

[4]俞燕.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对策简析[J]科教导刊,2020,(12):150-151

[5]王莹.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对策简析[J]文存阅刊,2020,(10):77

作者:包利丰

第二篇:改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地方对义务教育段的课堂教学改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进行改革,是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特点、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的对策,希望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改革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改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鼓励小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主动提出及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的课程,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对策,以期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改革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1.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其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游戏、竞赛和学具操作活动为主。例如出一些简单的有趣味性的数学题让学生进行抢答。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主。例如鼓励学生探究如何用一张纸来包书皮更能节省纸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社会调查为主。例如鼓励学生去调查不同品牌的电视机,看哪个品牌的销量最好。

2.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总结起来主要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学科性和生成性。对这些特点是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良好的把握,是开展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基础,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通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渠道及空间变得多样化、学习方式变得情趣化、生活化,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重视不足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在教学中对相关内容经常是一带而过,更有甚者直接将相关内容从教学计划中删除,违背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开设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初衷,使得学生丧失了一次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 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定位不清

目前,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定位不清。这主要表现在这些教师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准备了很多的内容,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学内容和教学量都非常的充足,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只是老师在一个人倾力传授,生怕遗漏任何重要的知识点,这导致与学生的互动不足,束缚了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机会,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3. 活动内容开展的单一,与生活脱节严重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活动内容开展的单一,与生活脱节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必要的实践内容,使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及问题时,缺乏与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做得不够,并且活动课堂教学对地方性和时代性的体现不足。

4. 活动评价体系的单调性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时,存在活动评价体系的单调性的问题。例如: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中只注重自己的评价,而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成员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等不够重视。这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改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对策

1.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使得原有教学中以知识讲解与记忆为特征的方法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對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和直接体验。在实际工作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的学习,理解其内涵,在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激发其数学兴趣,开拓其数学思维的同时,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2. 整合数学课程资源,把握活动内容的综合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我们需要做到整合数学课程资源,把握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相关的工作:确保课程资源能使学生参与有兴趣;确保课程资源能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确保数学课程资源体现地方性特征;确保课程资源要体现时代特点。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有所收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以小学生发展为基础,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性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进行激励性的课程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形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潜能。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多元参与;体现小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反思。对于引导多元参与,就是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学生和老师外,鼓励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参加;对于体现小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就是要在评价过程中明确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并培养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于注重教学反思方面,就是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评价后,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评价,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更好地开展。

4. 数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活动过程具有探究性

要保证数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活动过程具有探究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以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为研究课题;以现实生活的小学数学为研究课题;以发展小学数学学科为研究课题;以小学数学活动为课题;以小学生发展的数学为研究课题。例如鼓励学生对包装问题进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在课堂中开展数学实验和游戏等。

5. 培养骨干教师,构建教研网络

数学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于有潜力的骨干教师进行发掘和培养,从而形成由各级教研员、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教研网络,建立以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为基本要素的校本研究制度,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6. 建立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系统操作体系

一个完整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系统操作体系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在对数学活动课的类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系统操作体系,保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顺利地开展。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数学兴趣和主动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目前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质量,使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J].教育艺术,2007(02).

[2]徐晓华.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05).

作者:郭海霞

第三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山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分析

我校地处白云区最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大部分本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忙于生计,监管辅导缺失。另一部分人员是外地到此租田务农的菜农,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观,以“放养式”教育为主。我校学生本质淳朴,从小分担家务或田间劳动,但胆小拘谨、不善言谈。反映在数学科中,缺少自信心,怕困难,不敢问老师、数学思维时较为呆板,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好,数学学习与生活脱离,导致基础不扎实,后进生面广,学生的数学素养较差,特别反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研究的意义

1.以“综合与实践活动”唤起数学学习的本旨回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统称为数学综合素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活动。其针对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与人合作或独立思考,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全程。从而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到的数学内容的理解。把生活搬到课堂,甚至亲自实践,旨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增长见闻,丰富阅历,让学生易学、乐学,唤起数学学习的本旨回归。

2.通过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有效利用山区资源

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大部分孩子具有一定的家务劳动经验。在这些家务农务劳作中得到的体验是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但现状是学生缺乏把这些经验转换成数学知识的意识,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的辅导。需要教师通过组织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引导。另外,山区地大物博,具有各种特色建筑,拥有各种农民自创的农具,以及各种农作物生长过程、采集过程、销售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数学学习资源,可以从中提取、合理优化,使之能为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综合数学素养服务。

立足农村生活和生产资源,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具体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策划、操作、调整、反思等活动过程,在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我校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设计

在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为基础,创设适合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主动性、丰富学生数学内涵的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研究目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学习方法、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

1.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的开发

利用山区资源,开发一套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资源。挖掘山村的生活资源,寻找适用于山村数学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养成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

2.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将通过实验研究前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进行对比,及实验前学生胆小、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协作等个性特征的试验后是否有修正完善的效果对比,显现实验效果。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1.体验学习。库伯经验学习圈库伯(David Kolb,1984)提出“体验学习”的概念。他认为:具体经验让学习者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单位的集体性学习,它是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便于單位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三、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总体安排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运用这一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方面的资料,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每一步都做好记录,并对我们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反思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不断的总结经验,让我们课题研究与我们的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修正,让我们的研究最大化的服务与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也更具有适合我校的现实意义。

3.实证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反响,了解学生的爱好,能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更客观、更准确、也更有价值!

(2)个案研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各种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教学案例,并阶段性地做好相关教学评价与反馈工作。在试验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具体数学综合实践课例的策划方案、实施过程记录、学生实践活动记录、活动反思等资料。

(3)实验研究法

实验前后效果对比。通过实验研究前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学生数学学习检测成绩进行对比,及实验前学生胆小、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协作等个性特征的试验后是否有修正完善的效果对比,显现实验效果。

(二)总体安排:

(三)主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调查实施该研究的客观条件;进行理论学习,现状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召开研讨会,设计并撰写研究方案、计划,提出改进意见。

2.实施阶段。开展实践研究,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走进课堂;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成果分析及展示活动;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评价等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成效分析,进行阶段性回顾总结。

3.总结阶段。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编印“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案例;及时总结和提升做法、经验。

四、研究效果

我于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当时以六(1)班为研究对象,学期结束后,六(1)班全体学生的胆子变大了,课堂氛围热烈,大部份同学争着举手发言,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体现在两学期的期未统一抽测成绩,提升之大、效果之好,超出预期。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山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困生,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

作者:陈杰仁

上一篇:通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下一篇: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