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钻进教师的设计就是虚假

2022-12-19

当前的教育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在课堂探讨时, 学生开始有很多想法, 各抒己见,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否定那些答案, 最后只剩下符合老师预设的“标准答案”。在数理化课堂上, 学生整个实验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最后得出一个预定的结论。这样的情况貌似民主, 学生也参与了活动, 而且也很接近新课程的一些观念, 但是感觉起来总怪怪的。仔细地想一想, 这不过是让学生钻进了老师的设计——你再怎么探究, 我的笼子都在前面守着呢。是老师对学生不放心吗?是老师对教学进程的担心吗?

在当今的教育界, 陈旧的教学设计仍大行其道, 如“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 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在这种机制下“栽培”出来的学生, 知识是“死的”, 思维也很“愚钝”, 毫无创新思维可言。最终导致他们“高分低能”, 今后进入社会, 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 将不能灵活处理, 只能茫然以对, 无所适从。这种教育“怪圈”的出现, 究竟是谁之过?

在以前的教学中, 教师只能扮演“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 而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 亦步亦趋;而学生更是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向驱动下, 死记硬背, 学得很是痛苦。

新一轮课改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 对教师的课堂设计也就有了新的要求。很多老师, 成天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来适应老师为他设计的课堂。殊不知, 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权利, 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现以一堂“实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为例, 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中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课前, 这位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先给这次公开教学定下一个指导思想:“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此思想指导下, 他给这堂课定了一个课题:学习的迁移运用——例说《爬山虎的脚》第一部分, 让学生举一反三。]

围绕这一课题, 老师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例学“爬山虎的叶”, 让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学, 找出重点词句后讨论辨析, 交流汇报;接着总结阅读短文的方法, 让学生欣赏《爬山虎的脚》的录像;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 写另一种植物。

有教师认为他讲的太琐碎, 不能反映新课程理念, 于是他又做了修改, 尽量让学生多思、多讲。

经过如此准备之后, 这位老师信心十足地走进了课堂, 但课后的感觉除了“顺利”二字以外, 心中总有一份说不出的忐忑不安, 经过几位专家的讲评, 他的这份感觉变得清晰起来。

教研室主任:这堂课在教师逻辑性很强的解读之下, 学生生硬照办, 仿佛死水一潭, 忽视了课文最不该忽视的内容——“对科学的追求”, 显得“理多情少”, 重视了科学性, 忽视了人文性。

校长:在教师严格的组织安排下, 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显得“讲多学少”, 好像教师设计了许多圈套, 让学生一个个往里钻, 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抑制, 学生的学习也没有落到实处。

指导老师:这堂课没有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该讲的地方没有讲到位, 没有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没有创导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不开手脚, 时时被教师的教案、教师的严密组织牵绊着, 教学效果显然不会有效。

三位“专家”的点评, 使他一下豁然开朗:课文中“最重要的东西”, 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剥夺了……这位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自责。经过对新课程的深入解读, 与其他老师的多次研讨, 他终于走进100多人听课的课堂。这次他没有向学生例说《爬山虎的脚》的第一部分, 也没有使用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只是摘取其中生动形象、辅助教学强的录像片段, 他想尝试一种新的“开放、自主教学”, 彻底去掉公开教学中那种别扭做法。在这堂公开课上, 他体会到了崭新的气息。

学生自由阅读, 自主合作讨论, 各抒己见。尽管表述不同, 但都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经过点拨, 都感悟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体会到了作者强烈的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更令他高兴的是学生都各自介绍了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有的采用“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有的通过画图来解读文章, 有的通过抓重点词句来品析, 有的用诵读理解表演出来, 有的在课前准备了爬山虎的实物, 借助实物理解, 还有的是通过看课外书、看录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各显神通, 尽展自己的才能!他又何必让学生“一二一, 齐步走”呢?

“强而勿抑, 开而勿达, 异而勿牵。”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 也属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 但这个主体地位不是教师给的, 而是教师应该尊重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这个中心。国家新课程标准强调三个课程目标层次:知识技能, 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 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 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学永远不应该改变的东西:把学生放在心中, 让学生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主动发展。

课堂中, 很多始料未及的事情时有发生, 比如课堂的突发事件、学生的奇思妙想等, 老师决不能在课堂上按照自己事先准备的固定模式一成不变的去实施, 必须要在变化中随时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 这样, 才能让孩子学习激情得到很好的升华, 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与提高。

课堂上, 他总是在争执激烈的时候这样跟自己的学生说:“其实, 好多时候观点相距太大, 无法说服对方。但经过辩论而知道世界上还有不同的观点, 就可以了”。

课堂, 其实应该是我们正在创造的一个“小未来”, 既然如此岂能死守一种“过去”固有的说法呢?既然如此, 总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角度在课堂上出现, 因为学生的思维是“运动”的。这个时候, 老师不必惊惶失措, 表示无奈;也不必囫囵吞枣, 急于解答。因为课堂本身就是产生问题的地方, 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老师应该及时地、敏锐地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各种“金子”般的问题或者与自己与大家不同的看法, 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告诉自己的学生:“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种观点, 还有这样的一种理论, 还有这样的一种看法!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人的思维真实太美丽了!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吧!接下来一场“美丽的争执”又开始了。”当然, 这样的“争执”不必强求会总结成一个完美的结论;当然老师也要控制好争执的时间和场面。

课堂不是法庭, 老师不是法官, 所以不必要对一个“新问题”或“不同看法”做出审判, 做出最后的结论。

课堂应该是思想激越的地方, 不让学生或者嘲笑学生的“突发奇想”的老师, 他的宽容和智慧也值得怀疑。假如课堂的许多脑袋已经“运动”起来了, 他们的思想已经活跃起来了, 这个时候的老师千万不要以权威的姿态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 而应该以同伴的角色和大家一起分析、欣赏乃至参与争执, 也许这样自己会和众人一样收获快乐, 也许这样的课堂会生成一种其他的课堂所没有的东西。

有的老师喜爱先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模式原原本本的在课堂上呈现, 导致学生提出的“怪味”不知如何应对?

下面就以一位老教师的一堂语文课为例。

不知道不要乱说!

这是低年级的一堂语文课, 老教师正带领学生学习《雪地上的小画家》一课, 课文讲的是:冬天下雪了, 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 小鹿、小鸡等小动物都出来了, 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他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 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有一个学生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衣服, 怕冷, 所以呆在家里没有出来。”老教师听后, 很不高兴, 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不要乱说!”老教师又问全班同学:“谁能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 教室里静极了, 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看到这个情形, 他说:“我告诉你们, 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 冬天需要‘冬眠’, 所以不可能出来, 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会明白了。”

这样的课,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屡见不鲜, 很多老师不会因新情况的出现而迅速改变设计好的教学, 还是我行我素, 结果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孩子的思想被束缚, 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成为“机器人”。

不要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思维圈里转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到相应的变动。”现今的数学课堂教学, 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希望学生能围绕自己的思路来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 甚至出现错误, 老师都会把学生强拉到自己的思维圈中, 不允许学生出现“另类”答案, 确保课堂教学始终顺利而流畅。试想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感悟发表自己的观点, 甚至连出错的机会都不留给学生, 学生又怎么能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呢?不管课堂是怎样的顺利、精彩, 那也只是有名无实的教学。

面对这些状况, 我们应如何去解决?

策略1: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课堂。进一步明确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新课程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 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新课程课堂教学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新课程课堂教学注重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新课程的真实意图和核心内涵, 努力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过渡。

策略2:坚持以人为本, 走出应试的课堂。实现多元多话, 走出灌输的课堂。注重自主建构, 走出被动的课堂。有效激活主题, 走出遏制的课堂。重视个体差异, 走出标准的课堂。要想走出应试的泥潭, 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教师完全可以珍惜教学内涵, 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 让学生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去面对升学。

策略3: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 对待学生课堂中的个人想法。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善待学生“意外”的发现和发言, 用我们灵动的智慧把“错误和意外”转化为教学资源, 让课堂展现出精彩的瞬间。我们只有很好地杜绝课堂中的这些虚假的错误, 完美的课堂才会真正实现, 课堂的内涵才能得到有效的给养。

策略4:眼中要有学生,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可以是了解学生的过程,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完全可以更多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法。教师征询学生的意见, 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探讨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学习呢?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以及核心原则探讨下一篇:从SMT技术人才培养,看工学结合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