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土语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北京方言土语范文

北京土语

北京土语是什么意思,您接着往下瞧:

● 鸡贼:小气,爽。● 果儿:女人的意思。● 尖果:漂亮的女孩。● 苍果:老太太。● 孙儿:被泡的男孩。● 戏果:跟泡妞,嗅蜜一个意思。●尖孙:漂亮的男孩。●傍家儿:情妇,

● 吝啬:暗藏私心。● 砸窑:是踢场子的意思。● 局器:仗义,大方,豪

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小力巴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翻车:即翻脸的意思。●炸了庙: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练武术的人。●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组织。●瞎了: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念央儿:跟人说自己的事,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抹不丢地: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大限:寿数。寿命都是有定数的,死期的意思。●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了儿:最后、最终的意思。● 概儿不论: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撒腿跑了。● 勺上:连带着把旁人打了、联系上了。● 横:“横是”的简化,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唏溜儿:说话用鼻子吸气,也可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运气不好,倒霉。●脏了房:人被杀,死在屋子里会带来晦气。●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北京方言。● 遭践:埋没、糟踏的意思。● 业障:作孽、罪过。● 一绷子:即很长时间的意思。●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猫着:北京土话,闲呆着的意思,也有躲藏的含义。● 替:也叫"T",即人民币,属于道儿上的黑话。●妈咪:歌厅的女领班。● 怯勺:不懂行,闹笑话的意思。●全活儿:京城隐语,即卖身,也就是暗娼。● 傍着:即依附,“傍家儿”一词由此引申。● 葛:即脾气各色,古怪。● 打漂儿:即无职无业,在社会上闲逛。北京土话。● 雁么虎:蝙蝠。北京方言。● 大喇:喇,新土语,指出卖色相和肉体的女人。●卖:京城隐语,即卖身。● 雷子:黑话,即便衣警察。● 盘儿:北京的黑话,即脸蛋。盘儿。● 底儿掉:北京土话,知道对方的老底。● 老坷垃完:北京土话,自蔑老而无用、保守的人。● 扫听:四处探听。● 张着神:北京土语,留心留意。● 逗牙签子:开玩笑的意思,与逗咳嗽类似。● 消停:北京土语,踏实的意思。● 玩蝎了虎子:意思是让人摸不着,人较滑头。● 端了:抄了的意思。端,即“连锅端”的简化。●瞜瞜:北京土话,看,瞧,瞅的意思。● 捞人:人称被拘留帮助弄出来。● 刷夜: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 撒癔症:夜间到处乱逛,管不住自己。● 折:读“舌”。犯了案子抓起来。● 折:读“遮”,被关起来的意思。● 全须全尾:完整,尾,读“以儿”。● 应场:北京土话,到某种场合参加活动。● 眼里见儿:指眼里有活儿,不用别人提醒。● 拿大顶:北京方言,倒立。● 发小儿:北京方言,从小一块长大的。● 翻扯:北京土话,发急,发火的意思。● 把不住边:说话没谱儿,爱吹善侃的意思。● 挑费: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用度。● 老家儿:指父母。● 百年:北京土话,死的意思。● 迄小儿:北京土话,从小的意思。● 小蜜:情妇。北京新流行语。● 掉腰子:北京土话,耍花招。● 他大爷的:不带脏字的骂人的话。●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不好意思。● 哪一出儿:北京土话,什么事儿的意思,是一出戏的简化。● 走营:频繁往返的意思。心里有事,闹心。● 熬头:心里烦恼的意思,也写作熬慆。● 攒了:总不运动,身体不舒展。攒,读CUAN。● 打卦:北京土话,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 乍么实儿:突然大叫的意思。 后门桥的茶馆。● 卖山音:显摆自己有见识。● 揿头拍子: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完菜:新流行语,完蛋的意思。● 爵儿:职位的意思。● 框外的事:出格的事,带有违法乱纪的意思。● 晕菜:晕了的意思,与“瞎菜”,“完菜”类似。● 炸庙:瞎咋唬的意思,含有唬人的意味。 ● 脏口儿:教鸟学了骂人话。● 睖:斜眼瞪。● 棒槌:北京话,蠢笨,外行的意思。● 撂高儿:观察的意思,常与打远儿连用。● 哈着:央求、巴结对方。● 白案儿:厨行术语,做面食的。● 丑儿:京剧里的丑角儿。● 灯泡儿:被人当晃子利用的人的谑称。● 上赶着:主动的意思。● 姥姥的:不加“的”,单说“姥姥”是反驳的意思。● 南蛮子:指南方来的性情粗野的人。● 吃黑枣:挨枪子。● 套瓷:套近乎的意思。● 情儿:情人、情妇的简称。● 照顾主儿:生意口儿上的顾客。● 抻掇:批评、数落的意思。●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拍三角:北京青少年玩的烟纸玩艺儿。 ● 上麻桌儿:指打麻将。● 门坎儿:指进入"帮派"(即黑道)的圈里。● 走了眼:即把东西看错了,即分析问题不正确。● 撂高儿打远儿:北京土话,朝远处看。● 老家雀儿:北京土话,对上岁数人的谑称。● 端:北京土话,干掉,打掉的意思。● 碎催: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擎小儿:擎的本义是往上托,擎小儿就是从小的意思。● 褃节儿:关键时刻,如同节骨眼儿一词。● 倒窖:翻扯旧事,即回忆往事。● 卖葱:装傻充愣的意思。● 套桩:让人给盯上了。● 丢身子:男女发生关系,会失去身体内阳气。● 走迹:把人看错了把事儿办错了。有走板的意思。● 去的是什么角儿: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勾儿的:北京土语中一句骂人的话。● 放份儿:北京新流行语,猖狂的意思。●板儿锹:铁锹。● 报销:即完了,没了的意思。● 找根绳儿:上吊自杀的意思。● 硌窝儿:指鸡蛋、鸭蛋在出窝之前受到破损。● 迟登:犹豫的意思。● 熬可:煎熬的意思。●联手儿:北京土话,合伙、合作人。● 这会子—“会”字读“悔”。● 童蛋子儿:童贞之意。●正行:调皮,没正经的意思。行,读"形"。● 王老五:单身汉的谑称。● 麻利儿:赶快,快点的意思。● 嘿喽儿着:让小孩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忤窝子:生性怯懦,腼腆,胆儿小的意思。● 闪:新流行语,闪开,躲避,舍弃的意思。● 张八样儿:北京土话,不稳重的意思。● 错来:北京土话,其实的意思。● 老着脸:北京土话,舍脸的意思。●不顺把:北京土话,事业上不顺利的意思。● 披虱子袄:形容遇到了扯缠不清的麻烦事。● 二意思思: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的意思。● 晕了菜:北京土话,晕眩的意思。●见天:北京土话,天天的意思。● 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着三不着两:俗语,即没头没脑的意思。● 甩片汤话:甩闲话。● 跑头子货:不正派的女人,也有与男人私奔的意思

第二篇:北京密云 地方 土语

土成语

土名词

扯不廉廉--------------------------形容比较小的东西大而长的意思;

皮儿片的--------------------------形容乱的意; 瘪犊子------------------------------骂人的话; 王八羔子---------------------------骂人的话; 拉(叉ch a-)---------------------抚养吃奶小孩意思; 邋la遢-- ;

翋(la4音)捈cha------------------骂人厉害荤句直白; 卡拉马少----------------整理土地不细致泥土结成大块; 乜邪-----------------------形容人太死板不机灵; 肉蔫贼--------------------形容人行动缓慢,有老主意; 蔫土匪--------------------不声不响的作坏事; 能怠窟出-----------------形像脏了吧机的意思; 甾(zi)儿嘛敲叫----------大声乱喊;

碜屄玩意------------------对人对物不满意的形容; 寒碜------------------------不好看; 腻愤------------------------对某种事物反感;

腻歪------------------------不鞠俗坐在别人怀里而且还有小动作; 顾送------------------------一种动作;

嘎奔儿--------------------突然间,快的意思;(响声) 孬饀--------------------------脏乱差; 能带哭出--------------------形容人的鼻涕多不干净; 嘚了喔喝---------------------形容牲畜跑的快,

显呸---------------------------表现自己优点,好的物品等等; 紮叉五脚---------------------蓬松很乱; 呱叽---------------------------动词; 磨叽---------------------------续续叨叨 不氛儿------------------------不信,不服 埋汰----------------------------不干净;

磖茬 -------------------指女人驾人时什么都 说的出来 ; 借彼儿--------------------------邻居;

撑鞭儿

-----------------------赶马车、驴车的师傅;

各应-----------------------------烦人,讨厌。

二乙子--------------------------不男不女。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玻郎盖儿-------------------------膝盖;

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

; 坷碜不好看。

叽咯浪-----------------------------拌嘴、吵嘴。

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浑儿画浑的-----------------------不明亮,有污垢。

扯蛋--闲谈。

害事--阻挡,障碍。

呲溜--脚下滑动。

寸劲儿------------------------------巧劲儿。

------------------------故意的意思

发苶(nie二声)-----------------

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

估莫-- ;

姨子--肥皂 ;

突了扣-------------------------掉链子,丢人。事情没有办成。

撒丫子--------------------------跑了羊拉子-------------------------一种长毛的虫,人皮肤碰到它很疼

叽里咕噜地--------------------形容东西漫天翻.不老实地样子.

钱串子--------------------------像蜈蚣但不是体重比蜈蚣轻

罢哒----------------------------在水或泥里走,脏脚或鞋在地上留声。

藏猫儿--------------------------捉迷藏; 踏拉板--------------------------拖鞋; 吶个啥 ------------------------辅助语; 窟喳-----------------------------形容词; 哏(儿化音)毕了-----------------死了; Ma li儿这---------------------形容词,快点. 读:(妈琳儿这) 嘠奔儿--------------------------速度快,骂人时说:你嘎奔儿死地!

达这咧这-----------------------让牛左右转; 咦这龌这-----------------------让驴左右转; 闷嘚密--------------------------只两人中间有私密隐情之类的事; 妖娥子--------------------------歪点子;

奔娄头--------------------------脑门前探形容大; 哈巴当-------------------------两腿根中间位置; 叨唠-----------------------------说话太多一句拉一句; 的色-----------------------------乱花钱; 伴暕(lan)儿----------------附近的意思; C(平音)拉----------------形容词,快的意思; Z 儿喽--------------------------形容词比如喝酒Z喽一口; Zi溜-----------------------------动词快的意思,Zi娄就钻了进去。 列根儿--------------------------昨天; 晌乎歪---------------------------13点左右;

歇崩儿--------------------------干活时候中间休息一会儿; 欻chua尖儿-------------------比平常人不一样大胳膊; 一哭处--------------------------量词形容少的意思; 一柱儿--------------------------量词形容不多的意思 ; 吣“qin”`----------------------表现低头不舒服感,吣的慌; 吭眼瘪都----------------------说话慢动作慢形容词; 无机六瘦----------------------呆着哪都不舒服;

矬 “CUO”---------------------当矮讲,小矬子形容个小; 胎子------------------形容人物不怎么样,不是肚子里的小孩; 来且了--------------------------来客人了; 楔你------------------------------揍你一顿; 下揣 ----------------------------小腹表示肥; 刺达 ---------------------------没好气的大声说话; 耍单儿-----------------------------穿的少; 咋了 怎么了; 忽了

---------------------忘了;

蹑疤子味---------------------------味反常,不好闻; 拔扎-- ; 瓢货

------------------------------有点娄粘点傻; 揍性

------------------------------骂人时说:看你那揍性; 独应

------------------------------不和群喜自己一个人呆着; 后以儿------------------------------身后边; 巧子 ------------------------------小孩的JJ; 吊

--大人的JJ; 屄

--妇女阴道; 淤渣

--------------------洪水后冲到河边的漂浮物;(如柴草等) 皮实----坚强意思; 岔劈---没一致; 尿性

-----------------------------能耐;

刺挠;

-----------------------------痒痒; 老鼻子------------------------------形容数量; 哥戈儿 ----------------------------独自一个人; 伴赖儿

--------------------------身边附近; 札叉

------------------------------形容动作,不由自主;

念自音------------------------------自己絮絮叨叨在说别人怪话;铗壮 ------------------------------形容东西结实笨拙

读(nou)--------------------动词“打猎空回没耨着”

---------------------男女同床女的没让耨; 铺那铺那的------------------------形容质量次比较软的意思; 活计--工作项目; 嚼官 --------------------指吃食,什么好饭? 伙计--打工的

----纯、少、精的意思 ;干茶碗儿炖肉没别的; -----------------------------形容词很不顺心的事在你面前; 嚼关儿------------------------------形容能吃饱了撑的; 诈庙--皮气急躁无中生有; 呲哒--说话语气太重,态度恶劣; 续贤-再结婚一次为二婆; 挂落儿---------------------------贪上坏事儿;(别让你吃挂落) 不der --------------------------形容词;动作、声音; --------------------;; Rua -----------------------------了喔呵---------------------扬鞭崔马快跑的意思; 瘦了八肌

------------------------特别的瘦;

谁有新的发现往上添加。

第三篇: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运用研究

摘要: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北京土语的大量运用可以说别具一格,形成独特的“京味”风格。本文从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运用情况统计分析、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的运用特点等方面,采用描写、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对老舍作品中土语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特点做初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北京土语在使用数量上之多,频率之高,土语词语类别之丰富、运用修辞手法之贴切具有独特的风格,开创了民族语言纯净化、口语化的独特范式。

关键词: 老舍; 北京土语; 运用研究

一、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研究概述

所谓土语,就是某个地区的地方方言或土话。地方土话、俚语,属于次文北,是每一个特定地区范围内的民众生活产物,北京的土语也有地方的独特性,还能够反映出这个地方的社会民风和生活色彩,所以也是“次文化”。土语一般可分为社会土语和地方土语两类。社会土语主要为行业语,其次是“黑话”——江湖隐秘语。两者都是在一个小集体,一个社会阶层中使用的。行业语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用语,包括科技、学术在内。这个范围非常广阔,所谓“三百六十行”未必能够概括。某一行业,专业的事物、知识,丛书万端,各有专称。例如:京剧界的服装道具,就有“三叉儿、上脑儿、黄瓜条儿、后腿儿”等;瓦匠就有“下茧儿、叉灰泥、吊线、叫高儿、挂了”等。这类词语,应用面虽也不免扩展到外行人,但毕竟是比较窄的。黑话大多是旧社会底层人物以及秘密会道门儿所用的隐秘性的词语。如“五”说“中”,“九”说“爱”,“妇女”说“裹饰”,“鞋”说“踢土”,“站不算命”说“审”等。地方土语比社会土语的应用面宽,值得我们研究并且能进入普通话词汇的主要是地方土语,一般不涉及狭窄的社会土语。例如“黑不溜秋”一词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行运用,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外形特点,又为全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但一部分行业语,因为跟人民生活关系密切,为外界多数人所熟悉,也在口头使用,那就是突破了界限。

北京土语,即北京的地方方言,是指在北京这一地区绝大多数人民能说、能听、能懂的话,其范围也当限于北京地区。粗粗归纳也有以下几类:特有的名物、风俗习惯、熟语、俏皮话儿。

对于北京土语的驾驭,当代作家中,当推老舍先生。老舍先生的北京口语的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老舍先生被誉为我国当代的“语言艺术大师”,其文学语言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然运用北京土语是其突出而特别的贡献之一。老舍先生非常重视从北京土语中提炼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他从大量的北京口语中提炼出俗白、生动、纯净的文学语言,形成了他独特的口语观。在《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一书中有这样的评价:“在运用鲜活的、纯净的北京语进行文学创作和话剧创作方面,老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他不但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的先驱者之一,而且是完全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独一无二的作家。老舍语言在全世界中国语学界被公认为规范的中国语教材,„„如果说《红楼梦》是近代的北京语标本,那么老舍的作品则是现代北京语的当之无愧的典范,在这方面老舍堪称曹雪芹的直接继承者”[1]。我们认为评价是比较符合事实的。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七十余部小说,三四十部话剧和戏剧剧本,还有许多的散文诗歌和杂文,共计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北京话,北京地方性方言,即土语。而土语的运用无疑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先生一生所写的长、中、短篇小说近百部,话剧、戏曲剧本三四十个。除去他初登文坛的两个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偶尔在白话中夹杂着一点书本语言作法,不再把文言与白话夹裹在一起,改为全部使用口语,从而要求自己不要靠任何外加的“作料”,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2]。在老舍的作品中,不论叙事、写景、人物的对话、还是作者的议论及修辞手法,完全采用经过加工的地道的北京口语,既不晦涩,也不华丽,处处显得亲切有味儿、新鲜活泼,看似毫不费力的大白话,但略加思考,就发现原来话中有话,“后劲儿”很足。写人物,可以呼之欲出;写景,展现风俗画和世态图;写事,平易生动。

可以这样认为,老舍先生“开辟了从北京话到文学语言的唯一正确的通道。研究老舍先生在语言领域的创造性的成就是语言学者永远的课题。”[3] 目前,专门研究老舍作品语言艺术的著作和文章多是从语言特色、幽默等方面来论述。例如严光文的《试论老舍作品的文学语言魅力》(1996)[4]、王行之的《老舍语言艺术初探》(1981)[5]、张清常的《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1992)[6]、陆秀艳《老舍作品的幽默语言艺术》(2000)[7]就是从语言特色方面研究老舍的作品,其文章皆是从作品中北京口语化的运用来分析,即语言的质朴简练、生动形象、幽默风格。而没有具体对北京口语的进行统计分析,只是片面而谈,这样的文章已无多少新意,也没有多大的理论价值;也有从语言学角度(词汇、语法、语音等)研究论述的,如詹开第

[8]《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句式》(1985)、陈莉《试论老舍小说语言的三大系统》(2008)[9]形成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北京土语的运用已成为老舍作品的一大特色。

、马尔华《论老舍作品语言的形象性》(2000)[10]、张爱辉,王红梅《老舍幽默艺术的技巧》(2009)[11]其主要观点是用北京口语的语法特点、词汇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作品的分析,探寻老舍作品的艺术魅力。总观现有研究成果,对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体、语用的层面,多从语法和词汇角度进行的考察,而对老舍所有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统计和分析的研究较少,缺乏对北京土语的全面、准确、科学的分析,理论体系的建树尚显欠缺。从语言理论的角度研究的成果较少,专门研究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词汇的文章还没有看到,可查到的关于研究老舍作品的相关著作也只有王建华的《老舍的语言艺术》(1996)[12],而杨玉秀的《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词语例释》(1984)[13]也只是对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进行统计,并没有进行词语运用及语言表现力方面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所以,本课题对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对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的运用加以系统的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也是以补当前研究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的运用之不足。

二、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举要

老舍的文章,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散文,文字都是明白如话的,浅显通俗,如同清澈的溪水那样自然流畅。粗粗看去,好像作家毫不费力的写着一些大实话,略为思索,就发现原来话中还有话,“后劲儿”很足。我们选取了老舍先生主要的、具有代表性作品,对作品中出现的北京土语进行统计分析。

(一)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运用统计分析

1. 老舍长篇小说中的北京土语

《二马》:把子、驳面子、打退堂鼓、大发、大概其、额算、定规、浑吃闯睡、犄角、挤箍、见好儿就收、将将儿、嚼争理儿、楞磕磕的、两腿拧麻花、露精细、毛儿跟头、末末了、拧性、平地掘饽、起毛、起眼、捎带脚儿、捎着撩着、碎嘴子、抬、显摆、懈懈松松、一顶一句、一个过儿、一溜歪斜、一脑门子官司、一顺儿、炸烟、玷儿、折脖子、整脸、抓弄、撞丧、多咱。

《小坡的生日》:拌嘴、登时、赏脸、起去。

《文博士》:磁实、给脸不兜着、企扈、挺脱、起去。 《火葬》:打点、浑吃闷睡、门脸儿、拿时候。

《赵子曰》:打蹦儿、打哈哈、二把刀、高飕、拉着何仙姑叫舅妈、鲇出溜、拧葱、蹚浑水、武大郎捉奸。

《四世同堂》:把肉包子往外推、败火、病包儿、病病歪歪、不得劲儿、不即不离儿、闲盘儿、撑着点劲儿、吃里爬外、赤包儿、打点、打发、当儿、丁是丁,卯是卯、公母俩、光脚的还怕穿鞋的、见台阶就下、禁不起、就手儿、拉老婆舌头、懒骨头、离格儿、脸上跑眉毛、满脸花、没红过脸、没骨头、没打到狐狸反而弄来一屁股臊、闷在罐儿里、蒙着锅儿、迷糊、蜜里调油、摸不清头脑、摸摸脑袋算一个、拧咕、骑在老虎背上、骑着„脖子拉屎、气哼哼、求爷爷告奶奶、全须全尾、热心肠儿、搡、势利眼、淘神、秃眉烂眼、歪打正着、窝囊废、呜囔、无赖子、瞎摸合眼、消停、心里没病不怕冷年糕、新鞋不怕踩狗屎、严紧、眼里揉不得沙子、一箸子、有一搭无一搭、窄憋、指仗、住声儿、嘴吃屎、嘬不住粪。

《骆驼祥子》:碍事、吧唧、摆闲盘儿、拌蒜、棒子面、背黑锅、背拉、背地里、笨手八脚、绷着脸儿、不碍、不到家、不得哥们、不济、不离儿、不论秧子、不上算 、不是味、不着家儿、搀合、撑得慌、程子、吃瘪子、吃心、吃累、哆目糊、出溜、揣着明白的,说胡涂的、吹、吹风儿、磁实、刺儿头、刺挠、答碴儿、打点、打鼓儿的、打一巴掌揉三揉、打油飞、大气、倒打一瓦、倒贴儿、地步、点儿上、点破了题、垫背、吊儿郎当、动换、动窝儿、对付、对过儿、发堵、发毛咕、法子、犯不上、犯牛脖子、犯牛劲儿、放屁崩坑儿、光棍儿、归了包堆、放鹰、缝穷、嘎七马

八、干松、敢情、搁着这个碴儿、过河拆桥、过活、好气儿、合群儿、和稀泥、红着心、胡塞、胡子拉碴、坏嘎嘎儿、混混儿、豁出去、活便、激病、急叉白脸、贱骨头、僵不吃的、几儿、叫真儿、尽着、进项、究根儿、撅 、靠盘儿、可着、吭吃、抠搜、姥姥、棱棱着、尥蹶子、撂台、临完、露一手儿、乱死岗子、麻利、骂了个花瓜、骂骂咧咧、毛咕、冒儿咕冬、没有这么八宗事、闷着头儿、明儿个、磨不开、磨烦、拿„杀气、拿时候、耐心烦儿、闹慌、闹腾、闹着玩似的、腻烦、年头儿、念叨、沤、扒搂、泡、破费、七开八得、起劲、起色、齐理、强打着精神、勤谨、穷光蛋、穷说、饶、饶世界、惹眼、热火、人摸狗样、人味儿、肉包子打狗、软和、撒巴掌、撒欢儿、三天两头儿、扫搭、傻大个儿、傻傻忽忽、煞白、含着脸、神眉鬼道儿、剩汤腊水、是了味、耍骨头、耍滑、耍飘儿、爽性、顺水推舟、随手儿、碎催、损、趿拉、体己、腆、挑头儿、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听风就是雨、挺、土混混、托付、外场劲儿、外找儿、窝、窝心、窝住、无因无故、吸溜、稀里葫芦、闲盘儿、显摆、小过节儿、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邪行、心程、寻思、行、牙碜、眼儿热、哑巴吃偏食——心里有数、眼泡儿、眼前欢、野调无腔、一边儿、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股拢总、一气儿、一时半会儿、一顺儿、一条绳拴着两个蚂蚱,谁也跑不了、一通儿、倚老卖老、硬棒、悠停着、冤大头、晕头打脑、晕晕忽忽、炸酱、招翻了、找不自在、找补、找台阶、找寻、整天际、支使、直当是、转过弯儿来、转磨、转着圈说、钻心。

《离婚》:白毛汗、驳面子、打联联、打眼、二五眼、干铲儿、呱呱叫、关了钉儿、豪横、就手儿、局子、拉不下脸来、来派、溜弯儿、露怯、驴脸瓜搭、蘑菇、哪摸准而去、闹了归齐、能事、手脚不识闲、顺山大炕、四衬、头头是道、秃、瞎掰、象个人似的、小绺、行事、眼生、一个模子磕出来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油水、圆到、炸烟、辗转腾挪、撞丧、嘴是嘴,眼是眼。

《蜕》:不起眼儿、扯淡、出窝老、带手儿、嚎、恨不得、几气、叫劲儿、老到、猛不丁的、怄闲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絮叨、咂摸、这阵儿。

《老张的哲学》:出闷锋头、刺挠、打接应、大姑娘临上轿穿耳朵眼儿、挡挡吊死鬼说煤媒、白饶一番舌、定规、和平着办、横舒着、挤热羊、开殃榜、麻、怯八义、饶、日间、傻铛铛、傻佬、耍文理、心照、亚 、一溜歪斜、遮五盖六。

《正红旗下》:扳死扛、半空儿、虎头虎脑、回话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红过脸、没辙、拿大顶、刨根问底儿、手脚不识闲、甩闲话、蹚浑水、有板有眼。

《牛天赐传》:憋闷、脖儿拐、藏闷儿、岔批儿、铲、扯臊、尘穗、处窝子、措出去、搭把手、搭落、打磕巴、打炮、打坐坡、大饽饽、大水冲了龙王庙、递嘻和、该当、跟劲、故典、官样、豪横、花斑秃、交派、进身、局子、快勺子、棱棱着、连朦带唬、忙叨、冒坏、抹稀泥、木、哪摸准儿去、闹丧、闹油、拧股、贫样、坡脚、全须全尾、肉头、勺勺颠颠、顺、随檐大炕、套着坏、五脊子六兽的、笑不唧的、一个劲儿、一市八街、原来当、圆到、张心、折溜于、抓周、嘬不住劲儿、多咱。

《无名高地有了名》:扯扯皮、够呛、一来二去、起劲、虎头虎脑。

《鼓书艺人》:吃劲,空档儿、叨唠、利索点、费劲、觉着、玩艺儿、溜活、铺场、愣愣瞌瞌、咂咂嘴、打哈哈、腻歪、答喳儿、嚼谷、接碴儿、打唿哨、末末了。

2.老舍短篇小说中的北京土语

《赶集》:毛腾厮火、变着方儿、光眼子、架不住、接济、究真儿、亏空、猫尿、没起色、顺溜、挑唆、应当应分、抓碴儿、抓瞎、炸了烟。

《火车集》:糙糙的、扯己、抽冷子、凑巴、低搭、逗盼打翅、多了去啦、二毛子、干饽饽,辣饼子、咕唧、寒伧、荒荒着、会子、就棍打腿、麻利、摸索儿、抹腻、排练、贫嘴恶舌、铺盖卷、升腾、耍巴、耍刺儿、四白落地、烫儿事、五行八作、懈懈松松、咬吃、阴死巴活、圆场面、走单。

《蛤藻集》:老字号、必不得已、满世界、血丝胡拉、不含糊、干饽饽,辣饼子、露脸、四围、栽跟头、有谱儿。

《樱海集》:但分、翻脸不认人、黑枣、脚踩两只船、卷巴卷巴、拿„开刀、窝儿、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抓破脸、搭着、富泰、冤大头、八九不离

十、不吃劲、擦黑儿、到家、小鞋穿、拐拉、蛤蟆垫桌腿,死挨、挤兑、看哈哈笑、猛不丁的、闹气儿、弄个底儿掉、强打着精神、玩完、栽了、争巴、猪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胡涂虫、劲儿、精、老着脸、龙生九种,种种各别、迷糊、脑门儿、闹闹气、生怕、受洋罪、依着、有来有去儿的、藏着乖的卖傻的、吃挂落、玩艺儿、央告、倒到脚、舍哥儿似的、卖呆儿、有了落了、走走溜儿、越活越抽抽、白面儿。

《贫血集》:打开鼻子说亮话、人不知鬼不觉、含着脸、一扑纳心、作脸。

《集外》:项牛儿、罐里养王

八、没包涵、不错眼珠、调过儿、顺口搭音、撑不住、谱儿、透着。 3.老舍戏剧、戏曲作品中的北京土语

《茶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话说开了、包圆儿、褒贬、闭闭眼就过去了、别说、不搭调、„不过来、不含糊、不象样子、不知好歹、吃香、打抱不平、大意、待会儿、捣乱、倒许、地道、丢了魂似的、抖威风、逗气、逗嘴皮子、分不开身、风凉话、胳臂粗、隔行如隔山、拐带、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过瘾、好好的、红的不得了、候、花哨、滑、活活儿„死、交情、嚼谷、街面上、今儿个、觉乎着、坑、拉到、老妈妈论、老好人、量、蹓跶、乱乱哄哄、买好儿、美言几句、拍老腔、跑腿、绕脖子、人缘儿、忍着点、伤了和气、上座儿、实话实说、树大招风、耍无赖、耍嘴皮子、顺心、说和、说媒拉纤、说着烫嘴、死马当活马治、趿拉、听蹭儿、外场人、先后脚儿、闲在、歇歇腿儿、邪门、心路、心眼儿里、行行好、眼拙、咂摸、早班儿、折腾、抓早儿。

《春华秋实》:爱理不理的、棒、不差嘛的、不对劲儿、不见兔子不撤鹰、吃不开、打马虎眼、放鹰、赶明儿、够呛、脚后跟打后脑勺、叫劲儿、摸底、摸着黑儿、捧场、饶不开扣儿、说了归齐、算账、挺、吐口话儿、小小不言、一个鼻子眼出气儿、这早晚儿、坐窝儿。

《残雾》:挂火、活动、局子、口敞、少形、有时有会儿、折干儿。

《方珍珠》:抄百总、吹灯、挫磨、打开鼻子说亮话、大模大样、别扭、咯吱儿、杆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胳臂拧不过大腿、裹乱、寒伧、猴儿拿虱子,瞎掰撅、抠门儿、溜儿、漏子、冒而咕冬、胳劈钱、拍拍脑袋算一个、撒村撒野、闪展誓挪、说曹操曹操就到、添乱、外场、玩完、玩艺儿、新新、丫头养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羊群里出骆驼、要„好看、一晃儿、有这么一说、正经八百、嘬抹。

《归去来兮》:念叨。

《龙须沟》:熬着、挨着班儿、白、霸道形开、揉碎、保驾、抱脚儿、奔、甭来这一套、憋坏、别扭、并不上嘴儿、脖儿拐、不打价儿、不大得烟儿抽、不象话、不言不语、藏藏掖掖、尝甜头、唱玩艺儿、差不离儿、成什么话、成天际、吃不了兜着走、出故典、闯丧、吹胡子瞪眼睛、打盹、打交道、打冷战、打里打外、打连台、大估摸、担待、当耳旁风、叨唠、瞪着眼挨饿、地道、兜着、兜着底儿、抖漏、堵得慌、堵搡、肥头大耳朵、废物点心、服软儿、赶尽杀绝、赶碌、赶趟、高高手、搁着你的,放着我的、给脸不要脸、够瞧的、够受的、骨子里头、管他呢、惯、寒伧、好歹、好死不如癞活着、合身儿、横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活生生、犄里旮旯、几儿、加盐儿、夹起尾巴、揭不开锅、街坊四邻、解手儿、借光、借着、紧自、精、情湿烂滑、井水不犯河水、局、可倒好、哭不得笑不得、拉扯、拉不出屎来怨茅房、拉座儿、老梆子、老八板儿、老娘儿们、老天爷俄不死瞎家雀儿、连苍蝇都不敢得罪、溜、溜儿、漏子、没皮没脸、没偏没向、汉头脑儿的、没影儿、没辙、煤核、纳闷儿、闹哄、那口子、趴下、泡蘑菇、婆婆妈妈、破家值万贯、掐了脑袋的苍蝇、戗、人头儿、日崩、如今晚儿、软不吃,硬不吃、软的、撒开了、三钱儿油,俩钱儿醋、散逛、晌午、赏脸、上手儿、身上痒痒、识文断字、事由儿、受气包儿、受窝囊气、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顺眼、说走嘴、抬举、讨人嫌、甜甘、铁了、兔崽子、外带着、玩艺儿、玩、玩完、伍的、瞎扯、瞎聊、现而今、想头儿、小丫头片子、新鲜劲儿、新鞋不踩臭狗屎、丫头养的、压根儿、一拨儿、一钉点儿、一个心眼儿、一天翻十八个跟头、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的脸、有人家儿、有瘾、砸了、在行、在心、脏字儿、扎挣劲儿、招事、照面、折磨、这程子、这么、真格的、真够瞧的、真有你的、正经事儿、至不济、抓弄儿、自个儿、走对了劲儿、嘴强身子弱、左不是、坐蜡。

《女店员》:板儿车、鼻子不是鼻子,脸于不是脸、吃不开、闯练、错翻了眼皮、打气、打头阵、得、红的不得了、擂、楞头葱、利落、溜溜、铆足了劲儿、门当户对、腻、派头儿、骑马找马、敲着撩着、饶头、砂锅砸蒜——锤子买卖、上赶着、伸把手、伸手、身子骨、什么的、耍贫嘴、甩手、顺当、添补、投缘、下不来台、现眼、小不点儿、心里打鼓、眼皮子高、一板一服、一个劲儿、一楞儿 硬正气儿、再分、招儿、针头线脑儿、嘴儿来嘴儿去。

《面子问题》:分心眼、忙叨、穷相、少形。

《全家福》:不得劲儿、„不得了、不敢当、陈谷子烂芝麻、地道、多半儿、胳臂拧不过大腿、好在、家里长短、净、喇喇忽忽、论、没解开扣儿、猛不丁的、入了迷、耍花招儿、顺嘴儿、死心眼儿、小不点儿、砸锅、沾光。

《柳树井》:嚼舌头、乐乐手。

《神拳》:巴结、把式、白、成不了气候、穿一条裤子、担待、二毛子、跟着吃肉的喝汤儿、黑灯下火、节骨眼、揪心、哭丧着脸、棱缝儿、没心没肺、蒙头转向、碰钉子、太岁头上动土、掏坏、挑眼、外秧儿、邪魔外道、压不住台、转磨。

《谁先到了重庆》:溜儿、派儿、绕湾儿。 4老舍散文和杂文等其他作品中的北京土语

白、不着边儿、打下手儿、寒伧、叫座儿、邋遢、老妈妈论、撑腰、出门没挑好日子、出手、打扰、多了去啦、个得个儿、胡吃海塞、浑吃闷睡、火儿啦、搂包的、末末了、饶、亚、咂摸、这不结啦、讨好儿。

(二)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运用举要

词语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以丰富的词汇描绘出构思时候的心态,词汇多而不显堆砌,说道理而并不沉闷,这是老舍先生词语使用的一个原则。老舍先生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北京土语词汇,用自然流畅、纯净漂亮的现代白话语言,将人物性格、人物关系表达得生动、传神。

1.名词土语运用 在土语名词的使用中,有表现人、时间、物等的名词,作者抛开书面的名词的运用而是采用鲜活的北京地道的口语,这无疑使其作品通俗化,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例如:

①我不是到上海去了一程子吗? ... 《骆驼祥子》 ②我走,好让你们省点嚼谷呀! .. 《茶馆》 ③丁二爷听见张大哥的语声,慌忙藏在里屋去出白毛汗。 ....④是呀!他托了个人情就考上了。从他一挂牌,我就提心吊胆,怕出了蘑菇。

.. 《离婚》

⑤按照着秦老者的心意,妙斋应当娶个晓三从四德的老婆,而后一扑纳心地在家里....看守着财产。

《不成问题的问题》 例①“一程子”的意思是一段时间;②“嚼谷”是指粮食的意思;③“白毛汗”是受热或受惊而出汗的意思;④“蘑菇”是麻烦的意思;⑤“一扑纳心”意思是安分、专心。一程子、嚼谷、白毛汗、蘑菇、一扑纳心都是十分地道的北京土语,而加以作者巧妙的运用,使这些词语更具表现力,突出所要表达得内容,概念形象化。“嚼谷”和“蘑菇”,它们都具有相应规范的词语,即粮食和麻烦。如果我们把它们换成了规范的词语,不难看出,同样的意思却没有土语的表现力度,突出句子的张力。 2.动词土语运用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是通过语言的手段对人物和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人物的形象鲜明、事物的形态突出,具有可视性的效果。从遣词方向看,动词的锤炼常常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个目标。例如:

⑥小二德子

上边怎么交派,我怎么干。

.. 《茶馆》 ⑦话虽是这么说呀,二妹妹,一家有一家的难处.看你大哥那么精明,其实全是——这就是咱们姐俩这么说一瞎掰,儿子,他管不了;女儿,他管不了;一天到晚老是应..酬亲友,我一个人是苦孩儿。

《离婚》 ⑧我这不过是跟你叨唠叨唠,别对任何人说呀! .... 《龙须沟》

⑨你别抹稀泥,办事就要一是一二是二。 ... 《牛天赐传》

⑩谁敢跟我耍骨头,我揍谁。 ...

《骆驼祥子》

11让了三四次,他才不得已的,像一条毛虫似的自己拧咕到首座。 ○

.. 《四世同堂》

例⑥“交派”的意思是分派和安排;⑦“瞎掰”的意思是没用,白搭;⑧“叨唠”的意思是没完没了地说,重叠式意为说说,谈谈;⑨“抹稀泥”的意思是你别抹稀泥 ⑩“耍骨头”故意挑逗,捣乱;○11“拧咕”的意思是走路时身子某些部位来回摆动。

3.形容词土语运用 在作品中土语形容词的使用,在描摹事物时都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饱满的感情色彩深化了词汇的表现力,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同样,这些词汇在作品中的出现,也体现了老舍作品浓郁的口语色彩。例如:

12刘麻子

○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

《茶馆》

13这几件家具多磁实,且用些年呢。

○..

《文博士》

14每一个声音都像踩了猫尾巴那么叫得钻心! ○

..

《骆驼祥子》

15喝完了酒,更新新了,那个老家伙给了酒钱。 ○.. 《二马》

这里,“地道”是真正、纯粹的意思,“磁实”形容东西坚固,事情牢靠,“钻心”是形容心里特难受的意思,“新新”是新鲜的意思。

4.俗语、谚语等土语词运用

老舍的作品中有大量的生动的惯用语,也使其作品语言富有北京口语色彩。这些惯用语包括俗语、谚语的等等。而这些词汇对于刻画人物和渲染气氛,起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不同体裁的语言,揉合在一起,形成多体混成,语言呈现“立体语言”的态势,显得丰富多彩。 (1)俗语类

16唆!咱们现在都过得怪好的,说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干什么呢? ○......

《全家福》

17他愿意心中有个准头,哪伯剩的少,只要靠准每月能剩下个死数,他才觉得有希○望,才能放心。他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 .......

《骆驼样子》

18年头一旦大改良起来,我们的小改良全算白饶,水大漫不过鸭子去,有什么法儿○

.......呢!

《我这一辈子》

19你看看,多咱他们欺负到我头上来.我教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

《龙须沟》

20是呀,办好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

《正红旗下》

21今儿个咱们可得把话说明白了,当着诸亲众友,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你的侄子是你的骨肉,虽然咱们不是亲手足,可也不远。

《牛天赐传》 这里,“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水大漫不过鸭子”比喻超越不过去,没有办法,“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惹出了事或造成了不良后果必须承受,原是方言俗语,流传开后,它的原意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淡忘了,反倒是它带着警告、威胁语气或玩话的引申义,为大家所熟知,其意即指:“出了问题,(你)要承担一切后果”或“有你好看,“舍命陪君子”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误会、冲突、争端。

类似例子还有“不见兔子不撤鹰” “揣着明白的,说胡涂的”“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等等。 (2)谚语类

22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小坡的生日》

23老李、自从我一和你见面,心里就说。这是个朋友,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 ○..........

《离婚》

24虽然这样,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到底还得算是阔军。

○.........

《文博士》

25找大蝎去, 解铃还是系铃人,他必定有办法。

○.......

《猫城记》

26他晓得“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的道理,可是他豪横了一生,难道,就真把以○...........前的光荣一笔抹去,而甘心向敌人低头吗?

《四世同堂》

这里,“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解铃还是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既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比喻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对方屈服。也指依附或有求于人,只得委曲俯就。 类似例子还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听老人言,祸事在眼前”“新鞋不踩臭狗屎”“一寸光阴一寸金”“喝酒喝厚了,赌钱赌薄了”“丁是丁,卯是卯“等等。

以上所列只是举例性质,在老舍作品中这类北京土语词汇是俯拾皆是的。值得提出的是,老舍作品中的这些俗语、谚语大都取自民间下层人们的生活,具有活的生命力,这同作品语言浓郁的北京口语色彩相得益彰。

三、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运用类型

(一)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北京土语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特征,就是指“这一个”所独有的身份、经历、职业、爱好、文化修养及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人际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等待的性格特征。约·埃·史雷格尔说:“巨匠愈伟大,人们能从每一句台词里看到他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中,可以“‘看’出其相应的特定动作、行为意图、心理状态和情感流动,并与上述个性化因素协调统一,形成有机的暗示信息„„”[14]而在剧本中作者的这种手法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

27齐母:你怎么想去卖什么针头线脑、三个钱的姜两个钱醋呢? ○....

《女店员》

这里以针头线脑、姜、醋这些日用品名把“售货员”的概念形象化了,而且不厌其烦地加上了“几个钱”之类的附加语,生活气息盎然,由此将说话者的思想活动表现得极为鲜明。

28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

....都请安、鞠躬、作揖。

《茶馆》 这里同样北京土语词汇“打抱不平”形容了常四爷的人物性格,从而活化了他的形象。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性格耿直、刚强,富于正义感和爱国心的“旗人”的一个鲜明的

人物形象在我们眼前。

29四嫂 ○她忙啊!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也不是要开什么大会,就是办喜事的意思。她说啦,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换上新鞋新袜子呢!您看,这双鞋还真抱脚儿,肥瘦儿都合适!

...

《龙须沟》 丁四嫂穿上了新鞋,她可以说“合适”,但远不如说“抱脚儿”来得亲切、妥帖、生动传达出此时此地她人物的心情。

类似的还有“一扑纳心”“横打鼻梁”“毛咕”“瞎摸合眼”等等这些土语词汇的运用就比我们普通话更生动,使我们倍感新奇。

(二)表现人物生动的行为动作特征的北京土语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是通过语言的手段对人物和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人物的形象鲜明、事物的形态突出,具有可视性的效果。从遣词方面看,动词的锤炼常常可以较好地达到达个目标。通过对动词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人物的语言中,动词不仅能够表现动作,而且能够传达动作发出者的意图、心态和情感。可见富有动作的语言是如此的极具表现力。而在老舍的作品中有些表示动作的词汇不是一次用到,而是在作品中不断地出现,不难发现老舍先生对它们的喜爱,如;

30四爷 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 ○..

《茶馆》

好!王掌柜,我可有洋朋友,你咂摸咂摸,这个滋味儿吧。 ....

《正红旗下》

31我那口子没毛病,就是不好好地干!拉不着钱他泡蘑菇,拉着饯,他能一下子都○

...喝了酒!

《龙须沟》

这里的“咂摸”是思索,考虑的意思。在句中,如把“咂摸”换成普通话词“思索”或“考虑”:我这儿正琢磨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则让人读起来就没有原来的那个味儿了,而北京土语的使用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征,极具感染力。“泡蘑菇”是故意拖延时间的意思。如原文所说:拉不着钱的时候他就故意的拖延时间,不好好的干活。而当拉着钱的时候呢,却把钱用来喝酒。动作化的遣词特色形象的描写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活化了人物的内在性质。

32 哎呀,哎呀。又高起去了,刚一喘气.忽又头朝下落下来了。 ○..

《小坡的生日》

33 唐先生自己没有什么资格,所以虽然手笔不错,办事也能干,可是始终没能跳腾○起去。 ..

《文博士》

北京早期口语中表趋向的词有“起来”和“起去”两个,现只剩下前者,而在老舍的作品中却保留着“起去”。这里的“起去”,既很好地表达了动作的趋向一—与“起来”不完全相同,“起去”似乎有渐趋远去、上升的意味。同“高”“跳腾”等动词语义相适应,又含有浓厚的北京口语色彩。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典型的北京土语词汇描述出了人物动作行为,活化了人物的形象,使得其作品语言带上了浓郁的北京风情和生动的口语韵昧。

(三)表现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的北京土语

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隆皮尔(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口语决定我们的生活组成。”如在作品《正红旗下》中:

34眼看就要过年,佛桌上的五供檫了吗?

..

35可是“二鬼子”的确有些本领,是我的洗三办得既经济,又不完全违背“老妈妈论”○....的原则。

“五供儿”是供盛祭品的器皿。一套为五件,故名。洗三”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老妈妈论”老婆婆们的道理﹑说法。

这里的五供、洗

三、老妈妈论都是旧风俗的词汇,然从这些的土语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化背景,旧式的风俗习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因循守旧,封建思想的桎梏。

同样,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层面上,北京土语的运用也很好地反映了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老舍的作品充满了社会生活的气息。

说话,是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行为之一,似乎没合什么可多分析的。然而,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却发现了那么多与“说话”内容有关的表达方式。表一般交谈的有:“过话、顺口搭音、打哈哈、摆闲盘儿、扯淡、念叨”等;表无话找话的有:“耍贫嘴、耍嘴皮子、扯躁、碎嘴子、叨唠”等;不好意思说用“说着烫嘴”;文绉绉地说用“转文”;私下里说是“嘀咕、咕唧”;不直截了当地说是“绕脖子、转着圈儿说”,心里存不住话则是“ 不住粪”;还有,“吭吃、打磕巴”等为口吃、结巴的样子;“嚼舌头、甩闲话、贫嘴恶舌、拉老婆舌头”等为闲言碑语、搬弄是非的神态。而在表现骂人、吵架的词汇运用上,土语的活用也是如此的恰当。例如:

36那天吃饭的时候,谁和妹妹拌嘴来着? ○

..

《小破的生日》

37为什么张大哥不直接的阻拦小赵?或是当场鼓动我或太太和小赵。嘴是嘴,○

....眼是眼?

...

《离婚》

38志芳,我看你得意得出奇呀,敢跟我嘴儿来嘴儿去的。 ○

......

《女店员》

39他逼着他拿钱,而且骂骂咧咧,似乎是骂给大家听。 ○

....

《骆驼样于》 这些都是来自生活中的北京土语,意义大致相同,同样都是描写关于吵架和骂人的。但在具体的场合,配合具体的内容,就用得十分的妥帖。

四、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运用特点

谢皮洛娃在论述文学作品的语言时讲道;“作品语言的美,不是作家为着再现生活特地挑选一些华丽的辞藻儿能达成的。作家达到语言的真正的美,在多数情况下,是使用最普通的一些词句,然而这些词句在形象表现上下文中,获得审美倾向。”[15]同样,老舍的作品用纯净自然的北京土语,在富于表现力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中,展示了巨大的语言艺术魅力。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土语的运用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北京土语词的类别丰富。在老舍先生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北京土语词汇,这些词汇的类别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熟语。在土语名词类的运用上,都是表现人、物、时间的名词。如:表时间的名词有“今儿个”、“明儿”、“现而今”、“下半天”、“末”“老年间”;表物的名词有“嚼谷”、“门了”等。动词类一般表现人物的行为动作,思想活动等。如:“拉拢”、“白毛汗”、“咂摸”、“照应”、“拉倒”、“交派”等等。而形容词和熟语一般用在刻画人、事、物和渲染气氛上,如:“地道”、“钻心”、“新新”、“水大漫不过鸭子”、“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等等。作品中大量口语词的使用,使作品语言活泼自然,带有浓郁的北京风情和口语韵味。这些词语有的本身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生动性、生命力,十分活泼有趣、质朴自然,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使人读来倍感亲切、鲜活和平易。适应口语表达的需要,符合当时的社会语言环境,北京土语的使用,与言语题旨情境相适切,运用独特。

第二、北京土语的修辞运用贴切。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对北京土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十分丰富,有比喻、借代、夸张。例如在《全家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总算有了进步,没把食堂办砸了锅!这里的砸锅是比喻事情彻底的失败。同样在《方珍珠》中:共产党不像国民党那么拍拍脑袋算一个,连鸡毛蒜皮都可以作党员!这里的鸡毛蒜皮比喻表现极平常的人和极轻微的小事。还比如陈谷子烂芝麻(比喻无关紧要的旧话、旧事)、磨豆腐(比喻说话慢慢腾腾,哆里哆嗦;或做事拖拖拉拉)、绕弯子(比喻说话不直截了当)、膛浑水(比喻跟着别人一起干坏事)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的例举出来。在作品中表借代的有:睁一眼闭一眼(指看见了却装做看不见,有意马虎、敷衍过去)、耍嘴皮子(只说不干,或卖弄口才)、针头线脑儿(代指针、线等价格低廉的零星日用品)、吃瓦片(“瓦片”与房子有关,该惯用语代指靠房租生活)等等。在老舍的作品中还有一些土语的语义是通过夸张修辞手段形成的。如:打开鼻子说亮话(指说话坦率,有话不藏在心里)、脚后跟打后脑勺(指十分忙乱的意思)、放屁崩坑儿(指人极端坏,极端厉害)等等。这些土语不仅表示一定的意义,而且在修辞上也有重要的地位,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土语通过贴切的比喻,使语言具体形象,可以把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的东西,唤起人们的想象,使人如见其状,如临其境,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使用一般词语更能给人新鲜感。

第三、北京土语的运用频率高。通过前面对老舍作品中北京土语的统计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使用北京土语的数量上之多,老舍先生无疑是独一无二的。而同为北京籍的作家如邓友梅的作品《那五》、《烟壶》、《索七的后人》、《“四海居”轶话》,刘绍棠《瓜棚柳巷》、《蒲柳人家》,苏叔阳《左邻右舍》、《家庭大事》、《故土》,刘心武《钟鼓楼》,王蒙《说客盈门》,陈建功《丹凤眼》其作品中的北京土语运用较之老舍先生来说,是极其少的。所以,通过对作家们北京土语的运用数量上看,可见老舍先生在北京土语的运用上是独树一帜的。

第四、北京土语的运用风格表现为:生动形象、准确精练、质朴自然、浅显易懂。 老舍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北京土语,但并不是古雅深奥、晦涩难懂的,其都是浅显易懂、通俗化的词语。经过作者对北京土语的提炼,用词生动形象,极具表现人物的个性化和行为动作。同时,在词的运用上力求简练,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作者舍弃那些书面运用的词汇,而专用北京群众土语来描情状物,表情达意。

综上所述,北京土语的运用,使其人物、环境、背景内容上成为老舍作品的语言的艺术整体。他说过: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和感情怎样好呢?是的,一个深思熟虑词汇的运用,胜过千百句废话,而土语恰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最好的语言。老舍先生充分发掘并利用北京土语的长处,以其智慧的笔触与真诚的人格构筑出一个内蕴深沉的艺术天地。

清人沈德潜在《说语》中所说的“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其实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同样,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词汇的巧妙运用,极俗的词句也会有珠光宝色,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的确,纵观老舍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他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通俗性和文学性统一,为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为提高白话文学语言的表现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参考文献:

[1]洪忠煌、克莹.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227 [2]老舍.老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苏叔阳.北京话与“文学语占”和老舍[J].海内与海外,2005:4 [4]严光文.试论老舍作品的文学语言魅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23(1). [5]王行之.老舍语言艺术初探[J].当代,1981,5. [7]陆秀艳.老舍作品的幽默语言艺术[J].衡阳师范学院报,2000,21(2). [8]詹开第.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句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 [9]陈莉.试论老舍小说语言的三大系统[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5). [10]马尔华.论老舍作品语言的形象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4(4). [11]张爱辉,王红梅.老舍幽默艺术的技巧[J].文教资料,2006,25. [12]王建华.老舍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 [13]杨玉秀.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词语例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4]郝孚华、张居华.文学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15]谢皮洛娃.文艺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32. [16]徐世荣 .北京土语词典 .[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17]王建华 .老舍的语言艺术. [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18]罗常培 .语言与文化. [M].北京: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 [6]张清常.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4.

第四篇:青州方言土语欣赏

八十年代上大学时,不兴讲普通话,我讲的青州话,同学们都说很土;回家看电视,开会的场面,领导讲青州话,感到是有些土,尤其是广告上采访农村老太太,讲出来的青州话更是土得掉渣。那时觉得青州土话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直到有一天听了一首用青州土话演唱的《狼爱上羊》,觉得青州土话有点意思,后来便陆陆续续地搜集青州方言土语,几年下来竟积累了

五、六千条,这时才彻底扭转了对青州土话的片面看法。这些取之不竭的词语、短语、俗语、歇后语等时不时地从我的脑海和别人的口中冒出来,数量之多使我感到吃惊,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更让我钦佩。

青州方言土语丰富多彩,从搜集到的方言词汇所涉及的词类来看,就涵盖了普通话里面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助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所有十二个类别。这些词汇在青州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通话里有的词语,青州话里有;普通话里没有的词语,青州话里也有。有些字、词典里面竟然找不到字音、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字、词来表示,只好另造一个字,这样的字已经造了好几百个。打人的“打”,在青州土话里就有“撮、搧、、、、捶、摢、捣、抮、、挵、抡皮锤”等十几个这样的意思。农村妇女教育孩子经常说:“你找事茫我煞你还!”就比“我打你一耳光”生动得多;“我煞你”就比“我摔死你”更有力度。同样是这个“打”字,与不同的字词组合,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打酱油”的打当“买”讲;“打水”的打当“担、挑”讲;“打井”的打当“挖、钻”讲;“打草儿”的打当“写”讲;“打食儿”的打当“寻、觅”讲等等。

“胡来”、“胡闹”、“乱”这个意思,青州土话里词儿更多:“胡来来”、“胡闹台”、“胡粘粘”、”“胡达达”、“胡捣蛋”、“胡儿粘鱼”、“胡儿马约”、“胡戳狗顶”、“胡愣根儿”、“胡果脑扫”、“胡打梆子乱敲磬”等,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法。这些字词丰富了青州方言土语的表现力,在口语中被广泛使用。

青州方言土语的地域性差异,使很多词语更加丰富多彩。傻和傻子在青州话里一般叫“嘲”、“嘲巴”;青州北部叫“绍道”;东部叫“二(lәr)枉”,当然,还有“半嘲”、“半吊子”、“晕实”、“二半吊子”、“二百五”等叫法。同样是鸭子,有的地方叫“扁嘴”,有的地方几叫“呱呱子”。同样是田鼠,有的地方叫“地老鼠”,有的地方叫“地貔子”。

还有数量繁多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在青州民间广为流传,涉及天文、地理、农事、气象、风俗、人生哲理、生产生活经验、待人处事、社会现象等诸多方面,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云门山戴帽,长工睡大觉”、“出南门,上瓜市”、“五里堡子那闺女出俏——出山俏”、“心急喝(哈)不了热粘煮”、“冻了咸菜瓮,冻不了孩子腚”、“买溜块布来拖拉着——迭不地叠”等等,使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增加智慧。

青州方言土语在表现人的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物体、动物动感等方面,不仅词汇丰富,而且生动传神,极具感染力。

上文提到,仅表示手打的动作的词就十几个,加上别的动作就更多了。两个手指的动作“捻现”、“揥”、“扽”,比如:我头上有白头发,别捻现连,爽给我揥出来办。五个手指同时动作“窝攥”,比如:她看了一个男生给她写的情书,窝攥窝攥扔了。两手臂举起来叫“舞扎”,小孩让大人抱抱会“挓挲”着手臂。小孩“打滴溜”又叫“打坠骨碌子”,比如:孩子走到肯德基门口打坠骨碌子说啥也不走,非要买。走路扭叫“扭啊捏啊地”,如:她那个男人走起路来扭啊捏啊地,和个娘们啊似的。整个身体都动起来就叫“老母猪筛糠”。打架打不过别人耍赖躺在地上叫“下躺柱子”,躺下爬叫“蛆爬”,躺下打滚儿叫“挣命打扑拉”。

孩子高兴了望着大人亲叫“上头扑面”;两个人嬉闹叫“戳七闹八”;“三闹两闹”“闹恼了”于是就“抡皮锤”、“打成一个蛋”、“打窝蜂溜”、“打成黄河溜”。打疼了肯定要哭,先“撇悠嘴”,再“搐嗒鼻子”最后开始“嚎”。不高兴脸色难看叫“啷荡脸”、“曲戗脸”、“蹀躞脸”、“呱哒脸”;高兴了就“笑迷滋儿地”,“姿么悠儿地”,“唱吱悠儿的”、再高兴就“呲泄呲泄地”。

谚语、俗语、歇后语在表现人的行为时就更生动、传神。“jin jin(今今)耳朵腮动弹”用耳朵和腮的密切关系比喻裙带关系;“摁哈葫芦瓢起来”表现的是人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山神爷撵犸虎(狼)——神蹿溜狼蹿”更是把山神爷追狼的激烈场面渲染的淋漓尽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把一个犟驴脾气的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jin(今)不长长,拉不团团”说的是人没有主见,无论别人怎么帮助他都无济于事。“三脚(pǎi)不出个屁来”指人话少,硬逼他说也白搭。“不摁着不拉屎”说的是改办的事不主动办或者拖着不办,在外力逼迫下才不情愿地办。有些歇后语特别善于运用两个相对的事物来阐述事理,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粗大拇指,细鼻孔眼儿;张飞的大眼儿,地貔子的小眼儿,两种相对的事物用在用歇后语“大拇指头抠鼻子—— —点空也没有”、“张飞拿溜个地貔子——大眼儿瞪小眼儿”里面来表现“没有空”和“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可以说是令人叫绝!

青州的先人们在创造动物名称的词汇时,特别注意表现动物的特点和动感。蛾子青州话里叫“扑拉蛾子”看到这个词时,我们就仿佛看到蛾子忽搧着翅膀在飞,听到了蛾子翅膀“扑拉扑拉”的抖动声;“乌英哇(蝉)”、“知了”、“光棍儿多戳(布谷鸟)”、“咕咕喵儿(猫头鹰)”、“呱呱子(鸭)”、“滴滴水儿(鸟)”纯粹是按照这种动物的叫声造出来的词;那些在树上滴溜当啷垂着的大袋蛾,用“吊死鬼”来命名真是惟妙惟肖;把那臭哄哄、让人作呕的臭椿象叫做“臭大姐”再确切不过了。 有些词儿既可以表现人的动作、感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运动或状态。“豁些”主要意思是晃动、震动。比如:邢台地震的时候,我们这里也豁些豁些的。由震动又引申为人或人心的躁动、震撼。比如:李书记在村头跺跺脚,整个庄都豁些豁些的。说明李书记权势大、说话有分量,众人都害怕。再一层意思指肉体一阵阵疼痛。比如:今天吃了个辣椒,辣得嘴唇豁些豁些的。“泚”这个词也有多个意思,一是指气流冲出,如:放爆仗泚着手溜。二是搭理,如:想叫我和你好啊,我不泚你!三是液体溅出,如:把菜汤泚溜一地。

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造就了青州人豁达开放、朴实正直的品质,也培养了青州人自信开朗、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这在青州方言土语中得到充分体现。

有些忌讳的词语,用一个幽默的方式说出来,避免直接谈论造成的不悦。人们一般不直接谈论死,人死了说是“老了”,死人穿的衣服叫“老衣裳”、“寿衣”。人去世了都要火化,过去的火化场都有高烟囱,所以青州人就把“死”形象地称作“爬烟筒”。人们坦然地谈论生死道:“别计较生前高低贵贱或你干啥我干啥,以后都到一个厂(火化场)报到”。有些让人厌烦或痛苦的事儿,故意把它们说得生动有趣味,在黑板上写作业叫做“爬黑板”;一不小心被人踩了脚,调侃为“大白呀上脚(角juě)楼”、“对不起,耽搁你那脚落地连”。走路或者爬山累得腿疼,说是累得“腿肚子朝了前”;看一眼不叫看一眼叫“瞧一鼻子”等等。

有些比喻不仅贴切形象,还令人产生丰富联想,使人哑然失笑。两个人关系密切说是“好成一个头”、“同穿一条开裆裤”,这是好的最高境界吧。人心眼多叫“抠(kóu)”,而且“抠”得能“长杭个把儿滴溜(提)着”,头上长上个把儿,岂不变成牛魔王了?小时候记得大人经常说一些吓唬小孩儿的话,比如:“骑狗烂裤裆”、“闺女和小厮玩烂脚脖丫子”,前面一句出于安全的考虑,意思是:小孩不能骑狗,狗急了眼会回头咬你一口!后一句是告诫孩子不能早恋。这里面不仅有富有生活哲理,而且在表达上生动有趣,让孩子易于接受。

最有情趣的还是有些俗语、歇后语表达出的幽默场景。一位青州农民平常下地干活没有功夫教育孩子,孩子做的错事都给他记着帐,攒到下雨阴天的时候算总账,一块打,这就是歇后语“阴天打孩子——接就功夫”所表现的情形。这位农民老哥不懂教育方法,但珍惜时间,既往必咎,赏罚分明的做法却令人忍俊不禁。一些性格毛躁,风风火火的人办事往往不拘小节,但是到集上去截(买)布,没有时间叠起来拿着走,而是拖拉着走,让人看了肯定会捧腹大笑。“截溜块布来拖拉着——迭不地叠”,把这个青州第一大忙人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夏天盖房子时很热,光着膀子干活很正常,但有一位非要脱光了上房顶去拧屋脊,人们在贬扯他嘲的同时,也一定乐的呵呵笑,这就是歇后语“光着腚拧屋脊——对不住四邻”所描写的一位青州人。“杀倒树摸老鸹窝——玩保险的”,这种得不偿失可比入了太平洋保险还保险,百分之一千的保险。“八月十五蒸糕——趁早”,腊月十五蒸年糕也不算晚,提前了四个多月蒸年糕,这种极致的夸张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仔细品味无不透露出青州人认真执着、风趣可爱的性格。

古今做生意或者干什么事赔钱是经常发生的事儿。有的钱赔完了,赔房子赔地;再厉害一点赔老婆孩子。青州人贬扯赔钱的人说是“赔掉了腚”、“赔得看不见了”,更有甚者,说是“赔了个屌蛋精光”。赔了房子可以再盖,赔了老婆可以再娶,把男人最珍贵的东西赔没有了,赔得真够光的,变成太监了,真乃人生奇耻大辱,看来确实赔大发了。

青州方言土语不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而且辉映着历史的进程,打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一段历史甚至会创造一些特有的词汇和语言。

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欠发达,人们无法像今天这样准确地预报天气,只能凭一代一代的经验积累,年复一年的观察天象来预测天气,像“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云门山戴帽儿,长工睡大觉儿”、“早晨下雨当日晴”、“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那时的天气预报吧。食物、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它们之间哪些可以混合(青州土话叫“合味”);哪些不可以混合(青州土话叫“犯相”),在没有化验设备年代,只能靠经验去判断,因而这些谚语就显得弥足珍贵:“桃养人,杏伤人,李子行里抬死人”、“吃了地瓜吃柿子,作死不看好日子”、“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遼街爬”,这些谚语在方言土语中占了相当一部分,它们口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外国物品也源源不断传人中国,像“洋火”、“洋油”、“洋灰”、“洋茄子”、“洋柿子”、“洋姜”等就是打着那个历史阶段烙印的词汇。解放前人们盼望的好生活就是:“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都早已变为现实。七十年代,有这么一段儿顺口溜:“支部书记嘣嘣嘣(拖拉机),公社书记一三零(卡车),县委书记帆布棚(吉普车),省委书记放光明(轿车),中央首长天上行(飞机)”,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年代各级领导交通工具的现实状况。人民公社大集体的时候,作为农村“三级所有”最基层的小队,队长、会计、保管员都是掌握着人财物分配使用权的实权派。社员编的顺口溜,就反映了那时的现实:“惹着队长干重活,惹着会计笔杆子戳,惹着保管压秤砣,惹着挖大粪的两勺儿顶一勺儿”,权力的重要和滥用可见一斑。到了生产大队,支部书记的权力就更大了,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社员戏称为“土皇帝”。虽然是皇帝,有时候还是要和社员一样干活。有一句歇后语:“书记铡草——撅腚(决定)一切”,描写了一个不脱离劳动而又大权独揽的农村支部书记,非常生动形象。这个歇后语同时也反映了几十年来,农村基层党领导一切,支部书记说了算的社会现实和体制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那时盖房子大兴“锁皮厅”,也就是外形象老式锁那样的房子。“锁皮厅”也就成了那个特殊年代里风靡一时、令人羡慕的名词。九十年代初期农村流行一句俗语:“骑摩托,穿风衣,腰里别着对讲机,开口就是妈那个逼,一看就是个副乡级”,话虽土点,却是对那时乡镇干部的真实的写照。现在农村致富不靠种庄稼了,种药材、种蔬菜、种花卉苗木,“玩大棚”又成了时髦词汇。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许多方言词语象“碌碡”、“砘骨碌子”、“wù轳”、“浅鞋”、“裹脚布子”等将逐渐被淘汰,被人们淡忘,同时,许多新鲜词汇和语言也会不断产生,这是符合自然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好事。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社会和历史作为客观存在,必然在方言土语中得到展现。我们通过学习方言土语,了解历史知识,洞悉那个时代的风貌,对于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不无益处。

一个人,在乡音弥漫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不管他以后讲普通话还是讲外语,乡音总是难改。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普通话越来越普及,人们开始在学校或者对外场合讲普通话,回家讲土话。如果一个大学生回家和父母讲普通话,一定很别扭,甚至会挨骂,周围的人也会笑话他“撇腔了调”、“忘本”。有一个大学生放寒假回家,一乡亲问:“多咱回来的?”他用普通话回答:“昨天晚上”而没说“夜来哄杭”,被乡亲们故意传成“坐在碗上”笑话他。看来,该讲土话的时候还是应该讲土话。在外地时间长了,语言会被同化,或者暂时忘记了家乡话。前几年搞企业时我亲身经历了一件事:一个员工被人骗去广州搞传销,钱花光了,偷偷跑了回来,我把他叫倒办公室准备训他一顿,我问:“你上哪来呀?”他用半广东话、半普通话回答:“我去了一下广州”,我气儿不打一处来,一拍桌子吼道:“妈那个逼!你出去三个月就不会讲青州话溜啊是?”这一吓不要紧,他一愣怔,马上改口说起了青州话。拍桌子把外地话吓回去溜,把青州土语吓出来溜,我不禁背过脸去偷笑。

青州方言土语对于青州人有着极强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对于讲惯了土话、不外出的青州人似乎没有多少感受,但对于在外地工作或者出差的青州人应该深有体会,那种亲和力难以用语言表达。不管是在熙熙攘攘的北京王府井,还是在人头攒动的南京夫子庙;不管是坐火车,坐飞机,还是乘轮船,在万千的嘈杂人群中,如果有人讲青州话,老远我们就能分辨出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会不顾一切地奔过去和老乡打招呼,“你是青州的啊?”,“是啊酿”,问长问短,就像一家人一样,正可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凭乡音找到朋友、知己,谈成业务,办成事,得到帮助的例子对于青州游子来讲司空见惯。

出了国,见到讲中国话的人就很亲切,国外有很多“华人区”、“唐人街”、“老乡会”等等就是中国人交流聚会的形式;出了省,听到讲山东话的人就亲切,(由于山东人在全国名声好,外省人见了山东人也很亲切,海边码头甚至有没有山东人不开船的说法)。县与县之间的语言差别比较明显,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乡与乡之间语言也是有细微的差别。乡音就是一张通行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帮你找到讲方言土语的老乡,乡音会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现在我们招商引资,许多外国老板,外地老板来青州投资,为了和当地部门、领导、员工很好地交流,他们也在积极学习青州方言土语;反过来,我们为了和外地人交流,也会学几句外地人的方言土语,以增加亲切感。外地老板尤其是南方人,普通话讲得不准,有的根本不讲普通话,增加了交流困难,有的不得不找上青州人当翻译。 领导是外地人,开会讲外地话,会让人觉得感情、距离疏远;如果讲普通话,人们会说他撇腔,造作;如果一个当地领导讲青州话,会让人顿感亲切,开会的人似乎觉得贯彻领导讲话精神也格外得力。青州方言土语在某些场合会有很神奇的功效。七十年代,有一位机关年轻人被组织部门安排去山区工作,怕他嫌远不愿意去,让一位有经验和威望的老领导找他谈话:“小张啊,去王坟上班岗着好连,骑着车子往家走一溜下茬”,于是高高兴兴地去了。过了几天回来找到老领导说:“叫你好除咧,往家走是一溜下茬,可是去上班却是一溜上茬,呆累煞我连!”

第五篇:承德的方言土语

1. 好儿么央儿的:“好”、“央”发儿音,自己原来挺好的,怎么就这样了呢?一般指事坏了,后悔

2. 外快:不在计划内的 3. 恼了:不乐意,急了 4. 脑袋瓜子:人的头部

5. 抓瞎了:没准备,措手不及,没办法

6. 唔迷了或唔迷三道: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神志不清 7. 不禁招应:受人帮助,反而总找人家帮助 8. 一丢儿丢儿:“丢”儿音,少量的,一点点 9. 被静地儿:“地”儿音,安静肃静没声音吵闹的地方 10. 虚精:娇气,不能坚持受不了,“反应”快 11. 在哪儿几溜呀:“溜”liù,就是在哪。 12. 荤腥:指动物肉食 13. 末了:完了,最后 14. 屁颠屁颠的:“颠”儿音,高兴的连蹦带跳的意思, 15. 戗毛扎沙:“毛”儿音,人不干净,不整洁,形象不好 16. 皮实:不娇嫩,不在乎自己身体的好坏 17. 二或特二:人不精,或有智障,也指正常人说话办事没经验不到位 18. 卖楞:站在那不动,精神走神 19. 馊令:不是好主意,好办法 20. 慢堂四语儿:“语”儿音,说话慢慢的,不着急走路也是如此 21. 窍门儿:办法 22. 喜兴:人的表情总是很高兴的 23. 孬印:不好的意思 24. 八不落là:干什么都有他,积极参与,也有贬义之意 25. 疙瘩噜苏:不平整,不整齐 26. 没深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得寸进尺 27. Zēi着:看着,有贬义的意思 28. 轻狂:不稳重,傲慢 29. 一抹子的:一个观点,一个派别的人,一块的 30. 老鼻子了:数量特别多 31. 粘之倒歪:说话拉长声,慢,不急不慌,闲话多 32. 顺灯:顺利,顺畅,好办 33. 不起眼儿:不引人注意,不看好 34. 老爷转:向日葵 35. 挑眼摸刺儿:找别人毛病,对别人不满意 36. 真是的:口语,怎么这样,有无奈的意思 37. 拢共:一共,总共 38. 来气了:来脾气了,发泄不满言论 39. 不济家(轻声):不好,缺德之意,损人不利己 40. 扫听扫听:打听,探听,多指不公开的 41. 遭进人:说别人坏话,侮辱人 42. 一景儿是的:讽刺之意,当回事是的 43. 显齐儿百怪:显示自己,精神外露而且爱说闲话 44. 45. 46. 47.

辩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不着调:不好好干工作(活),泛指不负责任,不细心,不精心, 跟脚星:总跟在别人后面,别人走到那跟到那,有贬义之意 回功了:不如以前好了,

嚼情:认为自己吃亏了,别人总占便宜,为自己必须比别人得到的要多、要好的狡后云儿或紧后云儿:排名次、站对最后那位,也形容一个人落后 踢当了:钱和物全没了,没用在正道上 赔不是:赔礼道歉

眼巴前儿的:当前的,最近的,现在时 在节骨眼儿上:在关键时刻,重要时刻 不稀的:不愿意和你一般见识,你不配

净:承德人说话前面爱加个净,如那净卖菜的 挖抠人:指责人,损人指责人的短处和错误 差劲:能力差,道德品质差, 落lao停ting:这事定了,解决了 拍花的:用迷药的人贩子

Hōu人:让人烦,反感,不招人喜欢 一星半点:少量的,不多的

嘴不让人儿:说话抢占上风,强词夺理,得理不饶人,不依不饶 嘴损:说大话,狂话,贬低别人

营生或营又口:不太主要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做不做都行 Bēi拉着:就是平均的意思

爽来的:不要有顾虑了,不要有想法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豁出去了 跟前儿的:眼前的身边的距离近的

般儿上般儿下的或般儿对般儿的:一样大小,一样水平,或基本是一个档次的 窝秋着:不舒服的样子

霸了lè:最好都归自己所有,越多越好,有得寸进尺之意 嘴一份手一份的:又能说又能干 晒阳儿阳儿:晒太阳

骨碌了:走了,滚了,贬义词

1.摇道("道"发轻声):意思很复杂,主要是形容心术不正,事儿多的那种女性。例:小李真摇道,总是张家长里家短的。

2.幺末("末"发轻声):就是估计,大概的意思。例:等了这么久,我约末着他不会来了。

3.嘀咕(轻声):就是轻声说话的意思,有时候也说"叉咕"。

4.魔怔(轻声):唐山人应该知道,形容一个人有毛病,不正常。例:你瞎嚷嚷啥呢?魔怔了?

5.难揍儿:也说"难性",就是不好交往的意思。

6.xin思("xin"发二声):有思考的意思,也是有一种预见力。例:你怎么才来呢?我xin思你出啥事了呢。

7.蹭(ceng,发四声):有占便宜的意思。例:今天又蹭了他一顿饭吃。

8.草芥("芥"发轻声):完蛋了的意思。例:这事儿又让你办砸了,这下草芥了。

9.斜呼("呼"发轻声):大惊小怪。例:你真斜呼,这点小伤就这么叫唤!

10.怂(song,发二声):比喻一个人很不行,窝囊的意思。例:你真TM怂,他你都干不过?

11.浑沁:就是瞎说八道的意思。例:隔壁老王死了?你浑沁呢吧。

12.袄应:恶心,想吐的意思。例:今天没吃合适,有点袄应。

13.夜怔("怔"发轻声):惨,可怜的意思,甚至是相当可怜。例:这孩子没爹没妈,够夜怔的。

14.待见("见"发轻声):招人喜欢,稀罕的意思。例:这孩子懂事,招人待见。

15.逼豆("豆"发轻声):掌嘴,就是打嘴巴子。例:给你个大逼豆。

16.激嘹(liao 发轻声)儿激嘹儿的:就是形容心里,脑袋里不好受,不得劲,忐忑不安的意思,也有疼痛的意思。例:我这心激嘹儿激嘹儿的,也不知道咋办好了。

17.油油喝喝的:就是说不知道去干什么,无所事事的意思。例:哎,我这心那,油油喝喝的,咋办呢?

18.冰凉瓦块:形容天气寒冷。例:外边冰凉瓦块的,出去干吗?

19.精湿瓜搭:形容浑身湿透了。例:这雨真大,浇的我精湿瓜搭的。

20.泥了哭揣:形容雨后路滑,不好走。例:这道儿泥了哭揣的,没法走。

21.响饱:形容饭吃多了,吃撑了。例:这饭不吃还饿,吃点就响饱。

22.筛:就是唠嗑,侃大山的意思。例:你们又筛啥呢?

23.哈喇:形容东西受潮了。例:你买的开心果哈喇了,没法吃。

24.揍性("性"发轻声):就是德行的意思,有贬义。例:看你那揍性,人模狗样的。

25.山:形容穿衣打扮比较老土,不合时尚。例:你穿的够山的。

26.承德人把"那"不说"那",会说成"内"。例:你看内人咋了,满脸的血。

27.把"什么时候"说成"多前儿"或"多会儿"。例:你多前儿来的,我咋没看见你?

28."暖壶"说成nan (发三声)壶

29."嫩"说成len (发四声)

30.麻告儿:估计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晚上不让出去,小心让麻告儿叼走。就是类似狼的一种东西。

31.lai(发一声)dei(发四声):很多年轻人应该知道这个怎么写,字肯定是打不出的。好象也是类似狼的一种东西。 33.夜个:昨天的意思。

34.倩儿:不稳重,不扎实的意思,多形容女子。

35.热(ruo,发四声 )

36.培头、山药:都是指土豆。

37.秫米:高粱米的意思。 38.埋汰:脏的意思。

74. 乌拉巴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北京方言土语范文】相关文章:

北京土语大全范文05-23

克服方言土语范文05-29

楚方言范文05-15

标准方言范文05-15

承德方言范文05-16

藁城方言范文05-16

长江方言范文05-16

方言趣谈范文05-16

方言教案范文05-16

方言拾趣范文05-16

上一篇:保护环境日记范文下一篇:北京园博园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