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2024-04-18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精选9篇)

篇1: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一、农机化服务大有作为

农机化的“机”是手段,“化”是目的,服务体系是两者的桥梁,“机”与“化”通过桥梁的纽带,在现代化农业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强大的服务体系,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以农机服务为纽带,大力发展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农机化服务,在农村经济建设中,一是把农机化发展与农业生产一体化相结合,使农机、农艺与农业生产每个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各个环节的农机化水平;二是农机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为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农机成为农业转轨、产品转化、劳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农机化服务与农村工业发展相结合,立足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农机化服务推进农村工业化。

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农机服务体系应该是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商品生产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和多种成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形成“以县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网络,是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还有不少问题巫待解决,主要表现在:服务区域不够广,绝大多数是以行政区划为界;服务内容不多,主要局限在耕耙播收等种植作业项目上;服务规模、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农机服务体系的自身经济实力不足。为了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农机服务要实现市场化,首先需要服务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服务商品化:围绕市场把农机服务视为商品,以内在的利益为动力,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服务产业化;农机服务体系必须搞好自身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形成独立的、富有活力的产业,主动拓宽自己的工作范围,参与竞争,提高对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服务社会化:面临市场经济大潮,农机服务要转换经营机制,坚持“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通过服务抓管理”,经营、服务、管理一体化,在成为最有实力的产业进人市场,实行农机服务社会化。

三、建立农机化服务投入新机制

各级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机服务工作的主体,特别是县、乡两级,大量服务和技术推广工作是靠他们来完成的。但目前这些组织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经费短缺,造成服务队伍不稳,人心涣散,严重制约了服务工作的发展。建立农机服务投人新机制十分必要,首先要增加资金的投人,要扩大农业开发项目的投资用于农机化的比例,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机服务的投人,乡、村工作以工补农资金主要用于农机服务建设上。其次,要切实增加对农机化的智力、物质等方面的投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机服务队伍的素质,发挥农机化服务的作用。

篇2: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一、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从理论上讲,经济意义着重体现在能够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上,而职业教育能够深入到农村、山村,从教育层次上讲,它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教育数量,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教育质量。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解说,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出科技的巨大作用,用公式表示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的贴合点越来越近,部分职业院校开始校企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受训者直接了解最新操作技术情况,接触最新操作设备,真正达到了技能与知识相一致的目的,开发了现有资源,形成了巨大经济效益。职业教育深入进农村,使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率增大,有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建设。

二、职业教育推动着新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我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每年还有新增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80%人员没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上占优势,但质量上还存在严重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一面,因为贴合市场需求的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这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引导,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能。通过职业教育使新型农村劳动力全面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影响农村经济建设。此外,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使农村建设出现更多的知识型人才,激发农村潜在的市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通过职业培训,强化了技能,了解了农业以外的技术行业,把技术的思想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促进着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开发与改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参加到乡村建设当中,走进致富之路;再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的参与,更需要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村劳动力来强化技能,对其进行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新型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职业教育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热门话题,是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同样是职业走向专业化并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必定会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要实现城市化,就必须以城市化人口比重、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扩大等为主要标志。事实上,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推进劳动者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劳动者朝哪个方向转化的问题。其一,农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群希望实现自我,去适合自己展示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促进了农村技术人口从农村地区逐步迁移往城市地区。反过来,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后,促使城市人口比重很大程度提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其二,在第一方面的引导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无形中辐射了农村经济建设,使农村的小城镇逐步攀升,又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其三,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技能的同时,也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法国学者菲利普?潘什梅尔(Phillipepinchemel)认为,评价一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指标,称为城市化指数,计算公式为:城市化指数=(地区城市人口密度/农村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全国总人口)×100%。由此可见,目前在受教育层次增多尤其是职业教育深化的大环境下,城市人口密度攀升,农村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人口相对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要高、要快,所以我国城市化指数又不断提高之势。一定意义上职业教育加速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篇3: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一、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2003年8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农科院科技帮扶10弱县。2005年,又启动了25个县(市)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2006年5月,省长张左己主持省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了第3批31个县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使这项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引领作用的工作, 在黑龙江省全面展开。

1、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引领作用。

黑龙江省在各县市建设了155处标准化核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乡村建设了1085处科技示范园,免费向农民开放,把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绿色课堂”办到了农民家门口。全省每年到园区参观的农民达350多万人次,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也使各县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发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引领作用。

在各县市建立起35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并达到“四有”:有100平方米以上的专家值班、培训和生活场所;有咨询、培训的设施设备;有专家常年驻院服务,全天候直接服务农民;有咨询登记册、处理意见簿、跟踪反馈登记册,保证农民咨询的问题宗宗有记载,件件有着落。通过专家大院的技术指导,仅农业防病治病一项全省每年就减少损失5亿多元。

3、发挥农业科技致富项目的引领作用。

为了解决农民致富难、县域经济发展慢的问题,在各地普遍开展了农业科技致富项目。2003年以来,省农科院仅在10弱县就实施科技致富项目98个,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参与项目运作的科研人员500多人,项目累计实施面积683万亩,项目区年户均增收1206元,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4、发挥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引领作用。

针对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能力较差的问题,重点实施了四项工程:农民普训工程、农村科技带头人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村村大学生工程、乡村干部培训工程。

5、发挥机制创新对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一是组织协调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选派科技副县长。二是资源整合机制。合作共建的单位之间科研资源互相开放,整合人才队伍等。三是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农业科技事业费,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专项资金。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领导负责制和共建双方协调机制,并建立科研与推广并重的人才激励机制。

二、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效

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充分发挥了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实现了农业大幅度增产。

由于科技的注入,使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2003年的500亿斤提高到2006年的756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随着农产品的增产、农业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持续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525元提高到2006年的3552元。

三是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

由于实施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科技集成模式基本形成,农业标准化程度由2003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75%,农业生产初步走上了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省农科院延寿专家大院制定了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主栽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使全县农业生产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四是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在各合作共建县(市)建设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不仅展示了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而且推广扩大了良种的使用,有效遏制了假种子坑农害农现象,保护了农民利益,使全省农作物良种化率由2003年的90%提高到2006年的98%。

五是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科技合作共建, 把大量的科技人员推向农业生产第一线, 通过长期交流, 使农民的科技意识显著增强。科技合作共建使农村生产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每年自发到专家大院咨询、到科技园区参观、接受培训的农民近千万人次, 全省涌现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是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带动了农村文化建设。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科学规划,乡村交通、村屯绿化、环境卫生等基础建设已初见成效。同时,广泛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促进了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部分乡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和科技书屋,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七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真正把满足农民的利益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作为工作重点,把说服引导和深入农户与农民共同商量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式,加速了行政命令型政府向引导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群众信任感,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氛围。

三、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和重要启示

黑龙江省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使科技很好地注入了农业经济主战场,取得了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明显成效,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做法符合“三农”实际,给予我们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1、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是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从黑龙江开展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实践看, 农业科技是无偿的、低成本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 对农民来说既具有千家万户都能接受的现实可行性, 又具有经济上的最广泛普惠性, 能够使广大农民共享科研成果, 实现农村最广泛的共同增收。黑龙江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 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科技成果普及率和到位率达到98%,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2、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是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形式。

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是适应农村现有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状况的最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模式。农村实施分散经营、小规模化生产,农民素质较低、自我接受科技的意识和能力较差,黑龙江省开展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农业科技致富项目”和“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把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直观展示给广大农民,使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同时使科技人员经常沉在生产第一线,解决了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使科研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民需求。

3、强化公共财政支持是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因素是省委、省政府果断地明确了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的公益性质,并给予有力的公共财政支持,特别是省级财政的支持。从2003年起,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几年来共投入资金近十亿元,加速了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以省农科院为例,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农科院的投入以来,省农科院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与全省十弱县及后续的24个县开展合作共建,加速了200多项科研成果的达成,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2项,省长特别奖2项,获奖成果占全省农业类重大奖项的85%以上,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每年为全省农民多创效益70多亿元。

4、加强领导、全社会重视是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几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作为引领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省领导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做出在全省普遍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的重大决策。各级政府、各部门不断加大统筹、协调和推进力度,使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全面总结推广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的经验,进一步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发展现代农业、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在全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以大面积推广。

2、建立长效投入支持机制。

国家应把农业科技合作共建,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院校的支持力度,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建设。同时,设立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专项资金,支持各省市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3、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活动。

总体上要围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的模式和做法,并以其为核心载体,建立有利于政府部门、农业科研和教学部门、涉农龙头企业主动“下去”服务“三农”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4、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

篇4:农村中学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关键词:语音教学;写作教学;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8-01

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加上现在又是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英语课,或由非专业教师上英语课,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其二,学生总是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因为小学上的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1、语音教学

农村中学里几乎没有外籍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更没有专门的听力、语音设备。硬件上的落后致使学生缺少了很多英语学习的辅助条件。但对农村中学英语语音教学影响更大的因素是“软环境”的不足:师资匮乏;教师自身水平不高,口语不标准,甚至很多教师仍在使用方言进行课堂教学;加之,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却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内容或话题往往由教师决定,较少关注情感因素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以致无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写作前与学生讨论题目相关的信息,语言知识,框架等不够充分,教师的语篇题材意识不强,未能采用“过程式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分析。大多限于“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这一单调形式,未能使用多种活动和练习形式来组织写作教学,没有有机结合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致学生无法创造性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安排写作训练的量和度不够,未能使学生养成以写作来书面交际的习惯。

3、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我们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应该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极具潜力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种状况既阻碍英语教学的开展,更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解决办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教师在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在外语学习环境较差的中国,学生要想追求自我发展,把英语学习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英语教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培养出学生的“爱学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外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驶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且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等都要有较多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要运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技巧,最大限度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外语,使其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3、时俱进,面向全体,培优补差,争取大面积提高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不管是哪种因素,在学生学习上存在着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我们的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关心他们,去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在我教初二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我:老师,我不想出国,我不想与外国人交朋友,我为何要学习英语?我为何要听你说英语?所以,我对英语课很不感兴趣,无心学习,上课总是经常睡觉,平时很少完成作业。考试当然就没有及格过。当时我就在课堂上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有与外国人交朋友才学习英语吗?试问:在中国能有多少人能出国?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是为了学习国外优秀先进的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为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特别是当今时代,我们年轻人更要学习英语。就算你没有机会出国,可外国人有机会来中国,也许就在你的家乡建厂,你就有机会与外国人交谈或做生意。

4、优化组合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创设口语交际情景

多媒体能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农村学生不熟悉的信息化、时尚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篇5: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摘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未来发展。为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优化阵地建设,在加强宣传基础上提升健身意识。

关键词: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金;健身意识

美国著名乡村社会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对农民问题进行研究。很多国家的规划发展失败其根本原因即是因为缺乏对农民的了解”[1]。公共体育服务可以为农民健康提供有效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体育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之所以会产生此种情况,原因主要如下:

(1)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深入发展;

(2)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在农民体育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在公共体育的服务供给方面却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以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1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取得的成就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2]。近年来,江苏省始终致力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工作,在此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因此也取得很多成就,具体如下:

1.1打造品牌农民体育活动

江苏省通过多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打造出一大批品牌化农民体育活动,这些品牌农民体育活动的打造为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赋予了更多特色。以江阴市为例,江阴市近年来依据“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基本原则,坚持“一镇一品”农民体育活动品牌的打造。如,利港镇的龙狮活动、徐霞客镇的攀岩活动、新桥镇的海澜马术舞步活动、月城镇的中华龙舟大赛等农民体育活动均具有鲜明特色。

1.2体育设施建设初期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年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业已初步取得成效。仍以江阴市为例,20xx年江阴市65%以上的乡镇均建立体育馆,40%的自然村均建有灯光球类场地,在江苏省内率先完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截止20xx年,江阴市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则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张家港市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也不甘落后。截止20xx年7月23日,张家港各乡镇积极实施新一轮的乡镇体育中心建设,下辖10个乡镇中的6个乡镇已经初步完成文体中心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还新建一干河生态廊道带状公园、农博园、梅花公园、运动公园及香山湖公园等五个体育公园。

1.3公共体育软件服务升级

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得到保障的同时,在农村公共体育的软件服务方面也不甘落后。以海门市为例,近年来海门市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比例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各乡镇均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及乡镇级体育总会等单项体育协会。除此之外,在各行政村还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目前为止,海门市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大约为每万人配备3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涌入,为海门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为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海门市还积极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利用退役运动员的专业知识有效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升级。

2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未来发展。

2.1资金投入有限导致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依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农村标准体育场地的数量仅占据全部标准体育场地数量的4.2%。非标准体育场地数量占据全部体育场地的比例也未超过8.4%。由此可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投入欠账过多,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目前,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拨付,部分地区的农村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主要由村镇负责。用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有很大部分来自各市体育局的彩票公益资金。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再加上无法有效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由此造成江苏省很多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数量不足、不全,且环境不佳。这种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到目前为止常熟市下辖十个乡镇已经全部建有乡镇级体育中心,所属224个村业已建成500个左右的农民健身工程,室外健身器材的投放数量已达万件之多,晨晚连点的数量也高达700多个。虽然如此,常熟市目前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仍无法有效满足当地农民的体育需求。

2.2部分体育活动阵地与设施被占用搁置

近年来,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在农村建设有大量体育设施,但令人遗憾的`是:江苏省部分农村体育活动阵地与设施却不同程度上存在被占用或搁置现象。以南通市为例,南通市相关部门在对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场地存在被占用情况。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堆放有大量谷物和草垛,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变成居民打牌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场地无人管理,场地内杂草丛生,满目苍夷。

2.3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健身意识不强

虽然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及其它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但农民的健身意识却并不强,究竟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20xx年11月笔者曾对290名农村居民实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9。23%的农村居民均表示自身的健身意识不强。很多农村居民在空闲时大都会进行打牌、看电视等传统休闲娱乐活动,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冒”。基于此种情况,江苏省各地政府在未来必须继续加强宣传,让农村居民更多的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和体育健身意识[3]。

3促进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3.1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为满足江苏省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必须不断加大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地方体育局及政府应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出台相应辅助政策,积极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那些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村镇实施有效奖励。要求村委所在地必须建设至少一个全民健身工程,其它自然村必须建设至少一个体育活动场地,乡镇政府所在处必须建设至少一个体育中心。除此之外,江苏省各地还应不断加快农村健身器材的新一轮布局,使农村地区实现健身器材的全覆盖。在具体的体育公共设施资金投入方面,可采用市、县、镇、村同比例分摊的方式,即市政府出1/4,县政府出1/4,镇政府出1/4,各村出1/4。对于部分较为贫困的村镇,市政府和县政府应各出一半,有效减轻贫困地区镇政府及各村的资金压力。农村公共体育器材应由各市体育局统一进行采购,并实施统一安装。为防止部分体育局从中克扣经费,相关部门必须对其采购过程实施严密监督。

(2)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各乡镇财政投入的积极主导作用。各乡镇财政收入的同比例增长应有效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具体资金可用于组织农村体育运动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维护及管理、公共体育设施的增添等方面。

(3)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的有效参与,让社会各界力量普遍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为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融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对投资建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民营企业,政府可以对其企业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还可以将该工程以投资企业家的名字进行命名。

3.2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优化阵地建设

为不断优化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防止部分体育活动设施被占用、搁置,建议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与其它文化信息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打造一个多功能的文体活动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后,当地政府即可选派退休教师、部分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及其它志愿者等对活动中心实施专门化管理,从而对农村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有序指导,有效确保农村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被损坏、占用或搁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方面必须做好充分保障。唯有保障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他们方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去。

3.3在加强宣传基础上提升健身意识为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宣传,让更多农村居民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期举办一些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通过开展体育培训等方式,为农村培养一批体育爱好者,让这些体育爱好者逐步带动全体村民的体育锻炼热情,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

(3)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及农村宣传栏等方式,向农村居民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引导农村居民从传统休闲娱乐活动转向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4结语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对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极为重要。江苏省通过多年努力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已取得很多成就,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良好服务。在未来发展之路上,江苏省各地政府应不断对自身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农村居民的满意。

参考文献:

[1]罗杰斯.乡村社会变迁[M].宁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0

[2]孙锋.江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31(04):402-407

篇6: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把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提供给广大农民,使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直接推动作用,促进农村落后文化面貌的改变,拓展了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加快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形成健康向上积极的文化氛围;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为我国农村文化发展提供有效载体,使农村的文化环境和设施得到改善和完善,使农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得到有效保障;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减少了由文化引发的农民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实现了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文化的内化来实现。

篇7: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在农村就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和处理留守儿童问题,对当前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新途径,这不仅仅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这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现状

1.1亲子关系疏远,孤独感很强。家庭是亲子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的重要场所,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父母这一家庭核心角色的缺失导致家庭功能的失调,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对家庭的认同程度逐渐降低。以上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父母长期打工在外,导致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非常淡薄,所以孩子有什么事也不愿意和他们说。对于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他们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他们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没事了,所以孩子也不会主动和他们说。

1.2学习无人监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教育最早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初期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人的一生,对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本应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拥有着美好的生活、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学习中缺乏父母及时有效的关心与照顾,社会化过程中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与非留守儿童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篇8: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 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 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兰州为例, 各县区都建立了基层科协、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畜牧站, 一些村镇也建立了公共活动室, 设置了科技村长、镇长或农技员,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无疑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让农民感受到了科技的作用, 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但是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呈现了经济个性化、产业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的局面, 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

1.1 农村科技服务功能单一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功能单一, 各自为政, 农技站只管农作物种植, 畜牧站只管畜牧业的发展, 林业站只管林业发展, 没有形成专业配套, 功能齐全, 网络分布的服务体系。农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后, 农村的产业布局发生了变化, 农民种植、养殖、加工出现了个性化、专业化, 对配套的种、养、加工技术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及信息服务十分渴求, 而当前设置的技术推广机构因不具备技术综合功能, 不能适应技术应用综合化发展的需要, 无法满足农民对技术和信息多样化的需求。

1.2 农村科技服务队伍不稳

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虽经多年改革得到较好发展, 却并未突破原有体制框架,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仍由乡镇以上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支撑。特别是由于基层财政困难, 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正常进行困难重重, 推广服务人员由于得不到重视收入又低, 纷纷离开农技服务队伍另谋生路, 新毕业的农技大中专毕业生又大多不愿从事农技工作, 致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陷于尴尬境地。

1.3 农村科技服务质量不高

一是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人员大多是管理人员。而真正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趋少,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偏大, 知识老化, 获得培训的机会很少,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理念缺乏, 新品种、新技术怎样才能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缺乏研究, 不懂得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主要靠经验从事经营和服务, 因而无法提高服务质量;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专业技术的日新月异, 特种养殖种植, 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农业、网络技术等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致使农民想要的技术信息服务得不到;三是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一些农村大中专毕业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倾向的加剧, 农村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优质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农业生产主要由老弱病残人员支撑, 许多农民缺乏新劳动技能, 常年从事着技术含量低、社会地位低、收入水平低的体力劳动, 对开辟新的致富门路不敢兴趣;四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 给农民在接受新观念、获取新信息、提高新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极大阻碍。

2 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议

2.1 增强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意识

依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服务体系, 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建设怎样的农村科技服务主体, 采用何种运作方式, 才能既把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民手中, 让农民收益, 又能在服务中促成服务主体的发展壮大, 事关农业现代化的大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遵循中共中央“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的精神, 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 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 抓紧提出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性意见。

2.2 努力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2.1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要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强化领导责任制, 将乡、镇“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激发乡、镇党政抓第一生产力的热情, 增强他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树立以科技为动力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 形成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各行各业共同抓的大科技格局, 全面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科技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使农机、水利、林业、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并在有条件的重点村、社成立相应的技术服务组织, 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三是深入实施特派员科技指导员制度,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根据农业和农村需求, 有针对性地向新农村选派科技指导员, 让科技人员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让农民得到科技的实惠, 实现供需对接;四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专家自愿参加科技指导员队伍,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试行有偿服务, 帮助农民提高务农技能, 促进科学种田, 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实现增值增效。

2.2.2 搞好实用技术推广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积极性, 抓好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把农业科技推广纳入招商引资项目, 列入有关乡镇和部门的 招商引资任务, 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院校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 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逐步形成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链接远近相印互动的服务格局。

2.2.3 延伸科技载体服务

采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形式,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工作。加快农村技术市场建设, 利用好现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和营销网点, 进一步规范农村技术交易场所, 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术交易活动, 优化技术交易环境。

2.3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推广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和高新成果,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与推广, 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 推行和完善“产业+专家+协会+农户”等科技服务模式。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入户和科技富民等专项行动计划, 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 促产业发展, 助农民增收”活动, 组织科技人员把最新科研成果, 特别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依托农科院所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 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实行引进、繁育、推广一体化, 加快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深入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 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 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

2.4 营造良好的农村科技服务环境

一是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育。用活现有政策, 强化农村专业技术服务功能, 加大对现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支持力度, 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农产品专业技术协会;二是抓好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网络, 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服务活动, 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利用公共服务、专栏、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 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力度, 使农业科技深入人心, 形成共识, 提高全社会农业科技普及、创新意识;三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立足区域特色农业, 命名一批科技示范基地, 集中引进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项目, 提升自主培育水平, 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打造特色支柱产业, 造就科学发展和谐环境, 推动农业产业工业化, 迅速走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一号文件”提速县域经济发展[EB/OL].中国网, 2009-02-09.

[2]于风荣.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J].行政论坛, 2004 (5) .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Z].2005.

篇9: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北京是农村科技协调员行动的摇篮,北京市科委为大力建设;土科技人才队伍,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于2007年启动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本刊特开设“协调员风采”专栏,集中展示农村科技协调员的新风新貌,本期采访了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他介绍了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发展概况。

记者:京郊大地涌现出一批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种养殖能手、科技示范户、市场经纪人,他们大都富有号召力和带动作用,这为农村科技协调员的提出找到了契机。请您谈一谈农村科技协调员概念提出的背景?

杨伟光:农村科技协调员是为了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解决科技成果到农民手中的最后公里问题提出的。具体是从两个不协调和一笔账说起。”两个不协调“是指不断产出的科技成果和广大农民致富的旺盛需求不协调;二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协调。另外,有专家算过笔账,要稳定1名农技推广人员。一年需要投入费用2万元,维护一支50万人的“田间”服务队,一年需要投入费用100亿元。况且,每名技术推广人员很难满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出现的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着眼于建设这样一支协调员队伍。

记者:农村科技协调员是为了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需求、解决成果水土不服的问题提出的,农村科技协调员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杨伟光:农村科技协调员的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四化,一是乡土化。农村科技协调员来自农民,住在农村。可以直接为农民服务,具有可持续性。他们弥补了专家与农民间的落差,从科技下乡转化到科技驻乡。二是市场化。用市场的机制办法去连接,形成一个既依赖于政府,又依靠市场的机制。三是社会化。多主体。多元化的作用,不仅停留在农技推广这一单一层面。四是信息化。他们直接了解最时尚的信息,直接沟通最权威的专家。

记者:这项工作开展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请您介绍一下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就?

杨伟光:农村科技协调员这项工作从2007年2月14日开始,北京市科委为大力建设多土科技人才队伍,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这支协调员队伍是学习型,创新型、带动型的基层人才,是种业线的试验员,技术员和推广员,覆盖京郊的每一个角落。目前这支协调员队伍已经达到了7000多人。

概括来说, 是体系初步形成。协调员工作从~种理念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以资源站为核心,背靠首都资源大树,形成了以区县科委,农业局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打造批协调员基层工作站。

二是形成点线面的工作局面。点是指一个个协调员的典型i线就是三院资源站、林果乡土专家、巧娘工作室;面是指在区县一个个的不同类型示范区,分类指导分类促进。初步形成典型的工作局面。

记者:农村科技协调员遵循的理念是什么?

杨伟光:一是农民服务农民。优秀农民在自己向现代化农业经营者转变的同时去影响、带动、帮助乡亲们向现代农民转变。他们是政府的助手,农民的朋友。

二是建设农村科技协调员不用增加行政编制,不用增加财政经费,不用增加办公条件。

记者:对于农村科技协调员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节点的把握,成了目前这项工作推进的关键,请您谈一谈各区县今后如何在创模式、创品牌、创影响上下功夫?

杨伟光:各区县在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方面创造了非常好的经验,目前应该把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总结出来。创模式就是创造工作经验,这种经验是典型的、能够满足共性需求的经验。名区县能够创造全新的工作模式,那就是创出了品牌,从而也就扩大了这项工作的影响。

上一篇:如胶似漆的近义词有哪些下一篇:酒后驾车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