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2023-05-30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学校学籍保密制度

为了保守学籍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秘密,维护学校、学生个人利益,保障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一.学籍管理工作由学校指定专人(学籍管理员)负责,掌握全国学籍管理网络密码及操作,密码不得外泄,管理权限不得随意移交、托管。学籍管理人员要保管好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密码必须保证一定的复杂度,并定期修改。如要导出学生信息,需报上一级管理员验证后,统一导出。

二.学籍管理员应使用专用工作电脑,并做好电脑资料的安全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查看、复制学籍资料、学生信息;如相关部门需要学生信息,需填写学籍使用台账,并报主管领导签字后,才能使用。

三.学籍管理员应配备专用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硬盘或U盘),作为向上级部门上报重要资料专用,重要文件不得在移动存储设备中长期存储,以防因设备遗失造成信息外泄。

四.学生或学生监护人可凭有效证件,查阅本人及子女的学生档案。

五.不得在互联网上,利用网页、微博等公开学生个人信息、家庭信息、个人成绩;

六.对已使用完毕的学生个人资料,如中小学生学籍登记表、学生户口复印件、学生身份证复印件等,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存档期满后,应做统一销毁处理。

2015年3月

第二篇:XX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保证我校中小学生巩固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吴忠市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主要内容)

本校中小学入学、转学、借读;考核、评价、升级、留级;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结业和档案管理等事项。 第三条(义务教育阶段)

本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六三学制,即实行小学部六年、初中部三年的学制。小学部六个年级分别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初中部三个年级分别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 第四条(中小学入学年龄)

本片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入学年龄为七周岁,适龄少年入学年龄为13周岁。

第五条(小学、初中入学办法)

本片小学、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将《入学通知书》及时送达学生家长。

学校不通过任何形式的书面考试或测试,选拔学生。 第六条(监护人责任)

凡在本片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监护人须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送达的《入学通知书》的有关要求,按时送被监护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七条(免学和缓学)

凡在本片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特殊原因需免学、缓学的,

其监护人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备案。 第八条(开学注册)

学校最迟应在新学年开学前十五天,向新生发出入学通知。新生须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向学校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逾期一个月不办理入学手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处理。

在籍学生每学期开学应按时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办理请假手续。

无正当理由逾期两周不注册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学籍编号)

新生注册后,学校应按规定的班额编排学籍号。 第十条 转学(适用对象)

1、户口迁移或住址变迁且符合转学条件,或确有其他特殊困难须转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申请办理转学手续,暑假统开学前一周内办理,寒假统一在开学前三天内办理。

3、申请办理转学手续时,须出具接收学校的借就读证明,转出学校在收到学生提供的借就读证明后方可出具转学证明和转出学生的学籍卡和义教卡。 第十一条 借读

1、(申请时限) 每学期开学初一周内。

2、(申请手续)

申请借读学生或家长持转出学校出具的转学证学籍卡及义教卡到借读学校就读,就读学校出具借就读证明返给转出学校,并给借就读学生安

排就读班级,进行注册报名。就读学校建好相关的借就读学生档案。 第十二条学业评价

1、(评价要求)

学业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导向和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

2、(评价内容)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在校学习和表现情况,对学生的学业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认真填写学籍卡、义教卡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单。

3、(评价方法)

学业评价要关注、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改变轻平时重考试的现象,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学生学业情况。评价结果不张榜、不排队。

小学阶段学生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

初中阶段学生的期中学业评价,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确定需考试或考查的学科。期末评价具有阶段总结性评价功能,每个学科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科目按《课程标准》规定执行。

学期总评按日常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评价综合评定。 学年总评按两个学期的学业评价综合评定。

学生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在四门及以下的,应准予补考。补考时间应事先书面通知学生本人。

4、(记录方式)

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按照市教育局及学校具体要求进行记录在学生的学籍卡及综合素质报告单中 第十三条毕业结业

1、 (毕业)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修业期满,各科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考评合格的,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2、(结业)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修业期满,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第十四条 休学复学

1、(休学适用对象)

学生因伤病无法继续学习或连续病假三个月以上的(需提供市级以上医院证明)。

2、(休学申请)

由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发给休学证明。

3、(休学时限)

因伤病休学的,小学、初中学生一般不超过十六周岁,小学、初中学生保留学籍两年。

4、(复学手续)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提前复学的,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的需提供区级以上医院证明,经学校批准,即可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经核准提前复学的,学校应将其编入原读年级学习;凡休学满半年,学生家长有要求的,可根据其实际学业程度,编入相应年级学习。

5、(休学延期手续)

学生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须在休学期满前半个月由其监护人向学校申请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经学校批准后可继续休学。 第十五条退学

1、(适用对象)

(1)、学生患慢性疾病长期休学,不能正常学习者。

(2)、在学习期间因意外伤害性事故导致严重的智力缺陷或生活不能自理者。

(3)、因患不能治愈的重症而丧失学习能力者。 (

1、

2、3类对象需提供区级以上医院证明)

(4)、年满十六周岁(以户口簿为准),并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学习确有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退学手续)

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报市教育局基教科批准并备案。学生退学,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 第十六条学籍管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

学校要建立学籍管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实施学籍管理行为,及时将有关学生各学段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包括入学注册、学科学习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和学籍变更等)及时、完整、正确的分类归档,并要落实信息安全措施。

学校允许学生查阅本人的学籍档案,保障学生对自己学籍信息的知情权。

第三篇:家长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制度

一、家长学员必须按时到学校注册登记,服务学校统一管理。

二、家长学员必须按时到学校上课,不得随意迟到、早退或缺课。若遇特殊情况,需履行请假手续。

三、学校与家长,要定期取得联系,每学校不得少于2次。

四、家长学员保证修完规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学时。

五、学校就加强对教学人员的领导、管理、使教学达到规范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3+2”分段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前三年学籍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保障基本工作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国家、省(区、市)、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 按照省级有关部门职业教育招生规定录取的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或户籍簿,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到学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新生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取得学籍。

第五条 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

2.思想品德评价材料;

3.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成绩;

4.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的信息;

5.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

6.毕业生信息登记表。

学籍档案由专人管理,学生离校时,由学校归档保存或移交相关部门。

第六条 学校应当将新生基本信息,各年级学生变动名册(包括转入、转出、留级、休学、退学、注销、复学、死亡的学生等情况)及时输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上报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第七条 新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报到,应当持有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如在学校规定期限内不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 学生入学后,学校发现其不符合招生条件,应当注销其学籍,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新生实行春、秋两季注册,春季注册截止日期为4月20日(限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秋季注册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

第十条 外籍或无国籍人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应当按照国家留学生管理办法办理就读手续。港、澳、台学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就读手续。

第十一条 东部、中部和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招收的学生,注册及学籍管理由学生当前就读学校按学校所在省(区、市)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重复注册学籍。

学校不得以虚假学生信息注册学生学籍,不得为同一学生以不同类型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身份分别注册学籍,不得以不同类型职业学校身份分别向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学生学籍。

第三章 学习形式与修业年限

第十二条 学校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1年为主。

采用弹性学习形式的学生的修业年限,初中毕业起点或具有同等学力人员,学习时间原则上为3至6年;高中毕业起点或具有同等学力人员,学习时间原则上为1至3年。

第十三条 学校对实行学分制的学生,允许其在基本学制的基础上提前或推迟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1年,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3年。

第四章 学籍变动与信息变更

第十四条 学生学籍变动包括转学、转专业、留级、休学、注销、复学及退学。采用弹性学习形式的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转专业或休学。

第十五条 学生因户籍迁移、家庭搬迁或个人意愿等原因可以申请转学。转学由学生本人和监护人提出申请,经转出学校同意,再向转入学校提出转学申请,转入学校同意后办理转学手续。对跨省转学的学生,由转入、转出学校分别报所在市级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未满一学期的,不予转学;毕业年级学生不予转学;休学期间不予转学。

普通高中学生可以转入中等职业学校,但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年半。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学校批准,可以转专业:

1.学生确有某一方面特长或兴趣爱好,转专业后有利于学生就业或长远发展;

2.学生有某一方面生理缺陷或患有某种疾病,经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不宜在原专业学习,可以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3.学生留级或休学,复学时原专业已停止招生。

已经享受免学费政策的涉农专业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入其他专业,特殊情况应当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跨专业大类转专业,原则上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前办理;同一专业大类转专业原则上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前办理。毕业年级学生不得转专业。

第十七条 学生休学由学生本人和监护人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生因病必须休学,应当持县级及以上医院病情诊断证明书。

学生休学期限、次数由学校规定。因依法服兵役而休学,休学期限与其服役期限相当。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

第十八条 学生退学由学生本人和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办理退学手续。学生退学后,学校应当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学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学校可以做退学处理:

1.休学期满无特殊情况两周内未办理复学手续;

2.连续休学两年,仍不能复学;

3.一学期旷课累计达90课时以上;

4.擅自离校连续两周以上。

第十九条 学生非正常死亡,学校应当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教育主管部门逐级上报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已注册学生(含注册毕业学生)各项信息修改属于信息变更,主要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户口性质等。对信息变更,应当由学生本人或监护人提供合法身份证明等相关资料,学校修改后及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章 成绩考核

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参加教学活动。采用弹性学习形式的学生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当达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当达到相应专业全日制的教学要求。

第二十二条 学校按照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和要求组织考试、考查。采用弹性学习形式的学生的专业能力评价可以视其工作经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折算相应学分或免于相关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考查。

第二十三条 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由本人申请,经学校审批后,可以参加高一年级的课程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成绩或学分。

第二十四条 学生所学课程考试、考查不合格,学校应当提供补考机会,补考次数和时间由学校确定。学生缓考、留级由学校规定。学校应当及时将留级学生情况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考试、考查和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结果,学校应当及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六章 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规定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工学交替的学校应当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阶段结束后,应当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习鉴定。学校应当将学生实习单位、岗位、鉴定结果等情况记入学籍档案。

第二十八条 采用弹性学习形式的学生有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经历的,学校可以视情况减少顶岗实习时间或免除顶岗实习。

第七章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九条 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表现突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学生奖励分为国家、省、市、县、校等层次,奖项包括单项奖和综合奖,具体办法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别制定。

对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应当予以公示。

第三十条 学校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以视其情节和态度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

学校做出开除学籍决定,应当报教育主管部门核准。

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能深刻认识错误、确有改正进步的,应当撤销其处分。

第三十一条 学生受到校级及以上奖励或处分,学校应当及时通知学生或其监护人。学生对学校做出的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出申诉。

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学生申诉的程序与机构,受理并处理学生对处分不服提出的申诉。

学生对学校做出的申诉复查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诉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答复。

第三十二条 对学生的奖励、记过及以上处分有关资料应当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对学生的处分撤销后,学校应当将原处分决定和有关资料从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移出。

第八章 毕业与结业

第三十三条 学生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

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

3.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

第三十四条 学生如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达到毕业条件,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可以在学制规定年限内提前毕业。

第三十五条 毕业证书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并监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学校颁发。采用弹性学习形式的学生毕业证书应当注明学习形式和修业时间。

第三十六条 对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考核成绩(含实习)仍有不及格且未达到留级规定,或思想品德评价不合格者,以及实行学分制的学校未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发给结业证书。

第三十七条 对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发给学生写实性学习证明。

第三十八条 毕业证书遗失可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出具学历证明书,补办学历证明书所需证明材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历证明书与毕业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运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填报、更新学生学籍信息。

第四十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教育部发布的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Xx职业培训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1]9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学校应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入学。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应按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方能取得学籍。凡不符合招生规定者,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或影响他人健康须就医治疗的,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其入学资格一年。一年后由本人申请,经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确已痊愈者,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仍不能坚持学习或延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 学校可按专业招生,也可按专业大类招生。凡按专业大类招收的新生,入学后可先按专业大类注册,一年后确定具体专业。

第四条 开学时,学生应按期到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应事先请假。未经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五条 学校应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制度。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应包括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录取表、学生登记表、奖励或处分记录等等。学生毕业时,其学籍档案应随交用人单位归档。

第三章 成绩考核

第六条 成绩考核包括实操和学业两个方面。学业方面,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实操方面,通过按实际操作的考核进行综合评定。考核成绩应及时记入学生本人学籍档案。

第七条 学业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具体课程的考核方式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考试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也可按五级分制评定。百分制与五级分制的换算关系如下:

优秀(90分—100分);良好(80分—89分);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

考试、考查结果是学生升留级或结业的依据。

第八条 成绩记载一般按学期进行。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实践性课程及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均须考核,其成绩应单独记载。各课程均应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第九条 凡考试成绩不及格或因请假而缺考的学生,均应在学校规定的日期补考。考试成绩不及格者经补考后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载;因请假而缺考的学生,补考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学生在校期间,同一门课程补考不超过二次,一次在学期或学年间,另一次在毕业前。

第十条 学生在一学期中,一门课旷、缺课(含实践课)超过1/3,或缺作业、实操报告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试,其成绩按零分记,必须补考或重修。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核,须经学校教务部门批准。凡擅自缺考或考核舞弊者,该课程以零分计,取消一次补考机会,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对

确有悔改表现者,经学校批准,可在毕业前安排一次补考。

第十一条 学校(院)须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一般应达到初、中级水平,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二条 学生取得与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相符的,且学校认可的课程合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原则上只要等于或高于学校同类课程或职业能力要求,并持有有效学习和资格证明,均应予以承认并允许免修,成绩按有效成绩证明记载;学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经历,提前达到学校教学计划中相同或相近课程要求的,经考核成绩合格,可申请免修,考核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记载;允许学生兼学其他专业的课程。

第十三条 学生操行评定应以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及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依据,操行评定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采用写实性评语形式,毕业时进行全面鉴定。

第四章 升级与留级

第十四条 学生在每学年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经考核(含补考)成绩合格者或不及格课程两门及以下者,准予升级。

第十五条 学生在一学年内所学课程(含实践教学)考核经补考后仍有三门不及格者,应予以留级。

第十六条 留级的学生,留级前已学课程考核成绩达到80分(良好)及以上水平的课程,经本人申请,学校教务部门批准,可允许免修。未经批准的,仍须重修。

第十七条 学生留级在最长学习期限内以三次为限,原则上随本专业下一个年级学习;留级的学生仍应向学校交纳学杂费及其它相关费用。

第六章退学

第十八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劝其退学或令其退学,并通知其家长(监护人):

1、同一学年内(经补考后)考核成绩全部不及格者;

2、在校学习时间(包括留级、休学)超过最长学习期限者:

3、休学期满后未办理复学手续或虽申请复学经审查不合格者;

4、经学校动员,因病应休学而不休学者;

5、经医院确诊,患有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

6、因其它原因,经学校认定必须退学者。

第十九条 学生有退学的权利。退学不属于对学生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条 对具备学籍、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学生,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给退学学生核发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年限(至少满一学年且取得相应成绩)发给肄业证书。退学的学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纪律与考勤 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团结同学,注重卫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十二条 学生在学期间应做到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打架斗殴、不做其他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凡有违反者,学校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上课、自习、实验、实习、

军训、劳动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均应进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未准假或超假者,均以旷课论处。对旷课学生应令其检查,并根据其旷课的时数、情节和认错态度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二十四条 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专业技能、社会工作、体育竞赛、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专业技术操作能手”、“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有关材料应存入学生的档案。

第二十五条 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纪律处分分为下列五种:1,警告;

2、严重警告;

3、记过;

4、留校察看;

5、开除学籍。

对受纪律处分的学生(开除学籍除外),处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一年。处分期内有显著进步的,可撤消处分。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档案,撤消处分后,应将有关材料从学生档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二十六条 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恰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及家长见面,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意见。对学生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议。

第二十七条 凡触犯国家宪法和刑律,构成刑事犯罪的学生,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应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二十八条 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第二十九条 学校对奖励与处分应依照职权制定有关规定,明确其适用范围和报批程序等,并予以公布。

第八章 毕业和结业

第三十条具有学籍,操行评定合格,学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包括实习),经考核全部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并由学校相关证书。

第三十一条 学生在毕业时仍有部分课程(含实践教学)不及格但未达到留级规定,或操行评定不合格(含在校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未撤销者),按结业处理,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配备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xx职业培训学校解释。

上一篇:怎样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下一篇:中央重大决策学习心得