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生物课堂教学理念

2022-12-04

第一篇:更新生物课堂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阅读教学

永善县示范小学

杨忠娣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曾这样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切实的搞好阅读教学。

因为我认为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浅谈: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拔的课堂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为了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刚开始,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许多问题都不着边,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的多,课堂教学时间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问题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教学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因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问题:“狐狸在人们眼中是狡猾的动物,为什么正太郎要给它们投送食物?”有的学生问:“狐狸在地板下做窝难道不怕正太郎的家人把它们给抓了吗?”“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看,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教学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过再次的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老狐狸冒着危险住在地板下完全是为了照顾小狐狸,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让老狐狸特别勇敢。”“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感动了正太郎,所以他给它们投放食物。”“狐狸的脚印被阳光照耀所以说是金色的。”有一位学生说道:“这个脚印是老狐狸救小狐狸留下的,说明它们一家人生死在一起,这种亲情是非常珍贵的,和《金色的鱼钩》意义是一样的。”……这些不都是孩子们自读、自悟的结晶吗?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有的同学是这么写的:“其实人与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只要我们善待它。”“不仅是人,动物也有亲情。”“亲情真伟大!”……课本成了同学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昧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昧地讲解。”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如,我在教《九色鹿》一课时,让学生就文中的国王、王妃、调达及九色鹿的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中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有生说调达是一个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坏蛋;有生说国王是一位明君,能知错就改;还有的学生说王妃为了自己的漂亮,不惜牺牲别人,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虽然爱美之心人人都有,但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然,大家都喜欢九色鹿,因为它漂亮,还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呢!说着说着,急欲表现的孩子还迫不及待的要起来读出喜欢的人物……看到孩子们在讨论中既悟出了文章的道理,又能自主的提出见解,我也感到非常欣慰。这时何需我多言呢?

二 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用明朗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语言的特殊阅读,是小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突出一朗读为主的语感训练。

范读,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正确流利的朗读指导下,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语速节奏,在一定的语境中自然而然的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体会语句字里行间的丰富意蕴。这里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教师的语音必须是标准而规范的普通话,倘使教师本身基本功不过关,字音五花八门,读出来的是带有本土方音的“半普”这就会对学生造成语义含混或是出现字的歧义理解。从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不但使作品失去原来的美感,还会让学生在教师的误导下失去朗读的兴趣。

因而,教师的本身素质非常影响学生!如果教师有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那不但对于学生平时的语感训练有帮助,而且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也是很有作用的。

二、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注重把学生的阅读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开拓视野,自觉地在书海里遨游,汲取丰富的养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讲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适可而止,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报”、“成语竞猜”“读书交流会”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他们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又检验了阅读效果。

其次,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

从三年级起,我每周就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诗歌、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五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既开拓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平时我还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练笔本,有时上完一篇优秀的文章,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学生的所思所想,则要求他们写一小段话。或者身边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都可以写一下。“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他们善于去寻找,总是会有收获的。

总之,只要我们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利。

第二篇: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课堂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我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吃透新课程的理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二)领会教材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

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而网络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只要合理利用、下载使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第三篇: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理念 讲座

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理念 茂名市第十九中学 彭耀梅

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新课改的一些感悟。

课改现在已经到了深入推进阶段:一直不断坚持和完善课程标准,继续加大课堂改革,大力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中,我们的崔老师更是一直用心的热情的引领着我们去迎接这一改革的潮流,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掌握了很多新教学理念。我们是非常感激的。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就学生如何“学”和教师如何“教”发表一下我的见解,如有不到之处,请同行们多多指正!首先,我们要重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要求他们:

一、会学

新课程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学生会不会学习?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改变学生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我们如果片面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课堂上“老师问多些,学生答多些”这样的层面,学生的学习也还是被动、消极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1、多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和自学,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思想、灵感和问题参与课堂教学;

2、多留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威力。我们学校近年来招的生源比较少,现在初

一、初二每个班才40人,这样的小班化教学环境很容易开展小组学习,因此我校目前正在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验。通过小

1

组协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讲到《礼仪展风采》时,课前把学生分组,分别查找:握手礼仪、电话礼仪、交谈礼仪 、着装礼仪、拜访礼仪 、待客礼仪、称呼礼仪 、见面礼仪,后让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合作成果。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好的拓展了课本知识。

二、乐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友好、民主、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好;反之,思维会受阻,学习效果差。因此,我们要学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下功夫为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可请学生当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知识抢答比赛”、“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于这种方法相当欢迎,为了给自己这一组争光,可以说每个人都积极思考,小组讨论的气氛也相当热烈。

2、把课堂生活化。这次课程标准修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变迁、科技发展和青少年成长情况,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如讲到我们的消费者权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食品安全事件”;讲到精神文明建设时,让学生讨论“小悦悦事件”、“雷锋精神”;讲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时,让学生讨论“钓鱼岛事件”,等生活、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中乐”。

2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的“教”是针对学生们的“学”。我们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具体我们对自己应提出这样的要求;

一、会教

1、能结合教学实际,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都能很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记得yun亮老师在上《合作!竞争!》时,他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几个问题和情境,如:一个班级中的同学之间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班里的小刚想竞选班干部,他有优点也有缺点,他应该怎样去竞争?等一系列班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董岸平老师在讲“如何合作”时候,让两个学生拿毛巾蒙着脸体验当盲人,两个学生体验做瘸子,然后让学生们一起合作走到某一目标地。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值得让我们感动和学习。

2、有“师问”转变为“生问”。过去,学生怕问、不会问,学生唯师,唯书。在课堂上,设置学生提问环节。如果学生的问题难到了老师,这就是教育的成功。

3、关注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改“一言堂”为“众言堂”。

我们学校落后面比较广,因此校长要求我们关注学困生,而且给了硬性指标:平时测验要及格率为80%。这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困生提供更多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如我们可以让小组组员轮流发言,我们要善于运用激励的评价鼓励那些不善于动手和动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如:“你能说,说出来就是进步!”、“你还能说得更好!”、“我知道你能行!”„„。

3

4、坚持正确的价值指引。新课程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得到加强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们更应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引领学生做有道德的公民。

如在讲初二法律《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课中,我问:你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最多人答的竟然是“金钱”,虽然我心里很不同意,但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通过展示一个通过充满激情的视频播放——叶挺将军《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就这样,我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的心灵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到一个人的尊严比生命和金钱更重要!

二、 创新教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许,应该从我们老师自己开始。江湖不是有传言吗?“政治老师一回头,全班同学都梦游”,我们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利用教材,创新教学思路: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一教师在设计《学会合理消费》时,用了这样一个视频导入《等咱有钱了》:山珍太腻海味太腥专吃国家保护的,满汉全席开两桌, 吃着一桌 ,看着一桌;劳斯来斯买两辆,开着一辆,拖着一辆;私人别墅两栋,一栋住人,一栋养猪;皮尔卡丹两套,一套窗帘,一套抹布 „„通过这样的幽默诙谐的导入设问:这样的消费合理吗?为什么?很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回归现实生活,激发思维潜能

教学要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如在上述的《学会合理消费》设计

4

中,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模拟旅行,根据行程,层层设问:旅游要做什么准备?你会不会在旅游景点买特产或纪念品?参观名人故居时,大家都去买吃的、喝的,你会怎么做?你在吃饭时看大家都在用一次性的筷子,你会怎么做?然后进一步深化问题:你平时是如何使用零花钱的?通过分析、总结自己的消费的经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

3、创造探究条件,引导学生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借鉴“知行合一”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在体验中学、在探究中学。如上教师在组织《学会合理消费》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回顾旅途前后过程,请你总结我们要避免那些不合理消费?树立那些正确的消费观?请制定我们的消费宝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指导,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的消费宝典。最后,师生交流,制定成班级消费公约,来指导全班同学的消费行为。这样的课,也许消耗的课时多点,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体现了我们教师的智慧。

最后,我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习得知识扩大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谢谢!

第四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个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个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必须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必须要有一支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除了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下面是本文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一、思想先进、管理科学、工作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性因素。

1、思想是行动的航标,学校领导集体的教育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行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势必发生重大改革,应试教育必将真正意义上退出历史的舞台,素质教育将会全面落实。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学校领导集体必须认清形势,及时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调整育人思路,尝试多元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学生评价制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认真落实素质教育。

2、管理环节是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过程,科学的管理机制会产生高效的工作效率。

不科学、松散的管理将会导致人力和物力的双重浪费,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更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作为学校领导集体,必须避免官僚作风,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及时观察教学状况,悉心听取师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灵活管理,避免形式主义的机械化操作,力求管理的实效性和激励性。尤其是激励机制,学校要多方面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协调、争取资金,要舍得花钱,舍得花大钱,提高教师福利、加大报酬、奖励标准和力度;努力解决教师职称评定、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长期存在的焦点问题,彻底消除教师思想顾虑,让其安心工作。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具备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校育人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还要培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德教育,对教师面临的来自社会、来自学生、来自个人家庭的思想压力、困惑及时进行引导开通,将学校和社会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距离有机地进行协调统一,缩小认识差距。引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逐步理解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争优创先的工作热情。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汇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才能获得很高的工作效率。

二、渊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1、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使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课程间的整合、知识面的跨度,都给原有的所谓“专业”带来挑战。新课程需要具有综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重视继续再教育,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能胜任新时期教学工作。

2、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肯定了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摈弃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思想,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的,因材施教,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锻炼学生的动脑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3、平等参与、同帮互助的新课堂,要求师生的角色要转变。

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掌握学生心理生理特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去探究,鼓励学生去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扫除心理困惑。学习阶段,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理与指导往往会使其困惑无法安心学习。因此,教师要想使教与学和谐,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他们的“知心大哥大姐”,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上课生动、有趣应该是每位教师追求的境界,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另外,一位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评价学生的艺术性,“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能及时地给予学生激励与鼓励,少些批评指责,这不仅可以给学生无穷的精神动力,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学校和教师个人两个方面提出的一些粗浅看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协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教育质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第五篇:更新理念

更新理念,创新学习

----关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呢,我们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有幸能在北京师范大学听闻了曹志祥教授的讲座,不禁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悟,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 更新理念,转换角色。

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似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到了新的时代,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可是从旧理念到新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能一蹴而就。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作为老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题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正确的论证手段,最终形成思维上的具体。不应依旧抱着“头悬梁,锥刺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迫使学生疲惫地奔波于无际的题海之中。

当前的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既拓宽了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更能使教学贴近实际。 二. 激发兴趣,创新教学。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合适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改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教学的特点与艺术性,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在授课中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识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三. 借助科技,丰富教学。

就语文学科来看,语文在小学教学中是一项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的转达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童话故事等通过电子白板的模拟,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此外,与教材相配套的挂图、图片、模型、幻灯片也增加了视觉信息传递效果。而且应运而生的电子教科书等网络教学资源也为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与交流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四. 明确目的,改善机制 基础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涵养、身心健康、劳动技能等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重在发展个性。作为评价教学成效的评价机制应与之相适宜。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框架下,要求教师切合实际,转变评价标准理念,重点把握评价的参与原则、过程原则、综合原则和激励原则,建立全新的既兼顾成绩又能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为此,我认为,有效而客观的评价标准应结合学生参与情况综合考虑,如:双向交流、参与率、参与方式、参与的态度等。其中要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加强应用意识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标准。

总而言之,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创新是课改的灵魂。课程改革的成功是新教育理念实践的结果。新世纪依始。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习者,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养,要求学习者个性的充分发展,面对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做新课程改革下的先锋队。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账务处理下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