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科技服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形势的变化,着力构建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科技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由于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造成农业科技服务不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明确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思路。

第一篇: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探索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是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京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障碍。因此,当务之急是应建立健全稳定的、经常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年来,市科委大力实施旨在把城区创新要素和成果向郊区强力辐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溢出效应”的“涌泉行动”,力求使科技成为带动区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动机。“涌泉行动”的实施,在农村科技推广主体的培育,农村科技推广内容的丰富,以及农村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

三大问题制约体系建设

从整体上看,京郊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服务资源整合不够

农村科技创造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造成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并使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原有推广渠道不畅

目前,京郊现有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是单纯由政府部门兴办的科技推广部门组成的、与当时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四级农科网”。它集中了市、县(区)、乡、村的主要科技力量,这些机构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硬件设施配置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等难题。因此,推广服务形式单一。

从事农村科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村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这导致政府行为联结农村科技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科技扩散的基本规律,也限制了良好机制的建立与有效功能的发挥。

农民直接接受技术“水土不服”

首先,作为个体的农民接受技术能力弱。一家一户,生产能力弱、分散,缺乏再生产能力。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其次,具有专业性、吸纳技术积极性较高的农民经济合作服务组织规模小、技术辐射覆盖面小、服务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技术源头,利益性推广行为较重,发展缓慢。

北京市科委针对原有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骨干,以市场化的机制为基础,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官产研商农为多元主体,以现代信息设施和技术为手段,进行企业化的运行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出现在京郊大地。该体系聚焦四个难点,实现四个突破,是对传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极大丰富,是解决农村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大措施推进体系建设

对于农业科技如何进村入户,政府在科技管理中如何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及农村科技协调员如何创新等问题,北京市科委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转变思路上

创新科技协调员体系

北京市科委树立“新农村科技人才观”,以培养科技协调员作为创新体系的关键。首先从破解难题、创新体系入手。从2004年以来,市科委努力创造使科技资源更大程度发挥支撑首都发展作用的机制、体制和环境。把城区科技资源向农村的输出和转化作为科技服务“三农”的突破口,积极建设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支持与农民需求之间良性互动。当前,农村产业形态多样,农民需求千变万化,原有的至上而下的推广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多元化、多变化的科技需求,急需建立一种需求调研和互动反馈的机制,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为农民提供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科技服务,使农民能够更多收获政府有益科技资源信息,为自己生产生活所用,解决技术难题。

二是让农民自觉依赖科技谋求发展。在旧体制下,农民主要是等候科技人员上门服务,但是难以形成自觉依靠科技全面改变农村面貌的意识。因此,需要建立将科技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机制,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收益,在谋求发展中主动形成对科技的全面依赖和需求。

三是建立科技资源畅通、持续涌入农村的渠道。一直存在的城乡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中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建立宽阔、顺畅、稳固的城区到郊区的科技传输渠道,保证城市科技资源持续不断地涌入农村,使农民真正利用丰富首都科技资源为自己所用的“神话”变为现实,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四是提高科技服务效率,为农民提供“规模化”服务。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协调资源,以全市科技资源作为坚实后盾,同时又因为它始终扎根于农村,以乡土科技人才为核心,完全可以根据农民需求进行大规模资源和信息的组合和配置,为农民提供“规模化”高品质的服务。

以突破为主线进行

体制与机制创新

北京市科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把握“让农民服务农民”、“引入市场化机制”、“突破资源输入瓶颈”、“强化信息服务手段”四个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四个突破:

一是培养植根乡土科技人才服务农民。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一支稳定有效的乡土化人才队伍。2004年,市科委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民服务农民”的思路,开始着手培育和发展乡土人才—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这批农村科技协调员来自农民、植根农民、又服务农民。

二是市场化运行富于生命力,社会化机制多元主体广泛参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在建设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过程中,改过去的“政府办”为“企业办”,委托联通、网通、农信通等公司进行运作,政府给予支持,充分引入了市场化、社会化机制。

三是搭建科技需求与科技资源对接平台普惠京郊。市科委和北京市农科院联合打造农村科技服务港和爱农信息驿站这些科技服务平台,它们上联高校院所,下接“三农”需求,成为城乡科技交流互动的畅通、稳定渠道。

四是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科技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Ⅰ期、Ⅱ期和Ⅲ期工程,改善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了信息服务手段。在信息服务中不再单纯着眼于技术推广,而大大拓展了信息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为京郊农民提供从生产到经营、从学习到生活、从工作到精神文化的全方位快捷服务。

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启示:

益在当前,志在长远

科委构建首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实践,是落实中央培养新农村科技人才战略深化细化的探索,正在并将进一步改变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势必对中国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几点启示:

一是开发新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当前,推进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科委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造就一支有内在动力、有外在能力的能够生活在农村农民中间,背靠城市科技资源的人才队伍。培养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并给他们以强有力的科技后盾,充分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穿针引线”的作用,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实现科技成果一步到田。

二是催生新农村科技推广体制。在培养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的过程中,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用“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原则,进行体制创新。

三是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辐射作用。农村科技协调员顺势而谋,应时而生,几年来,市科委坚持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科技服务港,设立爱农信息驿站,实施推广教授等多方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并以建设创新型乡镇加以进一步推动,有效地发挥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现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邓爱华)

作者:刘静平

第二篇: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形势的变化,着力构建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科技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由于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造成农业科技服务不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明确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思路。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构建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等组成,旨在通过研发农业生产新科技,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村科技服务综合系统。不同国家由于资源享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就各具特色。一般而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农村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三个体系构成。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农村科技信息体系已成为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

农村教育体系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其基本职责就是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文化素质得以提高,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广大农民是农村科技成果的直接使用者,是实现农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只有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才能有效地接受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是生产的主体和最终决策者,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科技成果的扩散速度,也决定着一项新科技成果能否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建立针对广大农民的农村教育体系,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农业科学研究体系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针对本国或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等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使农业受土地等资源的限制得到缓解,增加农业产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及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涉农企业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提供者,是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提供者。农业科研部门所提供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推广及农村生产的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核心,其根本任务就是把农村最新科研成果介绍给农村生产者,它是农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农村科技体系不同模式的划分,一般是按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模式进行的。而农村科技推广部门与科研单位和农村劳动者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及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手段,其基本功能是搜集和整理农村科技最新成果,以及受体对农村科技需求等,采用一定手段在农村科技受体和供体间实现信息准确、快速传递。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借助大量的传媒工具才能实现其功能,它是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各系统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又有交叉,通过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影响着整个系统在总体功能上的实现。

二、当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但其结构至今仍不平衡,存在诸多的深层矛盾和问题。以农业科研体系为例,目前我国拥有近2000个专业科研机构,虽然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但科研设备陈旧老化,研究手段十分落后;科技人员配备不稳定,人员结构不合理;科研成果水平偏低;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偏少,导致应用研究相对滞后,农村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取得很大发展,但至今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①农技人员精力不到位,到岗率低;农技人员年龄老化,后备队伍建设滞后;②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业务素质较低,农技服务方法和手段滞后,缺少试验基地、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③科研试验和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教育体系还相当落后,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整体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过程是科技成果的生产者(科研单位)和受益者(生产农户)之间,通过各种推广中介组织建立起来的良性互动过程,只有两者处于水平对等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从农村科技服务整个体系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教育发展相当滞后,几乎没有针对广大农业劳动者的教育计划和服务部门。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由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新技术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也缺乏学习掌握新技术的热情,加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新技术培训跟不上,致使农民整体上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较差,导致农民增收难、致富难。

根据有关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为主体,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应主要由国家扶持。然而,由于国家财政困难等原因,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经费投入上总是得不到保证,体现不了公益性的要求;在历次的国家机构改革中,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常常成为地方政府精简的对象,多数精简下来的推广机构被完全推向市场,甚至被拍卖或私有化,造成人员流失和离岗,农业科技推广机构陷入“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据资料,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普遍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已经达到90%,以色列超过90%,而我国只有45%。这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必然结果和集中体现。

三、我国农村科技服务模式选择

1.农村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该模式始于陕西宝鸡,其核心环节是通过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领办和创办科技企业,进行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激励政策主要是科技人员以技术参股的形式,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各项措施,进行各项技术模式示范,实行有偿服务。该模式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实际上是一个由政府引导、项目推动、专家领办、市场化运作、示范引导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实现了农村的信息化,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模式

该模式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以涉农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民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在该模式中,专家与涉农企业以技术合作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科研机构执行农业科学研究的系统功能,大专院校主要为涉农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包括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技术指导以及相应的产中咨询等。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户和市场相联系的纽带,既是农业生产者,又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具有科研开发、成果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功能。这类龙头企业随着农村科技传播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优势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在推进农业科技传播应用方面,有着其他中介组织无可比拟的优势。

3.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模式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民按照自愿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农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团性合作组织,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其经济活动的一体化程度介于纯粹的企业和纯粹的政府之间,提供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能较好地将有关会员与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农民专业协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中间协调组织,代表农户和企业对话,较好地协调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向农民提供科技推广、信息咨询、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服务的主要力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存在,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进程,拓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4.农业科技特派员模式

在该模式中,农业科技特派员以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与企业、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农技推广的“付出——回报”机制,调动了科技人员找项目、抓科技、促流通的积极性。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后通过抓典型、搞培训、钻项目、跑市场、建立利益共同体等方式,为当地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服务。这一模式是对整个农村科技体制的一个改革和补充,不仅有效地推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而且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推进了科农携手合作,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具有资源整合、示范辐射、组织体系与人才激活三种基本功能。

5.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模式

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是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企业、农户或外商在国内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的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中式基地、产业化基地,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种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农业生产者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其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该模式被实践证明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的理想平台。

四、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思路

1.支持和鼓励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

要推进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重塑公益性农技推广体制,建立有效的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实行严格的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要大力扶持准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主体,明确其性质及法律地位,规范运行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升组织者职业素养。鼓励商业性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做到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发展与规范运行相结合,开展培训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要支持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主体的成果示范推广转化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科技园区的跨越式发展。

2.分类推进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改革与发展

对于各类事业性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部分可转化为准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政府通过项目方式给予适当资助,为农民提供低偿服务。部分可逐步转制为商业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还有部分可通过以各种事业单位为基础,成立合作组织,吸收农民或农业企业为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建立较为紧密的联系,促进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改革与发展。

3.改革农业科研体制,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首先要不断提高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政府应针对各种农村科技需求特点,确定不同的投资政策。其次,要根据科研机构性质、任务和特点,分类管理、区别对待。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步伐,逐步建成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试验站为核心的国家农业创新服务体系。

4.引导产学研联合,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政府应出台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性措施,继续推进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要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应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创新农业教育投资体制,扩大农业科技教育的规模,集中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5.确实增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

鉴于农业科技服务性质,单纯依靠政府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千家万户的技术需求。因此,增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应在“政府为主,多元投入”基础上畅通主渠道,同时开辟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更多利用涉农企业的资金,引导和加强它们与农村之间的合作,努力形成“主干强劲、枝叶繁茂、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网络。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手段、制度建设、组织协调,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事业。

6.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有关调查,许多农户在购买农业科技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都曾经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于心理比较朴实、缺乏经济实力、没有承担风险能力的农民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广大农民对农业新技术产生怀疑心理和不信任感,从而成为农民接受新技术服务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广农村、农业新技术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十分重视规范农业技术市场和农业科技服务主体的行为,不断强化诚信建设,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传播和采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志民,王树进,倪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6(1).

[2]盛国辉.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6.

[3]杜华章,蒋植宝,王义贵.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2).

[4]林国华,刘小幸,吴大西.建设现代新型农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4(1).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作者:吴德进 林昌华

第三篇: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科技工作同时也面临许多新任务。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科技发展格局,继续加强农村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推动农村科技工作重心下移的思路。一方面,要继续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科研力量,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力度,支持农业高新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市场的推动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是农村科技工作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必须统筹协调、系统部署,才能取得成效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下面我先就农村科技创新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科技创新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农业高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加快了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换代。近年来,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家蚕功能基因组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采用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一大批优质、专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转基因植物种植国家。2006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8100万亩,其中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已超过总面积的75%;二是粮食安全科技保障能力大幅度增强,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五”期间,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共性关键技术,并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建立1.2亿亩示范区,累计增产粮食516万吨。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课题组,选育出了“金优611”等一批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大面积连片种植每亩单产可达到800公斤以上,这些成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加工转化效率逐渐提高,为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四是农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共转化推广动植物新品种1623个,推广面积达17.5亿亩,新品种应用覆盖率超过95%以上,实现农民增收100多亿元;五是大力开展了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农技110等多种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六是农村基层科技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农村基层科技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更好的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科技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进一步创新农村科技发展机制,面向长远、立足全局,科学、合理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历史经验证明: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用占世界不到10%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这一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必须在战略上把加强农村科技自主创新摆在重要地位,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加强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科技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新形势下,农村科技工作不仅要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工作,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民生科技工作,这是“十七大”赋予农村科技工作的新的历史使命。

(三)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推进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国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等现代科技要素引入农村一线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着手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在新形势下以新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但是,总体来讲,我国农村基层科技工作仍十分薄弱,基层科技人员仍显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先进适用技术转化推广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科技工作重心下移,把科技要素引入农村,实现农村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在科技部、人事部、农业部等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各地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先后涌现出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特派员、农技110信息服务、农村科技专业合作组织等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这些模式已逐步成为已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力补充,为构建我国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引导现代科技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认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服务,各级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在人员、经费上给予保障,二是面向市场的科技服务,这项工作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四)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科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探索,源于实践创新,源于群众需求,是农村科技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创新的新举措。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科技重心下移,提升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能力和活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科技特派员工作已成为农村科技工作、特别是基层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亮点,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有利于形成依靠科学技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意义,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近年来,农村科技工作的实践表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是为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的源泉,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保证。只有统筹协调、共同推动,才能实现科技的创新,才能真正带动农村

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二、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特派员自2002年实施以来,通过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开展试验示范、组织农民培训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部分地区以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为抓手,大幅度延伸了科技工作的内涵,创新了科技服务的手段,为破解“三农”难题,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特别是2006年7月福建南平会议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南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一是试点地区不断扩大。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6年的24个扩展为31个,全国已有科技特派员试点县(市、区、旗)1039个,比2006年增加了443个。二是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国共有科技特派员近4.5万名,比2006年增加了1.3万多名。三是转化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一年来,共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实现利润48.4亿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各试点地区在总结和借鉴南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机制和模式,发展和丰富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地方创新、农民支持

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成功开展,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地方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密不可分。具体实践中,始终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尊重农民意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立技术资金入股、科技项目有偿承包、企业有偿聘用、独资创办科技实体、科技中介服务、“法人特派员”等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形成了适合农村基层实际的多元化科技服务模式。近年来,各地又创新出许多新模式:如辽宁省以县域为单元,围绕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科技特派团”模式;江苏针对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了“四有”发展模式(有一个村域主导产业、有一批短平快科技富民项目、有一个专家队伍、有一批乡土科技致富带头人)。通过这些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深入调查当地农民和产业科技需求,根据市场对产品需求,结合当地科技发展现状,推广各种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引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优势产业,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受到了农民高度评价和肯定。

(二)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农民、科技特派员和政府多方受益

科技特派员工作始终以满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把科技特派员的收益与农民的收益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所在地区经济和政府工作的发展,实现了政府、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效益的“三赢”。如湖南省积极引导和鼓励科技特派员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与农民及各类组织先后建立了81个不同类型的利益共同体。

(三)政策措施和先进技术应用因地制宜,成效十分显著

政策措施和先进技术应用得当、因地制宜是各地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的又一宝贵经验。各地一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解除科技特派员后顾之忧,实行“双向选择”的科技特派员遴选机制,采取积极灵活的激励措施,支持鼓励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创业;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围绕当地农民和产业需求,发挥桥梁作用,选择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科技服务,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如黑龙江建立了“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优势重组”的人才选聘机制,坚持“六个结合、五个标准、四种人才”的用人原则,选派了一批高素质的自有人才和乡土人才,推广了一批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先进技术成果,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效益。甘肃法人科技特派员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与武威市凉州区8个乡镇1200多户农户开展科技示范,研究院科研人员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示范、传授金盏花种植技术,并通过金盏花种植使基地农民亩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亩均纯收入净增300元以上,同时促进了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四)市场服务和组织管理到位,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结

“公司+基地+农户”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也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重要纽带。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和组织,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使公司与农民、市场的联结更加紧密;另一方面通过组建协会,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促进农民与市场的联结,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近年来,全国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了2万多个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形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0余家,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70多万名,成功地实现了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2006年,全国科技特派员创建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偿服务组织14500多个,组织培训农民890多万人次,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实现了科技要素的有效配置

各地在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各种科技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科技要素向农村一线的聚集,大大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突破了传统体制下部门分割的限制,动员和吸引了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通过多年探索。一些地方已经成立了由科技、人事、组织、农业、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合推进协调小组,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实施,也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二是创造性地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其它科技工作相结合,集成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如宁夏结合18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把科技特派员创业机制引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园区为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每年组织科技特派员300多人进入园区,集中在园区进行成果转化、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和示范样板的功能。

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地方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成效显著、多方受益,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市场

化程度,为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贡献。

三、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且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于农村科技工作来说,同样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要科学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农村科技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改善民生做出切实贡献。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基层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科技重心下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强调几点。

(一)全面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完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科技特派员工作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全面展开,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深入系统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要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创业和服务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组织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多种方式,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认识,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

(二)把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抓手,推进科技重心下移

经过多年、多部门的联合推动,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在今后的工作中,科技部、人事部、农业部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共同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把推广、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基层科技工作的长期任务,使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按照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农民的需求和意愿,深刻理解建立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施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落到实处,使其真正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措施,为推进科技重心下移,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做出贡献。

(三)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

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促使科技特派员工作良性发展。要及时研究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创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运行。要及时总结各地涌现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并加以推广。要继续鼓励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相结合、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利益回报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等更加完善的、多元化的、开放式的、充满活力的长效运行机制。一是要抓好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遴选机制,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要通过开展培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素质,使科技特派员队伍逐步成为一支精业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扎根基层的农村科技大军。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_为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保障。要积极与金融部门配合,调动社会力量,形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三是要狠抓政策落实。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解除科技特派员后顾之忧,通过文件形式把政策固定下来,狠抓落实,鼓励科技人员人员去农村一线创业,让优秀科技人才能够引得来、稳得住、下得去。四是要整合各种科技资源。要促进农技¨O、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科技园区等工作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结合,实现科技要素的合理配置。

(四)拓宽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关注民生改善,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不断拓宽农村科技服务领域,丰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链条之一,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农村卫生、农民教育和综合素质、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也纳入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范畴,更加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传播先进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内容和发展空间,引导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单纯的服务农业转变为服务农村,从单纯的关注生产转变为关注生产与民生并举;从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转变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为目标,使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农村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要转变目前单一的技术服务为传播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理念,促进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带动新农村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作者:万 钢

上一篇:矿山地质论文范文下一篇:动漫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