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国经济形势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1月20日,201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多位专家就2013年的经济走势发表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做主旨演讲。报告会由中国经济年鉴社主办,国智传媒承办。

第一篇: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对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关于热点问题,企业最关心的是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一个观点就是说通货膨胀还会降临中国,他们认为过热的苗头已经出现了。他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什么经济过热呢?一种判断就是认为, 经济增长如果低于8%就会出现通货紧缩,高于9%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对中国部分行业的超高速发展,对农副产品价格的上升,也表示了一种担心,也认为会出现通货膨胀。有学者还认为,现在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8.5%是偏低了,实际上可能已达到10%,因此,经济过热可能性很大。这是一种说法。

国家统计局很快在网上发布信息,他们从7个方面证明8.5%是可信的,他们说判断10%不可靠,在这之前,也有经济学家提出来,说我们现在可能是10%,瑞士银行业说可能不只8.5%,可能是10%。其中几个理由:一个就是我们16.5%的工业增长,怎么可能有10%的GDP,工业增长是16.5%的拉动力等等一共是七点。世界银行认为粮价可能引起的物价波动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他们说如果粮食的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西部大开发的拉动就会提高,物价就会进一步全面上升。

2003年7月,国务院专门开了一个会,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讨论,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央行的准备金率提高了1个点。准备金率是央行操纵银行的手段,这样商业银行的贷款就受到了抑制。这个点提完了以后,它的影响是全面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影响往往是普遍的,财政政策往往可以说容易是定点有结构的。有人说现在不要说通货膨胀的问题,更多地还要考虑会不会再次陷入通货紧缩。我们往前走一步,如果处理不好马上就陷入通货紧缩。如果紧缩一下信贷,再提高一下汇率,减少出口,减少赤字等等,很快就搞出通货紧缩来,这是他们的一个观点。

我们在判断通货紧缩的时候,有三个指标:一个是物价。如果物价持续的下降,就是通货紧缩的现象,或者是通货紧缩的趋势。早几年政府写文件都不说通货紧缩,日本人这几年也不说通货紧缩,他们觉得这个词太重了。我们用这个词的时候,在正常文件中都是叫通货紧缩趋向,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大家慢慢也开始说通货紧缩,也不太忌讳,这是一个指标判断的。

第二个指标是信贷情况,如果物价持续下降,都是负的,而信贷增长率很弱,一直增长上不去,货币发行出不去,由这两个指标来判断是不是通货紧缩。现在争论的一点就是信贷二季度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增长。因此,大家为什么对通货膨胀又讨论开了,这就涉及到通货膨胀和对通货紧缩定义的理解。

还有一个指标判断通货紧缩,即考虑物价是不是下降,和考虑信贷是不是持续的低迷,第三个就是考虑我们经济增长率是不是持续上不去。这就是一般在判断的时候连在一起的三个判断,在讨论的时候有所不一样。也有些专家认为,现在物价只要3%以内就正常。现在我们消费价格指数是0.8%、0.7%,整个考虑物价上涨还不是很高,3%以下就可以接受,企业界就更能够接受了。企业通货紧缩的压力比通货膨胀来得大。就企业而言,稍有一些通货膨胀企业并不害怕,一个是因为产品价格不会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需求会旺一点。大家想想,98年是通货膨胀最热的时候,整个销售都疯了,什么都抢购,商家厂家都非常高兴,而最不高兴的是消费者,因为什么东西都贵了。因此,对通货紧缩消费者会高兴一点,而厂家商家压力就很大。但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消费者虽然高兴,但是对生产者发工资的方面也是受影响,因此对他的购买也受影响,这是双方面的影响。那么通货紧缩也好、通货膨胀也好,大家的反映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税,意思就是通货膨胀了政府要多收税。

3%我相信大家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受不了。但是,再高的话,大家就会感觉到一些压力。如果说5%、10%,甚至到我们最高的一年是26.7%,那时候大家就受不了。就像玩火一样,温火大家烤烤手,但是等到大火把房子都烧了的时候,就觉得不好玩了。

还有观点认为现在的投资是过热的,那么它到底是不是最终的经济拉动点?有人说现在汽车、住房的拉动很大,这些都是最终消费。当然,靠最终消费拉动,而不是中间程序拉动,这是好事。如果中间消费拉动之后,最终消费拉不大,就会有库存了。

涉及到投资部分过热的情况大概还存在着。对于这些看法,现在越讨论越深入,有人觉得中国是通货膨胀,有人说既像通货膨胀,又不像,说是通货紧缩吧,也不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提法,叫做通货紧缩条件下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些学者把它叫做非典型通货膨胀,或者是叫做非典型通货紧缩,提法不一样。

比如说现在的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都是正的,那么现在国际上有一个说法叫做看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就形成负增长了,这样对我们通货膨胀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判断,对我们传统的一些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都产生了一些新的说法。学者的讨论大家不要小看,搞不好适度通货紧缩,对企业就有影响了,如果再扩张,会有另外的一种影响。

关于目前物价的上涨情况,国家信息中心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中间大概有64个专家认为略有涨幅,有33个专家认为物价涨幅会和九十年代持平,最高的预测也就是2~3%。

2004年经济增长总的情况,我的结论就是新的物价上涨不会出现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或者是2004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局面。我讲六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绝对不会推动全部价格上涨。大家都知道,93、94、95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农副产品价格大概提高了50%,然后那一年的物价一下子就上来了。当时我们在分析物价的时候,大家有一种猜测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那时候结售汇改革,那么结售汇以后,引起了大量的货币投放。那么什么是结售汇引起了货币的投放呢?以前结售汇都是银行强制性的,那么结售汇投放之后,大量外币进入银行换取人民币,强制性结汇,换成人民币。那一次,最后通过分析,大家发现,结售汇引起的物价上涨比不上粮价引起的物价上涨,这是我的结论,我当时写了一篇15000字的调查报告,我的结论就是结售汇引起的上涨是补充的、间接的、非主要的一种推动,而成本推动,粮食价格提升引起的成本上升才是主要的,我做了一些论证。

这次又面临粮价的上涨。粮价是物价的基础,它上涨影响工资,影响我们的各个方面,会不会推动全面的价格上涨呢?也不会。具体有这么几条理由:一是粮食整个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的粮食库存有4,000亿斤,周转粮大概是2,000亿斤,完全是够用的,当年粮食不会有问题。如果2004年持续减产,可能会要影响到我们持久的粮价。但是2003年绝对不会有问题,而且现在粮食价格整体来讲,还没达到1996年的价格水平。这是整个来讲供大于求的格局。

供大于求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粮食需求。从1994年以来,粮食需求是下降了。一是消费的支出同94、95年相比是下降了,我们吃的东西占消费支出的百分之五六十。农村占到70%,现在可能是60%;城市大概是50%,现在大概是百分之四十多,所占比重大概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就证明我们对粮食的需求在下降。同时,在供应格局中,以粮食为原材料的轻工业所占的比重现在也仅仅是24.6%,也就是四分之一,这和我们当年的情况又不一样,农产品加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也下降了很多,如果这一方面下降很多,也会使得我们对农副产品需求方面的压力减弱。再一个,这次粮食价格上涨的短期因素比较多,比如蔬菜的因素。

全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关系,制约了我们国家粮价的上涨,就现在而言,中国的粮价还是高于其他国家的,所以南方的各个省市还是希望进口粮食。前两天我参加了财政会,财政会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冷战时期,我们如果粮食方面出了问题,去买粮食绝对买不上。也有专家说,即使那个时候,也能买得上,当时加拿大在我们粮食生产最困难的时候,把粮食卖给我们,美国指责加拿大,加拿大说这是作为人道主义对中国的援助。那么现在大家都想赚钱,因此各国都要控制。全世界的国家都供应我们粮食,够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国家,靠进口国外粮食维持我们生存,我们还是不愿意这样做的。而实际上我们的粮食,农民的口粮部分基本上现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所以,我觉得靠粮食价格来推动全部价格上涨是不容易的。

第二个理由,部分价格上涨也很难引发全部价格的上涨。这个我主要是从粮食价格看其他的主要产品,因为现在实际上这两条是围绕供求来讲的。三季度,除了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明显以外,其余价格都是下降的,医疗下降百分之二,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了2.1%,现在上升的就是农副产品,比如粮、油等,再加上一些服务类的,比如说孩子上学交一些学费,等等这一类的东西还是在上涨。商务部搞的这个600种的商品调研中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20%是基本平衡,其余都是供过于求。而且现在还有一个趋向是工业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趋势,一季度上涨是1.6%,二季度上涨是2.3%,三季度上涨是1.4%。虽然前三季度是在涨,但是如果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看就是有所回落的。原材料购入价格也是这样,1~9月份上涨是4.5%,但是逐个季度来看,一季度是4.6%,二季度是4.7%,三季度才4%,也有所回落。

在需求拉动中间,有些商品是短期的上涨,比如说原油价格,原油价格与伊拉克战争以及中东局势还是有一定关系的。钢材和发达国家的限制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同时,我们考虑到消费需求,整个物价要上涨,消费需求起了很大的作用,消费需求中有很多因素有很强的制约,不可能有很强的拉动。大家知道,87、88年当时分析物价上涨很大的一方面是消费需求拉动的,叫做所谓的需求膨胀,那时候造了很多词,超国民收入分配,意思就是各单位滥发工资,超过了自己创造的国民消费问题。

社保资金这一缺口还比较大,如果社保资金不能完全弥补的话,中低收入层购买能力就会受到大的制约。再一方面投资消费增长的力度也在拉大。如果没有消费的拉动,库存就会增加。我们有调查,近50%的家庭有消费需求,但是因为信用问题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还是不愿意通过信用的手段来解决收入支出。

总的来说,在全世界通货紧缩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粮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的带动作用,绝对不会像当年短缺经济下那么强的拉动,那时候东西本来就少,要拉动一下子就拉起来了。现在很难,即使有物价上涨的趋势,也不会持续,这是我的判断。

第三个理由就是收缩银根的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了。首先要说说收缩银根的背景,因为从国外来讲,他们就看到我们货币供给量,由于我们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因此面临通货膨胀的影响。到9月末我们的外汇储蓄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

近三个月,实际外商投资连续下降。9月份在前两个月减少18.8%、23.3%的基础上,又继续下降30%。

收缩银根主要就是我们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即M1,就是现金加上短期存款。9月份我们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是开始减缓了,同时我们在这一段时间,还增发了票据,增发票据的含义就是用票据去把人民币收回来。我举个例子,汉武帝的时候,搞粮食的常平仓,当粮价高的时候,说明市场上的粮食比较缺了,就把自己粮仓里的粮食放出来卖,粮价就下降了。反过来,如果粮价特别低,就到市场上买粮食,粮价就会上来一点了。通过这样的平衡,使市面上流通的粮食做到供求比较平衡,这是咱们古人的做法。现在我想票据就相当于这个粮食,票据出去以后,就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回笼了。但是反过来它不是回笼,吐出去怎么办?就是相反的过程,拿钱去买市场上的票据,到国债市场或者是什么市场上拿钱去买票据,一买票据,票据回笼了,钱又出去了,这种吞吐就好象粮食一样。我们讲债券、国库券都可以这样操作。通过这个,外汇有一个顺差,顺差如果有1,000亿美元,那么我们结售汇就要出去8,000亿人民币,现在为止我知道货币市场操作大概吐出了将近5,000亿在回收货币。因此,我们现在不是感觉到扩张得很厉害,而是感觉到比较紧。这个也说明央行的措施已经在有些地方发挥作用了。

同时,我们看多数的指标也在下降,8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长就开始减速了。至于证券市场,2003年一年都是萎靡不振。因此总体来讲,我们适度地收缩一下银根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因此,如果要全面的往上涨是不太可能的。现在反而大家都在喊,货币当局千万不要搞急刹车,过热说得过了头以后,再来采取紧急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家比较担心这个。

第四个理由是工业发展的比例不协调。这个比例失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或者是不协调。我们2003年以来投资的增长主导作用确实强,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减弱,大家老说“三套马车”的拉动,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进出口需求,进出口需求是指出口减去进口。

消费需求就是老百姓拿着钱去买东西,投资需求很多是体现在企业买你的订单,他要投资一些东西,他要拿着订单来。有一个问题,就是投资未必是需求,投资是企业行为,是供给,怎么是需求呢?投资之所以说是需求,是刚开始在订单阶段,采购员到处飞的阶段是需求,等形成了固定生产能力,或者是等形成了公路铁路以后就不叫需求了,因此现在我们都说它是需求,是指它从钱变成物的过程。

第二,进出口需求,进出口需求分析是非常复杂的。简单说出口就是外国人给我们做贡献,进口就是我们给外国人做贡献。比如说我们花20亿美元买波音公司的飞机,那么波音公司高兴得快要发疯了,据说解决了他们几千人的就业机会,他们订单来了就要开工加足马力生产,这是我们对外国人做的贡献。所以以后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不是给你一点贷款还是什么政策,而是希望政府采购一些订单给国内的企业。外国政府就是这样,采购非常大的订单。比如说军火的一个订单对于一个企业可能一年都够了。所以这个是值得研究的,已经到了必须研究的时候了,以后政府给企业很大的支持,是表现在他会不会把你作为采购的单位,如果他要把你作为采购的单位,对你的支持比他给你的技改投资还重要,这是市场上的通常做法,值得关注。

我们2003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七年来的最高点,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是七年来的最低点,因此投资率在上升,消费率在下降。2000年的时候,我们曾经算过GDP,最终算的时候,消费增长对GDP的贡献是百分之六十几,投资拉动的贡献占30%。2003年地方投资的增长是41.6%,现在大家考虑是不是地方政府的换届刺激了地方政府新一轮的政绩追求。当然对这个看法是不一样的,说投资很热,我想只要有最终需求,只要汽车有人买,房子有人买,就不热。包括我们说重复建设,那么我主张重复建设不要一竿子打死,就看这个钱是谁的钱。计划经济下的重复建设是可怕的,官员们拿了政府的钱做决策和企业家拿自己的钱搞重复建设是不一样的。什么叫市场调节?有一条就是说这个话的,你是用黄牛犁耕种粮食,还是用拖拉机种粮食。为什么用拖拉机?就是因为市场竞争中允许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竞争能力,最后把落后的竞争方式竞争掉,因此这种竞争重复是企业自己的,企业愿意参与这种竞争,最后社会就选择了这样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给大家参与,而比他差的投资方式或者生产方式就被淘汰了。这就是市场经济讲的三大内容: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来作用。

投资和消费增长,即使我们说过热,也仅仅是某些行业,比如说房地产。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地产出不去、卖不动的空置率的增长是同步的,空置率增长就是最终消费的积压,所以国务院的调整还是希望多生产经济适用房,但高档的用房在有的地方还是卖得很好的。

第三,沿海和内地市场。2003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GDP比上年又提高了3个百分点。大家知道那是很小的一块,但是它在GDP当中占的位置还在加强,出口占的比重是60%。注册的外资是占了65%。中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成为我们经济增长的主力,需要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东西部差距还在扩大。另外,我们现在主要的增长还是靠大企业拉动,中小企业2003年前三季度的增长还不到8%,因此中小企业还是偏冷而不是偏热的。

第五个理由,我们2004年不会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空间还很大。也就是说,我们还有经济增长的潜力,我们自己算增长潜力至少是8~10%之间,也就是说10%左右都问题不大,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算法,有统计学的方法,也有非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学的算法把前10年找一个中间的平均数,这个有可能对我们现在是低估了一点,是把这几年波峰连接起来,然后再高一点。非统计的办法也有很多,比如多马-哈罗德公式,我们几种算法都算过了,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我们整体感觉从96年到现在还是有很大潜力。潜力的含义是如果需求再旺盛,会拉动生产量,而不是拉动价格,这就是有潜力的潜台词。如果是没有增长的空间了,那么需求再旺盛拉动的是价格,而不是生产量。

第六个理由,我们经济的自主性程度提高了,市场化程度提高了。我们2003年3月份出了一本书叫做《2003中国市场化程度报告》,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达到了69%,我们的算法是算到了2001年底,为什么算这个东西呢?主要是为反倾销服务的。因为我们的产品人家反倾销的时候,他们就说你这个产品成本与价格关系肯定是不对,高成本而低价格,产品销售肯定有补贴,你的房屋是政府给你们的,然后还没有投入治理污染花费的成本。当然他们有一些提得是对的,污染方面我们确实是有一些问题。但他们认为中国总体来讲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就不对了。

因此,我们就要分析我们中国总体上是不是已经市场化了?我们做了这个研究,初步结论是中国已是发展中的市场化国家,我们很多东西不完善,但是主体已经市场化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全部市场化了,农产品价格,除了粮食、油、棉95%以上都放开了以外,工业也基本上放开了,控制的只有很少的几个,如烟、酒、黄金等等。

我们的经济和十年前相比,市场经济、市场调节能够解决我们一些所谓的过热问题。有很多专家看到粮价上涨都很高兴,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那么2004年可能就会多种粮食,如果粮食供应多了,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下降可能导致下一年农民减少种粮食,想有其他收入,就这样的循环,最后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现在对农民回报一下,让农民多收入一点,这是好事,没有什么可惊慌的,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如果市场调节不了,政府再来做也来得及。所以,我觉得2003年的情况不可怕,明年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很小。

作者:李晓西

第二篇:201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月20日,201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多位专家就2013年的经济走势发表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做主旨演讲。报告会由中国经济年鉴社主办,国智传媒承办。

发表主题演讲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报告会还邀请《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等围绕“释放改革红利”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做大会的总结发言。

《中国经济报告》摘要刊登本次报告会上专家的发言。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三农政策走向

结合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我谈一下对三农政策走向的看法。

第一,努力确保三农发展的好势头不逆转。中国粮食已经九连增,农民收入已经连续九年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最近三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了城镇居民,过去十年我们在改善农村民生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海外媒体评论,过去十年中国最重大的政策成就发生在农村,国际上一些专家指出,过去十年在发展中国家中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发展有中国如此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加强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这是今后三农政策的一个基本定位。

第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粮食已经连续九年增产,九年增加了3177亿斤,这九年增产的幅度是建国以来绝无仅有的。虽然是九连增,但供求形势还不是很乐观。谷物的供求还基本平衡,自给率仍然高达98%,但是农产品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所有的农产品自给是不可能的,不能退回到自给自足的老路上去,一定要有进有出,有保有控有放。

第三,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什么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目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还不完善,主要是分的不到位、统的也不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必须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以为农民服务好为方向。

第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力度不能减弱。过去十年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力度是逐步加大的,“十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是1.1万亿元,“十一五”期间是3万多亿元。这十年我们给农村办了很多大事儿、好事儿。最大的好事是免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受益了。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轮驱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城镇化一定要带动农民,城镇化不能建立在剥夺农民土地,长期占有农民廉价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基础上,一定要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大幅度增加国家对三农的投入。

第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尽快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论述。现在城镇常住人口是6.9亿,农村常住人口为6.7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每4个人就有1个是没有城镇户口的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现在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已经很典型了,怎么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市转化为市民,这是城镇化最核心的任务。一定要推动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农民工融入城市要突出四个方面:即就业支撑、保障地权、渐进转移和梯度赋权。最终目标是实现户籍和福利完全脱钩。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

对外经济走势与企业国际化

2012年中国外贸形势呈现出很多特点,第一,进出口速度明显回落,全年只有6.2%的增长速度;第二,月度增长速度波动很大,不同的月份差距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贸易顺差大幅度扩大,2012年中国贸易顺差比上一年度扩大了48.1%;第四,加工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五,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对美、日、欧三大市场的直接出口份额下降了50%以上;第六,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沿海地区;第七,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的增长速度高于整体;第八,初级产品的进口出现了量增价跌的形势。

目前欧洲实体经济还不太乐观;日本新一轮刺激计划并未對实体经济产生应有的效应;新兴经济体普遍的宽松货币政策会造成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可能被推高。因此必须坚持在外需低靡的形势下依靠市场的力量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余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

经济走势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2012年全年GDP增长7.8%,CPI上涨达到2.6%,中国经济增长滑坡的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明显偏离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9.3%,高于2011年16.1%的水平;消费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比2011年提高0.5个百分点;出口增长速度只有7.9%,低于10%左右的预期目标。可见,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原因,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外需萎缩,同时也与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有很大关系。

中国面临着硬着陆的风险。一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强。二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加深。三是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四是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

2013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基本稳定,我们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与2012年大体持平,物价涨幅会略有提高,CPI会上涨4%左右。

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利用节能减排加快过剩产能退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明显的产能过剩大致有四次,其中1998年和2008年这两次是非常像的。

这一次产能过剩有四个特点,一是普遍性过剩,传统产业和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存在着产能过剩。二是绝对过剩。三是这三年的集中投资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四是在这一轮产能过剩的形成当中,民营企业作用非常之大。

针对这四个特点,治理产能过剩问题是一种相当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正处在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和技术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单纯控制增量投资是有问題的。

调整产能过剩问题主要有三招:一,关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在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出让方式上要公平公开。二,建立产能过剩退出及援助机制。利用节能减排的要求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援助企业下岗职工。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在金融特别是税征上予以财政支持。

任兴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房地产市场走势与调控政策

2012年房地产呈现出前低、中升、后翘的基本走势。

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是一个平稳的市场走势,当然也有可能是稳中略升。现在不具备大幅度的房价反弹的条件,当然也不排除因多种因素叠加的作用,引起市场的波动。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的因素有如下几点:政策信号清晰明确,上两年多调控积累下来的交易量集中释放,库存仍然处在高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增加市场供给。

2013年房地产市场应该在稳增长、控房价、调结构中找到平衡。第一,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动摇,进一步完善限购政策和调控政策。第二,面对金融政策可能的调整,只要采取一些对冲的办法,不会直接冲击房地产市场。第三,继续释放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促进供求的平衡。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金融创新

影子银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金融创新。应该避免简单的使用影子银行这个概念,更多的是要从促进非传统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这类金融创新。在当前环境下,所谓的影子银行更多的是在管制约束的体制外的市场化发展,是融资多元化的表现,实际上改善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实际上蕴含的风险更大。

在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监管水平上,如果把影子银行界定得非常宽泛,容易导致对金融创新活动的抑制。我们现在有一个错误的界定,就是把银行正常的表内和表外业务简单划为“影子银行”和“非影子银行”。 如果我们把信托等算进去,更夸大了“影子银行”的范围。

需要对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创新进行区别、纳入监管,只要抓住严格控制银行资金流入到带有影子银行的机构这个要害,整个风险就可控。

周瑞金(《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

改革的阶段和重点任务

中国的改革前25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2004年改革进入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这个阶段大概需要15 -20年。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阶段要花25年以上的时间。

目前的重点还在于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着重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个任务要以民生建设为重点,包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同等化的全覆盖基本保险体系,分配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城乡住房制度,环境保护等七个方面。第二个任务是要通过城镇化来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壮大中等收入阶层,使得贫富差距有所改进。第三个方面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公民社会,形成政府、企业家、各种社会组织的三元构架,为下一步真正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条件。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顶层设计整体推进

中国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原有的增长动力机制明显减弱,原有的一些红利,如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全球化红利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了拐点的变化,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其次,资源成本也在提高。再次,原先靠出口拉动的作用也在减弱。今后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是什么?当然必须要通过改革,在传统能力减弱的同时,培育创造新的红利。人口红利减弱,我们能不能创造人力资本的红利?资源红利减弱时,我们能不能创造科技创新的红利,重新释放科技的创新能力?

改革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避免原有的利益格局进一步固化。但是并不否认基层的探索和创新,在基层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整体设计,有了整体设计才更有利于基层创新。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第三篇: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以次贷危机为引爆点的美国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向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虽然目前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不太大,但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应当努力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中间构筑一道防火墙,防止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向金融领域和其他行业蔓延。因此,我们在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灵活而充分地运用利率、中央存款储备金率、汇率等货币工具。使我们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扩大内需,妥善地处理好就业问题,真正稳定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虚拟经济的发展正在由探索阶段转向升华阶段。这是虚拟经济的新起点,中国应当更主动、更积极地发展虚拟经济,但必须注重规范。加强监管。

[关键词]经济形势;经济发展;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赵智勇(1955—),男,博士生导师,高级经济师,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江西南昌 300006)

在2008年11月15日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鉴于问题的严重性,现在世界各国在联手制定应付这一场世界金融危机的办法。那么,这一场金融危机的走势如何?对中国经济究竟有什么影响?中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性举措?这是经济学界责无旁贷的研究任务,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正在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大约一年半以前,美国出现次贷危机,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经济金融波动。次贷危机初始时期,敏锐的经济学家把它称之为一场恶梦。通常恶梦之后是阳光灿烂、给人以无限惬想的希望。但一年半后的今天,人们没有看到希望和阳光,看到的是一场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冲击的“金融海啸”。

面对“金融海啸”,我们首先应当思考一个问题:与过去的经济危机相比,此次危机处理有何不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本次危机处理已经不是在一个经济体内对它出现的经济反常现象进行挽救或者矫正,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共同联手,对由一个国家引发的经济波动进行全球市场拯救。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对美国这场危机的长度有一个基本判断:美国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美国金融体制、金融体系以及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出现了问题,次级贷款只是一个引爆点。

因此,研判这场危机,不能仅从美国的即期数据或个别数据判断本次经济动荡(我个人以为,与其称之为金融危机,不如称之为经济动荡更贴切)的情况。这是在经济周期中,必然出现的萧条期。如果萧条仅仅表现为一个现象、一个事件,它的长度截至2009年上半年也好、18个月也好,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把它作为渡过萧条期这一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一个新的秩序,建立一种新的体制,则这个时间的长度肯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譬如,1720年英国“南海事件”后,当时这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银行业进行了严格监控。经过130年的运转,英国在汲取了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才进一步拓宽了银行业的发展道路。美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预示着全球正在构建一个能够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新的世界金融秩序。如果从这一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重构世界金融、经济秩序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我不赞同格林斯潘所讲的,2009年上半年美国的经济将会复苏,它不可能复苏。因为解决美国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美国的情况很复杂,它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济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它的国民消费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的收入性储蓄转变为现在的资产性储蓄,而由资产性储蓄回归到新的更高程度的收入性储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消费观念问题。它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回归到收入性储蓄观念,进而使国民消费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所以,我个人认为,使美国的金融供给平稳下来,也许在一个可以看得见的长度(比如一年、两年)内可以达到,但是整个世界经济进入下一轮较为平稳或者是较快增长通道,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二、研究经济波动的引爆点对正确地应对危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次经济波动,美国是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中国是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当美国努力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构筑一道防火墙的时候,中国也应当努力地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中间构筑一道防火墙,以维护金融安全。

首先,要特别注意研究一个问题:出现经济困难的引爆点在哪里?对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体应该作引爆点的比较。比如说,美国出现经济困难的引爆点是消费领域,是消费领域中的住房按揭贷款由于利率调整而出现了问题,进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问题。它的引爆物是消费产品,而后波及到金融产品。也就是说,美国的问题引爆于第三产业,问题集中暴露在金融服务业。巴西、俄罗斯、法国等,也有它不同的引爆点。

中国经济波动的引爆点在哪里呢?中国的经济波动,2007年第三季度初现端倪,第四季度加速显现,2008年年第一季度波动加剧,第二季度更加明显,引起了各界广泛注意。经济波动的引爆点出自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这些以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波动引爆点在实体经济,在第二产业。这是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引爆点在产业领域上的重要区别。我们是由于某些实业经济体出现了波动,波及到银行业。美国是因为金融出现问题以后,以7000亿也好、8500亿也好,乃至之前的所谓挽救的措施为手段,力求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筑一道防火墙,防止由于第三产业出现的问题向第二产业蔓延,防止整个经济出现重大问题。

仔细观察美国对涉及金融危机的所有问题的阐述,可以发现,他们承认金融出了问题,但迄今为止,他们对现在是否是经济出现了问题,除半官方的研究局认为从2007年12月份开始美国已出现经济衰退外,官方尚无明确的判辞。当然,近两个月的情况有了变化,特别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有了变化。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是美国现代制造业的典型缩影。如果三大汽车公司出现问题,一年之内全美将有300万人失业,1500亿左右的资金损失。尔后三年,还将有250万人就业受影响,涉及的资金损失是又一个1500亿。也就是说,三大汽车公司一旦破产,在四年之内,将对550万个就业岗位产生影响,将有高达310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

既然中国经济波动的引爆点在实体经济,因此,我们要筑一道墙,防止实体经济出现的问

题向金融领域和其他行业蔓延,防止某些实业经济体的坏账演化为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由此引发金融业出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目前中国经济波动和美国经济出现糟糕状况的引爆点完全不同,波动的路径不同,因此,我们考虑问题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也应当不同。

三、在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注意全方位、充分运用利率、中央存款储备金率等多种工具,使我们的货币政策更有效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中国经济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巨大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中央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出现后,当时主要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次则非常引人注目地提出,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应如何理解这一政策组合呢?

我一直关注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货币政策效应国际间传导问题。在研究当前经济波动时,要注重与10年前比较。10年前的1997年,中国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一系列对近1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政策和措施。但是,10年前,金融动荡仅仅是在亚洲区域,当时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我们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后,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在比较危险的下行通道边缘徘徊。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分配格局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增长幅度,就很难维持国民经济的有效再分配。但是,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国际背景,就是金融危机仅在亚洲,而且更重要的是,仅仅体现为货币问题。在欧美等主要国家中,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和经济、金融动荡。为了说明当时中国面临的世界经济情势,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1997年中国经济的构成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是进口替代。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完全替代,在国际分工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国际分工大格局之外,但我们的确做到了绝大部分产品自我供给,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是进口替代。后来,我们转为第二阶段即出口拉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发展模式上的两个重大转变,即由进口替代转变为出口拉动。10年前,影响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国际背景并没有大的变动,我们虽然面临亚洲金融风暴,但并没有影响出口拉动战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美国、欧洲乃至日本等市场都没有受到最根本的冲击。换一句话说,中国的实体经济还在比较正常地运转,我们只要对银行注资,实行投资拉动,就可以保证实体经济正常运转乃至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出口拉动的同时,激发国内投资,是可以很好地应对金融风暴的。

今天我们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出口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全球性消费心理萎缩。人们普遍认为,现在渡过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办法是五个字:“捂住钱袋子。”这是近100年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渡过金融危机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现在所有实体经济,包括在南昌投资的外商,过去希望你审批效率高一些,现在希望你审批效率低一些。他们是用政府的效率低下延缓他的资金实际投入。如果和做实体经济的人士作一些交流,就会发现很多类似这样反常但十分有趣的“经济危机现象”,许多投资人现在是千方百计既不丢项目,又不实际投入资金。因为他们需要基度山伯爵式的“等待”——“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等待”是他们渡过危机迎来“希望”的最好办法。在这种“经济金融危机并发症”频发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在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出台、同时进行,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问题在于,要注意政策措施的出台时序。政策出台的时间和先后,有可能决定政策实施效果的高低。现在我们讲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用利率、准备金、信贷规模指导等手段,这都非常必要。但在一个外向度十分高的经济体中,如果没有汇率政策作为一揽子货币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因此,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全方位考虑,尤其要注意各项具体政策、措施、手段推出的时间、顺序和力度。这是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点时应该十分注意的。

中国的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如果在这一次应对全球性经济动荡过程中,我们妥善地处理好了就业问题,换句话说,真正稳定了实体经济,我们才可以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

四、在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首要问题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在稳定和提高就业率,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过程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向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所倾斜。

从事经济学研究需要平和的心态。这次金融危机到底是噩耗还是喜讯呢?我认为是喜讯。从本质上看,这是世界经济与金融根据变化了的世界出现的新突破,是一个建立经济与金融新秩序的过程。如果我们用这种心态看这次危机,就会更少恐惧,更多地把握机遇。什么叫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呢?什么叫转“危”为“机”或者从危机中寻找生机呢?实际上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包括经济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即使这些现象斑驳陆离、复杂纷呈。同样一个道理,中小企业潮起潮落也是一种必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中小企业没有倒闭率,只有维持一定的中小企业包括大企业的倒闭率,社会才会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只要是法人,都是平等的。市场经济法则中,最重要的法则就在于公平。你说我们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美国的支持就够吗?美国同样有一个支持中小企业的问题,美国的联邦政府架构里,就有一个专司帮助中小企业的机构。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历史在100年以上的企业有几家?所以,潮起潮落,自然而为,坐看云起,应当心如止水。

应对经济动荡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政策导向。对中国来说,刺激消费的根本点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收入的前提在就业,就业高低取决于实体经济运转是否正常,实体经济是否正常运转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创造需求市场才是解决包括危机在内的所有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密钥。这里很重要的一条是,考虑实体经济的运行一定要考虑全社会就业率的高低。在中国还有7、8亿农村人口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始终坚持鼓励发展,一定要尊重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必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鼓励这种必然。虽然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有时有所对立,但依照中国的国情,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还要继续地重视对解决就业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前最令人担心的是,如果经济实体继续出

现停工、停产、半停工、半停产,乃至倒闭,那些已经享受了城市文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当他回到农村,回到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那块土地上生活,他们心里会有很大的落差,甚至会产生极度的躁动。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在经济波动时期,真正的问题在这里。因此,要把就业放在第一位。

如果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这一次经济大幅度波动,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新一轮城市对农村的利益侵蚀,东部对中西部的利益侵蚀,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的利益侵蚀。很多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一个农民在沿海某家工厂打了十年工,十年里,他和他的厂家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社会劳动保险金,现在这家企业倒闭了,这个农民回到了内地,这时,他只能拿回来在社会保险中个人缴纳的那一部分,工厂为他缴纳的那部分由于社会保险资金非全国流动而被留在了当地。本来是这个农民工为这家企业作出贡献时,企业为他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但是这一块却留在了当地。如果把“当地”这一概念放大,那当地就是东部,即东部对中西部利益的侵蚀。从人口学上讲,是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利益的侵蚀。因为这部分保险费用被作为备付当地城市居民需要的保险资金。从地理经济学角度看,则是城市对农村利益的侵蚀。这类状况如果继续存在,将会导致多少社会问题啊。我们在考虑消费问题、经济问题时,一定要把经济、消费问题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另外一个问题也值得思考。为什么中国会在一夜之间由流动性过剩变成流动性紧缩?几个月前,影响中国经济稳定的主要矛盾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夜之间,突然又变成社会资金匮乏,采取措施增加社会资金供应总量,增加对企业的资金投入。一夜间天壤之别的原因何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还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要解决城市化进程问题,要解决工业化问题。我感到,包括江西在内,各地还是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那就是,发展是不竭动力。问题在于如何发展,发展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立足点还是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抓住这个“牛鼻子”,就解决了中国全部问题的关键。

五、在汇率问题上,我们应当抓住美元强势的机会,尽快使汇率进入下行通道,灵活而充分地运用一切货币政策工具,在大国交往过程中,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和经济上的主动。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加工型制造业和汇率密切相关。在个人经济往来时,在你最需要现金的危机时刻,我可以立即给予你现金,但是你必须按我的条款签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你需要钱,我可以立即给你,但借款契约条款的拟定权、话语权、规则制订权在我而不在你。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今天的世界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世界。但是,在谁也离不开谁的世界的某一个时点,一定有谁更依赖谁、谁更有求于谁的问题。为了方便理解我将要阐明的汇率问题,让我们先看看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变动过程。自2005年起,人民币汇率政策有三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2005年7月21日,我们推出了浮动汇率制;第二次是2006年的1月4日,我们拟订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第三次是2007年的5月21日,我们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日交易波幅由原来的0.3%扩大到O.5%。自2005年7月起,人民币走人了升值通道。2005年7月21日当天,人民币汇率升幅达到了2.1%。之后有升有降,但总体看在升,升值幅度超过20%。这一状况延续到2008年11月底,到2008年12月1号,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下跌,之后连续变动了三个交易日,几乎都以当日波幅的设定底线作收。12月6日,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是1:6.8745,比几天前的1:6.832下滑了425个基点。

在这个时候,人们就有了一些对人民币贬值或者升值正确与否的说法、议论。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波动?不能不说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2007年以来,出口退税率降低、汇率升高、信贷有条件收缩等等,使中国整个外贸出口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情况有好的一面,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今天,我们应对由于进口国经济出现问题引发的我国出口业受挫,汇率不失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人民币贬值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我们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在并非更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使出口得以有更好的前景。2007年我们所讲的货币投放过多,并非是金融对实体经济信贷过多,而是由于现行的结汇制度必然导致的人民币在市场上的被迫投放。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也不是因为信贷投放所致,货币增加不是信贷投放的增加,而是外币兑换后本币的增加。这是当时社会货币量增加的根本原因。尔后,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预期下,热钱不断流入,加上我们的股市、房地产市场升温,当时控住了币值,就抓住了在微观层面的“牛鼻子”。但从宏观上看,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制造工厂基地这样一个基本格局。因此,正确的路径是有意识地延长世界制造工厂基地在中国的存续期,用时间换空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的转移,使我们城市化进程基础更牢,使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就业基础更牢,就能避免像巴西、南非那样一夜之间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形成大量的贫民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个人认为,虽然汇率是由市场所决定的,但是在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尚且存在的世界上,汇率仍然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壮大综合实力的手段,它并非完全是经济指标或者经济指标体。我们可以举利率这个例子。利率是什么?是借贷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贷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为什么各国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利率呢?为什么调整利率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调整汇率却不断地遭到指责呢?没有道理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应当由市场定,但我们可以规定、调整,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种工具,是货币政策工具。工具要人来操作,操作的人所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国家体现谁的意志?体现人民的意志。我们考虑这一类问题,需要改变传统思维。人民币贬值,可以增加我们处理国际事务主动权、话语权、规则制定权的砝码。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历来是一方首先提出一个让你难以接受的条件,然后要求对方让步。汇率问题亦如此。

我认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在1:8至1:8.5区间较为合适。回到1:8到1:8.5,我认为是有依据的。首先,2005年7月21日拟定浮动汇率有三个前提:由市场决定;一揽子货币;有管理。因此,人民币并非只与美元挂钩,人民币汇率是参照一揽子货币币值后确定的。今天,英镑跌了25%我们不讲,欧元跌了20%—22%左右我们不讲,人民币跌了不到2%却喋喋不休。在一揽子货币体制下,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和英镑、欧元与美元的汇率有极其明显的正相关关

系。当英镑、欧元升值20%的时候,人民币一般升值10%。反之亦然。现在英镑、欧元贬了20%,我们怎么也该贬10%吧。不考虑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动荡对中国带来的这么大的冲击,就从一揽子货币挂钩的角度看,正常的贬值幅度也应该有10%。第二,美元目前不走强,它就吸引不了资金进去,外资不进去,单靠7000亿美元、8500亿美元拯救,是不可能的。只有币值较高时,资金才可能回流。所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在一个时期中必然是贬,也必须是贬。不应当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中国有无必要继续成为“世界工厂”。我认为,如果说过去我们在打造世界制造基地过程中有某种失误的话,这种失误就在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研究世界工厂制造基地过多,研究世界消费基地过少。这是不正常的。在研究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打造世界制造基地的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如何把中国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基地。如果同时考虑这两个问题,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更长一个时间后,我们就能够真正实现以时间换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基地。

六、所有的汇率问题,实际上背后都是国家利益问题。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我们不仅要有金融家的眼光,而且要有政治家的眼光。

再敞开一点探讨,在国际交往过程中,我们的眼光应更加深邃,我们的思考应更加深刻。大家知道,世界货币市场有四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发现美洲黄金、白银以后,世界金属货币市场的建立。第二次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为什么几个大国要将这样一个体系强加于全球?为的是它自身的国家利益或者是制度利益。第三次是1973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以国家信用取代了黄金信用,在全球第一次出现了一种真正体现统治者信用的货币——美元。同时,美国又创造了“石油交易美元结算”方式。第四次货币革命是,出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欧元。这是人类货币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四次变革有一个共性,都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第一位。

我想说明的是,在当今世界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在内的所有经济工具的运用,只有一个利益,那就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过去是,现在是,将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七、虚拟经济的发展正在由探索阶段转向升华阶段。这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中国应当更主动、更积极地发展虚拟经济,但是要注意规范。在规范中监管是我们工作和改革的着重点。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美国是从虚拟经济开始的,而且是从金融创新工具体系内爆发的。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竟然把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当年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第一个选题就是金融衍生工具,而且搜集了很系统的资料,后来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工具,所以未能继续写下去。但是我不知道,现在怎么会出现发展实体经济还是发展虚拟经济的争论?按道理不应该出现这一争论。出现这一争论,可能与这些年我们不断在创造一些所谓的新理论,部门利益驱动下的经济理论也好,其他一些标新立异的理论也好,有一些关系。举一个例子。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于是我们有些同志一发言第一话就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重视银行、重视金融。每当听到这里,我就会想,到底是经济决定金融还是金融决定经济呢?显然,是经济决定金融。但是,决定的却不是核心,核心的又被决定。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确确实实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这一命题只有在特定的意义上才是正确的命题,从这一思路出发,就比较容易解释今天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了。

我认为,包括衍生工具在内的金融创新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它将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运用到极致。如果没有期货交易,包括商品期货、货币期货和金融产品的期货交易,就不可能有更广意义上的市场风险规避。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听国外那些甜蜜的、口蜜腹剑似的语言呢?因为他们的建议许多时候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陷阱。比如说在原油价格刚刚下跌的时候,有些人讲,“中国应该多做一些能源储备”。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不到38美元。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当时我们贸然听信那种近乎无微不至的“呵护”的语言,那么我们就跳进了那个温柔而又美丽的陷阱。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应当有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对当今、对未来,甚至对相当一段时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批判虚拟经济,而是应当正确认识到,这是未来虚拟经济大发展的起点。如果说在前一个时期以衍生产品为主体的投资性虚拟经济还处于探索阶段的话,现在我们实际上进入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升华时期。这是近100年来,以衍生工具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运转的国际清算和国际总结,而这种清算和总结越无情、越挑剔、越近乎于苛刻,越预示着新的制度和新的秩序的即将建立。在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应当充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黄雀。因为不可能想象,缺失了信贷的大量投入,我们如何渡过这次危机。很显然的道理,如果讲虚拟经济不存在,那好,请你们不要再去申请信贷,这能做到吗?如果我们都靠自有货币周转、再周转,世界缺失了创造货币的功能,这个世界则不可能进步。货币需要创造。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创造就是人们所说的水分、泡沫。其实,什么活体没有水分?人体的70%都是水分,没有了水分,人将非人,只能是一具木乃伊。即使在自然界,随处也有我们所说的水分和泡沫。但是我认为,正确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水分或泡沫,是一个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泡沫,此泡沫非彼泡沫。只有这样看虚拟经济,才可能进入正确的讨论轨道。美国的银行,网上交易达到40%,多吗?不多。因为网上银行只要符合程序就可以办理,成本最低。比如说,现在我在美国,如果我电话询问我的帐户收支明细,答复我的业务员在哪里呢?在印度。它整个的业务都外包了,以减少它的人力成本。如果把这些都看成虚拟的泡沫,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现在美国的虚拟经济出现了问题,并非是虚拟经济工具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监管出了问题。过去衍生产品在非国际化的背景下,在本国内流动是可控制的。但是,当它流动的背景变成开放性国际背景,流动无国界就可能出现问题。因为,货币无国界流动,而监管在本国内运行,这种不对称必然会引发许多问题。金融的国际监管为什么很难?因为在开放背景下的国际性金融监管更多地将涉及一国的主权问题。所以,对虚拟经济的监控将涉及到非常复杂的非金融因素,监控起来非常困难。我始终坚持这个观点:如果没有次级贷款,也会有另一个贷款品种,引发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美国的金融衍生业务,始于19世纪初叶,1850年英国效仿美国引入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以后,这种经营模式在全球资本主义国家迅速蔓延。这样才有后来列宁对马克思基本理论的发展,才有后来的帝国主义论,所以我认为,虚拟经济要发展,但发展的同时必须规范,在规范的过程中,要以监管作为我们鼓励虚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监管要与发展并重,甚至应成为更为重要的鼓励发展的着力点。

一个智者曾经说过:“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立志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人,应该自觉地投身于活生生的经济和社会现实中去,从生活中,从现实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美国经济金融波动时,一个美国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导致美国金融危机出现的根源,除了金融界的贪婪与无知外,一个巨大的元凶是在危机前的相当一个时期内,经济学家制造出的各种各样不着边际的理论。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都成为一个能够面对现实,能够勇于说出经过自己深入观察和思考后得出的理论、建议或研究成果。应对危机,真话比什么都重要。比如说提振消费,我们就要正视一个现实:在美国乃至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以后,我们的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能够得到根本性、整体性好转?我认为很难。因为中国的很多工厂是以繁荣期全球市场需求作为测算的基础设立的。但市场分为繁荣、低迷和一般稳定型三种。按照繁荣期市场需求设置的工厂,生产能力必然过剩。因此,承认过剩,在承认过剩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说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就十分重要。而这种“承认”,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敢于正视现实的勇气。在危机的应对时期,道实情、说实话、支实招、收实效比黄金更珍贵。

作者:赵智勇

上一篇:行政管理实践论文下一篇:建筑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